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皇叔-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甲战船上,朱常浩的信使去接赵元义,王灿,李大嘴,袁崇焕,祖大寿等人去了。在等待的日子里,在这登莱地界上,迎春花的野外,朱常浩开始带着王府的女眷去看看蓬莱阁,还有崂山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名胜古迹。

    沿着海岸线,向西北方向,一路直接走过威海,向前在烟台,在烟台县查看了土地变革,还有当地渔民的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渔情况。

    在烟台县,朱常浩发现好多渔民已经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打渔,另一类已经转为在海边种植海产品的海农,什么海带,紫菜,还有海葵之类的玩意。

    随着朱常浩号召大明食物的多样性,多吃海产品可以降低大脖子病,还有在大明皇家银行,驿站,商号,以及王府酒楼开始推广一些海产品的应用,什么紫菜和蛋花水饺,还有五花肉炖海带之类的食物新鲜而美味。

    随着这些菜品的推出,让海产品已经风靡整个大明境内,就连大明周边的邦国也喜欢上了海产品。

    三天之后,朱常浩到了蓬莱阁,参观蓬莱阁的历史古迹,还有让身边的众人,熏陶出那种喜欢大明壮丽山河的情操,从而间接地培养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朱常浩想到在辽东地界上的汉人,竟然被皇太极以释放包衣奴才为手段,拉拢了人心,这就是因为没有建立,或者觉醒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其实在朱常浩心中,就是辽东的汉人全部被皇太极拉拢去,都不担心,因为在一尊大象面前,一群蚂蚁是无可奈何的。

    只是从华夏祖先的年谱来看,不管是汉人,还是女真,其实都是同一个祖先。现在,祖先的后人两个兄弟,为了中原世界的这个地盘,打得不可开交。但是从老祖先遗留下来的心愿来看,两兄弟应该和睦相处,只是一些野心家为了自己的富贵和权势,悍然采取手段,流血牺牲。

    这些流血牺牲,朱常浩觉得应该终止的时候了,辽东的八旗也是大明的一部分,兄弟不打兄弟,壮丽河山也不能流血漂橹,这就是自己目前要做的目标。

    在蓬莱阁,朱常浩带着女眷,刘正,以及宋献策的陪同下,先是进入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庙堂观看。

    了解那些所谓的蓬莱仙人,还有一些历史传说,当朱常浩站在丹崖山上,从蓬莱阁的二楼,向远方眺望大海的时候,突然海面上起雾了。

    宋献策立即大叫起来,“王爷,不好了,这是鬼市要来了。过会天上就会有人出现,还有一些楼阁集市。”

    “哦,那大家就好好看看。”

    果然,风起云涌,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在天空的云雾之中,突然看到大量的楼阁出现,那些云雾里面的人,不像是明朝人。

    按照朱常浩的判断,这应该是西域以西的先民,看样子应该是正在夯土,那些腰里只扎着一条土布的短裙,有一种埃及造金字塔的场景。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结果一阵大风刮来之后,什么都没了。

    朱常浩对此解释道,“这鬼市其实是海市蜃楼,就是将过去,或者当前的事情,以云层水汽的形式,投射到富含水汽的天空中,从而产生一定的影像。这些影像一般在海边,或者沙漠中才可以出现。刚才大家都看到了,穿土布裙的那些人,就是在沙漠里面劳作啊,对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恩,王爷说的不错,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沙漠中人在夏天生活的场景。”

    “哦,对,刘正说的是西域沙漠中的人,这次出现的海市蜃楼,应该是马穆鲁特那里的事情,就是在天方国以西的地方。而且马穆鲁特的京师叫开罗,他们还有一个海港,叫亚历山大。据说在古代,他们那里的皇上死了之后,都会把墓地打造成三棱锥,像‘金’字一样,我们可以叫它们为金字塔。就像得道高僧圆寂之后,存放他们舍利的叫做佛塔差不多。只不过佛塔里面除了舍利,也没有什么金银财宝。但金字塔里面的金银财宝可不少啊。”

