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谋天下-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一眼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舅舅如今应当是北镇抚司的小旗吧?怎的对朝政如此关心……”
说起来,这倒算是自己的锅,因为神宗不喜爱自己母子,连带着对王家也是嫌弃的很,当初郑氏封贵妃的时候,直接赏了郑家一个锦衣卫千户。
而到了王家这边,则只有老外公有个百户的衔,而王道亨更是平民百姓一个。
后来老外公托了关系,才将王道亨安插到了锦衣卫当中做了一个小旗……
“呃,洛儿,不瞒你说,你舅舅我没什么大本事,但是这看人却是准的,至于朝政,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被侄子用这种玩味的目光打量着,王道亨微微有些尴尬。
说起来,他的位子也是尴尬的很,四十多岁的人了,还一事无成,他不是一个偏安现状的人,否则的话,也不会有这番见地,在锦衣卫当中他也立过不少功,但是无奈的是,他的身份却是让人不敢提拔他。
王家怎么说,也是有百户的勋爵在身的,虽然不算大富之家,但是衣食无忧是肯定的,无所事事之下,王道亨除了练武,自然也就对朝堂之事多上了几分心。
“可不能随便说说!舅舅,若是我说,如今有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你可敢去搏一搏?”
朱常洛笑了笑,却是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
他从第一次见面,就看出自己这个舅舅并非混吃等死之辈,单凭那一手过人的武艺,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练得出来的。
“你……你说真的?”
王道亨的脸色一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紧张的问道。
他已经过了大半辈子,但是却因为身份而一事无成,到现在还要靠老父的俸禄养活一大家子,这让王道亨感到憋屈的很,但是偏偏,他又没有法子。
如今朱常洛出口便是建功立业,自然让他激动的很!
要知道,他可是清楚自家这个侄子的目标是东宫储位,若是他开口的话,恐怕自己真的有机会呢?
“自然是真的……不过我事先说好,这件事情可不好办,说不准可就是在刀尖上走,舅舅可要想好……”
朱常洛也正色,严肃的说道。
他好不容易才从骆思恭手中讨来的条件,在他的计划当中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挑选自己信任的人是一方面,能力和心意也是要有严格要求的。
“呵,大丈夫在世,窝窝囊囊的活着有什么劲儿?你有什么事尽管说,舅舅豁出命也一定帮你!”
不过王道亨倒是洒然的很,毫不在乎的说道。
朱常洛微微一愣,他倒是忘了,自己的老外公乃是武人出身,连带着王道亨也是一副武人的性子,洒脱豪迈!
“好……”
顿了顿,朱常洛压低声音,朝着王道亨交代了几句,却是让后者脸色猛地一变。
“锦衣卫百户?”
王道亨低声惊呼,他可是清楚,一个实职百户的含金量,没想到朱常洛竟然能够弄来,不过待听清楚他的计划之后,却是更加震惊。
过了片刻,方才咬了咬牙,说道。
“你放心,我现在就开始准备,保证不会叫你失望……”
ps:两章完成,准备的差不多了,明天该开始搞事情啦~
………………………………
第一百章:搞事情啊~
初春的天气带着几分料峭,让人只想缩在家里不出来,这个时候,也是官员们最痛苦的时候,每天大早上的就要去衙门点卯,迟到了可不是玩闹的。
杨青是一名御史,刚刚从hn道当巡盐御史回来,如今算得上是闲着。
这一日,杨青大早上起来用过早饭,穿戴整齐就要出门,却发现自家老仆手中拿着一张小小的纸片,犹豫不决的站在门前。
“大人,这是今儿早上小的起床之后发现的,上面应该写的是字,不过老朽不认得……”
杨青不以为忤,反倒伸手结果纸片。
这种事情他见过不少,大多是升斗小民有冤难报,所以求到御史这里来的,不过这等手段倒是新奇。
只是待杨青看清楚纸片上的内容之后,却是脸色陡然变得铁青。
脚步微微一顿,便转回屋子对妻子说道。
“研墨,我要上疏!”
