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带本汗到这明国皇宫?”皇太极厉声喝问。
那个依然看不清面容的奇人,听了他的喝问,却无声地笑了起来,他走近皇太极,低声道:“吾乃金朝完颜氏之祖先也,因我女真一族,气脉重盛,方令吾之阴灵苏醒。现特带汝至此,并以金朝史书付汝,尔若受之,这华夏中原的万里江山,必将由尔之子孙世代统据。”
皇太极大喜过望,恭敬地从此人手中接过那本金书,那人示意,让皇太极坐龙椅上去,便消失不见。注:以上内容,为清实录所载,非作者瞎编,当然,下面的异变,便是崭新的情节了。
心中大喜的皇太极,手拿金书,便踏步向九重丹阶上的龙椅走去。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时,一声震耳欲聋的虎啸声,从殿外传来。
皇太极大惊回头,却见得,一头爪牙峥嵘的斑斓猛虎,咆哮着从殿外跑入,猛地从自已身后窜过来,粗大的虎爪凌厉一击,便将那本金书从自已手中打落。
皇太极惊怖倒地,还未来得及呼唤,那头凶猛的斑斓猛虎,发出一声震碎脏腑的巨大吼叫,张着血盆大口,向自已猛扑而来!
这时,皇太极从床上惊坐而起,才发现自已不过是做了一个梦。
凉爽的夏夜中,喘着粗气的他,一身大汗淋漓,竟有如从水中捞出来的一般。
回想这个怪梦,皇太极心里极不是滋味。
明明自已已受了那金书,本欲直接登极,却不料,那只突如其来的猛虎,却生生地坏掉了自已的好事!
这个梦,绝非好兆头。
皇太极随后彻夜未眠,天一亮,便令手下唤来萨满跳大神占梦,同时,也叫了范文程与宁完我两个汉官过来,与他一同验梦。
皇太极说完自已的梦境,那萨满便昂着头,有如一只青蛙一般蹲踞于地,两个翻白眼珠乱窜,同时嘴时呜里哇啦地念着咒语。
萨满念了半晌,嘴里却还没有停下来,只不过,他的额头,开始冒出涔涔的汗水,汗水流下来,将他那五颜六色的大花脸,愈发染得奇异而恐怖。
见萨满这么久,还没有传来消息,皇太极脸上,顿是更加凝重的表情。
他知道,萨满问神时,若长时间没有回复,则表示所问的事情会很困难,很难探究,而且一般都是不好的结果。
又过了许久,那萨满嗷地一声大叫,颤抖着身子,对皇太极大声说道:“汗王,本事已明,乃是有一人,为天上白虎星所化,欲抢夺汗王的江山也。”
皇太极大惊:“若是这般,我大金江山可保乎?”
萨满那奇异的声音,有如金属刮擦:“大汗,神仙说过,我大金兴于海东,乃是应东方青龙之象而兴盛也,因这数百年来,我女真族积聚了长白山一脉的千年灵力,时至今日,应是勃发应运,一统天下之时。只不过,却因有人擅改天机,突遣西方白虎星下世,白虎克青龙,我大金若要夺取万里江山,却是难了。”
“何人竟有这般本事,竟能改变天机?!”皇太极一脸惶惑地喃喃道。
萨满摇头,显然这个问题他无法回答。
皇太极眉头大皱,本想再问点什么,忽地脸上却显厌烦之色,他挥了挥手,便令那萨满退下。
那萨满如遇大赦般急急而退。
“汗王,不必心忧。我大金乘时应命,时运昌隆,兵锋所至,何敌不克,这萨满所言,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宁完我摇头道。
“公甫之言是也。我大金龙兴海东,从建州一地起家,并女真诸部,夺取明国辽中辽南,眼下又彻底收降了蒙古插汉部,整个漠南蒙古皆臣服于我大金,国运这般隆盛,何人复可匹敌!”范文程在一旁插言道。
“正是,听闻贝勒爷多尔衮此次扫灭插汉余部,还得到了消失数百年的传国玉玺,正可谓受命于天,其行昭昭也。可见,天命确在我大金,汗王复何忧之。”宁完我捋须而道。
皇太极听两人这轮番劝慰,脸色已是好了很多,他也感叹地笑着说道:“本汗曾听父汗有言,明朝万历年间,那明国风水大相士方玉,曾向那万历皇帝奏报,说据其感气,东北之地,龙气鼎盛,恐有扰攘中原之忧,那万历皇帝,便令其率风水方士前来东北除灭龙气,结果,那大相士方玉来到东北后,灭了八条龙脉,却独余一条未曾灭得,二位学士可知何故?”