    朱常浩不急不慢地说道这些,现场的众人,脸上都冒出了小星星,柳如是更是拍着手掌,为朱常浩的博学多才高兴地载歌载舞。

    在蓬莱阁上观看完毕之后,晚上,朱常浩和众人就住在蓬莱水城。现在的蓬莱水城,已经被北洋水师所接管。

    当晚,就在水城的提督府上,看着这万顷海疆,潮水荡漾,耳朵边还传来宋献策声音,“王爷,这蓬莱水城的时间可不短了,从太祖爷洪武九年(1376)始筑水城,北砌水门,南设振扬门,以土城绕之,引海水入城,易名备倭城。

    万历爷二十四年(1596),土城甃以砖石。天启年间,登莱巡抚袁可立曾在此操练水师,节制登州和东江两镇兵马,组成了一支五万余人的水师陆战队,并配以先进的火炮和战船,有效地牵制和遏止了后金的军事力量。并于天启三年设计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沿海四百里海疆不战而重新收归于明朝版图。”

    想不到在八年以前,这蓬莱水城竟然有不下五万人的水师陆战队,火炮和战船,现在整个北洋水师才只有六万多人,这样来说,自己这样发展,八年来,才增加了一万余人,那就说明大明的水师在逐渐地萎缩,好在这种情况总算得到遏制。

    在蓬莱水城的第二天,战船命令驻守蓬莱水城的六千余人,进行了战事演练,发现他们的技能娴熟,配合得当,看到这蓬莱水师的老底子没有丢。

    本来还打算到崂山去看看,忽然听人说,这里有戚继光大帅的祠堂,作为为大明南征北战的戚老虎,朱常浩带领着王府的女眷亲自前去为戚继光灵牌上了一炷香,告诉他,“胡未灭,鬓先白将不会出现,孤一定会完成先祖的心愿,中兴大明,为黎民百姓创立一个安居的万世基业。”

    然后深深地磕了一个头,然后给戚假的后人送了一些食物钱财,告诉他们,不要泯灭先祖的荣光,为大明的万里江山,为亿万万的黎民百姓,谋求安宁和福祉啊。

    朱常浩说的话有点重,但也是为了激发他们骨子里的那种血性。最后离开的时候,对戚继光的孙子戚寿山说道,“想要恢复荣光,登莱的辽东宣慰使司衙门,还有你们前边的蓬莱水城都行。”

    说完,头也不回地登上了铁甲战船,开始从海路向宣慰使司衙门驶去。

    (本章完)
………………………………

第294章 对皇太极的最后一击(中)

    在近海航行铁甲战船就是舒服,只是有时候在逆风的时候,锅炉房里面会传来呛人的煤烟,这估计是上面的烟囱有些太低,因此,让马尾造船厂生产大型战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烟囱的高度。

    皇城北面的海子,其实就是一片蒿草水塘,现在这片地方已经被皇太极率领的七万建奴大军所占据。朱常浩在和袁崇焕商议之后,决定利用四周突破,中间开花的战术,打碎这片营地。也让皇太极知道,花儿为什么那么红?因为那是建奴的血染红的。

    六百多先锋营的骑兵和三百余人的亲卫,就在海子前面的蒿草地里面,等待着最佳的时刻。

    建奴营地的拒马桩后面,四名旗丁正在说着一些鸟语,反正这一千名骑兵也听不懂,在说也不需要听懂。

    莽古尔泰喝着酒,看着这阴沉沉的天气,还有损兵折将的战事,心里也不好受啊。只有一口一口地将闷酒灌进肚子里面,好像有一种舒服的错觉。

    碉楼里面,朱常浩,袁崇焕等人也坐在一起,心不在焉地讨论着那些辽东的风土人情,还有关宁铁骑和建奴们不断作战的心得。

    朱常浩和袁崇焕都明白,此时他们所担心的是那一千骑兵的斩首战术,等待着夜幕的降临,其他各路勤王军已经做好准备。

    中军大帐里面的皇太极,今天老是感觉到右眼皮跳得厉害,似乎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为了稳固自己的心神,将范文程和宁完我叫到大帐里,一边喝茶,一边排解内心里面的那份不安。

    时间在不断地流逝,趴在草丛里面一千骑兵师,也真的是冷极了,就算身上穿着棉衣和貂绒,那也抑制不住寒气的渗透,特别是肚脐眼周围,那就像装了一块冰在里面。

    最让人无奈的是裤裆里面的小兄弟,已经被北风带走了太多了热量,这“小兄弟”现在所处的环境也不好,老是感到凉飕飕的。

    好多骑兵师的兵丁的们心里都担心,如果在寒风里面吹冻的时间太长,“小兄弟”如果不能工作,或者因为热胀冷缩造成萎缩了咋办?

