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尔等有悔过之意,则准其戴罪立功,有敢再犯者,数罪并罚,冥顽不灵者,照法令处置,如此,既昭吾皇仁慈之心,又能肃清官场风气,可堪善矣!”
………………………………

第七百五十章:初露锋芒

    不得不说,能够进入内阁的人,都是官场上的佼佼者,至少在揣摩人心一道上,都是能手中的能手,衷次辅所说的,正是朱常洛想要表达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法不责众是个无赖的逻辑,但是却是个无奈的事实!

    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有这么多,几乎就没有几个干净的,朱常洛既想要震慑这帮贪官污吏,扭转官场的风气,又要顾虑到朝局的稳定,就不能下手太狠。

    所以到最后思来想去,朱常洛便想出了这个法子,这招在后世叫做财产申报,事实证明,对于惩治贪腐还是十分有效的。

    只不过后世的时候,财产申报更多的是为了防止官员贪腐,而朱常洛现在却是变相的放了这些贪官一马,算是让他们破财消灾,何况如此一来,又是一大笔白花花的银两落入国库,虽然说有倭国的那批赔银撑着,国库现在不怎么缺钱花,可到底不能坐吃山空,这帮贪官污吏也是时候让他们出出血了!

    故而一时之间,衷次辅在朱常洛的眼中也变得分外顺眼了。

    “次辅所言有理,朕闻圣君治世,在教人向善而非为惩治,贪腐官员固然有错,然则若能迷途知返,朕亦欣慰之,便按次辅所言办罢!”

    顿了顿,朱常洛沉吟片刻,又道。

    “至于叶向高,念他悔过之心诚之,朕便既往不咎,罚俸一年,以观后效!”

    “陛下宽仁,老臣代进卿谢恩!”

    李廷机顿时面露喜色,上前谢恩道。

    不过有高兴的就有不高兴的,直到现在,朱赓终于意识到自己被算计了,原来天子早就预料到了眼下的局面,也想好了应对的法子,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不说话,也好过现在既没有改变结果,还恶了天子。

    想了想,朱阁老越发觉得心中气闷,忍不住上前道。

    “陛下容禀,衷次辅所言虽然有理,但臣以为却难实行,朝廷上下官员何止上万,具由其自承贪腐银两,必会有大批人隐瞒不报,如此众数官员,如何辨别所言真假,又如何知道是否有人栽赃,若不厘清此处,所谓悔过自新,不过镜花水月尔!”

    衷贞吉闻言顿时转头对朱赓怒目而视,他自问没有招惹前者,却不知朱赓何必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跟他抬杠,他不过是灵机一动,顺着天子的话头来说,哪会想的周全无比,如今此事不过是个想法,真正到了内阁当中自会继续完善,这朱赓这个时候跳出来,分明是想要跟他为难!

    所幸到最后,朱常洛开口解了衷次辅的围,开口道。

    “此事诸位先生不必着急,朕自有定计,朕这里有份奏疏,诸位不妨先瞧瞧!”

    众臣默……

    天子这御案上,难不成是百宝箱吗?

    怎么随时随地都能掏出一份份奏疏,还“恰巧”都是能解决他们问题的,说不是提前预备好的,谁会相信!

    不过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众臣也只好一边腹诽,一边接过奏疏瞧了起来。

    照例依旧是首辅王锡爵接过来先看,不过打眼一瞧,老首辅手却是一抖,差点将奏疏丢在地上,反应比刚刚见到叶向高的那份陈情书还大。

    无他,现在在老首辅手中的,乃是一份密疏,上疏人,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疏名,科道言官贪腐名册疏!

    骆大指挥使这份奏疏写的格式极其随意,甚至可以说压根没有什么格式可言,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官衔和名字,每个名字后面跟着一串数字。

    翻看到最后,老首辅的脸上早已经是冷汗津津,捏紧手中的奏本,久久不言!

    半晌过后,直到一旁的王安忍不住轻声催促,老首辅才回过神来,将手中的奏疏交还回去,又递到了其他的阁臣手上。

    一圈传下来,一众阁臣的反应都跟老首辅差不多。

    惊惧,不安,愤怒……还带着一阵后怕和一丝丝庆幸!

