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子辩-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曹嵩却摆摆手,命令道:“你们都下去吧。”
“诺……”仆人依次退下,卞氏有些担心的回头望向曹操一样,她发现,床上的曹操并没有睡着,他的眼睛,是睁开的。
屋内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只剩下烧着的柴火,略微有些噼啪的声音。
曹嵩走到了曹操的身边坐下:“现在还给我玩这套把戏,屋子里的酒味,还有那个美人,你跟我说你现在在大病一场?”
他太宠爱这个聪慧的长子了,年少时,曹操就故意装病来骗过曹嵩不再相信屡次告状的叔父,他知道他的本是热血,激昂的儿子郁郁不得志。
曹操倔强的别过头不看曹嵩:“孩儿现在无所事事,躺着又跟坐着有什么区别呢?”
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曹嵩当然知道,在官场上,热血涌动、激情不退,励志改变这一切的年轻官员只是冲上前的炮灰。
政治,永远是残酷的游戏。愣头青只会被人利用完价值后像是垃圾一样丢弃。
他本想借此磨砺自己要继承曹家庞大的家业的长子长孙。没想到,这轻轻一磨砺,都快把他打击废了。
曹松也不以为意,故意引逗道:“朝中有大事发生了,知道吗?”
曹操有些自暴自弃道:“那跟儿子有什么关系。”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曹操还是竖着耳朵想听曹嵩接下来的消息。
加油~收到确切消息,下周一上架,哎~放松放松,一定会写完的,还是希望大家到时候给个首订,让南柯觉得写书还是有点盼头的,求一波……
………………………………
第105章 文信侯吕不韦
曹嵩是他的老子,自然知道他儿子的花花肠子想的是什么,他不紧不慢的透露到那个消息道:“三日前,京师传来消息,段纪明又在并州打了大胜仗,打退了来犯的鲜卑人,歼俘上万,牛羊缴获无数。啧啧啧……”
“真的?”曹操听得热血沸腾,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我是你老子,我能骗你吗?”曹嵩笑骂道。曹嵩虽然当了这么多年朝廷最位高权重的九卿。更认祖归宗,立起了汉朝开国懿侯曹参为家族先祖。
其实曹嵩年轻时那过的一个惨啊,甚至要靠讨饭养活自己。他的机遇就是被大长秋曹腾收为养子。
曹腾虽然是正正当当的曹参之后,但也只是旁支,被逼的要去当绝后的太监,可想而知家境如何了。
曹腾痛恨本家同族看到自家落魄到饭都吃不上的境地都不伸手帮一下。等到发达之后,便鸟都不鸟那群人一下。
而原本只是和曹腾为表亲的曹嵩,因为其年幼,又加上父母双亡,神奇般的华丽的转身。
“自诛窦武之后,皇帝不允许任何人插手军队。陛下得知鲜卑人要劫掠并州的消息,便密令罢职闭门思过,闲赋在家的段颎挂将军印,亲率一万羽林精锐北上。”
“那父亲安排孩儿去段公麾下从军吧!”曹操神采奕奕的哀求道,一点也不像有病的样子。
“若是我要是战前收到这次消息,你就算不去,我也要把你和元让、妙才绑去军营!”
曹操一听,有些嬉皮笑脸道:“父亲大人,哪能啊,儿子不用你绑,你只要和我一说,我和元让、妙才立刻屁颠屁颠的启程,就算是在并州,孩儿也没关系,孩儿的志向是要当汉征东将军啊!”
曹嵩对这个纨绔的儿子是没了招了:“但是并州已经战毕,若是还要打仗必定是南蛮和越人,那里气候湿热,瘴气弥漫,毒虫遍布不说,可能一去就要呆上好几年……”
曹操吓得缩了缩:“孩儿最怕那些各种各样的虫子了,看到了恨不得拔剑把虫子砍个稀碎!还是不要把孩儿送到那去吧?”
“你是我儿子,我怎么会把你扔到湿瘴之地受苦呢?”曹嵩有些阴测测道。
曹操打了寒颤,好过瘾啊……
他可知道自家老爷子,要是不开心,想磨砺他,可是真正会把他扔到那里去的。
曹操小心的凑了上去,一脸讪笑的给曹嵩捶着肩膀,看他老子眯着眼享受,笑嘻嘻的问道:“父亲大人,那您给孩儿有什么好差事安排啊?”
