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子辩-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揽孔呕嗜ǖ靡钥购獬肌2⑶以诘胤缴洗笏涟才徘仔藕颓鬃宓靡粤缫恍┗九蹋⑶衣慊实鄣男枰
皇帝也厌恶了阳球,并且刘宏并不放心把兵权交给天天搞事的人。对于皇帝来说,边界可以天天打仗,但是中央部队频繁异动,这无疑是在挑拨着统治者的神经!
“阳卿还是劳苦功高,就平调到宫中任卫尉吧。”汉灵帝不知道他们的矛盾么?知道,并且知道的清清楚楚。帝王的手段就是平衡权术,他要依靠宦官,但是又不能让宦官只手遮天反而做大,那样还要他这个皇帝干嘛?
唐末的皇帝屡屡遭宦官废立,弄死的都不在少许,那样根本就是一个提线木偶傀儡!
而且,曹节今天这一出让刘宏心里不是很舒服,虽然随了刘宏的心意,这出有点唱的逼宫的感觉,让刘宏还是准备把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同样也是点点曹节,都是千年的狐狸,不用说透。
“陛下!”后面的中常侍程璜还想说些什么。
“陛下圣明,还望陛下早日下旨,以安民心。”曹节直接打断程璜还想再说的话,见好就收,曹节知道,这种事情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曹节要到了皇帝的诏书,立马吩咐尚书下令传召阳球接受任命,不得耽搁诏书。阳球还在在外拜祭陵墓,突然被被紧急受召后,还一脸蒙蔽。这个诏书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打雷劈。司隶校尉等于中央军分区总司令,卫尉虽然更尊贵,中南海保卫处总司令。但是此事宫中的军权被刘宏的亲信蹇硕死死的攥在手里,无论何人前去,都不过就是就是被摆空的架子。
阳球赶忙入宫求见汉灵帝,看见了满地的中常侍,便知道自己被他们给偷鸡,怒气冲冲叩头奏道:“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前虽纠诛王甫、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假如给微臣一月的时间,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说完砰砰砰的叩头,流血不止。
“卫尉可要,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刘宏揉着额头问道。
刘宏说的典故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酷吏王温舒,王温舒治理地方靠着严酷的手段动辄株连全家,用杀伐“治理”得地方“道不拾遗”。按汉朝法律规定,准许四季轮回的法则,秋冬行刑,春夏不准杀戮。王温舒却嫌杀的不过瘾。顿足叹道:“哎呀!假使冬季再延长一个月,我就可以彻底完成今年的杀人指标了。”杀人,对王温舒来说,已成为一种嗜好;人命,全被他视为草芥。
刘宏借此敲打阳球,不要总想着搞大事情。现在汉朝多灾多难,自己的儿子都跑去赈灾了,就你天天想着内斗,能省省事吗?
“臣……不敢当!”阳球一边说着不敢当却一直昂着头不接受诏书。
汉灵帝一拍案几,在殿上大声粗喝着:“卫尉扞诏邪!”(卫尉你想抗旨不尊吗?)
反复喝骂再三,阳球不得不受拜当卫尉。
看着气冲冲上了司徒刘郃马车的阳球,曹节站在高台之上团着手冷眼旁观着。刘郃,皇族又怎么了?曹节并不怕他,这年头,就算是带刘字的也不是不能死!天家的奴才只效忠天子,其他任何人都不是他们的效忠对象。
曹节看到了宫门,隐隐约约的似乎又看到了那摊抹不掉的血渍,瞬间精气神就如同被抽掉了。差点就要摔倒在地,后面两个曹家小辈赶忙上前,搀扶住了颤颤巍巍的曹节,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下了台阶,上了马车,那马车上似乎上面有什么印记,模糊之下只能看到车骑二字,曹节感慨的拍了拍栏杆,自嘲般的笑着摇了摇头。马车哒哒哒的离开了这个冷漠无言的皇宫。
“老伙计、老对手,咱,现在也只能为你做到这了,一路好走……”
“王家已经死绝了,你的仇看着咱们斗了这么多年的份上,你在地下看着,杂家一定帮你报!”
