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娘娘吉祥-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那边如何了?”顾婉卿问道,安国这边所有国事已渐渐步入正轨,并无异样,顾婉卿唯一担心的是远在金国的左煦。

    玉芝笑道,“娘娘真是贵人多忘事!两天前,皇上不是才来过信吗?皇上说他大破祁军,成功抢占金国十五城险塞要地,他还说安军在金国的形势已基本稳定,再过一阵子他就可回国与娘娘团聚了,娘娘都忘啦?”

    她记得!

    左煦御驾亲征,大大的提振了安军的士气,他指挥灵活得当,让安军屡战屡胜,如今,他已成功在金国打下了安国的楔子,只待他日另牌新将便可长期驻守。

    他,该回来了!

    “金国八百里加急,求见皇后娘娘!”院外,有内监冒雨冲过来,向顾婉卿禀报道。

    金国?原本被强行压制的心再次跳得紊乱起来,顾婉卿借着玉芝的力道撑住身体,“让他进来!”

    来报信的人在见到顾婉卿的那一刹那,就跪倒在地,就跪在院子里,跪在苍茫的天地间。他高举麒麟玉,未曾说话,眼睛看着顾婉卿,微微示意。

    顾婉卿的双手蓦地收紧,她屏退随侍,直到整个院落再无旁人。

    她说,“金国发生了什么事?皇上他……”雨声太大,洗刷了顾婉卿嗓子里的杂音,只有她才听得到,她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恐惧

    报信之人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一个响头,禀报道,“安国内战中投诚之人突然反水,在平化城与祁军里应外合,重创安军,皇上亲自领兵突围,混战中……”忽然哽住,试探地看向顾婉卿,似不知该如何开口。

    “如何?”顾婉卿再问道,语气已变得生硬。投诚的军队等到今日反水,莫非这就是封念茹的安排吗?

    “混战中,皇上身负重伤,不知所踪!”报信之人回道。

    说:

    补上了那天请假的了哈!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举世清华谢谢您的支持!!


………………………………

191怂恿称帝

    |…》            天旋地转!

    顾婉卿的身体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她的视线里,只剩下无尽的黑暗,似要将天地席卷!

    真冷啊!冷到骨髓里,好像身体内所有的温度都顷刻消散,整个人霎时坠入无边地狱,没有方向,没有出路……

    “母后,母后……”耳边,是左嫣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哭腔,自回安以来,她还是头一次表现得这般在意她,就好像生怕她会消失不见一样——

    是了,还有嫣儿,她需要自己,所以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何况,左煦只是失踪了而已,他一定会回来的!

    拼劲全力,顾婉卿终是悠悠转醒,她并没有昏过去多久,眼下仍就躺在地上,玉芝和左嫣不停地唤着她,脸上满是担心。

    抚摸着左嫣的脸蛋,顾婉卿借着玉芝的力起身,心中悲痛,她却压下所有情绪,就仿佛刚才那个晕倒之人是旁人!

    “皇上失踪之事,不可再让别人知晓,一旦传遍安国,本宫定拿你试问!”顾婉卿对传信之人道,声音是从未有过的严厉。

    左煦失踪之事一旦传开,不仅安国民心震荡,乱党恶匪卷土重来,连他国也会对安生出他念,于安有害无利!

    她不知道能将这个消息守多久,更不知道能不能守到左煦归来,她只能尽力一试。

    安国,是左煦的安国,如今也是顾婉卿的安国。她要守住它,她也必须守住它。

    转身,对玉芝道,“传青城和长阳入宫,便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因路途的原因,直到卯时,天色大亮,顾青城和长阳还未入宫。往常这个时辰,顾婉卿本该代左煦上朝,传达左煦从金国下发的旨意,或者按照他的旨意安排相关事宜,可是今天,顾婉卿并没有这个心力。

    她让玉芝传她的手谕罢免了今天的朝会,一个人坐在寝殿里,听着雨声,静静地等待着二人。

    外面很静,除了雨声,再无其他杂音,顾婉卿的世界却已乱得彻底,无数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呼喊叫嚣,最终随着她心中愈发坚定的声音,一切终究恢复沉寂。

    她一定会找到他的!

