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烈祖-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温大有深意的看了李正伦一眼,道:“一招怎么样?”言外之意,自然是问李正伦,能否在一招之内,击败李建勋。
李正伦仍旧一脸自信,乃至于狂妄的语气,道:“父亲要孩儿几招,孩儿便用几招。”关于徐温当年的“金龙梦”,李正伦倒也从李氏的口中听到过。李氏坚持认为,这个金龙就是“知诰孩儿”,而徐温则始终未有表态。今日徐温当着李正伦的面说起,这正说明,李正伦在武技方面的能力,已经获得了徐温的认可,接下来的日子,只要自己更加孝顺、恭谨的对待徐温,到时候,再请求徐温向杨行密替自己争取一个出战立功的机会,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除开徐温这个人的城府不说,光是看此人的能力,绝对是李正伦最佳的“合作伙伴”,也算得上是“上阵父子兵”了。而且只要李氏在世一日,他们两个人的合作关系,就一日不会破灭。因为李正伦知道,无论是徐温还是自己,都会因为李氏的关系,而容忍对方。
听得李正伦如此自信,徐温微笑点头,转而问严可求道:“可求兄,不知你的张良妙计,又需要几招呢?”
严可求道:“几招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表现出与李建勋‘旗鼓相当’的实力出来,打斗得越激烈、越精彩,事情就越好办。”
李正伦表示费解,道:“严叔叔到底要知诰办什么事情呢?”
严可求用手指了指徐温。徐温低声道:“是吴王交待下来的事情。具体要怎么操作,还都在可求的肚子里,我亦不知道。”
严可求笑骂道:“你听我多次提及李建勋与二郎的修为对比,心中岂会没有轮廓?”
徐温微笑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知。
严可求只得无奈的向李正伦解释,道:“吴王得知有人对他不利,但又不想妄动干戈,与人硬碰硬,免得生灵涂炭。于是就交待你父亲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你父亲精明似鬼,却是只负责传话,反而要我这等笨人,来煞费苦心。”
李正伦当然知道,严可求自称笨人,只不过是他自己的自谦之词罢了。事实上,严可求此人机敏过人、富有心计,殊不简单,任何人如果把他当成“笨人”,肯定会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此人出身官宦家族,父亲严实,原是江淮水陆转运判官,严家在扬州落户,也算是落地生根,一方豪门。只是后来,黄巢旧部、有“杀人魔王”之称的秦宗权,掠夺江淮,严家首当其冲、被抢杀洗劫一空,以至于门户衰弱。严可求家人,在一夜之间,被秦宗权部将孙儒屠杀殆尽,唯独严可求一人,用了金蝉脱壳之计,逃了出来。
之后,严可求便开始为江淮军卖力。曾多次通过徐温之口,向杨行密献策。
当年,杨行密与秦宗权在扬州大战,严可求便出力甚焉。是役,秦宗权败走,其大将孙儒被杨行密当众斩杀,杨行密才得以入主扬州,遂得一方安宁。
早在六年前,李正伦还在杨行密府上时,就曾听戴友规多次向杨行密推荐严可求,说此人可比已故的袁袭。为此,杨行密还曾亲自去拜访过严可求。但严可求以“替家人守陵”为由,并未出仕,期间倒也时不时的给杨行密出一些点子,杨行密由是更加信赖此人。
只不过,后来严可求守陵期满,不但没有直奔杨行密帐下,却反而成了徐温的客卿。
而从严可求、骆知祥这类人才的“良禽择木而栖”来看,其实也正好从侧面看出,徐温这一株大树,虽然外观不好看,但内里坚实非常。
想到这里,李正伦倒也是颇为期待,问道:“关于吴王交待下来的事情,严叔可想到好点子了?”
