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烈祖-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飞仙丹”的罪过,再者,也是报答师尊多年来的养育之恩!

    **************

    在某一处静谧的山林之巅。

    仙风道骨的吕洞宾,正等着一个拄着扁拐、背着青囊的年轻道士,追赶上来。

    那年轻人气喘吁吁的跑至吕洞宾身前,两眼一抹黑,就躺倒在地上,道:“不行了,不行了,每天疾行八百里,翻越这么多山头,就是再好的马也吃不消,何况是我陈抟。”

    吕洞宾没有回话,只是目光往浙江东面眺望。

    陈抟就知道吕洞宾在想些什么,不由好奇问道:“记得在六年前,就曾听你说过,当时的仙门门主米青烟,已经成功的羽化飞仙,为何如今林缥缈,又突然来这么一出?她们通告天下,说什么米青烟刚刚陨落、将仙门之位,传给林缥缈,又邀请同道中人,上括苍山参加葬礼。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吕洞宾捏了捏胡须,道:“林缥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外乎是抛出一个鱼饵。目的就是为了引诱鱼上尘上钩。要知道,林缥缈在这六年来,曾不停的派人查探鱼上尘的下落,结果却都一无所获,迫不得已,她才出此下策。”

    陈抟皱眉道:“林缥缈就这么肯定,鱼上尘会回到仙门,为她师父送行?”

    吕洞宾摇头道:“也许不只是送行这么简单。一个是想要重回仙门、夺得门主之位,一个则是想要清理门户、击杀鱼上尘,再取回‘飞仙丹’。”

    陈抟沉默了片刻,道:“依我看,洞宾兄的猜测,只能算是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吕洞宾奇道:“图南兄又有何高见?”

    陈抟道:“还记得我以前跟你说过,在大悲寺中,曾有一个小男孩,机缘巧合,练就“圣胎”一事吗?”

    吕洞宾哑然失笑,道:“此事,我自然记得。当时你还为了这个家伙,竟然恳求我亲自前往扬州,去传授他‘龙虎金丹秘诀’呢。”

    陈抟就再一次激将,道:“只可惜堂堂的吕洞宾,嫉妒心太强,怕别人青出于蓝,赶上你的修为,这才迟迟不肯传授。”

    吕洞宾晃了晃手指头,道:“好吧,我承认,我吕洞宾心里面是有点不舒服、不平衡,他奶奶的,老子花了四、五十年,才练出的圣胎,他一个小毛孩子,没几天功夫就练出来了,凭什么他这么好运,凭什么还要老子去毫无条件的教他……”

    “……不过,图南兄,你这么看我吕洞宾,也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须知我的寂寞之心,远远要高于嫉妒之心。在这天下间,若是能有同道中人,可以与我不相上下、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玄之又玄的修炼秘境,当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陈抟表示费解,道:“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藏着掩着?”

    吕洞宾道:“终归还是‘机缘’两字,若机缘未到、那李正伦尘缘未了,我却强行授他‘龙虎金丹秘诀’,以致于他一心向道,而割舍了世间一切牵挂以及羁绊,对他、以及对世人而言,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顿了一顿,又问道:“之前明明讲的是仙门中人,你总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到这个小男孩吧?”

    陈抟似在心中回味吕洞宾的那一番话,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道:“因为鱼上尘这些年,就一直和他在一起。我有理由相信,鱼上尘已不再是六年前的鱼上尘。”

    吕洞宾眼前一亮,道:“你该不会是想告诉我,近几年,在江淮两地,突然间名声鹊起的那个方夫人,就是鱼上尘吧?”

    陈抟道:“正是此人。她这些年都醉心于教书育人,和李正伦在一起,心性趋于祥和,不再是以前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哩!”

    吕洞宾欣然赞道:“此可谓一物降一物,确有其道理。那依你之见,鱼上尘是不会来仙门闹事了?”

    陈抟道:“鱼上尘可能还是会去仙门,但仙门门主之位,必然不是她的目的。但如今,林缥缈布下这么大的一个局,怕只怕,鱼上尘有去无回。”

    吕洞宾亦深以为然,道:“既然如此,我须亲自上一趟仙门,希望林缥缈可以手下留情。”

    陈抟好奇问道:“林缥缈此人修为如何?”

