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虎-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位兄弟,勿要害怕!我等大明官军,向受朝廷重任,杀鞑虏,报国家,就在今日!只要能打退清军进攻,朝廷定有重赏!”

    见自家军兵一时气沮,卢象升挥剑大呼,尽力激励士卒。

    回答他的,只有一片沉默。

    每个明军士兵心下,其实都有一杆秤。在这样严重敌众我寡,强弱之势太过悬殊的情况下,想打赢这场涿州守卫战的机率,实在太小。

    很快,清军呐喊着靠上前来,城门撞锤,攻城梯,木楯牌车等攻城器械,林林总总数量极多,让城头的明军愈发心惊不已。

    接下来的战斗,更是一边倒。

    虽然城墙上,滚木擂石,金汁灰瓶如雨般倾下,更有零星的火炮打响,但对于躲在木楯牌车中的清军,损伤并不大,各类攻城器械,还是缓缓靠近了涿州城墙。

    战力强悍又士气高涨的清军,迅速就让一众士气低迷的守城明军,陷入极度危险困境。

    “卢总督,杨侍郎说,敌兵已近东门,正用攻城锤猛砸城门,东门恐难坚守!”

    “大哥,西门之处,灰瓶金汁已近耗完,敌军有近二十把攻城梯靠过来了!”

    “卢大人,在南门外,清军以木楯牌车为掩护,轮番向我城头攒射,箭矢如雨,密集凶狠,我守城军兵,死伤惨重啊!”

    听了一个又一个传来的危险信号,卢象升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在不停地哆嗦着。

    手上已无半个援兵的他,只能不停重复那些慰勉的套话,来安抚一脸惊恐前来报告的号兵,只是他心中的苦涩与愤恨,却是无以复加。

    卢象升自已亲自守卫的北门,其实亦是危险万分。

    那巨大的撞城锤,将北门撞击得轰隆巨响。而一架架奋力靠过来的攻城梯,已渐渐搭上城头,再不可推开。

    望着一排排攻城梯上,有如一群密集蚂蚁一般上爬的清军,卢象升在心下,充满了苍凉无奈之感。

    很快,清军攻上城头,迅速与守城明军绞杀成一团。

    刀剑相砍的叮当声,砍断骨头的卟卟声,刺入人体的噗噗声,士兵濒死的惨叫声,登时响起一片。

    “卢大人,敌军来势凶猛,我军怕守不住啊!”

    拦在一架攻城梯入口处,杀得满面是血的家丁队长陈安,冲着卢象升,近乎绝望地大喊。

    卢象升还未来得说回话,忽听到轰轰两声巨响传来,与时同时,似乎整个城墙都在颤抖不已。

    “卢大人,不好了!北门与东门两处城门,都被清虏攻破了!”旁边有士兵嘶声厉喊起来。

    卢象升脸色惨白,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清军攻势,竟如此悍锐凶猛,简直是打得自已近乎没有招架之力!

    从清军进攻到现在,总共才过了一个多时辰时间,这涿州城,已是处处漏洞,根本无法再对清军进行有效抵抗。

    更可怕的是,由于清军已然攻破城门,自已现在想要退下城去凭街固守,亦不可能了。只能任由清军上下夹攻,把腹背受敌的明军,统统消灭在城墙上。

    卢象升忽地惨笑起来,他刷地拔剑,大声喝声:“罢罢罢,千古艰难唯一死,就让我卢建斗,今天为国战死于此地吧!各位兄弟,随我拼死杀敌,以全忠义!”

    卢象升说完,拔剑在手,怒喝着向源源不断涌上城头的清军砍杀而去。

    而在北门外,清军主将多尔衮,缓缓放下千里镜,脸上涌出得意的微笑。

    哼,涿州城破在即,这些残余的守城明军,现在已然皆成待宰羔羊了。那明军主将卢象升的头颅,本将定取之!

    “传本将军令,全军加速攻城,务必尽早攻破涿州。涿州城若克,全军大索两日,城中财货女子,任由将士们自取!”

    “嗻!”

    听到主帅传来的这道命令,全体进攻的清军,发出如雷的欢呼声,无论是满兵,还是蒙古兵,抑或是汉军,皆是一脸激动神色,每个人眼中,都露出有如野兽般贪婪凶狠的表情。

    清军攻势愈猛,明军的处境,便愈发艰难。

    “快闪开!你们这些蠢货,休要误了本贝子,却取那卢象升的脑袋!”

