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怒海归航-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完圣诞节,董南一家就要横渡大西洋,为增援伯爵的舰队做起的最后准备。他这个最佳人选负责语言学校显然不太现实,巴里想了想之后,问道:“交给大西洋学会怎么样?既省了杰里克的麻烦,又能避免天主教会和新教会因此而产生的盾。更重要的是,那些老混蛋对此感兴趣。”
跟四年前不同,现在萨累最不缺的就是学校,而且都是教会学校。天主教会建一所,新教会就盖两所,在教义上持截然不同观点的双方,都想用这种方式多增加哪怕一个信徒。以至于四年前在教育上还一片空白的萨累,居然奇迹般地形成了一套从启蒙、学、直至大学的教育体系,而且无需议会花一分钱。
当然,有学校就不错了,至于教育质量则是另外一回事。
大西洋学会是除海洋大学外,整个萨累唯一的世俗教育机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学术机构。由他们来负责语言培训工作,其可不是一两点高。让那些国学童接触真正的科学,董南是很乐意看到,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这的确是眼前最好的选择,只不过议会那边又得费一番口舌了。”
搞科研、搞学术是要花钱的,尽管美第奇银行、东印度公司没少资助,但经费总是入不敷出。谨守公私分明的巴里集团核心成员们,很自然地把经费预算纳入进了议会的考虑范畴。
想到那帮连一百银币都要讨论两个月的家伙,巴里头都大了,禁不住地摇头苦笑道:“除非增加他们认购东印度公司股份的配额,否则他们是绝不会答应的。”
有回头钱就是不一样,四年前白送才有人要的东印度公司股份,随着价值十万杜卡特的黄金白银,以及两船香料的运回来,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
就在此时此刻,各定居点和几大城市推选出来的议员,正在总督府跟格里议长就该问题磨口舌。强烈要求像尼德兰一样设立交易所,和增发东印度公司股票。
“这是好事儿,”董南说,“瘟疫把托斯卡纳搞得遍体鳞伤,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出一部分股份。”
对托斯卡纳而言,形势的确令人不容乐观。
在瘟疫期间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几乎掏空了皮提宫的金库。现在百废待兴,亟需让人们恢复信心,从死亡的阴影走出来,而这一切又需要钱。本应该能发挥作用的美第奇银行,又由于瘟疫让人们对美第奇家族丧失了信心,马德里、里斯本、威尼斯、巴黎和维也纳等分行,几乎同时遭到了挤兑。
如果不是萨累运去了一船接一船的黄金白银,并通过种种方式增强储户的信心,这个古老的银行很难逃脱再次破产的命运。
巴里不是那种背信弃义的人,对套现部分股权来解决托斯卡纳的财政危机没有任何意见,但让出多少,按什么比例让,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董南刚刚说完,便低声问道:“卡洛主教回复了没有?”
这个时代的贵族,是很少会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的。尽管说起来冠冕堂皇,但做起来则是另外一套。像巴黎的路易大表哥,就是一个热衷于发国难财的君主。每到农作物歉收的时候,就跟商人们一样囤积粮食,然后再以平时价格的几倍售出。
灾年如此收刮民脂民膏,丰收年景同样不会错过。只不过方式方法不大一样,由囤积粮食变成发行劣币。现在更是成了牛痘疫苗在法国的唯一经销商,赚得是不亦乐乎。
巴里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美第奇家族置托斯卡纳民众于不顾,那他们这些股东也无需为此让出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股份。毕竟东印度公司现在并不缺钱,至少说在短时间内没有融资的需求。
“他对套现方案没有任何异议,甚至愿意让出更多的股份,同时还请我向你们表达谢意。”
巴里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没问题了。说真的,如果詹姆斯也像他这样知道取舍,那我们也不会来萨累了。”
“谁说不是呢?”董南点了点头,不无感慨地叹道:“整个国家都是他的,还斤斤计较,难怪议会总跟他唱反调呢。”
“对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奥赛罗接过话茬,呵呵笑道:“尤里奥洛夫主任请我转告各位,约瑟夫船长近期要去马德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会以皇家海军指挥官的身份,顺道拜访下我们这儿,随行的大使会就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只被劫一事,跟我们展开外交谈判。”
英国海军的确很打,但那是几十年前和几十年后的事。况且约瑟夫船长终归只是个船长,把人安全送到目的地是他的任务,谈判是否能获得成功跟他没任何关系。
董南可不管那么多,想了想之后,突然笑道:“父子团聚,这可是件大事。伙计们,你们说让小威廉直接去马德里好,还是立即回萨累合适呢?”
