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唐天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如虎添翼了,这盐是不论寻常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日常生活都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若是可以将这一行业发展起来,那定然会带来这南唐国库的疯狂增长,毫无疑问届时南唐的经济和国库必将会再上一个高峰。

    墨离见到李煜不停的走来走去不知是在想着什么,忍不住出声道:“怎么、皇上。此人很重要吗是否需要我们动手将其给抓过来。”

    李煜骤然一顿,似乎是终于决定了什么,嘴角悄无声息的露出一丝阴侧侧的冷笑,最后陡然狠狠击节道:“墨爱卿,你且扶耳过来”

    墨离神色疑惑的点了点头,恭敬的凑到了李煜跟前。

    随即李煜便是扶在墨离的肩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通吩附,最后又是再三的向着墨离叮嘱了些什么事情,方才挥手让他离开了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辋
………………………………

第二十六章 竟然是你

    第二十六章竟然是你

    而此时,泉州城。 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热门

    一支颇显独特的华贵车队刚刚通过城门的关卡,泉州之地以商业繁华而扬名,所以在没有特殊时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夜里都是不会关城门的,而这支车队更是因为华贵上的四乘马车上的人身份尊贵无比,所以进城之时并没有受到盘查就直接放进了城去,车队进了泉州城,并没有去往别处,而是径直的向着城中的平海军大将军府邸的方向缓缓进发。

    在最中间的豪华马车上,一个正在闭目打盹的一个约有六十多岁的留着精练的短须鬓发花白的老者忽然间激泠泠地打了个冷颤,从迷迷糊糊中猛然惊醒,发出了一声不大的惊呼声。

    这位老者长着一副古铜色的方正脸庞,一双铜铃般的眼睛,虽是的眉毛胡子都已经花白了,但脸膛却仍是ads;。

    “笃笃笃。”

    陈洪进刚到了书案前坐下,正闭目养神呢,却陡然听到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我不是说了吗,不要来打扰我”陈洪进眉头微皱,神色不悦的沉声说道。

    门外的陈文显闻言愣了愣,心道,这什么情况,不是您老让我把人给你带过来的吗,这会儿倒是骂起我来了,不过陈文显还是小心翼翼的回道:“父亲大人是我,文显、我把那人给您带来了。”

    “进来吧”陈洪进沉吟片刻,轻舒了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语气疲倦的说道。

    不多时,便见到满脸苦涩的陈文显领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父亲大人,人给你带来了,就是他急着求见你。”

    陈洪进浑浊的老眼微微一眯,在上下的打量了一番这相貌平平,年约为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之后,发现并不认识,故而也就并没有太过在意,不过在细看之下,却是骤然发现了几分端倪,越看越觉得奇怪。

    那中年男子似乎也是发现了陈洪进在打量自己,非但没有生气,面白无须的脸上反而露出了一抹奇怪的笑容,迎着陈洪进锐利的目光伸手捋了捋蓬乱的头发,似乎是为了让陈洪进好看清楚自己得面容一般。

    陈洪进紧盯着这人看了半晌,待男子将蓬乱的头发捋开,让他清楚了看见了他的相貌之后,陈洪进蹭的一声便从书桌后的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似乎是颇为惊讶,干瘪的嘴唇蠕动了好一会儿,方才语气震惊的吐出了四个字:“竟然是你”

    ﹂未完待续

    接下来几章将会脱离故事,介绍一些漳泉二州的往事和历史渊源

    本書源自看書惘
………………………………

第二十七章 漳泉史事(上)

    第二十七章漳泉史事

    从朱温灭唐907到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历时七十多年,史称“五代”,又称“五代十国”reads;。 全集75

    “五代”指的是建都于中原开封,被旧时史家作“正统”看待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计八姓十四君五十三年,后由北宋继承后周,实现全国统一;十国指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吴、楚、闽、南平、南唐和吴越这些“地方”性刈据政权,除北汉外皆立国于南方,其中南唐曾一度较为强大,有与后周争雄天下之势,其他都较弱小。

    福建全境,当时包括福州、建州、泉州、漳州和汀洲五个州兴化辖于泉州,在五代前期为王潮、王审知所割据统治,有长达三十多年的稳定发展时期;王审知公元925年死后,王氏后代内讧不断,十九年中由小乱走向大乱,终为南唐和吴越所瓜分;其后泉州、漳州两地名义上虽属南唐,但实际上是留从效刈据近二十年,后又由陈洪进接手刈据了十五年。