    “娘娘,顾将军、中书令和尚书令已经到了!”玉芝从旁提醒道。

    “温然?本宫并未传召他!”顾婉卿诧异道。

    玉芝回道,“尚书令大人与顾将军和中书令大人是在宫门前相遇的,便一起入了宫,他说有要事与娘娘相商,娘娘要温大人回去吗?”

    “罢了,让他们进来吧!”顾婉卿道。

    温然也是个忠义之人,只是他忠的不是左弘、不是左煦,而是整个安国。这样的人,是可以被信任的。

    顾婉卿屏退宫人,将三人召入寝殿,并让玉芝亲自守在外面。她没有隐瞒,将左煦失踪之事和盘托出,纵然心中仍痛得像噬骨碎心般,她仍挺直腰杆,脸上无丝毫异色,连话也说得字正腔圆。

    她说,“本宫不知道他在哪里,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但本宫知道,从今天开始,也许在一段时间之内,都没有他的旨意,我们要学着自己执掌这个国家!”

    左煦的突然失踪,让三人也是惊诧莫名,可是战争本就是残酷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三人只是片刻的惊愣,便齐齐跪下,“臣等愿听皇后娘娘差遣!”

    “皇后娘娘,国不可一日无君,娘娘是皇上钦点的辅政皇后,代皇上处理国家事务这半年来,您的能力有目共睹,臣弟愿拥戴皇后娘娘登基为帝!”顾青城抱拳道。

    一言既出,众人皆惊!

    未等顾婉卿说话,长阳最先反应过来,他抬头看着顾婉卿,目光坚毅,“臣附议!”

    温然只是跪着,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脑子里却在思索着利害。在他的认知里,确无女子登基的记载,然而左煦膝下仅有一女,又尚且年幼,就目前来看,顾婉卿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她目光长远,又任人唯贤,朝堂之上的七嘴八舌中,她总能认真听取谏言并给予妥帖的回应,这半年来,她做的决定几乎鲜少出错,朝堂之中已多是对她的赞誉之声。

    何况,她的势力已扎根于安国,她若上位,朝臣老臣虽然会有非议,但安国不会再起战火,这一点,温然可以确认。

    是非轻重已如此明显,温然抬起头,朗声道,“臣附议!”

    顾婉卿这一生,嫁予两国帝王,且都是以皇后的身份,本已足够传奇,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有称帝的机会,从未想过,她也可以以女子的身份与当世群雄逐鹿天下!

    那将是多大的幸事!

    从此千秋记载中,她的名字将被后世永远铭记,成为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顾婉卿的惊讶忽然变成叹息,她的脸上尽是苦笑之意,“你们是在撺掇本宫谋权篡位吗?以皇上的失踪为代价?若将来他回来,本宫该以何面目见他?”

    “皇后娘娘,皇上能够回来固然好,可是您也听说了,皇上伤得那么重,他若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回来呢?或者……”或者永远回不来呢?

    这之后的话,顾青城没敢说下去,因为她看见顾婉卿已咬紧牙关,像是在强撑着自己。

    顾青城一直以为,顾婉卿素来是处变不惊的性子,如今看到她这样痛苦,才终于意识到,她非淡漠,而是只有左煦才会动摇她的情绪。

    他听顾婉卿道,“本宫会为他守着这个天下,他一年后回来,本宫便为他守一年,他十年后回来,本宫就守上十年。本宫相信,他总有回来的一天!”

    “称帝之事,本宫只当你们从未提过!今后切勿再提,否则本宫便已乱国之罪惩处!”顾婉卿道,大义凌然。

    “是!”

    此事既已作罢,其他的事仍要有个交代。

    温然问道,“皇后娘娘,安国大军眼下尚在金国,皇上此番失踪,群龙无首,此刻想必已经乱套了,我们需要尽快派遣大将,重塑军心!我们还要尽快派人去找皇上,报信之人说皇上重伤失踪,如果没有被祁国或金国所掳,想来应走得不远,我们尽快赶过去,或许可以找得到。”

    顾婉卿看了温然一眼,冲他微微点头,“本宫正有此意!”

    “顾青城、长阳听令!本宫委派你二人手持麒麟玉,率五万大军赶赴金国,与在金国的祁军汇合,若有反抗不配合者,格杀勿论!”

    “还有,安军若在金国能压得住祁军,你们便直取金都,若不能,便让金军坐大,联金抗祁,你们的任务是不让战火烧到安国!”

