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唐天下-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杨行密将装蒜进行到底,又骗朱夫人:“我眼睛坏了,什么都看不见了,看来我得归隐江湖了。淮南大政,非常人可主之,儿子们都太小,不如把老三朱延寿叫过来主政吧。”朱夫人和府中众人都被杨行密给骗住了,朱夫人信以为真,密报朱延寿,毕竟是自己的兄弟,信得过。杨行密见戏演的差不多了,派人去寿州请朱延寿来扬州主持军政。
朱延寿大喜,也不多想,速至扬州准备“接班”。杨行密在府中接见朱延寿。杨行密在袖中藏了一个铁槌,慢慢靠近朱延寿,朱延寿不知有诈,向杨行密下拜。杨行密见机会来了,抄出铁槌,朝朱延寿头上砸去。朱延寿惨叫一声,倒地挣扎,哀号痛呼,半天才咽气。
得手之后,杨行密召集府中文武,以槌指延寿尸,继续蒙人:“我眼睛前不久是瞎了,但这是朱延寿给逼瞎的,现在朱三死了,我眼睛又好了,感谢上帝”众人大惊:杨行密太能耍了,这等心计,谁还敢和他作对纷纷跪拜。
安仁义被困在润州,朱延寿给砸死了,接下来杨行密就要对付最难缠的田頵了。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九月,田頵发兵北上,攻下升州今江苏南京,生俘李神福家小。此时李神福已经顺江东进,田頵派人告诉李神福:“兄弟如何不晓事跟杨行密你能发多大财不如跟我混,等灭了广陵,江东分半给你,如果不识好歹,我让你断子绝孙”
李神福大怒:“杨王手创江东,神福委身于王,自当效死以全臣节,纵九族夷灭,亦不敢有违臣节reads;。今日唯一死,以报杨王厚恩。”斩杀来使,大举直进。田頵见李神福如此不中抬举,自然愤怒,派部将王檀、汪建督水师在吉阳矶今安徽安庆长江南岸横江阻拦李神福。汪建心狠手辣,把李神福之子李承鼎绑在舰前,吓唬李神福。李神福真是忠义无二,让人朝敌舰上猛射:“绝不是以亲子而误王事”
李神福设计诈败,逆江而上,王檀等人没大脑,真以为李神福被吓着了,率舰来攻。李神福此招譬如开弓,弓弦拉的越满,箭射的越远。见几个傻子快到近前了,下令顺江猛攻,并纵火器射向敌舰。宣州水师大败,溺死烧死无数,李神福乘势大攻,全歼宣州军,汪建等仓皇窜去。
田頵闻败,自起大军,沿江逆流而上,来会会李神福。李神福和田頵都是杨行密手下一等一的大将,知根知底,没敢小瞧田頵。遣使求救杨行密,杨行密调台濛发步兵援应李神福,并让围攻润州的王茂章同去,毕竟田頵的威胁要远大于安仁义。
田頵腹背受敌,只好留郭行頵、王檀、汪建水步军驻守芜湖,防备李神福,自将大军来会台濛。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十月,两军阵于广德今安徽广德,台濛趁田頵立军未稳,纵兵前战,大胜一场。然后两军复战于黄池今安徽马鞍山附近,台濛知道田頵求胜心切,先伏下兵马,然后在阵前阳败而走。田頵不管不顾,纵马直追,结果被台濛吃了个饱,丢掉死伤弟兄,奔回宣州死守,台濛紧追着包围了宣州。
经过几场大败,田頵在军中的威望丧失贻尽,田頵还想把王檀等人召回宣州,再作死战。芜湖兵马虽然南下,但因淮南军防备森严,过不了,王檀等人一合计:“田頵快要倒了架子,还是识点好歹吧。解甲投降台濛,江南岸一带尽皆台濛。
这时候的田頵犹欲作困兽之斗,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十二月,田頵尽出精锐数百人,和台濛决战。台濛知道这是田頵死前的最后挣扎,退兵数百步,待田頵军准备过濠沟之际,大呼将士杀贼,淮南军大进,宣州军那点人不够台濛塞牙缝的,几被全歼。田頵抱着最后一丝生机,想逃奔朱温,以自己的能力,混个大镇节度是没问题。。
可惜宣州距淮南边界数百里,上哪跑被淮南军追上,乱刀砍死。割下人头,送给杨行密,台濛随后就守在宣州,做观察使。田頵这路一灭,李神福就赶往鄂州再去找杜洪谈话。而杨行密收到田頵的人头,感叹良多:“吾与君共起来江淮,数十年来,亲若兄弟,奈何有今日事”说到动情处,泪下数行reads;。“罪不及妻孥”才是明主所为,杨行密赦免了田頵老娘殷夫人,反正田頵已死,一个老太太能有什么作为不如养起来,还能捞个“仁义”的美名。
