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的涅槃-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杰洛将军,等您很久了。”毕竟是未来的同僚,虽然乔万尼对安杰洛的脾性知之甚少,但至少第一印象看来,他是一个相当随和的人。
“关于这场叛乱,有什么情报吗?”安杰洛解下衬肩与头盔,交到身旁的侍从手中,“从君士坦丁堡一路过来,倒是看不到一点儿荒芜的景象。”
“怎么说呢……至少在凤凰军团驻扎在这儿的四天,没有受到过任何袭击,周边的村庄也相当安分。哨骑我已经派出去了,初步的重心是科索沃金矿和塞尔维亚腹地,但是塞尔维亚境内山地很多,所以哨骑的效率应该没那么快。”
“没有受到过任何袭击?”安杰洛拧着眉间,将视线转移到了侧窗之外,观察了片刻说道,“如果塞尔维亚真的掀起了大叛乱,叛军应该没有任何理由把普里什蒂娜堡让出来给我们,这里不仅可以直接牵制普林蒂娜高地和哈米迪堡,也可以作为平叛最重要的补给供应点。几乎可以直接断定,这绝对不是什么农民叛乱。塞尔维亚地区这帮子农奴全部联合起来又能掀起多少风浪?他们能做到进退有据,并且主动让出这些重要堡垒来让我们不断深入……乔万尼将军,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理性。”
乔万尼不知道安杰洛指挥正面战场的能力如何,但乔万尼可以确认的是,应对这样的叛乱,安杰洛比他更有经验。
“不管怎么样,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境内对帝国意义最大的一片区域,无论叛军如何变通,我们至少要保证这里的绝对安全。”
军队一旦向塞尔维亚腹地进发之后,补给线的供应会因为塞尔维亚崎岖的山地地形而变得风险重重,在不熟悉地势的情况下,粮道很有可能被叛军截断。大规模军队深入的情况下,战斗力会因为缺粮而大打折扣。因此,科索沃作为深入塞尔维亚的大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手中。
“乔万尼将军……如果普里什蒂娜堡暂时安全的话,我们可以将防线向哈米迪堡推进。”安杰洛似乎已经将塞尔维亚重要的地区牢记于心,并没有看地图,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乔万尼放在一旁的凤凰军团编制表上。
“在侦查工作完全结束之后,我们就可以向前推进了。叛军如此轻易地让出第一道防线,目的应该就是引诱我们向前深入推进。在情况不明之前,我们还是尽量不要轻举妄动。塞尔维亚的地势,本来就不适合大军团快速推进。毕竟……不是谁都能像杰尔季那个疯子一样在山地中推进的。”乔万尼顿了顿,接着说出了后半句话,“至于哈米迪堡的主攻……”
“好了,乔万尼将军。凤凰军团的兵种配比的确更适合于野战而非攻城,您只要能保护好我们的侧翼,哈米迪堡应该还是没什么太大难度的。”
哈米迪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塞,而是一座建立在山地上的山堡。部分城墙还是圆木制成,这样的城堡,真正依靠的也并不是城墙,而是复杂的山道地形。
攻城武器在这种地方是根本不可能展开的,唯一的攻城方法只有强攻垣墙。而因为山地之中密密麻麻的林木,军队很有可能受到火攻的威胁。不仅是攻城武器会受到限制,围城营地的安全也很难得到保证。这种山地攻坚战,袭营是非常常见的守城方反击手段。小股部队可以利用山道和树林迂回,并对攻城营地进行袭扰。
如果真在城墙上展开拉锯,战争的时常很有可能被拖延到五天甚至更久。在战术上,这是安杰洛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
哨骑陆续回到普里什蒂娜堡是在两天之后。
而哨骑们探回的消息,却让乔万尼与安杰洛感到更加诡异。
首先是科索沃金矿。此时金矿之中早已是人去楼空。无论是帝国与阿尔巴尼亚的矿工,还是负责保护金矿安全的卫兵,全部失踪。但根据现场遗留下来的细节看,金矿附近必然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除了防守金矿的卫兵遭到格杀之外,在矿场工作的矿工很可能已经遭到了绑架或是拘禁,既然叛军已经发动了进攻,那么其他塞尔维亚境内的官员、税务人员和驻军很可能也是凶多吉少。
除此之外,普林蒂娜高地与哈米迪堡还有叛军的大量驻军。尤其是哈米迪堡,守军数量在哨骑的刺探下至少已经达到了两千人。普林蒂娜高地的守军数量不明,但在普林蒂娜高地之上,叛军可以进退自如。帝国一旦追进,就有可能遭到伏击。而帝国如果发起对哈米迪堡的进攻,就必须要时刻提防普林蒂娜高地叛军的回防。这也是凤凰军团首先需要重视的地方。
“这样的安排,可不像是农民叛军啊。用空间换取时间……不但让我们不能轻率推进,还切断了我们重要的收入来源。我们还不知道塞尔维亚核心区域的具体情况,一个科索沃尚且这样,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要面对的叛军恐怕更加难以处理。坐镇在叛军背后的,真的只是塞尔维亚的贵族吗?”