今天出门约姑娘心情美美哒,如果你们看到这篇章、我已经在车上~嗷呜呜呜呜……单身狼的怒吼
………………………………
第23章 太子舍人
“走吧。”宫外远远的地方有个年轻人也看着宫门口王甫的尸体,不停在抹眼泪。他的妆容被人精心打扮成了一个大胡子,不是日夜相处的人根本认不出这位昔日权宦公子,何苗走向前拍拍他的肩膀,并且递过一张地契。“离开这里吧,王萌,这是交州苍梧的五百亩地契。好好做个富家翁,不要想回来报仇了,王家就剩你一根苗。成王败寇,自古如此。”
年轻人点点头,背上行囊骑上马。跟着顺路的传信的衙役走往了南下的路上。回头望向巍峨高耸的洛阳城,眼泪又瞬间无言的流了下来,他知道,他这辈子估计是真的回不来了。从口袋里掏出两锭金子,用着从来没有赔过的笑脸。殷勤的说着肉麻的话请两个差役收下。以让他们路上多多关照他。一个从小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公子,经历了这次大变,真的长大太多了。因为,以后的路就只有自己走了……
“哈哈哈……”刘宏听完赵忠详细的汇报着刘辩的近况,摸着胡子哈哈大笑起来。
“辩儿,真的是,太过聪明了。”这句感慨刘宏没有说出来,但是是发自内心的复杂之声。
“密切关注,江夏黄氏、颍川钟家。下旨,命掖庭令毕岚协助皇子刘辩赈灾。无诏不回。”
刘宏说完又想了想:“命颍川太守何进回朝,任司隶校尉!”
“诺!”赵忠恭恭敬敬的行礼下去拟定诏书了。
收两家老子禁锢的党人若是再过,就是忌讳了。所以刘辩很识相的让刘宏派亲信宦官来帮忙,一是卖乖求抱抱。二是给刘宏吃一个保心丸,你儿子还是站在你这边的。最后搬离何家,天子注定是要做孤家寡人的!天子不可能让任何人束缚。
刘辩陪着钟繇入职,正好召集了所有的太子舍人,东陵商贾之子,充斥其中。听到了刘辩这位储皇子的召见。身体就如同过了电一般的跳了起来!
商贾,自秦一统天下,便成为天下地位最低的人,身份也就比城旦舂与鬼薪白粲这种犯了严重的罪行罚做苦役的犯人好一点。秦朝的时候认为好男儿应打仗建功立业,商贾什么的,是社会的渣渣。国家一有战事,就会抓商贾子弟前去服苦役。边疆驻守、运输粮草、打仗的时候是冲在前面当炮灰,可谓是无比的悲惨。
汉朝虽然比秦朝好一点,但是汉承秦制。好那么一点点,也好不到哪去。依然有“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的歧视商人的命令。
刘邦就是金融民科,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国家没钱了,一拍脑门,制钱,做的劣质铜钱用不了几次就裂成两半,可见质量如何。汉初的经济被搞的天下大乱,民生凋敝,连皇帝上朝的马都凑不齐同色。
直到吕后称制,才放松了对商贾的约束,津关开放,调整了刘邦时期糟糕的货币政策,为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的金融基础,不然文景帝如何敢三十税一这样宽松的政策收买下级百姓,让至今都有百姓念着他们的好!
对商人的约束放松了,政治上的环境也开始好转,材官制度开始出现,这个制度就是让商人可以花钱买官,但是是指定的皇帝的侍从官。
大商人们也希望自己的子侄能在皇帝身边多学学东西,毕竟,那是世界最顶级的政治殿堂,也可以给自家提供政治上的支柱。到了汉武帝时期就从材官中杀出了一个变态级的boss级的人物桑弘羊!其后延续至今的盐铁专营制度就出自这位大神之手。
刘辩早已经把所有太子舍人的名单看了一遍,但是还是有些失望。里面并没有在其后出众的冀州甄氏、徐州糜氏和蜀中吴氏子弟,基本还是阿秀基本盘南阳附近的大商贾和洛阳、长安的商人子弟。
“南阳高宏高元诗见过殿下。”
“东陵张时张道繁见过殿下。谢行谢子美等几位同僚抱病在床,难以出门,所以那几位同僚托我向殿下请罪。”
“……”
诸多太子舍人一一向刘辩见礼,刘辩也微笑着点头示意。心中却不由得冷笑,自己早就派人查明,谢行几人和这个张时本就不对付,自己抱团成了小团体。张时好心的“提醒”自己这几个人,可真可谓是好同僚啊。
“诸位莫慌,辩随元常先生而来,主要是想招募有志同僚助力赈灾。当然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若是有不愿的者,辩也不会强求他。但是参与进来要听元常先生命令,他的话就是我的话。”
刘辩并没有与他们客气,时间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就是那些灾民的生命,加上他们是助力,不加上他们刘辩也能单独开这趟车。刘辩这趟来是收下自己的基本盘,并且帮人在外地的钟繇立自己的团队!
