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不知啊。。。。这谈的好好的,怎么就把我赶走了呢?”刘默皱着眉头,思索着。

    与此同时,扶南王面色阴沉,群臣坐在他的周围,沉默无言。

    扶南王看着他们,有些落魄的问道:“汉使的意思,你们可明白了?”

    群臣点了点头,

    “那你们可有建议?”

    群臣摇了摇头,

    “混账!尔等究竟是没有明白还是没有建议???”

    “王,汉使想吃鱼,便给他一两条。。。何必如此愤怒呢?”有大臣小心翼翼的问道,扶南无奈的看着他,哀叹了一声,说道:“并非如此简单,那汉使,绝非等闲,你看他前来,为君王事,全然不提所来之目的,只论鱼虾,这合理麽?他分明是以此隐喻啊!”

    “他是来劝我归效的,将扶南比喻为鱼虾,最后那杀鱼,不就是恐吓吾等,将吾等比喻为案板上的鱼麽?这人胆量不小,在我扶南国内,也敢如此言语,比那黄忠还要刚烈,更难对付,唉。。。按他所说的,若是我们归效了,我还能保持这王位,可惜,却没有了吃鱼的权利啊!”

    群臣哗然,不愧是大王啊,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还有那位汉使,当真是深不可测啊!

    有大臣言语道:“陛下,听闻汉庭派出了孙坚,他率领五万北军精锐,已经赶到了扬州,扬州水军,正在打造船只,恐怕是。。。。”

    众人商议了许久,此事终于论好。

    次日,一大早,扶南王便将刘默叫了过去。

    刘默整整一夜都在思索,自己说错了甚么,让这扶南王如何畏惧,不就是想吃条鱼麽?这堂堂一国之王,竟连条鱼都舍不得!

    “汉使,我扶南愿归效,只是,还望汉使能遵守协定,令我还能坐而垂钓。。。。”

    刘默茫然,废话,你归效了天子又不会杀你,当然还能垂钓啊。

    他接受了扶南的归效,初次交涉算是完成了,也顺利的完成了目标,不过,这个时候,刘默没有任何的喜悦,反而,心里还是有些莫名其妙,这算甚么啊,回去见了孙将军与天子,若是他们问及,自己是如何说服他们的,难道要自己说,就谈了会鱼虾,他们就归效了麽???

    黄忠更是震撼,看着刘默,愈发觉得此人不凡,大智若愚,这等人物,令他都有了一些结交之心,对待刘默的态度,也没有之前那般的暴虐,反而是有些小心谨慎,弄得刘默都有些不知所措。

    究竟发生了甚么事?

    想到了最后,刘默释然,或许这厮是不想给自己送鱼,故而归效,想让自己打消吃鱼的念头,没有想到啊,这堂堂一国之君,竟是如此模样,唉,算了,这鱼,不吃也罢,不吃也罢,哼,我东濊的鱼虾可比你扶南的好吃多了,等我年老回了东濊,吃个够!

    ps:给推荐票和月票,不给,老狼下一章就让东濊出黄龙!!!


………………………………

第0428章 孙家三子

    在处置完了扶南之事,赶到真腊的次日,真腊王也向刘默表示愿意归效,毕竟,连扶南都已经归效了,真腊的国力还不如扶南呢,他心里知道,若是自己不答应,扶南肯定不介意为汉军带个路,用真腊的灭亡来换取之后的荣华富贵。

    面对这样的局面,真腊王没有半点的犹豫,立刻表示归降。

    刘默来了西南六日。。。大事已成。

    孙坚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他辛辛苦苦的赶到扬州,接见了不少家乡子弟,并且做好了出兵的打算的时候,前方急报,二国已降,孙坚可谓是目瞪口呆,这才过了几日??怎么就已经投效了?

    随后,刘默也就带着两位君王,赶回了扬州,他们需要亲自拜见天子,黄忠还是跟随在刘默的身边,如今,他已经不敢小看这位胆小的东濊人了,这人有大才啊,几句话便免去了一场战事,为国平定了西南之地,刘默还从未与孙坚见过面,便前往他的营帐拜见。

    黄忠也许久没有跟这位老友见面,便与他一同拜见。

    进了营帐,只见孙坚坐在上位,怀里抱着两个孩子,身边站着一位少年,笑着言语着什么,看到刘默与黄忠走了进来,孙坚笑着起身,怀里依旧抱着两个孩子,刘默大吃一惊,这两个孩子都是不小年纪,孙将军就这般站起身来,面无异色,当真一身好气力!

