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过并没有穿着长衫,而是穿着软甲,他摘下头上的银盔,递给了身后的赵大狗。
李过整了整衣甲,神情严肃,对着柳如是和顾横波表情郑重的大声说道“草莽武夫李过承蒙二位姑娘厚爱,特来拜见,只是公事繁忙,倒要两位姑娘久等了!”
柳如是和顾横波连连摆手,想要说无妨。
却见李过突然变幻表情,面带微笑的说道“人都说环肥燕瘦,只是不知哪位是杨玉环,哪位是赵飞燕呢?”
柳如是和顾横波也笑了。
“我是柳如是!”
“我是顾横波!”(未完待续……)
………………………………
第一七二章 沁园春 雪
主宾已到,所以宴席立刻开始。
说句实话,李过其实只不过是想看看这两个当时色艺双绝的美女。确实不错,李过也真的这样认为,若是平常时节,李过的那点小心思说不定会动一动。但李过现在却不会。
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李过发现,即使他是一个现代人,有着超前的意识和技术,但要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还是极度困难的,他只能一步一步来。
到了这个脂粉的媚香楼只不过是这漫漫征途中的一个休憩吧。
李过虽然只如过客一般的心情,柳如是和顾横波心里却有着不同的变化。李过刚一进屋的时候,柳如是和顾横波已经被震惊了。
看惯了翩翩的俊公子,看厌了儒雅的读书人,猛然见到穿着软甲、挎着腰刀、步履轩昂的李过闯了进来,两个人的心砰砰的跳。
待到安排主宾就坐,柳如是和顾横波将李过让到了正位。
李过也不推辞,你让我坐我就坐,没时间跟你推来让去的。美人咱老李见也见过了,吃饱喝得了就走,明天还要出发呢!
见李过大大咧咧的一坐,被邀请来的那些雅士便有些不喜。虽然也都是仰慕李过而来的,但是毕竟两个美女都只照顾李过,未免有些酸气。
柳如是和顾横波却浑没在意,在她们眼中,只有李过这样放荡不羁。才显得是指挥千军万马、破阵杀敌的大英雄。
不过,其他人也不能太过慢待了,所以。柳如是和顾横波两个便给李过介绍前来作陪的客人。
这些客人的名气属实都不小,像复社的四公子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创立几社的陈子龙,以及陈继儒、黄道周、张溥、张采、钱谦益、方以智、吴易等人。
李过虽然并不看重这些人,但也不敢无理,一一的拱手见过。
但是等到酒菜上来后,李过顿时口涎大开。这媚香楼的厨艺委实不错,味道却佳。只是菜量极少。若是嘴张的大一点,一口便吃没了,不爽利。
李过是北人,北人饭量都大。而这些人是南人,饭量却小。其实这只是地域的差异和饮食的不同,并没有孰是孰非。
看着李过瞬间吃光了半桌子的菜,众人都笑了起来。
也是,酒桌上的都是文人雅士,多是以诗会酒,哪是来吃饭的。
柳如是和顾横波也笑了,吩咐道“快多上些菜来,想是咱们的英雄有些饿了。”
李过怔了怔。看看桌子上的残羹,自己也有些脸红。
那侯方域便说道“这人的饭量有大有小,不必在意。这是因为每个人就像是盛饭的家什。头些日子去一个人家做客,有一位客人也是能吃,他见大家看他,便说道,你们的度量太小,就像小碗。我的饭量大,是因为我的肚子像桶!”
众人愣了愣。哄的笑了起来。
李过叭嗒叭嗒嘴,感觉不是味,这他娘的不是说自己是饭桶呢么?
但李过不动声色,他讲到“李某粗鲁,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哦?但不只有什么苦衷呢?”侯方域见缝插针的问,想灭一灭李过的傲气。
“在下吃相不雅,却已经习惯了。在边关之时,战事正酣之际,哪里有空闲吃饭呢?面对凶残敌酋,很不得如岳武穆一样,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便不知道饿了。可是打过仗后,便不管不顾的混吃一气。让大家见笑了。”李过解释道。
然后,李过回过头,问赵大狗“大狗,你记得咱们最长几天没吃饭?”
