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习惯了!何况娘娘待奴婢……娘娘和殿下待秋仙好,是秋仙的福分,岂敢僭越……”

    朱常洛目光越柔和,摇了摇头道。

    “你出宫才不过几日,今天是大年三十,怎么不在家里过?倒忙着到王府来,你那两个同父异母弟弟可还欺负过你母亲?”

    提起此事,李秋仙脸色一黯,道。

    “托殿下的福,我娘现在被安置在一处别院当中,有王安公公派人保护着,那两个混账倒是不敢再上门!”

    朱常洛一叹,当初他出宫之后,便将李秋仙的身世调查清楚,她家中本是殷实人家,可惜她是小妾所生,一直便被欺负,后来她爹爹去世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后来她那大些的弟弟,想要将她嫁出去,换一笔礼金,那许配的人着实看不下眼,她母亲方才迫不得已将她送进了宫里去做宫女,却不料阴差阳错,被郑氏瞧上,拿来诬陷朱常洛。

    不过只是片刻,李秋仙脸上便浮起一丝甜甜的笑容,道。

    “殿下放心,我娘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我服侍她睡下之后,才来寻的殿下!秋仙的命是殿下给的,在殿下之前,除了我娘,从没有人待秋仙这么好,娘说了,人要知恩图报,所以秋仙愿意替殿下做任何事,只要能在殿下身边侍奉,便心满意足……”

    话到最后,声音却是渐渐低了下来,脸上也浮起一丝红晕。

    朱常洛一愣,半晌,方才道。

    “你的命是你自己的,我不过顺手帮你一把,不必放在心上,何况你身犯险境,冒死替我做了这么多的事,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回报你才是……”

    场面一度有些冷场,惹得朱常洛暗骂自己,真是破坏气氛的高手,李秋仙的心思,他察觉的到,但是平心而论,他不是那种滥情的人,菱雪宛竹姐妹当时年少,收了也便收了。

    可这李秋仙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怜惜她的身世,想要给她一个好归宿,至于将她收入房中,却是未曾想过。

    不过李秋仙却是定定的望着朱常洛,脸色苍白,片刻之后方才道。

    “是……奴婢妄想了!”

    朱常洛望着女子苍白的脸色,却是忍不住心中揪着疼,急急的道。

    “你莫要如此,我不是……我……”

    我了一阵,朱常洛望着李秋仙越凄苦的眼睛,猛地起身,俯身吻在了女子的樱唇上,女子的一阵愣神,旋即眼中便是一阵惊喜,藕臂上牵,抱着男人的脖子,有些笨拙的回应着……

    王安轻笑一声,回身悄悄的退出去,将门关好,顺便令人在外间多添了两个火炉,让整个书房都变得暖烘烘的。

    这大冷天的,可别把殿下和秋仙姑娘冻出什么毛病来……

    朱常洛的书房不小,但是素日里也只有一个小憩用的罗汉床,软榻什么的却是没有,可巧今天李秋仙穿着的斗篷厚实的很,便就地被当了软榻,风停雨住,朱常洛望着面色嫣红的女子,心中尽是暖意。

    无论是男女之情,还是怜惜之意,都不重要了,事已至此,这个女子为他付出了如此多,在他心中已是不可割舍,既然如此,又何必再矫情……

    轻轻在女子额间一吻,却见女子抖动着长长的睫毛,眉眼间尽是小女子般的娇羞。

    “今后,就留在王府吧,等过些日子,我去求皇后娘娘,给你一个名分!”

    朱常洛心中一动,抚着女子纤细的脊背,道。

    不料女子却是直起身子,一抹惊人的弧度看的朱常洛口干舌燥,道。

    “殿下,我想回去……”

    “回去?”

    朱常洛皱眉。

    “回……郑氏身边!”

    女子咬唇,低低的说道。

    旋即便急急开口解释道。

    “殿下不要误会,秋仙的意思是,我的身份被太多人见过了,若是留在殿下身边的话,很容易被有心人看出来的,何况现在郑氏虽被打进了冷宫,可陛下心中旧情难忘,总归是个祸患,我若是留在她身边,说不定以后能帮上殿下……”

    朱常洛伸手将女子重新揽入怀中,敲了敲后者光洁的额头,道。

    “胡说什么,你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我岂会怀疑你?只是……如此一来,太委屈你了!”

