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唐天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年后,做为一军主将的萧逸想来,这却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个让他不顾性命,追随了一生的神武皇帝李煜时的情景。
在小孩儿的指引下,没有多一会儿,李煜便是在街角见到了他的母亲,一个染了重病蜷缩在角落里,面黄肌瘦,满脸污垢,头发花白看不清容貌的老妇人。
“巫马,快去请大夫来,”李煜神色凝重眉头紧锁的反身命道,“咕咕噜噜”突然听到怀中的小孩儿的肚子传来几声叫声,李煜顿了顿,继续道:“顺便给他买点吃的来。”
“诺”巫马躬身一应道,吩咐完其余的数十个亲卫好好保护好李煜,便叫上一个士卒动身了。
李煜朗目一抬,扫视了一圈,骤然发现这四周竟是还真的有不少的同样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苟延残喘乞丐。
看来事情有些严重了,见微知著,堂堂的唐国皇城金陵尚且如此,那其他的州县城池,李煜不敢想象。
“大官人,您行行好,赏点儿救命的银子吧”这时,另一侧的犄角旮旯里,一个老年乞丐一瘸一拐脚步蹒跚的向着李煜走了过来乞道。
“阿四,”李煜放下手中的小孩儿,于心不忍的冲着一旁的一个亲卫士卒摆了摆手指向那老乞丐。
那叫阿四的亲卫会意,从腰间掏出一锭散碎银子,大步上前,打发给了那老乞丐reads;。
“公子,您行行好,给点钱吧”
“大官人,给点吃的吧,我都五天没吃东西了”
“大爷,活菩萨,您行行好,给点钱吧,我儿子两天没吃东西了” 骤然,原本蜷缩在四周苟延残喘的乞丐们见到李煜如此大方的给了那老乞丐施舍,顿时立刻争相簇拥着上前来乞讨,这其中,同样有尚不成年及冠的小孩子,年过半百的老头老妇人,也有已经是饿看不清形容的男人女人。
“锵锵锵”
“不得上前”
“不得上前”
一干亲卫士卒见场面太混乱,唯恐其中有什么有“心”之人,更唯恐李煜出现意外,立刻拔出长刀,护卫在李煜的身前,朗声喝道。
雪亮惨白的长刀闪烁着森森的寒光,惊的乞丐群顿时一肃,静声不敢再继续上前。
“阿四,别吓着他们,统统给他们些银钱吧。”李煜摆了摆手道。
“诺”亲卫阿四闻言,收起了慎人的长刀,掏出了钱袋,大步上前,挨个儿给乞丐们发放银钱。
“老人家,可以给我说说,你们是怎么沦落成为的乞丐吗是贪官污吏,还是天灾贼祸什么”李煜大步流星的走到了那个第一个的了施舍,满足的缩在了墙角的跛脚老乞丐的身旁,温声问道。
老乞丐闻言愣了片刻,抬起头,睁着浑浊的双眼,打量了几眼,面色温和,眼神和善,似乎并没有什么恶意的李煜。
老乞丐瘪了瘪干瘪开裂的嘴唇,沙哑着嗓子沉声说道:“唉,还不是那些世家大族联合着地主们借着收田赋侵占我们的良田屋舍,兼并收缴我们的土地,奸商们又是跟着哄抬粮价,逼的我们交不起高额的田赋,又买不起粮食,没了活路,才只得背井离乡的外出乞讨的。”
“哦竟有此事”李煜听罢,顿了片刻,目光骤然便的冰冷的说道。
“唉,看小哥儿你面生,怕是来自别地的吧,你有所不知,此前我大唐与宋一番大战,惊的世家大族和地主们逃了大半,不过可怜的是,他们却是难料当今圣上大显神威,仅带数万大军便是将宋国的数十万大军给打的落花流水,狼狈而逃。”说着,老乞丐浑浊的老眼中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崇敬仰无比,如视神的精光。
顿了顿,老乞丐继续道:“呵,后来当今圣上仁慈,体念百姓,大肆取消了许多的苛捐杂税,下令凡唐国州县的老百姓只征田赋税,并且还减免到了三成,今年春耕,圣上大力鼓励我们开荒垦田,还将收取的田赋大都返还给了我们做了粮种,而且还将那些世家大族地主们的田土都分给了我们,并且还都给我们登记造册,发放了地契的。”
“孰料,就在不久前,那些逃走了的世家大族和地主竟是突然的齐齐大摇大摆的回来了,趁着我们正值粮食大都播种,青黄不接,家中无粮,便联合起一些商家大贾,哄抬粮价,并且还拿出一些以前的一些甚借据,租贷文书,土地文书,大肆的向我们收缴补足着以前的田赋租子。
若是没有,或者交不出来,便是用房屋和播种了青苗粮种的田土,或是卖儿送女用来抵偿。
