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情史-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此,他忍不住想狠狠地捶一下床铺。不过。略动一动,两只手都钻心地痛。昨儿贾俊不禁打断了他一条好腿,连两只手都受了伤,有手指被打断。因此,他也只能在心里咒骂诅咒贾家的人了。
从那一日后,贾青石果然每日去小湾镇,请郎中给麻荣疗伤,买合适他吃的食物给他吃。只不过,他一切都是以尽量省钱为标准,麻荣用的药,吃的东西都是最便宜,最简单的。老实说,他打算把这五两银子用上一年半载的,麻荣越晚好,那自己的小女儿给的一两银子的生活费不就落到了他的口袋里了吗?并且,他还想,要是麻荣身子给拖垮了,不好了,以后自己的女儿就能重新嫁人,说不定还能再收集个彩礼钱呢。不能让自己两个女儿都被麻荣拖累了啊。一个要天天伺候他这没用的残疾,另一个还要每月出一月的银子的生活费。这种不划算的事情他绝对不能干!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
丷离弦闻声澈丶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8…1703:12:31
jc扔了一个火箭炮 投掷时间:2014…08…1611:38:57
谢谢支持!
说一下,我把以前防盗的章节题目和提示重新弄了一下,便于大家阅读。
………………………………
第74章 旺家的姑娘
姐妹俩彼此一笑;这就分了手;一个转往东边;一个转往西边。陈澜一路回到锦绣阁;一进门就径直到了后屋暖阁东次间里头;连大衣裳都来不及脱,直接坐在铺着墨绿色兰花纹样大褥子的炕上;又接过芸儿捧上来的热茶一口气喝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气来。
“今天怎么这么冷,才在外头走了这么一阵子,简直要冻僵了!”
“是冷;这天若放在外头,能冻死人呢!”
芸儿笑着服侍陈澜换了衣裳,正预备问两句今天去蓼香院的事情,刚刚打发走两个三等丫头的沁芳就寻了个借口拉了她出去,东次间里只剩下了一个红螺。舒舒服服靠在炕椅靠背上的陈澜饶有兴味地打量着红螺,突然开口问道:“你真不想去王府?”
红螺一路上就是怔忡沉默,刚刚进了屋子也没有一句话,此时,她打了个激灵,随即就走上前跪了下来,又面色坚决地摇了摇头:“奴婢不愿意,所以,多谢小姐救了奴婢一条性命。今天若是老太太执意,奴婢……奴婢只能一头撞死在那。”
此话一出,原本只是想试探试探的陈澜顿时愣住了。她起头瞧着红螺仿佛是不情愿,于是一时恻隐再加上心里的那一丝憋气,于是开口搅黄了这件事,却不知道红螺竟是存了这样刚烈的想法。沉默良久,她方才问道:“为什么?”
“从前,我家里虽不富裕,但守着百十亩田,也还过得去。可爹一死,大娘就把我娘和我赶出了家门。娘和我投奔了舅舅,后来娘病死了,县城的周举人又上门讨我做妾,那时我还不到十三,舅舅却满口应了,还收了人家五十两!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一气走了一晚上夜路到了州城,谁知道竟是遇上了拐子。想尽办法逃了一回,结果两个同伴却落到了更苦的地方,到头来我还是把自个卖给了人贩子,这才进了府。在外头的时间长了,知道不止我苦,还有别人也苦,我已经认命了……可只有一条我不想认!”
红螺突然仰起头来,一字一句地说:“哪怕是嫁了癞子瘸子瞎子,我也绝不给人做小!我娘那一辈子苦楚,我落得今天,虽说是我舅舅贪财,可也是因为我娘宁可退婚,也不肯嫁平头百姓!她临去时已经后悔了,我不想再学她一辈子后悔!”
听着红螺那斩钉截铁的话语,陈澜终于坐直了身子,随即伸手把她拉了起来,又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了,你有这心志,这也算遂了你的心。只是,没想到我随便找了个你说梦话的借口,珍珑竟是附和了,这也是你的运气。”
“珍珑姐姐一直都不想一辈子做丫头。”红螺摇了摇头说,“我早就知道她的心愿,所以二小姐要了她,她立刻就应了,因听说二夫人许了她,说是等过一阵子,设法抬了她给二老爷做姨娘。只这毕竟是还没有几分准的事,如今晋王妃亲自来要人,她自然高兴还来不及。她说我说梦话,自是怕我去了,碍了她的路。可人各有志,如今的我却是只有感激她的道理。若没有她附和小姐,今天的事就说不好了。”
陈澜自然知道,那会儿只有自己一个人开口不过是枉然。只是,知道红螺对珍珑只有感激没有怨恨,她对这个丫头就更满意了。还不及说话,红螺就突然又跪了下来,对着她端端正正磕了三个头。
“从今往后,奴婢一切都听小姐的!”
