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子辩-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辩走上前,轻轻地摇着刘宏的手道:“父皇,父皇,儿臣有大喜事要告诉你哦!”
“哦?何事啊?”揉着太阳穴的刘宏有些漫不经心,刚刚被吕强怼得那么重,谁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刘辩献上纸条:“儿臣北上的商行,刚刚火速传信,并州战事终了,我军大捷!毙俘上万,鲜卑单于远遁大漠,有传言说看到檀石槐吐血。”
“蹭!”刘宏一下子站了起来,拿过了刘辨手中的纸条,细细看者。脸上开始的铁青、凝重也渐渐变为了红润、欣喜。
张让察言观色的本领可是一流的,他立马上前跪拜贺喜道:“奴才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可是本朝第一大捷,段将军可是给陛下狠狠的出了口恶气!”
旁边的高望一下子反应过来,自己来干嘛的?居然在这个时候开小差,被张让抢先了,张让比自己混的好不是没有道理的,高望也赶紧紧随着张让下跪在身边开头贺喜道。
“哈哈哈哈哈……”刘宏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寝宫之中,这次的大捷,可真让刘宏爽快了不少。
在他刚立朝不稳时,刘宏想过于鲜卑人和亲结好,换取和平。
没想到檀石槐断然拒绝,还大言不惭的对汉使道:“本单于要的东西,要么靠自己刀剑去取,要么叫你们汉儿皇帝跪着送来!”
正是因为忍不住这口恶气,所以刘宏批准了派夏育和田晏出征鲜卑,没想到大败而归。而且鲜卑人也一下子陡然升为了汉人北方的心腹之患。
若是檀石槐,这次真的要死了,刘宏才真的感觉自己能在寝宫里睡得更香了。
“抄发各郡,让四海之民都能普天同庆!朕要亲自来迎接得胜之师!”
“诺……”
月底上架月底上架,到时候求个首订,谢谢大家。加油!
………………………………
第102章 露出獠牙
入京的报功的部队刚刚进入汜水关,就懵逼的看着关中地区的官员载歌载舞的迎接自己,他们是怎么知道并州已经打胜仗的消息的?
细细问了之后才知道,皇子殿下的商队已经早两天把消息传到了京师,皇帝命令,一定要搞好欢迎仪式,并且,陛下会亲自迎接段将军的得胜之师!
一行人就这样晕乎乎的喝着美酒被热烈庆祝的关中人像是飘似的送入了洛阳城,刘宏特意召开朝会,让这些将士在文武百官面前陈报战功。
很明显,刘宏是想在百官面前夸耀功勋,达到稳固政治统治的目的。其他大佬要么乐得配合、要么捏着鼻子也忍着看。
以此同时,遥远的河西走廊上,风沙吹拂着大地,羌人的帐篷一个一个在避风的山谷中、在干枯的河床里集聚着羊群和牛群艰难的躲避着严寒。
羌人在和汉朝几百年的打交道之后,早已经由游牧民族转变为半耕半牧民族,后世宁夏自治区可是被誉为“塞上江南”,若是深耕细作,养活几百万人口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羌人最后的政权西夏也是建立于此。
可是羌人的耕种也就是烧个荒,然后撒把种子就看老天了。这种粗放式的种植使得羌人虽深受汉化影响靠拢归附,可是终究桀骜不驯。
羌人以种姓、族群分居,首领号为豪帅,图腾为羊,羌人也是从这个图腾而来的,其实不光羌人与汉人矛盾重重,羌人内部也纷争极大,世仇恩怨、打生打死的也不计其数。
其实治理凉州羌乱还是很简单的,拉一派打一派是万古不变的真理。但是也不知道是哪个汉人大老爷一拍脑袋,把所有的羌人,都画在一个种族里。
原本内在冲突不断的羌人,听到这种说法后停下手来,哦,原来我们是一个祖先一个民族啊!
就这样,内在冲突不断的羌人渐渐融洽,汉朝的贪官污吏根本就把羌人当成长的两只脚的野兽,在他们凶恶不顾吃相的盘剥下,羌人不得已开始抱团取暖,一致对外!
