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姑姑-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家的眷顾,这可不又将身份抬了上去?

    在忠信亲王亲王跟前,多多提“商”字;在金太嫔跟前,多多提“皇”字……

    薛姨妈只这么一想,便觉得这事儿是敲定了九成九了!

    “我的儿,来,让妈好生瞧瞧!”

    今日便是赏灯宴的日子,宝钗一早儿便起了,精心打扮了一番,便来薛姨妈跟前辞行。

    薛姨妈生怕将衣裳碰坏了似的,轻手轻脚的将宝钗拉至身前,上下打量。

    仔细看去,只见宝钗穿了一身杏红色洒金绣百蝶穿花襦裙,外罩一件蜜合色比肩褂。

    身旁的莺儿捧着一件朱红色滚边带风帽的斗篷,一圈雪白的狐狸毛。

    “好好好,大冬日的,就该穿的鲜亮点儿!”

    薛姨妈满意的笑了,又不忘嘱咐道:“为着这事儿,我可是同你姨母翻了脸!你好歹给我争口气儿,必得赢过元春才好!”

    宝钗拍了拍薛姨妈的手:“母亲,表姐她志不在此,你放心。”

    上了忠信亲王派来的马车,宝钗略有些恍惚的在想着事儿。

    表姐在宫中蹉跎了八年,好容易才脱了身。

    如今还寻得了出路,自然是不愿意再入皇家的。

    当然,她们表姐妹二人,一人愿一人不愿,更多的,还是家世所累……

    荣国府原先一向是二房压着大房一头,如今大房得了势,二房岂会就此退让?

    若是元春当真进了忠信亲王为继妃,只怕王夫人便要想着借此机会再次压过大房了!

    兄弟阋墙,乱家之始。

    不论元春心中到底愿不愿,为了家宅安宁,只能是不愿了。

    而薛家又有另一番景象。

    薛蟠自小便被惯坏了,天不怕地不怕的。

    出了什么事儿,头一个想着的便是自家七大姑八大姨定能将这事儿给解决了。

    即便那年在金陵往公堂上走了一遭,等林沁等人离了金陵后,他还想蹦跶呢!

    说什么叫冯渊打了脸,要上门讨还,好悬没再闹出事儿来!

    宝钗也是为着这事儿,才下定了决心要往京城来。

    京中有舅舅王子腾,本就是武将出身,最是能唬得了薛蟠的。

    再不济,求了舅舅将哥哥送去兵营里,磋磨两年也该有些长进了!

    只可惜,还未入京,舅舅一家便外放去了……

    虽说每回去平国公府拜访,平国公和定国侯都会将哥哥叫去演武场教训一番,但也不能总去啊!

    人家好心帮着教导,自家却不能就这么贴上去。

    毕竟不像舅舅家,本是骨肉至亲,荣辱与共。

    忠信亲王虽说是刚从北边回来的,但大小也是个亲王!

    既是正儿八经的封了亲王,上头自然要给他身边安排下亲兵,保卫亲王府。

    若是自己嫁与了忠信亲王为继妃,一则可以凭着这一重身份,命亲王府的亲兵教导哥哥;二则,以哥哥那性子,万一闯出什么祸来,有个亲王说情总归能好一些。

    至于此事能不能成……

    自收了帖子,宝钗便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等知道了元春的打算,这便有了九分的把握!

    忠信亲王府中。

    如今尚在冬日里头,这个时节能开花的也就几株红白梅花。

    幸好王府花园子里还栽了许多常青的树,青绿青绿的,看着也不至于太过萧索。

    金太嫔早早的命人搭起了架子,今儿便将灯笼全挂上了。

    虽在白日里,但冬天的太阳虚的很,隐隐的还是能瞧出些花灯的火光来。

    今儿来做客的,也不过五六人。

    司徒昀那话一说,能请的闺秀本就没剩下多少。

    又有几家借故推了的,不论是为着什么,既然人家无意结亲,金太嫔也不在意。

    应了能来的闺秀里头,金太嫔最看好的,便是贾氏元春。

    薛氏宝钗次之。

    这两人虽都是出身不高的,但胜在自个儿争气!

    一个贾元春,头一个女秀才!

    虽说先前的功名都是纳捐得来的,但好赖也是大吴女子文举功名最高之人!

