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皇叔-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顺便进了船舱,朱常浩也没有摆谱,亲自给折忠信倒了一杯凉茶。

    折忠信一看凉茶,没有推辞,也许是真的渴了。虽然都在汉江上行船,但也不能急那样去喝江水啊,特别是王爷说过,“夏季的时候,一定不能喝一些河流里面的生水,说着水里面有大量的肉眼看不见的小动物,喝了这些水,这些小动物就会进入到人的体内,产生瘴气和瘟病,还说这种小动物叫什么细菌和病毒。”

    忍着饥渴和想见王爷的折忠信,就这样,一路急赶,滴水未进,在这一下午的三个时辰中,从下游的襄阳赶到了谷城县。

    现在在船舱里,折忠信连续喝了三杯凉茶之后,才用袖子擦了擦嘴,然后说道,“王爷,小的总算活过来了。”

    朱常浩一听,直接说道,“什么活过来了,本王知道,明天孤王一行就到襄阳了,怎么今天你就到谷城县了,是发生了啥事吗?”

    “王爷,啥大事都没有发生,今天我接到襄阳水师的汇报,说王爷已经到了谷城县,小的一听,既然王爷到了,那自己是王爷的旧人,必须过去看一下啊。”

    “唉,其实本王也知道,你老折对本王的那份的感情,只是,你们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襄阳水师?”

    “回王爷,这襄yang水师是我们内部人的叫法,其实在外,都称为襄阳船队,不过,这支船队是小的按照我们汉中伏波水师的训练方法打造的,虽名为船队,不过,战斗力觉不比现在最强的南京水师差。”

    “哦,老折啊,这南京水师可是咱大明的老牌劲旅,追溯到他的前身,可是元末明初的巢湖水师啊。”

    “那,王爷,这黑夜漫长,你就给小的讲讲这南京水师的“古”吧。”

    “老折,这个事情在元朝末年,那时候各地起义风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云涌,元朝统治大厦将倾。

    那个时候,身居这样一个大动乱时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岛修船塘,训练水师。

    这支最初只为保卫家园的水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群雄瞩目的水上劲旅。

    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元军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领导的起义大军,参加红巾军的太祖爷是后起之秀,崛起于江淮之间。

    几支力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展开了拉锯战,谁能最后胜出,巢湖水师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归附元朝还是倒向义军,直接影响到九州大地这未来数百年的历史。

    大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这一年是太祖爷命运的拐点。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太祖爷统领义军。

    大军驻扎和县,太祖爷决定渡江谋取南京,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攻取南京必经采石,欲渡长江,却困于水师舟船不济。

    这是因为太祖爷起义以后,它主要的部队是陆军和马军,水师几乎没有。没有水师,如何挥师南下。

    正在太祖爷焦灼不安之际,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书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县,表示归附的诚意。

    可以想像太祖爷听到之后的狂喜,立即讲“天助我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并且亲自带着几个大将到巢湖(据说是姥山),跟巢湖水师的领袖们进行会商,就是两个部队会和,合作组成一个联军。

    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归附之后,太祖爷实力大增,一夜之间拥有一千多艘大小战舰。元军听说巢湖水师和太祖爷合作,胆战心惊,立即派出部队,但被打得大败而逃,一直追到长江里面去了,在那里发生了一次决战,巢湖水师一举取胜,所以元军残败的水师部队退回芜湖,这样太祖爷的部队坐着巢湖水师的战船浩浩荡荡进发采石。

    随后,俞通海率部攻克采石矶,向南京进发,很快拿下南京,太祖爷改南京为应天府。但是,他面临两大敌人,东边的张士诚和西边的陈友谅,一个在太湖,一个在鄱阳湖。巢湖水师和鄱阳湖水师、太湖水师分头决战,都把他们战败,最后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统一南方,建立了明朝的根基。

    到了成祖爷时期,三宝太监要下西洋在,主要的力量骨干就是这南京水师,他们在遥远的印度洋上,匡扶正义,替天行道,打过几次漂亮的仗,全歼了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当时大海上上最大的海盗帮,把海盗全数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领陈祖义被俘,后来押回首都正法。这是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盗,这一仗打得并不简单。”

    虽说后来,水师废弛了,在三十多年前,又被戚继光戚帅给带活了,就在“壬辰倭乱”,水师直接将倭国的战船给打散,记得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云:“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浪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

    (本章未完,请翻页)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由此可见大明海军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

    “王爷,小的曾经暗地里观察过南京水师,发现他们的那些战船,不管是福船,还是海沧船,车轲轮,还是苍山船,都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了,好多战船都已经停在紫金山下的水面上,任其腐朽。水师营地,每天也就看到三瓜两枣的几个衰老兵丁,在树荫底下,脱下号服,吃虱子。”

    “想不到戚帅走了也没有多少年啊,怎么大明得军政糜烂至此啊!”