与此同时,京城当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家中都发生着同样的景象,一众官员或惊怒,或高兴,或沉思,种种反应都有。
内阁。
沈一贯刚刚踏进内阁的门,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新晋入阁的沈鲤乃是南京吏部尚书,赶过来要有一段时间,所以现下内阁当中还是他们三位阁臣。
首辅张位虽然还没来,但是王锡爵已经到了,而且脸色隐约有些难看,沈一贯心中感到有些奇怪,但是还是像平常一样上前见礼。
“王阁老……”
王锡爵的脸色略微好看,回了个礼,随即便从桌子上拿出一张小纸条,递给了沈一贯。
“这……”
沈一贯犹豫着接了下来,凝神一看,却是神色大变。
“此物是从何处得来?”
“京中各大官员的门前都见到了此物,老夫手上也有!”
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首辅张位面色肃然,大步走了进来,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劈斧斩,隐隐有几分冷峻的光芒。
“此事老夫已经令顺天府尹详查清楚,锡爵,一贯,你们立刻随老夫进宫,面见陛下!”
让沈一贯有些惊异的是,一向在他印象中老好人的张位,竟然会有如此果决干脆的时候,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王锡爵一起拖着离开了内阁。
毓德宫。
朱翊钧的心情很不好,这个年刚过去,外朝的那帮大臣们就又开始折腾国本的事情,吏部也趁机跑出来捣乱,他原本以为陈有年老持成重,至少应该不会让吏部一团乱麻,但是谁知道竟然递上来这么一份名单,简直将他给气炸了。
郑妃如今还在闭门思过当中,还不容易借着这个年的机会,自己求了母亲可以去看看她,却发现她身边竟然只有两三个婢子服侍,有心想让她过的好一些,却被母亲又训斥了一顿,如今一大早的,首辅就要求觐见,心情会好才是怪事。
不过很快朱翊钧就意识到,原来比心情不好更糟糕的是,心情更不好!
“朕不是说了吗,《闺范》四册是朕赐予郑妃!这个朱东吉是何等贼子,竟敢如此散布谣言?”
朱翊钧看着面前小小的纸片,简直要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几乎是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小小的纸片之上,用小小的楷字写的工工整整,内容却是让朱翊钧忍不住怒火直冒,上面写明了,这是一个名叫燕山朱东吉的人,为《闺范》而写的跋文,名为忧危竑议!
意思是在补足前一段事件吕坤所上《忧危疏》中不足的地方,要知道,当初戴士衡之所以弹劾吕坤,便是因为吕坤疏中遍言天下弊事,但是却唯独没有提起国本之事。
这篇跋文很显然就是针对此而来,它用问答的形式写了历代的嫡庶废立事件,并且说《闺范》当中以汉代明德马皇后开篇,以本朝贵妃郑氏终篇。
而当初马皇后乃是由贵人而进中宫,吕坤此书乃是为讨好郑妃,而郑妃大行刊印此书,乃是为自己谋夺东宫之位埋下伏笔。
甚至于其中还明晃晃的指出了数个和吕坤结党,勾结郑妃,觊觎东宫储位的大臣,并称他们通过郑妃的弟弟郑养性为中间人,内外勾结,图谋不轨,一字一句,扎眼的很!
“陛下息怒,老臣已经命顺天府尹严查此事,务必查清此物来源!但是当务之急是此物已经在朝臣当中扩散开来,若不加以控制的话,恐怕群情激奋之下,会危及到郑妃娘娘的安危啊!”
此时此刻,张位很清楚自己的位置,顶着皇帝想要杀人般的目光,上前一步说道。
这件事情很明显是一起又预谋的算计,目标很明确,郑妃!
而在这京中跟郑妃嫌隙最大的,不用问也知道是谁,再次抱怨某个不消停的家伙惹祸的同时,张位也只能尽量的把话题往一边引。
“哼,又是如此!郑氏如今都已经闭门思过,一步不肯出门,你们究竟要如何才能放过她!”
不得不说,皇帝明显已经被气昏了头,如此明显的转移话题都没有听出来,对着面前的三人便是一阵咆哮。
跟在张位身后的王锡爵和沈一贯站在原地老老实实的挨骂,同时无奈的对视一眼,这算是什么事儿呀!
