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谋天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整个万历年间,光是矿税收上来的银子,就有足足三千万两之多!

    所以他自信,这一次东厂那边的动作,只会大不会小!

    “我相信以锦衣卫的实力,想要查清这些并不难,骆指挥不妨先去查清楚再说,本王在府中恭候骆指挥大驾!”

    若说先前一直都是朱常洛的把柄握在骆思恭手中,那么到了现在,可谓主客对调,孙暹挟此大功而回,锋芒正盛,若是此刻朱常洛将锦衣卫对付东厂的证据交给他,只要添油加醋一番,将锦衣卫的行为说成是针对矿税,绝对可以将骆思恭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打发到辽东充军去。

    所以,他想骆思恭应该能够掂量的清楚这其中的分寸。

    看着朱常洛洒然走出暖阁的身影,骆思恭的脸色阴晴不定,过了片刻,才招了招手,两名身穿飞鱼服的身影闪了出来,跪倒在骆思恭的面前。

    骆思恭脸色铁青的吩咐了几句,这二人便又再度消失……

    ps:两章完成~

    求收藏,求打赏~
………………………………

第九十七章:进击的炮灰

    时候已经跨进了二月,朝堂当中可算得上是难得的风平浪静,各司都在平稳的运行着,新任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一大早就如期来到了吏部上班。

    最近的顾宪成可谓是春风得意,从一个无权无职的文选司员外郎到现在的文选司郎中兼管考功司,顾宪成觉得简直像是做梦一样,要知道,这文选司和考功司可是整个吏部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加上新晋调来的吏部侍郎赵用贤乃是自己的至交,而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吏部天官变成了那位绵软无能的陈有年,可以说整个吏部大半的权力都落在了自己的手中。

    就连会推阁臣这样的大事,都要由自己来拟定!

    坐到了堂桌后面,顾宪成翻开昨天拟好的名单,内阁如今一下子空缺了两位阁臣,这等事情是不能久拖的,候选名单必须尽快递上去,晚了恐怕就算是侍郎大人也会怪罪。

    扫了一眼下面再次递上来的初选名单,顾宪成却是皱起了眉头,名单上一共有五个名字,兵部尚书石星,右都御史李世达,吏部侍郎赵用贤,左都御史孙丕扬,南京礼部尚书沈鲤。

    别的人也就算了,怎么孙丕扬也在名单之上,要知道,如今孙丕扬已经知晓自己在吏科当中的活动,若是他入了阁,还有自己的好日子过吗?

    提笔将孙丕扬的名字划掉,想了想,顾宪成又加上了一个名字,前吏部尚书孙鑨!

    如今外朝闹得议论纷纷,都说孙鑨下野是被自己设计,虽然这种声音不大,但是却也不可忽视,若是真的闹起来,自己的名声也就毁了,不如趁此机会堵住这些人的嘴,归正有如此多的候选人,皇帝应该不会和一个已经下野的人计较。

    不过不知为何,顾宪成的心头猛地浮现起当时在酒楼当中朱常洛的狂言。

    “……考功郎中的这个位子可不好坐,我等着看,你能不能比**星坐的时间更久!”

    虽然不知道朱常洛的敌意从何而来,但是顾宪成却觉得可笑之极,如今吏部已经大半被他掌控,又岂是一个区区**星可比的?

    定下了名单,顾宪成便重新誊抄了一份,在上面盖上自己的印信,命人送给尚书大人核准,不过貌似今天尚书大人还是告假来着……

    …………

    仁寿坊,保定郡王府。

    孙平捧着刚刚得到的消息,急匆匆的跑进了暖阁当中,禀道。

    “殿下,如您所料,吏部会推阁臣的名单已经拟好送交御前,这是宫里传来的消息!”

    朱常洛伸手接过孙平手中的消息,翻开一看,却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都说天若要你疯狂,必先使你猖狂!

    在他看来,如今的顾宪成,就是猖狂的有些过头了,要知道阁臣所属本就非人臣可以置喙,即便是有,也当九卿廷推入阁,方为正理。

    如今皇帝不过是为了转移视线,才让吏部拟定名单而上,但是可笑的是,顾宪成倒真以为这是吏部分内的事情了,瞧瞧这份名单。

    右都御史李世达和前吏部尚书孙鑨都是皇帝亲自下旨罢免的人,而原本圣心默定的某位更是被直接划去了名字,至于无论资历和实力入阁都绰绰有余的沈鲤,更是被排到了最后一位,真是找死!