    派顾青城去,是因为他是将才,只有他才能镇得住那些乱了阵脚的安军,派长阳,是因为他在金国根基极深,只要他去,找到左煦的希望就大得多!

    “长阳,拜托你了!”顾婉卿深深一拜!

    “臣弟、臣定不辱使命!”顾青城与长阳齐声说道。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二人领了命令便告辞离去,如今,这偌大的寝殿内,便只剩下顾婉卿与温然二人。

    温然来找自己,原是有要事的,顾婉卿还记得这一点,她问道,“温大人找本宫,不知所为何事?”

    如今,大雨已歇,夏日的雨,总是来得急,去得也快!

    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照进屋内,投射在顾婉卿的脸上,一刹那间,温然忽然有些恍惚。

    自多年前他与她为邻、并拒绝了她之后,这还是第一次,他独自面对她,没有旁人在场。

    她曾是祁国皇后,后来更得安皇眷顾,她的心思与性情,本不是那些寻常人家的女子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之人,可笑他当年与她为邻时,竟还以为她对自己存了心思,口出狂言拒绝于她。

    如今想来,简直是荒唐!

    “温大人?”见到直直地看着自己,顾婉卿又唤了一声,以示提醒。

    却见温然仓惶跪下,“多年前,臣有眼无珠,冒犯了娘娘,还请娘娘见谅!”

    冒犯?顾婉卿想了想,除了想起他曾与自己为邻外,却是想不起他曾对自己发生过什么冒犯之事,便道,“在温大人心中,本宫便是如此小气之人吗?过去的事,本宫已经不记得了,今后,还要仰仗温大人帮衬。”

    温然是济世救国的栋梁之才,顾婉卿看得出,左煦也看得出,想来这就是左煦会提拔他的主因吧。

    温然只以为顾婉卿不愿提起,他不再深究,从袖口中掏出一封奏折,递交给顾婉卿,“高卓的余党这半年来都已经被肃清了差不多了,只是当年左弘在位时,安国动荡,流寇串行,如今更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搅得安国商旅难行,长此下去,恐成祸患。”

    当年顾婉卿拿下奈良十城时,便已察觉到了这一点,“流寇多是成小股集聚,躲避灵活,不易追捕,温大人可有良策?”

    温然道,“臣以为,流寇之所以屡禁不绝,是因朝廷中有其同党或者说是吃了好处的人,臣建议从朝堂上查起,一经发现,绝不姑息!”

    顾婉卿赞赏地看了温然一眼,点头道,“好,此事全权交给你处理,务必查清真相,安国朝堂决不允许藏污纳垢!”

    “另外,流寇中大多是平民,在你清理朝堂这段时间,在安国张贴一份告示。所有愿意返乡务农者,朝廷可返还良田,不追究其为盗罪行!”

    你一言,我一语,在政务上,两人倒甚是默契——


………………………………

192宫外传言

    |…》            决定不再隐居于芳林村时,顾婉卿曾与左煦有过承诺。一年后,她就等在那里,等他来找自己。

    她原以为那是一定可以实现的诺言,她原以为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说那句话时,她从未想过,那会成为时至今日,自己与左煦的最后一次见面。

    三年了,从知道他失踪的那天起,又过去了整整三年。而她未见到他,已六年之久了。

    天阴沉沉的,有小雨纷纷而下,顾婉卿却一直站在湖边,一无所觉。只要想到左煦至今未归,她的心便皱成一团,久久无法舒展。

    左嫣已经十一岁了,眼看着便到了出嫁的年龄,作为父亲,你不会担心她所托非人吗?不打算亲自为嫣儿择婿吗?

    你曾说自从我与你成婚后,半句好听的话都不肯讲。可是左煦,我想你想得快要疯掉了,这话还算好听吗?如果好听,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你说我沏茶的手艺精进,养刁了你的胃口,以后旁人沏的,你是半口都不会喝的。这么多年了,旁人沏的茶,你可还喝得惯?