    吕洞宾道:“已经直追当年的米青烟了。而她的实际年龄,只怕比你大不了几岁。”

    陈抟不由倒抽一口凉气,道:“这世间的狠绝儿,从来都是无独有偶、成双成对的。李正伦如是,林缥缈亦如是。唉,这些怪人真是可恶得很啊,洞宾兄你也是可恶至极,总是说些遥不可及的境界,来打击我的自信心。”

    吕洞宾放声大笑,道:“我这不是打击你自信心,而是锤炼你的修道心。”

    继而想到了什么似的,道:“如果我没有猜错,林缥缈很可能已经有了‘羽化飞仙’的能力,而等不及再过三十年之后,等仙门练出第二颗‘飞仙丹’,是以她才想要诱使鱼上尘出现,抢夺其飞仙丹,届时,林缥缈当可借助飞仙丹,羽化飞仙而去。”

    陈抟露出一个苦恼的表情,挠了挠头,道:“你这么说,很是有些道理。不过我忘记告诉你咧,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飞仙丹了。因为飞仙丹在当年,已被鱼上尘一分为二,一半她自己服了下去,而另一半,则在李正伦的肚子里。当年,根据我与正伦兄的分析,飞仙丹也是促成其练成圣胎的一大因素。”

    吕洞宾登时惊怒,吹胡子瞪眼的道:“如此重大的事情,你为何不早说?”

    陈抟立时还以颜色,道:“我当年早说了是机缘巧合,李正伦结下圣胎。可你却不理不睬的,没再追问,那我自然也懒得再多说什么。”

    吕洞宾随即大感后悔,接着说出一句叫陈抟震骇莫名的话来,道:“我曾听米青烟说过,飞仙丹此物,只会随着她们的羽化飞仙,而一起消失于人间。如果其他任何人服用,只要仙门用于炼药秘法,当可从人的肉身之中,再转而炼化成丹。若林缥缈心中有执念,非要取回飞仙丹不可,那么,李正伦以及鱼上尘两人,恐将沦为林缥缈炼丹之炉鼎,性命不保!”

    此前陈抟一直躺在地上,这时却突然蹦达起来,又拄起扁拐,一溜烟往山下跑去。

    吕洞宾传音喊道:“图南兄,不是还要再比试三千里路,一较高低吗?你这可算是临阵脱逃?”

    陈抟的声音随风传回,道:“还比试个鬼啊,你就从来没让老子赢过一回,以后再也不陪你玩了……”

    说着话时,人影已经消失在茫茫的山野之中。

    吕洞宾望着陈抟跑去的方向,却是心知,这家伙定然是亲自嘱托李正伦去了!

    那个小鬼头,竟能让陈抟如此紧张,可见此人的确有些斤两。有机会,倒是不妨去扬州城,见他一见!
………………………………

第十六章 六朝古都,再会故人

    昪州,即古之金陵、建康。

    自东汉、三国以降,孙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凡此六国,全部都是建都于此,因此昪州城,亦有“六朝古都”之称誉。

    昪州城曾经繁华一时,虽各代王朝相继更替,但亦不减其风。骚本色。直至后来,隋文帝杨坚覆灭陈朝、平定天下,下令将当时名为“建康”的昪州城垣、皇宫大院,全部都毁为农田,这才使得历经六朝、璀璨了三百余年的豪华故都,沦为“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历史遗迹。

    再后来,隋炀帝杨广开通大运河,使得长江以北的扬州,以及长江以南的润州,乘势崛起,取代了建康城的重要交通地位。

    到了杨行密时期,昪州地位已经是大不如前,只有无数文人骚客,到此凭吊怀古,至于那些野心勃勃的军政家们,目光都已经瞥向了水陆交通便利的扬州,以及润州,对于昪州城,反而不屑一顾。

    当然,有失亦有得。昪州刺史王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可以坐拥全城,相安无事。

    正因为昪州城不再是四战之地,反而使得满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民生安泰。这些年来,在王戎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打理下,倒也颇有起色。只是比起扬州、润州那类城市,昪州城早已望尘莫及了。