    不过也对,记忆当中顾宪成不就是这么倒台然后东山再起的吗?自己提前开启了京察,可是这历史毕竟是有自己的惯性的,顾宪成果真还是走上了老路!

    “吏部这边一闹起来,倒是可以让事情再继续发酵几日,不过话说回来,锦衣卫那边可有什么动向?”

    放下手中的名单,朱常洛冷笑一声,将心神从吏部收回,凝神问道。

    比起吏部这边的动静,他更关心骆思恭究竟有没有动作,毕竟就算是吏部这边没有这件事情出现,自己这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若是锦衣卫将事情捅了上去,那可就麻烦了!

    “没有,宫里传来的消息,锦衣卫这几天没有朝宫里禀报什么要务,反倒是有两个个千户因为办事不力被骆指挥自请撤职查办!”

    孙平想了想,继续开口答道。

    “哦,可知道是哪两个千户?”

    朱常洛心中一松,微微一笑,饶有兴趣的问道。

    “具体不清楚,只知道是hnzj那边的,除了千户,他们手下的百户也是受了牵连,被一并罢免了!”

    孙平有些疑惑,不明白朱常洛为何突然开始关注起锦衣卫的动向了,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

    反倒是朱常洛心中微微有些震惊,看来这回骆思恭是真的下了狠心了,要知道锦衣卫千户虽然常常被皇帝当做封爵赏出去,但是实职的锦衣卫千户可是金贵的很,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四个,这一下子被免去了两个,可见骆思恭有多么生气。

    不过如此一来,朱常洛也安心了许多,看来孙暹的手段的确过人,锦衣卫得了自己的人情,应当会给自己这个面子。

    “不过……殿下,城中的事情已经有御史注意到了,怕是瞒不了多久了……”

    微微有些犹豫,孙平开口说道。

    倒是朱常洛满不在乎。

    “无妨,便让他们上疏去,事情酝酿了这么久,也差不多了!”

    面上浮起一丝笑容,朱常洛望着皇城的方向,安宁永远不是这座京城当中的主题,它永远只有暴风雨前的宁静,既然如此,那不如让这场风波来的更猛烈些吧!

    与此同时,内阁当中。

    张位看着面前的奏疏,眉头微皱,最近京城当中流言四起,他开始还不曾在意,但如今这几封奏疏送上来,他才察觉到有些不对,想了想,张位猛地霍然而起,朝着皇城的方向便走去。

    不过刚刚出门,便跟陈矩迎面撞了个满怀!

    “陈秉笔?”

    张位微微有些诧异,照理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晚间,陈矩怎么会过来?

    后者却面色微微有些沉重,轻轻摇了摇头,拉着张位回到了内阁当中,在王锡爵和沈一贯疑惑的目光当中说道。

    “圣谕,朕原旨谕吏部言,入阁不拘资品,为先年陆光祖谋推自用,今何又推?吏部并掌院御史显属狥私,仍将前次所推通写来看!”

    陈矩面无表情的说完,便拱了拱手直接离开了内阁。

    而他的这两句话,则是在内阁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吏部并掌院御史显属狥私”!

    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在圣谕当中直接了当的指明吏部徇私自用,可见已经生气到了何种程度!

    内阁当中皆不是笨人,闻听到这道旨意的时候就意识到,京城的天,恐怕又要变上一变了……

    ps:今天一章,抱歉~
………………………………

第九十八章:交易

    说起阁部之争,却是早已经由来已久,作为外朝名义上的最高部门,吏部和内阁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内阁理所当然的也和吏部的关系很差。

    因为这个缘故,皇帝的这道谕旨几乎是用连夜的速度就通过内阁,下发到了吏部当中,更理所当然的是,这件事情风一般的传遍了整个朝堂。

    任谁都能看的出来,吏部这次是真的将皇帝惹怒了!