赵大狗回道“禀爷的话,那次杀鞑子,我们连续三天没吃饭!等三天后我吃了十六个馒头,您也吃了十四个!”
赵大狗一说完,众人鸦雀无声。
那侯方域深感惭愧,向李过赔礼“李将军,在下失言了,像李将军这样的不世英雄,原本就应该比一般人多吃些!来人,大盘肉大碗酒给李将军端上来!”
其实,这些人也都是很仰慕李过的,刚刚只不过是见到柳如是和顾横波对李过太过热情,而醋意大发,其实并无恶意。
于是,众人一个一个的七嘴八舌的向李过询问打仗的事。李过也不渲染,一一的讲来。讲到惊险处,众人手里都捏了一把汗,而说到胜利的时候,则都是笑口常开了。
慢慢的,大家对李过的一些看法也都不见了。
柳如是更听的小脸涨红,不觉诗兴大发,命童子铺纸研磨,要写上一首。众人不觉大喜,更要欣赏柳如是的文采。只见柳如是拿起笔,写道:
醉卧江南柳拂面,闲看春水低飞燕,
平日只知弹古筝,金戈铁马何时现。
南归北雁飞在天,报晓有客泊住船,
不知英雄可姓李,只见射雕箭在弦。
然后,柳如是在后面写道:得见李过将军,写诗以贺。
众人纷纷叫好,称赞柳如是写的诗。
便有人撺弄李过也来写上一首。
李过知道,江南文风甚重,互相写诗饮酒,风气靡靡,李过素来不喜。在加上李过对古文的研究根本什么都算不上,所以他推辞着。
侯方域刚刚调笑过李过,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便来替李过解围。
“李将军日日夜夜操劳军事,那里有时间来作诗,我们只是为了一睹李将军的风采,就不要强难李将军了。”侯方域是好意,知道一般武将没什么文化,不想让李过出丑。
李过却是心中一动,心想,这些个文人,倘若不拿出点手段降服他们,一定会被他们看不上,可是凭自己的这点墨水,也真的拿不出手。
猛然间,灵光一现,自己不会作诗作词,但是自己极敬仰的一个大人物的诗词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李过一下子便有了十足的把握,虽然冒顶着那位伟人的名义,似乎有些不妥,但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好!既然柳顾二位姑娘和诸位厚爱李过,李过无以为报,便将李某在边疆做的一首旧诗写下来,请各位指教。”李过拿起了笔。
众人不觉吃惊,难道这李过文武双全么?便纷纷挤到书案边看着李过写。只见李过一落笔,众人有些失望起来,因为李过字实在是不怎么样。
等到李过写完,众人看上去,不觉大惊!
只见纸上写道: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过写完,丢下笔,向众人拱了拱手,说道“在下明日绝早启程,便先行告退了。”说完,带着赵大狗、王大棒子扬长而去。
众人发呆的看着李过写下的诗,静静的不出一声。
那顾横波轻声说了一句“这诗写的好有力气!”
柳如是却望着李过离去的方向,不发一言,眼中滴下了泪!(未完待续)
ps:自己编了一首柳如是的诗,想编一首李过的诗,可是想了又想,那沁园春。雪,乃是千古绝唱,何必再编呢。
这几天快忙完了,忙完后会尽力多更。现在不想许诺,只是感谢一直看书的朋友们。
………………………………
第一七三章 军事机密
李过的《沁园春。雪》横空出世,传遍江南,令世人震惊。
那些自诩文采了得的、爱写花红柳绿、柔情似水的诗人、词者都下不得笔了。再写一些靡靡之音可怎么能跟这一首沁园春相比呢?当然,李过自己知道自己的那两把刷子,要不是盗用那个伟人的诗词,他哪里写的出这样的诗呢?