“你收拾收拾,过几天随我回京,不久朝廷就会征召你为议郎!”
“啊?议郎。”曹操大失所望,手上停了下来,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去不去,这样嚼舌头根的闲职,您还是饶了我吧。”
“傻孩子,吾怎么会安排你只当一个小小的议郎呢?你现在不过一介草民,如何该安排你其他职位呢?你当年一气之下惩处蹇硕的叔叔,两边不讨好,除了虚无的名声,你还得到了什么?”曹嵩苦口婆心的劝道。
“哼!”曹操去一点也不听他爸的。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他就是要在这权势、家世操控一切的世道捅出一个窟窿。
他却忘了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之一,其实古今中外,若此心一直能保持永久,要么他成仁了;要么,他将会做下一番令天地变色的事业。
曹嵩苦笑不已,他只觉得自己的儿子还是没磨实,还得吃苦头啊:“这次,你先当几年议郎,等我看情况,把你调到司隶校尉何进的手下去入军。”
“好啊!”曹操兴奋不已,他早已看厌了文官们政治游戏的黑暗,一门心思的琢磨着怎么参军立功,曹嵩的提议正好一拍即合。
他却不知道曹嵩这真正的用意是让他打入这个价值看涨的外戚的其中,下一次改朝换代,将会掠取到巨大的资本。
这时东汉王侯将相们的游戏规则,而他们不知道,被他们所看不起的寒门庶子的怒火会把他们全部烧死,时也命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哈哈,那你可要好好干,爹已经撑不了几年了……”曹嵩的神情有些老态,有些复杂。
“父亲……你……怎么了?”曹操有些忐忑不安,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自己的父亲,流露出这样的神情。
曹嵩大度道:“哎,没什么,老咯,这个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再干几年该回乡怡儿弄孙,颐养天年了。”
“在儿子心中,父亲永远不老!”曹操斩钉截铁道。
曹操还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自己刚一发迹,当上了充州牧,便让他老爸全家搬到自己治下,有点像小孩子般显示自己的本领,何尝不是曹操的孝顺之意呢。
“嘴贫,就知道哄你老子!”曹嵩嘴上这么笑骂道,心中还是对着长子的表态美美的,感觉什么都值了。
但是只有曹嵩自己心中知道,他到底想不想退休。
他掌管的大司农,征收天下赋税。如此丰膏的位置,早就被很多人眼红在心中。
再加上他是宦官集团的一员,党人士大夫毫无顾忌的给曹嵩上眼药,时间一久,刘宏自然心中也有些意见。
而宦官集团,也开始渐渐把他排斥在外,随着曹节退出历史舞台,老一辈的中常侍开始渐渐被排斥于权力中心之外,曹嵩,他的位置,宦官那么些爱钱的人,会没有人打他主意?
