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压下心头的不悦,叶向高开口问道。

    “一片为国之心?叶兄真的如此以为吗?”

    方从哲却是淡淡一笑,眼角掠过一丝嘲讽,反问道。

    顿了顿,却是微微叹了口气,语气有些复杂。

    “世间之事,皆为私利,世间之人,皆有私心,无论李兄说了什么话,老夫只问叶兄一句,若沈朱二人倒台,最终得利的人是谁?”

    “这……”

    叶向高脸色顿时一滞,有些无言以对。

    不错,方从哲此言虽然诛心,但是却不无道理,作为唯一一个已入内阁的帝党,沈朱二人一旦倒台,李廷机必定会顺势而上,提升在内阁当中的话语权。

    这一点是铁定的,无论李廷机拿出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无法改变的。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李兄就是为了一己前途而为吧,沈朱二人倒台,固然对李兄有利,但是浙党为祸朝堂,沈朱二人执其牛耳,若二人倒台,浙党必遭重创,到时朝堂靖平,亦是国之幸事,为大局故,李兄所做亦称不上错吧?”

    半晌,叶向高方才缓缓开口,拿出了一个勉强看起来合乎情理的理由。

    不过话音刚落,却被方从哲立刻堵了回来。

    “今上有意整改税赋,补充国,当此之际,内阁须得求稳为上,然李尔张却逆势而为,意欲裹挟我等与内阁辅臣相斗,到时朝局动荡,今上整改税赋之举必然搁浅,如此为之岂是顾全大局之举乎?”

    方从哲的态度咄咄逼人,但是叶向高却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

    若为大局,此刻应当要做的事情,当是配合今上整修税赋,而非是执着于浙党之上,李廷机此举,必是存了私心无疑。

    片刻之后,叶向高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萧索说道。

    “何苦来哉?明明只需静待几年,李兄自可再进一步,又何必如此着急?”

    他很不明白,为何李廷机会如此心急,还是那句话,内阁众人皆已垂垂老矣,再过几年,帝党便可顺理成章的以年龄为由要求他们致仕,这个理由即便是拿到士林中说,也是理直气壮的,何必在此时四处树敌,逆势而为。

    倒是方从哲沉默了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叶兄你或许不懂,但是老夫却是感同身受,李兄此举固然有其私心,但是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啊……”

    虽然方从哲称叶向高一声叶兄,但是实际上,他比叶向高要大上七岁左右,之所以如此互称,是遵了士林规矩而已。

    叶向高到现在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三岁而已,距离七十五岁致仕之龄,尚且有三十多年,也就是说,他的仕途之路还长的很,所以没什么感觉。

    但是对于李廷机这样年龄已逾六十的人来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感叹了片刻,方从哲继续问道。

    “仕途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李兄来说是如此,对你我来说亦是如此,叶兄可知,此番钦差人选,圣意属谁?”

    “这……不出意外的话,应是韩爌吧!”

    叶向高皱眉,思索了片刻道。

    毫无疑问的是,这次的钦差是一趟大功的差事,若是能够办的妥妥当当,回京之后升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在帝党当中,有这个资历的人并不多,而韩爌便是其中把握最大的一位。

    无他,今上潜邸之时,便对于韩爌多加赞赏,而按照惯例,天子登基,要对东宫旧臣予以安排,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十分倚重的韩爌,今上却依旧没什么动静,可见必有大事要托付于他。

    “不错,以韩爌的资历,虽有从龙之功傍身,可若转调阁部,无非是各司郎中或掌道御史而已,但是此番事情特殊,朝廷诸公对于税赋之事十分重视,故而钦差本职必不可低,至少当是佥都御使方可撑得起场面,而对于韩爌来说,佥都御使虽然算得上超擢,但也并非不可接受……”

    方从哲点了点头,道。

    “加之如今都察院属官空缺,万世德升任左都御史之后,都察院便空出两个副都御使的空缺,而韩爌若能将这趟差事办妥,便算是间接促成了罢黜矿税的大功,挟此大功回朝,又有陛下支持,这个副都御使的位置,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甚至于就连左副都御史的位置,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国朝惯例,右副都御使多为在外巡抚加衔,有品级而无实权,而左副都御史则不同,左副都御史乃是掌院副都御使,算得上都察院名正言顺的二号人物,又是科道清流,还是京官,算得上为数不多顶级官职之一。