刘辩的话让他们有些沉默,也有些失望,也有些明白的所以然。
找他们打秋风的官员不是一两个了,用一些虚无缥缈的承诺,然后吃干净的抹嘴不认,让他们失望的也不是一两次。但是向刘辩这么直接的吃相倒是第一回。
地主家也不会让他们这么折腾啊,并且还要听从一个同等级的同僚的命令,对于年轻气盛的这些商贾才俊来说,更是会心中不服。
钟繇十分感动,没想到刘辩会一直帮他撑腰。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钟繇挺着腰杆环视着诸位舍人,谁是盟友,谁是敌人呢。
“东陵谢行谢家……愿随,殿、殿下!”门口有个虚弱的声音传来,几个仆人搀扶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年轻人挣脱仆人的搀扶,扑通一声跪在了刘辩的面前。
刘辩的眉头一挑,小手撑着脑袋:“汝就是谢子美?”
“正是在下,殿下,小臣抱病在身,未能如期而至,还请殿下恕罪。”谢行脸色枯槁蜡黄,到不像假病。
“无妨,无妨……”刘辩和颜悦色给谢行赐坐。千金买马骨,谢行是第一投诚的人,刘辩又怎么会因为这样的小事怪他呢。
谢行一坐下便恶狠狠的怒视张时,张时却笑嘻嘻的遥敬了谢行一杯。这更让谢行捏紧拳头想揍他一顿。
自己两天前被邀去喝花酒,张时却正好在隔壁出现,虽然两人矛盾都已经激化,但是商人就是背后互掐的再严重,表面上也是客客气气的。
张时也并没有和谢行多聊,只是请了谢行喝了一杯酒,两人就分头不再见了。但是自从喝完花酒回去以后,谢行便一直拉肚子,都以及拉到虚脱,恨不得把自己的肠子给拉出来,听闻刘辩传唤,自己却不得行去。谢行思来想去,最大的可能便是张时害的自己!
………………………………
第24章 外挂
刘辩的收获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也在刘辩的意料之中。商人大多是朝中大官的白手套,若没有上头人发令,小兵怎么敢乱走呢?
南阳的高家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功臣之后所控制的商贾。阿秀对待功臣并没有大肆杀伐,大多数功臣都得以安度晚年,但是老子英雄儿混蛋,到了汉末,西汉的功臣之后都不少粉墨登场,而阿秀的功臣之后却都成了躺功劳薄啃老祖宗老本的纨绔子弟。
他们已经是汉朝政坛的败将,早已经远离了纷争,没事嗑嗑五石散,这趟浑水他们自然不会去趟。
京中大族更是遍地走,他们更是谨小慎微,他们也不会得罪刘辩,但是也不会下注帮刘辩。刘辩所争取的是富贵险中求者,自吕不韦奇货可居,投资秦异人得以以一介商人,坐上丞相之位置,不乏商人开始投资学子,期待等他们坐上大官,再去十倍百倍的反哺他们。这种“习俗”延续到宋明朝更是变成了“榜下捉婿”之类的……
刘辩此举只不过在告诉世人,他刘辩,不甘于只当个皇子了,愿意下注的,赶快下,过了这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自古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容易。
那些商人子弟也并不敢得罪如今如日中天的皇子,各自资助了刘辩一些钱财,死死不表明有上车的意思。送别了那些舍人,刘辩和钟繇、谢行几位按主次坐下。
钟繇向刘辩拜道:“殿下,钟氏一族会全力支持殿下,我已快马命家人开始收购粮食,半个月后,第一批粮食应该就能进入关内。”
谢行也上前表决心:“谢家起步愿出黄金两千金,并且帮助殿下全力在关中收购粮食。”
刘辩哈哈一笑:“卿等忠心,辩并不起疑。《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刘辩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纸来,交给钟繇:“按此法需大量人力,雇佣灾民,他们自己有谋生手段,如何会需要朝廷救济呢?”