    他没有理会刘默,将孩童放了下来,快速走到了黄忠的身边,两人猛地抱在了一起,两人都是故南军的好友,一同作战,不过,一个留在雒阳,另一个却是去了扬州,许久都未曾能够见面,老友相见,言谈甚欢,刘默被晾在一旁,也没有怨言,不敢有怨言。

    无论黄忠,还是孙坚,都比他高出了好几个头来,虎背熊腰的,就连站在孙坚身后的那少年,也是如此,那浑身的疙瘩肉,看的刘默心惊胆战,这扬州人都是吃甚么长大的啊,孙坚热情的拉着黄忠,给他介绍道:“这几个都是我不成器的竖子!”

    他又瞪了他们一眼,说道:“还不快拜见叔父!”

    那少年起身,拱手拜道:“侄儿策,拜见二位叔父!”

    “侄儿权,拜见二位叔父!”

    “侄儿翊,拜见二位叔父~”

    两个小家伙也是学着兄长的模样,有模有样的拜见,黄忠大喜,他的孩子,比孙策要大上一些,如今正在南阳,自幼体弱多病,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了,如今看到孙策他们,心里有些激动,扶起了他们,又开始问起,可曾读书,读了甚么书之类。

    当孙策有些骄傲的回答自己已经读完了数本兵法之后,黄忠陈赞不已。

    黄忠聊了片刻,这才想起刘默来,握着刘默的手,被他拽到了众人面前,看着孙坚,说道:“这位便是侍御史刘公。。。”

    刘默笑着,朝着孙坚行礼。

    孙坚有些轻蔑的回了一礼,问道:“这便是朝中舌战群臣的东濊君?”

    刘默一愣,点点头,笑着说道:“是啊,在下正是,君都知道我,看来我刘默名声也不小啊!”,黄忠听出孙坚言语里的敌意,拉了拉孙坚,孙坚这才没有多说,几个人便聊了片刻,刘默这才告辞离去,黄忠却留在了营帐内,孙坚又将几个孩子呵退,两人独自聊了起来。

    “文台啊,我看你似乎对刘君多有不喜?”

    “呵呵,他?”孙坚冷笑着,说道:“他不过一蛮夷之辈,孝康皇帝因他献土之功,才给予了他官职,不知,这厮愈发目中无人,怒骂朝中百官,就连一向对他多有庇护的张公,他也没有放过,如此忘恩负义,狂妄无礼的蛮夷。。。。”

    黄忠还是初次听说这些,他瞪大了眼睛,说道:“我看那刘默,言行之中,也并非如此啊。。。”

    “你不知,这些蛮夷,便是爱装模作样。。。没事,你去了雒阳便知晓了。。。”

    “雒阳??”黄忠一愣。

    孙坚恍然大悟,说道:“哦,你还不知。。。。”他沉思了片刻,说道:“张太尉逝世了。。。”

    黄忠一惊,连忙起身,瞪大了双眼,看着他,沉默了许久,方才问道:“何时之事?”

    “便是在我离开雒阳那日。。。”孙坚哀叹着,说道:“天子以宁州刺史贾诩为太尉。。。董公被拜为左将军,要接管你的扬州水军,袁术做了后将军,要调回雒阳,听闻是要入朝了,我不才,做了镇西将军,要去接任袁术的西凉,你也被表奏为北军中侯,要调回雒阳了。。。。”

    “这是。。。”黄忠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瞪大双眼。

    “还有皇甫嵩,典韦,张济他们,也纷纷改变了自己的防区,看来陛下是不希望我们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了,我以后要去西凉,不知何时能够再见到家人,便趁着还在扬州,就将孩子们叫来了。。。”

    “唉。。。”黄忠点点头,说道:“扬州虽荒凉,待之久矣,如今竟有些不舍离去。。。”

    “哈哈哈~~~”孙坚仰头大笑,说道:“这话勿要在外说啊,不然,只怕陛下以为你眷恋部下。。。。”,这次对于将领们的行为,十分的彻底,将领们通通升职,看起来是善事,可惜,他们全然调换,却不许带走原先的下属,心腹留在了他乡,孤身任职。

