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姑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样的话儿是不能同皇上说的。

    不过司徒昭也不会在意就是了。

    倒是老圣人,听说了大赦的旨意,便命人去北城将二皇子、三皇子召回来。

    既是大赦,他也该做个表率。

    至于这大皇子……

    当年司徒礼膝下共有皇子四人。

    大皇子司徒旸,季德妃所生。

    季德妃是皇后之下最得意的嫔妃,常年帮着皇后打理宫务,自个儿也十分得宠,更不必提她生下的皇长子了。

    二皇子司徒晖,陈妃所生。

    陈妃原是司徒礼身边的旧人,可惜难产早逝,只留下个不大得宠的儿子。

    三皇子司徒昀,金嫔所生。

    金嫔便是如今的金太嫔,当年也只是个贵人,生下儿子方得了嫔位,可惜不是个会争宠的。

    司徒昀性子平和,从来就不是做储君的料,司徒礼也不大在意他。

    四皇子便是司徒昭了。

    皇后自永昌十四年生下嫡子后,身子便大不如前,宫里的事儿都交给了季德妃。

    直到永昌二十一年皇后薨逝,都是季德妃在管着公务。

    兼之她又是个恩宠不断的,在宫里自然是风头无二。

    当年皇后头七未过,宫里便出了一桩大事。

    四皇子中毒了!

    司徒礼大怒之下,下令封闭各宫宫门,严查此事。

    皇帝雷霆之怒,下边人自然是拼了命的去查。

    给司徒昭下毒的两个嫔妃是找出来了,都是新近得宠的。

    却也连带着,查出了当年季德妃趁着皇后坐月子时,下毒暗害之事。

    皇后有孕不宜操劳,便由季德妃一人处理宫务。

    时日一长,她也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来。

    她倒还不算胆大包天,只想着给皇后下一些虚弱的药。

    皇后体弱,宫务自然还是得由她季德妃暂代。

    是药三分毒,八年下来,这药到底还是掏空了皇后的身子。

    司徒礼拿着手中的密折,惊怒万分。

    算起来季德妃入宫比皇后还早两年,是头一个进宫的,这才能抢在众人前头,生下大皇子。

    司徒礼能允许她生下皇长子,也是因为她不是个极聪明的,也不是个有野心的人。

    否则,皇长子的存在,总归是对嫡子的阻碍。

    只是司徒礼怎么也想不到,季德妃虽没有夺嫡的野心,却叫宫权迷昏了头!

    都能给皇后下毒了,哪天她再生出些了不得的心思,岂不是能给自己下毒?

    司徒礼当即赐死了季德妃,对外只说是病逝。

    见后宫人心惶惶,又将病愈的司徒昭送去了西北,只为保这唯一的嫡子的平安。

    可惜司徒旸不知从何处听说了此事,从此对司徒礼多有怨怼之言。

    甚至在司徒礼重病之时,妄图逼宫。

    司徒礼痊愈后,颇觉得心寒。

    将司徒旸从去了大吴最北的北城,不再过问。

    连带着不得重视的司徒晖和司徒昀,也一块儿送了过去。

    那年司徒昀被送走时金嫔有多伤心,如今得知儿子能回来时便有多高兴。

    司徒旸与司徒晖同年,当年被送走时都已娶妻生子。

    司徒昀却与司徒昭同年,那年不过十五岁,连亲事都不曾定下。

    没有司徒礼发话,这些年司徒昀也不敢擅自娶妻。

    原先身边还有一个侍妾,是北城大户人家的庶女。

    那家子想着司徒昀是皇子,便想着拿个庶女来试探一下,能不能和皇家攀些关系。

    可惜这位是个没福的,生下一个女儿后便撒手人寰。

    司徒昀为着女儿,难得求了司徒礼一回,要将她扶正。

    左右也不过是一个虚名,司徒礼又不十分在意这个儿子,便也就准了。

    金太嫔眼看着儿子还未娶妻就成了鳏夫,着急要为儿子相看继室,儿子却原在千里之外。

    看多少家都没法成啊!

    幸好,如今总算是能回来了。

    金太嫔是高兴了,却有一人气的在那儿砸东西。

    “混账!”司徒旸踹翻了一把椅子,“单单把孤仍在这儿!”

