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回马枪

    不过杨志也看知道,今天要是不能折服杨再兴的话,说什么都是虚的,对方也根本不会把杨家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他急忙把手里长枪一记横扫,将杨再兴的枪影尽数破去,只不过杨再兴的一枪,他却要两枪来破,显然已经落了下乘。

    杨再兴一招得手更加是信心倍增,冷笑一声道:“杨志,你不是本名家主么?应该不会只有这一点本事吧,赶快把你的那些个绝招都使出来吧,若只是技至于此的话,那就休怪我杨再兴不给你面皮了,哈哈哈。”

    一边说着,杨再兴手里的大枪却丝毫不慢,点,刺,扫,砸,卷,只见无数的枪影将杨志包在其中,彻底的占据了上风。

    杨志这边虽然被动却是一点都不慌张,将手里长枪护住全身,守得也是滴水不漏,就算杨再兴的攻势再凶猛,也始终无法攻破他的防线。

    杨再兴又是一声冷笑:“只守不攻?这就是当代杨家家主的风范么?老令公和六郎祖辈的面皮都要被你们这些所谓的嫡传子弟们丢光了,某家倒要看看你守得到什么时候!”

    一边说杨再兴手里的长枪攻势更加紧密,众人都是啧啧称奇,本来大家以为之前他已经用上全力了,哪知道还没有,这杨再兴的实力实在是深不见底,太可怕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却听杨志突然长啸一声,手里枪法突然发生了变化,本来只是防守,现在突然反击出来,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长枪一改之前的直来直去,而是变成了弧线攻击,一下子就显得无比诡异,令人难以捉摸。

    原来这才是杨志的看家本领,也是杨家枪的最大奥秘,比起直线来,弧线攻势显然练习起来要难得多,但也厉害的多。

    若是对手是庸手也就罢了,偏偏杨再兴却是高手中的高手,尤其对杨家枪精熟无比,本来杨志的每一招他都记得滚瓜乱熟,刚一出招他就能够预判,然后针对性的采取对策。

    但是此时杨志的招式变得似是而非,让他不由得极为痛苦,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反而犹豫起来,导致一下子他的攻击速度就慢了下来。

    杨志呵呵一笑道:“杨再兴,你对杨家枪的领悟能到这个地步已经很是难得了,不过毕竟还有所不足啊,赶快认输吧,我可以把这套枪法的最终奥秘传授给你,我们一起把杨家振作起来。”

    说话声中两人又斗了二三十招了,和之前的局面恰恰相反,这次正好轮到杨志把杨再兴牢牢的压制住了,他每一招的应对都慢了半拍,然后不得不再多费力气去守住,消耗比杨志大了数倍。

    这下子杨再兴的手下们都坐不住了,他们也都是内行,知道以这种消耗速度就算是铁打的人也熬不住,杨再兴最多再挺二十招就不行了。

    果然又是几招一过,杨再兴已经是直喘粗气,他虚晃一枪拖枪就往旁边跳去,杨志哪里肯舍,手里长枪如蛟龙一般猛然刺出,直接扫向了杨再兴的双腿。

    杨志当然不会对杨再兴下杀手,这一招无非是打算绊他一跤罢了,也算分出了胜负。

    但此时却见杨再兴空中猛然拧过身体,熊腰一扭,竟然在空中就闪电般刺出一枪,直取杨志咽喉。

    原来这一枪乃是杨再兴自己从杨家枪的枪法中摸索并独创出来的,名唤回马枪,专门败中取胜,最为难防,杨志一来以为必胜了有所大意,二来确实也没想到杨再兴竟然还有此反击手段,一个躲闪不及,枪尖已经来到了咽喉处。

    杨志心中长叹一声,罢罢罢,想不到这杨再兴端的厉害,也怪自己轻敌了,这次败的实在不冤,若对方真想要取自己性命的话,那就去吧。

    想到这里杨志收回了长枪,闭目等死。

    但是他想象中的一枪却没有过来,杨再兴只是用枪尖在他肩膀上虚拍了一下道:“杨志,你刚才局面占优,那枪只是想要绊我一跤而已,我又如何能下杀手?这一场就算打个平手,如何?”