宁完我笑道:“这个传说,在下亦曾听闻。据传,这条龙脉位于建州之东,与其他藏于山岭的龙脉不同,此龙脉却藏于一棵大松树上,称为挂角龙,故那大相士一时疏漏,无从查到。后来天命汗葬父母骨殖于树上后,我大金便得以从建州兴盛,却是正应了此龙脉之说也。”
范文程亦感慨道:“那个明国相士方玉,据传是上古时期御龙氏之后,探寻龙气之功力堪为了得。据他考证,这东北的九条龙脉,皆是上古时期,舜帝斩杀的九条巨龙所化。当时,这九条巨龙在南方兴风作浪,舜帝便携天帝所赐之剑,将这九条巨龙斩杀。九条巨龙龙魂不灭,远窜东北各地,潜养深藏,至今却有数千年之久矣。”
“是啊,据余听闻,那相士方玉,前来东北破解龙脉,实为逆天之举,却不知,以人力而抗天道,必造其噬。方玉这般举措,反而帮了我大金大忙。”宁完我笑吟吟说道:“本来,东北之地,九龙相争,我大金未必能遂定东北,现有方玉铲除其他龙脉,故我大金乃能迅速一统东北女真诸部,接着再图明国与蒙古矣。”
宁完我说到这里,君臣三人皆大笑起来。
皇太极站起身来,目光灼灼地说道:“各位说得好,本汗决定了,现在我大金既已获传国玉玺,且待今年局面安定后,我大金将要重新改国号,更族名,本汗也要与那明国皇帝一样,去汗称帝!”
范文程与宁完我一同拱手致礼:“吾汗英明过人,顺天应命,我等感佩之至!”
三人谈笑更欢,这时,忽有密侍来报,说有重大事情禀报。
见到密侍一副有机密要事要报的样子,范文程宁完我等人急急告退。
“你这般急来,却为何事?”皇太极低声说道。
“禀大汗,我等探得,现在辽东之地有流言传来,说大贝勒代善与正蓝旗主德格类,与那明国的李啸相勾结,欲对大汗不利!”
“哦,竟有这般流言?”
“正是,现在盛京、辽阳等地,这等流言传之甚广,说得有鼻子有眼,奴才不敢欺瞒,故特来急报。”
密侍说完,皇太极那双细眯眼中,一道阴冷的寒光一闪而过。
他心下当然知道,这般流言,无头无尾,皆是不值一提。只不过,这样的流言,也许,能成为自已打击政敌的极佳机会。。。。。。
在密侍细细地将流言全部说完后,皇太极的面孔,愈发阴狠可怖。
他悄悄地攥紧了拳头。
皇太极不会想到,他在下定决心,准备利用这个流言打击代善与德格类等人时,最开心的人,会是那个赤凤卫指挥使的李啸。
因为这样的流言,是李啸专门令安全司司长黄保,派人在辽东各地制造传播的。
他的目的,便是挑起后金内乱,削弱后金的实力,也减轻现在东江镇所承受之压力。
其实,前世过明史的李啸知道,这崇祯八年,后金会有一系列的动乱发生,李啸希望,能将这些后金的动乱,挑动得更大更彻底一些,让作为渔人旁观的大明,获得更多的利益与好处。
这些动乱的起因,便是大前年末的莽古尔泰之死。
崇祯五年末,奴尔哈赤第五子,衮代皇后富察氏的大儿子,曾经的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三贝勒,正蓝旗主莽古尔泰暴疾而亡。
李啸猜测,莽古尔泰其实应该是死于谋杀,因为在他死掉的这一年内,清史稿与满文老档中均未有此人任何生病的记录。一个身体健壮从未得过大病的人,这么蹊跷的一夜暴死,其中,绝对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而按历史进程,在今年的十月份,他的同母弟弟德格类,也是一样会没有任何疾病预兆的突发死亡,并且死亡的症状与莽古尔泰一模一样。
这样的事情,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莽古尔泰与德格类,皆非正常死亡,极可能是被人谋杀。
李啸甚至认为,莽古尔泰很可能死于乌头一类的毒药,这种毒药会让人口舌麻痹,不能说话,最后在剧烈的痛苦中抽搐身亡。
所以,清史稿中的模糊记录,很可能是刻意在掩盖什么。应该是故意用模糊的语言,来掩盖这些精心设计的谋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啸在想,如果自已设计得当的话,也许,自已将会成为那只最终获利的黄雀。
