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击败来帮自己一把呢,结果偷眼观看,却发现他们是一败涂地,索超和杨志正带着人马从后面赶来呢。
闻达心知不妙,若是被这两个人赶过来的话,自己别说获胜了,恐怕逃走的机会都没有了,想到这里再也顾不得理会董平他们,大声下令全军撤退,赶快回大名府再做理会。
这边董平和索超他们两支人马合并一路追了一回后也就得胜收兵了,路上董平拍着索超肩膀赞叹道:“索将军好本事啊,董某一时都无法拿下这李成,却被你一斧子放翻了,这下你算是扬眉吐气了,恭喜,恭喜。”
其实索超这次获胜,更多是借助大势之利,以及杨志那边帮忙制造的压力,而董平昨天和李成大战一场不分胜负,那是完全对等的情况下,所以这绝不能说明索超的实力超过了董平。
但不管怎么说,能够被董一撞这种单挑实力早已经获得公认的猛将称赞,索超的心情还是十分之好,再加上又把李成这个欺辱他多年的仇人给亲手斩杀了,所以是开怀大笑,一群人兴高采烈的往大营行去。
而闻达这边被追杀了一番又折了不少人马,幸亏看到后面没人追赶,这才松了口气。
只不过他哪里知道,追兵们倒是没了,其实前面还有一路伏兵在等待着他们哩,而且这路人马的目标并不止他们,而是这大名府。
这路人马是由晁盖和吴用领军,经过之前那次失败之后晁盖的傲气也被磨得差不多了,所以老老实实的听吴用的话而不是擅作主张,他心中也很感激叶灵给他这个机会立功赎罪,挽回颜面。
此时他们就在城外密林中埋伏着,如今的梁山战士们经过这么久的选拔和训练,早已经是精锐之师,绝对是令行禁止,这里面曾担任过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绝对是功不可没,也许他的武艺和统率力随着卢俊义,杜壆,关胜,呼延灼,武松等超一流高手的陆续上山不再像之前是一骑绝尘,但要说到训练队伍,山寨却是无人能出其右。
所以闻达他们就从他们不远处经过却是根本没有丝毫察觉,再加上他此时刚刚战败,人心惶惶的,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去让手下四处搜索,而是直奔城门而去。
大名府城上的守兵们看到是闻大人回来了,但是李大人却不知何处,都是暗暗吃惊,不过也没人敢来询问此事,都是马上拉起吊桥,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去。
但就在这个时候,就见一支队伍从不远处的密林处飞奔而出,清一色的都是骑兵,为首的正是晁盖史进栾廷玉孙立等大将,他们之前吃瘪正憋着一肚子火气呢,这次自然是全力以赴,一马当先。
看到这仿佛从天而降的一群伏兵,闻达惊得手里大铁枪都差点扔了,急忙一叠声的喝令让上面快点关城门,把梁山人马拒之门外。
但是,迟了,说时迟,那时快,晁盖史进栾廷玉孙立朱仝五员大将,仗着马快早已经先一步追了过来,而且五人毫不畏惧的直接杀入了官兵群中,手里不同的兵器举起,周围的官兵们就像是割麦子一样的纷纷倒下。
………………………………
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州归二
有他们这五员大将在队伍里面肆虐着,官兵顿时乱作一团,城门上面的人急的是满头大汗,但是吊桥上面站满了人,他们实在无法拉起。
这时候就见晁盖大吼一声,不顾一切的把手里朴刀旋风般砍出,他周围的十多个官兵竟然全部被击退,或死或伤,但是他自己身上也留下了好几处伤口。
不过晁盖根本顾不上这些,他连血都没抹上一把,趁着眼前暂时没人的空当儿,飞马而出,借助着马力大喝一声,‘噌’的一刀就把吊桥的一边铁索给斩断了。
这下子吊桥再也无法拉起,闻达心中一股悲凉之意生出,知道最后的机会也没有了,索性也豁出去了,大吼一声舞动铁qiang来和晁盖拼命。
晁盖其实刚才不顾一切的猛攻已经受了伤,那一记全力斩击更是消耗了不少力气,在闻达的猛攻之下顿时就落入了危险之中。
而此时的史进等人也被周围的官兵们缠住了,根本没法来援手。
就在这紧急关头,后续的梁山人马也终于赶到了,一下子就冲进了官兵群中开始砍瓜切菜般的冲杀,史进等人也终于有机会去援助晁盖,闻达反而被五员大将包围。
闻达已经看出来了,这些人恐怕个个实力都不在自己之下,一对一他都没有必胜把握,更何况以一敌五?