“乔万尼将军,在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先让军队开拔吧。拖下去,叛军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
天时并不站在东帝国这一边。乔万尼与安杰洛调集军队准备开赴前线的时候,一场大雨毫无征兆,倾盆而来。
或许这场雨对农民而言相当于丰收,但是对于帝国的军队而言,泥泞的道路会让行军变得更为缓慢,军队机动性会变得更差。对哈米迪堡的守军而言,这场雨却是雪中送炭。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在山堡中筹备更多的物资、箭矢。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期待来自后方的支援。
“麻烦了啊……”安杰洛站在雨中,隔着模糊的雨帘眺望着山腰上的哈米迪堡城墙,“叛军既然选择驻守在哈米迪堡,那么他们必然准备了充足的补给物资。固守城墙,加上这种令人作呕的天时和地利……”
即使是动用圣座卫队的全部兵力,也不足以将整座山城包围得水泄不通。而因为对地形的陌生,也就意味着帝国几乎没有可能摸到为哈米迪堡提供补给的粮道。传统的围城手段,对哈米迪堡几乎起不了任何作用,叛军就是逼着帝国走上强攻的道路。
显然,这应该是叛军早已经设计好的圈套,而帝国,却不得不就这样跳进去。
平叛的征途才刚刚拉开,就陷入了一场僵局。圣座卫队绝对不可能仅靠着正面攻势来与塞尔维亚叛军消耗人力。农民叛乱的规模相当难以判断,但帝国的优质兵源是绝对有限的。
……
“夜安,我亲爱的布兰科维奇陛下。”
被绑缚在王座之上,面色铁青的布兰科维奇,死死盯着被一群士兵簇拥着的来人。他曾一直以为,在得到罗马、匈牙利与阿尔巴尼亚的庇护之后,他可以带着他的财富安详地升上天堂。只是这样的美梦却一触即溃,并在一场宫廷叛乱之中化为泡影。
“列夫·米洛舍维奇科夫!你居然敢背叛你伟大的国王。”
“陛下,我只忠诚于我的国家,而非我的领主。既然国王已经背叛了我的国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民被压迫,被掠夺,被剥削,那么,我就需要替塞尔维亚的人民拿起武器!”米洛舍维奇科夫顿了顿,忽然从腰间拔出长剑,抵住了布兰科维奇的脖子,“更何况,在你从投降书上签字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不是塞尔维亚人民的国王了。你只是罗马人养的一条狗而已!”