    再抬头望向年轻的天子温润的笑容,越发显得深不可测。

    这份名单上网罗了上到现任的左都御史万世德,下到普普通通的御史,包括六科给事中,大大小小超过两百位官员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详细到极点的数字,看着都让人心头发寒。

    他们头一次意识到,原来除了御史科道之外,还有一双眼睛在无时无刻的紧紧盯着朝廷百官。

    锦衣卫,这柄被先帝尘封多年的利刃,终于在当今的手中,重新绽放出慑人的寒光!

    而且几乎是在看完奏疏的第一时间,众臣的心头就升起一个吗,不,是两个疑问,第一个,天子是什么时候接到这份奏疏的?

    这个疑问几乎是在升起的第一时间,众臣就有了答案,没有人会傻到以为,天子是恰巧在今天接到了这份奏疏,虽然这么说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天子肯定是早就得到了这份奏疏,而让他们心惊的是,在今天之前,天子竟然在他们面前没有丝毫的情绪,这种不动如山的定力若是放在驭极多年的先帝身上不算奇怪,但是放在年轻气盛的今上身上,就让人难以想象了,若是今上雷霆震怒,将他们狠狠训斥一番,或许他们反倒会安心一些,但是现在天子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反而让人心中提心吊胆的。

    至于说第二个疑问,就更让众臣心里不安了,那就是,他们现在看到的这份奏疏,是全部吗?

    眼前的这份奏疏上面记载的是科道言官的名单情况,但是既然有科道言官的,会不会有内阁的,会不会有六部的,既然能够查的出贪腐银两之事,那么其他的各种事情又会不会被查到,在官场当中混迹的人,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是完全干干净净的,这种浑身上下被人完全看透的感觉,没有人会喜欢,哪怕这个人是天子。

    直到现在,众臣才感同身受,明白为何历代文臣都无比抵制锦衣卫,这种时时刻刻处于别人监视下的感觉,是谁也没办法忍受的。

    “陛下,此疏所言……属实否?”

    良久之后,还是老首辅率先回神,口气干涩道。
………………………………

第七百五十一章:妥协的老大人们

    此疏所言……属实否?

    老首辅的声音沉重无比,却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他们多希望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因为一旦揭开这份奏疏为真,整个科道恐怕将会覆灭十之**。

    要知道,风宪官本就是靠名声吃饭的,这份名册一旦公布出去,这些科道官员的名声就彻底毁了,即便朝廷不会他们,可名声上有了污点,又如何能够继续在科道上待下去?

    所以实际上,老首辅所问的,并非真的是在质疑这份奏疏的真实性。

    而是在问,天子打算如何处置此疏?

    朝廷上的事情,有些时候是非真假没人能说不准,就拿这份奏疏来说,天子若是不信,它就是假的,就算是真的,也是假的!

    不过天子既然将它拿了出来,那么这种可能已经是微乎其微,不过纵然只有一丝机会,他们也总要尝试一番。

    “真假与否,想必诸位先生心中应该有数!”

    朱常洛脸上覆上一层寒霜,心中却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说句实话,他从一开始,对于文臣这个团体就没什么好感,尤其是大明朝的文臣,真正值得他看在眼中的,唯有前首辅张位,而自张位去后,整个朝堂之上,没有一个大臣能够真正得到朱常洛的尊重,即便是他面前站着的王锡爵,也不例外!

    平时或许看不出来,但是遇临大事,眼光和胸襟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朱常洛可以想象的到,虽然张老大人性格温和,但是今日若是站在此处的人是他,便绝不会问出这句话,张老大人只会感觉到愤怒,愤怒之后只会下决心刮骨疗毒,而不会像现在一样,塞目闭听,自欺欺人。

    当初老首辅能够甘心为国而牺牲自己,又岂会妥协于官场邪风?

    都说科道言官身负监察重责,却对官场贪腐视而不见,如今他眼前的景象又何尝不是如此?

    手中持着一帮朝臣们的罪证,这些大明朝最核心的内阁辅臣们却不感到愤怒和悲凉,反而只想着要如何降低事情的影响,以小见大,官场风气如何能不堕落?

