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自己这些年来,真的是做错了吧……

    “是,是,陛下,老臣君前失仪,陛下恕罪!”

    老辅眉眼间皆是笑意,听得皇帝呼唤,忙不迭的说道,只是那一身的喜气洋洋,着实不像是个请罪的样子。

    朱翊钧也不与他计较,沉吟片刻,道。

    “如今已是初七了,朝廷过些日子就要封印,年前怕是来不及了,这样吧,元辅今日便拟旨,令礼部开始着手遴选秀女,以备皇长子大婚,同时准备冠礼的事宜,年后开春之时,朕便为他加冠!”

    这番话说出来,王锡爵才算是真的放心下来,同时也慢慢从激动当中清醒过来。

    皇帝为何会回心转意,已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闹了这么多年的朝堂,终于开始缓缓朝着好的方向去了。

    重重的一拱手,王锡爵觉得自己从没有像现在一样急迫的想要回去,将这个消息昭告天下。

    “老臣遵旨!”

    “嗯,现在便去办吧,司礼监朕已经命陈矩接掌,过些时候他会派人将旨意送去内阁,你可先去!”

    朱翊钧笑了笑,亦是明白王锡爵现在的心情,也不多留他,一挥手,便允他下去了。

    这时王皇后方才从后殿转出,笑意盈盈的问道。

    “陛下改主意了?”

    “哼,你这么费心的替那小子说好话,不就是想着如此吗?”

    朱翊钧低低一声,口气难明。

    王皇后却是脸色不变,笑嘻嘻的道。

    “那臣妾倒真是要感谢陛下抬举臣妾了,几句话便能解决朝堂十几年的争端……”

    皇帝顿时老脸一红,别过头去,不再理她。

    而王皇后则是缓步上前,牵起皇帝的手,幽幽道。

    “臣妾知道,陛下心里都明白,只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罢了,否则凭臣妾一介妇人之力,哪来的本事定下如此大事啊……”

    朱翊钧也是缓缓转过头,叹了口气道。

    “朕又何尝不知,洛儿才是这太子的最好人选,可……罢了罢了,便当是朕对他这些年的亏欠吧!”

    王皇后上前,双手握住皇帝的大手,笑了笑道。

    “陛下不会看错人的,那孩子,远比陛下知晓的要优秀啊……”

    “希望如此吧!”

    朱翊钧反握住王皇后的手,抬起头,目光却是复杂的很,带着七分担忧,三分欣慰。

    与此同时,内阁也随着王锡爵带回的消息而炸开了锅。

    “元辅,这……这是陛下的亲笔?”

    沈鲤愣愣的望着桌上御笔亲批的奏疏,罕见的有些结结巴巴。

    “必是亲笔无疑,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

    朱赓也是仿若珍宝般的望着那份奏疏,眼神火热的很。

    唯有沈一贯神色复杂,半晌方才拱了拱手道。

    “陛下回心转意,定皇长子大婚,此乃普天同庆之喜事,更全赖元辅之力谏,老夫在此恭喜元辅得此拥立之功了!”

    没有人会觉得,是方从哲这么一份简简单单的奏疏打动了皇帝,这其中定有无数的曲折之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拥立太子之功,已经稳稳的落进了王锡爵的囊中,有此大功傍身,纵然他沈一贯是如今内阁当中实际排名第二的阁臣,纵然他和朱赓同为浙党,同气连枝,也断无任何可能动摇王锡爵辅的位置。

    就凭他解决了两任辅都未曾成功的困难,为国家确定了储位人选,便足以让他的声望达到巅峰,这朝中,再无人能一攫其锋!

    王锡爵抚着胡须,眉眼间尽是笑意,他自然清楚,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好处有多大。

    往日里,他总被外朝议论,是靠皇帝恩宠才得的辅之位,身为辅,在内阁中却要联合沈鲤来制衡野心勃勃的沈一贯和朱赓……

    而现在,这些事情,都随着皇帝的大笔一挥,而不复存在,从此之后,莫说是一个沈一贯,就算是内阁剩下的三大阁臣同时联合起来,都难以动摇他的地位!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还不到高兴的时候,收了收脸上的笑意,道。

    “此事尚未有所定论,我等尚不可放松,礼部那处还请仲化兄亲自走一趟,皇长子的冠礼要尽快,开春之前必须备好,大婚之事也需立刻筹备,陛下如今已经松口,怕是我朝臣多年坚持之事,已近在眼前!诸位,尚请共勉!”