呵呵……
加油~
………………………………
第106章 征西域
抱歉,今天赶车起码都赶了几百里,一直上下火车然后马不停蹄的的坐班车,出租,哎,晚上九点多才吃的饭,真的,累的澡都不想洗了,晚安各位,明天给大家补上。
………………………………
第107章 绑架(4000字)
司隶校尉何进最近很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为什么,以往对他冷眼相待的“鸿儒君子”。不少都笑口常开,敞开中门迎接何进的拜访。
即使之前很不对付,骂骂咧咧说自己靠妹子上位的人也闭上了嘴巴,有些态度十八变,有些则不屑一顾的绕着他走。
并且越来越多的世家子弟以各种借口加入他的麾下。不大的司隶校尉府,竟然充斥着各大顶级世家的子弟。
何进还是太嫩了,他由一介平民到现在的转变,不过四五年的时间。这样的政治手段,他还是不能理解。
之所以会造成汉末这样的政治悲剧,一部分原因是阶级的差距太过扩大化。
当平民突然荣升高位,而无论各个方面与世家子弟之间的差距。除了个别,因为超强的天赋之外,之前的无论是梁、窦外戚,即使是被骂的那么惨,即使是掌握操控朝纲。
因为其出身世家大族,自小培养的政治嗅觉,使他们能很快果断的依靠自己的能力,不假于他人之手,稳住纷乱的局面。
而不像何进,即使无数的有识之士劝谏何进铲除十常侍,劝谏何进正确的路,但是何进依然蒙着脑袋一股劲的把汉朝往深渊中带。
即使何进,依靠董卓丁原的力量铲除十常侍又如何?以他的能力,早晚被董卓和丁原两人玩死。
朝廷的大权依然会旁落于军阀之手,汉朝依旧要完蛋。
“乱天下者,必进也。”曹操的断语一点都没有错。
京师洛阳随着段颎大军返回迎来了盛况,天子亲自出迎京郊十里外,无数人看这段记载着段颎载着荣誉和鲜花而归,大街小巷纷纷谈论着此次战争的胜利。
这次战争同样提拔起一批年轻的军官,他们炙手可热,成为各大世家带着女儿排着队上门联姻的对象。
而有几个人,还没等所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刘辩软磨硬泡的给要走了。
刘宏在朝中当即加封段颎食邑一千户,官复原职段颎为太尉,刘宽降为了大鸿胪,刘宽也不以为意,他知道他这个三公的官职也仅仅是代为几天的。
为了不使以后段家老二沦为平民,在封赏荫封段颎二子为太子舍人的同时,册封段颎的二子为建阳君,并且赏赐千两,布百匹。
可以说段颎已经达到了一名武将所能达到的最顶峰的状态。
而此时的段颎在移交完兵权之后,除了皇帝的召见,以身体旧疾发作为由,推脱掉所有人的宴请,开始深居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其后,事情更像是排练好的一般,二月,泰山郡上献灵芝英草,言这冬日时分,泰山灵光异彩绽放,郡守组织着采药人冒着风雪采下这颗灵芝,上奏禀为祥瑞。
刘辩捏着这颗干扁的灵芝,嗅了嗅,一股巨大的药味充斥于鼻尖,不知是去年晒干的灵芝,还是这长途运输之后,成为这样的样子。
当然刘辩闲言碎语自然不会传到那高堂之上皇帝和诸公的耳朵里,或者,即使出现,他们也当从来没有发生。
三月,刘宏又又又大赦天下,诸臣纷纷上表劝进刘宏册立贵人何氏为皇后,宦官们很默契的打了一次的配合拳,一直把劝进的奏章都快堆满了皇帝的书桌。
天下万声似乎汇集成了一个声音,立何氏!
刘宏看到时机已到,亲自前往东宫,两母子关上门后,谁也不知道的商议了半天,董太后终于松口默认了这个事实。
如此重大的事情当即还是繁杂无比的,在那些(早期土制化学家)神神叨叨的方士反复争吵推算过后,将所算黄道吉日上奏于刘宏,刘宏即下诏,将于十二月己巳立举行盛大的仪式,长秋宫即将迎来一位全新的女主人。
而刘辩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乔装打扮出现在孟津的田野上,因为,春耕的时候到了。
刘辩带着黄忠、饶文、还有新加入的高顺走在了乡间的田野间。
他们这次是悄悄的出来,连刘辩的卫队都没有带出来,留在道馆外,以示掩护。
刘辩打扮成一个家族小公子,饶文为管家,黄忠、高顺为护卫一行人一辆马车,就这样来到了孟津。
“殿下,咱们现在这个样子,如果有人问起,怎么称呼自己?”饶文小心翼翼的扶这刘辩下了马车问道。
刘辩转眼睛一想,有些恶作剧的笑道:“就说我是新丰县侯段公的外甥。”
当年贾诩用这招唬住了羌人,自己能用这招唬住别人么?
