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鼎革-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皂班负责知县升堂问案时站班、行刑等事宜,如同现代政府的办事人员,设一班头,归主管管辖的皂隶共16名(由判官、吏目的各增加4名),如同前世办公室,司法局。
壮班,又称民壮,主要负责县境内城防,关隘守护,承担力差、催科、征比等,如同前世的武警,又如同税警,全县共30名民壮,其中16名分守四个城门,如同前世税务局,或者乡镇办事人员。
快班,又称捕快。负责缉奸捕盗、破案、解囚等事,如同前世的刑警一样,全县共8人,如同前世刑警大队。
除了正规的三班人员之外,还包括2名门子,如通过前世看大门保安。
7名轿夫,古代官员多是文官,出行时多坐轿子,这些古代的司机当然不如前世的司机那样潇洒,油门一踩到各处闲诳,这些古代司机完全是苦力活。
灯夫更夫2名,负责半夜打更。
三班外加其他各种衙役,前前后后共计65人,除了快班年俸11两之外,其他的则在5两5钱之数。
当然这是朝廷规定的县衙人员配置,但即便是如今的相如县刚刚光复,县衙也远不及如此数字。
现在官府重新收回县城,那些被压抑的官吏、衙役再度活跃起来,在里兵控制县城之前大家都重新回到岗位,现在又可以耀武扬威。
在吏房书办襄助下,杨麟用了半天功夫搞清楚县衙人事与日常运作,虽然感到极其不合理,但迅速的拟定对策。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些不适应的书吏必然换掉一大半,如此方可推行新政(即便知州来了,衙门书吏多是自己人)。
西方中央政府流行首相总理组阁,地方政府则是地方长官组阁,根据自己施政方向挑选合适人选进入自己大内阁小内阁,作为自己羽翼或者臂膀协助施政。
前世中国地方政府各个局处长全部都是官员,是铁饭碗,有级别,虽然一把手有绝对权威,但不像西方那样完全由地方行政首长直接挑选,任命,而是在现有公务体系中任命相关资质人员作为自己班子成员(小内阁)。
在古代地方施行知县、知州负责制,除了州判、县丞、主薄这些佐贰官,原则上六房属吏、三班衙役都由主官委任。
但明朝施行异地任职制,地方知县县丞主薄知州知府巡抚等大大小小官员都来自外省,这些人千里为官一任不过三年,很难在地方建立势力,不得不依靠衙役、地方乡绅,如此方形成官员、衙役、乡绅结合在一起的统治结构。
杨麟为本地人士,先前作为乡绅在地方征收税赋,后来练兵打仗,不像那些异地任职官佐那样没有根底,作为州判本来可以上任之前大刀阔斧裁减人员,建立完全从属自己的班子。
但那样动静太大,再加上明朝权威还在,杨麟可不想被人弹劾。
为今之计就是安定民心,为大军筹集军粮,定主意之后,杨麟决定先挑选委任自己信得过的人员,逐步缓慢进行革新。
进入大堂大家前来参拜,叩头行完大礼之后众人分列两排,然后再在吏房主事唱名之下一一相见。
………………………………
第40章 仪陇兵变
待众人一一引见完成,户房主事乌印乾开口道:“大人乃我县隽秀,在今年土包横行之时更是擒拿梁豹这种巨寇,襄助巡抚、参政大人立下如此功勋,现在署理知县职务,实在可喜可贺。
我等知道大人为人一向清明,但这程仪无论如何也不能少,这不凑齐千两纹银,供大人花销。”
杨麟接过银票,将其拿在手里细看一番,突然递回道:“乌户书,各房主事,这、这可怕不太好吧?”
乌印乾大惊,连忙劝诫道:“大人,你可不要见怪,这可是朝廷程仪啊,过去知县上任都会给付一千程仪的。
大人虽然只是判官,大家分属同乡,乡里乡亲的可不要见外。”
杨麟板着脸,突然将这程仪递退回道:“今岁我县遭遇土暴子不假,究其原因实在是前任知县李忆田与一些胥吏横征暴敛失去民心所致。
这程仪权充作本县拖欠的田赋,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见?”
