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当看到远处奔来的军马,打着明军的旗号时,嵩县城头的陈必谦,简直欣喜若狂,而城下的刘宗敏,则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难道,自家那十万大军,竟在不到三个时辰的时间内,就被那伙看似不起眼的明军,给全部消灭了么?

    这怎么可能?!

    只不过,久历战阵的刘宗敏,立刻就清醒反应过来,他从椅子上腾地卢跳起,跨上坐骑,带着二三十多名亲随骑兵,沿着高都川,迅疾掉头西逃。

    临机决断又心硬如铁的刘宗敏知道,如果自已再晚逃一步,那明军内外夹击,自已怕只会成为俘虏了。

    逃命心切的他,连连打马猛磕马肚,三十多名骑兵,有如一阵狂风一般,迅速地逃远。

    此时,三千明军骑兵,正呼啸着冲过浮桥而来。

    见得主将飞逃而去,又见明军骑兵有如雷霆一般隆隆袭来,环围着嵩县布阵的一万名流寇步兵,立即陷入混乱。

    很多人追随着早已远去的刘宗敏一行人的后尘,扔了武器盔甲,拼力向西逃去。

    “流贼败了!全军速速随本宪出城杀敌!”

    见得敌人一窝蜂般仓皇西逃,河南巡抚陈必谦,有如打了鸡血一般兴奋,立刻下达了出城追击的命令。

    很快流寇步兵,便陷入了明军骑兵与守城步兵的前后截杀,他们胡乱抵抗了一阵后,便纷纷跪地投降。

    见到面前跪下的那一片望不到头的流寇步兵,李啸的卫队长李浩然,不由得一脸遗憾。

    操,这些流寇,真不经打,想来老子才杀了二个流寇骑兵,五六个流寇步兵,这帮怂货就投降了,实是没用得紧。

    在李啸与祖大乐二人,率领全体军兵,押着俘虏与缴获,向z县方向进发时,他收到了监抚司副司长管毅的战场简略报告。

    此战,李啸共击杀流寇2万五千余人,俘虏流寇军兵8万余人,缴获完好盔甲二万余件,各类刀剑枪盾之类武器无算。

    另外,共缴获黄金三万二千两,银子二十二万两,各类粮食共计十五万石,绸缎六千多匹。

    而李啸军伤亡人数,分别是盾兵280人死亡,460人受伤,枪兵570人死亡,780人受伤,横行队21人死亡,40人受伤,玄虎重骑8人死亡,10人受伤,飞鹞子6人死亡,9人受伤,其余部队均无伤亡。

    与李啸军所获得的辉煌战果相比,这些军兵的战损,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而祖大乐部的损失,亦是极小,只不过步兵三百余人死伤,骑兵五十多人死伤。

    至此,此次入侵河南的主力,中路流寇基本全灭,流寇在河南的主要势力,只剩下南北两路。

    李啸立刻派人加急前往开封府,禀奏此次大捷。

    随后李啸率军到达嵩县,嵩县军民欢腾踊跃,家家户户都拿出珍藏的食物与酒肉,前来慰劳军兵。

    李啸亲至谢词,感谢百姓们的热情拥护,随后,为防军兵骚扰百姓,他下令,全体军兵皆在城外驻扎,不得入城。他此举,又令嵩县百姓,为之好生感动。

    接着,李啸与山海关总珍祖大乐、河南巡抚陈必谦三人,入县衙就坐,讨论分配缴获与俘虏事宜。

    卢象升在各军前往河南各地抗敌之前,便已说过,所有缴获,可由参战军兵自行分配,以慰军心。故李啸等人现在讨论此事,却是个个感觉理所当然。

    令李啸没想到的是,祖大乐与陈必谦二人,皆一口咬定,不要俘虏,让李啸全部带走。

    李啸惊愕之余,却也立刻想明白了,辽东军兵与河南当地,军饷粮草皆是不足,如何养得起这8万余人的俘虏,况且万一俘虏将来叛变反复,岂不是纯粹给自已找麻烦。

    见二人坚决不要,李啸无奈,只得把这8万余人的流寇,照单全收。

    接下来,讨论缴获分配方案,李啸为人大方,本欲平均分配财物辎重,结果祖大乐与陈必谦二人皆有如受宠若惊,连连说道,此次作战,李啸军乃是主力,立下了汗马功劳,若这般分成,他二却是受之有愧。