    说着,他又砸了两件摆瓶。

    “原先他眼里,就老四是他儿子!为了给他好儿子腾地方,将我们兄弟三人打发到这么个破地方来!”

    “如今可好,老二老三老四都是他的好儿子!就孤,他眼里就只有孤不是他儿子!”

    李进宝在一旁急的手足无措,却只得劝道:“主子,隔墙有耳啊!”

    李进宝是司徒旸的贴身太监,自小便跟在他身边,情分非比一般。

    见主子伤心难过,他只有更伤心的。

    司徒旸又一把将桌上的茶壶茶盏扫到地上。

    “隔墙有耳?哈哈!哪里来的耳!自从孤来到这个地方,他管过孤?他还在意孤?”

    “即便他当真放了探子在孤的身边,又怎么了?”司徒旸说了,提高了声音,“将孤说的话儿,一字不落原原本本的去回了他,看他要如何!一杯毒酒赐死孤这个长子?正好!孤去地下陪母妃去!”

    李进宝吓得跳了起来,又没别的法子劝慰。

    只得对屋里的第三人说道:“槐先生,你就劝劝大皇子吧!”

    槐先生讥笑道:“他想当个好儿子,我劝什么?”

    “你当年若是狠一些,如今哪还会在这儿!”

    他说的无礼,司徒旸却吃他这一套,听了这话便不再砸东西了。

    随即却转头吼道:“那是孤的生身父亲!”

    “哦?那你就受着呗!”槐先生浑不在意的说。

    “他爱招谁回去便招谁回去,他爱留下谁便留下谁,他爱传位给哪个儿子便传位给哪个儿子,他爱送走哪个儿子便送走哪个儿子。”

    “他爱杀谁……”槐先生嘴角露出一丝,“便一根白绫杀了谁呗!”

    李进宝这下可真是怒了。

    紧走了两步上前,便想要将槐先生推出房间。

    司徒旸却已经是瘫倒在了地上。

    “母妃不过是给那个皇后下了些让人体弱的药,皇后自个儿没熬过去,他便要了母妃的命!”

    “母妃是他头一个妃嫔,却是说赐死,便赐死了!他眼里,只有那个皇后!”

    “那个皇后有什么好的,整日里病怏怏的!他只看到皇后病着,却从来都看不到母妃一人撑着公务,看不到母妃的好……”

    “孤是他的头一个儿子,却也是,说送走便送走了……”

    “老四有什么好的?即便是嫡子,自八岁便送去西北了,养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为着接她回来,竟要废了三个儿子!”

    “不说老三,那时孤膝下已有一嫡子,老二家有两个庶子,随便哪个,都比他司徒昭一个还没成亲的小毛孩强吧……就因为老四是嫡子,他便只看到老四的好!”

    李进宝早已是泪流满面,跪倒在地,爬着过去想要将司徒旸扶起来。

    “主子!快别说了!”

    “先起来!地上凉!”

    槐先生摇了摇头。

    这个司徒旸不成样子,倒是有个好奴才!

    单听那司徒旸一口一个“孤”,就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孤”本就是人君谦称。

    百年前可能还有些王侯也以此自称,如今除了太上皇,也只有高宗在当太子时如此自称过。

    季德妃之事,先皇后一条命都去了,岂能是当真无辜?

    至于司徒旸……

    身为皇子,有争位之心是正常的。

    只是司徒旸将野心大喇喇的两给众人看,却又没那个本事夺嫡。

    事败被逐,怪得了谁?

    也就这个李进宝,一心为他主子叫屈了。

    槐先生摇了摇头,可惜了!

    李进宝气力小,一个人扶不起司徒旸。

    想转头叫人来帮忙,却只见槐先生就这么干站在一边,既不来扶,也不说几句劝一劝。

    没一会儿还摇起了头!

    “槐先生!大皇子就听你一个的!你就劝劝他吧!”李进宝哀求道。

    这个槐先生也不知道什么来头,今上登基后便出现在北城里。

    与大皇子在茶楼中一见如故,从此成了大皇子的门客。

    因槐先生从不谄媚奉承,说起话来又常常能一针见血,故而极得大皇子的信任。

    李进宝虽说自己是看不惯这个槐先生的,没规没据的,一点都不知道要敬着主子。

    不过大皇子倚重他,李进宝也只得对他毕恭毕敬的。

    槐先生上前两步,单手在司徒旸背上轻轻一托。

    李进宝借着这股力气,终于是将司徒旸扶了起来。

    “戒骄戒躁,不可气馁,切莫轻言放弃二字。”

    槐先生就站在那儿说了十六个字,便俨然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

    司徒旸脸一红,忙站直了身子,又下拜道:“学生明白了。”

    “若非先生出言点拨,学生只怕是要自暴自弃了。多谢先生教导!”