羌人部落一具颇具规模的帐篷中,走出两个醉醺醺的壮汉。一个是羌人豪帅,一个是汉朝的太守。
两个原本是敌对矛盾激化的派人却坐在一起喝酒,可谓是一件无比神奇的事情。
羌人豪帅捶了捶汉朝太守的肩膀:“仲颖,你是我们西羌人,永远的朋友!但是,凉州刺史,那些狗官太不是东西了!”
那个太守虽然是文官,却有着发达的肌肉,和雄壮的身躯。那粗壮的双臂显得有力无比,他左右佩戴两副箭囊,能够在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
“俄尔泰,吾的好兄弟,当年在吾的宰牛宴上,我们就认识,吾知道兄弟你的难处,但是他们是吾的同僚,有些还是吾的上级,我也无法干涉他们。”
太守的语气有些无可奈何,他乃凉州人士,少年好游侠,再加上武艺精湛,交好众多羌人豪帅。
羌人屡屡叛乱的,最重要一点其实便是汉人的歧视,和官员的肆意妄为压榨羌人!
即使在文人的书中描述道羌人的外貌:“状极可怖,不类生人“
但是我们从后世的羌人一支建立西夏的党项人,从描述西夏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到,古羌人只不过和汉人习俗不同而已,他们的外貌并没有和汉人差距太大。
羌人在逐渐汉化的过程中,渐离所崇敬“羊”的图腾,学耕务农,而官员的贪婪和豪族的欲望使他们沦为豪族地主家奴、荫户。
自己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全部到了他们的口袋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恒帝曾经问过段颎,为什么你强行镇压也不行,张奂、皇甫规的招降纳叛还是解决不了上百年羌乱的问题?
段颎也不敢回答,他是凉州本地人,他知道里面涉及的利益之深,一旦反弹,便是身死族灭。
所以他给出的答案便是“杀”!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答案,段颎即使再会打仗,也处理不了那暗地中一个腐朽的帝国最庞杂和最根本的问题。
“金城太守陈懿,护羌校尉冷征,呸,都是狗东西,杂碎!”俄尔泰说着这些话咬牙切齿。
今年的白灾(雪灾)本来就使得羌人的牛羊大减,陈懿和冷征为了讨好上官,不顾羌人的生死,隐瞒灾情,反而逼迫各部族上供牛羊。
段颎之前扫灭东羌,脚踢西羌还没几年,大家都只能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各部落今年只能过得紧巴巴的,并且要抛起老弱病残的族人,才能勉强保证口粮能维持到到开春万物复苏、牛羊长剽的季节。
董仲颍真挚道:“俄尔泰,我这次来还有一个目的,我知道你过得很不好,所以兄弟你愿意把部族迁到吾治理的领地么?”
“这……”俄尔泰有些迟疑。
“很多部族都迁移到了河西了,我的兄弟,那里虽然草地不够肥美,但是我保证,不会像那些人一样盘剥你们!”
苛政猛于虎,这个讲的是《礼记·檀弓下》记载的一个故事。
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其他地方有国君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连同她的亲人也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亲人的坟墓哭泣。
孔子的思想和学问并不是不伟大,只不过是后来的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就算梁启超康有为搞君主立宪,依然能从孔子的思想中找出依据。
***还能从马克思中找出专制万岁的思想不是,咳咳咳……
俄尔泰咬咬牙道:“好的,我的兄弟,希望你能接纳我的部族,俄尔部的刀剑永远指向你所命令的方向!”
董仲颖狠狠擂了擂自己的胸膛:“那是当然,用我的还在跳动的心脏保证,我们永远是兄弟!”
“兄弟!”两双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两人相视一笑。
董仲颖再三告辞而去,俄尔泰把他自己部族中最好的马送给了董仲颖,走了许久,依然可以看到俄尔泰等人犹如一个小点般的在山坡上告别挥手。
终于看不见人影了,俄尔泰回到了帐篷,他的妻子在收拾残羹剩宴时发现了董仲颖坐的蒲团有些不对。
俄尔泰打开蒲团,里面黄灿灿的两千金安安静静的摆在蒲团内,里面还有一封略有些潦草的信:
“俄尔泰,我的兄弟,我在河西就听说了你的处境困难,我连夜赶来,到你这,你既没有拿出你引以为豪的俄尔部的马奶酒,连烤羊的时候,即使是那么一只瘦小的羊,还能听到弟妹的抱怨,我想你也过得不容易吧,这两千金是我们的友谊,助你度过难关,请你务必收下,落款——董卓!”