说到“仁义”,杨行密自然想到还被困在润州的安仁义,这厮吃打不吃围,王茂章在台濛进围宣州后再回到润州城下,屡攻不下城。而此时奉命取鄂州的李神福得了场大病,只好回到扬州,不久病死,杨行密痛哭一场,改派舒州团练使刘存去鄂州主持军务。李神福是淮南名将,智勇忠义,是杨行密的绝对亲信,当然有时贪了点,拿过钱鏐的银子。杨行密刚哭完李神福,又不得不再哭台濛,台濛一死,宣州无人,杨行密只好派长子杨渥去接替台濛。
现在杨行密可一直打到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正月,润州固若金汤,纹丝不动。杨行密渐渐失去了耐心,派人进城劝安仁义:“虽然你背叛了我,但我能得淮南而称王,你是出了大力的,我心中有数。只要你开城出降,我保证,绝不杀你,还让你当大官。当然喽,兵权是不能给你的,做个富家翁吧。”安仁义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但又想这样下去,难免一死,到底是要兵权还是要命,一时没个主意。
其实杨行密何必这么老实,先把安仁义弄出来再说,就许他掌兵权又如何只要安仁义落在自己手里,想怎么着都行,杨行密这事有些欠周虑。王茂章屡攻不克,担心杨行密怪罪,只好来招狠的,挖地道入城,做了回“地老鼠”,破城而入,活捉了安仁义。王茂章押送安仁义去见杨行密,是杀是留,由主公裁断。杨行密长叹数声,挥袖令出,斩于扬州市。一场大乱,终被扑灭。
而杜荀鹤来到汴梁之后,把田頵的意思告诉了朱温,朱温大喜,他早就瞧不上杨行密:“上次不就拿了你一点茶吗也值得生气小气鬼不足成大事。”朱温屯兵宿州今安徽宿县,准备接应田頵。可惜宣州太远,没够上,朱延寿这个朱三也被杨行密给骗过去砸死了,半点好处没捞到,朱温把火撒在杨行密身上。
因为朱温和杨行密有杀侄之仇。在田頵叛变之前,朱温大举进攻青州的王师范,王师范向杨行密求救。杨行密自然不肯放过北进的机会,派王茂章北上青州援救王师范。王茂章和青州军联合在登州今山东蓬莱大败汴军,朱温的侄子、建武军节度使朱友宁在阵中被杀。
杨行密让刘存攻鄂州,杜洪曾经向朱温求过救,但前来救援的荆南节度使成汭被李神福杀败,掉到水里见屈原去了。朱温再次亲征淮南,带着五万大军在淮河一带公费旅游,被杨行密给请回去了。刘存急攻鄂州,杜洪实在挺不下去了,本来还指望着朱温呢,朱温一退,杜洪根本招架不住刘存的攻击,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二月,刘存攻下鄂州,活捉杜洪,朱温派守鄂州的一千多名汴州军也被押到扬州。
杨行密平生最恨朱温,见杜洪三番两次拍朱温马屁,大骂:“朱温弑君犯上,人神共诛,你甘做朱家狗,久为天下人所痛恨,今日如此,尚有何言”杜洪自知必死,干脆抗言:“此生只服朱公,朱公待我有恩,不敢相负”杨行密大怒,送给杜洪及家眷一碗刀头面,被俘的汴州军全都被斩。鄂州是长江中游的战略重镇,杨行密得到鄂州后,拥有了淮河和长河两条战略防线,战略形势大大改观。
连年征战,杨行密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杨行密这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杨行密一共四个儿子:杨渥、杨隆演、杨濛、杨溥,这四位小少爷都不是乱世中能干大事的人,尤其是长子杨渥,为人浮燥,杨行密知道按规则,杨渥长子当立,可杨渥最不让杨行密放心。
杨行密病情恶化,便让判官周隐速召在宣州做观察使的杨渥回扬州吴国称扬州为东都广陵,周隐不希望杨家人继位,便劝杨行密:“大少爷贪玩,好酒及色,不是个守成之主。其他少爷倒不错,但是年龄太小。大王不如先让庐州刺史刘威主政,刘威跟大王出生入死三十年,忠诚可靠。等小少爷们长大了,再让刘威传位不迟。”
杨行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传给刘威这个不相干的人换谁也不能答应,杨行密不理周隐,心中怒火中烧。周隐退出后,指挥使徐温带着谋士严可求入见杨行密,杨行密便把周隐的意思告诉了徐温。徐温大惊:“大王万不可行此事,否则,杨家基业从此就要易姓。江东本是大王舍命博来,岂能白送给刘威这个外人。”