从言到行,陈澜自然看得出这其中的决绝。不管如何,今天能得一个红螺,便是足够了。在丫头中的寻机敏聪明的容易,但心性正派坚毅的,却是打着灯笼也未必能找到一个。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各处田庄照例向侯府送了年例田租并米粮和各色瓜果菜蔬来,铺子上也收拾了各色物件杂货敬上各房的主子,就连丫头们也都换上了簇新的冬袄。侯府常例,赏钱都是等守岁时分等散发,所以小年团圆夜不过是随例赏赐吃食。吃不完的饭菜是一帮媳妇婆子们拜领,而大小丫头们则是各色果子蜜饯。
吃过晚饭,除了陈玖仍是一如既往地早早告退之后,马夫人和徐夫人以及各房的孙儿孙女自然仍少不了陪着朱氏说话。这也是除夕之前的惯例了,只相比满屋子莺莺燕燕的小姐们,几个少爷却沉默得多。别个公侯伯府的太夫人都是喜欢孙儿,朱氏喜欢孙女却是有名的,因而京师的诰命夫人们甚至常打趣说,托生在阳宁侯府的女孩儿最有福。
这会儿也是如此,朱氏的暖榻一左一右坐着陈冰和陈澜。以前这两个位子要么没人,有人时就都是二房两姊妹占着,如今突然换了长房的陈澜,家下人等自然各有各的猜测。就是陈澜自己,也越发谨慎小心。毕竟,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朱氏这位祖母从前对她素来淡淡的,这些天突如其来的看顾,必然还有其他原因。
相比能说会道性子活络的陈冰,陈澜的话仍是不多,只偶尔插话。这时候,朱氏正笑吟吟说着年后元宵晋王妃又会邀约各家亲友女眷去王府赏梅,陈冰立时欢喜得笑着拍了拍手。
“今年年初的时候,王府那红梅林开得漂亮极了,火红火红的,精神得了不得。而且人又多,又热闹,我都惦记好些日子了。老太太就是不说,我也涎着脸想求恳着去凑个热闹呢!”她一边说一边示威似的瞧了陈澜一眼,似笑非笑地说,“说起来,那会儿三妹妹正好病了,没能去成,倒是可惜得很。不过去年那次赏梅的时候,大伙儿即景联句,三妹妹却偏生答不上来,如今苦读了两年的诗文,听说病了还不忘看书,此次应该能大放异彩才是。”
面对神采飞扬的陈冰,陈澜语气却依旧闲淡:“就算我苦读诗书两年,也成不了才女,哪里比得上二姐姐,顶多也就是献丑罢了。再说,这些天我看的也不是什么诗词,只是一些四弟找来的前代名士留下的游记杂文,不过消磨些时间罢了,哪谈得上用功?”
前头一句话说得陈冰面露得色。而听到后头一句,朱氏突然问道:“你怎会想起看这些?”
陈澜见朱氏丝毫不奇怪,便知道老太太应当是早就知道了。毕竟,这侯府中人多嘴杂,她不管做什么都很难逃出人的观察,还不如老实一些。此时此刻,她就笑答道:“我在诗词文章上头就算再下功夫,也比不了姐妹们,还不如不费那功夫了,难道诗写得好还能成了李杜?这几天正在读柳河东的《永州八记》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读着仿佛身临其境。至于那些笔录新语,语意新奇,毕竟是史话,看着颇有趣,老太太可别笑话我没见识。”
“罢罢,只要不是那些祸害人的小说话本,随你喜欢看什么。”
一番话说得朱氏莞尔,陈冰也只得陪着笑,却趁朱氏不注意讥诮地冲陈澜冷笑,陈澜只当做没看见。朱氏却没留心两个孙女在自己背后的小动作,而是又轻轻咳嗽了一声:“王府那边还捎信过来,说是今年请的人比往年多,除了你们大表姐的韩国公府,咱们家世交的东昌侯、永平侯、广宁伯四家之外,还有应国公、南阳侯、襄阳伯等等好几家人,听说晋王爷还给其他几家王府递了帖子。而且这回不但请女眷,晋王爷那儿还有文会。”
朱氏这么一说,屋子里的人顿时面色各异。王妃那儿请这么多女眷,必然和往年不同,各家年纪相仿的千金聚在一块,长辈们相看之余,兴许不少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而男人们能得晋王青眼,自然是天大的好事。毕竟,如今太子之位还空悬着,晋王乃是大热门。
然而,赏梅也就罢了,文会的事马夫人和徐夫人却不太热衷。二房没有儿子,这也是马夫人最大的心病,幸好丈夫陈玖还年轻,姨娘通房也不少,于是这事只能午夜梦回时叹息上一阵;三房倒是有三个儿子,可嫡子这么小,放两个庶子出去争脸面,徐夫人也不太乐意。
于是,妯娌两人对视一眼,坐在左下首第一张交椅上的马夫人就恭敬地问道:“老太太既如此说,回头我也得给她们姊妹几个好好预备预备。只哥儿们都小了些,那文会是给打算科举的士子们准备的,他们去了也没意思。姑娘们究竟去哪几个,还请老太太示下。”
朱氏瞧了一眼下头的孙儿孙女,突然冲着陈衍问道:“衍儿,你想不想去?”