    尤其是河南巡抚陈必谦,他自已也知道,他手下的这些老弱军兵,此战基本没有出力,纯粹是跟着李啸打个顺风仗而已,却实在不好意思来与李啸争功。

    见他二人这么推脱,李啸便下令,将这些缴获的盔甲与武器,全部留给他二人,然后金银、粮草、绸缎等物,李啸军得六成,祖大乐部得三成,陈必谦部得一成。

    李啸这个建议,祖大乐与陈必谦皆无异议,故最终顺利达成分配协议。

    这样一来,李啸总共得到了黄金一万九千两,银子13万两,粮草9万石,绸缎三千六百匹。

    现在已是家大业大的李啸,对于这些分配的缴获,没有什么特别心动的感觉,他轻轻一笑,便令监抚司官员收好入库。

    祖大乐与陈必谦二人,得了全部盔甲武器,又有财货粮草分成,二人皆是一脸大喜之色。

    见二人这般欢喜,李啸心下暗笑,因为,这样盔甲武器,对于现在已能大规模自已生产盔甲武器的李啸军来说,流寇这些杂七杂八的粗陋装备,还真不能入李啸的法眼。

    分配完毕,李啸军休整一天后,李啸便下令,着铁龙营营长安和尚,率领铁龙营全部的枪盾兵,带上全体阵亡将士的骨灰和一众伤兵,押着全体俘虏与分配的缴获,径直返回铁龙城。

    毕竟这8万名俘虏,每天的粮食消耗,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若不尽早带回自已的领地中去,本来就没有军饷供应的李啸军,将会迅速陷入粮食短缺的困境。

    至于这些俘虏,去到铁龙城后,将来的安排,李啸已草书一封,交于安和尚带回。他在信中,已写明了俘虏的分配办法,令铁龙城总管吴亮,按此方法管理分配俘虏便是。

    而现在李啸军中,则是只剩下了赤凤营全部兵马,以及铁龙营的骑兵与辅兵,总计人数约为近八千人。

    令祖大乐与陈必谦没想到的是,雄心勃勃的李啸,下一个计划便是,率军南下,支援南部的祖宽、李卑等军兵,力求包围消灭老回回与蝎子块部。

    “李啸,以老夫之见,还是趁敌军中路溃灭之良机,继续西进,收复洛宁等县城为要。”祖大乐皱眉说道。

    “岳父大人,小婿却以为,那些残破城池,夺之无益,若能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方是最为紧要啊。”李啸反驳道。

    “李总兵,若我军这般擅自行动,可是不妥?是否要先请示卢总督?”一旁的陈必谦,小声问道。

    “不必了,兵贵神速,若等到哨骑来回传递消息,则恐战机已误。”李啸目光炯炯地说道:“我军就休整到今日,从明日始,便即刻南下,前往南阳府!”(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

    崇祯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清晨,李啸军与祖大乐部军兵,合兵南下,准备越过伏牛山,再过南召县,便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南阳府。

    河南巡抚陈必谦及其手下兵马,李啸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让其暂驻嵩县,不必一起出征,以防备可能出现的小股流贼,确保从河南府到汝州府的交通要道,不会被流贼占据。

    全军南下半日后,天上开始下起细微的小雪,旷茫的大地下,开始被一片薄薄的晶莹白色所覆盖。

    一万多人的军队,铁甲森森,旗帜飞舞,有如一条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黑色长蛇,在一片白茫茫的环境中,蜿延南行。

    在这一片萧瑟的环境中,李啸军军兵轮番喊口号,唱军歌,让整个队伍始终保持着昂扬蓬勃的气氛。在李啸军的感染下,祖大乐部的军兵也振奋起来,不少人小声地跟着李啸军军兵或唱或喊。

    “贤婿,想不到,这般下雪寒冷的天气里,你手下军兵竟有这般昂扬的士气,实是难得。”