    说罢,王锡爵郑重的拱了拱手。

    如今还不到庆贺之时,唯有继续齐心协力,将皇长子送上太子之位,才是最后安稳之时!

    “共勉!”

    众人亦是郑重还礼,道。

    京城中的消息向来是瞒不住的,何况此事也不会有人想瞒着,是以短短的时间之内,京城中便已然传遍了皇长子即将大婚的消息,有人弹冠相庆,也有人扼腕叹息,无论如何,最多的,却是无数朝臣遥望皇城,郑重一拜,道。

    “陛下英明!”

    而此刻的寿王府中,消息来临之前,仍旧是一片平静……
………………………………

第三百六十二章:惊喜

    寿王府。

    朝中的事情都说完了,朱常洛的神色也微微放松下来,开口问道。

    “梁永,那件东西,可拿到了?”

    “回殿下,您特意吩咐的事情,奴婢岂敢不尽心尽力?东西在这!”

    梁永身子微躬,从袖中小心翼翼的抽出一封泛黄的信封,明显已经有些年头了,不过上面的蜜蜡倒像是最近又新添的,这封信当中到底写了些什么,梁永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这是朱常洛回京以来,第一次郑重其事的用必须拿到这四个字传信给他,可见这东西到底有多么重要。

    而且这东西保存在乾清宫当中,而且就被皇帝放在御案旁的锦盒当中,寻常人都不得接近,他也是趁着那夜大火慌乱,方才趁人不注意将这东西拿来出来。

    不过虽则心中十分好奇这封信究竟写了些什么,但是要说拆开瞧瞧,他却是万万不敢的……

    恭敬的将信递了上去,朱常洛却是神色复杂抬手拆开,一手端正的簪花小楷映入眼中,梁永虽瞧不清楚上面写了些什么东西,但是却不得不称一声好字,不过就是这笔法稚嫩了许多。

    倒是朱常洛,叹息一声,瞥了眼王安,后者顿时会意,从袖子里摸出一支火折子,拿过那封信,竟是在梁永难以置信的目光当中将那东西点燃,丢进了一旁的瓷器当中。

    “这是当年本王给皇上写的,那时年少,也算是一桩荒唐事!”

    朱常洛嘴角扯起一丝不知什么意味的笑容,轻声解释道,口气中带着淡淡的自嘲。

    梁永低头,心中却是疑惑不解,他自是见过这位殿下的字的,都说字如其人,这位殿下的字便是如此,大开大合,银钩铁画,笔力苍劲,不管怎么看,都和这信上秀丽端庄的簪花小楷差别甚大,简直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

    不过朱常洛明显不想在此事上多说,他也不敢多问,敛了敛情绪,脸上堆起笑容道。

    “还有一件事要禀明殿下!”

    “嗯?”

    看着梁永明显一脸邀功请赏的样子,朱常洛也来了兴趣。

    “是这样,那日大火,奴婢护着娘娘出来之后,便带人随着陈公公和骆指挥使在乾清宫救火,不过他二人负责调人救火,奴婢却是在后边抢救殿中的物件,所幸不负殿下所托,将殿中的大部分藏书都抢了出来!”

    “嗯,做得不错……”

    朱常洛点了点头,旋即便是意识到了什么,霍然而起,一把抓住梁永的衣襟,神色激动。

    “你说藏书都抢出来了,也包括……永乐大典?”

    “回……回殿下,是!”

    梁永却是没有想到朱常洛竟会如此激动,吞了吞口水,结结巴巴的说道。

    “好!好!好!梁永,你此番可真是立了大功啊!”

    朱常洛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松开梁永,不过口中却是仍旧忍不住的叫好。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永乐大典意味着什么,那可是一部汇聚了华夏将近五千年文明的大百科全书!

    经史子集,医卜杂学,历史地理,更重要的是,里面包括了无数科学技术,正是如今的大明最需要的,当初他之所以犹豫许久,就是不希望这么一部煌煌巨著在他手中消亡,他甚至打算在动手之前上疏将永乐大典移到皇史宬保管,可到底还是因为怕打草惊蛇而罢休!