他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天意难违,非是闻某无能啊。”
说完他直接拉出佩剑自刎而死,好歹留个全尸,生怕被这五员大将给围住嘁哩喀喳来个乱刀砍死,毫无体面。
看到闻达如此刚烈,史进孙立等人也是心生敬意,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武器。
而看到主将阵亡,其余的官兵们则是士气大降,忙不迭的放下武器投降,哀求活命。
吴用急忙下令兵分两路,晁盖史进他们等人继续抢攻府衙,控制整个城池,而他则带着另外的人马收容俘虏,整理仓库等等。
梁中书接信之后大惊失色,急忙带了一支亲兵冲后门逃走,就连他的夫人——那位蔡京的千金小姐也都顾不上了,后者无奈的成了梁山的阶下囚。
吴用也没难为这个女人,派人用一辆大车把她送回梁山去了,高俅杨戬两位大人又多了一个伴当,而且还是一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想必两人应该很开心吧。
就这样,随着大名府的失陷,冀州已经有四座城府落入了梁山手中。
这无疑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冀州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城郡非高唐州和大名府莫属,如今都不敌梁山,其余的城府又哪里还有胆量和梁山为敌?
再加上这里面本来就有不少如太原等原本就属于伪晋王田虎,都是叶灵带着官兵‘光复’的,这些地方无论军民对叶灵都极为仰慕,所以最后叶灵又让人去催了一回之后,竟然整个冀州十三府尽数归降。
甚至连那位州牧魏琛都不例外,他知道失了冀州自己就算讨回朝廷也是个死罪,丢了女儿的太师蔡京肯定会迁怒于他,与其这样,他索性还不如学慕容荣达那样投降梁山呢。
而且老谋深算的魏琛也在心中再三计较过了,这梁山和朝廷孰强孰弱,最后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啊,万一梁山最终赢了的话,那他岂不是因祸得福?
对于魏琛的主动投降叶灵当然不会拒绝,虽然很多梁山文武官员都不屑的称魏琛是老狐狸,墙头草,但是一来梁山现在确实也缺乏通晓政事的官员,原有官员只要不是民愤过大的都可以留任;二来这魏琛也是浸润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了,关系网也是非常复杂,他若是投降,弄不好还会再拉拢一批人过来。
就这样,继青州之后,冀州又成了九州之中第二座完全被梁山攻略的地方,梁山和朝廷的实力此消彼长之下,胜负更加扑朔迷离。
接下来叶灵又召集麾下文武官员,讨论下一步的攻略方向,大家都是各抒己见,有人说先打兖州,毕竟东京汴梁就在此处,只要能拿下这里的话也就一劳永逸了。
也有人反对,说汴梁毕竟官兵甚多,城池防御力又强,绝不是一举就能拿下的,倒不如先把兖州旁边的豫州夺下,从而进可攻,退可守。
还有人提议去打徐州,这里盛产矿石武器装备;也有人建议打荆州,这里和冀州一样,许多城池都是叶灵从伪楚王王庆手里夺过来的,群众基础更好。
此外说打雍州和梁州的人也不是没有,单论区域的话,那两处都远远大于中原的这些地方,毕竟许多人心目中还是觉得地盘大才是王道。
就当众人争议不休的时候,一条重磅消息突然很快传遍了中原,荆州首府长沙府被占,不过并不是朝廷的官兵,也不是梁山,而是一支新生势力,这势力由两支联军组成,首领恰巧都姓杨,一个唤作杨幺,一个唤作杨再兴。
这个消息不仅让朝廷狼狈不堪,毕竟冀州丢失的消息已经很让他们郁闷了,现在又多了个荆州,就连梁山上下也都颇为震惊——这两只‘杨’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怎地一下子就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别看朝廷的官兵在梁山将士面前屡战屡败,还丢了许多城池,这只能说明梁山——尤其是叶灵的能力太强,而不是官兵太弱,否则早就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了,还能安稳到现在?