    一个薛宝钗,县试第十,却胜在年轻。

    自个儿逐级考出来的,到底比纳捐来的要好上许多。

    而金太嫔如此看重功名,还是为的司徒昀。

    自那年司徒昀离京,金太嫔算是看透了,老圣人就是个薄情的!

    甭管儿子听不听话,除了司徒昭,他一概不在意。

    如今儿子回京,单靠老圣人是靠不住的!

    而当今圣上……

    司徒昭八岁上头就去了西北,不等他回京,司徒昀便被送去了北城。

    论起来,当真是没什么兄弟情分在里头。

    虽说司徒昀封了忠信亲王,但亲王和亲王只见也不一样呢!

    早年间义忠亲王闹成那样子,如今与老圣人说开了,却能常常在老圣人和圣上跟前露脸。

    与安安静静的比起来义成亲王,亲疏立现!

    自家儿子自己知道,司徒昀的脾气更像义成亲王一些。

    但金太嫔岂会允许自家儿子就这么随了义成亲王去,就此泯然众人?

    娶个好儿媳妇儿,此事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今女子也可入仕,将来亲王妃须得在朝堂上立足,才能更好地帮衬着府里。

    金太嫔这般想着,看着元春叹了口气。

    一身丁香色,在冬日里头本就黯淡了,却还披了件蟹壳青的斗篷。

    得亏这斗篷上绣了几朵红梅,不然,在正月里头穿成这般却是失礼了。

    只是这人往这绿萼红梅旁一站,斗篷上的花儿绣的有千般好也不显了。

    贾家的境况她也知道,毕竟她也是西宁公府出来的。

    人各有志。既然贾元春志不在此,她也不会去强求。

    既如此……

    金太嫔上前拉过薛宝钗的手,笑吟吟的拉起了家常。

    “我听闻,薛姑娘是女科举头年的县试十名?”

    薛宝钗谦虚道:“承蒙几位考官不嫌弃,点了我的答卷入了头十名。”

    金太嫔又问:“十名已是极好了。对了,今年的科举,仿佛薛姑娘没去?”

    这可得解释清楚了!

    若是叫金太嫔误以为自己是因病耽误的,留下了身子差的印象,那可没地儿哭去!

    宝钗忙说:“我县试时,字儿到底写的差了些。安国公便叫我每日在家临二十张大字,把字练好了再去府试也不迟。”

    这话说得巧,明着看是解释了,今年科举不去是林沁叫她练字的缘故。

    实际上,一来说了,自个儿县试若非字迹叫人看出来了,定不止前十;二来,也暗示了自家与安国公是交好的。

    果然,金太嫔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

    又追问道:“明年是不开考的,你后年可是要去考了?”

    宝钗答道:“定是要去的!元春表姐如今可是头一个女秀才了,我们几个做妹妹的,也不能半途而废啊!”

    “几个妹妹?”金太嫔疑惑道。

    “我一个,迎春表姐、探春惜春两个表妹,还有齐恒侯府的林妹妹、礼部尚书家的陈妹妹。”

    “我们隔几日便有一块儿读书的时候,或在齐恒侯府,或在平国公府。”

    金太嫔听罢,心中先叹了一声。

    安国公好巧的心思!

    大家闺秀读书的不少,读到能考科举的本就不多。

    女子中,如今能靠着科举入仕的,怕也就这几家了。剩下的或是火候还不够,或是年纪极小刚启蒙。

    等几年这几个姑娘上了朝堂,别人只怕刚开始考呢!

    越是青黄不接,这几人便越是能得重用!

    更何况,凭着她们如今这几年这份同窗情谊,到时互相扶持,将来成就必不会太低!

    金太嫔是打定了主意了,便又开始关心起剩余几人来。

    毕竟是请来赏灯的,好歹做做样子。

    其中她关心最多的,自然是贾元春。

    即便做不得儿媳妇,便是看在当年四王八公的面子上,也得多问上两句。

    “几年不见,元春你出落得是越发标志了。你母亲可给你相看人家了?”