    随军攻上城头,杀得满身皆是鲜血的贝子尼堪,在一众白摆牙喇精兵护卫下,咆哮着向着惊慌失措又拼死抵挡的明军,奋力砍杀过去。

    一名不识趣的清军士兵,正好挡在杀得双眼发红的贝子尼堪面前,被他恼怒的一脚踢开。

    尼堪瞧得仔细,那被一众家丁紧紧簇拥在中间,头戴红缨凤翅盔,身着鎏金鳞片山纹甲,凤目阔额,留着三绺清髯,气质更似一名官的主将,不是卢象升,又还能是谁?!

    他娘的!只要取了这个汉狗主将的脑袋,自已的名爵,怕是该由贝子,加封成贝勒了吧。

    尼堪心下盘算既定,目光更显贪婪凶残,手中的虎刀,愈发又快又猛地向明军猛砍而去,刀光所过之处,哀嚎声响成一片。

    望着城上城下两处,向自已攻得越来越近的清军,卢象升心头,充满了绝望之感。

    看来,这涿州城,真是卢某的葬身之地了。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卢某虽遭小人暗算,但能在这里为国家尽忠而死,也算死得其所了!

    身上已然多处受伤的卢象升,脸上满是决然赴死之态,有如一只受伤的雄狮一般,厉声高喊着左砍右杀,一柄龙泉宝剑上,鲜血淋漓触目惊心。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卢象升身边的明军不停地惨叫着倒下,护卫的亲兵人数,也越来越少。

    “明将,纳命来!”

    在又一名亲兵被一名白摆牙喇清兵一刀砍开咽喉,踉跄着倒下后,贝子尼堪瞅准时机,口里高叫,手中虎刀狠狠砍去,凌厉的刀锋刷地砍开了卢象升的铜皮抱肚,直透入腹,刀尖划出之时,一股鲜血喷溅而出。

    卢象升一声惨叫,险些倒栽下城墙而去。

    “总督大人!”

    见到主师卢象升受伤,一众拼死作战的明军士兵,人人面带哀色,惊慌地喊叫着,向卢象升护卫而来。

    家丁队长陈安吼叫着侧冲过来,将那名偷袭卢象升的清兵,一刀砍去脑袋,那颗丑恶的头颅,骨碌碌地滚下城墙而去。

    主将卢象升脸上苍白如纸,被两名亲兵紧紧扶住。只是饶是如此,这名严重受伤的主帅口中,依然在大呼杀敌,让一众拼死厮杀的明军,既感奋不已又倍觉凄伤。

    而从千里镜中看清这一切的多尔衮,脸上的笑容,与此时的阳光一样,灿烂无比。

    明军主将卢象升若死,这涿州,怕是弹指之间,便可攻下了。

    那么,接下来,在这涿州城中大肆掳掠两天后,自已就可以再无后顾之忧地径往山东而去。

    志得意满的多尔衮,心下已在盘算着,接下来的掳获该会有多少了。这时,他却忽地听到,自已耳边,响起了隐隐的马蹄声。

    他下意识地扭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惊愕地发现,在东边的地平线处,那青绿色的平旷原野尽头,竟在骤然之间,涌出一条淡淡的黑线。

    多尔衮脸色大变,随及举起千里镜,仔细观望。

    他从千里镜中看到,那条淡淡黑线,迅速地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浓,并且有如变戏法一样,最后变成大批汹涌冲来的骑兵队伍。

    马蹄隆隆,大地都在微微颤抖,多尔衮惊讶地看到,至少有五千多名骑兵,向着自已本阵的方向,拼力加速冲来!

    而在这些疾速冲来的骑兵军阵中,数杆鲜红大旗正高高飘扬,猎猎飞舞,上面那斗大的一个黑色“唐”字,在阳光上,极其醒目耀眼。

    天哪,竟然是那李啸的唐军前来入援!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啸不是在山东么?怎么,怎么会突然前来入援这涿州城?!”

    多尔衮放下千里镜,一脸震惊到几乎不可置信之色。

    没错!所来的部队,确是李啸的唐军。

    是唐国公李啸,亲率唐军骑兵,紧急赶来入援涿州城了!