    留从效虽为永春人,但实长期家住枫亭留宅,陈洪进世为枫亭人。两人在割据泉漳两地的三十多年间,保境安民,大力发展生产和海外贸易,使兴、泉、漳一带在王审知时代己有的基础上,又有很大进步。与全国性的动荡衰退相比,泉漳在经济、生产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独居全国之首。

    公元977年陈洪进又主动纳土于北宋,有力地促进了中央政权对南方的和平统一。宋代我兴化,泉州、漳州能在经济上、文化上达到全盛状态,枫亭能成为全国瞩目的历史古镇,追本溯源,留、陈两人实功不可没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三个能夠共患难,同富貴,孝而且悌;王潮病危,不肯把节度使职务传给自已已成人的四个儿子,而要传给既有能力、又孚众望的王审知;王审邽父子为闽王王审知守泉州,克尽职责,吏民安之。正因兄弟间的团结一致,才使这支由河南长途转战而来的疲惫队伍,能夠打开局面,巩固地盘。把福建治理成为一个被饱受动乱之苦的外地士人们一致称道的“世外桃源”。

    但到了王审知众多养尊处优地长大的儿子们手里就不行了,你争我夺,短短十几年就断送了前辈所开创的厚实的基业。闽王王审知死于925年12月,儿子之一的延翰继位,才到第二年12月,另一儿子泉州刺史王延钧与王审知从子之一的王延禀,就合兵向福州进攻,延禀顺流先至,执杀闽王延翰,推延钧为威武留后,延禀自回建洲reads;。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

    然而公元931年4月,王延禀听说延钧有病,又乘机进攻福州,结果兵败被擒。公元933年春正月,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改名王鏻,他在行政上的倒行逆施,逼反了建洲土豪吴光,从相邻的吴国国都在今江苏南京,后演变为南唐那里引来吴兵犯境,后虽把吴兵击退,但也元气大伤。

    接着王延钧父子之间、后宫之间、儿子之间矛盾激化,935年十月政变发生,王延钧为乱兵所杀,其子继鹏夺取“帝位”,改名昶。王昶果于屠戮宗族和带兵将领,叔父之一的王延曦被迫装傻卖疯,还被解除职务,送去武夷山当道士,又弄回福州幽禁起来;王昶还不能公平对待三支驻在福州的警备部队,结果其中两支部队拱辰都和控鹤都的将领朱文进与连重遇在939年发动兵变杀了王昶,王延曦继位,改名曦。

    以后的对抗发生在王延曦和他弟弟建州刺史王延政之间,940年二月,闽王王延曦派兵攻打建州,王延政就向浙江方面的吴越国都杭州求援,后来建州兵自已打败来进攻的福州兵,而吴越的援兵却在四月开到,且不肯班师回国,王延政面临外敌,又派人去福州乞师,五月把吴越兵打败,兄弟暂且和好,改建州为镇武军,封延政为富沙王,与福州的威武军并存。

    王延曦称帝,国号闽;王延政也称帝,国号殷,两边时有对攻,互有胜负。南唐和吴越在福建内讧中虎视眈眈,不时从外交和军事上加于干涉。

    到了944年春,前次杀了王昶的朱、连两人,又内外勾结,刺杀了闽王延曦,朱文进自已称起闽王,派亲信黄绍颇担任泉州刺史,程文纬但任漳州刺史,原汀州刺史许文稹也向福州投降,朱文进一时据有福建四州,只有建州殷王王延政与之对抗,留从效、陈洪进就在这时走到历史舞台上。

    当时留从效在泉州军队中担任散员指挥使,陈洪进是他手下。泉州在王审知治闽时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安定,生产发达,海外贸易大有发展,民众称前刺史王延彬为“招宝使郎,”可见对王氏政权很有好感,在王延羲与王延政的冲突中,泉州较为倾向于王延政方面,王延羲曾因听说王延政以书招泉州刺史王继业,就把王继业召回福州处死,还杀了他的儿子。