而这支联军不声不响的,却一口气就攻占了荆州最强的长沙府——要知道就算王庆势力最鼎盛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染指过这里,可见这支联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楚王王庆,绝不可小觑。
这个消息打断了梁山众官员们的讨论,叶灵当即下令让戴宗朱贵时迁等人负责的情报系统,向荆州多派人手,务必要把这杨再兴和杨幺的详细情报都打探出来,这已经是一支足以影响全局的力量了,绝对不能放任不管。6
………………………………
第三百二十章 双杨联盟
很快,这两人的详细情报就送回来了,放到了叶灵的桌前。
杨幺,二十一岁,本是荆州最大的水域八百洞庭湖的一名船工,后来官府对这里百姓敲诈勒索越来越厉害,再加上楚王王庆那伙人的双重压迫,洞庭湖所有的船工渔民们不得不组织起来,互相帮助。
而在这官兵以及楚兵的对抗之下,这个联盟损失惨重,几任盟主也先后战死,直到年轻的杨幺出现,一统洞庭湖成为新任盟主。
杨再兴,二十岁,荆州莫邪府人士,据传乃是杨家的后裔分支,其相貌不凡,有异象,自幼爱习武艺,尤其擅长枪法。
他本是莫邪府一名底层军官,后来看到莫邪府知府贪婪,守将无能,当王庆的势力被叶灵扫除出去之后,他们竟然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克扣军饷,杨再兴一怒之下直接杀官造反,那些官兵们都敬服他的武力和胆略,推举他为大将军,在莫邪府独立。
后来杨幺和杨再兴偶然相遇,两人一见如故,八拜结交成了生死兄弟,双方合兵一处后势力大增,一举攻占了长沙府,并且稳稳守住,下一步就打算制霸整个荆州。
叶灵把这情报传给在座所有官员,同时心中也在寻思,这杨幺和杨再兴他当然知道,这也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而且都和岳飞交过手,其中杨幺死于岳飞之手,而杨再兴则归顺,并成为了抗金的名将,最后小商河中计被金兵万箭穿身而亡,临死前都不知道杀了多少金兵。
但是他死后金兵残酷的焚烧他的尸体,最后尸身和箭杆都烧没了,竟然还留下了多达两升的铁箭头!
这让凶残成性,彪悍无比的金兵们都大为震惊,专门为杨再兴立了墓碑,从此杨家枪更加名声大噪。
很快梁山众将就看完了情报,杨志第一个说话了“这杨再兴应该也是我们杨家人,不过分支散叶之后就和本家失去了联系,大寨主,就让我去找一下他吧,看看能否说服他们投降。”
吴用公孙胜等军师们也是点头赞成,叶灵遂让杨志带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并许多金银珠宝做礼物,安排戴宗陪他一起去一次荆州。
戴宗施展起神行术来,两人脚下生风,第二日就进入了荆州境内,然后问清了杨再兴所在的地方后,两人悄悄的来拜访。
不过令两人惊异的是,他们在这里竟然遇到了朝廷的使者,看来就连朝廷也都放下了架子,主动来争取杨再兴他们,其中的矛头所向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他们梁山!
两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看来经过这几次打击之后朝廷的架子也放下来了,要是换成以前,有人敢造反那还了得,先派官兵镇压了再说,实在打不下来再去招抚,而且都是高高在上,就像是最初对待梁山那般。
可如今这长沙府被攻陷还不到半个月时间呢,朝廷就放弃了武力夺回,而是巴巴的派人直接来招安,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两人心情突然有点沉重起来,这朝廷毕竟是正统,如果许以高官厚禄的话,这杨再兴和杨幺他们是否能够保持立场呢?会不会已经愿意归顺,然后反过来帮官兵对付他们梁山?
若真如此的话,那他们这次来岂不是肉包子打狗,自投罗网?