    折忠信听了王爷的问话却没有回答,而是深深地叹息。

    朱常浩却自问自答道,“这些原因在本王打造伏波水师的时候就考虑清楚了。

    过去,倭寇的威胁是巨大的,但绝不是致命的,咱明朝的最大威胁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骑兵。

    洪武和永乐时代的远征,使蒙古人遭到重创,并发生分裂,但当明朝军队衰落时,他们发动了对明朝的反击。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军队俘虏了我大明英宗皇帝并直逼京城,防范来自北方的威胁成为帝国的战略中心,因此它必然在海洋方向撤退。

    而且,朝堂上大多数明朝官员们不了解水师的重要性,反而挪用本应用于水师的资源。

    大运河开通后,他们把水师士兵调往运河运输粮食,水兵变成了运输工人。沿海的士兵七成以上被派去种地,三成被派去造船,大批水师人员被调往京城修建宫殿,本应用的海防的人力被运输业,农业和建筑业所占用。最可耻的是短视的皇帝们大量挪用水师饷银。

    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停止海上远征所节省的经费被用来赏赐皇帝的家属。

    正统元年(1436年),战舰制造被大大削减,经费被用来修造皇帝的坟墓。

    再次,咱大明明朝政权的腐化和收拾邻居思想的落后,也是明朝水师衰落的重要原因

    以上本王所说的诛心之言,就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大明真的是腐化了,这些腐化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皇帝挪用水师饷银,宦官动用运输船队,军官克扣水兵军饷,并动用战船进行走私,都造成了水师的疲惫不堪。

    同时整个朝堂上陷入党派之争,没有人去关心明朝的海上利益。**的危害是明显的,但思想观念的阻碍,确实难以察觉的。大明水师焉能不衰败,到现在,朝堂上的主战派都要求简化水师,用来发展关宁铁骑。本王都想爆粗口,麻痹的,难道咱大明的水师不能从海上出发,进攻皇太极吗,这样,他皇太极还算个屁啊?”

    (写到这里,书生是扼腕叹息,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发现咱大明不是没有能人,而是能人被活生生的利益,还有机制所灭杀啊,好多历史的拐点都被这样那样的理由带向歧路,唉,不说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大家订阅一下,支持一下书生)

    (本章完)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阳兵令

    就在这谷城县,朱常浩利用二十一世纪的所见所闻,还有结合自己在大明这一年来的体验,说了好多诛心的话,才给折忠信分析了一下大明水师为什么会衰败的原因。

    其实,朱常浩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大明水师再衰败,就在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二万五千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

    他们身着明朝的水师战服,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佛郎机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

    赤嵌的佛郎机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八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华夏领土台湾。

    那个时候,郑成功的势力范围只有两广还有闽地,就能够打败佛郎机这个据称“海上马车夫”的欧罗巴国家。

    现在,朱常浩觉得,“离郑功成的那个时期,还有三十四年呢,大明水师现在战力犹存,只要朝廷重视,大明水师还是可以重返印度洋的,只不过看起来,这个希望寄托在他自己身上了。”

    朱常浩想了很多,一看今晚自己和折忠信不知不觉的聊了一个多时辰,眼看都要到丑时了,为了明天的出发,那就睡吧,不过朱常浩却邀请折忠信今晚就和自己一起睡,唬的折忠信脸色一下子都变了,刚好现在长江以南,好多官家老爷,富商地主都喜欢玩娈童。

    朱常浩一看折忠信那种惶恐的眼神,自己也明白这位管家的心中所想,赶紧说道,“老折,你想什么呢?本王搞的是女人,男人和太监本王是坚决拒绝的,本王只是觉得,你懂本王的意思,也是本王的兄弟,今晚,我们就睡在一舱,但不同床,好好交流交流。”

    “呃,王爷,倒是小的孟浪了。”

    由于夏夜,船舱的小窗开着,上面用蚕丝网封住,小昆虫也飞不进来。

    两人睡在竹席上,感受着苍山船的轻微荡漾,说着彼此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其中,包括鬼神,亦包括命运,宇宙,至理的对答。反正到寅时时分,才入睡。

    而第二天的早饭,朱常浩也没有吃,折忠信想起来出操吃饭,朱常浩说道,“老折啊,我们这一行到襄阳你就要忙到深夜了,昨晚和本王都聊到寅时了,还是在睡会,两个时辰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到襄阳,本王叫你。唔,本王也再睡一会。”

    说完,就倒头睡下了。

    期间,宋献策和吴克善来请朱常浩吃早饭,都被刘正挡住,然后说道,“王爷昨晚和折总督管相交至寅时,早饭就不吃了,到襄阳后吃接风宴吧!”