    在山纹甲内垫了厚厚的棉花与丝绒的祖大乐,一边裹紧身上的衣物,一边一脸赞赏之色地对李啸说道。

    “呵呵,小婿手下军兵,基本皆为流民与少数投降流寇组成,这些苦出身的军兵,若能得到充足的粮饷与良好的抚恤待遇,自是士气高昂,一心效战。”李啸笑着说道。

    其实李啸只说了一半,他手下的军兵之所以这般士气旺盛,又能忠诚效力,除了以上两点外,李啸那强有力的思想洗脑手段,以及奖罚分明的军功制度,亦是功不可没。

    只不过,这些东西,李啸就不打算对祖大乐说了,毕竟,能把这些属于近代军队的相关制度,贯彻到军中的将领,整个明朝也只有李啸一人。

    “贤婿啊,其实到现在,老夫还在想,那匪首高迎祥,手下军兵十多万,怎么会在短短数个时辰内,竟会这般一败涂地呢?”祖大乐捋着胡须,一脸思索状。

    “岳父大人,我认为吧,高迎祥此败,我军因素占三成,他自身因素,却可占七成。而归根究底,还在于高迎祥轻敌冒进,蔑视我军,方有此大败。”李啸淡淡而答。

    “哦?贤婿请详言之。”

    “岳父大人,其实以我看来,高迎祥如果能注意以下两点,我军想迅速战胜他,绝无可能。”李啸侃侃言道。

    “第一点,便是那高迎祥,在向嵩县进军时,太过骄横自信。其实,他手下有万余骑兵,若能广派哨骑,远行探查,那我军想行骚扰之计,必不可得。若其派的哨骑人数够多,甚至我军于伊河对岸至九皋山下的布阵,都有可能暴露。这样一来,高迎祥必不会落入我军圈套,从而可与我军形成长相对峙之势。这般相持这下,其实胜负还很难说。”

    “哦,贤婿言之有理,那第二点,又是何因呢?”

    “第二点,便是高迎祥本人轻躁易怒之故。故在受到我军骑兵骚扰后,未能及时冷静地判断局势。高迎祥的大军,长途袭来,军兵多已疲惫,本来可首先夺下嵩县作为立足点,以歇养士卒。但他却被我军千余骑兵弓箭远袭后,就立刻改变了原定计划,实为不智也。”

    李啸顿了顿说道:“其实我军这千余骑兵远程抛射弓箭,对十余万的流寇大军来说,能造成的损伤十分有限。但一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高迎祥,却被我军骑兵轻易激怒,头脑发热一心报复,故一路追击诱兵,轻率地进入我军埋伏阵地,这才导致了那过河而战的5万流寇军兵,最终被我军用计消灭,并且让我军趁势灭掉了整个中路流寇大军。”

    “是啊,这高迎祥,一心想一口吞掉我军诱兵,却看不清我军背后之计谋,确是令人可叹。”祖大乐点头叹道。

    “正是如此。其实高迎祥直至与我军交战时,还有机会可以获胜。”李啸接着说道;“他本可以在其手下军兵与我军绞杀激战之时,迅速下令,让河对岸的全部骑兵赶来支援,这样一来,敌军除了被我军震天雷炸掉的骑兵外,复有六千多精锐骑兵,无论是背冲我军步兵,还是追击我军那三千骑兵,皆是大有胜算。”

    “只可叹那高迎祥,可能是先前被我军用震天雷把他的骑兵炸怕了,故在这般紧急关头,举措失当,战术单一,只知道用步兵与我军拼死厮杀,想单凭兵力优势获胜,却不知我军以逸待劳,又装备精良,阵战严整,复还有火器助阵,他想这般轻易胜我,却是怎么可能。”说到这里,李啸轻轻地摇了摇头。

    “贤婿说得是,这人心不足蛇吞象,这高迎祥一路胜仗打下来,估计早已对河南明军极为轻视,才这般骄狂轻率,他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河南官军接连溃败的大势之下,竟有贤婿这般精锐官军会在此设伏。老夫在想,那高迎祥若在天有灵,怕亦是悔之无及矣。”

    祖大乐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庆幸的微笑。

    “其实,我认为,即使在我军在与流寇步兵交战已获得明显优势之时,高迎祥还有机会至少与我军打个平手。”

    李啸意兴未尽,他接着说道;“若本将是高迎祥,见到自家军兵已现颓势,而又不愿将自已孤注一掷的情况下,本将完全可以弃车保帅,将那残余的数万流寇军兵当成弃子,从而立即率领那近二千名骑兵,从浮桥上退回对岸,因为是主动撤退,故队伍不会散乱无序,我军骑兵见状,亦不敢轻易追击。待其过河与另外那5万流寇汇合后,便可凭河扼守,守住这三座浮桥。这样一来,我军若要夺取浮桥西进攻击,亦会付出相当代价,并且极有可能与其打成平手,不分胜负。”

    “这样的话,流寇虽然丧失了5万步兵与数千骑兵,但因为依然保有剩下的6万步兵近六千的骑兵,这战争主动权,依然可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若从此与我军长相对峙,互相消耗,这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啊。”