严可求捏了捏胡须,笑道:“这是自然。关键处,就在于你与李建勋的比试。当你们打斗至激烈之处时,肯定做不到收放自如。届时,只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慎伤了吴王的眼睛,这事便告大成。”
顿了一顿,又不无得意的道:“这一招,就叫‘示敌以弱、引蛇出洞’之计。原本要办到这一点,需要你与李建勋合谋演戏才行,但我见你刚才所展露出来的实力,相信仅你一人,便有能力办到。此事只要再知会吴王配合即可,其他人,知道得越少越好。”
李正伦微微点头。心中却是奇怪,杨行密如此大费周章,想要对付的人,会是谁呢?
三人在房中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徐温便邀严可求一起去吴王府,而李正伦则留在府中。
李正伦看着徐温与严可求离开的背影,却觉得两人此行,大不简单。
以往,严可求献计之后,都是由徐温单独去见杨行密,这一次他却偏偏带上严可求,也不知道是表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还是有其他原因。
随即想起杨行密心腹戴友规病危的消息,心中突然就明白了过来。
徐温这是要向杨行密推荐严可求了!如果严可求取代了戴友规的地位,徐温等若在杨行密身边,安插了一颗极为重要的棋子。此人不动声色,却是谋划深远啊,他的棋局,比起那些坐镇在外、手握重兵的大将,如李神福、王茂章,以及三十六英雄的刘威、陶雅、李遇等人,尚要赢面更多。
晚饭时分,徐温派了人传话回来,说是与严可求,留在吴王府用膳,着李氏等人先吃。李正伦心中有数,就知道杨行密多半已经接纳了严可求的“引蛇出洞”之计。
在用餐时,没有了徐温这个一家之主的约束,徐温的大儿子徐知训,以及三儿子徐知询,就开始活跃了起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谈之中,无不充满着对李正伦的不屑与讥讽。
只听老三徐知询道:“听说二哥要与李建勋在吴王面前比武,你是不是该抓紧时间去闭关修炼呀?还死皮赖脸的坐在这里吃饭,不怕丢了咱们老徐家的脸面吗?”
徐知训则道:“闭关顶个屁用!我听说,十多天前,老二就因为闭关,忽然出了岔子,险些就自己把自己给弄死了。要我看,还是不要再搞无谓的闭关了,免得还没开打,就先残废,那可就没好戏看喽!”
徐知训这话,倒也不是随口胡说。因为在十余天前,李正伦重伤回到鱼龙山庄,杨千寻为了专心医治他,将所有的事情交待给骆知祥。当时骆知祥还是一个“外人”,杨千寻肯定不会告诉他,说李正伦这段时间,其实不是在闭关,而是去了昪州。于是当骆知祥问起的时候,杨千寻大概就顺口说了一句:“二郎君闭关出了岔子,命在旦夕。”
之后,骆知祥回来禀告给徐温知晓。徐知训便有可能是在那个时候,将徐温与骆知祥的谈话,偷听了过去。
徐知训又一脸轻蔑的道:“要不是看在你也是姓徐的份上,我早把这件事情传出去了。你还是趁早滚回鱼龙山庄去吧,免得在吴王宴上出了丑,谁也帮不了你!还要累得我们兄弟,被大公子他们笑话!”
李氏听到徐知训、徐知询这两兄弟的对话,倒是无暇去训斥他们,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正伦的安危,一脸关心的道:“可真的是因为闭关,伤着了身子?如果二郎感觉压力大,就不要去比了。让娘亲去与吴王交待!”
李正伦大为感动,伸手将李氏的双手握了握,道:“母亲请放宽心,孩儿这一次,必定能出人头地。”
徐知训轻哼道:“‘出人头地’你就别指望了,还是求神拜佛,保佑自己别‘人头落地’才好!”
李氏终于火起,怒斥道:“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轻重,怎么说话的!”
徐知训倒也知道害怕,乖乖的低下头,道:“是,母亲,孩儿知错了,请母亲原谅孩儿。”
李氏心中一软,语气缓和下来,道:“吃饭吧。”
众人乖乖的“哦”了一声,低头扒饭。
这时候,一直插不上话的老四徐知谏,忽然有模有样的教训起来,道:“先生说了,只有兄友弟恭,家庭才会和睦,这叫家和万事兴。娘亲,知谏是不是比老大、老三他们懂事多了?”
