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不可!游士任虽有大罪,然罪不至死啊,陛下!”

    大明自英宗朝之后,还尚未有过擅杀文臣之举,应当说,朱常洛的这句话,着实是让在场的大臣们震撼不已,以至于心神失守之下,皆是忘了出言劝阻。

    不过总是有些人反应是快的,比如大佬团的一干群臣,在天子开口的一瞬间就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游士任犯下如此大罪,固然罪在不赦,但是从没有一个人想过,他会真的被天子判处斩刑。

    要知道,文臣最大的优越感就在于,无论他们犯了再大的罪,都是不会被处死的,这是文臣们最大的保障,也是大明朝文臣猖獗的最大依仗,但是现在,朱常洛的举动却等于要打破这层依仗,怎能让他们不反对?

    最先站出来的人是内阁首辅王锡爵,老大人虽然有过被朱常洛驳了面子的先例,但是此时此刻,身为首辅,他必须要第一个站出来,维护文臣集团的利益。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人,东阁大学士李廷机!

    相对于王锡爵还算理智的发言,李阁老的措辞就明显不怎么客气了,直接拜倒在地,道。

    “陛下,我朝养士三百年,从未有擅杀文臣之举,陛下圣明天子,如何行此暴虐之事?”

    众臣此刻虽然都有意要反对天子的决定,但是听到李阁老的这一番话,头顶还是忍不住替他冒出一阵冷汗。

    要知道,这进谏要是要讲究个方式方法的,李廷机这么说话,简直是不要命了,这不是裸的说陛下是个暴虐之君吗?

    “放肆!你是在指责朕不分是非,暴虐无道吗?李廷机,朕敬你为师,于朕有授业之恩,但是这不代表你可以胡言乱语,藐视君上!”

    果不其然,下一刻天子从御驾上霍然而起,勃然大怒道。

    “臣不敢,臣受先帝重托,教导陛下,自当谨守本分,于师者,臣当导陛下以善,引陛下以正,于臣者,臣不能坐视君上犯错而不谏,此为不忠,故臣恳请陛下收回前旨,重新判罚游士任!”

    李廷机直起身子,似乎丝毫没有感受到天子慑人的目光,慷慨激昂的说道。

    这番话顿时引来一大帮御史的共鸣,这帮刚刚还耷拉着脑袋的御史们顿时热血澎湃,更有几个冲动的,已经纷纷上前,道。

    “陛下,李阁老所言甚是,吾等身为臣子,劝谏君上乃是本分,不敢不为,还请陛下收回前旨,重新判罚!”

    相对而言,一旁的大佬团成员们就镇定了许多,虽然初时被李阁老的举动下了一条,但是各位老大人们却很快镇定下来,并且迅速对眼前的局势做出了简单的判断,并从中发现了诸多疑点和实锤。

    疑点一,一向紧跟天子脚步的李阁老,这次竟然会主动跟天子呛声,而且说话毫不客气,气势甚至比首辅老大人还要理直气壮,着实是让人难以置信。

    疑点二,从今天到承天门开始,天子的态度就一直显得十分强硬,但是态度如此强硬的天子,竟然会容忍李阁老如此冒犯的言辞,而仅仅是大怒没有直接处罚,还给了一干御史出头跟上的机会,不得不令人多想。

    实锤一,冒出来紧跟着上奏的几个御史,神情最激动的有两个其中一个叫徐兆魁的,是李阁老的同乡,还有一个叫吴刚的,是李阁老的至交叶向高的友人。

    实锤二,放眼望去,在场的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御史,他们虽然经历的种种打击,没有多少人敢真的站出来和李阁老一起,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作为科道言官,他们的心中都存着犯言直谏的念想,这也是他们追捧和骄傲的事情,尤其是在他们都不敢站出来的时候,此刻的李阁老,俨然已经成了正义的化身,尽情的享受着来自于科道清流担忧和敬佩的目光。

    综上,大佬团们心中默默得出一个结论,今天的一切事情,都在天子的预料当中,不然的话,以李廷机的性格,怎么可能跳出来,现在的状况,完全是天子和李廷机的双簧,目的就是为了替李阁老挽回在朝堂士林当中的清望名誉,完毕。

    一念至此,刚刚挪动脚步的大佬们默默的又回到了原地,他们就说嘛,天子这么聪明狡猾的人,怎么可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等会惹得朝堂上下都反对的事情,却原来一切都不过是演戏而已。

    既然如此,他们可没兴趣去给人当背景板,这个时候冒出头去,也只能跟在李阁老的身后附议,白白出力到最后声望还都是李阁老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大佬们怎么可能会做!

