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竹筒取下来,里头有你要知道的信息。”狄仁杰拿下竹筒一看,里面又一张纸条――岐晖道长,当朝国师,原楼观主持,因协助我朝开国圣上起兵被封为国师道长。

    “殿下,真是神奇。”

    “原先的工匠本宫将他们安置在暗处,负责传递消息,原本此事本宫是安排柴介和马三宝来中枢主持的,但你们也知道。。。。。。。”李建成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许敬宗心中明白,自从李渊登基以后,便封马三宝为左卫大将军,将他置于明处,这样,不但李唐朝廷中的各派势力都盯着他,就是其他的割据势力也会用眼睛盯着他,而且平阳公主与驸马柴介还在苇泽关镇守,苇泽关李渊在与刘武周谈判时一直不肯割让给刘武周,用李渊明面的话说是日后在山西一带牵制刘武周的一根钉子,但也难保是李渊不愿意马三宝归来辅助李建成,防止李建成势力过大,威胁皇权。而且主持这种机密事务,日后的权柄不在明面宰辅之下,许敬宗想到这里,心中十分感动。

    “殿下,微臣何德何能,这。。。。。。。。”李建成握住许敬宗和狄仁杰的手说:

    “徐爱卿,你自己单枪匹马前去乐寿,挑唆窦建德抄刘武周的后路,派人潜伏洛阳,逼王世充退兵,你的辛劳困苦,本宫都看在心里,狄爱卿,当年那西域商人被害,你利用苍蝇找到被害人的尸体。足见你心思慎密。日后,这里就由二位爱卿操劳了。”

    “是!”

    “殿下,无名不行,请殿下赐名暗卫!”李建成沉思一会:

    “麒麟内卫。”许敬宗接手麒麟内卫后,大肆招募人员,并命所有内卫成员都在身上纹一个麒麟,许敬宗在自己身上纹了一个金麒麟,狄仁杰在身上纹了一个银麒麟,另外其他内卫有官职者为一律纹铜麒麟,无官职者的普通内卫纹铁麒麟,并利用原先李建成与柴介的秘密商社对外派专人假装商队,除了暗中打探中原各大割据势力的动静外,将触角伸向了岭南和漠北,对内,还向关中陇西一带的世族官员府邸派出暗桩,各大妓院酒楼招募外围人员打探消息,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收集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李建成得到许敬宗的禀报后十分高兴,叮嘱许敬宗和狄仁杰说:

    “除了这些,还要弄清军中各大将领的心理动态,不得有误。”李建成知道后世的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是!”许敬宗和狄仁杰点头称是。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贤出山

    李纲在自己的府中与自己的挚友于志宁在下棋。

    “文纪!如今大唐定鼎关中,朝廷到处招贤纳士,就是太子和诸王也是在到处寻找贤才高士组建幕府辅佐,贤兄是当世的君子,怎么不去想想出山辅佐啊!”李纲叹息道:

    “仲谧兄,非在下不肯出山,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啊!”

    “哦!愿闻其详!”李纲站起身来:

    “当年我年轻时曾经北周齐王宇文宪招为幕僚,谁知道那齐王宇文宪马上被北周宣帝宇文赟处死,后我又投身于前隋太子杨勇,谁知道那杨勇被杨广陷害,最后落了个凄凉结局,断子绝孙的下场,后来我路遇一游方道士,其说我是的卢转世,有害主之嫌,虽然我落了个忠义名分,可胜利者一上台后,就对我百般打压,如今我已经年过半百,不得不为子孙考虑呀!”李纲说着,看着在远处玩的两个孩童李少植、李立言。李纲年轻时多灾多难,不管是在北周还是在隋朝时,宦途不利,时常被罢官免职流放,所以各大世家士族大臣都不愿意嫁女儿给他,直到四十岁时,在路上救下一个逃难的小户女子,后结为夫妻,好不容易生下了两个儿子,而如今,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隋朝的太子之争又开始重演,李纲是个明白人,所以自然心中顾忌。于志宁一听到李纲这样说,心中有些明白。这时,就听到门外敲门的声音:

    “咚咚咚!咚咚咚!”

    “谁呀!”李纲听到敲门声音,起身到门房,问了一声:

    “是文纪叔叔吗?我是如晦呀!”李纲打开门。

    “哦!是如晦啊!这位小友是?”

    “文纪先生好!在下房玄龄!”