    原来,在李啸当日回返登州后,就收到了定北营副营长刘秀的飞鸽传信。

    刘秀在信中禀告,现在定北营入援兵马,被另行调至顺天府芦台一带(今天津市宁河区),扼海驻防,以防清军沿海而下。

    而卢象升部,则继续驻守在涿州之地,但山西总兵虎大威和宣府镇副总兵杨国柱两部兵马,皆已被杨嗣昌另调他处。那卢象升兵微将寡,涿州城又外无援军,只恐难于久守。

    李啸几乎在瞬间,就想到了卢象升在明末历史上的真实境遇和悲剧宿命。

    他决然不想让这样悲剧性的历史,再次重演。

    虽然卢象升曾与与自已刀兵相见,还曾被迫向自已投降,但李啸在心下,对这位明末的悲剧英雄,还是充满敬重的。

    毕竟,在明末这个混乱残酷的时代,向清虏与流寇投降的明朝官员与将领,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象卢象升这样一心无私,品性廉洁,又为国捐躯,尽忱报国的大明官员,却是有如凤毛麟角般稀缺。

    这样堪称国家与民族脊梁般的人物,若只是如历史一样,丧身草野,殒命沙场,未免令人扼腕叹惜。

    现在卢象升,虽然不会象历史上一样,再于贾庄之战中殒命荒野,但孤军苦守涿州城,清军一但从通州南下,这涿州则必成了他们一定要拔除的钉子。

    李啸相信,只要清军全力进攻,这小小的涿州城,怕是只会一鼓而定。那卢象升,也必然在涿州守卫战中,力战而亡。

    他在心下忧虑地想道,也许,在自已收到来信之时,那清军已开始大肆南下进攻了。

    故李啸立刻给刘秀回信,告诉他,自已会立刻带领兴中镇兵马,渡海前来芦台之地与定北营会合,然后全军合力西进,直往涿州,务必要解救卢象升脱离险境。

    随后,李啸留兴中镇甲营兵马,在兴中镇镇长田威统领下,驻防登州。他自已则亲率兴中镇乙营兵马,带上兴中镇副将刘国能,以及玄虎重骑、飞鹞子,满州骑兵总等全部的兴中镇骑兵部队,另有横行总、火铳手等部,总共兵马近两万人,乘水师船只,从登州港坐船出发,径直西去芦台海边。

    水师一路疾行,三天后,便到了芦台之处,随后两军汇合。

    李啸随即定计,由自已与刘秀二人,率领兴中镇与定北营的全部骑兵,作为先锋部队,疾行突进,直奔涿州。

    另外全部的步兵队伍,则由刘国能统率,作为后备主力,结阵前往涿州。

    这批由兴中镇与定北营合兵而成的骑兵部队中,包括2400名玄虎重骑,2400名飞鹞子轻骑,以及1800名满州骑兵,总计骑兵数额达到6600人,声势极其浩大壮阔。

    唐军骑兵奔行了一天一夜,终于在天亮之际,来到了涿州地界。

    全体骑兵刚刚吃过干粮,便听到,在西边地平线外,似有隐隐的天鹅号声传来。

    李啸与刘秀二人,顿时皆是脸色大变。

    狗入的清军,竟然早已到达了涿州城外,现在,又要开始攻城了。

    看来,那卢象升与全体涿州守军,已是千钧一发,危在须臾了。

    李啸心情极为焦虑,他再不多想,立刻喝令,全军停止休息,全力西进,务必尽快赶到涿州城下。

    6600名唐军骑兵,在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纵马疾驰,恰如平地卷惊雷,声势震天动地,极其雄壮慑人。

    在看到清军主将的阵营所在地后,李啸立即马鞭前指,大声厉喝:“全军听令,立刻随本公直攻清军本阵,务必一举冲溃清军主将所在,不计任何代价与损失,也定要救出卢总督出来!”

    “得令!”

    而见到遥远的地平线上,竟有大批来势凶猛的骑兵冲来,在涿州城中互相攻杀的明清两军,皆不觉错愕非常。

    而当他们皆看清了所来的部队中,那高高飘扬的大明日月旗,以那更加醒眼的“唐”字军旗时,拼死作战已处于崩溃边缘的守城明军,顿时爆发出一片雷鸣般的欢呼。

    而那些清军,则是人人满脸惊愕,一脸震惊到不可置信的表情。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大清军兵纵横整个顺天府,几乎皆无敌手,这样精锐强悍的大批明军骑兵,又是从何出突然冒出来的?

    “卢大人,咱们的援军来了!是唐国公李大人的唐军来了!!”

    家丁队长陈安,扶着双目紧闭奄奄一息的卢象升,脸上却是兴奋到发狂的惊喜之情。他冲着卢象升耳边,以近乎变调的声音,大声吼道。

    。
………………………………

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汉人

    听了家丁队长陈安这句喊话,卢象升一下子睁开了眼睛。

    “卢大人,唐军来了!我军终于得救了!”