    于是承天门顿时形成了一副奇怪的场面,李阁老大义凛然,义不容辞的冲锋上前,结果响应他的只有寥寥几个御史言官,大部分的御史都因为被吓怕了,所以不敢上前,而可以带给他们信心的一干大佬们,则是高贵冷艳的站在旁边,坚决不配合某人的演出。

    面对这种场面,御驾之上的天子似乎是愣了片刻,再度开口,底气却明显不如方才般足了。

    “李廷机,朕再给你最后一个机会,朕旨意以下,金口玉言,绝无收回之理,念你一片为国之心,朕不追究你冒犯君上之罪,速速退下!”

    天子脸上的一抹尴尬之色没能逃过一干大佬敏锐的双眼,当下心中冷笑,演,接着演,要真是突发事件,以天子的性格,怎么可能会妥协,接下来的事情他们闭着眼睛都能想到,只要李廷机继续摆出一副刚正不屈的样子,恐怕天子就会顺势收回旨意吧!

    于是在一众大佬看好戏的目光当中,李阁老维持着自己大义凛然的姿态,继续道。

    “陛下有言,臣不敢不遵,然身为人臣,臣亦不敢见君上有错而不谏,陛下若不收回前旨,老臣今天就在这承天门长跪不起!”

    果然如此……

    一干大佬继续将目光转回御驾上,只等天子松口,他们就准备打道回府,吃饭去也。

    于是在一干大佬了然的目光当中,朱常洛冷哼一声,道。

    “既然你愿意跪着,那就跪着吧!锦衣卫,将人犯拖下去,即刻行刑!王安,起驾回宫!”

    于是在一干大佬目瞪口呆当中,御驾起銮,朝着承天门内走去,而游士任则是被两个锦衣卫校尉径直拖了下去……

    片刻之后,一干大佬才反应过来,卧槽,老大你这出牌套路违规啊!
………………………………

七百六十四章:扣阙的正确打开方式

    望着皇帝干脆利落的摆手回銮,一众大佬顿时目瞪口呆。

    这到底是个什么套路?

    “李阁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该给吾等一个解释吧?”

    在场当中,唯有吏部尚书孙丕扬最为平静,不是因为他比其他的大臣要高明多少,而是因为唯有孙天官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事实证明,永远不要擅自揣测今上的心思,因为你能够猜到的,永远是今上想让你猜到的,反而是这些自作聪明的猜测会影响你的判断,所谓圣意莫测,不外如是。

    即便是他,也是看到了如今的结果,才模模糊糊的推断出了事情的大概。

    说白了,就是今上玩了一出空城计,他早知道要杀游士任必然会引起全体文臣的反对,所以才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佬团并没有猜错,方才李廷机的所作所为,的确在和天子演戏,不过不是天子配合他演戏,而是他配合天子演戏。

    他们只觉得这场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李廷机洗脱污名,提高声望,却忽略了一点,李廷机何德何能,能够让天子屈身为他作陪?

    即便是当初天子刚刚登基,根基不稳之时,和老首辅结盟,也是以天子为主,现在怎么可能会为了帮李廷机赚取声望而自降身份!

    打从一开始,天子就下定了决心要杀游士任,只不过他要是直接说出来,必然会遭到群臣反对,即便是以当今的魄力,也不得不顾忌拂逆群臣众议的影响。

    于是才有了李廷机的这么一场空城计,孙天官扪心自问,若是刚刚出面的不是李廷机,而是首辅王锡爵,在场的所有大臣必定毫无犹疑,立时跟上,到时候内阁辅臣,六部七卿,加上在场的一大堆御史,在首辅大臣的带领下共同进谏,天子能不听吗?

    如若这种状况下,天子还是执意要杀的话,那就真的是不纳谏言的暴虐之君了,而且这道诏书也必然会被妥妥的认为是乱命!