    “哦!原来是泾阳县令房彦谦大人的公子啊!当年我与房大人曾有数面之缘,也一起把酒言欢过,不知道房大人如今身体可好啊!”一提到自己的父亲,房玄龄神色黯然:

    “家父已经过世了,有老先生惦记。”

    “不好意思,二位快请进。霜叶,快给客人上茶。”

    “是!老爷!”李纲的两个儿子又看到有人来,一时好奇,都停止了玩耍,睁着自己的小眼睛,好奇的看着来人。

    “叔叔!这两个小孩子是?”

    “如晦贤侄见笑了,这时我的两个犬子。”

    “哎呀!如晦还没有恭喜叔父呢!”杜如晦看他们可爱,拿出来两个小元宝递给他们:

    “来!拿着!”两个小孩子盯着元宝,怯生生的看着李纲。

    “哥哥送给你们的,你们就拿着,另外,霜叶,把孩子带进去,不要让他们捣乱了。”李纲的夫人把两个小男孩扒了一下,两个小男孩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行了个礼,双双走进了屋去。

    “叔叔家教严谨,如晦这次真是大开眼界了。”

    “哪里哪里!”李纲捏着胡子笑道,但谦虚的语气中透露着骄傲。

    “叔叔!这位是?”

    “在下于志宁,是文纪先生的故友,今天特来看望文纪先生的。”

    “哦!原来是撰写《谏苑》二十卷的仲谧先生,敬仰!”于志宁在李渊登基的时候,亲手写了《谏苑》二十卷,内中记载宣扬了从夏商周到隋朝以来历朝开国之君虚怀纳谏儿国家强盛,称赞了隋文帝虚心纳谏的往事,历代昏昏君暴君拒谏而亡国的事例,其后李渊大喜,命其并参与修撰《隋书》、《律疏》、《大唐仪礼》、《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留本司行格》等书,在仕林中很有声望。房玄龄和杜如晦向于志宁行了个大礼。

    “不知道二位贤侄今天来到寒舍有何事啊!”

    “文纪叔叔贤明在外,我想。。。。。。”杜如晦还没有说完,就被房玄龄暗中拉了一下,打断了他的话:

    “文纪先生,在下久闻文纪先生的贤明,今天特地与如晦一起前来看望先生,先生,如今天下割据,不知道文纪先生可有心思出山,平息这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呵呵呵!二位贤侄不用藏着掖着了。今天是来给谁当说客的?”李纲的脸有些阴沉。杜如晦到底与李纲接触的多一些,知道李纲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就直接明说了:

    “文纪叔叔!小侄就不瞒你了!我们现在都是太子殿下的东宫属官,今天特来代表太子殿下前来恭请叔叔出山协助,辅佐太子殿下。”李纲听完,微微一笑:

    “不瞒二位贤侄,在下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不想再次倒入其中了。”李纲叹息道,杜如晦眼睛盯着李纲的脸色,房玄龄却在李纲的房中细细观察,他突然发现在不远处的书桌上又几本书——《太公兵法》、《张良传》。房玄龄眼睛滞留一转。

    “文纪先生!在下最近得到了几首诗,请先生做做评判!如晦,有劳你帮我磨墨。”一听到又诗词歌赋,李纲的文人气质上来了。

    “哦!好啊!贤侄请!”房玄龄拿起笔来,先将石灰吟写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4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房玄龄写下一句,李纲就念一句:

    “贤侄,此诗以石灰为名,以石灰来誉人心,不知道是哪位大师所写?”一听到李纲这样的评价,于志宁也来了兴趣,一起来看,也是赞不绝口。

    “此诗乃是以为年轻诗人为家父所作,另外这位诗人还有一首诗请先生品评。”

    “贤侄请!”紧接着,夏商处中原,西周守关中;国土皆华夏,何有戎狄分这首诗写下之后,杜如晦知道了房玄龄的用意,而且还在房玄龄的暗示下看到了那几本书,心中也马上有了主意。

    “好诗,大气,贤侄,不用在隐瞒什么了,这两首诗可是太子所做。”于志宁先开口问道:

    “正是!”

    “真是明主之才,文纪兄,你说自己有的卢之命,在下以为,并非是兄之命不好,而是他们皆不是明主之才。如今明主在世,你不去,为兄可要去了,有此明主不去辅佐,实在是人生大憾啊!”杜如晦也开口说道:

    “文纪叔叔,有一句话小侄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贤侄请讲!”