    陈安的声音,竟带着一丝哭腔。同时,他的右手,朝着远处正汹涌冲来的唐军骑兵,遥遥指去。

    顺着陈安的手势,见到那铺天盖地而来,声势极其雄壮的唐军骑兵,卢象升失血过多一片惨白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笑容。

    只不过,这笑容之下,满是苦涩之味。

    可叹啊,可叹我卢象升,虽为名义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却除了手下这点兵马,竟是任何兵马皆难调动。而在这危急时刻,更是一个援兵也未来。却没想到,这个曾与自已刀兵相见的李啸,反而不计前嫌,决然来救,这份胸襟情义,如何能不让自已感慨惭愧。

    卢象升兀自感叹,那清军主将多尔衮,见到唐军骑兵正向自已的本帐之处迅猛冲来,脸色大变的他,顿时有如热锅上的蚂蚁。

    他手下五万兵马,其中4万兵力为步兵,正在兵分四部,全力攻打涿州城。另外的一万骑兵中,两千名是汉军骑兵,正是巡城防守,以严密防备明军突围。还有三千名骑兵是蒙古八旗兵马,因为在攻城战中派不上用场,被自已外放在涿州乡野处,四处掳掠烧杀。

    故而,现在他的旁边,只有五千名满州清军骑兵随着自已。

    唐军来势凶猛,想抽调步兵从涿州退出防守,已是不及,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让身边的满州骑兵,去挡住这来势汹涌的唐军骑兵。

    想到这里,多尔衮再不犹豫,立即下令:“肃亲王豪格听令!”

    “哦,属下在。”一旁的豪格,愣了一下,低声回道。

    自入关以来,豪格作为皇太极安排在多尔衮身边的监视人员,向来与多尔衮关系冷淡。故有任何军事行动,多尔衮亦刻意冷落他,不派他上阵。多尔衮这般伎俩,让豪格暗自衔恨在心。

    象这次涿州攻城战,另外两名副将,阿巴泰与尼堪,皆亲自统兵上阵,以搏取战功。而豪格,却被多尔衮安排为后备人员,和他一起在城外押阵观战。

    豪格心下,虽极为不满,但鉴于多尔衮毕竟是全军主帅,却也不敢造次,只能与多尔衮一起,在城外默然观战。

    “豪格,我命你速带四千满州精骑,前去抵挡唐军骑兵,务必要击溃这股入犯的唐军!”多尔衮根本不看他,只是冷冷下令。

    “哦,本王遵令。”

    豪格虽然应命,心下却是恼恨非常。

    多尔衮这混蛋,现在这股唐军突然来袭,他才想起派自已出战。也许这个阴狠狡诈的家伙,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是想借唐军之手,来消灭自已吧。

    只是,自已作为属下,又有什么其他选择么?

    更何况,清军与明军以往交战,基本都可以一当十,如果自已率四千骑兵出战,却不能击败这股突袭而来的六千来名唐军骑兵的话,那自已在大清国中,怕真要身败名裂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自已,除了打败唐军得胜归来这一条路外,无论是战死还是战败,皆会正中多尔衮下怀。

    军情如此紧急,多尔衮还能这般想招来谋害自已,此人着实可恶!

    豪格脸上冰寒如铁,他更不多话,迅速地统领四千满州骑兵,朝着愈来愈近的唐军骑兵,快速对冲行去。

    四千名满州骑兵,组成一个半圆形的大阵,高声啸叫着,向着远处的唐军骑兵,奋然前冲。

    狭路相逢勇者胜。

    豪格相信,唐军骑兵虽然来势浩大,但毕竟组建不久,如何是久历战阵的八旗精锐骑兵之对手。根据以前明军在战场上窝囊的表现,也许,只要自已一次凶猛的突击,对面的唐军骑兵战阵,就该彻底崩溃了。

    所以,率领满州骑兵一路前冲的豪格,一心想着将唐军一击而溃,却根本没注意到,此时率唐军冲来的李啸,已然开始悄悄变阵。

    而在见到四千名清军骑兵,朝自已对冲而来之际,李啸便迅速下令,令2400名玄虎重骑居中,迅速组成楔形战阵,然后,在玄虎重骑侧后部,2400名飞鹞子轻骑,与1800名满州骑兵总,分居左右,以为后备攻击力量。全体唐军骑兵,愈发加速向清军骑兵那半圆阵的战阵,猛冲而去。

    马蹄隆隆,有如无数根战锤擂响大地;旗帜飘飞,有如块块朝霞辉映着清晨的阳光。唐军与清军,两军骑兵皆是高声呐喊,枪指刀横,疾冲对驰,血气相拼,似乎仅在眨眼之间,两军骑兵就狠狠对撞在一起。

