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过愣了一下,因为大汉后面跟着的两个人他认识,一个是神医尚炯,一个是张鼎。

    那大汉摘下帽子,对着李过哈哈大笑“补之,你现在倒成了名人了!”

    李过心里也激动起来,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李自成。

    “二叔!你怎么来了?”李过很是意外。

    “我心里挂念你,便来看看你。”李自成坐了下来。

    “快,备酒!”李过吩咐。

    李自成照例没喝酒,只有尚炯喝了几杯。

    “补之(李过),你真的要去广西,真的要当明廷的走狗?”李自成问。跟着李自成的几个人也都望向了李过。

    “二叔,我怎么会给明廷当走狗呢?现在中原一带不利于发展,我想到西南去,等实力壮大后,我会杀回来的!”李过说。

    “我就知道你不会那样,你不如跟着我一起在这里造反吧!”李自成的目光殷切。

    “二叔,我正要劝你跟着我走呢!你倒来劝我了。去西南的计划已经筹划多时,不能更改。”李过看着李自成。

    “好吧,补之,我也不劝你了。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俗话说,穷家富路,这一万两银子你拿着,看有个轻重缓急可以用的上。”李自成说道。

    李过早就看到跟着李自成的人抬上了一个大箱子。

    “二叔,我不能要。”

    “拿着吧,这一去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了。”李自成叹息了一下,转身就走。

    “二叔,你这就走么?”李过问。

    李自成点了点头。

    两个人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未完待续)
………………………………

第一六九章 盛大的迎接

    望着李自成远去的背影,李过不胜唏嘘,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现在,李过既不可能跟着李自成走,李自成也不可能跟着他走。两个人现在都并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还有人数众多的部下。

    李过希望因为历史的改变,使得李自成的命运也发生改变。不至于结局很悲惨。李过现在只能叹了口气,继续他的征途。

    转眼之间,已到镇江。镇江是当时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枢纽,向南则会到达京杭大运河南部的终点杭州,向东则是长江的出海口,向西就是向长江的上游走去,也是李过要走的路线。

    镇江的知府许国成前来迎接款待李过,席间除了给足李过的粮草供应,还异常兴奋的对李过说“补之(李过)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就是这千里之外的江南,对你打败后金一事仰慕不止,等明日你到了南京,恐怕一时走不得呢。”

    李过奇道“怎么走不得呢?”

    “这不,听说你即将路过南京,南京的百姓争着要看你一眼当今的英雄呢。不止如此,南京的三部六院,南京的镇守太监陈祖德都要亲自请一请你呢。”许国成解释。

    “哦,一点功绩,到让大家看重了!”李过笑笑,并不在意。

    “这哪里是一点的功绩呢?自李成梁之后,能够对抗后金的也就有袁崇焕了,可惜死了。补之若是能镇守蓟辽,当是我大明幸事。可惜朝有奸臣,老弟被发落偏远的太平府,实是令人扼腕。南京的各个衙门对补之的破格迎接。即是对你的功劳的肯定,又是表明了对朝廷这样对待你的态度。”许国成说。

    李过点点头“这倒是受宠若惊了。我出身乡野,也听说过南京的六部,不知具体情况如何,还请许兄跟我讲讲。”

    “这是当然要讲的。”许国成喝了一口酒,讲了起来。

    原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仍然在南京保留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当然,南京六部大都是没有实际职权的挂名管辖,供大臣养老或者是给被贬职受排挤的大臣提供去处的职位。虽然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明帝国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南京户部侍郎因此经常兼任总理粮储。

    听到这里,李过点点头,这个户部很有钱。

    南京兵部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南京地区的49个卫,都隶属南京兵部尚书指挥。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

    李过又点点头,这个兵部很有权。

    除此之外,南京守备太监陈祖德也权势滔天。不仅分管兵部,税收等等也都插手。

    李过知道。这个陈祖德很有用。

    李过要想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发展商路,就脱离不了这些个人。

    于是,在谢辞了镇江知府许国成的挽留后,李过坐船驶往了南京。

    李过的本意到了南京前去拜访这些三院六部的官员,可是到了南京的口岸,李过吓了一跳。因为来欢迎的人太多了。

    整个渡口人山人海,都是百姓自发的来迎接他的。

    甚至应天府尹特意派出了衙役来维持秩序。这种盛况从来都没有过。

    大家都想看一看,那个以弱旅打败十万后金兵的李过,到底长得什么样。因为南京城内疯传,说是李过红胡子绿眼睛,身高丈八,满面胡须,眼如铜铃,呐喊一声,可使得长江水倒流!