    但是如今的这种状况,既然天子下诏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那么天子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以为群臣没有其他的意见,单单是一个首辅和末位大学士的进谏,当今还是扛得住的。

    摇了摇头,孙天官不得不叹服于天子的心思缜密,在场的所有状况竟都被他算了个遍,可怜自己这帮人自作聪明,却不晓得一切都在天子的掌控当中……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孙天官还是站出来对着李廷机开口问道,不管怎样,今天的事情总是和他脱不了干系的,不料后者却是光棍的很,直接反咬一口道。

    “要一个解释?老夫倒要向诸公要一个解释!天子此诏分明是冲动之下,任性而为,吾等身为廷臣,当犯言直谏,劝陛下回心转意,然则在场诸公,人人慑于陛下威严,除老夫与元辅大人之外,竟无一人敢言,我朝言路堕落至此,老夫实在痛心疾首!”

    这他娘的……

    一众大佬望着上蹿下跳的李廷机,差点被这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老货气的当场晕过去,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更可怕的是,只有他们知道这货不要脸,而其他的人还以为是他们畏缩不前,以致此等局面,这一点只看那帮御史的脸色便知道。

    恐怕此刻在他们心中,李阁老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清正之臣,反倒是他们这些人,畏惧天子威严,不敢行进谏之事,这可真是说理都没处说去。

    “李尔张,你莫要太过分了!”

    某朱姓阁老阴沉着一张脸色,望着李廷机“小人得志”的样子,终于再也忍耐不住,低声吼道。

    而李阁老显然也毫不惧怕,反口便道。

    “老夫过分,倒不知是谁收……”

    “够了!”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听得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却是老首辅开口说话了,二人顿时嘘声,只是脸上却是一副谁也不服气的样子。

    拦下了两个闹脾气的阁老大臣,王锡爵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

    “陛下尚未走远,当务之急,吾等须得立刻进宫进谏陛下,求陛下收回旨意!行刑之时乃是午时三刻,现在还有一段时间,万总宪,萧尚书,郑寺卿,劳烦三位即刻赶往刑场,务必要阻止锦衣卫提前行刑,一定要等到老夫等人求得新旨!”

    “元辅大人放心,吾等这就前去!”

    万世德和萧大亨,郑继之等人对视一眼,皆是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说罢,便一转身朝着刑场赶去。

    王锡爵轻轻点了点头,随即便又转过身,面朝群臣道。

    “其余人等,随老夫扣阙,进谏天子!”

    声音不高,但是却比任何慷慨激昂的言辞都有用的多,王锡爵身为首辅的威望,在此刻展露的淋漓尽致。

    “吾等愿附老大人骥尾!”

    在场剩余的群臣,无论是年轻的御史言官,还是朝廷的大佬堂官,皆是拱手为里,齐声开口。

    望着这般齐心协力的模样,王锡爵心头却是一阵黯然,他竭力一生,便是为了朝廷上下都能够一心为公,为国效力,若是朝廷众臣皆秉持公心而为,又岂会闹出今天这等事情?

    眼前的景象看似壮观,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当今既然下了决心,便是无可更改之事,若是放在一时三刻之前,或许还有希望,但是换了现在……

    “实在抱歉,元辅大人,懿圣皇太后刚刚召陛下前去慈圣宫叙话!陛下怕是暂时召见不了诸位了!”

    承天门前,天子虽然离开,但是三千禁军仍然留在承天门外,沿着宫墙堵的严严实实,宫门口把守的人也不是普通的侍卫,而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

    骆大指挥使长年摆着波澜不惊的脸色,身子纹丝不动,将承天门牢牢的守住,一双阴翳的眸子在群臣的脸上来回扫视,右手更是随时按着腰间绣春刀的刀柄,似乎生怕有人闯宫一般。

    而如今说话的人,也不是众臣熟悉的陈矩或是王安,而是长久不见的东厂提督梁永,梁厂公皮笑肉不笑的站在原地,连连道着抱歉,说话之间确实没有丝毫抱歉的意思。

    王锡爵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是事到如今,还是忍不住一阵叹息,顿了片刻,老首辅开口道。

    “那烦请梁公公通报陛下,斩游士任于法不合,于礼不符,老夫率群臣冒死上闻,请陛下收回旨意,陛下若一日不收回旨意,老夫便带着群臣在承天门外长跪不起!”