………………………………
第三十三章 杨家有女初长成
听得徐知谏如此懂事、可爱,李氏倒是开心的笑了起来。{3w。
李正伦却是为之莞尔。这个老四,倒也真是个活宝。他这么说,必然还会有下文。
果然,就听徐知谏可怜兮兮的道:“可是先生也说了,做人要心怀仁慈、乐善好施,这样,好人才会有好报。娘亲,要不您先借知谏一些私房钱,先让知谏施舍了去,等将来知谏长大了,再十倍的还给您。”
李氏笑骂道:“鬼灵精,知道你贪玩,要钱也不用说得这般冠冕堂皇的。你说吧,这次又要多少钱。”
徐知谏就壮起胆子,道:“一百两!”见李氏笑意更甚的看着自己,又小声的道,“要不八十两也行。”李氏还是没有说话,徐知谏只好低下头来,一脸沮丧的道,“五、五十两总有吧?”
李氏慈爱的摸了摸徐知谏的小脑袋,却是从手腕上滑出一个玉镯子,笑道:“这个你拿去,记得不要全都用来玩。乐善好施,才是好孩子,知道吗?”
徐知训、徐知询两兄弟,登时两眼放光,那看模样,似乎后悔之前得罪了李氏最为宠爱的徐知诰,而没有像徐知谏这般讨人欢心,捡到了大便宜。
看到这个玉镯子,徐知谏先是大喜,刚想伸手接过,又战战兢兢的缩了回来,道:“娘亲,爹爹要知道这事,会骂、哦不,他会打孩儿的。”
李氏却是将玉镯子交到徐知谏手里,让他握紧,道:“放心拿去吧,就当是替娘亲做善事好了。爹爹那儿,娘亲会去说。”
徐知谏高兴的嗯了一声,正打算揣到兜里,李正伦已经将玉镯子顺势拿了过来,还给李氏,道:“我给知谏一百两好了。这镯子始终是义父送给母亲的,就这么叫四郎给拿走了,实在可惜。”
李氏就好奇问道:“你有很多银子吗?鱼龙山庄的薪水,开得很高?我记得骆知祥说起过,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啊!”
李正伦也由得李氏这么想,笑道:“骆知祥才带一个班子,而我则带了三个班子,他自然不能和我比。加上我还身兼了文院院长一职,方夫人又格外关照,我的薪水自然要丰厚些。而我平时又不怎么开销,手头上,倒还真存有不少闲钱。”
李氏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徐知谏已经催促道:“那二哥赶紧去拿来吧,知谏等着急用呢。”
李正伦哑然失笑,他倒是极喜爱这个老四,也不想让他等着心急,当下就回自己的房间去拿。
徐知训、徐知训却以为李正伦是装模作样,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
但等见到李正伦,从房内拎出来一只重重的包裹,解开看来,果真有好几十锭银元宝,不由两眼放光。
李正伦看着好笑,也不理他们,任由徐知谏自己取走百两银子。
按说钱财不可外露,但就这么点银子,李正伦自然不会在意。他也是看着徐知训、徐知询两兄弟不爽,这才拿出来炫耀炫耀。
有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挺孩子气的。但因为自己是“寄人篱下”,如履薄冰,总不好对这两个兄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因此抓着机会,让他们看着眼馋,恶心恶心他们,也是挺有意思的。
李氏也见到了老大、老三的模样,却是对李正伦道:“兄弟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不是不应该厚此薄彼呢?”