旦有不从的,便是锁了拿去见官,或是找来家丁恶霸乱棍打死,这不,逼的我们实在没法,才只得当了这四处流落的乞丐。”
老乞丐说起心酸的往事,越说越伤心,越说越气愤,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只得恨恨的默不作声的老泪纵横。
“竟,竟是如此这些贼子贼子”李煜听罢,给气的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沉了片刻,方才恨声吼道。
老乞丐抬头看了一眼尚还在给乞丐们分发着银钱的阿四和一众持刀护卫,又看了一眼衣着华贵精美的李煜,浑浊的老眼中忽然涌现出一抹希望的光芒,沉吟片刻,突然出声道:“公子,老朽可否求你一件事”
“老先生有何事可但说无妨,可是觉得不够,还要些银钱”李煜强自收起了心中愤怒,凝声说道。
“不,不不,老朽并非是那贪得无厌之人,公子能施舍老朽这些银子,老朽已然感激不尽,亦是足够了,只不过,老朽看你衣着不凡,言谈举止颇有气度,出入又更是排场浩大,仆从护卫众多,想来公子定是那有些本领,贵不可言达官贵人。
所以老朽想求公子若是可以见到那朝中的那些大人们,或是当今圣上的话,可否请公子将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的惨状告知于他们,相信以当今圣上的仁慈和英明,若是得知了这个情况,圣上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老乞丐哑声恳求道。
“好,我答应你,我向你保证,我一定尽全力把这个事情转告知当今圣上”李煜神色一肃,郑重其事的7说道。
“如此,老朽便先在此替万千深陷水深火热的穷苦百姓,多谢公子活命大恩了”老乞丐说着,骤然起身,感激涕零的对李煜跪拜道。
“快快请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一个时辰后,金陵皇城,枢密使张洎府第。
“老爷,老爷。”管家急匆匆的冲进大堂喊道。
此时,张洎却正在大堂中因为一件才发生的,却是堪以动摇国之根本的大事而着急的心急如焚的打着转,几次回到案几之上提起笔又放下了。
他又找不到李煜,更不知道李煜现在所在的位置,只能想着写封奏折,待那被李煜派回来领粮草军械等物什的士卒再回来之时,将奏折给他,让他速速交给李煜。
听到管家的声音眉头紧皱的张洎顿时转头喝斥道:“大呼大嚷,成何体统”
“小人知罪”管家委屈的跪在地上请罪道。
“说吧,何事如此惊慌”张洎不耐烦的道。
“回老爷,陛下来旨,召老爷入宫面圣”
“哦圣下回来了快备车,备车”张洎说着风风火火的急忙冲了出去,浑不顾仪表形象的边跑边道。
未完待续。
………………………………
第七十七章 张洎拜相
而此刻,换了一身袍服的李煜正在的皇宫正殿早已是济济一堂,朝臣满座了。 方才,李煜在处理完那乞丐群之事后,还没有回宫之前便已是派人连夜去传诏宣一干朝重臣们进宫见驾了。
“常爱卿,这新军选拔一事进行的如何了”金碧辉煌大殿之上,李煜神色凝重,幽幽的问道。
“回圣上,十二万余新进投军丁壮,老臣已然挑选完毕,经老臣选拔,十二余丁壮共留下五万新军,余者皆已按籍遣返回乡务农了。”常郢躬身上前,恭敬一礼道。
“哦这十二万余大军经老爱卿挑选堪以入军者竟是所余不足二分之一这要求会不会有些太高了”李煜吃了一惊道。
“圣上明鉴,此次投军之丁壮,大都是些流民老弱,身体素质大都较为低下,故,老臣只留下其中年龄在十六至三十之间,身体素质较高的男子。”常郢神色如常的答道。
“嗯,这五万新军现在何处可有开始整训”李煜不温不火的道reads;。
“启禀圣上,老臣将新军编到了匠作坊所在的团城大营,由徐直徐都尉带领,在也已开始用圣上所创的新式军队的整训之法来进行操练。”
“嗯,常爱卿办事大为妥善,甚合朕意。”李煜点了点赞道。
“为圣上效力,老臣自当尽心竭力。”常郢躬身一揖,恭维道。
常郢的这一溜须拍马,倒是不禁让李煜再次吃了一惊,才月余不见,这隐世卧龙竟是也学会拍马屁,办事说话乖张圆滑了。
“这张爱卿的架子倒是越发大了啊,朕诏令都传了这么久了,诸位爱卿都是到了,他却是还没到。”场面沉寂片刻,李煜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皇上,张大人定是有甚要事缠身,故而耽搁了片刻,应该马上就会到了,还请圣上恕罪。”李煜话音刚落,作为张洎一手推荐和提拔起来的督政使方文正,这时却是立马站出来为张洎开脱。