多谢普罗旺斯的梦想,白色宇宙风17两位兄弟的月票,感谢支持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后金之乱(一)
崇祯八年九月初,多尔衮统军返回盛京,受到了皇太极的热烈迎接。
多尔衮双膝跪地,一脸恭敬神色地双手献上传国玉玺,皇太极一脸笑容连声勉慰,便亲手收下,兄弟二人言笑晏晏,兄爱弟恭,简直是兄弟团结的典范。在众人面前,完美展示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们,团结和睦兄弟同心的光辉形象。
随后皇太极下令,隆重款待率族来降的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及其母苏泰太后等人,并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感谢上苍将传国玉玺送给了金朝。
心情大悦的皇太极,将次女玛格塔格格赐婚给额哲,以示荣宠,额哲大喜而受。
接下来,在已彻底稳住了插汉部部众后,后金的高层贵族,开始对林丹汗的几个福晋进行瓜分。
在北方蛮族看来,胜利者拥有对战败者的一切处置权,所以,把林丹汗的几个福晋以及姊妹瓜分,自然是天经地义之事。
大贝勒代善,最是贪婪和急不可待,他向皇太极提出,要娶福晋俄尔哲图和林丹汗的妹妹泰松格格。
代善之所以选定这两个女人,因为他私下了解过,这两人的财产最为丰饶。故代善唯恐肥水落了他人田,才这般急切地请皇太极同意他迎娶这两个女人。
见到代善一开口就要了两个女人,皇太极心下,对他这副贪婪的嘴脸极为厌恶。
况且,因为有了李啸散布的那些传言,皇太极对于代善求娶这两个颇有钱财的女人十分警惕,最终,他只让代善娶了泰松格格,而把福晋俄尔哲图让阿巴泰娶走。
代善心下衔恨,却无可奈何,只能照皇太极的指令办。
见到有钱的福晋们都快被自已的叔伯们瓜分完了,豪格心下十分着急,他向皇太极提出,要娶福晋伯奇以为侧室。
这件事,皇太极不置可否,本欲同意此事,谁知此事却让豪格的岳母,也是自已的姐姐莽古济知道了,她顿时十分生气。
莽古济,是老奴第三女,与莽古尔泰、德格类一样,同为衮代皇后所生,后嫁给海西六部之一的哈达部部长武古尔代,生了阿木沙礼与卓那希两个女儿,再后来,大女儿嫁给了代善长子岳讬,二女儿嫁给了豪格为妻。
后来武古尔代病死,莽古济便遵皇太极之令,嫁给了蒙古傲汗部博尔济锦氏的济农,琐若木杜棱,并把开原地作为嫁妆,令其与丈夫琐若木共居于此。
听闻皇太极欲给豪格娶伯奇福晋为侧室的消息后,莽古济心下十分不满,唯恐女儿就此失宠的她,到皇太极面前大吵大闹,要他不得同意豪格这般花心的举措。
皇太极对于这个莽古尔泰的亲姐姐这般吵闹,心下十分厌恶,强忍着没有发作。只不过,后来他听说莽古济又去了代善那边诉苦的消息后,这个亲情凉薄的家伙,终于动了杀机。
随后,皇太极给代善及其子岳讬、萨哈廉等人,罗织了一系列罪名,革除了代善大贝勒称号,削掉了和硕贝勒的名爵,从他手下的正红旗中,夺去十个牛录,编入两黄旗中,另罚银万两,雕鞍马十匹,甲胄十副,以为惩戒。
岳讬与萨哈廉二人,也分别处以每人夺娶两个牛录,罚银,罚马,罚甲胄之类的惩罚。
在皇太极沉重打击实力雄厚的两红旗后,正蓝旗主德格类,已明显感觉到了,接下来,皇太极恐怕就要对自已痛下杀手了。
毕竟李啸的那道恶毒流言,可是赤祼祼地针对代善与自已。皇太极既然已经沉重惩治了代善,那绝无可能会轻饶了自已。
德格类有种可怕的直觉,那就是皇太极对他的惩罚,极可能会比代善重得多。
毕竟自已的亲哥哥莽古尔泰,可是不明不白地暴病而死,其中的情况,德格类心有所感,却当然不敢深究。
也许,心狠手辣的皇太极,会对自已痛下杀手?