李正伦心中明白,李氏这是在帮自己做好人呢。分一点银子给徐知训、徐知询,所谓拿人的手软,免得他们以后还处处刁难。
李正伦倒是挺佩服李氏的。按说她只是徐温的续弦,就算对徐温的孩子少一些关心,也没有人会说她的是非。可她却是做得面面俱到,即使有些时候,徐知训兄弟不听话惹她生气,李氏也从不在徐温面前,说孩子的坏话,反而尽量帮他们掩饰。
当然,李氏不说孩子们的是非,是出于妇人的好心肠,一切只是为了全家上下,和和睦睦。李正伦自然也不会在徐温面前,说老大、老三的是非,不过李正伦却是完全出于坏心肠。
因为李正伦深知,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绝对是家庭祸乱、乃至天下大乱的根源。就比如杨行密之于杨渥,早些年,杨行密一直以为自己的孩子很有作为,直到最近几年,他才开始渐渐的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了杨渥的胡作非为。失望之余,杨行密更是悔恨交加,因为如今杨渥已经长大,管教太迟,想要再将他拉到跟前来耳提面命、严辞训斥,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损害到杨渥这个大公子在其手下面前的威望。真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像这样的例子,在古代的帝王之家,可谓多不胜数,因为相处的时间少,彼此不了解,乃至于相互猜忌,而终究酿成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悲剧。杨行密以及徐温这等人物,因为忙于天下大事,疏忽了家人,没有时间管教,自也无可奈何。
而对于眼下的徐家,李正伦只不过是一个义子,自然没有对徐温发出警告的义务。更何况,从他个人的私心出发,将来徐温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越是失望,那么对他这个义子,就会越发的信赖以及倚重,这对李正伦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思,李正伦也没提醒李氏要如何管教孩子,他无所谓的耸了耸肩,将包裹里剩下大半的银子,丢到徐知训面前,道:“都是自家兄弟,你们用和我自己用,也是一样的。”
老三徐知询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忍不住心动,伸手就去抓。
这时候,老大徐知训却是拍了一下徐知询的手,冷然道:“不准拿!”
徐知询就乖乖的收回手,显然他是以老大马首是瞻的。
李正伦心中好笑,这徐知训和杨渥走得很近,两个人是物以类聚,“**”终日胡作非为、欺男霸女,扬州百姓是敢怒不敢言。亦幸亏杨行密民望极高,要不然在扬州城中,早出乱子。
李氏看到徐知训兄弟,不肯与二郎言和,神色一黯。
徐知谏却是没心没肺的、笑呵呵的去将包裹绑好,背了起来,道:“既然如此,那就都便宜知谏吧。娘亲,孩儿吃饱了,乐善好施去喽!”
李氏叹了一口气,道:“怎么最近每个人都很缺钱似的?知谏这样,主儿也是这样。”主儿即是徐温的大女儿,徐主。
光从李氏这句话,李正伦就可猜到,徐主肯定已在徐知谏的前头,将李氏手头的闲钱全要走了。因此当徐知谏开口要钱的时候,李氏只得拿出玉镯子来。
同时则心中好笑,如今李正伦与李建勋大战在即,自然人人都拿出银子来下注。徐知谏所谓的“乐善好施”,必然是到赌庄去了。至于徐主,搞不好也是与徐知谏一样的心思。
李正伦吃好晚饭,在家里坐了一阵。心中空闲下来,看着暗黄色的天空,又不由想起了鱼上尘等人安危,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是音讯全无,委实叫人心里难安。
正打算出门去找“飞鸽”,了解一下情况,就在这时候,门外匆匆进来一人。正是刚从鱼龙山庄回来不久的骆知祥。
骆知祥见到李正伦,大老远就道:“二郎君,方夫人回来哩!有急事找你。”
“当真?”李正伦大喜,当下就跑去马厩。
骆知祥也跟着李正伦走了一段路,低声道:“方夫人是和杨二妹一起回来的。看她的脸色,似乎不是很好。”
李正伦点头表示心里有数,牵出马来,正打算上马飞奔。忽然听到身后一把好听的女声响起,道:“老二,我也要去。”
李正伦回头看去,是一个年约十六的漂亮少女,正是徐温的大女儿徐主。徐主与杨千寻情同姐妹,两人是幼时玩伴,长大了更是无话不说的闺中密友。
李正伦皱眉道:“这大晚上的,不太方便吧?”