    潜伏这种事情,着实风险太大,既然他已经将李秋仙当成自己的女人,又怎么舍得让她再涉险境……

    可是李秋仙这次却是执拗的很,双手勾着朱常洛的脖子,眼睛亮晶晶的。

    “我记得当初殿下说过,秋仙和别人并无不同,他们能做到的事情,秋仙也能做到,秋仙惟愿能够为殿下做些事情,便心满意足!”

    “这……”

    朱常洛倒是没有想到,当初宽慰她的话,竟被她如此反问自己,一时之间苦笑不已,望着女子坚定的目光,一阵无奈,只好道。

    “那好吧,不过你切记要注意安全,一旦有事情,不要犹豫立刻撤出,无论出了什么事儿,我都能顶着!”

    李秋仙顿时笑意盈盈,低声道。

    “多谢殿下!”

    说罢俯身上前,唇齿相交,书房内顿时春意浓浓……
………………………………

第三百六十五章:入宫

    清晨,天色方才蒙蒙亮,朱常洛就听得有人轻唤。

    “殿下,该上朝了!”

    睁开眼睛,却见女子一身素色衣衫,乌黑的头松松的挽了个云鬓,捧着一盆温热的清水,俏生生的盯着他,眉目流转,带着点点羞意,美不胜收!

    “怎么不多睡会,这么早就起来了!”

    朱常洛直起身子,接过女子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脸,却猛不防握住温润的小手,道。

    “殿下忘了,今日是正旦大朝,您该上朝去了!”

    李秋仙微微挣扎,最后却是脸色微红,任由前者握着手,低低的道。

    片刻之后,王安也是推开门,带着一帮仆婢进门,手中各自端着繁复的朝服。

    见此情景,朱常洛不再嬉闹,老老实实梳洗了,然后在李秋仙的服侍下换上朝服,待得仔细的系好九旒冕,女子方才停手,低低的道。

    “殿下,今日,秋仙陪您进宫去吧!”

    朱常洛一愣,旋即便想起两人昨日商定之事,叹了口气,抚上女子纤弱的肩膀,道。

    “今日会不会太急了些,过些日子可好?”

    李秋仙抬头,咬着唇道。

    “不必了,能得殿下宠幸,已是秋仙福分,若是再留些日子,怕是回去也会让郑氏起疑,何况郑氏如今孤苦一人,正值年节,秋仙若是回去,定能轻易取得她的信任!”

    朱常洛闻言,却是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正旦大朝,是朝廷最正式的一次朝会,也是礼节最为繁复的一次朝会,虽说这些年皇帝常常下令免朝,但是这正旦大朝却从不曾免,即便是皇帝不至,亦会诏令内阁辅主持,今年也不例外,天刚蒙蒙亮,宫中便诏谕内阁,正旦大朝由辅主持。

    朱常洛这边用过早膳,赶至奉天殿的时候,恰巧是大朝刚刚开始之时,也便跟着一群官员按照规制一项项做,着实乏味可陈。

    说起来,这正旦大朝最大的主角便是皇帝,通常在这个时候,皇帝会颁布诏令,大赦天下,或是赏赐臣下,或是与臣子同乐,总归是皇帝施恩的好场合。

    但是如今的这位皇帝早已经稳固了地位,也便不需要这些手段了,加上有了合理的借口,也便安心的在后宫偷懒了。

    若说此刻还有些引人注意的地方的话,便是这次朝会之上,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是愁眉苦脸,一点都没有过年的兴奋劲儿。

    无他,皇帝的后宫三殿一时俱焚,重建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这两个老货怕是又盯上了皇家内库……

    谁叫皇帝这两年所征的矿税银两,着实是让人眼馋的很啊!

    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皇帝的钱袋子看的紧的很,这俩人一露出意思,皇帝便直接撂下一句话,国家公器,岂可与内宫内帑混淆,若不复建,尽可暂时空着!

    这就是耍无赖了,那可是后宫三殿啊,而且是皇帝处理政务之地,位于皇城中心,昭示天地神圣!

    空着?

    开什么玩笑,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将那三殿重修起来,可看看自己本就勒得紧紧的裤腰带,两位尚书大人这个年,怕是过不好了!