    思绪不由得飘远,朱常洛想起了当初自己初出宫禁的时候,长亭送别张老大人时的一番长谈,彼时老首辅感叹士风日下,如今看来,所言一点不虚……

    老首辅啊,你可是交给朕一个大大的难题!

    心中苦笑一声,朱常洛扫去纷乱的心思,口气再度变得平平淡淡。

    “不过若是诸位先生还是不信的话,那朕可以命大理寺,刑部,锦衣卫,东厂共同调查此事,诸位先生所看到的乃是总数,随奏疏所上的,还有一份详细的账册,若有必要,可以一笔笔前去核查!”

    王锡爵头上冒出一丝冷汗,情知自己方才的问话,怕是招致了天子的不悦,锦衣卫既然敢将此账册送至御前,证明肯定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真要是让大理寺刑部来会审,那可就真是将事情直接摆到台面上去了。

    更何况,天子指明了让东厂和锦衣卫共同参与调查,摆明了就是不相信文臣们,怕他们在私底下搞什么小动作,有了东厂和锦衣卫杵在旁边,就算是大理寺和刑部有心庇护,恐怕也无计可施。

    到时候真的审出来,账册完全属实的话,那可就真的只能将这两百多位御史言官按律处置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众臣的心弦皆是绷紧了起来,次辅衷贞吉几乎是毫不犹豫的上前一步站出来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暂且不必大动干戈,陛下既有意给犯错官员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若就从科道官员开始,也好令群臣警醒!”

    衷次辅是不介意官风整肃从御史科道开始,反正他虽然势力在科道当中,但是却也没有太大的覆盖面,自己的那些亲信虽然算不上干干净净,可至少衷次辅能够保证他们绝不是什么奸邪之辈,有了这一层在,衷次辅还是有自信能够保的下他们的。

    可看现在天子的架势,是打算将科道一网打尽了,不管犯错轻重,一律按律处罚,如此一来,他那点本就为数不多的家底儿可都要赔进去了,容不得衷次辅不着急……

    “诸位先生以为呢?”

    说句实话,朱常洛真的想将这些人都统统法办了去,但是他不能,平心而论,衷贞吉说的法子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不过按着规矩,他还是开口问道。

    “可!”

    王锡爵情知自己刚刚说错了话,此刻也不复多言,简简单单的道。

    朱赓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但是见到天子的脸色,只怕自己多说一句,天子就会借题发挥,直接命大理寺刑部审案,故而也不敢多说,只得拱了拱手道。

    “臣附议!”

    接下来的沈鲤和李廷机,自然更是没有其他的意见,于是事情就这么被定下了。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总算是有了个结果,众臣心情复杂的同时,也总算是轻轻的松了口气,不过还未等他们放松心神,就听得天子继续开口。

    “朕今日去向太皇太后请安,她老人家问起了后宫之事,太后和皇后的册封之礼拖了这么久,也差不多该定下了!”

    听得此言,群臣心里微微一振,这恐怕算是今天听到的一个最好的消息了吧,不用自己等人去当出头鸟劝谏天子,天子能够自己醒悟,将后宫的名分邸定,也算是好事一桩吧,后宫内务,臣子们着实是不好插手啊……

    只是事实证明,老大人们还是太天真了!

    天子的话锋一转,继续道。

    “不过朕现在却是有一事为难,前几日朕去向母后请安,母后有言自己母家太过清贫,长兄无所事事,央朕将她的胞兄调入南镇抚司任职,朕着实为难啊!”

    外戚参政?这怎么可以!

    听了皇帝的话,这是一干老大人们的第一反应,当下某朱姓阁老就要站出来制止,不过还未等到他起身,就被沈鲤一个眼色拦了下来。

    朱阁老压下心中的疑惑,朝着沈阁老暗暗指向的方向望去,却见坐在榻上的天子脸上不仅没有什么苦恼之色,反而带着一丝丝的鼓励和期待……
………………………………

第七百五十二章:我怎么感觉又被坑了

    环顾四周,朱阁老发现其他人和他的反应也差不多,首辅次辅两位老大人第一反应也是想要上前劝谏,但是抬头瞧见天子略带期待的目光,却纷纷停住动作。

    天子在期待什么?