    “叔叔辅佐过前朝太子,因为前朝太子不听叔叔劝谏,落了个悲惨下场,叔叔到时落了个贤德名声,但也有一短,因为此事也证明了叔叔并非一个好的老师,那姜尚曾是周武王的师傅,张良也曾经为汉惠帝的少傅,难道叔叔就不想也向他们一样辅佐一个好太子,日后太子登基,成为一代傅相。”李纲被他们两说服了。

    “二位贤侄口才了得,日后绝对不是池中之物啊!好!在下答应了,不过,还有一人希望二位贤侄推荐给太子。太子若得此人相助,也是多得一臂膀。”

    “请问叔叔推荐何人?”李纲和于志宁异口同声的说道:

    “太原王氏的大才子——王圭!”李渊在得到了李建成的奏章后,立即下旨。封了李纲为太子少师,于志宁为太子少傅,王圭为太子少保。而李建成的两首诗词也传遍了整个中原大地,尤其是后一首华夏歌,甚至连漠北和岭南都有了耳闻。
………………………………

第一百九十九章 萧梁内乱 一

    处于关中李唐南边的萧梁朝廷正在举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萧梁皇帝萧铣在这一天正式迁都江陵,修复先祖园庙。在礼官的吆喝声中,萧铣依照着礼官规定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打开庙门,恭迎圣上!”随着殿门的打开,萧铣带领着文武百官进入到了祭祀的大殿,萧铣登基后,追谥从父萧琮为孝靖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璇为文宪王。并在江陵先祖园庙供奉了祖先的牌位。

    “上香!”萧铣恭恭敬敬的在祖宗牌位面前上香。随后带领身后官员跪下磕了几个响头,打开祭文高声的呤唱。

    “不肖子孙萧铣恭献,自我先祖建立梁国,后被伪陈所代,幸上天不绝我萧梁血嗣,让先祖偏安荆楚,先君侍奉隋朝,职贡毫无缺失,而隋人竟贪我土地,灭我宗社,臣孙因此痛心疾首,如今上天降下各位贤臣,降心从事,将重续梁朝统治,以求福佑于先帝,臣孙今天重建梁国,定当兢兢业业,重建我梁国繁华,还百姓安康稳定,今特以太牢祭祀,以报先祖生养之恩!另请先祖报至上天,保佑我国国泰民安,微臣再拜。”说完,又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响头。等祭祀仪式完毕后,萧铣以拥立之功封董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许玄彻为燕王,万瓒为鲁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王。封赏之后,萧铣设宴款待各位新封的王爷:

    “来来来!各位王爷,真今日能够登基为帝,重振梁国,皆是各位鼎力相助,朕先敬各位王爷一杯。”萧铣先给自己饮了一杯。在坐的新封的王爷们也举起了酒杯,一时间宴席上气氛走向了高潮。萧铣与在坐的王爷们喝了几杯以后,用目光向新任命的中枢侍郎岑文本望去,岑文本点点头:

    “陛下,当初洛阳王世充遣使来联络,让我朝出兵,助其攻打关中李唐,为了协助那王世充,陛下命在座的各位将军加紧战备,扩充兵员,谁知道那王世充自己不顶事,兵溃潼关,如今我朝新开,赋税很少,各地生产壮丁明显不足,而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国库中钱粮日渐减少,难以维持,请圣上定夺!”再坐的王爷们一听,明白了今天的酒宴不是什么好宴会,而是一场鸿门宴。而且,自己手中的兵马是自己最大的倚仗,谁都不愿意裁剪自己手上的人马,一时间大殿里鸦雀无声,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萧铣心中自然知道诸位将领心中的打算,原先董景珍拥立他为皇帝的时候,他本来觉得他们是想把他当做傀儡,如果反隋失败后,一定会拿他当挡箭牌,以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一直都是唯唯诺诺,议事的时候,虽然也提意见,不过一旦与其他人意见向左,马上闭上嘴巴,可是萧铣也不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又做过多年的县令,对于民政军务也不是生手,很多时候他的意见也是对的,在他的筹划下;原隋朝将领张镇州、王进寿进击萧铣,不能取胜。后得知隋朝灭亡,便与宁长真等人率领岭南州县归降于萧铣。当时林士弘据有江南,萧铣派遣部将苏胡儿攻拔豫章郡,派杨道生夺取南郡,张绣略定岭南。西至巴蜀,南到交趾,北距汉水,全都归属萧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有了做皇帝的感觉,他也不愿意再被人钳制,心中也对这些当初拥戴他的将领起了杀机。萧铣微微一笑:

    “各位将军,当初你们拥立朕登基为皇,朕十分感激各位,而且,当初朕曾经与各位将军盟誓,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还天下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如今怎么都哑巴了?”晋王董景珍是最先拥立萧铣为帝的第一人,隐隐有首辅的威势,在场的诸王都用眼睛望着他,董景珍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臣以为不如提高赋税,以填补国库空虚。”萧铣一听,恨不得把自己面前的酒杯扔过去。

    “哎!爱卿不知道百姓的难处,如今赋税徭役已经苦不堪言,所以朕决定休兵以便农耕,今天请各位来就是商讨一个章程,来帮助朕度过此次难关。”在座的诸王又是一片沉默。萧铣又向岑文本望了一眼,岑文本拿出一摞奏则念到:

    “南郡太守董景贵为人贪婪,在任期间以征兵为名,强征壮丁民夫三千人,并以筹措军饷为名,勒索境内富户白银过万两,粮草过万石。”

    “大司马、晋王董景珍节制长沙期间,控制岭南贸易,勒索岭南及中原客商,以过境抽税名义强行分肥。并私自提高长沙商税三倍。”

    “南郡太守董景贵在江陵期间,经常进入妓院胡闹,并以夜间巡查为名,进入各妓院赌坊强行收钱。”在场的人听到都是董景珍、董景贵的罪状,心中慢慢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心想,‘哼!原来陛下主要要对付的是董景珍和董景贵两兄弟呀!不过也是,他们两兄弟做事这么张扬,也是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一个个用眼睛盯着他们兄弟两,看他们的笑话。董景珍的脸好似火烧一样,冷汗一直往下掉。他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

    “陛下,臣!”

    “大司马何必紧张,圣人有云,谁人无过,知错能改就好。不过令弟就。。。。。。”萧铣又拿出本奏则递给董景珍:

    “晋王请自己看。”

    董景珍一打开,更是冷汗直冒,只见上面写着,南郡太守董景贵私通敌国,据查王玄应出使期间,路过南郡,曾经收受王玄应玉璧两对,黄金数千,珠宝两箱,珍玩数十件,二人在书房内密谈多时,不知道谈些什么?

    董景珍跪下说:

    “臣管教弟弟无方,今天向圣上谢罪。”说完,拔出自己身上的佩剑,走了出去,不多一会,手上提着一颗人头走了进来跪下:

    “陛下,臣弟做事有失体统,臣已经代圣上处罚,求圣上饶恕臣专擅之罪。”

    萧铣赶快将董景珍扶了起来:“大司马何必如此,另外这裁剪兵马之事?”

    “臣先裁撤。另外南郡地处险要,请圣上赶快派人前去接替。”萧铣满意的点了点头。

    “另外这诸王裁剪兵马只是,晋王身为大司马,主理军务,也要多多劳心啊!”董景珍心里说到:‘这时要把我往火上烤啊!’

    “臣一定为圣上效力。”萧铣的脸上笑容更加的璀璨。
………………………………

第二百章 萧梁内乱 二

    江陵萧铣皇宫,萧铣狂笑着:

    “哈哈哈!文本,你的好规划,如今朕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被朕引入坑中,朕今天实在是太高兴了。”岑文本在一旁恭维着,脸上还是有着一丝隐忧:

    “皇上,虽然我们这步棋走的很好,但是臣有两点隐忧,第一,我们要防范他们狗急跳墙,与外敌勾结,颠覆我朝;第二,如今我朝外敌环绕,臣恐怕这样会自剪羽翼,如果到时候有强敌进攻,那到时候?。。。。。”

    “嗯!你先不要担心这么多,我们现在已经将南郡太守拿了过来,以后再慢慢图之嘛!另外你多留点心眼,注意一下他们的动向,还有民间有没有什么贤才武将什么的。”

    “是!”

    江陵董景珍居住的别馆,董景珍对着自己弟弟的灵位痛哭流涕。

    “二弟,你死的好惨啊!”董景珍的亲信部将韩子满劝道:

    “将军节哀,身体要紧啊!”