杨行密忍痛点了点头:“这样我就放心了。”徐温害怕周隐坏事,让他们以后对刘威下拜没这个道理,还不如对杨渥下拜呢。徐温急命严可求去周隐的办公室取来虎符,这时周隐不在,徐温立刻派人去宣州如杨渥来都中受命。
杨渥比任何人都心急,快马入都,接受遗命。杨行密流泪叹道:“命休矣此生富贵,何足憾唯诸儿愚鲁,不晓大计,望公等善辅之。”嘱托完后事,杨行密便咽了气。时年为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十一月,杨行密死时五十四岁。杨渥嗣立,尊杨行密为武忠王。
本文来自看书罔
。。。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家军阀
第一百五十四章四家军阀
五代十国前期军阀林立,但真正有实力逐鹿问鼎的,也就四家:中原的朱温、河东的李克用、西川的王建、淮南的杨行密,当然这首先和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 就杨行密来说,他的名声要好于李克用、王建等人,欧阳修对杨行密也赞赏有加:“仁恕善御众,治身节俭,无大过失,可谓贤矣。”
欧阳修笔锋一转,又指责起杨行密“无霸材”,说他不能起兵勤王,致使唐朝被朱温废掉。其实这种指责有些偏颇,阶级社会中的人都是自私性的,道德的诱惑永远对抗不过利益的诱惑。何况淮南久经战乱,百姓受苦受难,杨行密统治淮南,宽仁爱民,百姓受惠多矣,何必拿什么空洞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没几个人能做到如果说杨行密没有勤挽唐朝就应该受到指责,那么,李渊、李世民不但没有勤挽隋朝反而西下长安灭亡隋朝,是不是更应该受到指责吗
他们都不应该受到指责,爱一家是小节,爱天下才是大节。
宣州观察使杨渥终于有惊无险的继承了王位,封建时代就是这样,天下者,一家一姓之天下也,外人哪有资格掺和杨渥记仇,得志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差点让杨家灭种的周隐拎了过来,大骂周隐:“你真是禽兽不如我老爹百战得天下,你居然要传给外人,今日势此,夫复何言”将周隐推到殿外,乱刀砍死。
杨渥确如杨行密所言“非保主也”,杨渥生于富贵之家,自然要讲生活品质,他喜欢过夜生活,尤其喜欢在晚上打球。在古代没有电的情况下,蜡烛自然是必用之物,杨渥用的蜡烛都是上乘货,质量好,价钱自然也高,每支蜡烛甚至价值上万钱。反正他有的是钱,并没有觉得很奢侈。如果我们腰缠十万贯,花掉百八十块的,根本感觉不到。
杨渥在做宣州观察使时,知道宣州府库有好东西,甫一执政,便命新任宣州观察使王茂章把宝贝送到扬州。王茂章会过日子,心疼这些宝贝,不忍心让杨渥给糟蹋了,自持是杨渥的父辈,上书大骂杨渥:“先王起事草莽,积二十年之苦辛,方造江东基业。环顾周遭,强虏窥俟,此非享乐时也。少主不宜轻启奢糜之风,坏勤俭之德,陈叔宝之事,岂足效乎”兵权不交,银子不给。
看到信后,杨渥气的鼻子都歪了:“老杂毛,不给是吧,那就先借你的人头耍耍。”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正月,杨渥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简带五千精兵去宣州找王茂章交流工作经验。王茂章没想到杨渥会发兵攻他,觉得以目前实力尚不以和杨渥刀兵相见,王茂章脚底抹油,私奔杭州投降了钱镠。
打跑了王茂章,杨渥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然王茂章为什么要跑呵呵。 不过杨渥也知道自己新立不久,身边那帮老江湖没几个瞧得起自己的,不弄点大的动静出来,不足服人。正好此时盘踞在今江西地带的镇南军节度使钟传病死,钟匡时继立。
杨渥想乘势耍耍威风,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五月,派升州刺史今江苏南京秦裴统军西征。吴军来到江州今江西九江时,钟传的义子、江州刺史钟延规没有当上镇南节度使,怀恨在心,考虑:“跟着钟匡时最多喝点清汤,不如归顺杨渥,还能捞块骨头啃啃。”秦裴一到,钟延规立刻投降。江州是洪州的门户,拿下江州,洪州数战即下,生擒钟匡时reads;。吴军继续南下,不久便尽得江西千里肥臾之地。