但这还不是大家所担心的,众人真正担心的是自己个人饭碗,别的不说杨麟手下里兵有四百余人,大家真正担心的是杨麟以此为基础抢自己饭碗。
果不其然,在众人见礼之后杨麟高坐大堂之上,宣布按照在罗家堡、兴隆集、何舒寺等地做法,从地方选派正值、干练乡绅充作保乡长,管理集市日常事务,襄助官府征收钱粮。
宣布以地方商赋代替苛捐杂税,建立乡保长制度,征收商赋的乡保减少或者免除苛捐杂税征收。
以俘虏流民为基础,在地方进行军屯,此战里兵共俘虏六百流民,除了斩杀一些穷凶极恶之辈,余下的则安置在地方进行屯耕。
以维持地方稳定,保证钱粮征收,保障前线大军军需。
鉴于六房工作特殊性质,委任王光先为吏目主掌吏房,对各房属吏进行考核,逐步淘汰一些顽劣的吏员。
考虑到三班快班、壮班、皂班技术性不强,对三班进行全面整顿,从军中选派五十余名识字、伶俐、或伤残兵丁转为衙役,执行政务。
由杨成兼任隶班都头,负责衙门安全。
由龙之帧兼任壮班都头,分守地方各个交通要隘,襄助各乡征收税赋。
由姚崇烈担任快班都头之手,负责缉捕盗贼。
……
由于前几个月有在罗家堡等地推行新政的经验,新委任的各集市保乡长按照罗家堡的方式在地方上落实新政。
杨麟一边做裱糊匠对地方政治修修补补,一面征集劳役向前线运送粮草。
朱元璋秉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这蓬州过去存粮数万余担,虽经土暴子挥霍,这城中还有近万担粮食,只需要简单加工运输即可,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向民间征集。
土暴子一路逃遁,官军相继收复营山县、仪陇县,就在大家以为官军旗开得胜将直捣土暴子老巢之际,突然从前线传来消息,刚刚占领仪陇县城今日金城镇的官军发生兵变,参将王朝阳被杀。
原来今年各地天灾不断军饷筹集困难,大军进剿计划一延再延,即便前线诸军也一再拖欠军饷。
前几日军中传言王朝阳从土暴子那里缴获了四大箱财宝,这一日大军收复仪陇县城之后,城内乡绅送了一千两银子与几头猪劳军。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些兵丁索饷,而王朝阳自恃英勇,手下又有几十名亲兵居然蛮横准备抓人,如此方激起兵变。
叛军认为军中将领平日克扣军饷,吃空饷,而且在军中公开索贿,赏罚不公,杀害了王朝阳及其一干党羽,公推百总刘豹为将军,然后涌入城中抢劫大户。
王部素来精锐,哗变所带来影响远远超过盘踞川北的土暴子,震惊之余四钏巡抚陈士奇急调前线各部围追堵截,务必要平息本次官兵叛乱。
杨麟作为蓬州判官署理相如县县政,但如今知州还未到任,只得将县政交于吏目王光先打理,以判官这种佐贰官身份奉令赶往前线听命,刚进大帐川北参政龙文光突然一拍桌上案几道:“大胆杨麟,你可知罪”
杨麟大惊,赶忙跪下道:“大人,下官愚钝,不知道犯下何种罪过”
龙文光指着杨麟鼻子道:“亏你还是读书人出身,斯文扫地,居然还在强辩。
军中欠饷,大家都心知肚明,你攻占运山古城缴获四箱珠宝,如此多的钱财你居然帮王朝阳蒙着。
你不想想,若是当日你将这四箱金银珠宝报到道台衙门,道台衙门有了这四千两白银,大家也可以暂时补发军饷,如此也不会激起兵变啊。”
杨麟暗暗叫苦不已,王朝阳是参将,正三品武官,而自己不过团练把总,从七品判官,两人地位相差悬殊怎么敢揭发王朝阳贪墨之事?
再说了当日自己一再要求王朝阳将缴获发给立功将士,谁知道其居然一个人贪墨所有财物?