    而韩爌的年纪比叶向高还要年轻,如今不过三十余岁,如此就算是慢慢的熬资历,也能在五十岁之前入阁,运气好的话,六十岁之前接任首辅也不是没有可能。

    话至此处,方从哲也不得不感叹,这便是简在圣心的好处了,只要得了皇帝的青睐,升迁的速度简直连铨选的规则都限制不住。

    更可怕的是,皇帝为韩爌设计的这套升迁规程当中,虽然偶有违规,但是总体来说,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仍旧是按照国朝升迁的基本规则来的,也就是说,韩爌升迁的速度虽快,可却是受到整个臣士林认可的快。

    也就是说,如果韩爌真的能够将这次的功劳捞到手的话,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和他们这些王府老臣并肩而立,成为帝党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到时候帝党就不是三大巨头,而是四大巨头了!

    “方兄的意思,难不成李兄是为了这个才……”

    叶向高打了个激灵,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

    方从哲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悠悠的道。

    “内阁当中刚刚传出了旨意,陛下诏谕内阁,一条鞭法试行之地定为苏州府,命吏部将钦差候选人拟送内阁,由内阁议定之后禀告陛下!”

    。
………………………………

第六百六十八章:老狐狸的谋算

    和(前?!)东宫的一干官员们相比,尤其是和王府旧臣们相比,叶向高的资历算是浅的,但是这不代表他的政治眼光差。

    方从哲说出这话的一瞬间,他就明白过来前者话中隐含的意思了。

    廷议之上,李廷机和朱赓二人所争的便是这试行之地放置在何处,朱赓是浙党的大佬,由于国朝家乡五百里不准为官的铁律,所以他竭力反对将试行之地放在浙江境内的湖州府和嘉兴府,而李廷机则是因为苏松道的位置太过重要,非资历深厚,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能担任钦差一职,故而竭力反对将试行之地放在苏松道。

    两边争执不下,才会让廷议不欢而散,作为帝党的一员,站在叶向高的角度自然是同样希望试行之地能够放在湖州府或嘉兴府,如此一来,派过去的钦差功劳不会损失,压力却会减轻不少。

    而且浙党那边的人,大多出身江浙一带,若是定在嘉兴府或者湖州府的话,他们那边能够拿出的人手也就捉襟见肘了。

    从这个角度来想,似乎李廷机在廷议上和朱赓据理力争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帝党的优势在于,他们的背后站着的是天子,即便是在廷议上定下的事情,理论上来说也只是一份可行性意见,而并非是最终的定论,最终结论仍旧是要皇帝来做,而天子难道会将这份大功交给别人吗?到时候送交御览的时候,天子可以顺理成章的将试行之地定在湖州府或是嘉兴府,而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

    毕竟这试行之地在哪里,和朝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一点单看廷议上一干大佬的态度就知道了,对于六部七卿来说,这试行之地定在哪里都无所谓,只要最后能够试行成功便是!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如此,李廷机为何还要在廷议上和朱赓撕破脸皮,争得不可开交,要知道,虽然在帝党当中,李廷机的资历算是深的,但是和朱赓相比,还是浅了许多,士林当中,还是蛮讲究这种前后辈的关系的。

    出了这样的事情,天子的选择无非两种,一种是维护自己的心腹,站在李廷机这边为他撑腰,但是很明显,李廷机的做法让天子很不高兴,所以天子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那么久剩下后一种可能,为了维持内阁的稳定和秩序,天子将下诏处罚冒犯前辈的李廷机,同时表示出对阁辅老臣的亲近和看重,以表示自己并没有对内阁大动干戈的意思。

    具体到如今的情况,天子从内宫连发的两道诏谕,就明显的表达出了这个意思,其一免掉了李廷机经筵侍讲的差事,虽然不涉及本官,但是经筵侍讲乃是地位的象征,非天子近臣不可担任,免掉这个差事,算是小惩大诫,也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至于说将钦差人选交付内阁议定,这就是对沈朱两位老臣的优抚了,帝党的优势在于有皇帝撑腰,和试行之地的确定一样,钦差人选到最后还是要由皇帝决定的,当然,前提是双方候选人相差不能太大的情况下,皇帝乾纲独断,可以直接定下人选。