    看着外面喧哗的人群,李过也被聂心等人安排的精精神神的。他特意穿上了戎装,一身亮银色的白盔白甲,腰上跨一口厚把腰刀,精神抖擞的走出了船舱。

    看的人一阵惊呼,议论纷纷,大伙谁也没想到,竟是这个年纪轻轻的儒雅小将打败了后金。但是舆论是人创造的,于是看的人便众口一词,纷纷夸赞李过是当代的赵子龙。

    有人便说道“只有这等风采的人才能称作英雄,看样子就是文武双全。”

    旁边有人接口道“所言甚是,长相凶恶的也只配做个先锋,李过这样的人才是帅才。”

    人群中,两个十七八的女子目不转睛的望着李过,心中便想,这李过真是梦里的英雄啊!该如何见上一见才好。两个人不是别人,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与顾横波。

    李过却并不知道这些,因为南京前来迎接的六部官员已经走上前来。有人便向李过介绍,李过又是一惊,因为三院六部的尚书大官都来了。

    李过一一的拜见,而正中间却是三个人。左手的是南京的兵部尚书王永光,右手的是南京的户部尚书仇维祯,而那中间的正是南京守备太监陈祖德。

    李过几乎说不出话来,虽然李过从心里看不起明朝的官员,但是南京欢迎他的规格也太高了,这与在三边和天津乘船出发时冷冷清清的情景完全不同。

    所以李过也是高兴,李过赶紧上前打千,“卑职身份低微,竟然劳各位大人如此厚爱,实在是愧不敢当!”

    南京户部尚书仇维祯性情耿直,说道“补之不必如此,你打败后金的事,以及所受到的诬陷我等俱已尽知,自古天道护佑正直之士,你不可灰心,金子岂能埋于沙土之中。”

    李过一拱手“多谢大人教诲。”

    南京的兵部尚书王永光也说道“你这也算是为我大明争气了。”

    李过连说“不敢,不敢。”

    那南京的镇守太监陈祖德面露微笑“走吧,咱们给你预备了酒席,就等着欢迎你呢!”

    于是,李过便带着人跟着这般官员们吃酒去了。

    席间,自是宾主尽欢,李过心里已经有了计划,所以,对着那陈祖德、仇维祯和王永光等人也都刻意的奉承。

    宴席后,李过趁着没人,掏出一封信来,递给了大太监陈祖德,说道“卑职在西北,一直得到三边监军卢久明大人的指点,以后还要请陈公公多多赐教。”

    陈祖德接过信,笑着说道“好说,好说,小卢我们已经分别多年,好久不见了,但他的人也是我的人。再说,东厂的曹化淳曹公公也是对你赞誉有加呢。”

    李过也笑了。(未完待续。。)
………………………………

第一七零章 火器司的徐正和火药司的雷震子

    李过要在南京待几天,这几天除了要拜会一些官员,联络感情,以期将来合作挣钱做生意的事情,看上去还不错。。。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做。这也是李过带着戚老汉来此的原因。

    李过拜访了南京的兵仗局的掌管制造火器司百户徐正。

    戚老汉认识徐正,是旧相识,关系很好。而且徐正也是名门之后,据说是明朝著名的大科学家徐光启的亲戚,据说徐正对于火器的研究制造很有些办法。

    戚老汉带着李过微服简行,打听到了徐正的住处,两个人见院门开着,也没等叫人,直接就进去了。

    只见干枯的葫芦架下,两个精神矍铄的老头正在喝茶,猛然间见到李过和戚老汉闯了进来,不觉一愣。

    一个老头便站了起来,问道“你二人是何人,来这做什么?”