    这会子几个姑娘都在那头赏灯呢,金太嫔也就不同元春见外了。

    再一个,元春自个儿都二十有四了,长辈问一句亲事,也算不得失礼了。

    “母亲只盼着我嫁的好些,看了许久都没成。”

    元春在宫中也是得过金太嫔的照拂的。如今既然摆明了没有入忠信亲王府的心思,说起话来便也少了许多客套。

    “我倒是盼着,门第不必太高,是个肯上进的便好。”

    金太嫔倒是有些个做媒的心思,只是她刚出了宫门没几天,到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回头我叫昀儿留意着,若有好的,定留给你。”

    “那可就谢谢太嫔了!”元春便承了这个情。

    即便不接亲,借着金太嫔的关系,与忠信亲王府的来往可不能断了!
………………………………

第52章 双双定亲

    52定亲

    金太嫔说要为元春留意亲事,其实另有一层考量在里头。

    元春,或者说荣国府这一辈的女孩儿们,都与安国公交好。

    不知是不是因着林黛玉的缘故,这几人都极得安国公的青眼,颇受照拂。

    金太嫔想着要结交安国公,而元春的亲事,正是一块极好的敲门砖!

    早先金太嫔看林沁,从不将她放在心上。

    虽羡慕她得了皇帝的看重,暗喜她不会入宫分宠,却可惜她这辈子算是完了。

    等皇上将司徒昭送去林沁那儿时,又觉得这人颇有心计,走了一步好棋!

    再到后来,眼见着自己的儿子被送走,林沁养着的四皇子被召回,还做了皇帝……金太嫔只差没要将人活剐了!

    这个林沁,不知有什么妖法,两任皇帝见了她都走不动道儿了!

    入了朝堂不说,上下一折腾,四王八公都叫她暗贬了!

    金太嫔心中愤恨,然而老圣人要为在定国侯赐婚时,却不得不为女儿计,请出西宁公说情……但仍是不成!

    若不是自家女儿因着安国公捡了个亲王的爵位,若不是此番司徒昀回京有林沁在老圣人跟前提了几句的缘故,金太嫔压根儿不想见她!

    可怜金太嫔这个当人母亲的,不论心里头对安国公有多少心思,当初是怎么为着女儿将心思压下的,如今还是要为着儿子去同安国公交好。

    她一把年纪了,老圣人都颐养天年了,往日的事儿还提什么呢?

    还是赶紧套套交情,为儿女多谋划一些的好!

    金太嫔想着要寻个机会去拜访安国公呢,机会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忠孝亲王妃想去拜访安国公,来求金太嫔带着一块儿去。

    理由都替金太嫔想好了:忠信亲王府上暂且相定了薛家姑娘,想借了安国公的地头,借口偶遇,与薛家长辈见上一面说上几句。

    这倒是个正事儿。

    金太嫔同司徒昀提过宝钗,司徒昀倒是满意的。

    如今司徒珝不过刚晓事儿的年纪,却已是认了人。

    若此时新王妃进门,只怕要闹出什么别扭来。

    薛宝钗年纪尚小,有正准备着科举,等她高中后再迎娶,正好司徒珝也该懂事学规矩了。

    只是这事儿,还得同薛家再商议商议……

    至于老圣人?谁理他啊!

    这么些年没管过昀儿,这会子儿子娶妻,还是自己相看好定下了人再通知他比较好!

    金太嫔自个儿想拜访安国公,却借了忠孝亲王妃的名头。

    忠孝亲王妃也是想拜访安国公的,却借了金太嫔的名头。

    到底谁借了谁的名头,这当真是说不清了!

    林沁早得了信儿。

    听得忠孝亲王妃想来拜“送子娘娘”,当即拉着贺景风好一阵抱怨。

    不过抱怨归抱怨,忠孝亲王妃的难处她也知道,若自个儿当真如此“灵验”,能帮一把也是好的。

    金太嫔笑着将忠孝亲王妃送到了平国公府花厅门口。

    转身笑着问领路的麦冬:“你家夫人在这儿显灵,我可就不进去了。薛家太太可到了?”

    麦冬回道:“薛家太太也说不进花厅呢,如今正在小花园的凉亭里头等着。”

    林沁坐在花厅里,见忠孝亲王妃进来了,尴尬的眨了眨眼。

    忠孝亲王妃忙说:“安国公您身子重,不必起来了。”

    林沁本也没想到这一茬,讪笑道:“忠孝亲王妃请坐。”

    又吩咐忍冬:“快,把茶端上来!”