    好在时间不长,申时时分,天上的铅灰色的阴云更加地富集,有已经夜幕快要降临的感觉。

    时不时的吹来一阵寒风,让拒马桩前面的四名旗丁,好像有些不耐烦了,其中的一名旗丁起身从后面的柴火房里面抱来了一抱木块,然后将火堆往鹿柴边挪了挪,刚好鹿柴那边正是一个避风的旮旯,四个人刚好靠在木桩上,最主要是是那木桩,现在已经被木板钉起来了,连风不都吹不进来。

    靠在木板上,火堆散发着热量,旗丁们开始美美地打瞌睡,那种温暖入睡的味道,让人留恋不已。

    有时候历史的推动就是这么地茫然,四个人也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他们四人贪图片刻的温暖和享受,竟然从此让皇太极失去了马踏中原的机会。

    也许冬天是睡觉的季节,怪不得好多动物要冬眠呢?四名旗丁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手拢在袖子里,在神交周公的时候,四柄锋利的锰钢匕首已经隔断了他们的喉咙。

    为了防止尽快被鞑子发现,他们立即将鞑子的衣甲套在外面,模仿这四名旗丁的样子。

    时间就在一分一秒中过去,差不多干掉了一百多人,鞑子竟然没有发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就这样,快要突进中军帐的时候。已经有二百多人全部换上了鞑子的衣甲。

    但他们的的臂膀上,都绑着一根白丝带。

    莽古尔泰这时候酒竟然苏醒了。

    清醒过来的莽古尔泰,突然觉得,在这京师城下面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自古以来,只有主动出击的女真人,哪有等敌人上来被动防御的女真人。

    “不行,我要找大汗,今晚就领兵去搞死那些该死的勤王军。爷的农庄里面,还需要大量的包衣奴才啊。”

    莽古尔泰因为要去找皇太极领兵,要去攻打勤王军,因此逃脱了千人骑兵师的围杀,保得一命。

    差不多有三百人获得了建奴八旗的衣甲后,就在他们还继续潜伏进去的时候,被岳托发现了。

    原因是今天,岳托正在左面的大帐里面,侍候自己的父亲代善,也不知道怎的,岳托老是觉得好像八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心神不宁的他,立即掀开帘子,想呼吸一口外面清冷的空气,提提神。

    就在鄂托掀开帘子后,发现一队旗丁有些僵硬的朝右边走去,在定睛一看,这些旗丁,都是个子高大,而且手里拿的军械,不是八旗的马刀,而是那个什么瑞王的亚克西战刀。

    想到这些,岳托大叫起来,“有敌来袭,有敌来袭…”

    岳托的这一嗓子,就像一滴水滴进了油锅里一样,八旗的套环状的旗丁大营驻地,立即沸腾起来。

    千余名骑兵师的兵丁,知道被识破了,立即分兵三处,分别从西南,东南,西北方位朝中军帐扑去。

    燃烧弹,手雷,迅雷铳,在三股骑兵师的使用下,套环圆饼状的建奴八旗驻地,就像三驾铁犁,狠狠地将大营撕裂成四份。

    风助火烧,牛羊毛毡帐立即燃烧起来。

    皇太极最先还想着用三个牛录将这股突袭进来的千人骑兵师给干掉呢。

    只是三条火线已经在瞬间蔓延成三片火海了,皇太极知道,自己这一次要输了,这七万大军的辎重,估计要丢在京师城下面了。

    在前面碉楼上观战的朱常浩,袁崇焕等人看到海子那边的燃烧起来的军帐,立即抱拳说道,“王爷,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期,鲁肃在夷陵之战中,火烧刘玄德六百里。赤壁之战中,周公瑾火烧赤壁,八十三万曹军葬身火海。今日王爷火烧海子,十万建奴从此灰飞烟灭。”

    朱常浩一直觉得袁崇焕说话都是硬邦邦的,怎么此时说话,怎么有一股违和感在自己心中滋生蔓延呢?

    “别人都是夷陵之战,火烧六百里,赤壁之战,火烧八十三万。自己只是个火烧…火烧海子?娘的,海子也只不过是大水塘,还十万建奴,能留下七万就不错了!”