    戚老汉便走上前去,双手一抱拳“徐兄,一向可好?”

    原来那人是徐正,徐正揉了揉眼睛,不觉发呆“老戚?我这不是在梦里么?”

    戚老汉便哈哈的笑道“不错,是我。怎么?不欢迎么?”

    “哎呀,一别多年,没想到我们竟然还能相见,真是幸事!快!快来坐!”徐正脸色激动起来。

    “这位是?”徐正指着李过。

    戚老汉介绍道“徐兄,这几日南京城议论最多的你可知道是哪一个?”

    徐正犹豫道“要说这几天议论颇多的便是由边关来的小将军李过,难道。。。。。。。”

    “不错。此人正是李过!”戚老汉笑着说。

    李过便弯下身子,深施一礼,歉然道“小子冒昧来访。不知是不是打扰了。”

    “这怎么能算打扰呢?小李将军到此,真是蓬荜生辉啊!”徐正更加的激动。

    一旁坐着的另一个老者也连忙站了起来“真是打败鞑子的小李将军?我和老徐正在议论你呢!”

    徐正赶紧介绍“小李将军,这位是老朽的同僚好友,南京兵仗局火药司的雷震子。”

    李过心中高兴,他和戚老汉已经商议好了,拜访完武器司的徐正后,还要拜访火药司的百户雷震子。没想到一并遇见了。

    徐正和雷震子听见是李过,都快步走上前来,紧紧的攥住了李过的两只胳膊。样子竟然有些失态了。

    戚老汉便在一旁埋怨“怎么?你们倒和刚见面的热络,不理我了?”

    徐正和雷震子都笑了,松开李过,将李过戚老汉让到葫芦架下。找了两个小凳请二人坐下。

    徐正便吆喝起来“三儿!快去上街买只板鸭。来一斤酱牛肉来!再买些花生米,糟蛋,一起下酒!”

    李过便推辞道“这怎么好,刚来就要打扰。”

    “这打扰什么,这是给他涨了面子。”雷震子一旁说道。

    众人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过便问道“两位老人家刚刚说正在谈起我,不知所谈何事?”

    那徐正便说“我二人其实对你佩服不已,听说你并没有什么火器,便打败了后金。实在是令人佩服。”

    李过叹了口气,说道“这也正是我心痛之处。我虽然将鞑子杀败,也斩杀了他们无数,可是我的士兵也损失严重。倘若我部火器精良,定会将敌人全歼。这也是我为何要拜会二位的原因了。”

    “你当时都有何火器呢?”徐正便问。

    李过苦笑道“不过是霹雳炮而已。”

    徐正和雷震子不觉叹息,“要是多有些火铳和神机炮便好了。”

    “我这次来,便是向二位闻讯,我大明的火器如何?好制造么?”李过便问。

    徐正便答道“自太祖建国以来,我大明的火器发展至今,其实已经很是了不得的。单从种类上,便有三眼铳,集束火箭,神火飞鸦,万人敌,火龙出水,佛朗机,火铳,红夷大炮,十眼铳,拐子铳,迅雷铳,五雷神机,虎蹲炮,鸟铳,抬枪等等。”

    徐正讲的很详细。

    “可是,有些火器却未见使用呢?”李过便问。

    “嗨,这些武器现在制造却是不多。”徐正叹着气。

    “怎么呢?”李过问。

    一旁的雷震子便发起脾气来“还不是咱大明的官员想多捞些钱么。”

    李过一听便明白了。想是主管兵仗局的太监为了挣钱,实领报空。而即便造些火器,材料不好,质量也不过关,加上一些善于运用火器的名将的离世,火器在明末便有些萧条了。

    李过便说道“其实火器之利我心里是最清楚的,不瞒二位说,我其实有想打造一支火器部队的想法。可是大明配置火器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李某不才,想自己制造一些出来。”

    徐正摇摇头“且不说这件事违不违制,因为火器只能是兵仗局制造,就算能得到允许,人力、财力、物力也耗费巨大,岂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出来的?”