    不过朱常洛却是未曾在意这些,他的目光已经飞往了后宫当中,所料不错的话,李秋仙现在已经进宫了吧……

    延禧宫。

    李秋仙跪在地上,上雍容华贵的女子却是娥眉微蹙,仔细打量着这个自己跑进宫来的婢女。

    “你说,要到冷宫去服侍郑氏?”

    “是,皇后娘娘慈悲,我家娘娘她身子素弱,身边若是没有个照应的人,怕是会磕磕碰碰的,请皇后娘娘开恩,准奴婢去服侍娘娘吧!”

    李秋仙磕了个头,道。

    王皇后却是不答,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皇帝,朱翊钧察觉到前者的目光,却是摇摇头,道。

    “你性子素来温和稳重,后宫之事,你自处置便是,不必问朕!”

    只是神色当中,却仍旧有一丝意动。

    王皇后会意,轻轻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

    “倒是个忠心事主的好婢子,郑氏能有你在她身边,也算是福分,罢了,你自去吧,好好照顾郑氏,终归她也曾和本宫有些情谊!”

    “多谢娘娘恩典!”

    李秋仙激动的叩了叩头,道。

    随即便退下了。

    今日乃是正旦,皇帝虽推了大朝,可前往奉先殿祭祖却是要的,故而用了早膳之后,朱翊钧便带着人离去了,直到此刻,王皇后才腾出空来,盯着一旁侍立的梁永问道。

    “那个婢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方才朱翊钧在此,她不方便多问,但是却总感觉这婢子有些奇怪,这世上多是锦上添花之辈,这雪中送炭不是没有,可郑氏如今已经再难有翻身之余地,难不成真的像那些戏本子中说的,小婢忠心到舍生忘死?

    “回娘娘,臣也不知是怎么回事,那小婢原是郑氏宫里的贴身婢女,据说感情甚好,郑氏临去之时,尚托付陈公公将她放出宫去,谁料她出了宫不过几日,便又寻了人回了宫里,才有了如此一幕……”

    梁永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解释道。

    时至今日,除了他和朱常洛以及王安之外,没有人知道李秋仙的身份,就连王皇后也不例外……

    “原来如此,倒是本宫多心了,不过你盯紧了她,切莫再出什么差错!”

    王皇后这才展眉道。

    “是……”

    梁永低声应是,亦是退出了宫殿。

    殿外,梁永望着面色清冷的女子,拱了拱手,从袖中拿出一支新鲜的花茎,道。

    “秋仙姑娘,这是殿下吩咐奴婢拿给姑娘看的,此物在郑氏的冷宫后面种有数十棵,花茎可入药,但是却有微毒,医家常用以调配汤剂,对身子贫弱之人颇有所裨益,姑娘去后,每日取根须晒干磨粉,加入郑氏的汤药当中,日积月累,不出三年,姑娘便可功成身退!”

    李秋仙望着娇嫩的花茎,眉间闪过一丝犹豫,半晌方才伸手接过花茎,吐了口气。

    “多谢公公,小秋……明白了!”
………………………………

第三百六十六章:考校(1)

    正旦大朝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熬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是结束了这些繁琐的礼节,不过朱常洛的事情却还没有结束,按制,今日乃是正旦,他需要入宫朝贺,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能够自己进宫的机会。

    远远的,便看到了梁永身着青色蟒纹窄袖袍从后宫迎了出来,身后跟着一干内侍,朱常洛见状,拱了拱手道。

    “恭贺梁公公得偿所愿,位列厂公!”

    梁永一笑,还礼道。

    “全赖陛下圣恩,咱家不敢贪天之功,殿下请!”

    跟着前头引路的内侍,梁永稍稍紧走两步,与朱常洛隔着半个肩膀,方才压低声音道。

    “殿下,人已经送进冷宫了!皇后娘娘稍有起疑,不过没有多问!”

    朱常洛微微颔,没有说话,此处乃是众目睽睽之下,也着实不好细说。

    按制,朱常洛身为亲王,又是未成年的皇子,正旦应当先去两宫皇太后请安,然后再去坤宁宫请安,最后方才能够回到自己母妃的殿中请安。

    可巧的是,今年仁圣皇太后陈氏高兴,索性便移驾到了慈宁宫中,和慈圣皇太后一同过年节,倒是省了朱常洛一番奔波,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在慈宁宫里他竟意外碰见了郑氏的儿子,朱常洵!