    李啸一声轻叹,拂了拂溅到脸上的雪花,他目光深沉地说道:“那流寇共主高迎祥,起势以来,已历数年,纵横数省,向无敌手,结果身率十余万大军,却一朝丧命在这九皋山下,实是令人喟叹。”

    李啸说到这里,脸上又浮起淡淡的微笑:“不过,也正因此人的被俘死亡,才让流寇士气大挫,群龙无首,一溃而不可收拾,我军方能追亡扫北,一举灭掉流寇中路大军,现在想来,其实亦是侥幸,亦是命数啊。”

    祖大乐大笑起来,他一脸欣赏之色地对李啸说道;“李啸啊李啸,真没想到,你这般年纪轻轻,这用兵使谋,竟是这般熟衽于胸指挥若定,真乃我大明不世出之英才也。今天这番论兵之谈,确让老夫开了眼界啊。”

    李啸亦大笑回道;“李某浅陋之见,何敢当岳父大人谬赞。不过路途寥寞,聊发感想罢了。”

    风雪萧萧,大军一路南行,渐渐一片茫茫皆不见。

    。。。。。。

    又过了三天,在李啸军刚刚到达伏牛山处时,前往开封报捷的军兵,受到了卢象升的接见。

    “什么?李啸已然击溃中路流寇,并斩杀了匪首高迎祥?!”

    宽大的官厅中,身着一身厚实棉服,正坐在白云铜火盆旁烤火取暖的卢象升,听到李啸的报捷军兵的奏报,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他急急地从军兵手中取过李啸的奏章,展开细看,脸上立刻浮现了惊喜至极的笑容。

    “好个李啸,果然不负本督对他的厚望!”卢象升一脸喜悦地拍着信纸大笑道:“李啸这九皋山一战,斩杀匪首高迎祥,击溃中路流寇十万大军,实是我大明难得之良将也!”

    卢象升随后,又把信件从头至尾细看了一遍,便手捋清髯感叹道:“李啸能有此胜,除我军将士上下用命外,亦是那高迎详过于轻敌,刚愎自用之故,此人之亡,是所宜也。”

    他转过身来,复向奏禀的军兵问道:“那迎祥的尸首,可曾带回开封?”

    “禀总督,装着高迎详头颅的盒子,我等亦已带回,卢大人可要观看?”

    “速速带上来,给本督验看。”卢象升大声道。

    一个漆木盒子立即呈了上来,卢象升打开盒盖一看,高迎祥那已用石灰硝好的头颅,安放于其中,他眼目微闭,仿佛睡着了一般。

    “东翁,这头颅,可未必就是高迎详的,亦有可能是那李啸冒功之举?”一旁,卢象升亲随幕僚刘子敬,小心地叮嘱了一声。

    “哦?”

    那禀报的军兵听到刘子敬的话语,急道:“卢大人,这里还有高迎祥身上印章,还有其刻字腰刀在此,还请卢大人一并过目。”

    卢象升粗看了一下军兵呈上之物,便摇头对刘子敬笑着说道:“子敬,你太过多虑了。本督与李啸虽交往不多,但知其乃是诚实君子,必不欺我。况且还有陈巡抚与祖总兵之共同验证,李啸断无骗我之理。”

    刘子敬笑道:“却是学生多心了,这李啸,恁的年轻,却立得这般大功,依学生看来,此人将来前程,却是不可限量啊。”

    卢象升昂然道:“为将者,能长怀进取之雄心,实是难得。我大明中,有太多浑噩度日,混吃等死的将领,现在能得到一个李啸,实为我大明之幸也!他能立得这般功绩,我卢象升却决不会埋没他,也不会贪图分润他的军功,本督一定会据实上报,让皇上重重嘉赏于他,断不会寒了忠臣义士之心!”

    卢象升忽地又想了什么,问那个奏禀军兵道:“那李总兵现在有何打算,可是要趁势西进,收复失地?”

    “禀总督,据闻李大人在击溃中路流贼后,已率兵南下,救援南路去了。”

    “哦,李啸此举,却是一片仁义侠肠啊。”卢象升发出一声惊叹。

    “卢大人,这李啸未经禀报,擅自更改计划南下作战,似有不妥。”刘子敬在一旁小声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卢象升沉吟了一下,摇摇头道:“不,李啸此番做法,亦有其不得已之处。嵩县之地,离开封颇远,若等塘马来回禀报,只恐迁延时日,误了战机,李啸这般迅速率军南下,实为兵贵神速的英断之举也。”

    卢象升感慨道:“若是我大明将领,人人能与李啸这般,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又复能大公无私胸怀全局,那些须流寇,早已尽灭矣,如何还能成气势!”