    “不瞒二位,我正是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具体怎样操作,却并没有明白人可指点。戚前辈曾说过两位大才,所以李某真心实意的想邀请两位,跟着我去,到广西帮我指点制造火器的事。”李过诚心诚意的说。

    徐正犹豫了一下“要说这件事也算是好事,你小李将军精忠报国,想着造火器克敌制胜,按说应该帮忙,可是老朽年迈,那广西路远,去不得的。”

    雷震子性格豪爽“小李将军,你且前去筹备,等筹备妥了,我雷震子定会前去相助,老徐我也给你一起拉着去!奶奶的,在这里天天的磨洋工,老子早就腻烦了。你小李将军想的是国家,咱也尽点力!”

    徐正便瞪了雷震子一眼。

    李过却笑了。

    恰在此时,那个叫三儿的小厮已经买酒卖肉回来了,几个人便在葫芦架底下边吃边聊。

    从谈话中,李过已然明白,徐正和雷震子这两个老家伙是不想跟着他到广西受苦。

    李过看看戚老汉,戚老汉点了点头,这和他们预想的一样。

    不过,没关系,李过的原则就是我不管你愿不愿意,那是你的事。但是我需要你,你就得帮我,因为这是我的事!

    所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过和戚老汉笑容满面的走了。

    徐正和雷震子不住的挽留。

    李过回道“因为明日一早我便离开,所以得回去了。不过戚前辈还要在这里留几天,我还有些体己话要戚前辈对你们说呢?”

    徐正和雷震子便问“有什么话现在说也无妨。”

    李过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便带着戚老汉走了。

    徐正和雷震子听的稀里糊涂的,不过他们很快知道李过要对他们说什么了。(未完待续。。)
………………………………

第一七一章 柳如是和顾横波

    李过和戚老汉回到自己居住的驿馆,天色有些见黑。驿馆内只有赵大狗和王大棒子带着几个兵丁正急的团团转。聂心和罗虎正跟着南京的官员应酬,谷英和牛得草连人带马还在船上。

    看到李过和戚老汉回来,赵大狗和王大棒子两个人不无埋怨的说道“爷,您出去也好歹告诉我们两一声,悄悄的自己走了,这么大的南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有危险怎么办?”

    李过便笑了。

    那一边,两个人又埋怨起了戚老汉“戚师傅,您不知道虎爷对咱们的重要性,你们走了大半天,我们找了大半天,把我们两的嗓子都急干了。”

    戚老汉眼睛一瞪“管你那么多!”

    正在说着,只见一个十岁左右的青衣小童手里拿着一个请柬,走到李过面前“李将军,今天晚上我家小姐遍邀了南京城的文人雅士,特意给李将军接风。”

    李过皱皱眉头,并不接那请柬,回辞道“多谢你家小姐的美意,在下愧不敢当,只是明日一早便出发,我还要准备准备,所以,也就无法相去了。”

    那青衣小童听见李过拒绝,不由的大急,说道“这请柬应该昨天便送来,可是都怪我一时贪玩,今天下午才来请李将军,现在您不去,我家姑娘一定会责罚我的。”说完,那青衣小童竟然眼中有了泪光。

    李过看那小童说话软嫩,仔细一看。竟是个眉目秀丽的小姑娘。

    李过本待拒绝,可是见那小姑娘有趣,便问道“你家小姐是谁啊?”

    小童见李过问。便连忙回道“我家小姐叫柳如是,和我家小姐一起做东的是顾横波!”

    李过觉得这两个名字很是耳熟,想了想,猛然叫道“原来是金陵八艳中的柳如是和顾横波?”

    小童却奇道“什么金陵八艳?”