布兰科维奇统治期间,塞尔维亚几乎是被周边国家碾得抱头鼠窜,最终还不得不屈膝投降。国内,不论是人民还是贵族,都更渴望着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王国。
“醒醒吧!米洛舍维奇科夫!你面对的是匈牙利、阿尔巴尼亚与罗马帝国组成的同盟联军,他们的兵力数倍于塞尔维亚!而且我们根本没有多少正规部队,难道你想就靠着一帮连最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有的农民,放下农具,拿起铁锹,去对抗战无不胜的罗马军团吗?”布兰科维奇咆哮道。
哪怕他现在只是帝国的一条走狗,起码帝国给的口粮足以让他吃饱喝足。但如果米洛舍维奇科夫的叛乱一旦成功,或者说需要任何手段来提振军队和平民的士气,他的脑袋,随时有可能成为一件相当有价值的祭品。
“你以为,我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庞大的部队的?”米洛舍维奇科夫面带讽刺地看着布兰科维奇,“塞尔维亚人,永远不会成为其他的人的奴隶!除非,我们流干了最后一滴血,除非,王座之下已经没有了能够拿起武器的人。”
“为了重新建立一个虚妄的统治,为了一个几乎达不到的目标,为了你可笑的信念和愿望,用几场演说煽动一帮地主,然后让所有塞尔维亚人用自己的鲜血来铺路?米洛舍维奇科夫!你要的,究竟是一个独立的塞尔维亚,还是一顶金灿灿的,沾满鲜血的王冠?”布兰科维奇挣扎了两下。
米洛舍维奇科夫的目的有多么纯粹,他不清楚,但是他知道,这个人的指挥才华再出众,人脉再宽广,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两败俱伤,而对塞尔维亚的现状,不会有任何改变。只是平白无故消耗掉平民的生命。
在东欧地区,罗马人组建的三国同盟想要针对一个孤立无援的塞尔维亚,怎么看,都像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王冠?你以为我在乎究竟是谁坐在这王座之上吗?”米洛舍维奇科夫拿剑身拍了拍布兰科维奇的脸颊,“醒醒吧……我亲爱的先生,塞尔维亚只剩下一片废墟了,如果塞尔维亚的人民同意,你应该是第一个为伟大王国献身的人。”
几个小时之后,米洛舍维奇科夫的塞尔维亚复国军彻彻底底控制了斯梅代雷沃。匈牙利的驻军、布兰科维奇豢养的私兵与其他外部势力的官僚贵族被尽数抓捕或格杀。城门四闭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将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抗争。
当然,米洛舍维奇科夫绝对不是一个蠢材,仅仅凭借着小小的塞尔维亚,尤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农夫,根本不可能赢得反抗的胜利。
因此,身为目前复国军的最高指挥官,米洛舍维奇科夫尽可能地在为塞尔维亚赢得外部支援,他也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个伸出援手的,会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
暴雨持续了四天才渐渐有收拢的迹象。
但对帝国而言,最好的进攻时间显然已经被延误。由于暴雨的冲刷,哈米迪山堡城墙下的土地变得泥泞而湿滑,这样的地面,相当不适合架设攻城云梯。
不仅如此,叛军对城墙的巡守日夜不断。圣座卫队根本无法找到突袭的机会。真要到最后拼补给,拼消耗,先败下阵来的会是帝国还是塞尔维亚叛军,还未曾可知。
这样毫无进展的围城,消耗的是双方的耐性。但安杰洛,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与山堡上的守军空耗下去。
“安杰洛将军,今晚这场雨差不多就能停下了,到时候,先让我们的士兵尝试着攻击一次吧。”
“不。给了他们四天的时间准备,现在强攻,就是在让我们的士兵送命!他们不是喜欢坚守不出吗,好啊……”
………………………………
第二百三十章 转移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帝国的第一进攻目标一定会是哈米迪堡,无论是战略价值,还是这座堡垒在科索沃地区的中枢地位。如果帝国想要深入平叛,哈米迪堡绝对不可能交给叛军。否则,帝国会随时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
但偏是这样,安杰洛却用了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对普林蒂娜高地展开了突袭。
叛军在普林蒂娜的驻地,是在普林蒂娜山山顶。这里山势极为陡峭,叛军采用联营的方式在这里驻扎,并建立联合防线。虽然只是原木尖刺木桩建立的简单壁垒,但借助山势,几乎没有任何强攻的空间。甚至部队在这里还有失足坠落山崖的危险。
而在山顶上的叛军,却可以随时随地向凤凰军团的营帐发起突袭,虽然都会被成功化解,也不会造成什么兵源损耗,但这样高频率的扰袭却让凤凰军团的士兵苦不堪言。整个军团引以为傲的重骑兵、重步兵在科索沃的山地之中没有任何施展空间,反而要被厚重的盔甲所钳制。
“乔万尼将军,今晚换防以后,让所有人撤出营帐。”安杰洛拉开营帐的门帘,“再这么围下去,匈牙利军队杀到斯梅代雷沃了,我们还被困在科索沃这片深山老林里。”
“撤出营帐?山头上的叛军每晚都会来袭营,我们撤出营帐,难道把这里的粮饷物资都留给他们?”乔万尼有些不解道,“军队的马匹和装备想要转移还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我们顶多把人撤空,剩下的东西,说给就给了?”