李煜闻言,并没有再多说些什么,只是眉头微微皱了皱,这唐国的朝堂之上,似乎在他不在的这旬月里,已经在悄然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具体的是什么变化,他却也说不上来,只是心中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
“启奏皇上,枢密使张大人求见。”这时,大殿外骤然传来了黄元才那熟悉的沙哑尖锐的声音。
“宣”李煜对着文则摆摆手,示意文则坐下。
张洎刚一迈进大殿,便立刻跪伏在地恭敬拜道:“臣枢密使张洎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爱卿快快请起,坐”李煜强自做出了一副笑容抬手道。“月余不见,张爱卿过的可还好”
“有劳圣上挂念了,老臣过的尚好。”张洎恭敬起身,小步走到了一直为他留着的左手第一位的位置,小半边屁股轻轻的坐了上去,神色恭谨的应道。
“嗯,看来爱卿过的却是不错,荣光焕发,精神抖擞的,方才朕还与诸位爱卿们说呢,这张爱卿春风得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许久不见这架子越来越大了。”李煜面无表情,语气平淡的道。
“咝,”李煜这话说的虽是平淡,但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臣后背一凉,骤然倒吸了一口冷气。
“老臣罪该万死”张洎一听,暗道一个不好,赶忙起身跪下请罪道。
“皇上恕罪,老臣实在是因闻圣上诏令之时,走的太过匆忙,故而将一件重要的事物给落在了家里,所以才在半路返回了家中一趟,去取那物去了,还请皇上容禀。”张洎颤声辩解道。
“哦是什么东西,竟是让我们一向守时的张爱卿会迟到呢”
“启奏圣上,请恕老臣冒昧,且先不说此物,臣有现有一关乎我南唐国家根本的大事想要禀明圣上,还请圣上恩准。”
“爱卿有何事可但讲无妨。”李煜神色一变,骤然温和的摆了摆手道。
“诺,回圣上话,老臣在皇上不在的这月余内代理朝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丝毫不敢有所懈怠,然而不曾想却还是有负圣上所托。 广告
据老臣所知,就在几日前流亡他国的世家大族以及无数地主豪强们突然返乡,拿出原本的盖有我大唐官印的地契田契文书,趁着眼下粮种下地,青黄不接之时,大肆向佃户,耕农和百姓们收取租子。
并且暗中联合许多商贾们囤积居奇,大肆提高米价,还要求佃户和耕农们租子只的上缴粮食或是与米粮市价等值的银钱,逼的佃户耕农们交不上租子只得以田产屋舍抵租还债。
目前已经造成了我大唐境内有近二十万的百姓流离失所,靠沿街乞讨为生了,事关重大,老臣不敢欺瞒圣上,还请圣上明鉴。”张洎并没有起身,而是一直便是一副认罪态度良好的样子,跪在地上向着李煜禀报着,李煜不在之时,把朝堂中的事情交给他暂代处理,他虽说是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但是在他理政期间,南唐国内出现了如此大的乱子,不论怎么说都他都是有责任的。
“如此祸事皆是因臣的理政不力所致,故而造成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此番罪责,老臣愿一己承担,还请,圣上治罪”张洎神色严肃,目光凝重,毫不推卸责任的坦诚说道,说罢,又是一拜,五体投地。
“皇上,皇上您走之时命臣与张大人共同处理政事,如今发生这等大乱,此事臣也脱不了干系,臣愿与张大人共同领罪。”这时,端坐于右手第一位的方文正见此,亦是立刻起身请罪道。
“臣等有罪。”
“臣等有罪。”
朝中的两大巨头,李煜的左膀右臂张洎和方文正都跪下向李煜请罪了,其他一干朝臣又如何敢干坐着看两人领罪,立刻是慌忙的跪下向李煜请罪了。
“哈,哈哈,列位这是作甚,此事事发突然,怕是出于某些有心之人处心积虑的谋划,连朕都是始料未及的,没事,这事不怪张爱卿,也不怪列位爱卿,再说现在事态尚未完全扩大,所以,现在的主要的任务并非是去计较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趁此事没有完全恶化之前,解决掉此事,众爱卿,以为然否”李煜干笑了两声道。