    两军对冲,人马俱着精良厚重钢甲,有如钢铁巨兽一般的玄虎重骑,占据了绝对优势。

    人马俱着钢制重甲,合重达530公斤以上的玄虎重甲骑兵,在已然全力加速的情况下,摆出楔形战阵集群冲锋的重甲玄虎骑,其冲击力达到了近乎恐怖的状态。

    仅在瞬间,楔形突击的唐军玄虎重骑,就有如一把尖利炽热的刀刃,从吼叫而来的清军骑兵中直切而入。

    而仅仅是在战马的前胸与背部,披了一层薄甲的清军骑兵,根本不是这可怕的钢铁巨兽的对手!

    凌厉攻入的玄虎重骑,立刻如刀切黄油一般,将对冲而来的清军半圆战阵,狠狠地将其从中间撕成两半,在大批清军骑兵的惨叫声中,迅疾冲开了一条宽阔的血路,直入阵中深处,方止住这次凶狠的冲击。

    &;amp;bsp;2400名玄虎重骑这次凌厉凶狠的突击,至少让四百多名清军骑兵当场毙命,很多清军在被攻击受伤后,又被强大的冲击力撞下马来,随及被纷乱的马蹄踩成肉饼。

    玄虎重骑一击得手,旁边的飞鹞子与满州骑兵总,立即分别包夹左右翼,与战阵已显混乱的清军骑兵,厮杀成一团。

    清军主将的豪格,在方才的玄虎重骑冲阵中,急急盘腰侧闪,才险险地避开了一柄凶狠刺来的骑枪。险被这柄骑枪捅了个对穿的他,不觉惊出一身冷汗。

    “狗入的唐军,没想到竟是这般悍锐!看来,今天会是一场苦战了。”豪格心下吃惊不已,随即大喝道:“各位八旗的勇士,拿出你们的勇气与武艺来,去打败这些汉狗,让这些尼堪的头颅,成为我们荣耀的基石!”

    原本显出慌乱的清军骑兵,听到主将这大声鼓气,不觉士气一振,这些久经战阵的清军精锐骑兵,高声呐喊着,立刻与唐军骑兵绞杀在一起。

    此时,两军皆不复有什么阵型,只有凭着最原始的本能,最基本的武艺素养,在拼死搏杀。

    骑枪挺抖如龙,骑刀上下翻飞,刀光枪影闪过之处,便是鲜血迸飞,残肢飞溅,两军士兵的惨叫与马匹的悲鸣,顿时响成一团,敌我两军的鲜血,洇满了旷旷茫野,将遍地的青青野草,染成触目惊心的血腥殷红。

    豪格这时,才惊讶地注意到,在这些唐军中,竟有一千多名身着满州正黄旗铠甲的原满州骑兵,亦以唐军的身份,与清军奋力厮杀在一起。

    “肃亲王!这些满州骑兵我认得,他们是原先与固山额真谭泰入关的正黄旗兵马,怎么他们现在竟投了唐军?!”

    旁边一名亲随白摆牙喇惊愕的话语,让豪格头脑瞬间一片迷蒙。

    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他们皆已战死在镇边城所了么?怎么他们非但没死,现在竟还作为唐军,来与自已的血脉同族,这般搏命厮杀?!

    一时间,豪格有种精神分裂的感觉。

    不过,仅在瞬间,久经战阵的豪格便反应过来,脸上满是狠戻之色,他大喝道:“这帮奴才投靠汉人,竟去效忠那该死的汉狗李啸,与我大清早已恩断义绝!对这些无耻的背叛之徒,各位儿郎休要手下留情,统统宰杀了便是!”

    “嗻!”

    唐军的满州骑兵总,与清军满州骑兵,呐喊着互相砍杀,你来我往,拼杀搏杀,双方皆已杀红了眼,彼此之间,早已没有了半点同族之情。反而都在想着,要拿对方的脑袋和性命,去为自已铺开一条血淋淋的晋升嘉赏之路。

    在后面押阵的李啸,见到那些满州骑兵,在与清军对战时,能这般卖力,心下十分欣慰。

    由此可见,自已对他们的汉化和洗脑,是相当成功的。这些人人会说汉话,着汉衣,甚至大多娶了汉人女子为妻的满州军兵,早已在心里,认同了自已的汉族新身份,才会对这些原先的同族,这般毫不留情地下死手。

    豪格正咬牙搏杀之际,忽听得耳边,有一个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