    后退两步,一撩衣袍,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跪拜而下,而群臣见此状况,也纷纷跟在老首辅的后面跪了下去……
………………………………

第七百六十五章:面不改色的告黑状

    一  慈宁宫。

    说来,朱常洛倒是没骗外头的那帮老大臣们,他刚回銮乾清宫,就见到了后宫大管家杨荣,杨太监这般急匆匆的跑过来,却是因为得了懿慈皇太后的谕旨,前来传话,道是皇太后召他叙话。

    恰巧朱常洛此刻也缺一个理由拖延时间,所以便索性随着杨荣径直往慈宁宫去了。

    懿慈皇太后,实际上就是朱常洛的嫡母王皇后,上回在乾清宫里,朱常洛将那帮内阁大臣摆了一道,成功的将王皇后的兄长送上了北镇抚司镇抚使的位置上。

    作为交换,在后宫的事情上,朱常洛也痛快的很,不再坚持所谓的两宫并尊,按照礼部呈上来的奏疏,尊王皇后为懿慈皇太后,入主慈宁宫,尊他的母亲恭妃王氏为皇太后,入主仁寿宫。

    与此同时,皇后的册封大典也同时举行,就而未决的中宫之位,终于尘埃落定,不过让群臣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是,许是因为在尊奉太后尊号的事情上朱常洛做了让步,在后妃的册封之上,天子还是如愿以偿的将李氏封为了李淑妃。

    如此一来,朝臣不由得忧心忡忡,深恐今上再蹈先帝的覆辙,当然,那都是后话,现在一切尚都是未知数……

    “杨荣,你可知母后召朕前去有何事?”

    对于王皇后突然的召见,朱常洛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去的路上,不由得发问道。

    “回陛下,今儿慈宁宫倒是没出什么事儿,娘娘召陛下过去,想是因为群臣在承天门外头闹事,她老人家担心之下,才想着召陛下过去一询!”

    “嗯?这事儿是怎么传到了母后耳中?”

    朱常洛眉头一皱,开口说道。

    对于今天的群臣扣阙,他早有预料,准确的说,他在下那道旨意的时候,就料到会有有人不甘心的跳出来闹事。

    所以他早早的就召集了梁永和骆思恭,提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虽然说今天的事情规模之大着实也令他有些意外,但是总归一切还都在掌握当中,而事情的风声会传到王皇后的耳中,无疑就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意外。

    倒不是说这个意外有多难解决,王皇后的性格,不是横加干涉朝政的人,但是总归他是要费上一番工夫去好好解释。

    听到朱常洛口中的不悦之意,杨荣顿时低头,一副告罪的口气道。

    “陛下恕罪,这事儿说来都是奴婢的错!奴婢手下有个管事太监,就是当初跟着孙暹的那个,名叫李进忠的,原本在内官监做事儿,今儿王安公公那人手不够,就调了他过去帮差,谁知道这个混账东西做事也不知怎的,惹了外头那些老大人们不悦,被陈公公罚了回来闭门思过,可谁知这小子不好好回去思过,反倒到奴婢这来哭诉,恰巧被懿慈太后听着了,这才命人召陛下过去……”

    杨荣倒是竹筒倒豆子,朱常洛刚一发问,他就直接和盘托出了。

    恰逢此时,陈矩也站了出来,道。

    “陛下容禀,此事老臣就在当场,若说错倒并非是那个李太监的错,是外头刚刚被陛下流放出去的那个御史不辨黑白,蓄意诬陷,老臣当时心生不忍,为了保全他,才特意将他罚回了后宫,不意竟惊动了懿慈太后,请陛下恕罪!”

    “大监不必如此,既是那惠世扬刻意为难,这李太监回去找人哭诉也是应当的,至于被母后得知此事,实属意外,怪不到谁的头上,不过听大监的口气,这李太监倒是无故受了委屈,再受责罚未免不公,这样吧,明日起,教他去东厂梁永手下做事吧,职衔提上一级,也算是朕不辜负他的一片功劳!”