好在李过的脸皮够厚,大伙也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赞扬声在江南士子之中传唱。
柳如是和顾横波点灯熬油的,特意为这首沁园春编了一支曲子。曲子调声优美,精彩之处曲调高昂。到了最后,竟连市井走卒也都人人会唱了!
李过写完诗的那夜,自己转身走了。可是柳如是和顾横波却是在各自的闺房,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到了后半夜,柳如是实在是睡不着了,便去敲开顾横波的房门。
“李过将军赏脸来咱们这里,对咱们多大的光彩,我琢磨着今天他要走,咱们不送一送有些抹不开情面吧!”柳如是对顾横波说。
顾横波穿戴的很整齐,因为睡不着,索性穿着衣服对着花烛静静的发呆。
现在见柳如是一说,猛然醒觉,“对,咱们去送送他!”
于是,两个人天还没亮就到了李过住的驿馆。驿馆里没有李过,李过昨天就住到的船上,是准备早早的启程的。柳如是和顾横波赶紧坐着轿子赶向了码头。
李过今天起得也早。因为他想早一点出发。但此刻,李过暂时还没命人开船,他在等戚老汉、谷英和牛得草回来。
可是。两顶小轿飞速的赶到船边,李过纳闷,谁呢?却见两顶小轿的轿帘一掀,李过一见,是柳如是和顾横波。这两位来干什么?李过不知道。
“李将军!”看着站在船舷上的李过,柳如是和顾横波放下心来。
“二位姑娘这是?”李过看着两个人。
“听说李过将军今日便走,我二人来送送将军。”两个人说道。
“这倒是扰了两位姑娘的好梦!让李某不安了。外面凉,到船舱坐坐?”李过虚让让。
柳如是和顾横波一点也不推辞。直接走进了李过的船舱。
李过挠了挠头,埋怨自己,还有正事呢,乱让什么?
却见两个人也不见外。自己找到地方坐下了。李过没有办法,只得坐下来相陪。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将军了。”柳如是含情脉脉。
“快,我想安顿好军务后,会经常来这里的,当然,我也一定会拜会姑娘的。”李过说。
“既然如此,将军一定不可食言!”顾横波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了李过“这是我的贴身之物,送给将军,愿将军平安。”
李过接了过来。一看,是个红荷包,荷包上还绣了两只鸳鸯和一支并蒂莲。李过抬头望了望,却见顾横波的脸红了。
那一边,柳如是掏出一把折扇,对着李过说“李将军。这是我的心爱之物,我特意写了一首诗在上面。聊表我的敬意。”
李过打开折扇,只见扇子上写道‘《江城子。忆梦》柳如是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看完了扇子上的诗,李过的脸有些红,这哪里是对他的敬意,这明明是倾诉吗!就像诗里写着‘要他来,来的么。’‘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明明就是小儿女在撒娇。
送给李过的这两样东西虽然不值钱,可一个是贴身之物,一个是心爱之物,倒真是让李过难消受了。只是李过胸怀大事,儿女情长早已看淡。所以,面对两个美人火辣辣的眼神,李过说不出话来了,他不敢说,不想再惹上情愫。
于是,船舱内雅雀无声,不过,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时,岸上传来了马蹄声。李过向外望去,却见戚老汉带着谷英、牛得草和二百骑兵回来了。
戚老汉下了马,吩咐“将箱子轻拿轻放,别把他们摔疼了。”
却见一些士兵从几匹空马上台下六七口大大的箱子,抬上了船。
谷英登登登的跑上船,人没进船舱,便叫道“爷,都抓回来了。”一进船舱,看见了柳如是和顾横波,愣了。
柳如是便问“你们抓什么去了?”
谷英眼睛一瞪,握住了刀把,看向了李过。
李过上去就是一脚,将谷英踢出船舱外,转过头,郑重的对着柳、顾二人说道“军事机密。”
二人见李过说的凛然,不敢再问,又听得外面有人在喊“准备开船了!”