    李进宝睁着一双大眼,疑惑的看向槐先生。

    这槐先生到底有什么神通!

    不过几句云里雾里的话儿,竟能叫主子瞬间打起了精神,像是有所领悟!

    方才自个儿还想将他推出去……当真是该打!

    槐先生见李进宝脸上带出些愧疚来,忍不住又叹了声可惜。

    可惜了……这么个忠心好奴才……

    可惜不能收为己用……

    槐先生暗自叹道,只可惜,到底是各为其主……
………………………………

第50章 姐妹相争

    50姐妹相争表姐妹不争亲姐妹争

    司徒晖与司徒昀回京时,正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两家人入京时一时日暮时分,也来不及收拾了,带着家眷便入宫赴上元节宫宴了。

    幸好一众行李车马仆从,都可暂且寄放在驿馆。

    司徒礼早年为了给司徒昭铺路,四个儿子里头打发出去了三个。

    老大也就罢了,本就是个白眼狼。

    这老二老三素来也是安分守己的,就这么远远的送走了,到底还是有些舍不得。

    如今老四坐稳了皇位,自个儿近来也将政事放下,优哉游哉的过起了养老的日子。

    这日子一久,难免想念起了二儿子三儿子。

    趁着皇后有孕皇帝大赦,便索性将这两个儿子都召了回来。

    司徒晖与司徒昀在开宴前,于福安宫见到了父皇。

    看着父皇鬓边的白发,二人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司徒礼上前扶起二人,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

    两人离京时,司徒晖二十岁,司徒昀才十五岁。

    如今,七年过去了……

    这边父子三人再叙父子亲缘,那厢钟沅澜身为皇后,不得不撑着五个月的身子,出面招待两家女眷。

    钟沅澜看着两家人,摇了摇头,实在不成样子!

    司徒晖膝下就两个庶子司徒珹和司徒琤,还是当年还在京中时一个侧妃舒氏生下的,一胎双生。如今已有六岁了。

    正室孟氏只有一女司徒珀,也是六岁。

    如今司徒晖家,正妃孟氏快被舒氏挤兑的没地儿站了!

    这不,进京后初次入宫参加宫宴,那个舒氏竟然也跟来了!

    司徒昀家倒是简单。

    自那个侍妾过世又扶了正,司徒昀便不曾再纳过旁人。

    今儿跟着进宫的,就一个嫡女司徒珝,还是奶娘抱来的。

    钟沅澜叹了叹气。

    明明自己要叫人嫂嫂,却还要去操心人家的家务事!

    “嫂嫂请坐,两个侄女儿也坐。我如今身子重,咱们便安生的坐下说说话儿!”等几人行礼毕,钟沅澜笑吟吟的说。

    坤宁宫正厅里主座之下,雁翅状的排着左右各八把椅子。

    钟沅澜边说边指着,孟氏带着司徒珀在左首坐了,司徒珀坐在了右首,几个下人立在了身后。

    厅中就剩下舒氏母子同几个跟着他们的下人站在了那儿。

    “侄儿也坐下吧。”钟沅澜一脸慈爱,“你们如今也有六岁了,也该学着长大了,莫要同小时候一般,事事要黏在你们姨娘身后。”

    司徒珹与司徒琤在家被惯坏了,听了这话也不理,只拉着舒氏要一同坐下。

    钟沅澜皱了皱眉,厉声问:“舒氏,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舒氏生得楚楚可怜,听得此话,未语泪先流。

    “妾身就得了这么两个儿子,难免娇惯了些,妾身知错了!”

    “行了,大过节的,哭丧呢?”

    司徒昭进来时便见了这场面,当即板起脸疾步走了进来。

    “不必多说,带着珹儿与琤儿先出去等着!”见舒氏还要辩解,司徒昭斥道,“连规矩有没学好吗?朕会同二哥好好说说,这两个侄儿该如何教养!”