发泄了一通,朱翊钧也渐渐冷静了下来,也意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妥,自己面前的毕竟是内阁辅臣,不是自己可以随意责打的内使宫女,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闷声说道。
“诸位先生见谅,朕方才失态了!”
“皇上息怒,此事显然有人想要煽动朝臣,依老臣之见,如今之计,应当以安抚朝臣为主!不宜大动干戈!”
张位很大度的没有计较皇帝刚刚情绪激动的事情,郑妃是皇帝的禁忌,这一点朝中大臣心知肚明,所以张位表示理解,并且直接翻过了这一篇,继续讨论正事。
“不用查了,此事必是那个逆子办的!朕真是太过放纵他了,竟然敢如此放肆!”
朱翊钧此刻清醒过来,立刻明白了一切,要说和郑妃嫌隙最深的人,莫过于朱常洛了,此刻爆发出这等事情,想也知道和他脱不了干系。
不过话刚一出口,沈一贯的眉头便是一皱,直接开口道。
“陛下,此事背后究竟是谁,有待查实!若是贸贸然说是郡王殿下所为,未免有失皇上圣明,不如等顺天府调查之后,再行处置!臣以为元辅所言极是,如今此物已经在朝臣当中蔓延开来,当务之急是查清事实,避免朝臣被误导,请陛下三思!”
沈一贯乃是坚定的皇长子支持者,他手中的浙党便是准备借此上位,如何肯让朱常洛就这么被扣上一顶帽子,何况在初时的震惊过后,沈一贯便敏锐的注意到,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吕坤本就和自己不对付,若是能够借此将他打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老臣亦是如此认为!”
事到如今,王锡爵也没什么好说的,直接表明了态度,内阁的三个人达成了一致,朱翊钧也只好暂时压下心中的怒火,吩咐道。
“那就拜托诸位先生了……”
ps:感谢书友一开车就想睡,孤独临云,0磊磊三位书友的打赏~
一早上起来就看到打赏,真是太开心了,今晚三章,下一章一会发~
………………………………
第一百零一章:流言是把杀人的刀!
“啪”
随着一份奏疏被重重的拍在桌子上,王锡爵沉重的叹了口气,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疏,脸上浮起一丝难色。
这已经是今天接到的第四十八封奏疏了,全是弹劾吕坤图谋不轨,勾连内外,希图幸进的,甚至于有些言辞激烈的将矛头直指深宫中的郑妃。
对于皇帝的性子,王锡爵再清楚不过,郑妃是他心尖子上的人,这些奏疏要是全递到皇帝那去,还指不定会气成什么样子。
反倒是一旁的沈一贯淡定的很,随手递过来一杯茶水,开口说道。
“王阁老不必动怒,此等局面我们不是早有预料吗?如今刚刚开年,都察院各道巡查御史尚未离京,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自然要上本弹劾!何况此事的确颇有蹊跷,抛开其他,就是老夫也觉得,这份忧危竑议所说不无道理,郑妃娘娘的确图谋东宫储位已久……”
“一贯!郑妃娘娘乃后宫嫔妃,非我等臣工可以置喙!”
王锡爵的脸色微微有些不悦,平心而论,他也清楚这件事情无风不起浪,郑妃这些年的居心有目共睹,但问题是,她有皇帝支持,又身在后宫,天生便拥有一层保护膜,毕竟外朝的大臣手伸的再长,也管不到后宫当中,这是原则问题。
何况这件事情来势汹汹,背后必定有人运作,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节点上,极有可能会引起朝局的动荡,这却是王锡爵一直以来想要竭力避免的。
沈一贯在打着什么主意,他自然清楚的很,吕坤并非浙党中人,应当说和沈一贯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吕坤有一位好友,也就是这本忧危竑议当中指明的吕坤朋党之一,吏科给事中程绍!
可巧的是,这位程绍是弹劾吕坤的戴士衡的头号对手,而戴士衡则是铁杆的浙党,如今沈一贯又是这等态度,说其中没有猫腻,王锡爵是绝对不信的。
不过清楚归清楚,朝中的互相算计多了,此事和王锡爵没有关碍,他也不想去做这个恶人,而且王锡爵也相信,以沈一贯的性格,若是要出手,只会谋定而后动,不到最后看不出他的目的,像如今这般出手便是雷霆之势,并非他的一贯手法,所以这背后必定另有其人……
“王阁老说的是,老夫不过闲谈而已,不必动怒!不过此事如今闹得如此之大,究竟该如何解决?”