    泉州民众很是同情;现在两个闽王中,福州的闽王死了,只剩下一个殷王王延政,自然就成了泉州民心所向,以留从效为首的泉州军方遂决定发动兵变,投向王延政。留氏族谱的鄂国公传文中说:“泉州人念王氏失国,州郡分据,兵革不休,暴骨草莾,甚苦之,公乃顺民心与其列董思安、张汉思及苏光海等,募得死士陈洪进等五十二人,持白刃梯城而入,刼库兵,擒绍颇斩之。”

    资治通鉴有关这场小型兵变有如下纪述:“泉州散员指挥使桃林留从效谓同列王忠顺、董思安、张汉思曰:硃文进屠灭王氏,遣腹心分据诸州。吾属世受王氏恩,而交臂事贼,一旦富沙王克福州,吾属死有馀愧众以为然。

    十一月,从效等各引军中所善壮士,夜饮于从效之家,从效绐之曰:富沙王已平福州,密旨令吾属讨黄绍颇。吾观诸君状貌,皆非久处贫贱者。从吾言,富贵可图;不然,祸且至矣。众皆踊跃,操白梃,逾垣而入,执绍颇,斩之。从效持州印诣王继勋第,请主军府。”

    留从效又派陈洪进持黄绍颇头颅函去建州王延政处报功、路过尤溪时与福州方面驻兵数千人遭遇,资治通鉴描述大智大勇的陈洪进说:“洪进至尤溪,福州戍兵数千遮道。洪进绐之曰:义师已诛朱福州,吾倍道嗣君于建州,尔辈尚守此何为乎以绍颇首示之,众遂溃,大将数人从洪进诣建州。延政以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从效、忠顺、思安、洪进皆为都指挥使。”

    944年12月,朱文进以重赏募兵二万,派统军使林守谅,内客省使李廷锷率领向泉州进攻,“钲鼓相闻五百里”,殷王王延政也派兵二万救泉州,留从效开门与福州兵大战,大破之,斩杀林守谅,俘虏李廷锷,这是五代泉州人卷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双方作战惨烈。

    漳州将领程谟听到泉州方面的消息,立即杀了朱文进派去的刺史程文纬,立王延政从子王继成暂领州事;汀州刺史许文稹,也向王延政投降。于是王延政占据了福建五州中的四个州,又派统军使吴成义以战舰千艘进攻福州。

    劣势下的朱文进派出自已的家人为质,向邻国吴越王求救;另一强大的邻国后唐也派他的枢密副使查文徵带兵到南唐信州在江西待机,查文徵派他的同乡藏循到两国边境地带观察形势,认为时机成熟,制定了攻取建州的计划,于是南唐“皇帝”李景命二人和大将边镐“讨伐”殷国。

    约在844年十二月与闰十二月间,唐军自建阳进至盖竹,听说泉漳汀三州都投向殷王,且有殷军八千前来迎战,有些害怕,就退到建阳驻扎;另一支军队藏循部,则在邵武被殷兵打败,藏循本人被俘杀。

    就在殷兵北线对唐兵取胜同时,正在南线攻打福州的殷王将领吴成义也故意向福州围城中大造“唐助我讨贼臣,大兵今至矣”的心理攻势,于是朱、连方面认为大势已去,派人奉国玺到建州向殷军投降,但随后福州城内的将领之一林仁翰却发动兵变,杀了连重遇和朱文进,闽国故臣共请殷王延政回福州,王延政遂改国号为“闽”,因北线有唐兵,未暇迁都,就以从子王继昌镇守福州,自己留在北线与唐兵作战。

    本来福建一时政归王延政一人,内乱从此可以告一段落,但强邻后唐却岂肯罢休,派了更多的将领和部队,会攻建州,公元945年2月,赤岭一战闽兵大败,大将陈望战死,王延政惊慌失措,赶紧调遣泉州董思安、王忠顺带兵五千,来建州分守各处要害,于是泉州人卷入了第二次战争。

    得知闽王王延政在北线大败的消息,福州又发生了李仁达的叛变,杀了闽王的大将王继昌、吴汝义,打败了闽王派来的讨伐军,李仁达奏表称藩于南唐,改名李弘义。

    正被唐兵猛烈进攻和围困的王延政处境更加困难,遣使奉表称臣于吴越,要求救援没来得及,到了当年八月,建州被唐兵攻陷,闽王王延政投降。这场战争中泉州兵为了王延政政权,在劣势下与南唐部队作战,非常艰苦,将领王忠顺战死,董思安把败兵带回泉州。