    待舒氏哭哭啼啼的出去了,孟氏等人起身又行了礼。

    孟氏本是司徒晖的正妻,司徒晖身为当今皇帝的兄弟,按理是要封作亲王或郡王的。

    亲王妃、郡王妃,作为宗室诰命,常常要赴宫宴。

    故而见了皇帝不必避开,只行礼便是。

    而如舒氏这般身份,却是不可面圣的,毕竟身份不够。

    不说司徒昭同司徒晖说了些什么,当夜宫宴之上,司徒昭下旨,封司徒晖为忠孝亲王,司徒昀为忠信亲王,各赐亲王府一座。

    亲王府自去岁便开始修建,宅子都是现成的,不过是修整一下。

    宴罢出宫,便可直接住进去。

    既封了王,第二日两人再次携家眷入宫,这次是来谢恩的。

    忠孝亲王司徒晖这次学乖了,就带了王妃同女儿来,倒是免了一场风波。

    毕竟钟沅澜放话出来了,坤宁宫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金太嫔求了恩典,一早儿便等在了坤宁宫里。

    老圣人开恩,准她随儿子出宫。

    如今她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宫外开府。

    比起宫里的老圣人,宫外的儿女自然更重要些!

    她今日便能跟着儿子回去,只是到底心急,先来看看孙女儿也是好的。

    再一个,也该和皇后说道说道,给忠信亲王相看继妃的事儿……

    钟沅澜见今日座上没了那个舒氏,心里头高兴。

    难得有了兴致,想要管一管闲事。

    “二嫂身子可好?昨儿这里有小人,我也嫌烦。今儿这里也没外人,我便问你一句,可想要个嫡子?”

    “哎哟!”金太嫔笑了,“皇后娘娘不说我都没想起来,京中可是有个送子娘娘的!极是灵验!”

    甭管忠孝亲王在后宅之事上有多糊涂,金太嫔也记着他是与儿子一块儿在北城呆了七年的。不论当初在京中兄弟间有多少情分,这七年下来,两家自然是交好的。

    既两家交好,往后往来自然是少不了的。

    与其看着忠孝亲王闹出些宠妾灭嫡后宅不宁的事儿,倒不如帮一把孟氏。

    听说昨儿那个舒氏冲着皇帝哭了……当真是上不得台面的!

    孟氏在府中叫舒氏压了一头,并不是因为舒氏更得司徒晖的喜爱。

    司徒晖还是盼着嫡子的,只是盼了近十年,这心思渐渐就淡了。

    舒氏得脸,全仗着这两个儿子。

    如今听说有极灵验的送子娘娘,孟氏自然动心了。

    即便不为了自个儿,自家女儿也该有个亲兄弟,将来嫁了人也能有个娘家人可以依靠。若是靠着司徒珹与司徒琤两个……还不如没有兄弟!

    “还请皇后娘娘,太嫔娘娘教我!妾身感激不尽!”

    孟氏的事儿好解决,林沁有多灵验,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司徒昀的事儿……

    金太嫔是想着要赶紧给儿子相看一个继室。

    只是她与儿子多年不见,反倒是有些束手束脚了,生怕挑了个不合儿子心意的,反倒坏了母子情谊。

    钟沅澜索性命人去同司徒昭说了一声,等那头说完事,便将司徒昀带来,让他亲口说一说有何要求。

    司徒昭倒没什么要求,只一条,身份不可太高。

    司徒珝生母身份不高,又是扶正的。

    若是继室出身太好,司徒昭怕她委屈了女儿。

    金太嫔听得直跳脚。

    忠信亲王继妃身份能低到哪去?

    虽说按规矩继室出身理应比原配差一些,但司徒珝的生母不过是一个地方小官家的庶女,再往下,那该是什么样的出身?

    这样的出身做亲王妃,即便是继妃,也是惹人笑话!

    钟沅澜只得劝慰道:“太嫔不必太过着急。如今忠信亲王回京,又有了自己的王府,太嫔你也得了老圣人恩典可以去王府住着。”

    “比起往先,现在可是处处方便!”