柳如是和顾横波无奈,只得下船,对着船上的李过不住的摆手道别,一直等到船影都看不见了才回去。
李过转回船舱,戚老汉、谷英、牛得草等在那里,舱内还有两口箱子。
李过点点头,谷英和牛得草将箱子打开,从箱子里拽出两个人来。不是别人,正是兵仗局主管火器制造的百户徐正和火药司的百户雷震子。
两个人被捆的结结实实的,嘴里还塞着破布。
谷英和牛得草将两个人松开。
两个人晕头转向的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怔怔的发呆。
“摆酒!”李过吩咐。
手下一会的功夫摆上了早就预备下的牛肉烧鹅,火腿腊鸭。
李过笑着说徐正和雷震子说道“两位,得罪了,看来这次两位不跟我去广西是不行了。”
徐正和雷震子反应过来,这是被绑票了。于是便破口大骂,骂完了李过便骂戚老汉。
李过刚开始还忍着,到了后来,徐正和雷震子这两个老头竟然骂出了花样!
李过大吼一声“够了!”然后狠狠的瞪着两个人。
徐正和雷震子清醒了,自己的命还在人家手里捏着呢。
李过看着徐正和雷震子“不错,你和你们的家人是被我带到了船上,而且要带往广西。但这一切难道是为了我李过一个人么?告诉你们,我李过若是为了自己,早就是大财主了,可我为的是谁?”
“现在,中原烽火频起,关外鞑子虎视眈眈,岭南据闻时常战乱,那原属我国的安南也是寻讯滋事,国势危矣!现在你们兵仗局一天天闲着不干事。现在只不过是让你们去帮我到广西造造枪、造造炮,你们便叫苦连天起来!可是,我不这样做行么?真的有外敌入侵,如果没有火器,即使打败了他们,我们会有多大的损失!”
“我自己掏出钱来,舍不得吃,舍不得花,穷的叮当响,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强大的部队”
“我告诉你们,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你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李过问心无愧,我为的是天下的苍生!”
李过说的大义凛然,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李过要用民族大义来压住他们。李过知道,自己造反的事至少现在不能提。
两个人无可奈何,想不答应,不过已经是李过砧板上的肉了。
但是李过慷慨陈词,却让舱外的一个人听到了,这个人似乎只是一个身形高大的普通船夫,听到李过说的话,这个船夫不住的点起头来。(未完待续)
………………………………
第一七四章 初识漕帮
李过一行离开南京、经武汉、越洞庭、走长沙、过衡阳,一直到了湖南的永州一带。《
到了永州湘江的上游,水势渐小,河道狭窄,船已经无法前行了。李过决定弃舟上岸。
一路上,多亏了运送他们的船队,平平安安的将他们送到了这里,所以,李过对船队领头的船老大很是感谢,那船老大看上去精明强干,虽然只二十几岁的年纪,却既沉稳又机灵。
李过命人拿出银子来,除了讲好的价钱,李过命人多拿出一百两银子答谢船家。
“老大,这是另外给你们拿去吃酒的,是我自己赏给你们的。少是少了点,不过我虽然统领很多人,但是钱大部分都用在正途,所以,其实自己本身也没有多少银子可给。你拿着,和你的兄弟们买两杯酒喝!”李过感觉拿不出手,其实也是,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李过现在并没有多少钱。
船老大笑着推开李过的手“将军,这钱我们不能要!”
李过的脸一红“难道你嫌少?”
船老大摇了摇头“不但这钱我们不能要,船费我们也不要!”
李过愣了,船费也不要?那要什么?要李过他们的命?现在包括李过在内,李过的人马全部都上岸了!要说在水里不行,可是就凭这些船夫还想在陆地上跟李过放恣?不可能啊!可是他们为什么连船费也不要呢?
李过心中疑惑,实在是想不通。所以李过一边暗暗戒备,一边问“船家,这是为何啊?”