    不过这也只能怪顾宪成业务不精,要知道,朝臣入阁这档子事儿,本来就不该吏部插手,皇帝虽然明旨吏部拟定人选,但是不过是面子工夫罢了,顾宪成真的按照自己的心意递上了名单上去,不是找死是干嘛?

    何况,吏部是有前科的!

    皇帝谕旨当中指明的“先年陆光祖谋推自用”便是在说此事,陆光祖乃是孙鑨的前任,也曾是吏部尚书,是个无比强势的人物,从内阁手中夺回了属于吏部的不少权力,当时的首辅王家屏卸任之后,同样是内阁空虚,为了继续打击内阁,将调动阁臣的权力也拿到手,陆光祖发动了所有势力上书皇帝,要求吏部牵头,廷推阁臣。

    而皇帝也没有阻止,准了陆光祖所请,但是最后廷推的结果却大大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陆光祖排名第一!

    朱翊钧为此雷霆大怒,直斥陆光祖徇私!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陆光祖被罢免,孙鑨接任吏部尚书。

    不过这都是陈年旧事了,顾宪成那时候还被免官在家,等待欺负自然感受不深,但是他这次的行为,却是再度牵动了皇帝敏感的神经。

    这道谕旨一下,吏部自然是人人自危,不仅是顾宪成急了,就连养病在家的陈有年也上了请罪奏疏,不过效果明显不大,皇帝没批,留中不发……

    朝中究竟闹成什么样子,朱常洛并不关心,他只盼闹得越大越好,甚至于,他更关心的是,自己能从眼前之人身上,得到多少好处。

    “骆指挥,稀客稀客!”

    主位之上,朱常洛举起茶杯,笑眯眯的望着登门而来的骆思恭,开口说道。

    今天的骆思恭仍旧是一身飞鱼服,不过不同的是,他似乎有些不适应这么亮堂的地方,从进来起就一直在皱眉。

    “殿下客气了,本指挥这次前来,却是为了多谢殿下提醒之恩!”

    骆思恭的脸色微微一抽,却是欠了欠身说道。

    想起自己得到的结果,骆思恭一阵火起的同时,却也涌起一阵后怕,谁能想到,这么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差事,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孙暹那个混蛋明显是张好了网,等着自己钻进去,甚至不惜花大代价买通了两个千户,隐匿下了关于矿税的情报,让自己险些铸成大错!

    矿税之事,皇帝必然是心里清楚的。

    自己这个时候对付孙暹,简直就是自己往枪口上撞!

    “那本王就生受了,不知骆指挥查到的结果如何?”

    朱常洛也不推辞,含笑说道。

    锦衣卫的势力有多大他不清楚,但是既然能够在后世拥有这么大的名声,自然能够说明锦衣卫的不凡之处,只要骆思恭想查,恐怕能够瞒住他的事情并不多,毕竟就算孙暹能够控制的了两个千户,但是却控制不了整个锦衣卫,千户之下尚有百户,百户之下还有总旗和小旗,想查总能查到的。

    “四百万两!”

    骆思恭眼神一凛,沉声说道。

    事实上,他也没有料到,这个数字会如此触目惊心,负责hn和zj的两个千户都是受他信任之人,但是谁能想到他们会被孙暹收买,将如此大的一件事情隐瞒下来。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问题了,超越国库岁入的一半以上,绝对能够让皇帝六亲不认!

    朝野上下都在批评皇上薄待了皇长子,出阁之后连一座符合规制的府邸都没有,但是骆思恭却知道,即便是皇帝再不喜这个皇子,也不会在面子上失了,他如此吝啬的最大原因在于,内库没钱了!

    要知道,皇帝也不是好当的,内廷当中的花费,后宫的各项开支,甚至是给臣下的赏赐,包括皇子出阁应有的宅邸赏赐,按制都不是国库负责支出的,这些银子全都要从内库当中负担。

    皇室每年有将近三百万两的太仓银,也只能算是勉强够花,但是去岁的一场朝鲜之役,直接耗费了将近一百万两的白银,直接让内库中的存银见了底,可想而知,这笔矿税银两对于好面子的皇帝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

    “好手段!”

    朱常洛也是微微有些心惊,他本以为三百万两就已经够多的了,没想到他还真是低估了这帮矿税太监搜刮银两的本事。

    “的确是好手段!”