    忠孝亲王妃接过茶,与林沁相互请了,便忙不迭的呷了一大口。

    送子娘娘如此灵验,别说喝茶了,气儿也该多吸两口!

    林沁看着原本十分端庄的忠孝亲王妃牛蝇了慢慢一碗茶,心中很不好受。

    为了生子,什么都做得。

    这大概便是此间女子的无奈了吧?

    林沁叹了口气,随便起了个话头,与忠孝亲王妃说了起来。

    只盼着,真能叫她如愿的好!

    等林沁扶着忍冬,带着忠孝亲王妃一同来到小花园时,金太嫔与薛姨妈已谈妥多时了。

    薛姨妈见几人来,起身亲自将林沁扶到椅子上,这才同忠孝亲王妃见礼入座。

    宝钗的亲事如此顺利,这里头不知要承安国公多少情!

    等将来,宝钗大婚嫁入王府,自家是指望不上了,还得指着安国公为她撑腰呢!

    金太嫔见过了宝钗,见过了薛姨妈,心中对这亲事极是满意的。

    特别是能在平国公府与将来的亲家太太相见,可见薛家与林家的交情了!

    至于薛太太说的,她家那个不懂事的儿子……下了狠心管教一番便是了,不必在意。

    “安国公这般灵验,我回头也带晴儿来你这里坐坐!”

    金太嫔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

    林沁无奈的摇了摇头:“且看吧!我自个儿倒是觉得不过是事有凑巧,若真灵验了,我是该普度众生呢,还是给自己塑个金身呢?”

    “我是盼着灵验的。到时定为安国公塑个金身!”忠孝亲王妃一脸希冀。

    林沁忙摆手道:“可别!倒不如省出银子来,往穷苦人家送些衣食,为孩子积德。”

    薛姨妈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金太嫔趁机道:“我倒是也想着做些功德,给人牵一牵红线,只是我刚出宫不久,竟是‘到乡翻似烂柯人’了,也不知从何牵起。”

    “给哪个牵红线?”忠孝亲王妃和薛姨妈异口同声的问道。

    这折腾两姓姻缘的事儿,却是后宅妇人的一大消遣。

    金太嫔提起,二人自是十分好奇。

    “荣国府,贾元春。”金太嫔叹道,“她倒是个好的,原先在宫里我也看好她。只可惜有个不省事儿的母亲,平白拖累了她。”

    起初金太嫔夸元春时,薛姨妈心里还咯噔一下。

    后来听到金太嫔说王夫人不省事,她心里就只剩下幸灾乐祸了!

    金太嫔继续说道:“原先将元春送进宫,已是耽误了她。如今倒好,整日里给元春相看些高门大户的侧室、继室之位。那几家,哪家没个嫡子?元春若是嫁去,还能有好?她这般行事,当真是要埋没了元春的这番才干!”

    薛姨妈没想到,王夫人竟是如此拿捏元春的亲事。

    再一想自家也算是“抢走”元春一段好姻缘,当即也不管自己同王夫人的龃龉了,心疼的说道:“哪有这般将自己女儿推进火坑的!”

    林沁叹道:“虽不是火坑,但掉进去,差不多也就是水深火热了。”

    “我不爱交际,跟别人家也是没什么交情。若元春不怕嫁入寒门,我大哥那儿倒是有几个常来拜访的秀才,听说学问都还好,又极是上进的。”

    金太嫔拍手道:“果真?她悄悄儿同我说过了,想寻个门第不高肯上进的便好!”

    “她倒是个聪明的。”林沁摇了摇头,“知道不能嫁太好。”

    薛姨妈犹豫着问:“可是,若是门第不高,她母亲如何能同意?”

    “我那个姐姐……”薛姨妈长叹一声,“唉,不是我说她,如今只想着要将元春高嫁了,好再做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呢!”

    金太嫔嗤笑一声:“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她想改嫁啊?”

    “名不正则言不顺,荣国府好容易才拨乱反正,还想再乱?”

    林沁略一沉吟,有了主意。

    “若元春满意,对方家也满意,想说成这亲事倒不难。”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挺叫人看不过眼的,但多时当父亲的说一句便能定下了。”

    “贾政迂腐,却也是极爱面子的。回头我叫我大哥出面,给元春说个极有希望中举的秀才,比起还没影儿的叫嫡长女去当继室侧室,高下立现啊!”