    而升职加爵就是安抚他们,对于天子的命令,他们也不敢不从,有了这样的先例,天子也算是对各处的军权再次进行了划分,严重的削弱了将领们的权利,从前朝中还有张温能够为他们出头,可是当张温逝世之后,就没有人能够庇护他们了。。。

    黄忠与孙坚聊了许久,至于深夜,这才告别。

    到了次日,黄忠便与刘默离开了扬州,与孙坚告辞离去,孙坚还想陪伴会孩子,便没有急着动身,黄忠与刘默上了路,刘默发现,不知为何,黄忠对自己的态度又有了些变化,不再像原先那般的热情,反而是有些疏远,刘默当然还是格外的热情,不断的言语着,就没有中断过。

    熹平五年,太尉的逝世,让天子有了对各地将领下手的机会,只是靠着一手调换,就将这些手握军权的将领们,变成了孤单一人,再也没有心腹可用,天子为此付出的,不过是一些军爵罢了,这是郭嘉亲自上奏,曹操与荀彧等人商讨之后,施行的政策。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若是没有天子应允,这些人哪里来的胆量敢触碰军权这样敏感的区域?

    天子坐在厚德殿里,面前的案牍上,堆积着如小山的雪白奏折,天子皱着眉头,一一看着,他接过了最新的那几封,看了片刻,思索起来,“这孙坚与黄忠会面,并不奇怪,他们本就是好友,不过,孙坚如今还没有起身,他可是对朕的命令不满??”

    “还有这黄忠。。。不舍扬州?是不舍扬州,还是不舍心腹下属?”

    “董卓倒是来的勤快,不过,他带了五十位亲军,还是私藏了不少的心腹啊。。。”

    “嗯,其余人倒还是不错。。。不过,袁术也带了两人?”

    “也罢,两人而已。。。。”

    天子一一看着,这些都是张郃递交上来的密报,绣衣使者,在孝康皇帝重建之后,有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发展,在这期间,孝康皇帝与当今天子都是全力的资助,多次扩充,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绣衣使者达到了一个较为恐怖的地步,他们的密探无孔不入,让天子能够稳坐雒阳而观天下。

    绣衣使者的人数很多,遍布在大汉各个郡县里,甚至是最基层的亭里之中,也有他们的耳目,没有人知道,自己身边哪个人,便是绣衣使者最为出色的密探,尤其是大臣,将领们的周围,安排的密探更是多,在任何人的身边,都按插着天子的密探,就是曹操,邢子昂这样的心腹周围,同样也是如此。

    这次,对于将领们下手,是天子本来就有的想法,在与郭嘉商谈之后,便有了之前的诏令,曹操等人也有参与,这当然是为了能够让将领们与新臣一派出现矛盾,只有这样,天子才能安下心来,建宁之臣老矣,不久之后,这些新臣们就会成为庙堂里的核心。

    若是能让他们与各部将领不和,杜绝将相和的可能,天子绝对是开心的。

    这也是他为何不找那些老臣,偏要找曹操,郭嘉,荀彧这些人来做这件事,这些臣子还以为这是天子宠幸,心里开心不已,一举多得,一举多得啊!

    天子放下了手,叹息着摇了摇头,没有想到,自己那般厌恶阴谋诡计之人,如今竟也会变成如此模样,原先自己那般的信任的心腹,如今,自己却是在想办法来针对他们,自己会变成如此模样,是他从未想过的,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孝康皇帝了。

    他之前是很想自己能够更像阿父的,不过,到了如今,他渐渐醒悟,孝康皇帝只有一个,他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孝康皇帝,自己不是他的身影,也不是他的化身,自己便是自己,是大汉如今的天子,独一无二,他不必事事都与阿父一般,自己也能做好大汉的天子。

    而且,朕也绝对不会像孝康皇帝那般,对长子那般的严酷恶劣,绝对不会让獒儿受到自己幼年时那般冰冷的待遇!

    天子心里想着。

    忽然,他心里有些思念獒儿了,起了身,动了动身子,便叫来了韩门,与他一同前往永乐宫,去见见自己的独子,走到了永乐宫前,便看到远处一个娇小的身影,小胖子一愣,拉住了准备上前言语的韩门,静静的看着,饶阳公主吃力的抱着獒儿,光着脚,坐在台阶上。

    她背对着天子,抱着獒儿,自言自语。

    “獒儿啊,定要记得姑姑跟你说的,时刻盯着你阿父!”