    骆思恭冷笑一声。

    “他们到了地方之后,专挑以矿产为生的大户下手,联合地方官员,搜刮银两!但是做的极有分寸,每个大户收上一些,却又不会让对方伤筋动骨,避开有大笔田地的富户,这样不会让以种地为生的百姓闹事,另一方面买通地方上的锦衣卫,本指挥一个没注意,竟真是差点让他们蒙了过去!”

    说实话,这其实也不能怪骆思恭,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那帮在内宫当中伺候的东西不一样,他要干的事儿多的很,单说朝鲜之役,若不是骆思恭启用了早就隐匿在朝鲜和倭国的探子,这场战争恐怕没这么容易打赢!

    如今战争刚刚结束,他这边也是损失惨重,将重点都放在了辽东之上,最近才腾出手了,谁能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被孙暹钻了空子。

    “所以,骆指挥还打算继续对付孙暹吗?”

    朱常洛也是叹了口气,眯起眼睛问道。

    地方上的那些大户都是肥的流油,按理来说搜刮一点也没什么,但是要知道,矿税现在才只是第一年而已,这帮人还有所收敛,等到再过几年,这帮人开始为了银子无所不用其极的时候,那才是最严重的时候!

    不过这些他暂时还管不了,就算他打掉了一帮人,还会有另一帮人出现,只要皇帝心中有收矿税的念头,这件事情就停不了。

    而他眼下要做的,只能是继续强大自己!

    “这么说……殿下有法子?”

    骆思恭眼前一亮,若是可能的话,他自然是想要将孙暹给斗倒,但是问题是,孙暹如今有皇上保护,几乎是不可能对付的,强行出手只会伤人伤己,甚至有可能伤己未必伤人。

    “法子倒是有,不过本王为何要帮锦衣卫呢?”

    朱常洛露出一丝微笑,明显不怀好意的说道。

    “殿下难不成忘了,你还有把柄在本指挥手中?”

    对于这种明显是敲竹杠的眼神,骆思恭自然不会看不懂,眼神一眯,有些危险的开口道。

    “那看来我们是谈不拢了,骆指挥请!”

    朱常洛好整以暇的整了整衣服,淡淡的开口道。

    这件事情是拿不到台面上说的,他之前害怕骆思恭捅出来,是害怕自己的计划夭折,至于现在,酝酿的已经差不多了,也该到了引爆的时候了,被谁说出来,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至于皇帝的厌恶?呵,难不成他不做这些事儿,朱翊钧就会喜欢他不成?

    “你想要什么?”

    骆思恭咬牙,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终日打雁,居然被雁啄了眼。

    这时候前去禀报,恐怕除了让皇帝以为锦衣卫办事不力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结果,反倒会让孙暹得意了去,他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看不清这一点。

    “一个实职锦衣卫千户!”

    朱常洛淡淡的说道,明显是狮子大开口。

    “不行!”

    这一次骆思恭拒绝的很干脆,因为这个条件根本不可能。

    “殿下应该清楚,整个锦衣卫不过十四个实职千户,每一个都是要经过皇上核准的,本指挥能够罢免他们,但是想要任命一个,恕我无能为力!”

    这却是实话,锦衣卫实职千户可是金贵的很,就连骆思恭要罢免两个千户,都要事先禀奏皇帝,至于任命,更是层层审核,最后由皇帝决定,想要在这上面打主意,绝对不可能!

    “那就三个百户!地方随我定!”

    朱常洛摇了摇手指,说道。

    “不行!一个卫所也不过七个百户,若是一下子给殿下三个,那置本指挥于何地?”

    百户他倒是有任命的权力,但是骆思恭却不可能这么简简单单的将一个卫所交给朱常洛,谁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骆指挥不在考虑一番吗?本王的法子若是能成的话,锦衣卫不仅能扫去孙暹这个心腹大患,说不准……连张诚都能动上一动!”

    朱常洛诱惑的声音再度响起,让骆思恭沉默下来。

    片刻之后,他方才声音有些干涩的说道。

    “两个!地方本指挥来安排!”

    “一个,地方随本王定!”

    “成交!”