    两人一听这样,想到最多两个时辰,就到襄阳了,最多也就是午时左右吧。

    从谷城县到襄阳的这段水路就由留这个来打理,具体操作就交给了赵元义。

    晨操早饭吃完,赵元义开始让瞭望手挥旗起航,目标襄阳府。

    一路上经过仙人渡,庙滩镇,太平店镇,茨河镇,牛首镇,从太平店镇到牛首镇,这汉江在这里拐了个大弯,河滩上有大量的庄稼,特备是一些蒜,豆角,茄子长势喜人。

    朱常浩和折忠信在茨河镇的身后,就完全清醒了,这会已经巳时过半,也就是巳正时刻。

    两人洗漱完毕,喝了一小碗粥,就不在吃了,毕竟这六月炎夏的季节,食欲不旺盛也是很正常的。

    午时过一刻,伏波水师船队开始停在汇通榷市实中间的刘家河边。看到这汇通榷市,他所处的位置就在汉江所环绕的几字形河流上,西邻真武山,东临东津镇和张湾村,。

    东西长约二十里,南北宽约十五里,像一个鞋底一样。

    船停罢,就听到牛角声呜呜地响起来,接着就是七十二声礼炮。最高规格是九九八十一声,但朱常浩只是个藩王,那就不能超过皇帝的礼制。

    炮声过后,朱常浩和众人已经下来了,在近两万名陆师、水师人员,还有襄阳督管府下设金融局,捕快局,商务局,税务局,农务局,大理寺局的三呼万岁声中,朱常浩来到了众人面前。

    并且让大家免礼,和众人问好,然后,示意折忠信将这些人给解散了,因为朱常浩现在心里有事,急需要让折忠信为自己释疑解惑。

    虽然一声声口令的下达,参见朱常浩的队伍有条不紊地离开,折忠信让值星官将这五百余人的水师对于接送到襄阳水师的控制营房里面后,就迎着朱常浩来到了这襄阳汇通榷市大总督管府。

    在督管府里,三桌盛大的宴席已经就等着上菜,朱常浩对折忠信的要求是,这饭菜,不能有太多的荤腥,清淡就好。还有菜品就按照十二道才来上,不要太肥腻,就可以了,不许喝酒。

    折忠信知道王爷的脾气,这菜品这一次上的都是襄阳当地的招牌菜,有三镶盘、夹沙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干炒仔鸡、泡菜牛肚丝、酱猪大骨、酱爆肉、宜城盘鳝、宜城大虾等等。

    朱常浩看了一会,发现是十二道才没错,可惜,里面就只有一道素菜——醋溜白菜。

    这油腻太多啊,朱常浩对折忠信说道,“在来一盘烧茄子,吸吸油吧。”

    “是,王爷,小的这就安排”,刘正站起来急忙回道。

    虽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说都是荤菜,但朱常浩确实饿了,自己要来的烧茄子其实也没有吃几口,倒是红烧蹄膀,干炒仔鸡吃的挺多。

    最后扒拉了几口米饭,然后灌了几口清茶,这次接风宴朱常浩就吃好了。

    其他人看到王爷已经吃完了,赶紧扒拉了几口,吃饱后,等待朱常浩的安排。

    朱常浩没有看大家,而是对折忠信说道,“折总督,我们几点去看那些作坊还有陆师和水师啊?”

    “回王爷,现在是未时初,金乌正毒,未时末,乞丐王爷来巡视检查。”

    “那行,现在大家都去休息,赵元义,王灿,折忠信,宋献策,刘正你们几个随本王来,大舅哥,本王有事要安排,你切自便,申时初,随本王去巡视检查一下”。

    “是,王爷,小王带时候一定。”

    五人随着朱常浩来到督管府的后堂里,由于后堂前面就是一处水池,前面是一个水榭亭台。

    五人坐好后,随着冰镇酸梅汤的端上来,朱常浩开始说道,“今天把你们五人叫到这里,是不能啊有事情要安排。”

    “王爷,你请说吧,”刘正说道。

    “是这样的,上月中旬,本王的伏波水师,六千五白余人在俞将军的带领喜爱,开始要打通湘江,疏浚灵渠,沟通珠江水道,连接粤东和粤西地区,然后直接威慑万里石塘,七洋洲,吕宋,三佛齐等地区。但是,这一次不是水师新丁有两万余人,本王打算进行以打代训,当俞将军完成本次战略使命之后,这两万来人,都要全部轮训一遍。因此,这襄阳,就作为本次轮训的后勤基地了,因此,老折啊,这后面所需要的粮食,亦要,军械等物件,都需要你们们襄阳来支持。你有信心吗?”