    “你不知道,阿父都喜欢丢下孩子逃跑。。。。”

    “我阿父便跑了,我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他们说是在城西,可是我之前也去了,那里只有一些牌子,并没有阿父。。。”

    小胖子抿着嘴,看着他们,心里格外复杂,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蹲下身来,伸出手,抚摸着小饶阳的头,饶阳吓了一跳,急忙转过头来,看到来人,笑了起来,喊道:“兄长!你来啦!”

    她也长大了,如今也有六七岁,不再总是喊天子为阿父了,不过,她并不像其余人那般拘束,总是叫他兄长,也不行礼,可是小胖子不介意,他很疼爱饶阳,而獒儿还是咬着自己的手指头,看到前来的小胖子,咧嘴笑了起来,急忙扑向了他。

    小胖子从她的怀里接过小家伙,任由小家伙揪着自己的胡须,哈哈大笑。

    饶阳静静的看着他们,眼里满是羡慕。

    “哈~~~还有你!”小胖子猛地俯下身来,一把将饶阳抱了起来,同时抱着两个家伙,饶阳也不挣扎,乖乖的待在他的怀里,獒儿却是大哭起来,估计是觉得饶阳抢了他的阿父,小胖子顿时头疼,连忙让宫女将皇后叫来,照顾獒儿。

    皇后前来,将小家伙接走。

    小胖子丝毫不顾及天子威仪,坐在台阶上,让饶阳坐在自己的腿上,静静的看着远方,出神。

    饶阳忽然转过头来,问道:

    “兄长?”

    “嗯。。。”

    “阿父去了哪里?”

    小胖子抿着嘴,脑海里却出现了一棵桑树。。。。

    “阿父啊。。。他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他。。。”

    “他抛弃我们了麽?”

    “哈哈哈,阿父怎么会抛弃我们呢?他啊。。。去了天上。。。”,小胖子指着天空,说道;“他就住在天上,时时刻刻看着他的小饶阳呢。。。若是你对阿父有甚么言语,便趁着无人的时候,对着天空言语,阿父能听到的,他还会给你写信呢。。。。。”

    “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信,你抬头仔细看看啊。。。”

    饶阳瞪大双眼,抬起头,看了起来。

    “兄长!兄长!!”

    “嗯?”

    “我看见啦!!”

    “阿父在朝着我笑呢!!!”

    “嗯,朕也看到了。。。。”

    8)


………………………………

第0429章 捉鸡御史

    熹平六年,刘默带着两位西南王,返回了雒阳。

    对于这两位归效的西南王,天子依旧很是看重,令大鸿胪赵温亲自安排迎接他们的相关事务,赵温以迎接诸侯的礼仪接待了这两位王,便又让他们在雒阳休歇了三日,方才入宫拜见天子,扶南王与真腊王心里都有些畏惧,越是来到了中原,越是能看清楚这个帝国的强盛。

    雒阳的繁华,是他们不能想象到的,车水马龙,这座经历了数次扩增的城池,已经抵得上他们大半的国土了,在进入皇宫的时候,看着两边那肃穆的宿卫,他们根本不能平静下来,好在,大汉天子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般强势,他很温和,牵着他们二人的手,极为热情。

    初次见面,天子便开始询问他们身体如何,今年收成如何,可需要朝廷补助之类,就好像是接见一位麾下的太守,而不是刚刚归效的异姓王,原本,扶南王与真腊王都在心里准备了很多的言语,能够为自己更多争取一些利益,不过,在真正见到天子之后,那些话全然说不出口。

    只能低着头,听着天子的教诲。

    设宴款待了他们之后,天子便正式承认了他们的王爵,他们的王爵可以继承世袭,不过,朝廷会向扶南与真腊派出国相来,进行管辖,他们就犹如大汉诸侯王一般,只有名义,却无半点的实权,这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若是他们强行抵抗,只怕立刻国除,他们也是性命难保。

    天子以周忠为扶南相,以许芝为真腊相。

    在解决了扶南与真腊诸事之后,天子自然没有忘记刘默的功劳,下诏进爵亭侯。

    庙堂里顿时吵开了,若是不算远在西凉的切里撤,刘默是第二位进爵的异族,切里撤那是实打实的军功,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说他,他的爵位是建立在无数敌人的头颅上的,不过,刘默,他凭什么能进爵呢?就算是最为低等的亭侯?要知道,就连王公,也是死后加爵,生前都没有这等的赏赐啊!