    李正伦由扬州城出发,乘船前往昪州,水路交通便利,不费一日,很快就到达了昪州刺史府。

    在进入刺史之府前,未免惹人眼目,李正伦以面目狰狞的铜皮面具蒙面,然后出示令牌,一路上倒也通行无阻。

    昪州刺史府,是王戎这些年新建的一座府邸,相对于多年之前、战乱之中的老宅,无疑是恢宏及气派了许多。

    此地,李正伦早已来过数次,他跨过两进庭院,便驾轻就熟的直抵刺史府后厅。

    只见在后厅之中,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坐于后厅主位,此人身量不高、体形稍胖,但脸上却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显然是一个保养有道的人。

    在这个胖男人的下手处,则立着两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两人相互之间、站得颇远,一言一行,皆隐隐透着不和谐的味道,显然,他们之间存在的是竞争关系,乃至于因为竞争而引起敌意。

    胖男人见到李正伦到来,却是忽然摆了摆手,中断了与这两名手下的谈话,示意他们退下。等他们退出老远之后,李正伦这才慢条斯理的走入后厅。

    胖男人却是亲自迎了上来,道:“李先生来得正好,有件事叫我王戎相当头疼,请你给一个意见,如何?”

    李正伦等王戎关上厅门,这才取下铜皮面具丢在桌上,看着王戎颇为纠结的样子,笑道:“什么事情,竟能要叫堂堂的刺史大人,如此愁眉紧锁?”

    王戎就指着刚刚离去的两名手下,道:“这两人,一个叫游简言,一个叫查文徽,都是我最为得力的干将,昪州城能够运转至今、欣欣向荣,全赖他们襄助。今次,我需要远行一趟,却不知该由谁代为主事,先生一向看人很准,来帮我拿个主意吧!”

    李正伦径自走到大厅左侧的一个位置,随意坐下,然后翘着二郎腿晃了起来,道:“抛开其他的条件不说,就从性格而言,我建议你选游简言。”

    王戎大喜,道:“这其中,可有何说道?”

    李正伦言之凿凿的道:“刚才我远远站在门口,倒是没怎么留意他们的脸部表情。但从他们二人的脚步声,我却也能够听出,游简言脚步沉稳,而查文徽则行路匆匆。”

    王戎点头,道:“他二人一向如此,但这又能证明什么呢?”

    李正伦倒是卖了个关子,眼睛撇了撇桌上的空茶杯。

    王戎立即会意,在李正伦的对面坐下后,拿起茶壶亲自给李正伦斟满,道:“先生风尘仆仆而来,王戎不但没有茶水伺候,反而先将琐事来劳烦先生,实在是过意不去。请饮!”

    李正伦倒也不是故意拿捏姿态,他这一天,一路直抵刺史府,滴水未进,还真是口渴难耐了,遂拿起茶水一口饮尽。

    王戎见李正伦这幅如狼似虎的模样,却是心疼得要命,道:“此茶是西湖龙井,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岂容你这般糟践。”说毕将龙井茶藏起来,不再给李正伦斟上。

    李正伦哈哈大笑,道:“别人都说昪州刺史王戎,乐善好施、广结善缘,要我看,却是吝啬小气得很。”

    王戎也不受他的激将法,催促道:“你且快说些门道出来。”

    李正伦于是侃侃而谈,道:“世界上每个人走路的样子,有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姿势除了可以显示自身的教养及风度之外,还能表露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或自信、或失落、或兴奋等等等等……再者,每个人的性格,与其行动步伐,也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从理论上来讲,从一个人走路的姿态,是可以推测出他当时的心里状态的……”

    王戎听得兴起,却见李正伦又只说到一半,看了一眼手中的茶壶,很是不舍的又给李正伦斟了一壶,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喝吧,喝吧,慢着点哟……”

    李正伦差点就呛了一口茶水,心说这个王戎,倒果真是个妙人。

    此人一心向佛、向道,根本无心打理政务。当年战乱之中,昪州城沦为无主之城,而王戎则因为一向乐善好施,在民间颇具声望,这才被百姓推举出来,成了昪州城城主,想不到这一做,便就做了二十多年。

    亦因为王戎资格老,早在杨行密还没有崛起于淮南之前,就已经是名义上的昪州城主。是以,当年杨行密弹尽粮绝,对抗庞师古、葛从周的军队,想要调动昪州粮草都不可得。杨行密唯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求之于大悲寺的慧空方丈,希望能够以禅书换取王戎的半城粮草。

