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谋天下-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遵旨!”
骆指挥使依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脸色,恭谨的抱拳行礼,眼中却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之色,转过身,望着神色各异的群臣,例行公事般的开口道。
“游士任,万历二十一年进士,初授长兴知县,到任当年,长兴县因歉收税重而有百姓聚于衙前,游知县下令将所有百姓一并拘押七日之久,事后对朝廷隐瞒不报,此其罪一也,次年有当地豪右王氏强抢民女,其女不从,撞墙而死,其父告于县衙,游知县查清案情之后,收受王氏字画一副,以是由不清为由,拒不受理案情,女子父亲悲愤之下于上京告状,死于途中,此其罪二也,越三年,朝廷大计,游知县入京活动,行贿数千两,托庇于……”
“够了!”
骆思恭的脸色平静,声音冷酷,却是叫游士任脸色一阵阵的泛白,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多年以前的事情,竟会在今天被翻出来。
更重要的是,骆思恭后面的话,决不能让他再说了,不然的话,今天要死的人,恐怕就不是他一个人了,恐怕他的全家老小,都要受他连累,那位……可不是他如今能够惹得起的!
不过所幸的是,接下来的那个名字,显然以骆思恭的身份也有所顾忌,所以也就顺势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
而游御史的脸上终于慢慢的恢复了一丝血色,神情却是一片死灰。
“臣……臣认罪,请陛下处置!”
………………………………
第七百六十章:狂妄之徒?
一句话仿佛抽干了游士任身上所有的力气,说完之后便跌立一旁,不复再言。
而在场的众臣,尤其是一干御史,更是一片哗然,望着游士任的目光充满了愤怒,相信若不是顾忌在场有一群锦衣卫虎视眈眈,他们活撕了游士任的心都有。
奇耻大辱啊!
大明立朝逾两百年,科道风宪素为朝廷正道代表,何曾有过如此羞辱的时刻,先是群臣气势汹汹的前来扣阙,结果反手天子就拿出了七万两巨款的存银凭证,原来带领他们进谏天子,冒颜犯上的所谓直臣,不过是一个贪官污吏罢了。
若说惠世扬本官是兵科给事中,还可以用他并非御史这样自欺欺人的理由来蒙骗自己的话,那么随后的游士任就是彻底的令在场所有人都无地自容了。
前一刻还在说自己为国为民,下一刻就被证明是一个钻营官场,贪赃枉法,为士林所不齿的奸臣,这对于刚刚还在声援于他的一干御史来说,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后世有某位文豪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干御史脸上火辣辣的,却是直挺挺的跪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望着他们这般畏畏缩缩的样子,御座上的朱常洛眼底划过一丝失望,这就是大明科道的现状吗?
叹了口气,就在朱常洛打开开口结束这种尴尬的场面的时候,猛地响起一道激愤的声音打断了他。
“奸臣贼子,吾羞于尔同朝为官,今日老夫与尔势不两立!”
只见御史群当中却是猛地站起来一人,满脸通红,愤然而起,冲到游士任的身旁,裹着后者就朝着一旁的城墙撞了上去。
“放肆!”
“尔敢!”
“狂妄!”
一群怒喝声响起,却是来自朝堂上的诸位大佬口中发出。
很显然,这种意外之事的发生,也是让他们没有意料到,更重要的是,以他们沉浮宦海多年的眼光又何尝看不出来,天子今天的一言一行,无不透出一股对科道风宪浓浓的不信任感,这一点从天子的话语当中就可以看出,似乎在天子的心中,科道风宪早已经藏污纳垢,其中官员皆是邀名买直之辈,甚至为此不惜逼宫进谏,胁迫君上,可以说,在此刻的天子心中,科道风宪的印象已然差到了极点。
这个时候再闹出这样的事情来,恐怕只会招致天子更大的怒火,更何况,游士任的殷鉴在前,他们实在是搞不懂,为何还会有人敢如此冲动行事!