    而如今的庙堂之中,就连曹操,郭嘉,荀彧,荀攸,乃至作为三公的贾诩,尚且都没有爵位,你一个蛮夷之辈,如何能抢先呢?

    不少老臣们,也对刘默颇有微词,刘默一直都被认为是他们老臣一派,而他上次在庙堂里的所作所为,对老臣而言,无疑与背叛,至于新臣,那是从骨子里敌视这个怯懦的蛮夷了,朝中的矛盾顿时出现了缓和,没有人能想到,这全然都是因为一个人。

    不过,想要针对刘默并不是甚么容易的事,刘默性子懦弱,从未做过任何能够留下把柄的事来,他的身份倒是能够做些文章,不过,他是东濊人啊,说他正在与东濊故人密谋,想要谋反,这有人会信么???

    不过,关于刘默的种种不善言论,还是在庙堂里不断的扩散,乃至于流传到了雒阳。

    群臣之中,也只有郭嘉并没有参与。。。说不出是为何,他就是不想参与这样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刘默今日的处境,与昔日一人,格外的相似。

    。。。。。。

    诸葛亮站在门子学的门口,手持一卷书籍,慢悠悠的背诵着,边读边走,读完了一句,总是会抬起头,看看周围,自从刘公返回雒阳之后,他在这里已经等待了七八日,可是,刘公并没有来见他,他倒是托色腻迦传了一声平安,从那之后,便是毫无音讯。

    他看着周围,无奈的叹息。

    “诸葛君!”后方有人高呼道。

    诸葛亮急忙转过头去,却见是一位同窗,诸葛亮记得此人模样,却是想不起他的名字来,只能拱手一拜,有些疑惑的看着他,莫不是刘公来见自己了?

    “赵祭酒正寻你呢,你快些去他书房。。。”这人交代了,便急忙离去。

    诸葛亮收起了书,又朝着大街上张望了片刻,这才朝着赵歧的书房走去,这门子学里,郑玄作为治学主祭酒,而赵歧的官职只比郑玄低上一些,算是门子学里的副手,平日里,赵歧对自己虽有些喜爱,可是也未曾如此急忙的找过自己,今日是为何呢?

    走到了书房里,赵歧坐在案牍前,正在读着书,诸葛亮走了进去,便朝着他拜见,赵岐抬起头,他是个熟读经书的儒生,为人虽有些迂腐,可是道德品行还是不错,天子数次想要让他进入庙堂里为官,都被他所拒绝,赵岐直言,厌恶朝中之习凤,不愿同伍耳。

    这句话,说的相当不客气,不过,百官也没有寻他的麻烦,他是个大儒,并不是刘默那般好欺辱的。

    “坐。。。。”

    诸葛亮坐在赵歧的对面。

    赵歧看着他,便开始考校起他的学问来,问了些诗书,又问了些经典,诸葛亮对答如流,没有半点过错,赵岐脸上也渐渐出现了笑容,和善的看着面前的诸葛亮,问道:“听闻,你与朝中东濊,素来亲近?”

    诸葛亮面色一愣,有些疑惑的问道:“祭酒所言何人也?”

    赵岐无奈的说道:“乃是侍御史刘默。。。。”

    “祭酒所言的,可是首次归效大汉,孝康皇帝亲自赐姓为刘,入太学门子学苦读十载,精通六种言语,上奏天子,请求以仁治国,又说服三国归效的刘公?”

    赵岐一时竟不知该说些甚么,皱着眉头,有些严肃的说道:“如此看来,你的确是与他亲近?”

    “若祭酒所言者,是这位大贤,我的确是与他亲近。。。。”

    诸葛亮微笑着说道。

    赵岐大怒,说道:“花言巧舌,尖牙利嘴,这便是你与他亲近的下场,身为儒士,却学了这些杂枝旁道!你可知错?”

    “祭酒错矣!若是尖牙利嘴,能安国保民,为国消戈,如何能算是旁道呢?”

    “你是从何处听来的这些奸邪之言?!那东濊君,不过是东之蛮夷,不学无术,岂知我汉家经典之高深?学些皮毛,便张狂起来,不可一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此贼人,日后,不许你再与他亲近,不然,你便离开门子学,回你的故乡!”

    诸葛亮面色涨红,不知为何,他心口忽然燃烧起一股火焰来,怒火烧红了他的双眼,浑身隐隐颤抖着,双拳紧握,他咬着牙,缓缓站起身,双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