杨志转头对戴宗道“院长,此行看来有变数,就让我一人去见杨再兴吧,省得有事连累了你。”
戴宗笑道“制使说这话就见外了,大家当时结拜号称同生共死,难不成我就看着你一个人去冒险么?此事再也休提,就让咱们一起去见见你这位族人,料想他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
杨志也不再多说,重重点了点头,两人肩并肩的走入了大厅。
只见杨再兴正在厅内端坐,周围还有七八员副将以及数十名亲兵,看到两人进来杨再兴并不起身,只是淡淡一笑道“想不到我杨再兴竟然一下子就变成香饽饽了,这刚送走朝廷的使者,就又来了梁山的人,呵呵,真是世态炎凉啊。”
杨志急忙道“杨再兴兄弟请了,我乃是现在杨家的家主杨志,大家本是一族之人”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再兴打断了“不用多说了,我已经知道你是谁,青面兽杨志,本家令公的嫡传子孙,好威风,好霸气,不过我只是杨家支系——也就是你们本家所说的边角料,小人物而已,同族这种话休要再提。”
原来这豪门世家的门规也是极为严厉的,尤其本家和分支,嫡传和庶出,这其中分别极大,嫡传和本家占用了大量的资源,享受了大部分的荣耀官位,而分支和庶出的就很悲催了。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比如一个王爷,他死了之后也就留下一个王位出来,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剩下的只能退而求次成为侯爷或者其他级别的官员,这随着分支的增多和人数的增加,最后肯定越来越艰难,甚至就只能当平头百姓了。
而杨再兴就是这样,到了他父亲这一辈上已经没什么资源了,所以他只能从一个底层小军官干起,所幸杨家的枪法还是流传下来了,他又天赋甚高,再加上非常刻苦修炼,这才有了今日的成绩。
但若说他对杨家还有什么感情的话,那就极少了,而且他们也没少受本家的气,如今徽宗昏庸无能,就连杨志这嫡传子弟都混的如此凄惨,杨家哪里还顾得上照顾杨再兴这种小人物?
杨志也是一时语塞,这种本家和分支之间的矛盾家家都有,绝非杨家一家,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又岂是他这个武夫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呢?
戴宗急忙打圆场道“杨再兴将军,这种事处处都有,我们都是大丈夫,胸襟当宽阔一些,只要你能够建功立业,别说回归本家了,就算重新开宗立府,又有何不可呢?咱们还是谈正事吧。”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杨志VS杨再兴
所谓的开宗立府,指的就是一个家族中的某位非嫡传的后人,由于功绩太大,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先祖,这时候为了避免家族矛盾,也为了鼓励,一般都会自己重新建立一门出来。
比如当年东汉末年的袁家,号称四世三公,乃是当时最大的名门望族,而当时的嫡子袁术就继承了家族地位,而庶出的袁绍由于能力和名望超过了袁术,所以自成一脉,就算是袁术这个未来的家主也没法管制他。
而这条路,也正是所有世家的分支和旁支的子弟们最大的期望和荣光。
杨再兴闻言脸色好看了许多,点点头道“这话说的也是,那咱们就言归正传吧,之前朝廷的使者想必你们已经见过了,他们带来了那皇帝的圣旨,说愿意封我和杨幺贤弟为楚王和荆王,这荆州就是我们的领地,而且世代相传,不过条件就是要和他们联手对付你们梁山。”
杨志和戴宗顿时面面相觑,怕什么来什么,还真的被他们猜着了,朝廷果然还是最仇视他们梁山,却对杨再兴和杨幺他们忍气吞声,甚至不惜让他们封王,也要对梁山下手。
杨志沉声道“杨再兴,不管我们杨家如何对你,这朝廷又多黑暗,多腐败想必你心中有数,咱们自己的账可以慢慢谈,却决不能便宜了这朝廷,否则就是亲者痛,仇者快了。
别说你们不是我们梁山的对手,就算真的能击退我们,到时候你们必然也是实力大损,你不会真以为朝廷到时候会让你们当王爷吧?他们下一个要对付的必然是你们!”