“吾皇圣明”群臣闻言一喜,立刻轰然应道。
“嗯,众爱卿快请起身吧,大家都给议议,看看此事当如何处理,当是比较稳妥的。”
“启禀圣上,经老臣的调查,此番事情出现的主要源头还是在于粮价,民以食为天,这粮价不稳,一日三涨,百姓自是难以心安,所以老臣以为,解决此事的关键还是在于粮价上,但目前我大唐的国库已然枯竭,若是由朝廷出面开仓放粮,压低粮价解决此事的话,恐怕y是有心无力,所以老臣窃以为,此事若要解决还得从那些突然返乡收取租子田地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方面入手解决。”
“呵呵,不错,不错,张爱卿所言有理。”
沉吟片刻,李煜继续道:“朕拟擢升张爱卿为我南唐国相,继续代理我大唐政事,朕今后将专注于军事,执掌大军一扫,剿灭天下逆贼。不知张爱卿以为如何”李煜的这一番话说的平平淡淡,语气平和,但却将众人给骇的是同时大惊失色。
一国封相,这个可是向来都是朝事的重中之重,而且古往今来,皇权与相权的斗争那可是持续了上千年的,一般情况下来说,像这种什么小国寡民的君主都是不会设立丞相的来分散自己的权力,给自己找不痛快的。
而张洎此时亦是给震惊的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成为一国丞相,代理天下政事,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原本为人臣自己费尽心机、朝思暮想、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今天却在如此情景下被李煜轻飘飘的送进了自己怀里。
幸福来的太过突然,任他张洎几十年的宦海生涯、执掌权柄起起落落也不禁在这霎那间失神了。
坐在大殿中右首第一位的方文正以及左首第三位的常郢两人亦是一个猝不及防,同样被李煜这句毫无准备的话给说的一呆,看了看失神的张洎,又看了看一脸和旭笑容的李煜,嘴巴张了张,却最终没有说出口。
“怎么,张丞相不愿意为朕分忧吗”李煜看着失神的张洎,笑容一敛。
“不不不,老臣愿意。”张洎陡然清醒连忙道,随即想到自己如此是不是表现的太过急切了,连忙又道:“不不,臣不”说到这里陡然又停住了口,追求一生的东西近在眼前却是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这时,张洎已经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顿觉脸上火辣辣般,无奈的长吁一口气,郑重的起身拜伏在地道:“还请圣上恕罪,老臣失态了。”
“呵呵,嗯,爱卿愿意便是好的。”李煜深深的看了一眼张洎,这个从自己小的时候便是一直跟在自己的身旁,曾做幕僚,亦是老师的张洎,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有没有做错,或者说是有没有看错人
其实,若不是刚才张洎的一番坦诚无私之言,恭谨无误的禀报了此次的大乱的各方面的详尽事情,主动请罪,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现出一副精忠报国,大公无私的作态,李煜感动之余,方才想到任命他为丞相,如果是其他的时候,这么轻易的封候拜相,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圣上,臣恳请圣上收回成命,老臣恐自己难以担好丞相一职,更害怕有负圣上所托,坏了圣上的宏图霸业。”冷静了良久,张洎最后还是有些气馁的说道。
李煜目光一凝,沉稳如山,波澜不惊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张洎看了半天,似乎是想要发现些什么,但半晌之后,却见李煜呵呵一笑道:“张爱卿不必推辞,朕自幼由老爱卿陪伴长大,更是由爱卿你一手教出来的,朕对于爱卿你的能力还是颇为放心的,再说,这世上,谁也不是生来便会做丞相的”
。。。。。。。。。
未完待续。
………………………………
第七十八章 土地隐患