“我在哈米迪堡的围城营地里下达了一条指令。今夜雨一停,我留在那儿的数千圣座卫队士兵会对哈米迪堡的城墙展开强攻。并且会做出不惜一切代价的态势……”
“强攻哈米迪?这恐怕……等等……”乔万尼忽然反应过来了安杰洛的意图。不论哈米迪堡的情况具体如何,今晚,对哈米迪堡的攻势都只是一个幌子。
撤空普林蒂娜高地下的驻军,给袭营叛军的第一个判断,绝对不是趁机掠夺营帐内的粮草物资,而是联想到哈米迪堡的危急态势。哈米迪堡之所以易守难攻,除了天时地利之外,还有它与普林蒂娜高地的联防能力。无论哪里受到强攻,另一方面都可以迅速展开援护。
哈米迪堡的防守就算再牢固,受到凤凰军团和圣座卫队的强攻,绝对是有沦陷的可能的。而在夜晚之中,哈米迪堡的驻军也无法判断帝国的攻城兵力,看到圣座卫队前赴后继地冲击城墙,他们当然也会向普林蒂娜高地求援。
就算叛军的最高领导人真的是某位精通军事的将领或贵族,也不可能呆在哈米迪堡之中,守城叛军接到的命令,大概也只会是“不惜一切代价死守”。
当普林蒂娜高地的指挥者受到哈米迪堡的求援之后,帝国才会发动真正的攻势。借助暗夜的掩护,向普林蒂娜高地叛军营寨发起强攻!
“安杰洛将军……不得不说,夜袭是一个风险相当大的决策。”乔万尼深知这一项决策的冒险性,“每一环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不仅要依赖圣座卫队的驻军给哈米迪堡的守军带去足够的压力,还需要普林蒂娜高地上的守军不会因为留在这座营帐中的财物而放弃援护。要知道,叛军绝大部分还是被煽动的农民或者是塞尔维亚曾经的地方民兵。这些人的战斗素质大概也就是和奥斯曼的奴兵相提并论而已,想让他们对财物视而不见……难度也太大了一点。”
“那么,我们就做得再真实一些。”安杰洛笑道。
“什么意思?”
“每次塞尔维亚叛军的夜袭,会派出多少人?”
“六七百人。但是他们几乎不和我们发起正面冲突。每次夜袭也只以骚扰为主,或许还有侦查因素在其中。这样的袭击很少能产生人员伤亡,每次也最多只留下几十具尸体就会后撤。可能他们也想通过频繁的袭击来牵制住凤凰军团,让我们无法轻易支援哈米迪堡。”普布利乌斯解释道,“但是我们一直无法得知普林蒂娜高地上究竟有多少叛军。从营寨的规模来看,至多也不会超过两千人,大概与哈米迪堡类似。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叛军按照我们的计策去支援哈米迪堡了,我们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留下一些守军……在夜晚我们又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四五百人恐怕就能拖延我们一整个晚上。当叛军回援之后,我们会更加进退两难!”
“这个不是你的风格,普布利乌斯。”乔万尼笑道,“看来雅典的失败对你的影响还挺大的。但是,如果一名指挥官,非要手握十成胜算才愿意开战,那么他永远都无法获得胜利。”
“好了,你们如果要上课,我们放在处理完哈米迪堡和普林蒂娜高地之后吧。”安杰洛视线扫过营帐中间一块并不完整的沙盘,“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攻山部队的后撤了,尽量绕普林蒂娜高地的后方,注意,宁可绕远路,也一定要保证不会被发现,然后……在这里留个三四百人。”
“三四百人?”