    他印象中的朱常洵,是个骄横跋扈脾气大的纨绔子弟,虽然年方十岁,但是在宫中干下的恶事已然数不胜数,但是在郑氏的骄纵之下,却是都被压了下来。

    但是这一次再见,却见他身上再无骄纵之气,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胆怯的劲儿,朱常洛抬眼看了看带着朱常洵来请安的常顺妃。

    心中暗道,这后宫当中的女子,果真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他瞧得分明,那朱常洵望着常氏的目光当中,带着清清楚楚的惧怕和厌恶,但是却丝毫不敢违抗她的话……

    倒是两宫皇太后,满意的很,连连夸赞常氏教导有方,素日里他们也对于朱常洵的顽劣头疼的进,这次总算是了了她们一桩心事!

    因着坤宁宫被大火焚毁,所以朱常洛出了慈宁宫,便到了延禧宫。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延禧宫中等着他的,并不只有王皇后一人……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虽然早就听说,自那晚大火之后,朱翊钧便一直和王皇后同起同卧,寸步不离,但是此刻突然见到他,朱常洛心中还是有些意外,他本以为,去奉先殿祭祖不会这么快的……

    不过既然见到了,自然是要规规矩矩的行礼。

    朱翊钧不咸不淡的摆了摆手,道。

    “起来吧!赐座!”

    王皇后却是笑了笑,道。

    “洛儿来了,许久不曾与你父皇想见,想必有许多话要说,本宫去替你们弄些茶点!”

    说罢,起身便带着人出殿去了,只是临走,却对着朱常洛打了个眼色。

    好好的,不要闹!

    朱常洛无奈的摸了摸鼻子,他看起来像是无端端惹事的人吗?

    只是心中却悄悄转了起来,今天的场面着实不大寻常,皇帝和皇后同时出现也就罢了,如今竟还寻了个由头将王皇后支出去了,怕是有话要说吧……

    “洛……洛儿!”

    不料朱翊钧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差点吓得朱常洛从椅子上掉下来,这是他认识的那个皇帝吗?他可是一直觉得自己是他的耻辱来着,何曾用过这种亲昵的口气。

    望着朱常洛的目光,朱翊钧亦是察觉到有些尴尬,刚刚那一声叫出口,他也是浑身不舒服,遂直接改口,道。

    “想必你也清楚了,礼部现在已经在准备你的冠婚之礼,朕打算在二月行冠礼,九月行大婚!然后……”

    朱翊钧的声音顿了顿,目光也变得复杂起来。

    “然后在明岁将你册为太子!”

    殿内是长久的沉默,即便是以朱常洛的心性,也未曾料到,朱翊钧竟将话说的这么直白,所谓帝王心术,最忌让别人揣摩清楚自己的心思,但是如今朱翊钧竟这么大大方方的说出来了,是试探还是……

    不过毋庸朱常洛猜测朱翊钧的意思,他稍稍一顿,便又继续开口道。

    “不过朕虽有如此打算,可如今尚有一年的时间,何况大明虽从未有废太子之例,但你若以为如此便得安心,那便错了!你既为太子,朕便要问你一句,如今之大明,依你来看,如何?”

    这算是考校吗?

    朱常洛眉头一皱,答得好便给太子之位,答不好就会被废?

    将这些念头缓缓甩出去,朱常洛沉吟片刻,抬起头缓缓道。

    “内忧外患!”

    四个字话音刚落,朱常洛便感到一阵强大的气势扑面而来,差点让他坐不住,但是他却咬紧牙关,紧紧的抿着嘴唇,一动不动。

    直到他头上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对面的气势方才陡然而收,朱翊钧冷淡的声音自头顶传来。

    “那你便说说,是怎么个内忧外患法?内忧在何处?外患又在何处?”

    只是朱常洛坐在下手,又隔着冕旒,自是看不清楚朱翊钧眼中陡然闪过的夹杂着惊讶和忧虑的复杂神色。

    若是换了其他人的话,怕是会说歌舞升平,四海平安这样的话吧!

    能在自己如此压力之下坚持下来,或许,自己以前真的是看错了人吧……

    朱常洛却是整了整言语,缓缓说道。

    “内忧者,于朝堂,为百官阁臣!于国家,乃法理伦废!于小民,则民风不复!”