    朱阁老皱起眉头,开始细细思量其今日的变故,如果他们方才在殿外的推测没有错的话,那么如今的状况该当是天子欲仿先帝旧事并尊生母与嫡母为两宫皇太后,结果惹得王皇后不悦,在后妃册封之事上与天子为难,天子一怒之下,便将这两桩事情都搁置下来。

    结果王皇后最后搬出了太皇太后撑腰,将天子叫过去训斥了一顿,顺带着让内阁群臣也挨了顿训斥,应当说,到此处事情已经渐渐明朗了。

    太皇太后乃是先帝生母,地位崇高,后宫当中以她老人家为尊,太皇太后既下了懿旨,那么天子自然无有不从的份儿。

    但是天子肯定是不高兴的!

    天子登基有一段时日了,朱阁老自问对这位天子也有一定的了解,今上是出了名的心高气傲,从不服输,当初如此不利的境地,硬生生被今上扭转乾坤,一步步登上了大位,可见今上的心志之坚。

    这样的一个人,被太皇太后强行压制,心中必定十分不满。

    所以这个时候,天子必然会想办法阻挠王皇后的晋封,这么想的话,天子在期待些什么,就呼之欲出了!

    方才天子说了,这个要求是王皇后提的,那么一旦大臣进谏力陈不可,天子便有理由借题发挥,贬低王皇后,进而抬高自己生母的地位,到时候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未必就不是王皇后自己为未来做的准备,现在新后未立,六宫大权仍旧掌握在王皇后的手中,而一旦她被晋为皇太后,天子就可以册封新的皇后,到时候新皇后自然会接过六宫大权,失去了六宫大权,又非天子生母,王皇后的影响力也必将会被降到最低,想要用六宫大权来为自己的母族交换一个相对安稳的职位,也属正常。

    不过天子显然是不怎么乐意的,站在天子的角度来看,他现在之所以一直拖着,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机会摆平前朝和后宫,将自己的生母送进慈宁宫,但是无论如何,两宫迟早都是要晋封皇太后的,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六宫大权他都是能拿到的,完全没有必要付出一个锦衣卫的关键职位。

    于是朱阁老就纠结了!

    他要是进谏吧,天子必然借题发挥,纵然不能两宫并尊,至少暂时这一段时间,晋封皇太后的事情还是搁置吧。

    可是要是不进谏的话,外戚不得干政这是祖制,虽说锦衣卫的性质特殊,并不能完全算作是朝廷序列,可王皇后的胞兄王栋却是实打实的外戚,开了此例总是不好的。

    不仅仅是朱阁老,其他的阁臣也在纠结,天子这可算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不管选哪边,看起来都不怎么合适,以至于一干朝臣心中都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今儿出门是不是没看黄历,怎么一整天遇到的都是这种烧脑的难题!

    “诸位先生没有什么话要说吗?后宫干涉朝政,总不妥吧?”

    朱常洛却是不等他们继续想下去,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开口催促道。

    不过他越是这么说,底下的一干大臣越是谨慎。

    看样子,天子已经不是暗示了,就差说你们快来弹劾王皇后吧,好让朕有借题发挥的机会。

    “陛下容禀,后宫干政的确不妥,然皇后娘娘乃陛下嫡母,抚育陛下有功,顾念亲族亦是人之常情,请陛下明鉴!”

    半晌,王锡爵上前两步,谨慎的开口道。

    顿时让天子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

    “那元辅是觉得,母后这个要求合理咯?”

    “陛下容禀,外戚入锦衣卫,并无先例,然则后宫无主,名分不定,亦会使朝局不安,

    皇后娘娘有此所求,无非是心中不安,陛下事母至孝,想必能够体察皇后娘娘之心,况如今宫中皇嗣即将降生,后位着实不可继续虚待,故老臣以为,当尽快邸定皇太后册封之事,以定后位,安后宫,定储位!”