    陈矩说话自然是不偏不倚,公正而为,但是朱常洛是何等聪明的人,瞧了瞧杨荣,再看看王安,当下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无非是底下宦官们之间的争斗罢。…

    不过此情此景,倒是叫朱常洛一阵感慨,当初跟在自己身后傻头傻脑的小内使,如今也变成一方大垱,懂得排除异己了。

    话说回来,若是今日杨荣不提,他倒是还忘了李进忠这么一号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今天教他干回老本行到东厂去,却不知能否给自己一个惊喜……

    “奴婢替这个不成器的,谢过陛下隆恩!”

    听得朱常洛的这般话,杨荣顿时喜形于色,连忙谢恩道。

    那副样子简直比他自己升了官都高兴!

    能不高兴吗?虽然说升官的是李进忠,但是这件事情对于杨荣来说,却远不仅仅是手底下一个亲信太监升官的意义。

    要知道,外头如今一直在传,说内宫有四大巨头,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东厂提督梁永,御马监太监王安,最后一个就是他自己,内官监太监杨荣。

    但是只有杨荣自己才知道,在这四人当中,自己不过是个凑数的,陈矩背后有太皇太后撑腰,资历深厚,又对今上有过恩德,地位自然是稳稳的不可动摇。

    而剩下的两位,梁永早早的就烧了冷灶,早在陛下还只是一个皇子的时候,便投身过去,在陛下登基的过程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王安更不必说,自幼跟随在今上身边,感情非同凡响。

    反观他杨荣,早年跟今上有过过节,投身过去的时候又晚的很,只能做些乱七八糟的杂事,才慢慢取得了今上的信任。

    若不是今上手里并没有太过得力的宦官可用,他或许连这个掌管后宫事务的权力都捞不到,所以虽然名列四大巨头,但是杨荣心里却知道,其他三位他一个也斗不过,所以他也认识的很清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来不逾矩。

    可身在内宫当中,人不找事儿,也总会有事儿来找人,陈矩忙于政务,梁永成天在外头跑,都没空理他,但是别忘了,天子身边还有一位大管家,这位平素除了伺候皇帝之外没别的事儿干,所以喜欢没事儿找事儿,其他的两位他也惹不大起,所以资历浅薄的杨荣就成了好欺负的对象。

    天子登基已经有数月了,而杨太监和王太监的仇,结下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

第七百六十六章:王安的命门

    一  杨荣纵然是出身太差,论感情,论资历,论功劳哪一条都比不上宫里其他的大垱太监,纵然是被拉出来凑数的四大巨头之一,但是总归也是掌管后宫事务的大太监,老实人被欺负急了也会咬人,更何况杨荣本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回王安做的实在过分,他也就自然毫不客气的抓了对方的把柄。

    对于杨荣来说,这其实算得上是行险的一招,他自然清楚,以天子的圣明,自己话中藏着的那点心思肯定瞒不住天子,他也压根没打算瞒,他就是在告状,而且是在理直气壮的告状,告的就是王安排除异己,打压自己。

    应当说,杨荣这么说的目的,其实不在于申诉怨气,更不会是帮李进忠伸冤。

    他真正想要知道和试探的,是天子的底线!

    内宫四大巨头,各有自己的凭恃,陈矩凭的是资历,梁永凭的是功劳,而王安所凭恃者,无非是他从小陪着天子一起长大的感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若论凭恃的根基之稳定,没有人比王安更强势,这一点和外朝不同,内官当中,向来是以圣恩为重,太监宦官,无论是何地位,只要得了圣恩垂青,地位必然牢不可破,前朝的汪直,刘瑾无不践行了这个道理。

    但是到了这一朝,杨荣却觉得不然,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纵然王安从小伴天子长大,他也绝不会成为第二个汪直或是刘瑾,因为当今天子的性格,断不是一个委权势于一人之身的天子。

    王安的地位固然稳固,但绝非牢不可破,至少在现阶段,杨荣大胆猜测,觉得天子不会放任王安胡乱伸手。

    他本就不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有三分的把握便敢去搏一搏,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一到平安府就选择归附朱常洛,此刻心中有了五分把握的猜测,自然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