    杨行密在“淮水之役”大获全胜之后,几乎将淮南境内,所有的城池、重镇,都换了他自己的心腹将领,却唯独对王戎优容有加,仍旧继续任命他为昪州刺史,且从不派遣人手去命令他、钳制他,多半便是因为王戎无为而治,在昪州城中德高望重。再者,当年确实是朱全忠的赢面较大,也不能怪王戎不敢义助杨行密,以免迁怒朱全忠,拖累满城百姓。

    由于杨行密的宽容,昪州城在江淮两地,却俨然成了一个国中之国。只需定期向扬州进贡粮饷、银两即可,其他一切军政,则全由王戎自己做主。

    此时天下豪杰,皆以扬州、润州两地,为淮南重镇,对昪州城则是不屑一顾。

    李正伦的眼光,却与别人大不相同。因为他知道,昪州城在日后,仍然将是一座璀璨辉煌的城池。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李正伦在后世,曾在昪州城这一片土地上,足足生活了三十余年,对这片故土,他心里面,有着格外深厚、以及神秘难言的感情。

    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回到这片土地的怀抱,早在六年前,李正伦就已经开始接触昪州刺史王戎了。那时候,虎子刚刚帮他取得禅书,李正伦料定鱼上尘不会善罢甘休,索性就叫虎子连夜将禅书送给王戎。王戎得到禅书之后,并没有因为虎子是个小孩而生出忽视之心,他仍旧打算履行诺言,将半城的粮草作为交换。

    但当时鱼上尘献计、大战将定;再后来,鱼上尘、李正伦建立的鱼龙山庄,又仅有百十余人,断然用不了那么多粮草,于是李正伦就亲自去了昪州一趟,和王戎交涉,打算以禅书换取银两。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李正伦发现王戎一心追求修炼成仙的事情,索性就用陈抟《睡仙经》中的一些心法、口诀,三三两两的透露给王戎,以增进两人关系。

    果不其然,王戎听了口诀之后,立时惊为天人,之后每次见到李正伦,都拱手称之为“先生”,而对于李正伦所需求的银两,自然也就供给得更加卖力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没有王戎的支持,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鱼龙山庄,以及隐藏于暗处的“飞音”组织。
………………………………

第十七章 王老虎逼亲

    李正伦见王戎双眼一瞬不瞬的、盯着自己的茶杯,这一回,只好稍微喝慢了一点,道:“一般来说,走路沉稳之人,更为务实。他们走起路来,步伐平缓,看上去不紧不慢、胸有成竹的样子,是典型的务实主义者。他们凡事讲究稳重,三思而后行,而不至于好高骛远,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来……”

    “……而查文徽走路匆忙,则说明他是一个行动主义者,此人精力充沛、且是精明能干、适应能力强,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以及挑战,此人做事情多半十分光棍,不会拖泥带水。”

    “查文徽确是如此,此人任气好侠,曾有万贯家财,却都被他用来接济穷困之徒,以至于连他自己,都快吃不上饭啦!”王戎听得出神,由衷赞道,“想不到光是走路,就有这么深的学问,《心相篇》果然名不虚传啊。”

    李正伦心中好笑,这哪里是《心相篇》的内容,实在是后世“行为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只是未免王戎刨根问底、以及增加信服力,李正伦这才通通将所谓的“观人术”,扣在《睡仙经》《心相篇》的头上。

    李正伦问道:“你现在知道该选谁了?”

    王戎点头道:“若要冲锋陷阵,当选查文徽,若要留守城池,应以游简言为主。”

    李正伦满意的点点头,道:“好了,你的事情已经完了,接下来,是否该说说我的事情了?”

    王戎连忙摇头,道:“不急,不急,且再饮一杯龙井。王戎尚有事相求。”

    李正伦啼笑皆非的道:“不心疼了?”

    王戎苦着脸,道:“心疼还是心疼的,但只要先生喜欢,王戎什么都舍得赠予。”

    李正伦觉得这个王胖子委实可爱,不禁想逗他一逗,道:“我若欲取令爱,不知是否也可忍痛相赠?”