话说当着皇帝的面撞柱子(城墙),是文官的传统了,不仅是大明一朝有这种传统,从文臣这个团体存在的时候,这种传统就有了,目的大致也就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羞愤,感到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受到了侮辱,而无法自辩的时候,会选择撞柱自杀,以死明志,而另一种叫死谏,是指谏臣用自己的性命来引起皇帝对于某件事情的重视,进而接纳自己的谏言。
这两种情况,古已有之,历史上出现过的例子也不少,不过目前来看,真正撞死的就只有唐朝玄宗时一位名为钟馗的人,本来才华横溢,得中状元,结果因为相貌丑陋而落选,钟馗羞愤难当,当场撞柱而死。
至于其他的例子,倒是很少见有真的撞柱自杀的,当然,某撞墙自杀的三品大员只能算是打了个擦边球,因为他撞的时候皇帝并不在场。
所以理所当然的是,这个年轻御史也没有真正撞死成功。
开玩笑,在场有这么多的锦衣卫守卫在场,更有武功顶尖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坐镇,要是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才是笑话。
那可是严重的失职之罪!
连殿前行凶都无法防范,如何能够护卫天子!
是以在那位御史冲向游士任的瞬间,就有两个锦衣校尉同时冲向了他,而骆思恭则是迅速带着一干锦衣卫,紧紧的守在了御驾的周围。
不过片刻,那个年轻御史就被一群锦衣卫包围,然后跟游士任一起,重新被押送到了御驾前。
眼前的锦衣卫再度散开,朱常洛终于得以近距离的望着这个君前行凶的“狂妄”之徒。
只见此人三十余岁,正是一名御史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头上戴着乌纱,身上穿着一袭略显破旧的官袍,此刻因为被两个锦衣卫粗暴的拦截,已经变得歪歪斜斜,原本挽的紧紧的发髻也散开一缕头发,身上本就破旧的官服在地上滚了一圈早已经变得风尘仆仆,整个人显得狼狈不堪,手臂上和额头上都因为刚刚的一番搏斗而有了明显的擦伤。
但是朱常洛注意到的,却不是这些,他看到的是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着真正的愤怒和羞愧,而非是躲闪,更不是惧怕他责怪的惺惺作态。
更何况,先前虽然事发突然,可御驾居高临下,朱常洛得以将当时发生的全过程收入眼中,不得不说,当时朱常洛也是吓了一跳,不过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此人一个身体孱弱的文臣,竟然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快到连锦衣卫校尉都差点没反应过来,他方才瞧得分明,就只差几秒钟,再晚几秒钟,恐怕就是二人横尸当场的结果。
此人,是真的抱着必死之心去的!
上一次朱常洛见到这般决绝的人,也是在此处,只不过,此人如今坟头草恐怕都有三丈高了。
“下跪何人?为何君前行凶?”
眼神微眯,朱常洛轻描淡写的开口问道,但是越是平静的口吻,在这样的场合下显得愈发令人心悸。
“臣山西道监察御史袁可立,叩见吾皇!臣自知君前失仪,意欲行凶,罪不容赦,甘愿领罪,然臣身副风宪,却与此等败类同立朝堂之上,着实无颜见陛下,无颜见天下人,臣自知有罪,不敢求陛下宽宥,唯恳陛下先免臣官职,使臣勿与此等奸臣贼子同处朝堂,再论君前行凶之罪,如此,臣当死而无憾!”