    “你只管在府里头开几回赏花会,或者趁着如今没出正月,请几家姑娘过府赏灯猜谜。仔细相看,总有合适的。”

    金太嫔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只得回去广发帖子,邀人上门不提。

    荣国府中,王夫人收到了赏灯的帖子。

    邀请的正是贾元春!

    元春今年二十四,早过了容易说亲的年纪。

    她曾在宫中待过,应是荣国公之后,金太嫔也记得她。

    荣国公后人,从五品工部员外郎的女儿,这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虽说比司徒昀大了两岁,但论起照顾司徒珝,却是比起那些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更合适些。

    王夫人原本都歇了心思了,想着等元春中了举人,也许相看起来会好些。

    谁知竟得了这么个机会!

    忠信亲王膝下只有一个嫡女,若是成了继妃,生下嫡子便能站稳脚跟!

    至于先头夫人留下的那个嫡女,将来找个好人家嫁出去,便是她外孙的助力!

    多好的机会啊!

    王夫人立刻叫周瑞家的去将薛姨妈请来,想要同她好生说道说道。

    若是元春成了忠信亲王妃,薛家也能得些好处不是?

    这赴宴,可不得寻几件好衣裳,带一些精巧贵重的首饰?

    薛姨妈也正有事要同王夫人相商呢,见了周瑞家的,忙不迭的带着宝钗跟着来了荣国府。

    因两人都觉得此事不该当着孩子的面说,便有志一同的打发了元春和宝钗去别处说话。

    贾元春和薛宝钗对视了一眼,相携出去了。

    “母亲只怕是要同姨妈说忠信亲王府灯会之事。”元春无奈的摇了摇头,“我早说了我无心于此,她偏不听。”

    宝钗闻言笑了:“忠信亲王府灯会?可巧,我也得了帖子……”

    “什么?宝钗也得了帖子?”

    听完薛姨妈的话,王夫人一声怪叫。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会请宝钗?这……”

    薛姨妈板起了脸:“怎么,能请元春就不能请我们家宝钗?”

    “金太嫔到处发帖子,为的是要替忠信亲王相看继妃啊!”

    王夫人想了又想,还是不敢相信。

    “宝钗虽好,到底身份上……”说道此处,王夫人又来了精神,“想来金太嫔也是为着各家姑娘的名声,请几个陪客吧!”

    “要我说,元春此次,可是大有机会啊!妹妹你想想,元春可是荣国府的嫡长女……”

    “可算了吧!”

    薛姨妈登时就翻了脸。

    “荣国府的嫡长女?荣国侯姓贾名赦,姐姐这话还是不要乱说的好!”

    “我倒觉得,咱们家宝钗德才兼备,堪为王妃!”
………………………………

第51章 青云之志

    51青云

    薛姨妈眼里,论起忠信亲王继妃的人选,自家宝钗可比元春合适多了。

    元春到底年岁上大了些。

    虽说皇家也有王妃比王爷年纪稍大一些的,但人家可都是原配!

    哪有继妃的年纪比王爷还大的?

    即便是寻常人家,娶继室也不会有少夫老妻的事儿。

    再者,如今忠信亲王膝下就一个先头夫人留下来的嫡女。

    旁的不说,这继妃进门,可不得赶紧生下个嫡子来?

    元春哪里比得上宝钗身强体健呢!

    最重要的是,人家忠信亲王可是亲口说了,继妃的出身不可太高!

    原先薛姨妈是打死都不会将自家的家世与荣国府放在一起比较的。

    如今倒是十分乐意了!

    荣国府那是什么门第?

    哪怕今时不同往日了,那也是侯府!

    即便从贾政那儿算起,从五品员外郎又如何,大小也是个官!

    忠信亲王先头夫人那是什么身份?

    北城大户人家的庶女。

    说的好听,那叫大户人家,说明白了,不过是个偏远小城乡绅家的庶女罢了。

    说实在的,要是当真给忠信亲王找个身份比她还低的继妃,别说金太嫔,只怕老圣人也不会同意的。

    但妙就妙在,宝钗的身份可不同一般!

    皇商皇商,按“商”字论,那当真是比乡绅还矮了一头,却和了忠信亲王的要求!

    然而皇商却是与寻常商户人家却大有不相同,“商”字前面还有个“皇”字呢!

    皇家的眷顾,这可不又将身份抬了上去?

    在忠信亲王亲王跟前,多多提“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