    林如海挑挑拣拣,找了个家中穷苦全靠母亲打零工度日秀才,郝楠仁。

    这人极是要强,也极是识时务的。

    林如海同他一说,他当即便应下了。

    他就算明年能中举,还要等一年方能参加会试、殿试。

    更别说还要等授官了!

    他等得起,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也等得起吗?

    他不敢冒这个险!

    荣国府有钱,有势,贾家姑娘自个儿还有个秀才的功名,有什么不好?

    只要有朝一日成为了人上人,谁还惦记这个?

    再说了,娶了贾家姑娘后,也不是没有赚得好名声的法子……

    贾政见林如海亲自上门提亲,自然是没有不许的。

    且不说林如海如今是他上司,为了讨好他,必不能随意推了。

    林如海已将郝楠仁收为弟子,有了探花的教导,中举根本就是小事一桩!

    贾政一脸惭愧道:“我少年时,不得名师,耽误了科举。珠儿身子弱,未等得了功名便一病去了。如今这个郝楠仁既得了妹夫你的夸赞,想来定是个好的!”

    “若是等他中了举,再来提亲,到时双喜临门……”

    “存周兄,你到底是太过自谦了。”

    林如海来前便叫林沁抓着好一通说,必得赶在王夫人再出幺蛾子之前把此事定下。

    “存周兄教导有方,不止珠儿,元春也是极有才学的!存周兄你就不想想,元春能不能中举?”

    “郝楠仁中举,这我敢担保。”

    “若二人赶在来年科举前,订了亲成了婚,到时双双中举……这可是千古未有的佳话啊!”

    “双双中举……”贾政喃喃道,“千古未有的佳话……”

    二月二十二,京中出了两件喜事。

    工部侍郎齐桓侯林海的弟子郝楠仁求娶荣国府荣国侯贾赦的侄女工部员外郎贾政的嫡长女贾元春。

    中信亲王司徒昀求娶九省统制王子腾的侄女儿薛宝钗。

    大户人家,往往都是私底下先议定了,方才上门提亲的。

    不然若是被拒绝了,两下里脸上都不好看。

    司徒昀这儿,自然是一切顺利。

    为了抬一抬身份,宝钗已搬来王家住了小半个月,王子腾夫人特地赶回来操持此事。

    纳采、问名、纳吉,顺顺当当的便收下了聘书。

    而荣国府这儿……

    王夫人瞪着眼前的媒婆,目呲欲裂。

    她竟像个傻子一样,半点儿消息都没得到!

    而贾政,却欢欢喜喜的接了纳采礼,送上庚帖。

    他倒不是有意瞒着的,只是不认为王夫人会反对罢了。

    左右定亲之日都是要知道的,何必特地多说这一句?

    趁着媒婆将庚贴带回去合八字卜吉凶的空档,王夫人忙开口问道:“老爷这是什么时候将这事儿定下的?我怎么半点儿都不知道?”

    “这个郝楠仁的出身也实在是低了些……”

    贾政眉头一皱眼睛一瞪,斥道:“你懂什么?”

    “你眼里就看到出身了,你可知那个郝楠仁,明年乡试可是大有希望啊!科举晋身最是清贵,哪里是靠祖宗荫庇的世家子能比得上的?”

    “再说了,你成天给元春相看些高门大户,出了继室就是侧室,你是要我被人戳脊梁骨,说我买女求荣吗?”

    “我……冤枉啊老爷!”

    贾政瞥了她一眼:“既然你并无此意,一会儿媒婆来送聘书时,别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来!给谁看呢!”

    随着王夫人委委屈屈的收下聘书,郝楠仁与贾元春的亲事,也终于是定了下来。
………………………………

第53章 重女轻男

    053双生

    五月初五端午时,林沁再次生下一子,取名贺瑞炯。

    林沁抱着儿子,长叹一口气。

    怎么就不是个女儿呢!

    贺瑞炘这个臭小子,一个人就已经狗闹腾了!

    再加是手里抱着的这个……

    想想都觉得眼前一黑!

    闺女多好啊!

    黛玉多乖啊!

    原还盼着这一胎能是个香香软软的女儿,谁知又是个臭小子!

    钟沅澜那边是不必盼了,若皇后头胎是个闺女,将来的日子只怕要艰难些。

    至于王熙凤那边……听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