这些天来,德格类常常单独把自已关在房间中,只不过,长吁短叹的他,却常常回想起几年前的那个夜晚。。。。。。
崇祯五年十二月上旬的一夜,外面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德格类,以及他姐姐莽古济与姐夫琐若木,一同到达莽古尔泰的府上,莽古尔泰随即在一间密室内,设宴款待。
洒过三巡之后,莽古尔泰忽然双眼泛红,语气哽咽:“姐姐、姐夫、德格类,今日一宴后,恐再难与各位欢聚。”
三人闻言皆大惊,忙问其故,莽古尔泰便仰头长叹道:“去年大凌河之战,我因军伍指派不公一事,与老八产生口角。后因我头脑发热,口不择言,又露刃相逼,终致与本来就对我心怀颇测的老八,发生正面冲突。却万万没想到,时间已过了一年,他竟然还绝不肯谅解我,定要至我于死地方肯罢休啊!”
莽古尔泰叹息说完,一脸恨恨之色。随即压低声音说道:“近日来,据我护卫禀报,常常发现一些行迹诡异之人混入府中,我在想,也许,老八终于忍不住要对我动手了!”
一旁的面貌与莽古尔泰颇像,神情却更加精悍的德格类,脸色阴沉的说道:“哥哥啊,说来说去,还是你当日行为欠妥当之故!竟连”爹个鸟”这般粗语都敢对老八说,又欲对老八露刃挥刀,实实欠妥之至。若非当日我出拳将你击出大帐之中,你早被老八的一众侍卫当场格杀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莽古尔泰一脸涨红,他懊悔地说道:“此事我****悔之,然已发生,多说何益。现在我遭人如此陷害,该当如何是好?”
容貌富态气质雍和的姐姐莽古济,见得莽古尔泰这般窘况,她想了想说道:“那我们赶紧向老八报告此事吧,德格类你现在担着户部主事,老八对你还算信任,也许,由你向老八说明情况,可能会得到他的原谅。”
德格类斜了她一眼:“姐姐纯粹是妇人之见,这种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岂会如此轻易弥合!我们与老八之间的猜忌与裂痕又非只是一日两日,我若代哥哥去向老八求情,老八只会疑心更重,此人心狠手辣,怕是下手更快了。”
莽古尔泰涨红了脸,一脸横肉颤动:“那怎么办!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反了!”
莽古尔泰沉声吼出的这句话,让一直未参与谈话的姐夫琐若木大惊失色,手中的汤羹几乎掉地。
琐若木心中突然极度懊悔,这位蒙古傲汗部的济农,半点也没有继承祖先那骠悍勇猛的血液,反而是个极其懦弱胆小的人。他原本以为和自已的第二任妻子莽古济来这里,只是参加莽古尔泰的一次普通家宴,却没想到,在这里听到这番越来越让人心惊肉跳的谈话后,才知道自已已被妻子绑上了贼船。
“莽古尔泰,你行事万万不可冲动,定要慎重行事啊。”琐若木语音颤抖,满含深深地恐惧。
莽古尔泰鄙夷地扫了一眼这位胆小如鼠的姐夫,冷哼一声:“我现在已将老八彻底得罪,与其****活于忧愁恐惧之中,最终还是让他来杀我等,不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老八给除掉,夺了汗位,方可彻底免我等之忧。”
琐若木闻言,面色更是惨白如纸,他苦着脸,不敢吭声也不敢再喝汤,可怜兮兮地拿着汤羹发抖。
此时的莽古济反而冷静下来,她冷冷地对莽古尔泰说道:“这等大事,弟弟万万不可莽撞,需要仔细想好。”
德格类也低沉而道:“哥哥,此事事关重大,需得小心行事,你要想好,这可是成则一步登天,败则全家覆灭九族株灭之路啊。”
莽古尔泰双眼愈发变红,眼泪不知不觉地悄然落下:“我不杀他,他必杀我,我哪里还有路可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而争之。愿诸位至亲助我,大事若成,我定将高官厚赐重谢各位。”
莽古济也流泪了,她轻轻地拍了拍莽古尔泰的肩膀,柔声而道:“弟弟,你放心,姐姐一定尽力助你。”