杨渥自居功首,更加骄狂,老臣徐温、张颢对杨渥的变态非常不满,经常劝他自重,杨渥当即反问:“我就这德性,要是你们觉得我不成器,干脆把我杀了,你们当吴王”二人无言退去,自衬杨渥如此狂妄,开始寻求自保。徐温和张颢本不太对脾气,但此时杨渥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只得暂时结盟。
杨渥手中本有一支三千重甲兵,交由心腹朱思勍、范师从、陈柿臁5按吻嘏岱ズ橹荩钿兹盟侨ジ帕⒐Γ婧缶透徘嘏崾睾橹荨P煳潞驼膨确涎钿祝叵瘸馊龌龊Γ蝗徽庑┤嗽诤橹葑髀遥缓檬帐安芯帧P煳潞驼膨刹拷碌v率甲兵快马奔至洪州,先知会秦裴:“思勍等人谋反,徐温有令诛之。”秦裴不掺和政治斗争,他只是一个打工的,谁做老板,都少不了他的真金白银,任陈祐行事。
陈祐把三人骗到署中,设酒笑言,酒不过三巡,正笑谈间,陈祐起身大呼左右:“动手”武士拥上,擒三人于宴间,各赏一刀了事。
三人死讯传到扬州,杨渥大愤:“竖子眼中无我,今不除之,死无葬处”准备对徐温、张颢下手。二人早就料到杨渥沉不住气,夜长梦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决定走步险棋,废掉杨渥,改立杨隆演。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这时吴延用唐天祐年号,为前后统一,只称正式年号春,徐温、张颢瞅准了一个良辰吉日,率重甲武士入府,此归杨渥刚起床,准备到厅中议事,众人上前张兵露刃,围住杨渥。杨渥大惊:“你们敢欲弑主我是吴王,你们妄为如此,是谓大逆不道”
徐张二人冷笑:“臣等不敢对大王有不敬,只是用来杀那些乱政小人”言毕,将平素不待见的杨渥亲信数十人当场扑杀。控制了杨渥后,徐温、张颢成了“左右执政”,大权尽在二人之手,杨渥一日之间就成了“精神领袖”,木偶一个。
不过杨渥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吴王,徐张二人心里总不踏实,还是除掉杨渥最符合自己的利益。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五月,徐温等在江湖上网罗了一帮强人,闯入府中去杀杨渥。杨渥死前玩了一手反间计:“徐温给了你们什么好处如果你们听我的,反过去干掉徐温他们,我让你们都当上大州刺史。”这帮强人唯利是图,答应了杨渥。徐温的心腹纪祥哪里肯依,立刻上前勒死杨渥,回报徐温大事功成。
徐温、张颢得到消息,立刻率甲士入府。张颢见杨渥死了,起了贪心,想踢开徐温,自主淮南。张颢大陈甲兵,然后召来文武“议事”,张颢尖着嗓子嚎道:“小主子已经没了,淮南无主,众位觉得谁可当之”连问三次,众人低头不语,暗想:“直说你想当吴王得了,装什么大头蒜”
众人的沉默就是对张颢无言的拒绝,张颢勃然大怒,准备发作。徐温的朋友严可求是淮南第一智士,向来看不上张颢,见众人不说话,生怕事变,装模作样的凑到张颢身边耳语道:“淮南事乱,能做淮南主者,非公而谁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张颢不解:“为什么”严可求小声道:“武忠王虽故,但刘威、李遇、李简等人皆淮南首功之臣,恐怕他们不会对张公心服。今日之事,不如先立二公子隆演,张公挟天子令诸侯,谁敢不从”张颢真是个政治白痴,抱着“吴王梦”不放,只要大权到手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个名份。这点他不如徐温,徐温就是杨家的曹操,而张颢不过是个杨家的袁绍,怪不得他后来被徐温干掉。
张颢沉默不语,严可求等不下去了,知道张颢被逼急了就可能来粗的。严可求急中生智,声称肚子不舒服要出趟恭,急赴书记室,以太夫人史氏的名义写了一道教令。然后出来招呼众人到府中正堂,说是有大事相告。众人来到正堂,严可求跟真的一样,跪在地上宣读“史太夫人”的教令:“武忠王创业不易,为使杨家基业不堕,今应速立隆演。”
众人都不希望张颢出头,也不管是教令真假,伏地三呼。张颢闻着动静也赶了过来,看到这个样子,知道自己暂时不能得手,只好依众人议,迎立杨隆演。