“还是回萨累,这样安全一些。”
巴里的话音刚落,杰里克便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杰克,他们去马德里干什么?难道英国跟西班牙又和好了?”
董南指了指门外,哈哈大笑道:“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如果你对此真感兴趣的话,完全可以去问尤里奥洛夫主任。不过在此之前,你得先把那些军官候补生的事处理好。”
杰里克这才想起沈锲等人还在门外,连忙站起身来,不无尴尬地笑道:“这就去,我这就去。对了……我承诺过他们要庆祝一下的,先给他们放一天假,至于培训计划的事,等过了今天再说。”
从葡萄牙传教士带回的消息上来看,尽管联合作战达到了攻其不备的战略意图,但所谓的大捷实在没有庆祝的必要。
因为大明官军和东印度公司台湾海岸警备队登陆后,像行军似的收复失地、收纳流民,一路之上几乎没遭到什么有组织的抵抗。以至于伯爵还忙里偷闲的去朝鲜溜了一圈,在解决大军补给的同时,发了一笔横财。如果不是考虑到尼德兰人的威胁还没有解除,他非得把朝鲜翻个底儿朝天。
不过此战还有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引起了董南的注意,那就是带着一百多人就敢深入敌后的毛龙。毕竟福建官军目的达到后就撤回了,而他却选择留了下来,继续在辽东跟建州女真周旋。
巴里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杰里克前脚刚走出大厅,他后脚就忍不住地问道:“杰克,你真不知道约瑟夫为什么去马德里?”
“他去马德里干什么?我真不知道。”
“哦,杰克,你多久没去情报委员会了?”巴里被搞得哭笑不得,连连摇头道:“尤里奥洛夫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他居然不知会你一声。”
“不是他不知会,而是我没时间。”
董南给了他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同高尔和马汉先生他们呆在制铁厂,光顾着给你解决炼铁所需要的燃料问题,哪顾得上这些呀?”
“算了算了,还是我给你说吧。”
巴里笑了笑,指着地图上的欧洲腹地说道:“我们那位神圣的国王陛下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视议会的反对于不顾,异想天开地让白金汉公爵那个蠢货,陪王子去马德里求亲。试图通过联姻的方式,替女婿讨回刚被皇帝封给马克提米安的领地。”
的确有些异想天开,要知道英国上下对西班牙人的态度是坚决的,都希望王室能站在尼德兰这边,而不是跟死对头联姻。
尤其是那个白金汉公爵,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如果大仲马早出生一百年,并在萨累的话,董南非得把他送上绞刑架不可。因为他在书对白金汉公爵的描述,纯属扯淡。不但跟路易大表哥的王后没一丁点关系,而且正如巴里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货。
…………………………………………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前途无量的捕鲸业
第一百五十七章 前途无量的捕鲸业
福德村位于布雷格雷格河北岸,距萨累约十六英里。它看上去和别的村庄没什么两样,,绿茵的草地中间,聚集着一座小教堂,一幢税收仓库,几间圆锥顶烘房和喧闹的酒店。狭窄的鹅卵石路面接待两侧,立着木架灰泥的农舍和店铺,一直延伸到集市。