    “皇后娘娘,下雨了,回去吧!您又在这里坐了一上午了,小心别着了凉!”玉芝将衣衫披在顾婉卿的身上,又顺手为她撑起了油纸伞。

    雨虽小,下了也有一会儿了,顾婉卿身边伺候她的人不下十个,竟无一人为她撑伞,玉芝想到这而便忍不住呵斥道,“你们是怎么当差的?这样的天竟不为娘娘打伞!仗着娘娘宽厚便这般怠慢,谁给你们的胆子?”

    在场宫人立刻纷纷跪下,“玉芝姑姑,我们……”

    “玉芝!”顾婉卿唤了一声,所有的悲伤顷刻收敛,又恢复成一贯的温和淡然。她想来如此,她的难过不必展现给任何人看。

    “是本宫不让她们撑的,原不是她们的错!”她说道,缓缓往回行去。

    这样的雨天,也不过是湿了衣衫而已,有什么关系呢?失去了左煦,打不打伞,心都是湿得。

    见顾婉卿前行,玉芝忙紧跟上前,固执地为她撑着伞,“娘娘,温大人正在前殿等您呢!”

    顾婉卿点了点头,走得并不急。她心中的痛楚仍未散去,她需要整理好心情,让自己保持足够冷静和清醒,才能面对繁复杂乱的朝务。

    她不能感情用事,她只要踏错一步,都是对左煦那份信任的辜负。

    赶到前殿时,温然已等候多时。见到顾婉卿,他忙屈身行礼,“臣见过娘娘!”

    “平身!”顾婉卿道,示意温然坐下,自己也顺势坐到一旁。

    “娘娘,去年的税银已经收缴齐全,共计白银一千二百万两,眼下已全部入了国库,这是税收来源,请娘娘过目。”温然说着,拿出一封奏折,呈递到顾婉卿的手中,眉目间尽是喜色。

    他自是该高兴的,近两年,安国内部稳定,流寇盗匪日渐稀少,连老天也成人之美,连着两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头,以致于今年安国的税银去比年多了足足两倍,国库日渐充盈。

    顾婉卿翻阅着奏折查看,便听温然继续道,“前两年,百官上书请求重建旧宫,娘娘以‘国事不稳、百姓不安、国库空虚’三条理由驳回了众臣的请求,如今国家安定、百姓日渐富足,皇宫作为一国的门面,是不是也该重建了?”

    如今的安国皇宫还是三年前的样子,只不过被焚毁的地方已被清理干净,只剩未被焚烧过的角落见证着三年前的巨变。这里,也是供顾婉卿居住及临朝听政的地方。

    是该重建了!待左煦归来,总要还他一个当年的安国。

    “旧宫重建之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吧!”顾婉卿道,并不过多要求。三年的磨合,顾婉卿已足够了解温然,作为安国的肱骨大臣,朝廷的栋梁,这样的事难不倒他。

    那封奏折,顾婉卿已看得差不多,温然见状,便从袖子里掏出另一封奏折,道,“明年朝廷开销用度的折子,也已经拟好了,请娘娘过目。”

    将那折子接过,细细浏览一番,顾婉卿禁不住诧异,“安军的饷银便只需要这些吗?比去年还要少得多?”

    温然笑道,“这都是长阳大人的功劳,他确实是个经商奇才!辅佐顾将军之余,他抽空做得买卖便已满足军饷的大半了。长阳大人还说,请娘娘尽管放心,在金国的安军就交给他们二人了,节省下来的钱留着娘娘治理河道之用。”

    顾婉卿摇头轻笑,心中尽是感激。

    没有顾青城镇守金国的城池,封堵乱军入安的要塞,没有长阳经商的钱财,没有温然的治国辅政之能,顾婉卿绝不会走到今天。

    “这几年,辛苦你们了!”顾婉卿由衷感谢道。

    “公主殿下,您怎么会在这儿?”殿外,玉芝的声音忽然响起,顾婉卿起身打开殿门,便见左嫣正站在外面,脸色阴沉。

    “嫣儿拜见母后!”她屈膝跪下,神色间竟有些不情愿。

    顾婉卿拉她起身,便见她探头看向内殿,问道,“母后,殿里的人可是温大人吗?”

    不等顾婉卿回答,玉芝已插话道,“是呢!皇后娘娘正在和温大人议事呢!公主若有事,待娘娘议事结束,奴婢去寻公主过来,可好?”