古代官员讲究立威,龙文光借题发挥只是想恐吓杨麟,小心谨慎办事而已。
现在看到杨麟如此模样,面色稍稍舒缓,令其站起来回话,谈起招抚之事。
感到背心冒汗,虽然是寒冬腊月的,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看来古代官员实在太过霸道。
谈到如何平叛,众人多主张招抚,王部在川中堪称精锐,若能招抚到自己帐下,如此定然水涨船高,升官加禄。
但对如何招抚众人意见两极,龙文光等人主张剿抚并举,剿杀带头起事将领,赦免景从将士。
杨麟深知将士生活艰辛,大家实在是因为生活所逼迫于无奈方才发生叛乱,应该赦免所有涉事人员,而对带头的只需清理出军伍之中。
听到要如此轻易赦免叛军,龙文光脸色铁青怒道:“虽然兵变情有可原,但朝廷有朝廷的法纪,官府有官府的颜面。
堂堂正三品参将武将怎么能够说杀就杀,长期以往那么朝廷纲纪何在,官府颜面何在?”
杨麟据理力争道:“大人,话虽如此,但现在是乱世啊。
朝廷可招抚叛军,为何对这些走投无路发动兵变的将士网开一面?”
瞪了瞪杨麟,翻起那三角眼睛,龙文光怒道:“乱世用重典,亏你还是读书人出身,这种话也不知道?
我意已决,除了那些参与杀害参将、千总、把总的受恶之徒外,余者多不追究”
杨麟大惊,拱手劝诫道:“老大人,请三思而后行啊,此次叛乱波及面甚广,被杀的参将一人,游击一人,千总三人,副千总二人,把总4名,大大小小军官达十二人之多。
现在官府要惩戒带头将领,如此类推首恶之徒数十人,难道大人想将这些将领一网打尽吗?
这些敢于闹事将领平日定然交友甚广,朋友众多,再加上官府追逼甚急,大家心生恐惧,再加上现在身处乱世,叛军定然抱成一团团结在叛军将领身边。”
看到杨麟居然敢当众反破自己,龙文光大怒当场将其赶出大帐之外,而派出人马前往县城,通令叛军各部,限期交出首犯,否则玉石俱焚。
想不到居然大获成功,一些将领联名上书希望能够宽限数日以便擒拿首犯。
得到消息之后众人大喜,一个个兴高采烈琢磨着如何接手王部叛军增强己军实力。
杨麟则不这么看,若要擒拿首犯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借住官军之手就可以。
现在叛军将领口口声声要宽限时日自己捉拿首犯,很有可能使出金蝉脱壳之计。
但自己当面顶撞川北参政龙文光对方现在正在气头上,杨麟虽然感到不妥但无可奈何。
如此拖了一天,这天早上前方传来消息,叛军撤离仪陇县城,现在正向保宁府撤退。
龙文光如梦方醒,急招杨麟问计。
如今情势出了剿抚并用之外,别无他途。
龙文光主剿,派兵围剿叛军,杨麟主抚,依靠过去关系招揽叛军将领。
在运山古城下杨麟曾与王部并肩作战十天,与军中将领也颇为熟悉,接连去书廖启芳等将领,盖上道台衙门打印,签上自己姓名之后,派人抄小路秘密混入军中,面见廖启芳等人。
百总廖启芳等人正六神无主,毫无主意之时,接到杨麟书信之后,半信半疑的,多番求证之后,如此方率领所部前来归顺。
廖启芳官复原职,作为交换,则清洗掉军中一些兵痞子。
那些参与兵变残杀同僚的亡命之徒杨麟不敢收留,多发路费被秘密送出军营。
以廖启芳为突破口,杨麟不断去书招揽叛军将领,前后达十余批,招揽叛军三百余人。
在四钏总兵刘佳胤、参将曹勋、参将朱化龙、广元守备杨展等各路围捕大军,叛军一路北撤,处境愈加艰难。
这一天到达广元的百丈关,广元守备杨展率部堵住去路,经过一天鏖战,叛军攻打百丈关受挫,再加上官军从四面八方围捕而来,叛军陷于危机之中。
为招抚叛军,广元守备杨展武探花全国考试更是亲自赶往营地招抚。
满营哀嚎不已,刘豹等人也知道抵抗无益,被迫接受条件率领十余名亲信逃出军营,隐姓埋名,了此残生。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下旬,广元守备杨展招抚成功,历时两个月王部叛乱就这样平息了。
明末四钏巡抚陈士奇声势浩大的三路进剿川北土暴子的计划因为王朝阳部兵变就这样搁浅了,王部兵变不但集中反映了明末将领普遍贪污成性、吃空饷的劣性,更表明依靠田赋丁赋支撑的小农经济根本不能支撑大规模征战所需的钱粮,可以说王部兵变是明末社会矛盾的一次集中反映。
论功行赏广元守备杨展则以招揽叛军残部论功第二而升任参将职务。