    而且郑氏将动手的日子提前,他也没有料到,时间不等人,他也只得忍痛动手了。

    这几天来,他想尽了各种法子,甚至打算实在不行就兵行险招,等自己登基之后,悄悄开启皇陵,去世宗皇帝墓中将正本取出,反正这种东西定是陪葬在外墓室,有他刻意纵容的话,难度想来也不大。

    只是如此一来,风险着实太大,若是一不小心走漏了消息,愤怒的大臣们说不定能直接将他从皇位上拽下来,就算是朱常洛自己,也着实不愿去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儿……

    何况世宗皇帝逝世已有多年,那陪葬的正本在墓中能保存下多少,还是未知之数!

    为了此事,他可算是苦恼了好久,谁知道梁永竟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那永乐大典,现今保存如何,留存何处?”

    微微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朱常洛紧张的问道。

    “殿下放心,奴婢前去察看过,乾清宫中的永乐大典虽是副本,可甚是完整,而且保存在后殿当中,大火尚未来得及波及便被抢救了出来,如今被暂时留存在皇史宬当中!”

    “那便好……”

    朱常洛缓缓坐下,这才安下心来,道。

    “王安,你明日,不,即刻给翰林编修方从哲先生传信,请他上奏陛下,说大火伤及永乐大典,请复刻其三,一存于皇史宬供后世子孙瞻仰,一供于奉先殿,为成祖皇帝之功勋纪念,一奉于陛前,供圣上阅览!”

    孤本这种东西,着实是太吓人了!自己这小心脏可经不起这么吓!

    还是多保存几份为好……

    正巧他方从哲是他那位老师叶向高的至交好友,又是翰林学士,这件事情由他去提,再合适不过!

    “奴婢谨遵殿下令谕!这便令人去传信!”

    王安躬身应是,道。

    他自是知道,自家殿下对永乐大典有多么重视,当时甚至差点为了这玩意推迟行动,可见有多么重要!

    不过他还没出门,便跟一个匆匆进来的内侍撞了个满怀。

    “殿下,大喜!大喜啊!”

    那小内侍却连道歉的话都来不及说,急急忙忙的冲进来,激动的说道。

    “出了什么事了?”

    朱常洛心头隐约有些预感,顿时漏跳一拍,屏息问道。

    “回殿下,陛下方才诏谕内阁,言皇长子寿王朱常洛年岁渐长,容貌充实,书仿进益,着令礼部备选冠婚典礼!于明岁二月行冠礼大典!”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梁永反应最快,一步拜倒在地,神色激动的道,紧接着,王安和书房当中侍奉的几个内侍也尽皆拜倒在地,连声道贺。

    唯有朱常洛神色复杂,半晌方才坐在椅子上,如释重负般的重重松了口气……
………………………………

第三百六十三章:花落谁家

    皇长子即将大婚的消息,风也似的传遍了整个京城!

    虽然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可能这个消息还没有煤炭又涨了几文钱更吸引人,但是对于朝中官员,甚至是整个士林来讲,这都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好消息。

    国本既固,群臣可安!

    一时之间,各种称颂皇帝贤明的奏疏纷至沓来,堆满了内阁,就连礼部都题请延后封印,打算利用起一切时间将冠婚之礼备齐。

    不过与此同时,最应该喜气洋洋的寿王府,却并未像外界想象的那般欢喜,反倒是弥漫着一种名为离别的愁绪。

    “殿下,时候不早了!”

    陈矩一脸无奈,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说这句话了,可眼前这位主却是执拗的很。

    “本王知晓了,我娘还有些东西没有收拾好,陈公公稍待!”

    朱常洛摆了摆手,却似没有瞧见陈矩这般着急一样,道。

    倒是一旁的王氏笑了笑,道。

    “你这孩子,不必担心娘,实在想念的话,过些日子进宫瞧瞧便是!”

    自打昨儿朱常洛冠婚的旨意下了之后,紧接着宫里就又传来了旨意,说皇长子已及成年,其母恭妃当回宫侍奉。

    虽早知道会有此情况,但是真到了此时,还是舍不得!