    其实杨再兴这话倒也不错,如果杨志之前下杀手的话,他这一招回马枪固然能够取杨志性命,但是他自己不死也要重残,确实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杨志此时头上冷汗也是涔涔而出,刚才也算是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了,他急忙擦了一把汗抱拳道:“好一招回马枪,就算祖宗再世也未必能研究的出来,你果然好本事,洒家心服口服。”

    杨再兴呵呵一笑道:“休恁地说,其实方才优势的是你,这老祖宗的家传确实不是我所能悉知的,今后还要你多多指点才是。”

    杨志哈哈大笑:“好说好说,这本就是应该的,倒是你的回马枪也望不吝赐教才是。”

    两人都是大笑,再次唱个无礼喏才又重新回归本座。

    所谓是不打不成交,更何况两人本又是同宗,经过这一番交手反而把隔阂都打没了,杨再兴急忙让手下摆上好酒好菜,请杨志并戴宗入席一起吃酒,气氛也顿时融洽起来。

    席间杨再兴就提起了杨幺,说自己的这位结拜兄弟也是一位了不得的豪杰,尤其有两大特长,一个是水性,乃是洞庭湖里面泡大的,水底浮得三天三夜,空手能捉近百斤重的大鱼;二个是造船,他研究的船只用的不是帆和浆,而是用一种轮子,操纵的人都在舱内,端的是又快又稳。

    而且杨幺和他一样,同样也是心高气傲,桀骜不驯,向来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中,他曾扬言说,不管是再多人马,只要到了这洞庭湖他的一亩三分地,就没人能够是他的对手。

    所以他可以牵头,请梁山的人和杨幺见上一面,但是能否说服他那就靠梁山自己这边的手段了,他也没法帮忙。

    不过杨再兴也答应了,只要梁山能够说服杨幺,他这边没有问题,他和杨志好歹都是同宗,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出来,大家自然要同心协力,共谋大事。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会见杨幺

    杨志和戴宗都很高兴,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把杨再兴说服了,任务也算完成了一半,不枉他们这次千里而来,杨志还和杨再兴大战了一场。

    至于杨幺的问题,两人讨论了一下之后,当下决定戴宗回梁山去禀告大寨主叶灵,然后杨志就在这边和杨再兴先呆着,两人正好切磋交流武艺。

    听到消息后叶灵也是当机立断,带了山上水性最好的两位头领——活阎罗阮小七和浪里白条张顺,再加上燕青,随着戴宗一起赶往荆州。

    杨再兴也很痛快,见到叶灵之后马上就履行诺言,亲自去找杨幺说明此事,杨幺就邀请几人在洞庭湖赏月喝酒。

    当天晚上,双方就在洞庭湖杨幺的座船上碰了面。

    还没见面,杨幺的船就先让叶灵等人暗吃一惊,只见这船和他们通常所见的船只大不一样,两边并无一个水手浆夫来划船,只有左右两侧装有能转动的桨轮,船尾也装有桨轮。

    阮小七忍不住道:“直娘贼,老子划了十几年船了,甚么样的船没见过?但是这种怪船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船能在水中行走么?”

    杨幺闻言微微一笑,随口下了一道命令,就见旁边的奖轮突然飞转起来,偌大的船只竟然马上就动了,而且速度极快,不一时就驶出了三五里地。

    须知海陆空这三种运行方式之中,由于水的阻力最大,所以速度也是最慢,不要说那个年代了,就算是后世也不例外。

    而这个速度已经很让人震撼了,阮小七划船本就是行家,他虽然不懂计算,但光凭感觉就已经判断出这速度要比普通的船速快了近一倍,就算是自己亲自操浆,恐怕也要快上一半。

    活阎罗虽然脾气暴躁,又性急,但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最是性直,当下就对这船赞不绝口不说,还问起其中原委来。

    杨幺显然对阮小七这直脾气很满意,这‘车船’本来就是他的发明,如今看到有人赏识自然很高兴,当下就细细的和众人说了一回。

    原来这桨轮的数目有两个到八个不等,最多的有二十四个——比如说杨幺这艘座驾,每个桨轮上又装有八个叶片。桨轮与转轴相连。轴上装踏脚板,轴转轮也转,“以轮激水,其行如飞。”

    而使船后退,只要向相近方向踩踏就可以了。为了保护桨轮不受损伤,桨轮外面设有保护板,这样可以避免桨轮碰坏。还由于转轴装在船舱底部,水手又在舱里踩踏,所以车轮战船上的士兵不易被敌人兵器所伤害。