“哦?这是?”钟繇好奇看着从刘辩手上拿来的这张洁白细腻的纸。虽然蔡侯纸已经问世,但是还是厚薄不一,粗糙、易碎。就如同现在的草纸一样发黄。所以,汉朝人用的还是竹简和丝帛来书写。丝帛是多么奢侈的东西,现在下层百姓穿的可都是麻衣。真正能进行书写的纸张应该到东晋才开始发明出来。
“造法:砍伐成熟的竹子,捣烂沤泡……”钟繇约看呼吸越重,一个书法家怎么不知道如果这样的纸的出现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在刘辩的示意下又将这张纸交给了谢行。
谢行作为商人之后,嗅觉更是灵敏,瞪大了眼睛道:“此法,谢家愿意用全部家财交换。绝无二话!”
谢行现在更是觉得自己的投资无比的明确,若是此法以后能交给谢家使用,便就是万世立家之资。这次的买卖就值得谢家拿全家去赌!以后张时、高宏恐怕连哭都哭不出来。曾经有份荣华富贵摆在我面前我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后我才后悔莫及……
刘辩智珠在握的摆摆手道:“此事断不可外泄,元常先生帮我写一篇奏折,告知父皇将此法归功于陛下。”
“诺。”钟繇拜道。
“子美,辩不需要汝的黄金,听说谢家的布匹生意做得很是强盛,我需要的是谢家的那些能干的管事,汝去将他们招募过来,让他们管理灾民,制纸,待到纸张开始售卖,再随谢家的店铺和我的同福客栈铺货到天下!”
“殿下圣明!”
颍川太守府内,大小官员焚香摆案,跪拜于地,
“皇帝诏:自朕奉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国家兵卫之设,所以分理军政,长贰皆以武臣处之,颍川太守何进,勤慎可嘉,宜锡宠恩,任授司隶校尉之处,钦此。”
宣旨的太监笑道:“何校尉,皇恩浩荡,加封九卿,恭喜啦!”
为首的官员爬起,裤腿上的尘土都不拍,雄壮的脸上一脸憨笑的从袖子中塞给了太监一大锭金子:“多谢公公劳顿,后院还备有酒水、薄礼,还望公公笑纳。”
太监摸到了手中这么重实的黄白之物,顿时更是眉开眼笑,连道:“好多,好说。”将圣旨交于何进,闲聊几句后,便和随行的车仗前去用宴。
“恭贺大人高升!”属官们聚拢上前恭贺着这位任职还没一年的太守大人。看看人家发家的速度,几年时间就从一个杀猪的窜到了九卿之位,不管是哪个朝中官员,就是打鸡血也追不上啊。
“哈哈哈!”豪迈的笑声让人觉得此人直爽豪气,值得绝交。虎背熊腰的何进向众人一拜,“诸位若愿意追随何某,同去洛阳,何某定不负诸位!”
有些官员鄙视着何进靠妹升官,但是有些人也贪图着何进这条晋级大道,大喜的拜道:“愿随明公!”
何进将下拜的众人一一扶起,亲切的交谈,已来收抚新投靠之人的心。招呼完天使之后,何进迫不及待的出门直奔颍川荀家。此处有何进心中的大才,荀爽!
“荀氏八龙,慈明(荀爽字)无双。这次吾一定要征辟到你!”何进兴致满满。
颍川荀氏出身于战国名震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荀子之后,到了荀爽这一代已是十四世子孙。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何进一到颍川拜会诸大家族,一下子就被荀爽的才学给征服了!瞬间就粉了荀爽,他感觉这就是上天派于他的张良萧何!