泪流满面的羌人汉子俄尔泰拿着信,抢过骏马,追着董卓,帐外除了白茫茫的雪,只有那无声的呼啸而过的寒风……但是胸膛放着的那封信,却让俄尔泰无比的温暖。
“兄长,这不是能谈好的事情么?为啥要花那两千金啊?”董卓的兄弟董旻不解的问道。
“吝啬金钱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成大事者就该不拘小节!”
“哪什么是大事?”
“再过几年,你就会明白的……”董卓意味深长道。
加油~
………………………………
第103章 收买人心
山呼万岁之后,刘便随着众大臣的人流一起下朝。
“殿下、殿下……”刘辩似乎听到身后有人在呼喊自己。
他回过头一看,正是太尉刘宽。
刘辩上前拱手见礼道:“叔父大人好!许久不见,风采依旧~”
刘宽摸着胡子笑吟吟道。“哈哈哈……殿下还是这么会说话,我有个弟子想介绍给殿下认识,可否?”
刘辩热情道:“叔父大人的得意高足就如同辩的兄长一样,怎么会不愿意呢?”
刘宽朝的的马车招招手,如此天寒地冻的天气,刘宽的马车旁有一位年轻人双手袖着一批貂裘,侍奉在那。看到刘宽的示意,赶忙走了过来。
年轻人袖手大礼拜道:“幽州公孙瓒见过殿下!”
刘辩一挑眉头,这可是后世与袁绍共争河北的顶级军阀之一。也是史书上有记载,汉末中真正挺矛上阵过的军阀。
名震天下的白马义从部队,“白马将军”公孙瓒啊……
“哦?公孙家的年轻人,可谓是一表人才。”
公孙家族在有汉一朝,可谓显赫一时,西汉末年,一代枭雄公孙述在蜀地称帝,国号大成。
但是他碰到了吴汉……一个上天降于天命之子阿秀,一个不下于韩信之才的牛人。
结果生死族灭,而另一支公孙家族却成为幽州辽东最大的世家之一,与交州的士家一样,作为在本土老巢具有强有力统治的世家,可谓是一时瑜亮。
“伯圭虽然出生公孙世家,但是因为其非嫡子不受家中所待。不过其才智和外貌颇得我喜爱。”
谁说外貌不可以当饭吃?公孙瓒早年的经历可以说就是靠俊美的外貌和才智从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庶子,到现在拜当朝三公之一为师。
公孙瓒早年当过郡中的书佐,因为其本人是个大帅哥,家族虽然不待见他,但是也培养出公孙瓒一身良好的修养。
所以他当了书佐没多久,立马被郡中的太守刘其相中,招其为女婿,将自己的独女嫁给公孙瓒。
而公孙瓒并没有辜负这位刘太守的投资,在其因为朝中党争,因罪被发配于交州日南(今越南境内)。
两地相隔何止千里,公孙瓒一路违法乔装扮作士兵,护送自己的老岳丈安全。刘其半途还是得益于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被免罪。
但是公孙瓒的行为却让老岳丈感动不已,直接把公孙瓒当作亲儿子培养。
先是送至名满天下的大儒马融的弟子卢植门下拜师。在卢植被重新任官后,再次动用自己的关系,将公孙瓒送至朝中三公之一,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宽门下。
这估计是靠外貌改变命运最好的例子,若是当时做书佐公孙瓒长得像张松,庞统……
那么书佐一辈子就是书佐,就不会有那个白马将军了。
公孙瓒将貂裘展开,披在刘宽身上:“老师,天气还很寒冷,注意身体。”
“哈哈,好好好。”刘宽眯着眼睛,“我这位弟子,听说幽州境内外族不靖,所以想回到边疆,以立军功,殿下怎么看啊?”
幽州是公孙瓒的老巢,将公孙瓒放回去,等于放虎归山,鱼入大海。
幽州的猛人已经够多了,如今的幽州刺史刘虞,黄巾之乱时的刺史刘焉,还有刘备那三哥俩。
“幽州在伯安叔父的治理下还是颇为平定的。”
刘辩说的,伯安叔父,便是如今的幽州刺史刘虞刘伯安。
而一旁的公孙瓒却有些不认同:“刘刺史大人只一味的怀柔异族,纵容他们叛而又降,降而复叛!我幽州父老苦不堪言……”
“如今四海多灾,边境现在需要的是维稳!”刘辩意味深长道。他自然知道一味的安抚是没有用的,但是一味用强权的凉州又有用?