    看玉芝的态度,似是要将左嫣引走的样子,这委实有些奇怪。

    顾婉卿越发诧异,便对左嫣道,“眼下这个时辰,你该是上书房听先生教习的,怎么会到这儿来?你逃课了?”

    左嫣并不回答,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闻声而出的温然,几乎有些恶狠狠的,“母后与温大人在议的什么事?”

    便是她是当朝公主,是顾婉卿的亲生女儿,如此打探大人行径,委实有些逾矩了。

    顾婉卿向来是个守礼之人,她自然希望她的女儿也是如此。

    “嫣儿,这是你该打探的事吗?你若真想知道,便回上书房去,学得本事,将来才可参与大人的议事!”顾婉卿的语气不免严厉起来。

    左煦一直颇为溺爱左嫣,因而从左嫣很小的时候,顾婉卿便扮演了一个严母的角色,这也是左嫣自幼便与左煦更加亲厚的原因。

    从三年前顾婉卿回安起,左嫣便与顾婉卿颇为疏离,如今过了三年,这种疏离似乎仍就存在母女二人之间。

    “母后,您莫非真有什么事是羞于启齿的吗?莫非外面那些传言都是真的,您与温大人当真是……”

    “公主殿下!”左嫣的话,被玉芝瞬间打断!整个宫廷,除了顾婉卿,便只有玉芝敢与左嫣这般态度。“还不回上书房去?您就不怕挨先生的戒尺吗?”

    羞于启齿?传言?

    顾婉卿紧蹙秀眉,左嫣的话虽被玉芝打断,然而她话语中的意思已足够清晰。顾婉卿看向温然,但见他再不复平时的坦然无畏,反而神色尴尬的别过头去。

    “温大人,你先回去吧!朝中之事,有劳大人了!”顾婉卿说道,神色平静。

    家丑不可外扬,宫中的事,实在没必要将温然也引进来。

    “娘娘言重了!微臣告退!”温然行礼离去,他离开的样子竟有一丝仓皇逃窜的味道。

    屏退宫人,眼下这院子里,只有三人。顾婉卿看向玉芝,“你跟我进来!“话毕,已当先走向大殿里。

    “皇后娘娘,公主殿下还小,说话难免会失了分寸,您不要放在心上。”刚一入殿,跟在顾婉卿身后的玉芝便急忙安慰道。

    顾婉卿坐在椅子上,她饮了一口茶,神色已经平静如常。她问道,“嫣儿说的,你一定知道,如实说出来吧!相比旁人,我更相信你的话。”

    瞒不住了!从左嫣脱口而出的那一刻起,以皇后娘娘这般聪明的性子,玉芝就知道,瞒不住了。

    她小心地观察着顾婉卿的神色,“娘娘,朝野之中确实有一个传言,只是都是空穴来风,娘娘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顾婉卿摇头,唇角间似还有一丝无奈的笑意,她道,“说吧!我不放在心上。”

    左右也避不过去了,玉芝索性坦然,“传言说娘娘与温大人多年前为旧识,本有私情,如今娘娘大权在握,皇上又……您自是极力提拔重用温大人,意欲与他旧情复燃。”

    从左嫣隐含的话中,顾婉卿已经猜到些许,如今玉芝这么一说,也不过是意料之中而已。

    “只有这些吗?”顾婉卿再问道。

    “还有一些。”玉芝闭上眼,脱口而出,“有说皇上的失踪与娘娘和温大人脱不了干系!”话一出口,猛地捂住嘴巴,紧张地看向顾婉卿。

    顾婉卿长呼一口气,纵然安国日渐稳定,然而朝中并不太平,顾婉卿心里有数。

    虽然安国眼下由顾婉卿把持朝政,目前暂无亡国之危,然而安国以后的道路和储君的人选,所有人都在小心地试探并争取着。

    储君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可能是作为左煦唯一子嗣的左嫣,可能是顾婉卿一方的顾家人,可能是姓左的皇脉旁系,也有可能是其他意想不到的人。

    他们暗中争夺,希望打压顾婉卿的势力和声望,更希望借此搅乱朝堂,给顾婉卿施压,逼她确立储君人选,甚至推翻她的统治,另立旁人——


………………………………

193左煦现身

    “这个传言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顾婉卿问道——

    “两年前,外面便有些风声了,没想到风声愈演愈烈,如今竟传到了宫中,甚至传到公主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