惊心动魄的立嗣一事终于结束,众人都惊了一身冷汗,都暗服严可求之智。大将朱瑾来找严可求,把严可求大大夸赞了一番:“要说我朱瑾也是见过大世面的,朱温我都没怕过。吹牛可见到张颢我就有些胆颤。没想到严公今天耍死了张颢,佩服大大的佩服”随即拜严可求做大哥,反正大哥朱瑄早就死了,再认一个就是,呵呵。
张颢虽然一时失了手,却贼心不死,当然首先他需要的做的是搬掉徐温这块绊脚石,让徐温去守润州。徐温得到消息,急问严可求事当如何严可求和徐温交情很铁,便去联系淮南节度副使、沙陀人李承嗣,几人密谋之后,严可求独自来见张颢,说外边传言张颢要杀徐温,所以先调出扬州。张颢装清白:“徐温自己想去,和我没关系”严可求附耳道:“留下徐温更好下手。”张颢觉得有理。
不久,徐温和李承嗣来见张颢,严可求大骂徐温:“犬知报主,徐公奈何受武忠王之大恩,而今淮南动荡之际,公却要甩手,岂不负武忠王大恩”徐温暗笑,大呼冤枉:“不敢reads;不敢武忠王重恩数世不敢忘,温愿竭犬马以报杨氏。”李承嗣也跟着起哄,张颢没法,只好留下徐温。
徐温躲过一劫,严可求劝徐温先下手,张颢这人虽然愚钝,但一旦玩粗的来,大家都吃不消。徐温觉得时候着差不多了,便收买左监门卫将军钟泰章,率领三十个壮汉闯入军府,趁张颢不备,割下了人头。徐温大喜,速诛张颢党羽,甚至连当初杀掉杨渥的的纪祥也没放过,以大逆不道罪将纪祥五马分尸。自古都是功狗夺肉,主人食之。
从此,淮南大权尽入徐温手中,杨隆演不过是尊泥菩萨,供人拜拜而已。徐温灭掉了“袁绍”,光明正大的做起了曹操。
五代十国中,本姓统治者都基本上控制着本地区,唯独杨吴例外。如果从907年算起,到公元937年李昪篡吴共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杨氏几乎没掌过权,肥肉都让姓徐的李昪在篡吴前一直姓徐的吃了,杨家四主,只有杨行密真正有过实权,但这时吴国还没算真正建立。
要说五代十国最象奸雄曹操的,还真非徐温莫属,至于朱温,过程最象,但结果和曹操差的太远。曹操自己愿做周文王,朱温却“文王”、“武王”一肩挑了。徐温执政之后,力行改革,之前施行的弊政,一概废除,百姓称悦不已。徐温总董国务,以严可求参知军政,是实际上的内阁总理,而让财经高手支计官骆知祥主抓财政,淮南局势日趋稳定。
徐温这个外姓主政淮南,自然有人不服,抚州今江西抚州刺史危全讽第一个跳了出来。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六月,危全讽自封为镇南军节度使,连结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彭彦章、吉州今江西吉安刺史彭钎和信州今江西上饶刺史危仔倡起兵做乱,攻镇南军府驻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已经代替秦裴守洪州的镇南军节度刘威急向扬州告急。
徐温派淮南马步军使周本出战,周本曾经斗杀过猛虎,江湖人送雅号“打虎将”。周本曾经在苏州被钱鏐打败,自觉无脸见人,不愿出山。徐温好说歹说,周本这才出马去江西,果然不久八百里捷报传来:危全讽兵败象牙塘今江西南昌南,活捉献入扬州,徐温好脾气,没杀他。其他人都以危全讽为首,危全讽一败,全都跑没影了。
看書罓首发本書
。。。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淮南杨家
第一百五十五章淮南杨家
杨家虽然失了势,但杨行密经营淮南三十年,根基尚在。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徐温知道扬州不是他的地盘,想经营一块自己的战略根据地。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徐温让杨隆演封自己为升州刺史,并在升州建造水师,由义子徐知诰率领。徐温看的很远:扬州虽然是天下财赋重地,但却在江北,只有淮南一线可以防御北方势力,而金陵却多了一道长江防线,况又是东晋南朝故都,地势易守难攻。
危全讽反徐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