    王戎膝下,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儿,出落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容貌比起鱼上尘、杨千寻那一级别的美人,亦是各有千秋、不遑多让。

    只不过王戎极为疼爱女儿,视之如珍如宝,因此至今“养在深闺无人知”。李正伦亦是在去年来昪州城时,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才知道王戎竟然还有一个女儿。且与王戎的女儿,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李正伦脸上还戴着铜皮面具,王戎之女以为撞鬼,还狠狠的将李正伦暴打了一顿,直至王戎出现制止,她才终于罢手。当然,王戎之女暴打李正伦的结果,则是她自己打得手脚酸痛、香汗淋漓,还因此大病了一场。

    一个女孩儿,如此弱不禁风,倒是叫李正伦想起了“林妹妹”来。

    眼下,李正伦开玩笑说要将王戎之女当成物品一样“取走”,本以为王戎会因此而勃然大怒,谁知到这家伙却是突然跳了起来,眉飞色舞的道:“真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适才王戎所请,亦正是想将小女嫁于先生。而今先生自己亲口提出要娶小女,实在再好不过啦。”

    李正伦登时为之绝倒,刚刚喝到一半的龙井茶,突然喷了一地,心中更有一种作茧自缚的不妙之感。也不知道王戎这家伙,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按说以一个正常人的心智,李正伦既已点明要王戎“忍痛相赠”女儿,没理由他还将“取”听成“娶”。

    王戎开心的笑道:“先生你也不必如此激动嘛,虽说以小女才貌,天下间再也无人配得上她。但先生才高八斗、人中龙凤,倒也勉强也能算是一个归宿。明日我便修书一封,将此事告知令尊。”

    李正伦心中大恨。这个王胖子,还真能打蛇打三寸,他刚才分明是趁机抓住语病、故意听错的。此人看似无害,可他一旦害起人来,还真是吃肉不吐骨头,非把人往死里整不可啊。

    如今,李正伦游离在鱼上尘、杨千寻两女之间,已觉得头大如斗,如何还有心思去招惹其他女人?

    更何况,王戎之女才仅有十五岁,小萝莉、未成年啊,你说合适吗?合适吗?不合适啊!明显不合适啊!

    只是……呃,当真……不合适吗?

    面对王戎的咄咄逼人,李正伦唯有报以苦笑,道:“王胖子,实不相瞒,我已经与人私定了终身啦。你家千金的美人恩重,我怕是无福消受。”

    王戎的老脸立时拉了下来,道:“先生为何自毁前程、如此不智?须知做我王戎的女婿,不但可抱得美人归,而且整座昪州城,便是她的嫁妆。”接着又偷偷凑到李正伦的耳边,有些为老不尊的怪笑道,“而且不妨偷偷的告诉你,我的女儿可是天生媚骨,先生若以道门中的‘房中双。修术’,与之阴阳交泰,可保证你的修为一日千里,大展宏图。”

    李正伦不由心跳加速,不得不说,王戎抛出来的诱饵,对他极具**。但他断然不可能为了一座城池、一个女人,而自毁对杨千寻的承诺。

    更何况,李正伦对于昪州城的感情,并不一定是非要拥为己有不可,只要能让他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寻找那些千年以后所能见到的历史残痕的本原,这对与李正伦来说,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李正伦不欲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却是岔开话题道:“之前你说要远行一趟,不知是去哪里?”

    王戎霍然叹道:“惊闻仙门门主米青烟仙游,我王戎身为同道中人,且曾与米青烟有过一些渊源,总要亲自上括苍山一趟,致敬哀悼。”

    李正伦好笑道:“以你这么个大腹便便的俗人,有这个资格上仙门去凭吊吗?莫非你还是个深藏不露的绝世高手不成?敢问王胖子,你是出身道门,仙门,还是九门啊?”

    王戎摇头道:“本人出身,根本不在五门之中。不然以我的超凡智慧,一旦获得惊世奇书,必然能够升仙而去。”

    李正伦毫不客气的数落道:“以你的才智,升仙我看未必,仙游倒是有这个可能。哈。”

    王戎却也不恼,自顾自的交待道:“眼下宁国节度使、宣州刺史田頵,以及润州刺史安仁义,造了杨行密的反,昪州城就在此二人的眼皮子底下,难保他们不看上这里。但我今趟又不得不去仙门,因此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

    李正伦为之咋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