    由于南唐对投降的王延政采取了收用安置的政策,因此泉州王继勋、漳州王继成和汀州许文慎都随之向后唐投降。福建全境一时为南唐所控制。

    泉州和福州年前有过战争,这时又都归属南唐,泉州方面就向福州方面致书修好,用的是平等的礼节;然而福州的威武军节度李弘义却认为泉州历来录属威武军,居然用平等礼,“怒其抗礼”,就派他弟弟李宏通率兵万人进攻泉州,将泉州拖入第三场战争。

    这时握有泉州兵权的留从效认为王氏政权业已灭亡,再以王继勋担任名义上的泉州刺史已无必要,就对王继勋说:“李弘通兵势甚盛,士卒以使君赏罚不当,莫肯力战,使君宜避位自省。”将继勋废归私第,自己代领军府事,勒兵击李弘通,大破之。这一仗打得比上次发生在泉州的战争更为惨烈。南唐李景于是任命留从效为泉州刺史,召王继勋还金陵,并派南唐自己的将领带兵驻札泉州

    本书首发于看书罔
………………………………

第二十八章 漳泉史事(中)

    第二十八章漳泉史事

    然而,福州的李弘义虽然名义上虽已属南唐,但实际仍然**,我行我素,并在南唐与吴越之间投机取巧,南唐引诱胁迫李弘义入朝觐见不成,就集中建州、汀州以及江西抚州,信州兵力合攻福州,李弘义遂宣告与南唐决裂,再改名为李达,向吴越称臣乞师,吴越趁机出兵救援福州,与南唐争夺福建reads;。  小说。

    这年十月,漳州发生林赞尧叛乱,泉州留从效令其裨将董思安出兵占领漳州,南唐遂任命董思安为漳州刺史,并将漳州改名南州。从此留从效势力扩展为泉漳两州。

    随后留从效受南唐之命,也出兵到福州参战,于是南唐、吴越、李达和留从效两国四方,在福州展开了福建五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这是五代泉州卷入的第四次战争,前期南唐大占优势,攻破福州外城,后吴越增援,守城方与攻城方渐成胶着,吴越又增水军三万,城南白虲埔登陸战,唐军失利,但大体上唐军仍有破城之力。

    就在这时,留从效产生了强烈的厌战心理,认为福建人不打福建人,决心从大国争战中抽身,资治通鉴明确记载“留从效不欲福州之平”,趁唐军一时失利,“是夕,烧营而遁”,于是南唐兵败,福州从此由吴越占领。

    李达归附吴越后又改了名字叫李孺赟,后因谋求自治不成,为吴越所杀。以后多年,吴越与南唐还在福州屡有交战。资治通鉴载留从效从福州引兵回泉州后,对南唐戍将说:“泉州与福州世为仇敌,南接岭海瘴疠之乡,地险土瘠。

    比年军旅屡兴,农桑废业,冬征夏敛,仅能自赡,岂劳大军久戍于此”表示愿意隶属南唐但要保持自治,置酒强为南唐在泉州的戍将送行,唐将不得已引兵离去,南唐已在福州之战中国力大伤,不敢逼人太甚,对此只能默认,还加封留从效为检校太傅。

    留从效从战争中抽身,对泉漳两州实行自治,反映了泉州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从此以后,留从效和他的同事陈洪进、张汉思等集中精力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经济的政策,泉漳两州在王审知时代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又进入了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历史黄金时期。

    从公元946年至962年,留从效治理泉漳两州达17年,得到两州人民的衷心拥载,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十国春秋、泉州府志前身为清源志以及枫亭志等各种史志,对此都加于肯定,留氏族谱中鄂国公传对此描述较为具体,抄录如下:

    “在郡孜孜为治理,视民疾若已疴癢,異时津梁有征,并市有税,屯田极租,监榷擅利,苛虐之政,刻剥是务,公独一切蠲除reads;。热门

    泉州城市旧狭窄,至是扩为仁风通准等数门;教民间开通忂,广構雲屋;间有土田不尽墾者,悉令耕種;储積岁丰,听买卖,平市價;陶器、铜铁泛于海,悉固取金贝而还,民甚称便;建寺捨田,养流遗,鳏寡穷獨之人,死丧无主,手足不敛,买棺以埋之。而自奉节俭,恒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每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岁耍Ъ词鸸倭睢M跏嫌卸尬似蓿纺罹啥鳎矢岷瘛!