然而,这里却是萨累为数不多的纯清教徒定居点。来自欧洲各国的一千多受长老会加尔文主义影响,相信《圣经》才是一切教义的最高权威,任何人或教会都不能超越圣经本身来成为权威的清教徒,在这里过着近乎封闭的生活。
过了村庄,经那座石桥跨过呆滞的布雷格雷格河支流,再越过村外大片农田,便是莱登弥撒团驻萨累代表爱德华…温斯洛的宅院。
时值十月,难得一见的暴雨骤然而至。裹夹着雨滴的狂风,阵阵吹向村舍小道上忙碌的行人,驱赶他们从速完成手中的活儿。高低不平的鹅卵石路面行走甚难,不少人已失足滑倒。那些莽撞留的人已被淋湿,急忙在狂风暴雨的街上寻找地方暂避。
有家酒店已躲进了十几个与雨搏击的人,随着一阵雨点洒入门槛内积起的小水坑,店铺便响起不规则的门铃声。
店老板本杰明窥看暗处,认出一个卸下斗篷的绅士,“治安官先生,您怎么到这儿来了?冒雨骑这么久路,一定很辛苦吧?”他真正关心地问,暂时撇开那些不管其他顾客,净对酒水和食物挑三拣四的胖女人。
“不辛苦,谢谢你本杰明老板。”
治安官四处扫了一眼,随即转过身去,朝后面的人说:“先生,我们就在这儿歇一会儿吧,等雨停了再去温斯洛先生的府邸。”
“没问题,反正今天也回不去了。”
这时候,一个顾客突然惊呼道:“鞑靼人!我的上帝,这里居然有鞑靼人!”
酒店里顿时骚动了起来,一个个不约而同地向门边的那个黄种人望去。治安官脸色铁青,手握剑柄警告道:“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这不关你们的事。”他的话音刚落,又有四个全副武装的黑人宪兵冲了进来,生怕局势失去控制。
店老板本杰明彻底傻眼了,见那个三十多岁的黄种人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连忙躬身行礼,并指着身边的桌子,小心翼翼地问说:“阁下,您要点什么?波尔图红葡萄酒还是朗姆酒?”
董南微微的点了下头,若无其事地说道:“东印度公司杰克…董,见到你很高兴。”
“参谋长先生!您是参谋长先生?”
过着半封闭的生活,不等于他们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尤其是巴里集团的几个核心成员,他们想不知道都不行。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敕封的贵族、乌尔比诺女大公的丈夫、大西洋公约组织高级代表、东印度公司总经理……身份如此显赫的大人物出现在这里,让所有人大吃了一惊,再也不敢大声喧哗了。
看着他们那一副副紧张兮兮的样子,不想扰民的董南干咳了两声,指着酒架笑道:“大家敞开肚子喝,今天我请客。”
治下的村民如此怠慢,让治安官很是不满,立马提醒道:“还不感谢公爵大人的好意?”
“天啦,难以置信,您居然能光顾我的小店。”
本杰明蓦地反应了过来,一边让开身体请众人入座,一边诚惶诚恐地说:“我请客,今天的酒水全部由我请客,见到您真荣幸,尊敬的公爵大人。”
再过两个月就要启程了,这一去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想物是人非的董南,经过再三权衡,最终决定到各定居点巡视一遍。这一路上轻车从简,只带了四个贴身侍卫。好在萨累的治安还算不错,半个多月来倒也没遇到什么麻烦。
有人请客无疑是件好事,酒店里的气氛再次缓和了下来。见公爵大人毫无架子地问起了今年的收成,一个胆大的农民突然问道:“大人,恕我冒昧,既然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获得了巨大成功,那为什么今年的香料还是那么贵呢?”