    自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王氏,对于朱常洛来说,和王氏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曾是他努力要改变命运的最大动力。

    如今到了这一步,却反而要将王氏送回宫中,着实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何况如今宫里虽然不似往常那般风险,有他在外朝撑着,王氏总不会似以前般被苛待,可总归是母子分离,以后见面也不如现在容易!

    倒是王氏看开的很,拍了拍朱常洛的手,道。

    “洛儿长大成人了,也比娘当初期望的要优秀的多,娘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你若有想做的事情,尽管去做,娘帮不上你什么,可总归,你我母子同进同退!”

    说罢,叹了口气,转身道。

    “没什么东西要准备了,陈公公,这就走吧!”

    陈矩这才松了口气,拱了拱手,便在前引着出门去了。

    望着突然变得空荡荡的房间,朱常洛心中突然有些空落落的感觉,不过索性片刻之后,菱雪和宛竹姐妹便悄悄的走进房中,将头枕在他的腿上,无声的安慰着。

    算算日子,如今已经是初九了,自皇长子即将冠婚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似乎所有的消息都显得无关紧要了,就连原本朝野关注的梃击一案,最后也以张差和庞保刘成三人合谋结案了。

    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结案明显是十分仓促的,但是奇怪的是,朝中的大佬们都默契的不一言,朝中有资格上疏抗议的,也只是初时有几份奏疏送上,后来在皇后娘娘召集命妇进宫赏花之后,便也渐渐偃旗息鼓了。

    毕竟如今皇帝已经大度的同意了皇长子的冠婚之礼,相对而言,郑氏也就没那么紧要了,无端端再去得罪皇帝,不仅捞不到什么好处,还会被人说有失风度,着实是得不偿失!

    何况现下的要紧之事,是尽快完成皇长子的冠婚之礼……

    不过尽管如今已经临近朝廷封印之时,但是就是这最后的几日,也便不怎么平静。

    原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被流放三千里外,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陈矩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顿时这东厂提督会花落谁家,便成了朝野内外关注的问题。

    不过也仅仅是关注而已,东厂不同于其他部门,向来是皇帝圣心独断,外人插不上手的!

    只是这小道消息却是一直在京城中疯传,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内阁当中却是得到消息更加准确。

    “仲化兄,依你看来,这次东厂提督之位,圣意属谁?”

    内阁当中,随着王锡爵的强势崛起,剩下的三大阁老也便隐隐开始有些联合,朱赓素来便跟沈鲤关系不错,如今双方都有意,关系自是升温的很快,趁着午间短暂的时候,便闲谈起来。

    “圣意难测,老夫又岂能知晓?”

    沈鲤捻着胡须,摇了摇头道。

    不过顿了顿,却是话锋一转。

    “不过要说这东厂提督之职,倒也并非无迹可寻,如今宫中有资历争这个位子的本就不多,看这些日子他们的走动,怕是要在王忠,萧玉和梁永之间产生一个了!”

    “那仲化兄觉得,谁最有希望?”

    朱赓嘴角浮起一丝笑意,道。

    沈鲤沉吟片刻,道。

    “若是从形势来看,固然是王忠把握最大,他与其他二人相比,虽稍显圣眷不足,可毕竟侍奉着陛下嫡母,而且再过些日子怕是就要告老还乡,作为稳定局势的选择,倒也不错!”

    “嗯,王忠的确不错,东厂乃是凶物,先前陈公公秉性刚直,严束下属,这才令东厂与朝廷相安无事,但是如今陈公公迁升,若由王公公来接任的话,怕是也会萧规曹随!”

    朱赓点了点头,赞同道。

    作为内阁的一员,他自然是希望东厂这种东西能够收敛锋芒,安安分分的不要惹事,如果可能的话,甚至不要存在最好,若是真的换上一个爱折腾的东厂提督的话,怕是内阁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倒是沈鲤听到此言,嘴角溢出一丝莫名的笑意,道。

    “这么说,少钦是觉得,王公公会接掌此位?”

    “难道仲化兄有别的看法?”

    朱赓微微一愣,道。

    “倒也不是,只是这事情未曾定论之时,怕是谁也说不好啊!”

    沈鲤却是抚了抚胡须,卖关子道。

    “仲化兄就不要吊胃口了,难不成这次还有什么变故不成?”