    这些话朱常浩也只是想想,没有说出来,因为他明白,袁蛮子这样有点谄媚地对自己时候,估计是有什么事情要求自己帮忙。

    “唉,让一个蛮子说阿谀奉承的话,真的有些为难他了!”

    “袁总督,本王要发令,对建奴发起围三缺一的总攻击了,你们关宁铁骑,还有本王的骑兵师,大同总兵满贵,以及本王帐下督战将军赵率教要进行穿凿,切割。因此,对于接下来的接应,调度,就由你负责。如果有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服者,可以以本盟主的手令,先斩后禀。”

    “是,王爷,末将遵命。”

    四周的鼓声响起来了,铜号队也站在碉楼下,滴滴答答响起来。

    海子那边,牛角号的声音还在天际边不停地回响,听着牛角声的节奏,袁崇焕突然说道,“王爷,这是鞑子撤退的号声啊!”

    “呵呵,没事,袁督师不要急,鞑子走了也好,奴酋皇太极回到辽东也不错,只是他手底下的这些旗丁喽啰,本王要了,还有这次勤王军活捉的这些旗丁,本王以每人二两银子的价格都要了。”

    京师城北面和东面的蒿草地上,枯黄的蒿草差不多有半人多高,傅宗龙,满贵,祖大寿,赵率教等人,差不多有四万骑兵乘火不断地冲刺,切割着七万余人的建奴旗丁。

    已经失去战意的八旗旗丁,这会除了将身下的战马鞭打起来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不断的后望,看看勤王军杀到哪里了。

    四万骑兵不断地切割冲杀,后面还有九万步卒,正在捆绑这那些投降的旗丁,毕竟这些人,交给瑞王爷,一人就可以换来二两银子,不,应该是两块银元。

    广渠门的城楼檐子下面,崇祯带领着一众锦衣卫,还有来宗道,周道登,韩爌,李标,成基命,周延儒,温体仁等“留守”京师的京官,观望着城墙下面的冲杀。

    就在东北面的通州方向上,皇太极,大贝勒代善,贝勒济尔哈朗,岳托,杜度,萨哈廉,莽古尔泰,巴尔泰,这些建奴土著跑的很快,后面就是一些孙德功,佟养性,范文程,宁完我这些归属于汉奸的汉将和谋士,拍马狂逃。皇太极身边,三个固山额真,差不多就是两万余人,这会正在保护着他们向北逃去。

    傅宗龙一看,自己前方一股骑流,正在逃窜,如果将这股骑流给留下来,那自己的军功也许就可以得到众人的认同。

    傅宗龙带领王府的骑兵开始冲刺的时候,这时候,马粮的优劣体现出来了。

    瑞王府的战马长期食用的是鸡蛋,黄豆,玉米等这些上好的精细饲料,辽东的皇太极,虽然他们的战马是长期打熬下来的,但这一年来,马粮不好,过去还加点豆饼,现在不说豆饼了,连人吃的都贫乏。

    骑兵师的一万二千多人,这会气势如虹,两翼的亚克西战刀,每挥动一次,在寒光闪过的瞬间,金钱鼠辫的脑袋总是掉下一颗。

    远处的炮击声还在继续,在连续冲刺了二里路之后,傅宗龙已经黏在皇太极这两万多人的尾部了。

    这时,代善的三儿子萨哈廉大声说道,“大汗,明人欺人太甚,请大汗给侄儿划拨一支兵马,为大汗断后!”

    奴酋皇太极这会两行热泪下来,指了指身边的一位额真。

    一个八旗的万人队脱离逃亡大部,跟着萨哈廉朝傅宗龙反冲锋起来。

    只是北面的寒风中,代善有些沧桑的声音传来,“三子,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啊”,说完,老泪纵横!

    皇太极是败了,但这善后工作,也不轻松啊。只是接下来,朱常浩要和崇祯面对面了,不知道天下最有权势的王爷和大明的名义上的君主,会发生则那样的火花呢?请大家期待下一章!