“是啊!”一个胖女人插了进来,深以为然地说道:“不但没有降价,甚至比去年还要贵!我们都快买不起了。”
眼看就要过冬了,再加上气候较欧洲要暖和得多,食物保存需要几倍于老家的香料。这是生活必须品,只要是过日子的人都会关注。
相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东印度公司运回的两船香料,无异于杯水车薪。因为除了萨累之外,还得考虑到欧洲的托斯卡纳、乌尔比诺和曼托瓦。
董南微微的点下头,一边示意他们坐下,一边循循善诱地说:“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尽管东印度公司在香料贸易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价格并未因此而降低,甚至比去年还要高出两成。或许大家会认为东印度公司在香料贸易上牟取了利,而事实上却不然,抛去各项成本,几乎是以采购价销售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香料产地还在尼德兰人的控制下,他们从源头上垄断了价格,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可去年为什么会便宜呢?”胖女人将信将疑,面对着董南又有些底气不足,说完之后连忙回头寻求其他人的支持。
董南并没有信口雌黄,只是那两船香料是伯爵从东方抢来的,而不是从尼德兰人那里采购的罢了。看着众人那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便耐心地解释道:“去年的确比今年要便宜,但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我们再也不是海盗了,不能像以前一样通过不劳而获的手段,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本杰明老板反应了过来,忍不住地问道:“大人,您是说以前的都是赃物?”
“确切地说应该叫战利品。”董南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就欧洲香料的总体价格而言,萨累还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不是东印度公司,或许香料价格比现在还要贵。”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像以前一样去抢呢!
当然,这些话只能想想而已,当着公爵大人的面是绝不敢说出来的。本杰明暗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看来我们又得勒紧裤带过日子了,至少说买不了去年那么多。”
“紧缺只是暂时的,相信随着东印度公司不断发展,香料价格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所回落。”董南端起杯子小酌了一口,意味深长地说:“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付出更多努力,获得更好的收成,只有这样,才能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肥沃的土地都开垦完了,制铁厂、船厂和制帆厂又不要人,甚至连应征加入海岸警备队的机会都没有,再努力又什么用?”
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农民显得有些沮丧,连说话的语气都那么无奈。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萨累的发展陷入了瓶颈。为了维持现在的和平,总督府和议会相继颁布命令,严禁各定居点再像之前那样向柏柏尔人控制的地区扩张。而随着移民越来越多,现有的土地已养不活那么多人了。
相比之下,香料紧缺还是次要的,粮食不足才是眼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为突如其来的瘟疫,导致乌尔比诺的粮食只够支援托斯卡纳,十六万萨累移民只能靠自己。
跟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不同,巴里集团在农业上的投入近似于零。没有灌溉系统,种地完全靠天吃饭。再加上人口爆涨,沿途各村连自给自足都成问题,指望他们支援城里无异于痴人说梦。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所面临的困境,包括巴里主席、奥赛罗总督在内的公约组织高级代表并不是一无所知,而且正在寻求解决之道。”
董南站起身来,抑扬顿挫地说道:“早在两个月前,总督大人就委托大西洋学会的教授学者们,为萨累设计一套像尼德兰一样的灌溉系统。除此之外,还向议会申请了一笔经费,专门用于去新大陆开挖鸟粪,以运回来改良现有的土壤。这不但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各位的配合。毕竟议会的经费来源还是税收,如果各位能积极参与进来,那就无需再增加更多的税负。”
不等众人开口,治安官便毫不犹豫地说道:“大人,您放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海德村绝不拉于人后。不仅会积极配合大西洋学会开挖灌溉系统,而且会派人跟船去新大陆运鸟粪。”
兴修水利,改良土壤,而且还不用加税,这样的好事众人当然求之不得。但坐在角落里的那个男人,还是摇头说道:“公爵大人,您也说过这需要时间。去年雨水不足,今年的收成大不如往年,如果再不开放边界,我想我们恐怕坚持不了那么久。”
和平环境来之不易,开放边界让他们像以前一样打柏柏尔人主意是绝不可能的,可他的话又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活着才是第一位的,像这样的情况极具普遍性,真要是走到那一步,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移民是把双刃剑,没有足够的人口萨累发展不起来,人多了又得考虑到生存问题,现在就陷入了这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事实上就萨累现有的军事实力,一鼓作气势地拿下整个摩洛哥都不是问题。但这么一来,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要面对的将不仅仅是一盘散沙的柏柏尔人,而是整个西非的穆s林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后果是董南绝不愿意看到的。就在他琢磨着回去后是不是跟巴里等人碰个头,研究下人口分流的可能性之时,一个从英格兰过来的清教徒突然说道:“大人,如果您能借我两条船,那我就能解决全村人的生计,甚至还能给您几倍于贸易的回报。”
“当海盗吗?别开玩笑了,这不是个好主意。”
“您误会了,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是绝不会去当海盗的。”
董南顿时来了兴趣,一边示意他过来,一边好奇地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干?”