    朱赓一阵无奈,拱了拱手道。

    沈鲤这才笑意微收,道。

    “老夫倒是觉得,这次东厂提督,非梁永莫属!”

    “为何?”

    朱赓皱眉,他想过王忠,想过萧玉,却没想过沈鲤会认为梁永会接任此职,无他,此人的资历太浅了,根本难以和王忠萧玉竞争。

    “因为……在这内宫诸监当中,只有梁永是皇后娘娘的亲信太监,而且……也只有他,一直没有得罪过那位啊……”

    最后这半句话,沈鲤压低了声音,朱赓也没有听清楚。

    不过他已经不需要听清楚了,因为就在此刻,一个中书舍人急急忙忙的跑进来,禀道。

    “阁老,宫里传来消息,说是陛下诏谕,命御马监太监梁永提督东厂事!”

    朱赓一脸的目瞪口呆,转头望着沈鲤,却见后者脸色复杂,一言不的摇了摇头,转身回了自己的桌案前……
………………………………

第三百六十四章:小秋的抉择

    这是朱常洛在京城过的第二个年,上一次的时候,还是他费尽心思带着王氏刚刚逃出宫中的时候,那时候他们还在愁过日子都没钱,而且莫名其妙的被两个热血少年闯上门来要账,倒也牵涉出一连串的事端,也让他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可钦可佩的人。小说

    如今想来,却是恍若隔日,只是经历了这般事情,心境已是大不相同!

    望着院子里忙忙碌碌的仆婢们,植桃符,贴门神,挂福神,备上酒食飨宴,处处都透着喜气洋洋。

    只是朱常洛却莫名的感到一丝惆怅,这几年过年,都是王氏在他身边陪着他过的,现在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不过望着特意配了新香囊来他身边巧笑倩兮的两姐妹,心中也便舒缓了几分。

    愁思淡去,朱常洛摇摇头,难不成自己都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了,还离不开娘不成?

    一念至此,也便放下心绪,好好享受这难得的闲暇。

    总的来说,朱常洛这个年过的很安稳,虽然如今他身价倍增,有不少前来拜会的朝臣,但是皆被他推拒掉了,便是他那老师叶向高的好友,近来沾了拥立之功的光而名声大噪的方从哲递来帖子,也被他婉拒了!

    如今还不是出风头的时候,何况他也并不喜这等场面工夫。

    夜,时间已经临近子时,陪着朱常洛叽叽喳喳的两姐妹也终是熬不住,沉沉睡去,吩咐人将她们送回房中,朱常洛却是并未歇下,反而是起身出了房间,转到了书房。

    此刻的书房当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安,另一个则是身着黑色斗篷,大大的帽檐遮住面庞,之隐约看的出是个女子身形。

    “见过殿下!”

    见得朱常洛进来,女子和王安皆是上前,屈膝行礼,道。

    “起来吧,大过年的,不必如此拘谨!”

    朱常洛一笑,将女子扶起,指了指一旁的椅子,道。

    女子摘下斗篷,露出一张红扑扑的小脸,清秀可人,不过明显是风尘仆仆而来,饱满的胸脯尚在微微起伏,乖乖的依言坐下。

    “奴婢多谢殿下!”

    倒是朱常洛皱了皱眉头,道。

    “我不是早就说过,你在我面前不必自称奴婢吗?何况当初你尽心侍奉我娘,甚得她老人家喜爱,若是叫她知道了,怕是又要骂我的!”

    此女正是当初的李秋仙,亦是郑贵妃后来的贴身婢女,小秋!

    说起此事,朱常洛却是又忍不住一阵感叹,目光中充满了怜惜,谁能想到当初的一时热血冲动,竟能让这个女子义无反顾的为他数度冲入险境,不知多少次在鬼门关游走,望着少女纤弱的背脊,唯有他才知晓,那日她主动提出,要回到郑氏身边的时候,受了多大的风险,下了多大的决心。

    倒是李秋仙,被朱常洛这般望着,心中顿时一颤,有些慌乱的低下头,平日里在宫中诡斗之时都不曾触动的心,再度恢复了温度,片刻之后,方才柔柔的道。

    “习惯了!何况娘娘待奴婢……娘娘和殿下待秋仙好,是秋仙的福分,岂敢僭越……”

    朱常洛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