    朱翊钧脸上闪过一丝欣慰之色,不过转瞬即逝,缓缓靠在榻上,淡淡的道。

    “朕以为你会说,内忧在朕横征暴敛,屡征矿税!倒不知,你竟将那帮一直在帮你的大臣当成内忧,却不知,这算恩将仇报?”

    朱常洛此刻亦是渐渐镇静下来,摇了摇头道。

    “矿税于朝堂之上,虽为祸端,可实为无奈之策!常洛非不识大体之辈,自然晓得并非父皇横征暴敛,而那群臣,亦非不知此祸不在陛下,不过掩耳盗铃,装作不知罢了!”

    此话一出,倒是让朱翊钧来了兴趣,仔细的打量着这个从前让自己无比讨厌的儿子,半晌才道。

    “那便说说,是怎个无奈之法吧……”
………………………………

第三百六十七章:考校(2)

    话到此处,朱常洛也明白了今天朱翊钧的用意,太子之位并非小事,朱翊钧虽然一直拖着没有建储,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一旦他下定了决心,就会好好引导储君的方向,今日的这一番谈话,想来是为了了解自己心中对朝局的把握

    既然如此,那便让他瞧瞧,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吧。

    朱常洛凝神抬头,深吸一口气抬头道。

    “若提矿税,必先数我朝税法,昔年太祖皇帝定鼎,轻徭薄赋,四民各安,重农轻商,本为休养生息之法,然如今我大明不同往昔,如今连年丰收,仓禀丰盈,又无兵灾,加之先帝开海禁,与外国互通有无,致使商贾之辈陡然增加,又以商税之低,使尔等攫取大笔银两,如此一来,民风不古,而农本受挫,更重要的是朝廷无银,若非如此,父皇又岂会以矿税之名,充裕内库援助国库!”

    要说矿税,其实是个复杂的东西,朝廷大臣大多认为矿税为祸,一是因为矿税不属六部,不受朝廷监管,侵犯了他们作为文官的权力,二便是因为矿税太监为了讨好皇帝,大多以矿税之名行盘剥之实!

    当然,还有其三便是皇帝下刀的皆是大商人之家,他们手握金钱,总能笼络到一大批官员,为其在朝廷发声!

    后世被批的最惨的东林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细数的话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东林党大佬背后,都和江南大资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么说,你认为朕收矿税是对的?”

    朱翊钧眉头一挑,盯着朱常洛的眼睛问道。

    毫无疑问的是,此刻他心中是带着淡淡的欣喜的,世人皆言他贪好财货,岂不闻他堂堂天子,坐拥天下,何必贪财,他登基二十余年来,不但未曾大规模征发过徭役,就连日常生活也算得上节俭。

    至少他这后宫当中,除了意外情况造成的损毁需要重修之外,二十多年从未新起过一座宫殿。

    这一点比当年因一时兴起而修筑豹房,收集天下珍奇的武宗皇帝不知要高出了多少去,但是就因为派人征收矿税,不知道有多少大臣诟病于他,将他说成是贪财好色之辈。

    如今听自己的儿子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心中岂有不高兴之理?

    朱常洛点点头,道。

    “不错,朝廷打仗需要银子,发俸禄需要银子,维持各个衙门的日常运作都需要银子,但是仅凭着税收已经是入不敷出,儿臣方才在殿上尚且看到,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二位大人,甚至为了后宫三殿的重修银两而在发愁。”

    “然国家财政面临如此窘境,但是江南膏腴之地却奢靡成风,儿臣在南直隶时曾闻,江南大户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凡宴必寻各种戏班,更有甚者,以竞价高者为傲,甚至为得一戏班相互斗殴,如此对比,岂不怪哉?”

    “儿臣方才说过,要动税法,须得君臣一心,然如今朝廷群臣纷争,势力相互割据,一时难以修改税法,故而父皇欲要充裕朝廷,只得另辟蹊径,以前者未有的矿税名目,如此虽负骂名,但国家财政却得喘息之机!”

    事实上,前面提到的三点矿税为祸的原因,也就是朝臣屡屡弹劾皇帝的理由,在朱常洛看来,都不过是自说自话罢了,若是信了他们,才是败亡之始。

    税法是国家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动,所以要缓解财政压力,便只能采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而那帮大臣之所以屡屡弹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