    而一旦交付内阁的话,沈朱两位阁臣明显人数占优,而次辅衷贞吉如今又和朱赓走的颇近,至于说分量最重的首辅王锡爵,恐怕也未必就会愿意和李廷机站在一起,毕竟李廷机的词锋太锐,对于内阁的前辈们都算是一种冒犯,何况拟定候选人的吏部尚孙丕扬,也素来和浙党的关系甚佳,如此种种原因之下,几乎可以确定,浙党能够将这趟差事收入囊中……

    这明显就是皇帝为了安抚朝议而做出的决定,而掀起这场朝议的人,就是李廷机!

    如此想来,李廷机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他之所以在廷议上悍然和两位阁臣对峙,一是存了取而代之之心,二便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压韩爌。

    要知道,这样的好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若是这次机会被浙党收入囊中,韩爌就不得不进入部院转迁,到时候即便有皇帝的优容,也最多是个掌道御史,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而对于李廷机来说,他毕竟是皇帝的老师,皇帝不可能因为这场简单的朝议,就将他罢免,打压了对他最有威胁的韩爌,他依旧是帝党不可或缺的人物,皇帝纵然心中不满,但为了大局计,还是要倚重于他。

    心机深沉若此,叶向高也不得不叹服一句,先帝当初简拔李廷机入阁,果真是没有看错人,他的这位老友,在政治斗争之上的功力果真早已经炉火纯青。

    如今回头想想,难道那朱赓就是易于之辈吗?当着六部七卿的面,和李廷机吵成那个样子,可完全不像是一个久在内阁的重臣会做出来的事情……

    “罢罢罢,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方兄既看出了此间门道,可是有了应对之法?”

    脑中思绪繁杂,叶向高不由得摆了摆手,重新将目光放在了方从哲的身上,既然他早就看出了李廷机的布局,想必心中也该有应对之策。

    不料方从哲却是怪异的瞥了叶向高一眼,口气当中带着几分莫名。

    “叶兄的意思是,还想争取此次下苏州的差事?要知道,这份差事争取过来,也是要落在韩爌的头上,对我等并无益处啊!”

    虽然方从哲和李廷机不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今上的王府旧臣,和韩爌这等后进的东宫旧臣之间,还是分开派系的,李廷机打压韩爌,不仅仅是维护了他自己的地位,更是维护了他们二人的地位……

    “方兄此言何意?李兄不明事理,难道方兄也是如此吗?韩爌与我等具为陛下心腹,当今正是用人之际,岂可相互内斗,何况朝野之大,新旧替换本是正理,若论威胁,吾等东宫旧臣,如今正是内阁诸臣的威胁,方兄乃是元辅门下,可曾见过元辅大人打压我等?”

    叶向高却是脸色一肃,不悦的说道。

    。
………………………………

第六百六十九章:皇上自有办法

    如果此刻朱常洛在这里,听到叶向高的这番话,必然会恍然大悟,为何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数十年后,叶李二人将会分道扬镳,一如当年的高拱和张居正一般。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脾气性格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或许在年轻的时候,这一点尚且没那么明显,但是等到他们逐渐走上高位之后,性格上的对立面就会一步步显露出来。

    而但凡是能够走向政局核心的人物,都必然有自己的政治信念,这份信念也必然和其性格脾性息息相关,当裂痕逐渐变大的时候,也就是两人决裂的时候。

    在李廷机看来,韩爌威胁到了他的地位,必须出手予以打压,但是叶向高却不这么认为。

    “如今朝局混乱,我等更当齐心协力,浙党何以强之?并非仅仅聚而为党那么简单,而是互相引援,同舟共济,方有如今一家独大之局面,而我等东宫潜邸旧臣,势力尚弱,难以与彼辈抗衡,此时当竭力增强自身,无论是老夫,还是李兄方兄,甚至是韩爌,何宗彦等人,与我等俱为一体,唯有吾等都在朝中站稳脚跟,才能辅弼圣上,一展宏图,若是穷尽内斗,无非自断双臂尔!”