陈衍人是坐着,可心里却在寻思元宵与其去和那些没意思的人混在一起,还不如想办法溜出去看花灯,能带上姐姐就最好了。直到一旁的二哥陈清用胳膊肘撞了一下他,他才茫然抬起头来,却是朱氏重复了一遍他才回过神,随即就摇了摇头。
“去了也是给那些酸书生当陪衬,我不去。”
此话一出,满屋子人都笑了起来,朱氏笑话了他两句,又看着陈清陈汉说:“你们哥俩还小,去看看本不是坏事,但就像衍儿说的,给人当陪衬没意思,以后若是骑马射猎,我一定放你们出去见识见识。”
陈清陈汉一个十三,一个十四,对文事本就不热衷,此时自是双双应了。文会的事虽是就此作罢,但赏梅的事却还得决定。可每家都是有定例的,哪怕子女再多,等闲也不过是三人。所以,除却陈澜这四姊妹之外,三房的另两个庶女虽是心里渴望,面上却一点都不敢表露出来。果然,朱氏一一扫了底下的孙女们,微一沉吟,就笑着说道:“这样吧,三房各挑一个,长房自然是澜儿,二房是冰儿,三房则是汐儿,就这么定了。”
一句就这么定了,尽管马夫人徐夫人各自都有各自的不乐意,也只得赔笑答应。而坐在下头的陈滟则是死死捏着帕子,好容易方才不把面上的失望流露出来。一大群人又说笑了一会,就有媳妇来禀报时辰,马夫人徐夫人便领着小辈们送了朱氏去安歇,这才各自回房。
回到紫宁居,马夫人把两个女儿都叫到了上房的东间,又让心腹丫头玉屏在外头看着,便冲着陈冰问道:“从前不论什么事从来都少不了你们姊妹的份,这几天究竟怎么回事,怎的老太太突然事事护着澜丫头了?”
陈冰素来得马夫人娇宠,这会儿哪里在乎母亲的冷脸,上前抓住了她的胳膊挨着在炕上坐下,随即没好气地说:“谁知道老太太是怎么回事,先是把大表姐赏的金簪多给了她一对,然后又是天天送这个送那个……也不看看那是个扶不上墙的泥阿斗,上回原本王妃几乎都要带着红螺走了,偏她多话,硬生生搅和了自己丫头的好事,指不定那红螺怎么恨她呢!别看她今天说得好听,每次赏梅都少不了即景联句,她要是答不出来,丢脸就丢大了!”
马夫人细细一寻思,想想锦绣阁那边传来的消息也就是说陈澜伤愈之后成了书呆子,别的并没什么打眼的,也就释然了,这才板脸看着陈滟:“你虽不是我肚子里养的,可平常我看你也和看冰儿差不多,你也得自己争气些!澜丫头虽说是长房嫡女,可没了爹娘,谁乐意结这门亲事?你怎么说也是阳宁侯千金,平日举止大方些,还怕老太太不喜欢?下去歇着吧,好好想想我的话。”
陈滟闻言低垂了头,什么也不敢说,行礼之后就告退了出去。她一走,马夫人才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脸,对陈冰千叮咛万嘱咐,又商量了一会到时候的衣裳首饰,这才放了人出去安歇。等不多时祝妈妈亲自掌了灯上来添火,她又把人留了下来。
“你说,上回晋王妃来要走了珍珑,是不是老太太察觉了什么?”