刘宽也赞成刘辩的看法:“嗯,今年的赋税本就入不敷出,虽开西园卖爵,但只不过是引鸠止渴罢了……唉,四方应该罢战收手,招拢流民,劝课农桑才是。”
“并州战事已毕,北方将会迎来两到三年的平定,伯圭兄可能等得起?”刘辩打趣道。
公孙瓒哑然,他摩拳擦掌的就想立功,自然不可能在三四年内在边境一边苦苦的等待立功的机会,一边吹风沙。
“在吾来看,下一次会爆发与外族之战的必然是凉州。”
“那帮人明显是不想让人活,民不畏死何以惧已……段将军已经没几年能够出征了。”
刘宽也自然知道,凉州事务的结症在哪,但是他也无法解决。因为他也生活在这个官场上,只有至高的统治者痛下决心,亲自下场,刮骨疗毒,才能使得凉州获得真正的新生。
“那我就去凉州!”公孙瓒却显得壮志满满,他对自己的武艺有信心,只要有仗打,去哪里都行。
以他现在三公门生的身份,没有人敢克扣他的军功,他现在需要的是证明自己,衣锦还乡。把母亲接出那个冰冷冷的家,他发过誓,不出人头地便不回去。
刘宽还是不放心的劝道:“凉州多位郡尉,太守不是被人刺杀,就是被羌人哄杀在外。其中猫腻甚大,伯圭要三思啊……”
“还请老师放心,伯圭不是一介莽夫,伯圭也想去见识见识,凉州的羌人和乌恒、鲜卑人有什么区别。”
“伯圭兄要去凉州的话,辩也给不了什么帮助,但是能用到辩的商行的地方,辩一定让商行全力配合。”
刘辩知道公孙瓒吧,此次凉州之行想得太过简单了,此时的凉州人在被外州郡官剥削欺骗太多次后,既抱团又排外。
公孙瓒如果回幽州,即使简单的副本,但是到了凉州,这个大汉上百年都没有解决掉的问题,那一定是个地狱级的副本。
刘辩就是要把公孙瓒这种枭雄掺和入凉州之口烂锅之中,刘辩要不停的加各种调料,看看凉州这口烂锅里面能煮出什么花色出来。
公孙瓒孤身一人外地人,它既不可能犹如边章、韩遂那样本地官吏一样,从吃汉家的饭一下子走到一下子走到对面成为叛军头子。
所以刘辩选择大力支持他,他在凉州只是一个孤家寡人,再加上他的身份,只能选择死抱着和朝廷站在一起。
就让这位未来的白马将军好好的充当这锅粥的那颗老鼠屎。
“啧啧,伯圭赶快谢谢殿下,你可能不知道,洛阳城最大的首富可能就是刘辩殿下了,同福客栈知道么?那可是殿下的产业,有了殿下的支持,钱财那就不要发愁咯。”
“哎!叔父大人过誉了。”
“公孙伯圭谢过殿下!公孙瓒无以为报。以后殿下有什么吩咐,公孙伯圭,万死不辞!”
加油~
………………………………
第104章 糜家的投资
段颎的胜利似乎成了一种信号,天下的有识的世家都纷纷活动了起来。
“本初,你不是一直替家中做事吗?”袁隗一下朝以后,便找到袁绍。
袁绍点点头,有些感慨道:“朝廷风云变幻,这是大丈夫立取功名之际,孩儿也想为袁家出一把力!”
“那你就先去司隶校尉何大人手下先做做事吧。”
袁绍有些不解道:“叔父大人,立后这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袁隗智珠在握道:“并州大捷,陛下一定认为四方国土再无威胁,陛下要坐稳西园,并要开始处理十常侍与宦官的矛盾了。”
“那陛下不更应该,罢免十常侍,励精图治,救国于危难么?”