“做的太假了,恐怕这帮叛军也不会相信。三四百人的守军应该正好。只要我们的防守火力有所稀疏,防守强度有所减弱,叛军们一定会有所察觉,这样,无论他们是否选择继续攻击我们的营帐,都会相信哈米迪堡正在受到巨大的威胁。一旦他们掉头支援,普林蒂娜高地后方的伏兵立刻压上去,夺下高地上的城塞。最后,我们再留一道后手。”安杰洛从一边的侍从手里又拿过两面兵旗,插在了普林蒂娜高地与哈米迪堡中间微有下凹的山谷之中,“这里应该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唯一有阻击价值的地方。他们袭营的军队撤退之后,我们营帐中剩余的部队也别闲着。转移到这片山谷上方。如果普林蒂娜高地的攻势受阻,这几百人的兵力,依靠有利地形,应该可以阻击很久。”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战(上)
塞尔维亚叛军对于夜袭的攻势计划是没什么新意的,大致来说,弓箭几轮齐射加上对围墙装腔作势的攀越,如果雨停了,他们也可能用火箭袭击营帐。这样的袭击进行至多半个小时就会停止。或如何在这半个小时之内用精湛的演技吸引到塞尔维亚叛军,并让他们误以为哈米迪堡受到了两支军团的强攻,就是留守在营帐中的普布利乌斯需要做的事情。
夜幕降临之后,乔万尼与安杰洛带着凤凰军团与圣座卫队的部分精锐从后方栅墙离开了营帐,此时雨水已经渐渐停歇,而距离塞尔维亚叛军袭击营地还有六个小时左右。这是留给普布利乌斯最后的准备时间。
“前几天,我们采用的防守方法一直是弓箭无差别覆盖射击,加上在栅墙上布满士兵。因为叛军也大概清楚凤凰军团的人数规模,所以他们不会起疑心。而今晚……我们只布置两轮弓箭齐射。”普布利乌斯将留在营地中的四名步兵中队队长聚集在了一起,并下达了一道防守指令,“接敌的那面栅墙,尽量用步兵填满,但一定要尽快制造防守漏洞。每次他们都会尝试攀登栅墙,这次我们就给他们机会。”
“普布利乌斯将军,栅墙如果失手,我们的士兵恐怕也会进退两难……”
“不用进,栅墙失守之后,我们只管后退,但后退,绝不是溃退!所有士兵,必须保持阵型,在栅墙时候之后,才进行真正的抵抗。很快,他们就会发现我们营地中兵力不足的事实。安杰洛将军会在他们攻城之后点燃柴草和狼粪的混合物,制造出来的火光和浓烟一定会吸引到普林蒂娜高地叛军的注意力,只要坚持到这个时候,来夜袭的士兵只能后退。毕竟哈米迪堡一旦陷落,掎角之势就随之消失。普林蒂娜高地也就没有任何防守价值了……”普布利乌斯将几个中队长带出营帐,凤凰军团因为人数众多,因此营地的面积也相当之大,“借助这里崎岖不平的地势,我们可以分段防守,梯次阻击叛军的攻势。不要在意财物粮饷,这一口他们咬不下去……就算咬下去了,早晚也得吐出来。我们大概四百人,分成三段来防守营帐。每一段防线,出现二十人以上伤亡之后立刻后撤,这里的空间足够我们换取到充足的时间,避免过量伤亡,一直是最重要的课题。”
前来夜袭的叛军果然没有让普布利乌斯等待太久。当他站在栅墙之上,看到远处的点点星火时,他就知道,因为天气转晴的关系,这一次夜袭恐怕会比之前几次更加迅猛些。
“准备飞梭箭,齐射两轮之后停止……制造出我们人手不足的假象……哦当然,我们的确人手不足。”
响箭,最初的作用仅仅是用于军队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传递,也是响马这个臭名昭著的称号的来源。而飞梭箭,与响箭原理相似,在大规模的军团作战中,会产生一种刺耳的声音,汇聚起来,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主要作用,也就是打击军团士气。
飞梭响箭的齐射,往往伴随着弓箭部队大量的人数优势,此时,营帐中区区百余支箭矢,反而会给城外夜袭的叛军一种错觉——帝国营帐中没有那么多人手,加之普布利乌斯早有预谋的败退,这场好戏,也就如约定的一样正式上演。
叛军的箭矢密密麻麻飞入营帐之后,等来的却是帝国稀稀疏疏的还击,还伴随着诡异的声效。而当叛军步兵相当轻松地冲上了栅墙之后,叛军的指挥官迅速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也按照普布利乌斯的计划,在栅墙被夜袭的叛军攻破之后,剩余的四个中队立刻开始有序地撤离。通过传统的方阵队列,可以尽量保证在后撤途中不出现人员伤亡。而叛军则是小心翼翼地进入营帐,并做出随时准备后撤的阵势。毕竟帝国诱敌深入歼而杀之,一战分割包围奥斯曼数万人的战役可名扬千里,叛军也怕从两边忽然杀出些伏兵。
“继续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