    叶向高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何况方兄请想,今日我等为韩爌争取到了如此大功,他日韩爌挟功回京之时,便欠我等一个大大的人情,方兄方才亦曾有言,韩爌如今乃简在圣心之辈,即便此番能够打掉他的机会,只要圣意仍在其身,终有一日会位列阁部,如今打压他无异于白白树敌,更会招致陛下不悦,如此得不偿失之举,难不成方兄想不明白吗?”

    “大善!”

    方从哲脸色一肃,忽的抚掌笑道。

    “老夫早就知道,进卿乃胸怀乾坤之辈,不会囿于眼前小利,也唯有如此容人之胸襟,才能令士林信服之!”

    “这方兄谬赞了,老夫不过实话实话而已,不过这次的钦差一事,方兄可有对策?”

    对于方从哲突然变得亲近起来的态度,叶向高只是愣了一瞬间,便默默接受了。

    事实上,从方才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明白了,方从哲为何会留下来跟他说这么多了,恐怕现在这个时候,李府应该也已经得到了消息,司礼监的陈矩和方从哲都先后到了他这叶府,并且密谈了多时

    若是放在往常,叶向高或许还会解释一番,可在方从哲点透李廷机的那一番布置之后,叶向高便知道,自己注定要和这位老友走上不同的道路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叶向高最大的优点就是,既然注定不是一路人,也就不必强求了,故而叶向高也就顺理成章的接过了方从哲递过来的橄榄枝。

    “法子自然是有的!”

    方从哲得意一笑,便知道自己今日的目的达到了,轻轻松了口气,道。

    “哦,是何办法?”

    叶向高收敛心神,开口问道。

    “等!”

    “等?”

    对于方从哲这个看似玄妙无穷的办法,叶向高却明显不怎么满意,脸色微沉望着前者,似乎不等到前者给出个解释就会立时翻脸一般。

    “进卿莫急,老夫并非是在敷衍进卿!而是为今之计,一动不如一静,只有耐心等待,才能迎来转机!”

    方从哲沉吟片刻,开口解释道。

    叶向高也是一点就透。

    “方兄的意思是,宫中会出手?可是天子分明已经下诏,将此事交与内阁了啊”

    如今想来,能够为帝党撑腰的人,也唯有宫中的天子而已,但是天子为了安抚沈朱二人,明显已经将此事交托给了内阁,难不成天子还会出尔反尔,强行更改内阁的人选不成?

    不料方从哲却是脸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道。

    “进卿仔细揣摩陛下传出的两道旨意,能够看得出什么?”

    先前内宫传出了两道旨意,一道是提升方从哲为礼部侍郎兼管翰林院,代替李廷机侍讲经筵,另一道是将试行之地定于苏州府,钦差人选交付内阁议定

    表面上看起来,这两道旨意都是为了警示李廷机,安抚沈朱两位阁老,但是如今方从哲一提,叶向高才觉得有些蹊跷。

    “方兄是说,方兄的官职转迁?”

    按理来说,要惩戒李廷机,只需罢免他的经筵侍讲的差事,即便是要让方从哲替换他,也不必专门提升方从哲为礼部侍郎,何况还遣派了兼管翰林院这样的差事,要知道,侍讲经筵是差事,既然是差事,就没有对官职的强行规定。

    只不过这个差事是清流差事,而且是天子近臣,所以一般来说本官不会低,但是并不一定要是什么本官,皇帝之所以借此机会提升方从哲的官位,明显是在借题发挥啊

    “不错,老夫本官乃国子监祭酒,若以本官兼侍讲经筵,官阶稍低,但并非不可,陛下以此为由提拔老夫,不仅仅是为了老夫一人,更是为了安抚吾等!”

    方从哲脸上浮出一丝笑意,开口道。

    “吾等皆是陛下潜邸旧臣,但因李兄之事,惹得陛下雷霆震怒,且不得不下诏安抚其他阁臣,如此一来,必使我等潜邸之臣心生不安,陛下简拔老夫便是为了告诉吾等,他并未因李兄一事而牵连吾等,帝党依旧是陛下最为倚重之人,老夫如此说,进卿可明白了?”