这个名叫袁可立的官员,显然在方才的搏斗当中耗费了不小的体力,甚至于身上有些擦伤的地方还在隐隐渗着血迹,但是后者对此却是毫不在意,努力的挺直腰背,将头上的乌纱戴正,恭恭敬敬的叩首,并不像游士任等人那般响,但是却不由得让人心中一震。
说罢,他毫不犹疑的摘下头上的乌纱,端正的放在一旁,深深下拜,长跪不起……js3v3
………………………………
第七百六十一章:别耍小聪明
一 御驾之上,朱常洛静静的望着底下深深叩的袁可立,一言不。
底下群臣亦是一片静默,场面压抑的可怕,和方才游士任的场景不同,这一次没有人再来出面声援袁可立,游士任殷鉴在前,他们都害怕自己等人再出头的话,还会撞得个头破血流。
而大佬团这边则是脸色复杂,心态各异,眼光通透如他们,自然也能看得出来,眼前的袁可立和游士任惠世扬都不同,出头的三位御史当中,恐怕唯有他是真正出于本心和信念站出来的。
但是,为时已晚啊……
哪怕他早站出来一刻,赶在游士任之前,那么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出面替他说好话,就算是冒死犯上,也要保住他,但是他偏偏晚了这么一刻。
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惠世扬和游士任的种种丑事接连曝光,已经将御史科道的形象彻底打破,这个时候谁也没有信心,再敢和他站在一起。
更何况,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天子对于群臣扣阙十分恼怒,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不留情面,而这个时候,袁可立冲上去,除了承受天子的雷霆之怒以外,还能有什么用呢?
“你是在要挟朕?觉得朕不可能处置你?”
御驾之上,天子的声音淡漠而冰冷,带着沉重的压力,敲在所有人的心上,群臣望着底下袁可立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怜悯。
恐怕在此刻的天子心中,任何一个跳出来的人,都是沽名钓誉,邀名买直之辈吧……
“臣不敢!臣君前行凶,冒犯天颜,自知有罪,万不敢求陛下宽宥,更不敢以言辞要挟陛下!”
袁可立直起身子,面对着君前庞大的压力,却是面不改色,道。
“既然如此……”
朱常洛往身后靠了靠,口气依旧淡漠。
“左都御史何在?”
“臣在!”
万世德叹了口气,但是还是不得不上前道。
“君前行凶,该当何罪?”
天子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是万世德还是忍不住一阵为难,这袁可立并不算是他的亲信,但是却是他十分看好的年轻人,只可惜今日一着行差踏错……
犹豫了片刻,万总宪咬了咬牙,上前道。
“回禀陛下,按律当罢黜官职,贬为庶民!”
其实真的按照律法来说,君前行凶是当斩的,至少也是要流放岭南的,但是一来大明朝很少有被杀的文臣,二来万世德也实在不想就这么让袁可立就这么白白的死掉。
所以万总宪冒着得罪天子的风险,从轻处置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他这一句话说出,也宣告着袁可立的仕途就此走到终点了,要知道,君前失仪和君前行凶,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万世德已经是在尽力的挽救了。
“罢黜为民吗?”
朱常洛眯起眼睛,淡淡的重复了一遍,倒是叫万世德的头上隐隐冒出了汗迹。
不过所幸的是,天子也并没有过多追究,淡淡的重复了一句便继续道。
“倒是正好,你不是说羞与游士任此辈同朝为官吗?那朕就遂你的愿,传旨,山西道监察御史袁可立,君前行凶,态度狂妄,即日起免去官职,圈禁家中,无明旨不得擅离!”
天子话音清晰,终是宣判了袁可立的结局。
“臣……领旨谢恩!”
众臣心中一阵惋惜,袁可立却端端正正的磕了个头,然后缓缓起身,在身旁的乌纱帽上看了一眼,转过身踉踉跄跄的离开了承天门,只留下一个孤寂的背影……
只不过在场的众人当中,却唯独有一人,望着袁可立的目光当中不仅没有惋惜,反倒是带着一丝艳羡。
而这个人的身份,更是让人不可思议,正是东阁大学士李廷机!
不过无论如何,袁可立引起的小小插曲,就此落下了帷幕,众臣心中虽然惋惜,但是眼前的局面该如何解决,才是更重要的……
“游士任既已认罪,那便稍后再断,惠世扬,你可还要朕将你贪赃受贿的账目往来,公之于众?”
处理了袁可立,朱常洛却似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般,继续开口问道。
一旁的惠世扬早就被吓傻了,他本就不是心思机敏之辈,不然的话也不会被游士任煽动一番,就头脑热带人扣阙了,早在皇帝拿出存银凭证的时候,他的心理防线就已经崩溃了,此刻天子再问,他哪还敢不认,当下连连叩,道。
“臣知罪,自请辞官归去,请陛下允准!”