德格类低着头,脸色越发阴沉,沉吟半晌后,终于还是缓缓地说道:“哥哥既已定了心事,弟弟我当全力以助。”
琐若木没有说话,只是双眼呆呆地望着窗外,一脸呆滞之状。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三人转头望向琐若木,琐若木方从迷思中回过神来。见三双阴寒的目光正定定地射向自已,他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连忙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莽古尔泰你既有心夺位,姐夫虽无能,但若能有帮忙之处,定会尽力。”
莽古尔泰回给他一丝冷笑:“姐夫勿忧,有你这个表态就够了。”
琐若木低头哂笑,心下却暗恨不已。
随后几个人开始议定行动计划,经过好一番反复的商讨,最终决定的计划如下。
首先,由德格类向皇太极禀告,说莽古尔泰现已知悔改,故请皇太极至莽古尔泰家中赴宴。宴会时,事先埋伏五十名刀斧手于外间,若皇太极前来,则在其酒中下毒,将其鸩杀,若其发觉不饮,则刀斧手齐出,将其砍杀,随后,调发兵力直取皇宫,夺取汗位,昭告天下。如果最终这个计划不能实施,则率领正蓝旗全部兵力,撤退到琐若木所在的开原城中固守称王,开原城高大坚固,当可长期稳守,到时自已再暗中拉拢皇太极的反对者,最终要将皇太极扳下汗位宝座。
四人起身至一间更加隐密的佛堂之中,对着佛像歃血盟誓。
莽古尔泰双手合十,跪于佛像之前,泪珠滚滚地立誓道::“我莽古尔泰,天命汗第五子,三大执事贝勒之一,现已结怨于杀父夺位谋害兄弟的伪汗皇太极,现吾立誓,必将铲除伪汗皇太极,以报父汗之仇,以正国之序统。现有皇姐莽古济,姐夫琐若木、皇弟德格类同襄共助,共谋大举,以昭国事。尔等助我,事济之后,如视尔等不如我身者天地鉴之。”
莽古济、琐若木、德格类皆低头立誓:“我等愿齐心襄助莽古尔泰夺得汗位,此言一出,覆水难收,如不践言,天地鉴之。”
言毕,莽古尔泰咬破中指,血书盟誓内容于绢帛之上,随后于佛像前焚烧。
熊熊燃起的火焰映照着四人表情各异的脸,脸沉如铁的莽古尔泰将粗大的右手一伸,三只右手紧紧地搭扣在他右手手背之上。
。。。。。。
这时,窗外一股凉风吹来,让沉思不已的德格类,竟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他心虚地四下张望,发现并未有任何人进来。
德格类一声苦笑,不觉又回想到莽古尔泰死后的情形。
让德格类等人都没想到的是,莽古尔泰定下夺位大计后的三天的夜晚,正在小妾依塔勒房中休息的莽古尔泰,便神秘地暴病而死。
据那名小妾事后供道,当天夜晚,莽古尔泰正与她说笑来着,突然便口不能言,口鼻出血,痛得真在床上翻滚,在抽搐嘶吼了近半个时辰后,便气绝身亡了。
此时,莽古济琐若木等人已返回开原城,故只有德格类闻讯后迅速赶来。
见到大福晋哈达纳喇氏和莽古尔泰的一众妻妾,正围着莽古尔泰已然冰凉的尸体,扯天扯地大哭不止时,德格类浑身发冷。
他暗想,也许,接下来,被杀的那个人,将是自已吧。
德格类快速思索了一下,立刻下令,着大福晋与那名小妾殉葬,随后为莽古尔泰发丧。
大福晋大哭了一阵,最终盛装打扮了一番,然后咬牙喝下一壶毒酒自尽。那名小妾依塔勒不愿意死,惊惧至极的她,欲从莽古尔泰家中逃走,被几名侍卫抓住,活活用弓弦勒死在莽古尔泰灵前。
莽古尔泰的葬礼举办得隆重而热烈。
天聪汗皇太极率一众兄弟与大臣亲自前来哭灵。
身着素服的皇太极在莽古尔泰的坟前,哭泣得极其哀痛,参加的葬礼的人们,都被大汗真挚的兄弟之情感动不已。
天聪汗整整哭了三鼓钟才回去,随后又在中门设置灵堂来祭奠莽古尔泰,又情真意切地大哭了一番之后,才在众人那大汗要以国事为重,不可哭坏了身体的苦苦劝谏反复劝说下,方回宫休息。
皇太极这番举动,让后金国中的百官与臣民皆极其感动。尤其是几个汉人文臣,诸如范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