    阮小七和张顺都是水战高手,一听就知道这船的厉害,不仅有速度,还能保护水手,这真要发生水战的话,无疑会占尽优势,难怪这杨幺能够纵横洞庭湖,让官兵们束手无策呢。

    有了这一番开场白之后,双方的关系无疑拉近了不少,双方就讨论起如何合作的事宜来。

    杨幺这边自然希望双方平起平坐,结成联盟,互通有无,互为支援,一起来对付朝廷,而叶灵这边自然希望是以梁山为主导,双方在此出现了分歧。

    这种事情当然不是杨幺和叶灵这两位老大亲自提出的,这也是外交的艺术,一旦老大开口那就等于下了结论,再无回旋余地,因此叶灵这里是燕青说话,而杨幺那边也是一位叫做黄伦的幕僚发言。

    看到局面略有些尴尬,叶灵朗声道:“今天良辰美景,又能见到两位杨兄这样的豪杰,我心中十分高兴,咱们不妨先不要谈那些俗事,一起赏月喝酒,再做理会。”

    这也是谈判的一种艺术,就是出现僵局的时候不妨先把话题转开,让气氛有所缓和,否则硬要谈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僵局了。

    果然杨幺等人脸色都好看了许多,杨幺笑道:“正是如此,叶兄不愧是做大事的人,胸襟宽广,在下佩服。”

    接下来双方又一边赏月,一边互相敬酒,三五杯下肚之后,叶灵突然道:“在下虽然身在青州,却也早就听说洞庭湖的梭鱼最为鲜美,但不知今天为何没有见到呢?莫不是杨兄藏私?”

    杨幺失笑道:“叶兄果然是行家,这梭鱼确实鲜美,但是却只能直接烹饪鲜活的鱼,哪怕就算是刚死片刻味道也就腌了不中用,再加上这种鱼只有白天活动,夜里都藏在湖底深处,甚是不好捕捉啊,呵呵。”

    这边张顺早已经站起来了,对着在座所有人团团一抱拳道:“今天杨寨主和我家哥哥聚会,都是豪杰在场,自然要最好的下酒菜来助兴,小弟张顺不才,愿意去取几尾梭鱼来为大家下酒。”

    看到梁山这边的人主动说话,杨幺这边人的脸上挂不住了,就见杨幺身后一个红脸后生腾地站起来道:“张小哥这话就不对了,你们远来是客,怎地能让你们来动手?不才夏诚,就让我来捉梭鱼好了,各位略坐一坐,我去去就来。”

    说完他竟然当场脱掉上衣,来到船舷边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洞庭湖中,就见一道水波闪过,马上就不见踪影。

    张顺自然不肯示弱,同样闪掉小褂,露出雪白的肌肤出来,同样一个猛子进了水,姿势更是优美无比。

    两边的人都是呵呵大笑,但是暗中都存了较量的意思,这梭鱼,无疑已经成了一场比试。

    不过杨幺这边的人都是信心十足,这夏诚乃是杨幺麾下头号大将,轮水性仅仅只比杨幺略逊而已,就算在整个洞庭湖也是有数的高手,更兼此地乃是他们的主场,他们都相信夏诚必胜无疑。

    而梁山这边自然也对张顺报以厚望,他同样是梁山的两大最顶尖的水性高手之一,而且他本身就出身鱼牙子,对于捉鱼最为擅长,就连阮小七在这方面也要逊色一些。

    两边众人继续是觥筹交错,吃菜喝酒,同时都在默默的等待着己方的人先拿到鱼出来,好占据这次商谈的上风。

    片刻后,就听水面‘咚’的一声,一个脑袋突然钻出了湖面,众人定睛一看,正是夏诚。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服二杨

    杨幺这边的人都是大喜,只见夏诚一跃就上了船,手里正提着两尾鲜活的梭鱼,然后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哈哈大笑道:“在下幸不辱命,这两尾梭鱼就当我没洞庭湖好汉请梁山诸位的礼物吧,来人啊,快点拿去做熟了端上来,给两位哥哥下酒。”

    然后他把鱼甩给两个小喽啰后,又转头夸张的四下张望了一番后道:“咦,怎么还不见那位张兄弟?莫不是在湖底遇到什么危险了吧?俺去探他一探。”

    杨幺这边的人闻言都是嘿嘿直笑,这夏诚的话摆明了就是要打脸梁山么,这要是张顺被他‘营救’回来的话,那这一场较量根本就是一败涂地,到时候梁山还有什么脸面来压制他们洞庭湖呢?