    李过醒悟过来,金陵八艳本是后世对明末清初秦淮河畔的八位流落风尘的奇女子的总称,分别是分别写了柳如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陈圆圆和马湘兰,当时的人并不清楚这个称谓。

    因为排名最后一位的马湘兰此时已经离世。除了柳如是和顾横波年方二八,其余的人都在十岁左右的年龄。

    所以,在当时柳如是和顾横波被称为金陵双艳。据说。金陵双艳的名气极大,所交结之人都是名士,而据传闻,两个人依然是完璧。有多少富豪公子想一掷千金梳笼两个佳人。但两人执意不肯。

    这当然是老鸨的一种手段。越想要,越不得,越不得,越想要。而那些江南的贵公子,一个个自诩风流,那用强的事便不肯去做了。这样,柳如是和顾横波的名气越来越响,名节反倒保全了。

    李过虽然现在心中装的是大事。不过听说请他喝酒吃饭的是柳如是和顾横波,倒也想看一看。这当世的美人到底长得什么样。

    “好,你便带路,我跟了你去!”李过说道。

    青衣小童心中甚喜,嘴角一咧,脸上现出了两个小酒窝。李过见到这个扮作小童的小姑娘很是可爱,便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

    那小童脸一红,说道“我叫陈圆圆。”

    李过脑袋嗡的一下,她是陈圆圆?是那个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打开山海关投降后金的陈圆圆?李过想,这个小丫头以后可要想法子牢牢的看住,不能让她到北方去,免得吴三桂叛变。

    李过和陈圆圆在前面走,赵大狗和王大棒子牵着马,灰头灰脑的在后面跟着。李过好歹是原时空的大学生,知道整洁,可是那两个土包子就不行了,刚穿了两天的新衣服,现在已经皱皱巴巴的了。

    这个军容军纪还是要加强,李过想着。

    “到了!”陈圆圆发出一声脆响。

    李过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堂皇的三层小楼立在面前,楼口的大门上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媚香楼’。

    李过看这楼的名字心中便不喜,俗气!

    其实世上的人哪有不俗气的,都一样,越俗越好!

    陈圆圆早已经推开了门,李过走了进去。

    只见进门就是一个大厅,大厅的正中央摆放了一张可以坐下二十几人的大桌子。

    桌子的旁边或坐或站了十几个人,都是男人,看这些人的样子不是翩翩的俊俏公子,便是饱读诗书的儒雅文士。

    只有两个女人被围到人群中间,亭亭玉立,一举一动,一顾一盼俱是风流。

    左边的一位身材苗条,身穿一袭淡粉色的束腰长裙,玲珑有致,衬得白净的脖脸愈发的娇嫩。纤巧的玉手把玩着一把团扇,妩媚之中隐隐有不可轻辱的凛然。

    右边的一位是圆脸,虽有些丰满却一点不胖,言谈举止都是微笑,便有些愁事,也被她的笑脸融掉了。那身上的淡绿色长裙更是让人安静,感觉清新。

    这两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柳如是和顾横波。身材苗条着粉衣的是柳如是,一袭淡绿的是顾横波。

    两个人看上去神态平常,其实心里也有些着急了。

    按道理将,一般人想要跟她们两个见一面都是不容易的,若是听见她们相请,那还不开开心心的早点来!

    可是这个李过,其他的人早就到齐了,他怎么还不来呢?

    正在思想之间,猛然间,大厅的门被打开,柳如是和顾横波向外张去,一个人步履昂然的走进了大厅,正是李过。两个人的心便不知怎的,噗通噗通的跳了起来。那眉眼之间,已经散发了春意。

    一旁的十几个男子都已经等的不耐烦了,猛的见到李过的到来,使得两位绝色美女大有情义。那一丝酸气便涌了上来,看着李过的神情便都有些敌意了。

    李过那里有时间看他们,李过只是被二人的美色惊呆了。虽说李过有黄秀,有江映蓉,更有梁诗音,也都是人间的美女。不过柳如是和顾横波却是江南的女子,那份温婉,那份诗意,却是另有一番风味!

    李过并没有穿着长衫,而是穿着软甲,他摘下头上的银盔,递给了身后的赵大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