    “什么身体要紧,你知道吗?我与二弟从小相依为命,他就像我的儿子一样,而且如今他就这么走了,我怎么向死去的爹妈交代呀!而且,他还是我亲手杀的。你让我如何咽的下这口气呀!”说着,哭声更大了。

    “大将军,不如我们就此反了这昏君,当年如果不是您力主立这个昏君为主,现在坐龙庭的就是大将军您了。”

    “行了。这里是江陵,说话注意点。”听到董景珍的训斥,韩子满马上闭上嘴巴,董景珍擦了擦眼泪。

    “你不懂!这里是江陵,耳目众多。不单有皇上的,其他几路诸侯也有耳目在此。哼!你们几个老东西,看我倒霉了,也不为我说句话,全都落井下石,好!这回我要好好的治治你们。你明天持我的公文到各军军营里,去收集各军的名册,还有通知他们把全军的粮饷账目都给我送过来,我就不相信,他们中间没有一点点黑东西,还有,你忙完这件事情以后。。。。。”董景珍看着韩子满离去的身影,脸上尽是凶恶的神色。董景珍接着萧铣的圣旨把整个梁军搞得是鸡飞狗跳,而董景珍和其他的几位诸侯王也在梁国的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陛下!臣已经查明,宋王杨道生、楚王郑文秀、燕王许玄彻、鲁王万瓒、齐王张绣、秦王雷世猛等人相互勾结,假借军需名义大肆吃空饷,有的全军只有一半不到的人,更有甚者以老弱假冒青壮。并且张绣和杨道生还在原先征讨岭南和巴蜀时冒领军中死伤将士的抚恤达二十万两。这是全部的证据,还有数十名人证在殿外等候,请圣上过目定夺。”董景珍的话刚落,杨道生、张绣等人赶快出班,一个劲的大喊冤枉:

    “陛下,这都是那董老贼陷害微臣啊!”

    “陛下,董景生这时公报私仇啊!”转眼间,萧梁朝堂变成了大市场,双方的争辩变成了大扯皮,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都被宣了出来,萧铣看的喜在心头,却也不得不装模作样的申斥两句:

    “好了,各位爱卿,此事就此别过,依朕看,现在各位就以现在的兵员数量到户部领饷银。缺额就不用再补了。还有,互补在此造册,补足原先那些阵亡将士的抚恤,你们贪墨的部分就作为朕的赏赐吧!”萧铣的话说完后,众臣谢恩,但其他的诸侯王看董景生的眼神明显不善。董景珍在江陵呆不下去了,就提出回到自己镇守的长沙,其他的诸侯王也一同回到了自己的藩地。

    长安――李渊早朝山呼万岁后:

    “各位爱卿,朕今天得到了密报,那萧梁的董景生派人来与朕联络,说愿意里应外合,帮助我们攻取荆楚和巴蜀。你们怎么看?”李元吉先出班奏道:

    “父皇,荆楚巴蜀那穷山恶水之地,得之无益,再说了,晋阳是我朝的龙兴之地,儿臣以为如今我们应该先对付刘武周,收复山西故地再说!”李元吉丢失了山西,在李唐朝廷中抬不起头来,一心想要早点驳回面子。李世民马上开口反驳:

    “父皇,儿臣以为,要收复失地,最先要强大自己,昔日,秦国一统天下之前就是先多巴蜀,再攻中原,而且那萧梁里有内应,相比起来比那刘武周更加的软弱可欺,所以儿臣以为应该先攻巴蜀,再取荆楚,对洛阳王世充成威慑之事。”

    “那巴蜀野人遍地,又难以治理,荆楚湖泊众多,三峡一带水流凶猛,不如山西一马平川。再说了晋阳龙兴之地一直在刘武周手里,我朝能够定鼎关中就是因为晋阳有一条龙脉,如果他挖断晋阳的龙脉,那么我朝还能稳固关中吗?”在李渊定鼎关中后,为了登基做准备,暗中在民间传播,说晋阳有条龙脉,而李渊正是粘了这条龙脉的龙气才顺利的定鼎关中,成为了大唐天子,关中和山西的百姓对这个传闻深信不疑。

    “元吉,不要危言耸听!”众臣听了李渊的话,听出了他话语中的焦急,就都闭上了嘴巴。李靖出班奏道:

    “陛下!古语有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臣以为,如今萧梁正好内乱,正好借此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