沈一贯笑了笑,心中大致有了底,却也不过多纠缠,开口说道。
自从发现这份忧危竑议开始,内阁就已经明令诸臣,不得妄议此事,一切等顺天府查实之后再行定论。
但是问题是,舆论一旦起来,并非是那么容易扑灭的,尤其是那帮御史,他们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不仅没有压制住这件事情,反而让弹劾的声音越发激烈起来,甚至连内阁的三位阁臣,都背上了一顶阻塞言路的弹劾。
不过三位老臣都是身经百战之辈,这些小小的弹劾对于他们来说倒是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如今的朝野上下,齐齐的将矛头对准了吕坤和郑妃,而皇帝那边明显是想要息事宁人,这才是最麻烦的!
“顺天府查的结果如何?”
王锡爵拧着眉头,开口问道。
如今的重点在于,查清楚散布忧危竑议的人究竟是谁,只有查清楚这一点,才好对症下药。
“没有什么进展,据顺天府查得的消息说,这次散布单页到朝臣家中的人都是些地痞流氓,让他们办事的人是一个神秘人,他们拿了银子办事,也不识字,不清楚上面写的什么,至于那个神秘人,当初他们联系就是在一些繁杂之地,如今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沈一贯也是皱了皱眉,开口说道。
顿了顿,似是又想起了什么,开口答道。
“哦,对了,顺天府还查到一件事情,在这张单页被发到朝臣面前之前,京中已经早有流言,说宫中有人内外勾结,仗着皇上宠爱,想要将一个……混蛋皇子扶上东宫,在传言当中,那位皇子痴肥如猪,蠢笨之极,纵容母家外戚敛财无状,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甚至还演化出了重重恶迹……”
沈一贯的措辞谨慎,但是指向意味相当的明显。
尤其是搭配现在正在闹起来的事情,更是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若论宠爱程度,郑氏被皇帝屡次维护,谁人不知?
皇帝想要将三皇子朱常洵扶上位的心思更是昭然若揭,更重要的是,三皇子娇生惯养,的确有些肥胖,而且前一段郑家的那个小子的确是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
这么种种迹象,就算是个傻子都知道说的是谁。
顿了顿,沈一贯继续开口道。
“不过幸好的是,这些流言都是口口相传,在京师当中被传为笑话来听,朝臣暂时还没有发现有这种传言!”
沈一贯的口气平静,但是王锡爵的眉头却是骤然一凛,口气急切的问道。
“果真?此流言盛行多久了?顺天府可派人前去详查过?还有,老夫为何没有见御史上奏此事,锦衣卫又在作甚?”
王锡爵的反应倒是大大出乎了沈一贯的预料,一连串的问话让他有些懵,半晌才反应过来,开口说道。
“此流言在京中盛行有一段日子了,因为只是在平民百姓之间流传,而且并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所以等到顺天府察觉的时候,具体传出的时间和出处都查不清楚了,锦衣卫那边老夫不清楚,他们就算查清楚了,应当也不会通报内阁,至于御史……”
沈一贯微微沉思了片刻,忽然转身回到堂桌旁,翻了一阵,终于抽出了两份奏疏,递给王锡爵,微微有些无奈。
“这两份奏疏是半个月前所上,一份是老夫票拟,一份是元辅票拟,当时老夫和元辅都觉得事情不简单,正准备上奏陛下,就碰到了陈秉笔前来宣旨……”
接下来的话,不用说王锡爵也清楚。
比起一份民间流言的奏疏,吏部和内阁的斗争才是重中之重,当时陈矩来传圣谕,言及吏部谋推自用,皇帝震怒,张位自然而然的就将这两份奏疏暂且搁下,专心吏部之事。
后来纷纷扰扰的闹了这么久,直到现在才想起来……
“王阁老,有什么不对吗?这等流言民间传的多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偃旗息鼓的,何必……”
沈一贯开口问道,在他看来,士林和朝臣当中的舆论才是最重要的,这等民间流言,数不胜数,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的,王锡爵的反应未免有些大了。
“唉,一贯,你看的太简单了!”