“辞官?如此也好,朝廷留尔这般囊虫,亦是无用,来人,摘去他的乌纱,罢黜为民!”
眼瞧着临到此时惠世扬还存着侥幸心理,朱常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挥了挥手,干净利落的道。
如此宽容的判罚,简直让在场的群臣都有些不真实的感觉,要知道,大明朝自英宗以后鲜有杀文臣的例子,但是不代表文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笞、杖、徒、流、死,文臣的特权仅止于死而已,最典型的就是廷杖,大明朝的文臣对于这种刑罚恐怕都不会陌生,当然,到了现在为止,廷杖的意味已经变了味道。
但是跟在后面的徒刑和流刑,却是实打实的,以惠世扬的贪腐银两数额之大,流放千里都算是便宜他的。
可皇帝却只轻轻松松的免了官职就放过他了?
事实证明,他们还是将天子想的太过仁慈了,将惠世扬罢黜为民之后,还未等到他感恩戴德,就听得御驾当中又传出声音。
“三司何在,惠世扬如今已经被罢黜为民,尔等可以开始审理其贪腐一案,依照朝廷律法,贪腐银两过七万余,该当何罪?”
众臣目瞪口呆,就连一旁的三司官员也是面面相觑,半晌,大理寺卿方才犹犹豫豫的问道。
“陛下方才所言,将惠世扬罢黜为民,难道不是判罚吗?”
“自然是的!”
朱常洛点了点头,毫不犹疑的说道,不过顿了顿,他却是一脸理所当然的反问道。
“罢黜为民乃是朕对于惠世扬作为朝廷官员的处罚,但是身为大明子民,他的行为自当受大明律约束,如果朕没记错的话,大明律当中对于犯罪之人,有笞、杖、徒、流、死五刑,难不成从何时起罢官可以替代五刑了不成?还是说……尔等以为自己身为官员,便可脱于大明律之外?”
………………………………
第七百六十二章:立决无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常洛的反问是一种现实!
身为官员,大多数时候的确可以超脱于大明律之外,或者更准确的说,中国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个法制至上的国家,无论是明律,还是之前的宋律,唐律,乃至于汉律,都是针对于平民阶层制定的律法。
因为在中国,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超脱于律法之上了,皇权自不必说,虽然有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这句话说的是同罪,而非同罚!
而且这句话的起源是史记当中的商君列传,据传是出自于法家的名士商鞅,如果要说中国古代对于法律贯彻的最为彻底的一个时期的话,那肯定是商鞅变法的那段日子了,但是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商鞅,也没有将这句话落实。
当初商鞅在秦国变法之时,尚是太子的秦惠文王在门客的教唆下犯法,按照律法,当以黥刑,刺面为罚,但是由于秦惠文王特殊的身份,最后即便是商鞅也只得妥协,用处罚太子的两位老师来替代太子,最终才得以平息风波。
更不要提自唐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八议之法,以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为八议,凡是符合这八种规定的犯人,虽然得不到完全的免刑,但是至少减轻一等以上的刑罚是光明正大的。
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朝臣的观念当中,还是在以前的皇帝观念当中,都压根没有把官员这个群体纳入大明律的管辖范畴,翻开史书瞧瞧就知道,大明朝因为冒犯皇帝,或者徇私舞弊被罢免的官员有不少,但是官员犯罪,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真正经过三司审查用大明律来判罚的官员,应该说一个都没有……
所以当天子说出,要按照明律来处罚惠世扬的时候,众臣皆是一阵恍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天子说错了么?似乎也没有。
惠世扬的确是大明的子民,既然是大明的子民,受律法约束当然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但是明明,以往出现这样的例子,都是罢官了事,怎么到了现在,仿佛惠给事中的官就白白的给免掉了呢?
还未等众臣想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万世德就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依律当处以流刑,鉴于所犯之罪甚重,臣以为杖一百,流三千里最为适宜!”