徐主不悦的道:“我去看望我的千寻姐姐,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说着就骑上李正伦牵出来的大马,自己先往鱼龙山庄驰去。
李正伦无奈的摇头,只得又从马厩里拉出一匹,追着徐主一路前行。
等李正伦快要追上徐主的时候,这妮子却是狠狠的瞪了李正伦一眼,快马加鞭,较劲似的加快马速往前跑去。
李正伦好笑道:“喂,我是不是哪儿得罪你了?”
徐主扬鞭娇咤,道:“后天的比试,你要是敢叫李建勋难堪,我便让千寻姐姐给你难堪。”
李正伦心中一跳,道:“现在人人都看好李建勋,我哪来这个能耐叫他难堪呢?是不是你往李建勋身上,下了许多银子?”
徐主恶狠狠的道:“我下了多少银子,不用你管。总之千寻姐姐全都告诉我了,说你这个人会妖。术,能够蛊惑人心。你要是敢使诈,用妖。术对付李建勋,我一定要你好看!”
李正伦摇头好笑,道:“你到底是紧张自己的银子呢,还是紧张李建勋那个小白脸呢?”
徐主轻蔑的道:“紧张银子又怎么样,不紧张又怎么样?”
李正伦笑道:“如果你只是紧张银子,那就好办,赌输了多少,我都赔给你就是了。但如果你是紧张男人,看上了李建勋,这可就不好办啦。虽然少女怀。春,是人之常情,我为了大妞你的未来幸福着想,是该让着点李建勋。但这一回,父亲可是嘱咐我非赢不可的,我也是身不由己呀,大妞子……”
“你……”徐主被李正伦一语道破心事,气恼得说不出话来。但对李正伦的话,她倒没怎么怀疑,因为下午那阵子,父亲和严叔叔,就把这家伙叫到议事房里,交待了半天。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概也是为了两日后的比试,父亲才有很多事情,郑重的叮嘱徐知诰。
徐主正要说话时,李正伦哈哈一笑,已经策马超过徐主,率先往鱼龙山庄去了。
徐主的骑术倒也不赖,李正伦前脚刚下马,她后脚便也追赶到了。
此时,夕阳的最后一缕阳光,终于被临近的暗夜吞没。
李正伦下了马,径直往鱼龙居奔去。
事实上,从鱼龙山庄的大门,到鱼龙居尚有两三里的路程,而且其中大路宽敞,直接骑马赶到鱼龙居也不成问题。
但李正伦曾经在学院中明文规定,任何人不许在山庄内策马狂奔,以免撞伤无辜。他身为院长,自然更要以身作则。何况对李正伦而言,他全力疾行的速度,比骑马还要快上一些。
鱼龙居中。此时已经亮起了灯火。
李正伦远远看去,见到一个身材曼妙的女孩子,守在居所的正门外面,一脸紧张,来回踱步。
等李正伦再跑到近一些,那女孩子才发现是李正伦来了,不由欣喜若狂,道:“正伦哥哥,你总算来了!”
她说完话时,李正伦已经跑到了跟前,亦是欣慰一笑,道:“二妹,好久不见,又长大了嘛。”
眼前此人,自然是杨二妹无疑。从杨二妹开始闭关算起来,李正伦已经有小半年没见到她了。女大十八变,虽说杨二妹才只有十四周岁的年纪,但比起半年前,身子骨又更加长了开来。尤其是胸前的一对坚挺玉立的酥。胸,竟是不比鱼上尘差了多少,而若和杨千寻站在一起,更是直接把杨千寻给比了下来。
更加要命的是,杨二妹明眸皓齿,一脸的与世无争、清纯绝伦的美态,已经初露仙门的神韵。她说话时,露出浅浅的小酒窝,仿佛欢快的小鱼,跃出水面而荡漾出来的动人心魄的涟漪。
李正伦不由晃了晃眼,暗骂自己一声“糊涂”,一直以来,他可都是把杨二妹当成是“小妹”的。虽然睁大眼睛欣赏女孩子,是每一个人男人的天性,但最起码的、兄妹关系之间的男女之防,总该是有的。
杨二妹的心思,却单纯多了,看见李正伦想也没想,就扑了上来,紧紧的抱住李正伦。
看来这许久未见,也是想苦了她!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