杨志这番话说的是大义凛然,毫不畏惧这是在对方的地盘,杨再兴身旁几人闻言都是面有怒色,有人刀都亮出来了,看意思想要拿下杨志。
但是杨再兴倒是没有发怒,反而饶有兴致道“不错,有点当年咱令公老祖宗的气势,不愧是现在杨家的家主,你说的话我也考虑到了,所以那朝廷使者已经被我赶走了,他们的那狗屁圣旨自然也被我扯了。”
杨志和戴宗闻言这次长松了一口气,戴宗挑大拇指赞美道“再兴将军不愧同样也是杨家出色的子弟,深明大义,戴某佩服,我们两家正该多多亲近,一致对外才是。”
戴宗正打算趁热打铁,游说杨再兴他们加入梁山,却听杨再兴又冷笑一声道“不过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这朝廷呢,我们肯定是不会和他们尿一个壶里,但并不等于就和你们梁山有什么瓜葛,这荆州我和杨幺兄弟要定了,你们的人休要染指,否则就别怪我们不讲江湖道义了,哼哼。”
这话极为强硬,顿时把路就封死了,戴宗只得把后面的话咽了进去。
杨志却也冷笑一声道“杨再兴,我知道你有几分本事,可你们能够击退官兵,抢得这长沙府,一来是因为官兵无能,二来却是靠着我们梁山最近牵制了朝廷的大部分兵力罢了,并非全是你们的功劳。”
杨再兴那几员副将闻言大怒,刚入鞘的刀又都纷纷拔出来了,杨志这话对他们是极大的讽刺,仿佛在说他们比起梁山来根本不值一提一般。
杨再兴倒是没有发怒,挥手让手下安静,然后冷笑道“杨志,我早就想你领教一下你这位杨家之主的本事了,只恨之前没有机会,今日你来的正好,就陪我练练手好了,你有没有这个胆量啊?”
杨志哼道“你这把我要说的话说出来了,我倒也很想看看你,学了杨家的几分本事。”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眼中也都冒出了火花,内行的人都明白,这是战斗意志的碰撞,两人看来都有了兴致。
杨再兴吩咐一声,众人马上前面带路,把杨志和戴宗引到了后面的校场,这里是平日里杨再兴手下亲兵操练的地方,就算放上数百人也都绰绰有余,而且一应武器和器具也都十分齐备。
杨再兴也不多言,下场随意挑了一杆白蜡杆的长枪——这种枪是专门训练用的,枪头并没有开锋所以破坏力有限,而且枪杆十分坚韧,就算大力士也不会轻易损坏。
杨志也下场挑了一杆一模一样的枪,两人拱手一礼后,各拉长枪,斗到了一处。
众人看的都是目不转睛,心中也都十分好奇,这两位本是同宗,学习的也都是杨家枪,只不过一个是当代家主,另一个是支系新秀,大家都迫切的想要知道谁的枪法到底更厉害一些。
杨志有心试试杨再兴的本事,一上来就把杨家枪法中的妙招施展出来,只见一枪挑出,就是数道虚影向杨再兴身上笼罩而去,正是杨家枪的最大奥义——快!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杨家枪能够大宋朝纵横多年,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却见杨再兴不慌不忙,眼里觑得亲切,手里长枪迅速一拨,同样也是数道虚影反击向杨志的枪影,竟然一丝一毫都不慢。
只听‘砰砰砰’数声之后,杨志幻化出来的虚影尽数被破,而杨再兴的枪影余势不消,继续向着杨志扎来。
原来杨再兴虽然并非杨家嫡传,仅仅只是靠着一本抄录的杨家枪的枪谱自己苦练,但是由于他实在是天赋异禀,这其中的难关竟然都被他自己琢磨就搞懂了,因此杨志用的绝招他都晓得,但是单轮膂力他犹在杨志之上。
所以刚才一样的招式,他的招式威力显然就压过了杨志,这才出现了这种结果,这幸亏他还没用自己那柄重达六十二斤的大铁枪呢,否则威力更加不知要大了多少倍!
只见杨再兴这边的几个头领们都是大声喝彩,不知高低,戴宗顿时就替杨志担忧起来,想不到这杨再兴端的厉害,老杨这不会马失前蹄,杨家的嫡传之人却输给了分支的人吧?
要真是这样,劝降的话还从何谈起呢?
看到杨再兴不费力就破了自己的妙招,杨志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对方悟性居然如此之高,喜的当然是杨家又有人才出现,这对杨家当然是好事。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回马枪
不过杨志也看知道,今天要是不能折服杨再兴的话,说什么都是虚的,对方也根本不会把杨家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他急忙把手里长枪一记横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