    “回王爷,小的很有信心,经过这小半年的发展,襄阳现在已经蓄积了大量的陆师和水师兵丁。总来来说,襄阳现在有陆师一万两千余人,水师九千余人,各类战船三百只,火炮若干。”

    “恩,看来老折反战的不错,不过,本王还有一件事要对你说。”

    “王爷请将”

    “老折啊,这位就是赵元义,他是本王的老人了,这次他和军法处长王灿,一起护送我的那大舅哥吴克善,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去亲哥哥,回归他们科尔沁去,乘船走海路,顺便打探辽河哪里皇太极的哨所军寨布置,以便做好袭扰辽东,围困皇太极。然后,本王还有他们驻扎在渤海海峡庙岛列岛,以便做好三方策应,并且伺机将毛文龙取得代之,获得东江镇和皮岛,当然,实在毛文龙不听话的情况下,因此,本王临时谋断,将你们襄阳水师拨出三营给赵元义,兵丁最好是王府以前的老人”。

    “是,王爷”

    “最后一点事情,就是赵元义他们的供给,也交给你们了,有压力吗?”

    “回王爷,没有压力,襄阳完全做得到”

    “那好,大家还有说的吗?”

    (本章完)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经济中心南移

    襄阳的午后,看起来一片晴朗景明,汇通榷市被汉江水穿城而过,在东面弧形的水域上,这一片区域全部划归为民用,并且有从北面流来的白河,唐河支流的汇入,弧形的区域水量很大,并不对商人的行船造成影响。

    而汉江的主干河道上,在汇通榷市的东西两边,已经建立了水上闸门,严禁商用船只出入。

    从北面的熊家埂子到南面的观音楼上,这近十五里水程的江岸边,从南往北分布这大量的矿砂冶炼,货运装卸,船舶制造,还有来料加工作坊厂子。

    朱常浩一遍遍地看过去,发现好多虽然还是手工业雏形,但胜在兴旺繁荣,就连朱常浩的担心的钢铁冶炼的污染,特别是处理废水污染,发现做的还不错。

    在十七世纪的大明,采取这样的污染治理措施,那真的就仁至义尽了,因为污水都排在了虎头山的乔家山谷中的三道沉淀,在经过羊虎山根的第四道沉淀,这样的水基本上已经和江水没有什么差别了,灌溉,洗菜都没有问题了。

    朱常浩的打算就是,现在大明的工业雏形刚刚起步,这环保工作就要做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当工业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身后,朱常浩决定,就要加强大气治理,绝不能让人生活在生化危机的场景中似的。

    除了江边的这些冶炼业,加工业,制造业以外,在滨河路外还有一条铜钱街,朱常浩发现,这条街林立这大量的当铺,钱庄,还有金银首饰加工的含金量高的产业,朱常浩看到这一幕,莫名地想起了二十一世纪时期,米国的华尔街。

    “二十一世纪在米国叫华尔街,现在十七世纪的大明,本王开辟的这条街道就叫铜钱街,这道街,以后就是大明的华尔街”,朱常浩心里无比得意地想到。

    就在这二百平方千米河边水道的榷市平原上,大明关内关外的商贾都有,每天早、中、晚,都有巡视,就连夜里亥时之前,也要巡视一次,如果街面上出现打架斗殴,问明情况后,直接带到冶炼车间,强制劳动三个月。

    如果在汇通榷市的地界上出现诈骗、碰瓷、诬陷,一旦查实,不管你年龄大小,直接游街示众,然后进行劳动改造,索要和诈骗金额超过五百两的,直接就是无期劳动。

    朱常浩意识到,现在如果对这道德底线不进行立法,那以后,随着大明的工业经济水平发展起来,这就没治了。

    而据榷市一墙之隔的岘山山麓下,还分布着大量的米店,青楼,茶叶等店铺。

    特别是青楼,一到晚上,风灯升起,里面莺歌燕舞,灯红酒绿,淫词荡曲萦绕,不绝于耳。在榷市里面工作的,哪怕就是搞冶炼的长工,匠工都不允许到青楼妓院里面去,一旦发现,直接开革,当月薪资也不会发。

    曾经有一个来自金陵的造船大匠,手工精良,恃才自傲,故意晚上的时候,到百花楼去喝花酒了,刚和头牌睡在船上,就被捕快局的人给扭送出来,最后直接被造船厂开革。

    后来此人觉得没脸见人,离开了汇通榷市。

    襄阳汇通榷市现在是法治,环保,经济,军事全面发展,每天这个榷市,按照金融局和税务局,还有商务局三家联合统计,就有两万两银子的进项,抛去所有的生产成本,也有一万两银子的纯利润。

    在商用码头,那来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往往的船,有时候都造成拥挤了。朱常浩看到此景直接皱了皱眉,折忠信一看王爷不高兴了,立即解释道,“王爷,小的也纠正过几次,也处罚过,但是直接处罚下去,它影响我们榷市的收入啊,现在只好慢慢地等待进港了。”

    “老折,解决这个船舶进码头拥挤的问题,很简单,进港上码头就是从左手进,离港的右手出,一旦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