杨麟然运粮献策有功,带兵奇袭运山古城改变双方态势,论功第一但巡抚衙门、道台衙门一直未确定如何行赏。
………………………………
第41章 官绅提款机…大明驿站
这天突然接到巡抚衙门谕令,与新任蓬州知州徐孔徒、仪陇县知县秦民汤、营山县知县马宏源等人限期赶往顺庆府议事。
徐孔徒等人文官出身当然坐着轿子前往,自从击溃马潮部缴获十余匹军马之后,杨麟就挑了其中最好的一匹作为坐骑,每天练习到现在也能熟练驾驭。
坐在马鞍上,两条腿踏在马蹬中,在平路上跑起来还没什么,但若在山间小路,两只手死死的抓住马鬃、缰绳,生怕被战马摔下来。
第一次骑马出远门,虽然战马速度甚快,但不能持久,一个时辰虽然跑了40余里山路,但战马气喘吁吁需要至少需要休息吃草半个时辰才能重新上路。
班头远远的看到全副武装将领经过,赶忙迎了出来,验明官凭之后更是点头哈腰的,一面吩咐差役喂上好的草料,一面将大家迎入雅间,连问大人要吃什么的?
看这些班头服务如此用心,一直在旁边伺候,杨麟感慨万千,即便前世星级宾馆服务员也不过如此。
想了想,笑着让随便上两个菜就可以,吃完需要赶路。
班头足足上了四盘炒菜,身体还一直在哆嗦,询问是否满意?
前世吃饭主张n1,也就是外出吃饭,一人一个菜外加一碗汤而已,想不到这世如此丰盛,杨麟连声多了多了,吃不了这么多,希望班头能够撤下两个菜。
班头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下,声言无论如何也要再炒两盘大菜的。
看引起众人误解,杨麟将其扶起,笑道:“何班头,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你看看,只有我与护兵两人,最多能够吃两盘菜而已,你搞这样多,不是浪费吗”
何班头连连摇头道:“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像大人这样的判官经过的时候都会杀鸡的,但前段时间打仗,地方经济凋敝,小的一时半刻之间只能弄出这样点东西啊。”
杨麟内心一惊,难道这是公款吃喝,难道这些不需要自己付钱?
原来大明在全国建立驿道,在各个县建立驿站,都设有驿丞,用以管理地方驿站。
驿站不但方便信息,军队粮食、辎重运输,更无偿为过往官绅提供住宿便利。
到明朝中后期之后,地方官吏为了结交过往官绅,更是提供钱粮作为行仪,碰到朝廷高官甚至达到数百两之多。
总督胡宗宪的公子到各方游说,各地县官无不给钱孝顺,给钱较少的居然令人将接待官员痛打一番。
知县海瑞揣着明白装糊涂,根本不承认胡公子的身份,将其吊打一顿之后解送总督胡宗宪面前,最后闹得沸沸扬扬,令其下不了台,海瑞因此而获得清官之名。
何班头最初还藏着掖着,看到杨麟是年轻,也没有官架子慢慢的放开,可以说一把鼻子一把泪诉说这差事不好当。
迎来送往的,表面上看起来非常风光,但全都是伺候人的差事,碰到脾气好的,还能够同桌说上两句话,但若遇到一些脾气古怪的那只能小心伺候,稍稍不慎,轻则挨骂,重则被责罚,这是常有之事。
最要命的就是民众负担之中,为了保证国家邮传系统正常运行,地方常常划出一定民户专门负责接待之事,大家不但提供差役,每家每户还需供钱制程驿站运转。
比如北二十铺(驿站就相当于过去铁道部下面的火车站,一个大的区段包括多个小的火车站。在封建社会,一般一个县设定一个驿丞,下面包括四五个小的站点),每年开支需要400余两,这些驿差不断需要承担繁重的劳役,每家每年还需上缴4两银子。
这可比普通民众负担重,一般人家家有水田十亩,旱地二十亩,一年下来也不需要缴纳如此多的钱粮。
杨麟仔细听着,这一战如同前世的火车站、汽车站本来应该是肥缺衙门,在大明从业人员怎么生活如此不堪,一个个驿站成为过往官绅的提款机,驿站周围从业人员则成为免费奴隶。
感叹之余才发觉从古到今中国就是一个官僚社会会,统治阶层依靠官僚奴役百姓,而官僚则成为统治阶层帮凶享受着特权与福利。。
难怪前世民间讽刺什么是天堂,那就是拿美国人工资,娶日本人老婆,住英国人的房子,当中国的官,这样就是天堂。
到府城不到百四十里,快马加鞭一天半就赶到了。
刚刚坐船渡过嘉陵江远远的看见城门边站着一群人,为首的正是樊明善、陈怀西诸人,看见杨麟走到城门边纷纷拱手道贺。
杨麟翻身下马,拱手问道:“各位兄台,你们这么大的阵仗准备迎接那位?”