    夏诚一边说着,一边还真的打算再次下水,这时候就见有人长笑一声道:“多谢夏大哥关心了,不过不用挂怀,小弟已经回来了。”

    说话声中,就见水面一开,张顺一跃而出,然后直接踏着水浪而来,那洞庭湖的水就只能淹没到他的小腿附近,他如履平地一般。

    众人见了都是不由自主的大声喝彩,就连洞庭湖这边的人都不例外。

    然后张顺一路小跑上了船,把手里的鱼一亮笑道:“这梭鱼果然又大又肥又有力,名不虚传,所以在下一时贪心就多捉了一些,好让大家吃个尽兴。”

    众人急忙往他手里望去,一看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张顺手里提了足足四条梭鱼,而且个头极大,就连最小的那条也比方才夏诚最大的大得多,这场较量看似夏诚在时间上领先了一点,但是无论梭鱼的数量还是重量却早已经输的一败涂地。

    梁山这边的人自然是大喜过望,喝彩不断,阮小七更是大喊大叫,都快跳到桌子上去了,而夏诚则是满脸通红,讷讷的退到了一边。

    这倒不是他没有好胜心,不想和张顺争个输赢,只是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再比一次也只是多丢一次脸而已,又何必自取其辱呢?

    杨幺也是暗暗心惊,夏诚的本领他自然心知肚明,这张顺的水性实在是了得,不要说夏诚了,就算自己下场也没有丝毫把握,而且自己身为洞庭湖势力的老大,从身份地位上来说远超张顺,就算是胜了也未必光彩,输了则加倍丢人。

    他不得不再次对梁山的实力重新做出了估计,有张顺这样的高手在——那个叫什么阮小七的似乎也不简单,看来梁山一伙儿人的战斗力远在自己预料之上啊,不仅是马步军厉害,水军也是实力雄厚,就算在洞庭湖主场,他们也未必稳操胜券。

    而这洞庭湖,本来就是他和杨再兴的最大依仗,如今看来梁山在这方面的实力很可能不在他们之下,那他们的底气自然就少了许多。

    这时候那几条梭鱼已经做熟了,小喽啰恭恭敬敬的端了上来,有红烧,有清蒸,有切片生吃,还有一大桶鱼汤,杨幺急忙招呼众人品尝,同时化解尴尬。

    经过这次较量之后,杨幺这边的口气松动了许多,终于答应接受叶灵的邀请,他和杨再兴两人一起去一次梁山,看看那边的情况,然后再做决定是否归顺。

    当天酒席是尽欢而散,第二天一早杨再兴和杨幺就带了几个亲随,随着叶灵他们赶回了梁山,亲眼去看看这座近几年来叱咤风云的第一江湖势力的实力。

    去了那边之后两人都是大饱眼福,他们本来以为自己这边也发展的不错,可是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人家梁山这一比较,无论是马军,步军,甚至是水军,双方都有巨大的差距。

    更不要说控制的地域的广度,经济和商业的发达,武器,装备的制造,将领的人数等等,都是天差地别。

    经过这次巡视之后,两人终于下定决心,归顺梁山,他们此时已经明白,梁山之前屡次击败精锐的官兵甚至是禁军,还在西夏那边大占便宜,这都不是浪得虚名的。

    他们两人虽然自信,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和梁山对战的话,他们赢的机会连一成都没有。

    而能够不动刀兵的就收的这两员大将并他们麾下的数万人马,这让叶灵也是非常满意,没错,对方的实力是不如己方,可是杨幺和杨再兴也都是一时豪杰,再加上他们占据主场之利,想要在荆州击败他们也非易事。

    更何况还有杨幺的那“车船”,确实是水战利器,如果在洞庭湖想要击败这支船队的话,那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时间和兵力。

    所以这次合作,绝对是一件双赢的结果。

    当然,杨幺和杨再兴好歹也是一方势力的首领,人家归顺并不代表着梁山就可以直接把对方打乱收编到梁山本部,他们更多是名义上的归顺,就像是朝廷的那些封疆大吏一样,皇帝的话当然会听,可是一般来说皇帝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因此叶灵就让他们继续留在荆州,同时在经济,装备,粮草上给予了许多支援,帮助他们继续攻打荆州的其余官府力量,从而达到完全控制荆州的目标。