    “钦差一事,乃是帝党的功劳,为大局计,陛下虽不得不安抚阁臣,将此事下发内阁议定,但必然还会想法子,将钦差的人选重新揽回来”

    叶向高恍然大悟道。

    如同方从哲所说,陛下看重的是韩爌,所以才会费尽心思为他创造了这个机会,而如今得罪陛下的是李廷机,并非韩爌,而安抚阁臣用的功劳却是韩爌的,没道理李廷机惹下的祸事,却要韩爌来承担

    陛下向来赏罚分明,韩爌既然无过,那么陛下自然会竭力为他争取到这次的差事。

    方从哲点了点头。

    “不错,老夫虽不知陛下心中有何计策,但陛下不会亏待韩爌,所以吾等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陛下用得到吾等的时候再出手,贸贸然出手的话,恐会打乱陛下的计划”
………………………………

第六百七十章:阴魂不散

    乾清宫。

    世人皆道皇帝老子坐拥天下,快活无限,但是真正坐到这个位置上,朱常洛才晓得,自己当初那位先祖朱元璋究竟有多么强大,如今的内阁已经发展成熟,尚有司礼监辅助,但是朱常洛面对满案的奏疏政务依旧忙的不可开交,从离开仁寿宫到现在,朱常洛批复的奏疏超过五十余本,看似不多,可着实耗费心力的很。

    要知道,这些政务奏疏动辄数千字,才能把一件政务讲的清楚明白,即便是朱常洛早已下令奏疏务求精简,但是也只能将三千字的奏疏,减成两千字而已,但是理解和处理起来的难度,却丝毫不会下降。

    每份奏疏,朱常洛都要仔细琢磨,分析,最后给出朱批的意见,形成谕令下发内阁,这可是个苦差事,饶是以朱常洛在东宫打磨了许久,但是毕竟在东宫只是观政,他那个老爹尽管全力为他铺路,但是毕竟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甚至来不及在宫中指导朱常洛监国一段日子,就龙驭宾天了!

    望着御案上才刚少了一小半的奏疏,朱常洛忍不住叹了口气,怪不得从古到今,皇帝鲜少有活的长久的,天天干这么耗费精力的活儿,还拼命干,能长寿才怪。

    于此同时,朱常洛又再度对于老朱同学的工作狂精神表示无限的敬仰……

    “皇上,陈公公回了!”

    王安悄然奉上一杯热茶,轻声禀告道。

    “哦?召他进来!”

    朱常洛从奏疏堆当中抬起头,放下手中的朱笔,眼中蓦地闪过一丝精光,一身的疲累瞬间消失,变得精神抖擞。

    不多时,陈矩一身风尘仆仆的走入殿中,躬身行了个礼,却被朱常洛摆了摆手制止。

    “陈大监不必多礼,朕命你查探的事情,如何了?”

    见得皇帝如此关注此事,陈矩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当下将在叶府当中的所闻所见一一道来,丝毫没有隐瞒。

    “混账东西!真当他是朕的老师朕便不能处置于他了吗?”

    满桌的奏疏被一扫而空,哗啦啦的掉在地上,朱常洛一拍桌子,霍然而起,怒声说道。

    “陛下息怒,莫要因这些事情伤了身子!”

    突如其来的怒火,让在场的宫女太监皆是惊惧不已,纷纷拜倒在地,王安更是不住的扣头道。

    “陛下请暂息雷霆之怒,李先生终究是陛下的潜邸旧臣,若是贸然处置的话,恐会伤了臣下一片为国之心,叫外人以为陛下薄情寡义,请陛下三思!”

    相比之下,陈矩就镇静的多,尽管朱常洛突如其来的怒火同样让他吓了一跳,但是他还是很快冷静下来,开口劝道。

    “都起来吧,陈大监一路风尘仆仆,先赐座吧,方才是朕失态了!”

    深吸了一口气,朱常洛缓缓坐下,面色也渐渐变得平和起来,陈矩见状,终于松了口气,而一旁的王安更是连忙起身,张罗的带着一干宫女内侍迅速将地上的奏疏和其他东西重新整理好,又亲自给陈矩搬了个椅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