“傻孩子。”袁槐的笑容,有些嘲讽,又有些无奈。
“若你说陛下聪慧,那倒不假,但是陛下那么一个安于享乐的人,不会是中兴之君的”
“又要平稳,又治理……”袁绍恍然大悟,“那只有在这官场上再加一股势力了……”
袁绍与袁槐,默契的对视了一眼。何家……
谯郡这么些年最风光的便是大长秋。费亭侯的曹腾曹家了。
曹腾因为其参加诛杀“跋扈将军”梁冀,并且拥立汉桓帝刘志掌握大权,一介宦官被封费亭侯,达到了成为帝国最高的爵位。
但是曹腾一生清贫,并且从不与大臣们争斗而且反而举荐了不少有才的大臣,被世人所敬仰,堪称一代贤宦。
但是他过激的假子就不同了,当了当朝大司农后,掌握了国家的财政和赋税,谯郡人眼睁睁的看着曹府一年比一年修的豪华,钱从何来?不必多说了。
曹家的大公子曹操自从避贵戚之祸而称病辞官返乡后,便在城外建起别墅,读书放猎,自娱自乐。
这天,一路庞大而又豪华的车队停在了别墅门口,车队壮硕的武士上打着一张大旗“曹”!
曹府上至老管家,下至仆人接到紧急通知,都来到门口迎接。
车上走下来一位老人,他头带峨冠,身穿黑色官服。一下车。
所有的仆人都向他行大礼拜道:“拜见老爷!”
来者正是当今大司农,谯郡曹氏的家主曹嵩
“好了!”
曹嵩显得似乎很不开心,一摆手,走进了庭院。
老管家跟在身边叨叨不休道:“老爷一路辛苦,要不要老奴烧水为您接风洗尘……”
“不用了,孟德在哪?叫他立刻来见我!”
“少爷在后山的房中读书呢,要不老爷安坐一会儿,我立刻去叫少爷回会来与您相聚。”
曹嵩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看着跟着他的老管家一眼:“那个逆子倒是把你们收拾的服服帖帖,都敢在我面前撒谎了!如果他现在在后山,那就带我去后山!”
“死罪、死罪……”老管家和身后的仆人吓得拜倒在地道。
曹嵩也没有过多的怪罪他们,只是淡淡的问道:“孟德他现在究竟在哪?我立刻就要见他!”
“少……爷,昨天……和几个朋友喝酒,现在还未醒……”
曹嵩一听,快气得昏过去,他扶着额头道:“我曹嵩英明一世,怎么就生了个这样的儿子……”
“带我去他房里!”
“诺……”老管家也不敢接话,快步走在前面,带着曹嵩去曹操的房内。
老管家一收到曹嵩回来的消息,立马就拍小厮紧急向曹操通知了。
曹操却搂着可人的姬妾睡的正香。
这是他最新收入房中的一名姬妾,她姓卞……正好二十年华。
据说卞氏出生的时候,产房中整天都充满黄光,初为人父的卞敬侯非常奇怪,便去向卜者王旦问卜。王旦回答:“这是大吉之兆,这个小女孩前途不可限量。”
话虽如此,长大后的卞氏仍然不免再操家族的卑贱职业,成了一名歌舞伎。这个以卖艺为生的家庭四处飘零,若干年后,来到了谯地,被曹操一眼相中收入房中。
这是这个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名字的卞氏,后来竟然当上了太皇太后,并且同魏武帝曹操葬在一起,追封为武思皇后。
她生下了魏国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流传千古的《洛神赋》、《七步诗》建安才子曹植,以及一代猛将曹彰。
曹操收入卞氏为姬妾的这一年,卞氏二十岁,曹操二十五岁。
卞氏感觉劝醒了曹操,曹操却一点也不担心,翻了个身子,继续不愿起来。
“哐当……”温暖的屋内被粗暴的打开了门,室外的寒气瞬间涌入。
卞氏跪在一边头都不敢抬。
曹嵩看了一眼只穿着薄薄的亵衣的卞氏,再看着床上,依然酣睡如常的曹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逆子,还不起来!”
床上传来曹操幽幽的声音:“父亲大人见谅,孩儿身患重病,不能起身,还请父亲大人恕……哈欠,能把门关上么?”
曹嵩都被气笑了,所有的仆人都捏了一把汗,自家的老爷可不是多么大度的人,一旦发怒,可是很难收场的啊。
没想到曹嵩却摆摆手,命令道:“你们都下去吧。”
“诺……”仆人依次退下,卞氏有些担心的回头望向曹操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