    杨再兴和杨幺对这个命令也都是感激涕零,两人也都是聪明人,不仅当场下跪发誓对叶灵效忠,同时还打开己方的宝物库,任凭叶灵选取宝物。

    而叶灵不出意外的通过宝物图鉴又发现了两件三国年代的封印宝物,分别是:

    赤兔马——负重增加五成,速度增加三成

    太平清领道——船速增加三成

    这赤兔马不用说了,乃是温侯吕布的坐骑,后来白门楼战死之后落入曹操手里,最后又辗转到了关二爷手上。

    这马的特效也是十分可怕,光是速度也就罢了,无论是之前的绝影,爪黄飞电都不在它之下,最难得的是那五成额外的负重,这对于习惯披挂重甲的重装骑兵来说简直是天赐。

    而叶灵此时就是手持吕布之戟,背着吕布之弓,这赤兔马当然就收为己用,凑成‘吕布套装’了,不过他也没有白占杨再兴的便宜,把自己之前的坐骑爪黄飞电转增给了他。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后悔莫及的朝廷

    至于那太平清领道乃是当年传说中的仙人于吉被孙策“所杀”留下的,它的特效是增加船只的移动速度,这自然就借花献佛送给了杨幺。

    这无疑让两人又惊又喜,对叶灵的忠诚度再次提升。

    处理完了杨再兴和杨幺的事情之后,荆州基本上已经可以视作梁山的囊中之物了,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接下来叶灵又下达了两道命令,让岳飞带领着杨志,史进,朱仝,栾廷玉,孙立,穆弘,秦明,吕方,郭盛,黄信,李忠,周通,陈达,杨春,刘唐,雷横,石秀,解珍,解宝,并一万骑兵两万步军,出兵攻打徐州。

    然后又让林冲带领着关胜,呼延灼,徐宁,董平,张清,琼英,索超,杜壆,宣赞,郝思文,魏定国,单廷圭,韩滔,彭玘,龚旺,丁得孙,欧鹏,杨雄,马灵,孙安,卞祥,同样也是一万骑兵两万步军,出兵攻打豫州。

    叶灵的目标非常明显,他要一举拿下青州,冀州,荆州,徐州,豫州这五州之地,对朝廷所在的兖州形成巨大的压力,到时候弄不好他们不战而降也很有可能。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这下子朝廷彻底的坐不住了,徽宗连去李师师那边的兴致都没了,匆匆的召集文武百官来议事,如今梁山的攻击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一旦成功的再拿下徐州和豫州的话,恐怕大宋朝真的就要改朝换代了。

    徽宗这次是真的急了,他自从登基以来还从没有过如此勤勉,连续几天都在上朝,换成以往十天半个月能来两次就算不错的了。

    但是文武百官如今却都郁闷了,他们之前是埋怨徽宗皇帝为什么不上朝,许多事情都荒废了,但是如今徽宗天天上朝了,难过的反而是他们。

    因为他们实在是对梁山毫无办法,这已经败给梁山太多次了,把他们都打怕了。

    尤其是冀州那边大名府和高唐州这两座最强的城府也被对方一举拿下,继而整个冀州沦陷,然后他们去游说杨幺和杨再兴,想要借刀杀人,没想到这刀反而直接又归顺梁山了,导致荆州也是一片紧张,很有可能也要不再属于朝廷。

    眼看着三座大州都要落入梁山之手,满朝文武都是各种焦头烂额之中,结果又有更坏的消息传来,梁山又派了两支大军,分别攻击徐州和豫州!

    这下子更把徽宗君臣吓得目瞪口呆,这要是再失去两州的话,天下九州,五座就要在梁山手中,那到时候谁才是王,谁才是贼啊!

    更不要说剩下的扬州,大部分已经落入了吴王方腊手中,朝廷手里只剩下三座了。

    如此局面,让一开始主张对梁山用兵的蔡京童贯也傻了眼,徽宗也是急了,对这两个最宠的臣子也是毫不留情面,当众狠狠臭骂了一番。

    然后他们才想起之前一直反对对梁山用武的宿元景和宗泽,当时硬生生的把两人都气病了,到现在都没上过朝。

    现在从徽宗到蔡京,再到下面的文武官员们,这才想到宿元景和宗泽两人的先见之明来,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