饶文不知道我家的主子什么想法,连忙点头诺诺,而黄忠和高顺对视了一眼,似乎明白了啥,也表示知道了。
刘辨不知道他俩在瞎想什么,自己走在前面,不远处人影重重,一个小村子的前方,多是真正播种的百姓。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
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比以前更晚一些,资深的农人哀叹着天气,这个世道,越来越冷了……
正是因为天气的变化,也是农业的大变革时期,地里播种的不再是以前了经常播种的粟米,而改成了麦苗。
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冬小麦的品种,在抗寒性方面,冬小麦远远胜过于粟米。
历史推动了时代的前进,往往是有内在方面,也有外在方面。
如果不是气温日渐降低,人口日渐增加,再加上战争的因素,那么南方的开发肯定要晚于历史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自古来说最苦的工作可能就是种地了。刘辩体验过,即使在现代化机械的加持下,耕田也不是幸福的工作。糟糕的工作环境,泥泞的田地,各种吃力难以掌控的器具,抢播、抢收,收割、脱粒、晒干、脱壳……一道道工序,即使在现代,也是靠老天爷赏的一碗饭吃。
而在古代,更是没法说,没有那些我们认为笨重,其实已经算是科学的、先进无比器械,靠着畜力、人力,一双手,在田里挣碗吃。
加油~
………………………………
第108章 牛金(3500字)
地里的百姓都是青壮年,但是他们却脸色都有菜色,有些站在田里都打晃悠,旁边还站在一位监工,谁手上慢点,便遭来一鞭子。
他们麻木的工作,扑通一声,不知道谁倒在田里,他们惊慌失措的看着监工,监工骂骂咧咧一会,才命旁边的两人将其抬到路边,像是丢垃圾一样的丢那,便又要继续耕种抢播了。
“那怎么会有个监工?”刘辩胸膛之中冒着火气道。
饶文小心翼翼的答道:“殿下,京师附近几个县的土地,早已经被各大世家“买”的差不多了……那些都是,上面的那些世家派来的监工,附近的这些土地,也全部是他们的,而不是村里人的……”
“那他们?”
“都是佃户……”
刘辩的脸色越来越沉重,好一个“买”字,道尽了多少家庭的破碎,多少家庭的辛酸血泪。
怪不得他没有看到老人和女人,恐怕这些人连当佃户都不够资格吧?
即使那些世家不动用强权强买强卖,他们利用秋收压价,春播提价这种商业方式也可以赚到盆满钵溢。
小农们辛辛苦苦一年,被恶霸们盘剥一圈后,再缴纳朝廷各项赋税,能不能吃饱肚子还是二话,一旦遇上天灾人祸,朝廷加税,底层的小农经济立刻就会崩盘,平民百姓就得卖儿卖女,甚至不得已出卖自己,赖以谋生的土地。
世家们自以为高贵,而私底下他们一边巴拉巴拉的民为贵,君为轻,一边毫不犹豫把寒门矜首们嘴巴里的粮食划拉到自己的口中,让泥腿子们世世代代成为他们的奴隶。
他们说的民为贵,根本就不包括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而是指他们自己!
家天下的悲剧就在于,家永远在前,而天下永远在后,这一点,即使是皇帝也是如此!他们为了皇族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只求自己之姓的国祚能够万年绵长……
“南阳也这样吗?”刘辩心情沉重的问道黄忠。
黄忠迟疑了片刻,回答道:“南阳的情况可能比这里更严重!孟津作为天子脚下还不敢太过放肆,而且这里的百姓还有孟津港可以做活补贴家用,而南阳……”
“与光武世祖打天下的世家可遍南阳都是,又远离关中的管束,可想而知,那里的底层子民过的是多么的凄风楚雨……”刘辩的话有些咬牙切齿,又有些惶恐……
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就是那历史书上那个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反派角色。未来的他要统治这个国家,既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又是站在了这个锅沸油之上……
后世的自己,该又是怎么形容自己的形象呢?昏庸无能?穷奢极欲?还是……英明神武呢……
黄忠拱手道:“殿下,作为殿下的臣子,臣不得不禀明实情!南阳各地方可能比殿下想象的还要乱,只不过郡守弹压地方,犹如杨弘那般捂着实情不报!”
“南阳无汜水关之险,四处又山川众多,百姓忍受不了被盘剥之苦,纷纷抛弃户籍,避入山林,与野兽为伴。流民遍地,民无所食而剽盗成群,南阳地方早已郡令不出县,地方豪绅纷纷建起坞堡以防盗贼攻打,地方百姓不是成为世家部曲,便成为盗匪!”