“大人,我叫艾伦,”那个男人几乎没有脸红,喝了非常多的免费葡萄酒之后,他的胆怯消退了,“我的父亲和两个叔父都是捕鲸人。您可以说,我是用鲸油喂大的,而且我和他们一起出过几次海,以后才来的萨累。”
“捕鲸?”
“是的,可那都是我们所谓的格陵兰渔业,是在斯匹茨伯根外面的海域上,或者在戴维斯海峡里,捕捉格陵兰脊美鲸、露脊鲸,有时也捕捉些白鲸,外加些海象和独角鲸。我跟父亲出海捕鱼的时,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请您相信,我绝对是一个成色的捕鲸手。”
捕鲸的确是个有前途的产业,问题是萨累没这样的人才。董南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便呵呵笑道:“那你最好能给我讲讲你航行的事情,顺便谈谈导航术和捕鲸术。如果说话感觉渴,可以再喝一杯。”
交谈停顿了下来,葡萄酒的香气充满了屋子,而憋了这么久的治安官则全身心地渴望着烟草。
“嗯,大人,”艾伦终于念念不舍的放下酒杯,眉飞色舞地说,“从这里去格陵兰太远,但南海同样有鲸鱼。您或许还不知道,南塔凯特的美洲人,已经有很长时间,一直在他们自己的海面上,还有朝南的海上,捕捉抹香鲸了。而且据我所知,他们就和一些英国船向南驶得更远,到了几内亚湾和巴西沿岸的海上,甚至还到了福克兰群岛。”
“你去过没有?”董南问道。
“去了,但只去过一次。”
艾伦用沾着口水的手指,在坑脏的桌面上画了张简单的海图,“我相信我是萨累唯一一个,绕过荷恩角去捕捉抹香鲸的人。是我父亲的朋友西尔兹先生,十二年前带我乘‘阿美里亚’号去的,两年后带回了一百三十九吨鲸蜡。一百三十九吨鲸蜡,先生们!再加上赏金,差不多有七千英镑。可惜我那时还是见习水手,竟然一分钱也没分着。”
这样的收益很难令人不动心,他的话一下子把所有人都吸引住了,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
“那趟航行在我们老家造成了轰动,其他捕鲸船当然也跟着去了,去沿着智利和秘鲁海岸向北捕鱼。可是你们知道,对这些水域里航行的船只,西班牙人一直非常嫉妒,而且那时候他们比现在还坏,要是他们还有可能更坏的话。”
西班牙人有多坏?董南还真没觉得,见他越扯越了,正准备提醒一下,艾伦便接着说道:“所以,大人,捕鲸船最不愿意的,就是在太平洋一侧的任何港口停泊。这不仅因为西班牙人骄横跋扈,一有时机就会伤害你。
而且是因为,离开家乡这么远,我们从来不能肯定当时到底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非但有可能丢掉捕鲸船和船上的收获,还有可能被教训一顿,或者被拘留在西班牙监狱里饿死,或者传染上黄热病病死。可要是你得在外面呆上两三年,经受各种各样的天气,按道理说你肯定需要进行整修,补充给养。”
曾干过几年的治安官点头赞同,连董南都承认道:“你说得对,出海三年不补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所以西尔兹先生,就是那带‘阿美里亚’号出航的人,还有其他几个船主,向政fu提议,请求组织一支探险队,去寻找安全的港湾和补充给养的地方,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