    看着朱常洛露出的奸计得逞般的笑容,骆思恭忽然觉得,自己今天答应他会是个错误,而且会是个很大的错误……

    ps:一会还有一章……
………………………………

第九十九章:任人唯亲?

    三月,吏部尚书陈有年上疏请罪,并遵旨将初选名单递上,这份名单当中,少了原吏部尚书孙鑨,多了左都御史孙丕扬,还有几位不大出名的人物,皆在名单之上,都是因为种种原因,被顾宪成给划掉的。

    名单上,帝大怒,命南京吏部尚书沈鲤入阁办事,并诘责吏部言,李世达系掌院御史,孙鑨系原吏部尚书,岂得一概而列,吏部显属徇私,则列明拟名之司,降调杂职!

    圣谕下,朝野皆惊!

    就连抱病在家的文渊阁大学士陈于陛都亲自上疏,言吏部会推阁臣之事,请陛下不可严责。

    不过可惜的是,这次皇帝算是彻底火了,一边下旨抚慰陈于陛,让他好好养病,一边将求情的奏疏全部留中不发。

    越三日,陈有年通查待罪司属,列名上奏请裁,帝以渎职罢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为民,准尚书陈有年致仕,赐冠带还乡,次日,调左都御史孙丕扬为吏部尚书,主持部务!

    自此,震动整个朝野的入阁之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很少人知道的是,另一场风波正在缓缓酝酿,频临爆发……

    保定郡王府。

    “舅舅,最近朝中的事情,你可听说了?”

    朱常洛含笑看着自己面前的王道亨,开口问道。

    “倒是听说了,顾先生此次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我还想着,若是能结交他,说不准能够给你带来助理,谁晓得他这般心智不坚,得意忘形!”

    对于自己今天被侄子突然叫过来,王道亨是一头雾水,愣了愣才开口道。

    要知道,这些年他虽然在宫外,但是却也有几分人脉,顾宪成就是其中之一,甚至于当初顾宪成还好心提醒过他,让王道亨心中存着几分感激,如今听说他被贬职为民,倒是有几分可惜。

    “哦,那依舅舅来看,此人如何?”

    关于王家和顾宪成的关系,当初朱常洛曾经仔细调查过,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有些烂俗,王家身为外戚,又不受重视,纵然是想要发展人脉,也有限的很,而顾宪成则是意外之下,受了王家的恩德,方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不过朱常洛觉得,以顾宪成的性格,恐怕交好王家也没安什么好心,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了……

    “他必成大器!”

    虽然不知道侄子为何会揪着顾宪成不放,但是王道亨却是微微沉吟,慎重的说道。

    顿了顿,面色肃然开口道。

    “洛儿,你别看他现在被陛下罢免了!但是在咱们大明朝,罢免起复的事情多了去了,归根结底,要看一个人的能力和名望,顾宪成此人心机深沉,能力出众,更难得的是名望颇高,他身边有许多人为他造势,虽然官位都不怎么高,但是却足够让他的名声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

    这次他被陛下罢免,有这么多的人为他求情就可以看的出来,他的人脉有多么广阔,依我来看,他若是能够沉得下气,继续发展自己的人脉,总有一天会被起复,到时候凭借着这一点,足以在朝中站稳脚跟!”

    朱常洛眼神微微一凝,却是有些意外。

    他倒是没有想到,自家舅舅看人竟然这么准,要知道,原本的历史当中,顾宪成被神宗罢免,在朝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弹,因为他清名在身,许多朝臣都上疏为他求情。

    他的好友高攀龙甚至为此而跑到内阁,直斥朝中“善类几空”!

    当然,这位老兄最后也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直接被官降一级,外调出京!但是这已经足够显示顾宪成强大的影响力了。

    而当时神宗正在气头上,自然是统统不允,而顾宪成也乖乖的回乡去了,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沉寂下来,回乡之后,顾宪成开始聚拢起一批人讲学,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地点就在无锡有一所宋朝学者杨时曾经讲学的书院,这个书院名叫东林书院,也正是以后大名鼎鼎的东林党的由来……

    当然,这一切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是单凭王道亨刚刚的话,几乎和顾宪成以后要做的分毫不差,这就足以让朱常洛对自家这位舅舅高看一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