    思虑再三,王锡爵最终还是下了决心,开口说道。

    虽然话说的婉转,但是他的意思却已经表达的明白了,那就是后宫的事情不能再拖了,皇上您就别任性了,既然王皇后要了,就给她老人家一个安心,让她老人家安安稳稳的去养老不就行了。

    “几位先生都是这般意思吗?”

    天子的脸色越发不好看了,扫视着底下的群臣,开口问道。

    过了片刻,衷次辅默默的站到了王锡爵的背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紧接着剩下的几位也做出了决定,跟在了老首辅的背后。

    在王锡爵和衷贞吉这里,既然两边都是为难,那就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后宫的事情早一日定下,朝局也能早一日安稳下来,储位顺序也能早日安定,相比之下,安排一个外戚进锦衣卫就不算什么了。

    反正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过外戚进锦衣卫的事情,只不过大多数都是挂名,鲜有实职的,何况锦衣卫毕竟不算是朝廷部门,和他们的关系也不大,既然宫里那位坚持,那便遂了她老人家的愿吧!

    至于在朱赓和沈鲤这里,则是对此事持中立态度,原本他们还打着主意想要借此机会转移一下朝堂的目光,但是在见到那份锦衣卫的奏疏之后,他们就改变了主意,既然这种东西都有了,说明皇帝的决心已经不可改变,就不必做无用功了。

    而他们之所以会和王锡爵做同样的选择,一方面是出于损失更小的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一种恶趣味,自从天子登基以来,群臣就被天子耍弄的团团乱转,仿佛一切都尽在天子的掌控当中,而群臣却丝毫没有办法。

    如今好不容易有太皇太后出面,能够压着天子,他们自然乐得看天子吃瘪,不会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

    剩下一个李廷机,则是一脸苦色,眼见得所有人都站到了一块,犹豫了片刻,也默默的站到了所有人的后边。

    “你们……”

    天子一阵气闷,指着底下的一干内阁辅臣说不出话来,而底下一干人则是低垂着头一声不吭,一副您想怎么发火怎么发火的样子。

    半晌,天子似是有些兴致阑珊,烦躁的挥了挥手,道。

    “退下吧!”

    众人如蒙大赦,连忙退出了殿门。

    只是他们瞧不见的是,待得他们离开之后,朱常洛的脸上却是一扫不快之色,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自言自语道。

    “想占朕的便宜,哪那么容易!这回叫你们赔了夫人又折兵……”
………………………………

第七百五十三章:群臣扣阙

    天气已经接近了一年中最炎热的夏天,京城里太阳高照,闷热无比,达官贵人们都换上了轻薄的罗衫,至于底层的老百姓们则是忙着开始收夏粮,相比之下,那些当官的大人们可以优哉游哉的坐在衙门里喝茶,就显得无比闲适。

    当然,这只是小老百姓们的想法,这些日子以来,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衙门,心上的那根弦可都是绷的紧紧的。

    天子登基已经有数月了,按照以往的惯例,也差不多该对朝局动手了,而当今显然对此早有布置,司农寺一行的始末,早已经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虽然天子到最后并未允准老首辅的奏疏,但是风声已经传了出来。

    尤其是最近宫中传出的消息,更是让大人们心惊胆战,据说天子的心腹吏部侍郎叶向高大人,连同吏部尚书孙丕扬,东阁大学士李廷机上了请治贪腐疏。

    疏中的具体内容不知,但是单听名字就大致能够猜的七七八八,而且更让大人们担忧的是,内阁的老大人们对此事一直缄默不言,更是令朝堂上流言纷纷。

    当然,流言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就在消息传出之后的第三天,宫中正式传出谕旨,敕令诸道御史言官,科道风宪向朝廷报明财产,有贪赃受贿收受来历不明银两者,上疏自罪,朝廷或可宽宥,若有隐瞒不报心存侥幸者,依律严惩,绝不宽宥!

    旨意下,有人心头松了口气,有人则是义愤填膺。

    心头松了口气者,大部分是心中有鬼的官员,眼见天子的第一道没有砍在自己的头上,不免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想。

    至于义愤填膺者自然就是旨意当中所说的御史科道官员,天子的这份诏旨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一石激起千层浪。

    能够成为御史言官的,全都是清流当中的清流,在这个流品为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