    卢象升如是感叹,一旁的刘子敬亦嗟呀不已。

    收李啸的报捷奏章后,只过了一天,心情大好的卢象升,却又收报了一封令他十分沮丧的奏报。

    那就是,北路的情势,已是一片危急。

    北路的明军,虽然兵力众多,但因为互相拆台,一盘散沙,结果竟被张妙手与过天星两部流寇分兵击破,一路溃败。现在豫西北的重镇济源已失,周围县镇亦皆被流寇占领,敌军正全力攻打怀庆府城,情况甚是危急。

    北路领军总管左良玉,急急向开封府发来了求援信件,他在信中哀求道,若卢象升不赶紧派来援军,只恐怀庆府城亦是难于坚守。若怀庆府城一失,则整个豫西北的局势,怕要一片糜烂了。

    “尔等无用之辈,朝廷养你们何用!”卢象升阅毕告急信件,一胸顿时涨红,他愤然将信件揉成一团,狠狠掼在地上。

    “左良玉、汤九州、刘泽清、骆举,你们这些败军失地之辈,本督一定要将你们军法从事!”卢象升极其愤怒,在房中来回踱步。

    “卢大人,北路诸将,败军失地,自当严惩,只是现在北路情况危急,却需紧急想办法救援,方是要紧。”刘子敬在一旁提醒道。

    “援军,援军,本督现在河南之地,哪里还能派得出援军!”卢象升一脸焦躁地喊道:“若要再派援军,只能从南直隶去抽调军兵了,只是南直隶之地,离怀庆府有千里之遥,要等其派兵过去,亦是远水难解近渴。恐怕,等到南直隶的兵马集结并派到怀庆时,什么黄花菜都凉了!”

    “卢大人,学生倒有个建议。”刘子敬急急而道:“不如紧急派人追上南下的李啸部军兵,让其立刻终止南下,改为急速北上,救援北路官军要紧!”

    卢象升沉默良久,终咬牙道:“罢罢罢,局势已是如此,唯一可行之计,便是抽调李啸军兵北上了。待本督亲书一封,带给李啸,令其见信后,立刻径直北上,争取早日打败流寇收复失地。”

    卢象升说完,随即命人铺纸研墨,便欲挥毫而写。

    这时,两名风尘仆仆的塘马军兵,急急地随着门人入内,便立即跪地奏禀。

    “报!南路领军总管李卑,传来急件,因流寇势大,我军不支,现已连失内乡、镇平两县,蝎子块和老回回部,正欲筹谋攻打南阳府,情势危急,恳请总督大人速发援兵,救援南路,以免整个南阳府,落于流寇之手!”

    卢象升正握着毛笔的右手,猛地抖了一下。

    他手中的狼毫玉管笔,一下子没握住,滑落在桌上的信纸上,将洁白的信纸洇染得一片乌黑。

    (多谢影孑冷风,丁丁叮,hunlincj兄弟的月票,感谢支持)(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

    “报!总督卢大人送来急件,请李大人过目!”

    雪后泥泞的官道上,一名骑着双马,满身皆是汗水与黑泥,散发着一股难闻臭味的塘马骑兵,纵马疾驰到正率军前行的李啸坐骑前,随即下马跪禀。

    “哦?”

    李啸与祖大乐不觉互望了一眼,两人眼中皆满是诧异的神色。

    李啸连忙喝令队伍暂停行进,然后翻身下马。

    塘马立即在身上抹了抹满是脏泥的双手,然后从怀里小心地摸出一封用蜡封好的信件,再恭敬地将这封信,双手递给李啸。

    李啸挥手让塘马退下去休息吃饭,便立刻地拆开信件观看。

    迅速看完的他,脸上顿时满是沉重之色,最终长长地叹了一声。

    “李啸,卢总督这封急信,却是所说何事?”祖大乐在一旁低声问道。

    “岳父大人,卢大人说,现在南北二路,局势皆甚是危急,他希望你我二部,能分兵救援两地,以为万全之计。”李啸叹息说完,一边将卢象升的信件,递给祖大乐。

    祖大乐接过信件,快速览毕,亦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