    (本章完)
………………………………

第295章 对皇太极的最后一击(下)

    崇祯三年九月,辽东的初秋,满山发黄,收获的时候到了。只是盛京城里面,皇太极已经掀掉了好几回御案了,从前方传来的消息,瑞王朱常浩会同三方大军,围三缺一,按照战略要求,要将他们向更北的大兴安岭那里驱赶。

    过去,以北的那个地方是北山女真部落的驻地,一年也就是五个月无霜期。在那里,不说种庄稼了,连放牧都成问题。

    一旦到那里去,女真八旗,就是一百年都发展不起来。但是你如果不往北走,那等待女真八旗的就是被朱常浩吃干抹净。

    就在皇太极为百万女真部族的未来辗转反侧,焦虑不安的时候,朱常浩决定,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十月份结束之前,要将辽东的这事情给结束掉。

    锦州城里面,朱常浩身边有宋献策,刘正,傅宗龙,孙传庭,赵率教,满贵,卢象升,当然袁崇焕和祖大寿,还有延绥巡抚洪承畴也来了,简直是众将云集。

    就在锦州城里面,现在可以说,大明的未来二十年的人杰都在这里,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这次对女真覆灭的总指挥朱常浩。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这三年的发展,大明瑞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战胜的力量,作为中心,那分量是杠杠的。

    蓟辽边军这一次,有十万人参加,东江镇总兵李大嘴这一次也带领五万人,在鸭绿江边的镇江府驻扎,并且,利用小型战船封锁了鸭绿江,主要关隘的地方,还建立了交叉式的防线。

    东南,西南,西北,三个方面已经被围住了,朱常浩等所有的部署到位,要将奴酋皇太极真的驱赶到最北面。如果皇太极像发展,那只有西行,去和罗刹国挣生存的资源和机会了。

    崇祯三年九月八日,这一天,锦州城里面,最后一次战前会议在锦州总兵府召开,朱常浩坐在总兵府的点将堂前,刘正将最新的辽东的疆域图铺开,开始让大家畅所欲言。

    作为朱常浩的智囊人员,宋献策首先自己当仁不让地说道,“王爷,这一次对奴酋的最后一站,咱们一定要做到兵贵神速,水陆并进。北洋水师现在已经从营口进入到了耀州地界。想必最迟两天以后,进过海州,鞍山,然后沿着太子河进入辽阳,最后进入清河府,攻打赫图阿拉。这赫图阿拉可是女真的老寨啊,在南面将老寨攻打下来,然后就可以将鸭绿江附近的东江镇的兵力抽调一部分,北上。然后像驱赶牛羊一样,将这正蓝旗,镶蓝旗的部众赶到盛京,抚顺,萨尔浒,让他们在浑河上集结。

    王爷,这是卑职所说的先南后北的驱赶方法,只是皇太极会不会在盛京里面,集结女真最后的力量,对抗大明天兵,那就不好说了。

    朱常浩听完刘正这条路线,感到和自己的不谋而合,对于南线,赫图阿拉的女真,那必须要驱赶掉,因为南线可以说是女真八旗的粮食生产基地,毕竟海拔低,地势平坦,相对于铁岭,开原那里,差异还是很大的。再说现在还是小冰河时期,一个点的纬度差异,那就是天差

    (本章未完,请翻页)地别啊。

    对于宋献策的方案,大家没有异议,朱常浩将目光投向刘正,刘正立即抱拳起身说道,“王爷,还有各位大爷,按照我们的消息,整个八旗,现在抽调的的旗丁有十万,还有汉八旗旗丁有十万。两方相加,也就是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就是后金最后的力量。一旦这二十万人没了,皇太极就是到达罗刹国,也无法和其交锋。”

    既然最后探明,这后金整合起来力量,也就是二十万。但朱常浩手底下,各部分的力量,翻了一番,已经超过了四十万。

    对于皇太极,还有众多的女真统治层来说,这次大明进逼盛京,也许就是第二次萨尔浒战役吧。但皇太极的心里面,老是有些不安稳,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当地大明官军是十一万,后金是六万,双方兵力对比,差不多也是翻了一番,问题是现在大明,似乎变得和以前不认识了。现在的大明官军,特别瑞王帐下的那些丁卒,简直就是八旗旗丁心中的噩梦。

    他们手里拿的火铳,一下子出去,就倒下一片,还有那个迫击炮,直接可以打到你家的烟囱里,弹丸在空中会拐弯。让人难受的是,这弹丸还会爆炸,一炸就是一大片。

    用这些欺负人还不算,这大明瑞王手里的那个火油弹(燃烧弹),一旦点燃,水都扑不灭,好多人直接被活活地烧死。

    战场上,一旦对方的人被活活地烧死,那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