    枫亭志还记留从效“尝言我世贫賤,不可捐本,郡人爱之,部内安治。”

    难能可貴的是留从效等人对天下分久必合,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清醒的认识。

    留从效刈据泉漳的早期,公元944年至951年,首都设在开封名义上的中央政权后进和后汉,未能表现出一统天下的实力,当时首都设在金陵的南唐政权,一时强大,似有争雄天下之势;而到了后周太祖郭威和后周世宗柴荣时,开封的中央政权已强大到可以大力进行了统一战争,于是后周显德三至六年957至960年,后周与南唐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其实质是争夺正统地位,结果唐元宗李景战败求和,刈让长江以北淮甸全部十四州给后周,并取消帝号,向后周称臣。

    名义上称藩南唐的泉漳留从效、陈洪进等人冷静观望这场战事,始终不肯派兵参与,战争期间南唐也曾派大员前来福建招募骁勇之士,建州、汀州都有得力将领应募参战,唯有泉漳两州没有响应,留从效只是上书李景指出南唐屯兵门副使武怀节去吴越,要吴越王钱氏派员到泉州去责备张汉思“不禀朝命”不向朝廷报批,钱氏“遣使往责汉思,汉思遂从命焉。”

    第二年963年,宋建隆四年四月,发生了陈洪进废黜张汉思自代的事件,此事枫亭志中描述很为详尽:

    “汉思年老不能治军務,事皆决于洪进,汉思诸子并为衙将,张氏族人颇不平

    张汉思,表字延忠,闽国永隆六年944年,朱文进、连重遇杀闽帝王延羲,朱文进并自立为闽主。张汉思曾与留从效、董思安、陈洪进等人反抗朱、连一党。朱文进被杀,殷帝王延政降于南唐后,张汉思亦随之归南唐,并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属下任统军副使。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留从效去世,继立的留绍镃年纪尚小,无法完全掌控军政,被将领陈洪进诬指欲归附吴越,将其送往南唐。张汉思因此被陈洪进推为清源留后,陈洪进任节度副使。

    但是张汉思此时已经年迈而不能处理军政,事情都是由陈洪进决定。张汉思曾经因害怕陈洪进专权,就在酒宴上埋伏士兵准备杀死他。酒过三巡,忽然地震,和张汉思同谋的人恐惧,就告诉陈洪进,陈洪进赶紧离开酒宴,自此事以後,张汉思就严布重兵以防陈洪进。

    建隆四年963年四月,陈洪进袖藏大锁,穿著平常服装进入军府,喝退值勤卫兵,张汉思在里面,遂被陈洪进反锁,并被迫交出印信,后来被软禁,几年以后去世

    本文来自看书辋小说
………………………………

第二十九章 漳泉往事(下)

    第二十九章漳泉往事

    明年夏四月,大享将吏,伏甲于内,将害洪进。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酒数行,地大震,栋宇几颓,坐立皆不自持。同谋者以告洪进,洪进亟去,众惊悸而散。汉思事不成,虑洪进先发,常严兵为备。

    洪进子文顕、文颢皆为指挥使,勒所部欲击汉思,洪进不许。一日洪进袖置大锁,从二子常服安步入府中,直兵数百人皆叱去之;汉思方处内斋,洪进即锁其门,使人叩门谓汉思曰郡中军吏请洪进知留务,众情不可违,当以印见授。汉思惶惧,不知所为,即自门间出印与之。洪进急召将校吏士,告之曰:汉思昏耄不能为政,授吾印,请吾涖郡事。将吏皆贺。即日迁汉思别署,以兵卫送。”

    续资治通鉴记叙此事后还特地提到“汉思退居数年,以寿终,”可见留从效死后发生的执送留绍鎡和幽禁张汉思事都是不流血的reads;。

    比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生活年代稍早的蔡襄为陈洪进儿子之一的陈文善页写的墓志铭中说:“从效为帅,王指忠顺王陈洪进为之副,从效死,张汉思继之,汉思昏不治,王自代之。”

    在比蔡襄生活年代更早的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在为陈洪进的幕僚陈仁壁所写的墓志铭中说:“唐未大乱,天下分裂,东南闽,有王审知据之自立,继以李、留、张、陈凡五帅七十年。”

    陈洪进取得政权后,分别向南唐和北宋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