刘辩越听越胆战心惊,黄忠描述的场景才是真实的汉末啊……
四百年前也就是这样,世家们领着百姓喊着“诛灭暴秦!”的口号灭掉了那个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可怕的国度。
但没有想到一个叫刘邦乡下亭长跳到了最前面,摘了桃子。
而如今,世家成为了既得利益者,平民没有了活路,张角又率领着百姓喊起了口号,只不过这回“秦”变成了“汉”,历史不过一场血泪的轮回,而这些血泪,都只是百姓的血泪……
刘辩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汉末又如同秦末一般,作为整个帝国的基本盘的关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帝国的毁灭。正如老秦人眼睁睁的看着项羽火烧阿房宫一样,百姓已经用脚投票,把那个王朝踹进了深渊之中,种下什么因就会结下什么果。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饶文忍不住出言宽慰道:“殿下,一些大儒名士还是很爱惜羽毛的……”
那些名士可能爱惜羽毛,但是他们的旁支族人会爱惜么?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升上了天可不会管百姓的死活!
“孟津最大的地主是哪家?”
“额这……”饶文知道自家的主子劲头上来了,是谁也劝不动的,只好坦言道:“是河东的卫家的旁支……”
河东卫家?就是那个娶了蔡文姬没两年病死的卫仲道的那个卫家,这个出过大汉战神卫青的家族,其后的子孙一个比一个无能和腐败。刘辩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家族。既然你们不要脸了,那我就帮你全部踩死!
“走吧,去自家的田庄。”刘辩登上马车顿了顿:“还有,帮我查清卫家旁支还有其他什么产业,到时候全部上报给我!”
刘辩现在还不宜动官场的力量来为自己打击报复,但也不代表刘辩会冷眼旁观。
单纯的农业一定满足不了一个庞大的家族需求,他们家族没有混账子弟?刘辩不光是一位皇子,还有领先两千多年的经验,加上已经日益庞大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的同福商行,玩死依附在卫家的旁支商人,还是简简单单的。
饶文打了个冷战,自小到大,不要看似刘辩温文尔雅,自己主子记恨上的人,可没几个活的舒服的……
晚上还有一章,抱歉,昨天没加更,今天补上。
………………………………
第109章 共同进退(3000字)
刘辩自己的农庄原本是一处皇庄,在刘辩要来之后,里里外外都换上了刘辩自己人,看似风平浪静,但其实外松内紧,守卫森严,五里外的必经之路会遇到一个歇脚的店铺,当然,这不是像母夜叉一样卖人肉包子的地方。
但是也和笑面虎朱富一样,探听四方消息,守卫农庄的安全。
验明身份之后,刘辩一行人走进了田庄。庄内犹如客家人围楼似的建筑,而中间则是被划分好,方方正正的田地。
庄内的人并不少,洛阳城外的难民营成了刘辩真正的基本牌。
这里伺候麦苗的农民都是精挑细选,种过十年以上田的老农。刘辩还掉来一批经验丰富农稷官,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在种田方面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人。
这样的农业试验田基地,刘辩还有三处,分别对应了上中下三等田地。
这里培育出的种子和新式的耕种方法,将会是刘辩掌控天下,无往而不利的法宝!
民以食为天,谁有吃的,在乱世之中跟谁能活得下去,百姓就跟谁走!汉族人永远是比任何种族更务实的。
这是正确的,也是无奈的。历朝历代,饥饿时常伴随着汉族人的一生,所以汉族人才开创出无数种的菜系,只求把食材无毒无害的吃进肚子里。
或许对于现代的我们,饥饿已经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我们经常鄙视,为什么在异族统治中国的朝代,那些汉人为什么不反抗。
很简单,只要给汉人一口活路,那么大多数汉人就能温顺的像绵羊一样忍受着别人的宰割。
先不要忙着鄙视,饥饿会使人做出多么疯狂的事情?其实大家都可以体验一下,两天不吃饭,只喝水,或许第一天还好,到了第二天,深夜,你是绝对睡不着觉的。胃里的饥饿感被无限放大,咕噜的晃荡的水声和那种隐隐的抽痛会伴随你整个夜晚。
到了第三天早上,你的意志就会崩溃,那个时候,有个人拿着饼子给你,就算你再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