陈怀西拱手道:“汝贞兄,恭喜恭喜,我等这次前来迎接兄台大驾啊。”
杨麟大惊,有揖到地道:“各位兄台,你们这是折煞小弟了,小弟何德何能,竟然惊动各位大驾,罪过罪过,还望各位兄台海涵海涵。”
众人慌忙将对方扶起,樊明善笑道:“民间有人嘲讽我们这些读书人,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汝贞兄为我等正名,我等读书人与有荣焉,当然需要前来迎接。
这次官府能够剿灭蓬州土暴子实乃兄台大功,不说兄台筹集粮草保证大军军需,不说献策有功,单说双方僵持与运山古城之下,兄台率部偷袭成功,一举扭转战场局势,如此也可与古之名将相媲美啊。”
杨麟暗自惭愧不已,随即暗自感叹。
这真的是做得好不如唱得好,虽然这次偷袭有功,虽然民军其他各部可能伤亡更大,但谁让自己读书人出身,只要稍稍战场立功就有同辈中人在旁边高唱赞歌,如此竟然将战场所有功劳归于一人,从古到今史书难道不都是这样吗?
以为对方谦让,大家纷纷希望谈论战事事迹,杨麟向众人拱手一遍之后,说道:“各位兄台,兵事凶险异常,世事难料。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是要大家避免兵戈之祸。
圣上有旨寇亦我赤子,宜抚之不必专戮。
过去小弟我耕读于乡下,不明世事,这一年下来先为保长,后练里兵,继而率部征讨土暴子,更是感叹要平息土暴子流寇之祸,不必专事剿伐,只需三分军事,而需要七分政治。”
众人一阵疑惑,大家摸着头不知所以然,良久后面马鸣銮拱手道:“汝贞兄,你说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是什么道理?”
杨麟向周围众人拱了拱手,正色道:“各位,平定流寇之祸平定土暴子之乱,实际上不在战场之上军事得失,而在于官府为政之道。
单以相如县为例,加派三饷之后朝廷额定田赋不过一万六千担而已,官府即便不征收三饷,单按水田五升旱地三升征收便可满足朝廷额定粮食,根本不需要摊派。
而贪官污吏竟然不知足,层层摊派,向农户征收额度为水田2斗,旱地1斗,如此官员胥吏向民间收缴十分而只有两分上缴朝廷,徒让圣上背负恶名亦。
更糟糕的是贪官污吏民不聊生,各地抗捐抗赋,到最后流民居然与土暴子同流合污以及于尾大不掉之势。”
众人一片哗然,大家读书人多为一方俊杰,对民间之事也时有耳闻,今日听杨麟如此一说方知道贪官污吏催缴之急迫,一个个大声嚷叫着,大有齐聚知府衙门请愿之势。(古代中国朝廷施行君臣共治制度,地方施行官绅共治制度,利玛窦等传教士到中国一度认为地方书生权势与欧美议员相仿。)
杨麟连忙阻止道:“各位兄台稍安勿躁,小弟愚见难道圣上不知,难道巡抚道台大人不知?
以小弟愚见,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圣上知之,巡抚道台大人,朝廷内阁阁老亦知之。
大家既然知道为何不改弦更张,实在是因为内有流寇土暴子之祸,外有辽东鞑子之祸,我等只需竭尽全力剿灭流寇土暴子,我想圣天子定然会整肃贪官污吏,定然会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
陈怀西怒道:“汝贞兄,我等苦读圣贤之书,只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