但是荀爽压根看不上何进。对何进那是敬而远之,这让“追星”的何进苦恼不已,不能和自己偶像“在一起”简直是一种折磨,如今天赐良机。以及身为九卿的何进或许能够进入荀爽的“心”吧……
………………………………
第25章 荀爽 荀攸
“恭喜何校尉,恭喜何校尉。”荀家门口的管家和兴致勃勃的何进打着哈哈。
“多谢多谢。老伯,慈明先生在吗?”何进热切的眼神中泛着光彩。
老伯的后脑勺满是热汗,这家伙来的太勤了,弄得荀家上下不厌其烦,但其本身又是颍川的父母官。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如同一块狗皮膏药。爽老爷每天听着何进来的声音都快神经衰弱了。
本来想着这家伙要被调走了,荀家真的岁皆大欢喜。没想到,这杀猪的家伙又来骚扰了。头疼。
“慈明老爷应邀前去承彦公那了。”管家陪着笑道。
“承彦公?”何进没想到是谁。
“就是荆州名士黄承彦啊,黄公邀请慈明老爷前去论经谈道。我家老爷与承彦公素来亲近,承彦公又派人上门来请,不得已,慈明老爷只好随去了。”
“啊!”何进未想到,一日不见,再见就要是诀别。急忙问道:“慈明先生走了多久?往哪走?”
“这……”管家有些吞吞吐吐。荀爽走之前吩咐过了,如果有人要来送行或者找他,万不可暴露他的行踪,尤其是咱们的颍川的太守,何进!
“说呀!”何进有些着急的上火。
“荀伯,与何大人说吧,吾也要前去与叔祖父告别,不如何大人一起同行吧。”一翩翩于世独立的青年男子从荀府内微笑的走出来。
“公达公子。”荀伯有些惊讶。
“多谢公达兄!”何进大喜,他早就混熟了荀家,把荀家上上下下都给认识了个遍。
此人姓荀,名攸。虽然年纪已经二十多岁,但是却属于荀家小辈,父亲荀彝,曾任州从事之职。早逝,荀攸从小失去父母。是代理族政的叔父荀衢抚养他长大的。他的叔父又有个堂兄弟,被曹孟德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但我更认为他岁曹孟德的萧何。
荀攸的祖父荀昙当过广陵太守。荀攸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去世,过去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来要求为荀昙守墓。
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趁着晚上睡觉的时候趁机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隐藏自身。从此人们对荀攸另眼相待。
“公达兄此去何处?”何进有些好奇的问道。
“洛阳。”荀攸望着北方的洛阳方向有些出神。他想起钟繇给他写的信。
“现今有大乱之像,汉室倾危,殿下有明主之姿,尚不是早夭之像。公达避于家中读书,何不奋起勇进?辅佐明主以重定江山,庶竭驽钝,攘除奸凶,食汉禄百年,报效家国。”
荀攸自己并不是一条咸鱼,他知道,国家之下隐患重重,但不说外族屡屡叛乱,且说现在老是混在灾民堆里出现的太平道。他们真的是只为了平白无故的救助灾民?
他们所崇拜的大贤良师张角到底想干什么?汉中又开始有一个叫张陵的人所创立的五斗米教。云梦泽里的强盗,泰山附近名为豪强实为匪徒之人。荆州的宗贼。这些还是只是汉人的地方势力。一切都在表明,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在大幅度的衰弱。有些地方的统治都以及名存实亡。
但是,荀攸还是对于汉朝抱有希望的。董卓之乱,关东兵起,董卓迁都长安。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刺董。但是事情败露,荀攸却能整整齐齐的被抓进去,然后又整整齐齐出来。也算荀公达有本事。
荀氏一族如今现在还在观望,但是,他不想观望了。他是荀氏如今最小的一辈。但是都已经而二十多岁了。古代男人十六而成年,自己却一事无成。在这个寿命很短的时代。荀攸不想抱憾终身的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一辈子。
自己父母死的早,自己应该独立自主。荀攸这一段时间经常前往同福客栈,这里是颍川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同福客栈会将四面八方的消息随着自己的网络流转到下一个地方。
荀攸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如果想要消息,同福客栈不收一分钱,必定全力为自己打探。并且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他的手上。他只知道,在颍川有同福客栈这个待遇的人只有寥寥数人。
他也在观望,不知道在何时起,洛阳传来刘辩的消息开始变得眼花缭乱。一重来都低调的皇子,开始强势登场,不断的刷新着整个汉朝疆域的人对他的存在感。最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