“将军。我想您一定是不知道漕帮的。”那船家问。
李过又是一愣,漕帮的名气极大,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李过在大学的时候曾经读过一本中国帮派的演变史,知道漕帮是因为漕运兴旺发达的。而且,漕帮在近代演化成了青帮,和洪门演化成的洪帮是旧时代中国最大的两大帮派。
只是李过记得,漕帮是在清朝雍正年才开始正式成立的。可现在是明末,难道现在就有漕帮了?
于是,李过疑惑的问道“现在就有漕帮了?”
“有啊!怎么了?自从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以来。漕帮一直都有啊!也难怪李将军不知道,我们漕帮中弟子都是河上船工,都很团结,而且严守帮中机密。是以并不被人所知。”那船家解释道。
“哦。”李过点点头。原来漕帮早就有了,看来史书上的话也不能全信。
“可是那这银子你们为什么不要呢?这可是你们的船费啊!”李过问,李过穿越以来,一直在西北,这大江大河还是第一次来,跟漕帮没有半点的交情,漕帮为什么不要银子呢。
“这是我们漕帮帮主的吩咐,我们几个帮中的长老也都认可。我们愿意免费运送李将军的人马。”那船家拱了拱手,转身要走。
李过一把将他拉住。这可不行,这事奇怪的很,不搞明白,李过睡不着觉。
“你们的好意我感谢了,可是你们为什么这样,我一定要弄明白,不然我是不会让你们走的,你们谁也不要走。当然,我会好好的招待你们,我会把你们当成我的客人!”李过的手不放松。
谷英、牛得草、罗虎等人也都握住了刀把。
船家愣了,不管你要钱你还不让人家走!可是看情形,不说是走不了了。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水手哈哈的笑了起来“李将军,我们只是敬仰你的为人,别无它意!”
李过转头看去,原来是在他船上的一个撑船的水手,这个水手身材高大,常年撑船使得身体强壮有力。李过还特意捏了捏那个水手的胳膊,夸赞他像个汉子呢。
“你是?”李过此刻才发觉,这个水手很不寻常。
那水手弯下腰向李过施礼“在下便是漕帮的帮主曹正。”
看着李过迷惑不解的样子,曹正笑着说“李将军的大名传遍宇内,我曹正也知道,所以,我想亲自来给李将军撑船。”
“幸好我能给李将军撑船,一路上,我见李将军若非招待客人,平时的饮食与其他的人一样,都是粗茶淡饭,并无一点的特殊。而那一日,您从南京用箱子劫了些人,我最开始一惊,后来发现李将军是心怀大义,让我们这些人佩服的很。漕帮的实力并不算太大,可是无论为国为民,还是为了李将军,我们都愿意免费送大人的千里来赴任的!”曹正说着。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过含笑道“没想到江湖之上,竟然有你们这样的义士。也罢,我李过此时并不阔绰,你们既有此心,那我就领受了,请受我李某人一拜。”
李过说完,深施一礼。
那曹正赶紧上前搀扶“别,李将军,我们做的这点小事何足挂齿,您为国为民才叫人敬仰呢。”
其实曹正说的话李过多少有些惭愧,因为曹正的为国是为了大明,而李过的为国是为了整个华夏的将来,这是有差别的。
李过也不解释,反正受到时代的局限,有些事情说不清的。但说李过是为民倒是不假。
不过这些人是漕帮的,倒让李过感到是个机会。漕帮在江河之上很有实力,尽管现在看上去还不成气候,可是自己以后是需要这些人的支持的。
南北东西做生意,需要水运,等以后打仗了,运兵运粮需要漕帮。李过想了想,暗暗点头。
所以,李过拉住曹正,说道“漕帮如此忠义,倒是令我敬重,而我虽然出身西北,但是一直有心训练一只水军,可是我们这些人都是旱鸭子,你曹正能不能派几个人帮我训练训练呢?”
“怎么?大人有训练水军的想法么?”曹正很意外。
李过点点头“正有此意,我记得以前东南沿海曾经闹过倭寇,都是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