万总宪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天子这次是铁了心的要拿惠世扬立威了,与其让别人说出这些话来,倒不如他自己先说。
不管怎样,科道言官当中的事情,总归还是由科道自己来解决更好,虽然说今天这帮御史已经将科道的颜面丢了个尽,但是作为都察院的正印官,科道的领头人物,万世德还是想要尽力挽回一下科道言官的尊严。
见得万世德出面,大理寺卿郑继之和刑部尚书赵焕都识趣的后退了一步,要知道,今天科道可算丢尽了颜面,作为科道之首,万世德此刻的情绪想必也不怎么好,还是不要惹他为好……
“好,便依总宪所言,惠世扬贪污受贿近七万两,依大明律,杖一百,流三千里,家产尽数抄没!”
所谓君上,金口玉言,出口成宪,朱常洛淡淡开口,算是彻底邸定了惠世扬的命运。
惠世扬跌坐在青石砖地上,呆呆的说不出任何话,前一刻他还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御史带头人,雄心勃勃打算力谏君上,名留史册,但是一转眼,他就成了人人唾弃的贪官污吏,甚至还要面临流放之刑,落差不可谓不大,。
若是放在刚刚,或许这么庞大的打击足以让惠世扬彻底崩溃,有寻死的想法,但是就在刚刚,他亲眼见过一场撞墙自杀的情景,虽然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但是游士任当时那一抹深深的恐惧却印在了他的心底,以至于让他现在,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瘫倒在地上,任由两个锦衣卫校尉将他拖了下去。
“接下来,游士任,锦衣卫所述你擅捕良民,欺瞒朝廷,此为罪一贪赃枉法,纵容豪右,以致治下混乱不堪,有渎职之罪,此为罪二,行贿买官,胆大包天,邀名买直,胁迫君上,此为罪三,三条大罪,你可有异议?”
干脆利落的命人将惠世扬拖下去,还是不留给众臣任何的反应时间,朱常洛就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游士任。
“臣……没有异议!”
游士任从认罪的那一刻,就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命运,原本他还打着和惠世扬一样的想法,想要借着辞官来逃避罪责,但是惠世扬的例子充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可笑,不过如此也好,惠世扬流放三千里,自己总不会比他更差,好歹两个人路上也能搭个伴。
“陛下,游士任罪犯多项,罪大恶极,依律当抄没家产,流放……”
眼见游士任俯首认罪,万世德摇了摇头,再度上前,开口说道。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到御座上的天子抬起右手,制止了他接下来的话,虽然不知何意,但是万世德还是乖乖的住了口。
却见御驾之上,一直是一副淡然神色的天子脸色忽的变得冷厉起来,盯着底下的游士任开口道。
“游士任,你可知,你抓捕扣押那些所谓“暴民”在狱中,有七人因不堪折辱自杀而死?你可知,被你置之不理的那个受辱民女被凌辱之后便投井自杀?你可知,被你纵容的豪右大户,这数年以来,横行不法,已致数十户人家流离失所?你可知因为你一人渎职枉法,让多少朕的子民生活于水深火热当中!”
朱常洛每说一句,语气便冷上一分,说到最后,更是霍然而起,望着游士任的目光当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浓重无比的杀意。
他每说一句,众臣心头的压力便沉重一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天子平静的语气下,掩藏的深深怒火。
“陛下……”
和众臣不同的是,一干大佬团的大佬们,尤其是熟知朱常洛性情的首辅王锡爵和李廷机,心头更是升起一阵浓重的不安,当下二人不约而同毫不犹疑的站了出来,拱手欲言。
不过还未等他们二人开口,朱常洛便已经重新坐下,冷厉的声音响起,盖住了两位老大人的声音。
“锦衣卫何在?广西道御史游士任贪赃枉法,欺君忤逆,渎职乱法,致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判……斩刑!立决!无赦!”
………………………………
第七百二十四章:圣意莫测
斩立决,无赦!
天子清晰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承天门,更是如同洪钟大吕,狠狠的叩击在每一位朝廷大臣的心上。
“陛下不可!游士任虽有大罪,然罪不至死啊,陛下!”
大明自英宗朝之后,还尚未有过擅杀文臣之举,应当说,朱常洛的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