王锡爵叹了口气,眉头却是拧了起来。
“民间流言虽然消失的快,但是这流言已经盛行了这么久,明显是背后有人操纵,何况此言有真有假,百姓无知,容易轻信,须知民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那可是连朝廷也镇压不下!
相比于朝臣之间的舆论,这才是最可怕的,这背后之人,手段可真是高明的很啊……”
隐隐约约之间,王锡爵的眼前浮起一个含笑的少年模样,抬头望向远处阴沉沉的天色,这京城,怕是又要有一番风波了……
ps:下一章在写,大概要九点半左右发~
………………………………
第一百零二章:巧舌如簧
夜,毓德宫中。
平静的宫阙中陡然响起一声瓷器摔碎的声音,骆思恭就这么直直的站在原地,顶着皇帝的怒火。
“朕要你们锦衣卫来作甚!朝中发生了如此的事情,锦衣卫竟一点都没有提前察觉,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是不是不想做了?”
朱翊钧疯狂的咆哮着,随手抓起一旁的笔洗,摔在地上变得粉粹。
而骆思恭则是默默的不说话,等着皇帝继续发泄,这件事情发酵的有多么剧烈,便会给皇帝带来多强的怒火,朝臣的压迫,流言的非议,郑妃的安危,这些都会给皇帝带来无比大的压力。
他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而锦衣卫失职正撞在枪口上,自然没什么好果子吃,这一点骆思恭清清楚楚,也有这个心理准备。
不过他也清楚,此刻皇帝说的都是气话,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若是那么容易被撤掉的,东厂那帮人也就不会如此费心思了。
正如骆思恭所料的是,朱翊钧发泄了一通,终归是冷静了下来,寒着脸坐在御座上开口。
“你好好给朕解释解释,为何朕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如今事情发生了以后,锦衣卫也没有给朕一个解释,难不成朕的锦衣卫已经没用到这等程度了吗?若是这么大的事情,锦衣卫都能失职的话,那你就真的不用干了!”
骆思恭脸色一凛,明白如今才是最紧要的时候,锦衣卫本来的职责就是监察天下,若是这一点都无法保证的话,那单单是失职之罪,就足以让朱翊钧将他给撤掉了。
深吸了一口气,骆思恭整了整思路开口道。
“陛下息怒,此事其责在锦衣卫,这一点臣承认!但是若是皇上质疑锦衣卫兄弟们的能力,恕臣不能接受!”
朱翊钧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骆思恭竟然还敢如此口出狂言,心中不悦之下脸色也就越发的难看了。
不过骆思恭却好似没有看到一般,继续说道。
“皇上容禀,臣之前向皇上禀报过,朝鲜之役锦衣卫也损失惨重,整个朝鲜和倭国的探子,皆是被丰臣秀吉拔除,而尤其以倭国最为严重,几乎成了一片盲区,以至于臣不得不亲赴辽东,主持大局!”
说起来,骆思恭的确是几个月前刚刚从辽东跑了一趟,倭国那边,大明其实早就安插了锦衣卫,朝鲜之役当中,他们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朱翊钧也清楚。
“你去辽东已经是数月之前了,便是那边的锦衣卫损失惨重,可你京城的锦衣卫总是毫发无损吧!何况你都已经回京这么久了,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你却无法掌控,的确是失职了!”
朱翊钧依旧寒着脸,明显对骆思恭的这个理由不买账。
不过骆思恭却是敏锐的听出皇帝的口气已经不复原本的严厉……
事实上,他也没打算用这个当理由,只不过是想要提醒盛怒之下的皇帝,自己在朝鲜之役当中也立下了功劳,而锦衣卫的实力也是不容质疑!
只要皇帝依旧信任锦衣卫,那就一切好说。
“皇上,臣没有推脱责任的意思!这些日子臣的注意力的确没有放在这一块,那是因为有人在锦衣卫内捣鬼,前几日臣竟查出,有两个卫所千户勾连内外,意图不轨,臣细究之下,才发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