“皇上不以臣身份卑微,学识浅薄,委臣以如此重任,老臣张洎今日当着这满朝文武重臣立誓,此生此世必定忠于我大唐,忠于圣上,尽心竭虑为圣上,为大唐,为天下百姓办事,有违此誓,天诛地灭,不得好死,老臣张洎,顿首reads;”看到李煜竟是如此的信任自己,张洎顿时给感动的老泪纵横,向着李煜重重的一个叩首,当着众臣便是振声发誓道。
他不曾想,这一生起起伏伏,几番风云波折,没曾想,老了老了竟是还真能被封侯拜相,位极人臣,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的最高的位置上。
若是将来这南唐真的一统了天下,成就了一代皇朝,那他张洎青史留名,千载流芳,成就一世贤臣丞相梦,自然是轻而易举之事,这一刻,张洎骤然觉得,他这一生做的最好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便是效忠了李煜,到了南唐为官。
李煜俊朗眉目一动,眼神闪动间,再次深深的看了跪伏在地的张洎一眼,抬手道:“丞相请起身吧,爱卿之心,朕甚是明了,朕心甚慰。”
方文正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凝重的目光一刻不停的看着张洎,神色深沉,不知是在想些什么,他跟张洎交情深厚,当初他方文正初至南唐,还未得封任何官职的时候就一直在张洎府中小住。
而张洎亦是因为确实十分欣赏他的才学和刚直的个性,所以才将他引荐入朝为官,甚至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还壮着胆子将他举荐给了李煜,他方文正今日能坐到这朝中的第二交椅,可以说一路走来,几乎全是张洎一手造成的。
其实,他对张洎之心他一直都很清楚,他知道,此前张洎之所以在南唐将亡之时,一力向李煜劝降,同时也对朝政之事并不上心,就是因为李煜没有给他一个恰当的位置,合乎他的身份和地位的位置。
千百年来,文人所好,无非三样,附庸风雅,舞文弄墨;吟风弄月,风花雪月;千古流芳,名留青史;而这其中,最重要,也是他们心中看的最重的便是这千古流芳,名留青史,但方才他见张洎如此失态,嘴角动了动,想要上前劝说张洎,最终却还是化作颓然的一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以说他方文正如今是最明白李煜的心思的,如果将李煜大病初愈,初归朝堂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认为是理想的话,那么如今的李煜已经渐渐开始面对现实,开始正视南唐的这汹涌激荡的朝堂,打从李煜离朝旬月,这一次重归朝堂之时,他便发现了李煜的不对劲,但,具体的是在什么地方,他却也说不上来。
伴君如伴虎,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李煜今日突然的将他张洎封为丞相,这其中的意义和想法,此时此刻,也就只有他李煜一人知道。
方文正感觉自己虽是大概其的能够猜到一些,但却是还不够清楚,只是有个朦胧的想法罢了。
在经过如今的南唐商贾,世家,地主联合作乱的这一事件之后,李煜骤然对张洎看的明白,在回来之时,刚才一番朝议之时,李煜突然对这南唐的朝堂亦是看的有些清楚了,他隐约的有种感觉,但却不是很明确,方才一番飞快的思索之后,他很明智的放弃了跟朝中众臣博弈的想法,很干脆的将这个担子甩给了张洎,却始终紧紧抓住了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南唐的军权。
“呵呵,看来,有些事,有些东西,真的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啊。”李煜的嘴角扯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心中喟然道。
他明白,自己在一回来便是亲政,大举削弱张洎的权柄,这必然招致张洎的反弹,政令当然可以发出,但是张洎却可以让你政令出得了朝堂,却落实不到地方,甚至张洎还可以如前面那样,光吃饭,不做事,就这么晾着你,晾着朝政,他李煜拿他却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