祝妈妈闻言一愣,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随即便摇了摇头,又陪笑道:“夫人想得太多了,这只是事有不凑巧罢了。老太太要知道夫人想的是珍珑她爹的那几个铺子,直接寻个理拒绝了二小姐就是,何必那么大费周章?只不过珍珑那丫头还真是有福气,我特地去
早几天起,阳宁侯府内外就换了对联,收拾了宗祠并内中供器,请了神主,各院上房也重新经过了一番摆设打扫,除了不管事的少爷小姐们,上上下下全都是忙得脚不沾地,外院小厮连走路都是用跑的。阳宁侯陈玖亲自领来了年例的二百两白金恩赏,早早供在了宗祠中,而其余的族人也少不得上府里领了过年的节物,又问明了开宗祠的日子。毕竟,族人无论贫富贵贱,这一天都是得穿上好衣裳祭祖的。
………………………………
第75章 打猎〔1〕
“网鱼捉虾就算了;我在我们县城外的河里也见到过人家拿网子网鱼。若说是去钓鱼,我还想试一试。”赵莲儿闻言果然来了兴致。
“钓鱼?这会儿外头冷,去小湾河边儿一坐呀,被那河风一吹;保管你手冻得拿不稳钓竿儿。要是夏天还好,夏天来我就带你去,找个树荫下一坐,河风吹着别提多舒服了;要是鱼儿再咬钩儿,吊起来几条;拿回家做醋鱼;啧啧……”
赵莲儿见贾春这么说着;眼里仿佛有夏日小河粼粼波光一般,在这波光里跳跃起数尾鱼儿,而脸上也有河风拂面的惬意之感,便不由得也被她深深感染了,就说:“春姐姐,那来年夏天我陪你回来,一起去钓鱼吧?”
贾春一听那眼眸更亮了,就伸手出去抓握住赵莲儿的一只手笑道:“好呀!”
可随即想起了什么情绪复又低落道:“可我也不晓得明年能不能离开戏班子呢?哎,钓鱼这些都是小时候玩的了,长大了,越来越忙,成天忙着唱戏挣银子,想着银子挣够了,找个喜欢的人一起过闲散安稳的日子。如今啊,这喜欢的人倒是有影儿了,只是银子还远远不够呢。”
“那你觉得多少才够呢?春姐姐,你也别嫌我年纪小,也别嫌我头发长见识短,我觉得这世上的银子挣不够呢。只要能丰衣足食,上能养活爹娘,下能养活儿孙,对于咱们这样的小百姓来说也就是好日子了……”
贾春直直地望着赵莲儿,认真地听着她说话。等她说完后,沉默了半响忽然只觉醍醐灌顶一般,似乎对以后的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不再迷茫了。便霍然站起,兴奋地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儿,最后站在蹙着眉不解地看着她的赵莲儿跟前快活地说:“莲儿,就是因为你年纪小,不会东想西想,所以啊你说出来的话往往能直接说到点子上。”
赵莲儿不好意思的笑一下道:“这也是我娘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不过现捡起来跟你说一说罢,你快别夸我了。”
“不管是你娘常念叨的还是你随便捡起来说的,我都觉得给我解决了难题呢。的确这世上的银子挣不够,我呢,一年两年的年纪也大了,再往后也不如年纪小的女孩儿们受追捧了,一年一年挣的银子也就少了。所以我想,等我攒下的银子够我们在桃林村附近再买几十亩地,弄个果园什么的,修个小院子。我和你以后就回乡下来过点儿我们想要的安稳闲散的日子。要是你想在城里住,我们也可以在城里买个小房子,做个小买卖什么的。只是,我还是觉得咱们两个女子在乡下要活得容易些。”
赵莲儿立即懂了贾春说得容易些,是指在城里两个女子在一起很容易被那些无赖纠缠。而在乡下,因为有爹娘兄长等,就比较安全一点儿。以前她觉得乡下地方偏远,又不如城里人烟稠密,还不如城里干净,觉得还是住在城里好些。可是自从和贾春一起到她乡下的家里住了几日后,发现乡下也有许多比城里好的地方,就是来往的人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得香,睡得好,没有城里的许多无赖纠缠,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
“那再过几年攒点儿钱,我们就回乡下来吧,我陪你。”赵莲儿笑眯眯道。
“我是觉得让你到乡下来住,委屈了你。要不咱们过几年再说,要是以后挣得银子多些,我们在城里再买个小房子住。想来乡下了,也可以来乡下住,这么着两全其美,你说好不好?”
“当然好,我都依你。而且我想,等咱们去城里了,我去接些绣活儿来做,也挣点儿银子攒起来。”
“算了,我不让你做那个。你以后绣什么东西就只跟我一个人绣就行,绣活儿做多了伤眼睛,我可不想媳妇儿漂亮的眼睛以后不好看了。”
贾春说着就搬了个凳子过来挨着赵莲儿盯着她的眼深情款款道。
赵莲儿被她看得心咚咚乱跳,便不好意思垂眸下去嗔怪她,“你这人怎么说话,一会儿说着就不正经了呢。”
口里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是很欢喜,因为眼前这个人心疼她。可是自己是真想为她分担嘛,自己除了绣活儿好些,其它的也拿不出手了。于是就把自己的这个意思跟她说了。贾春想了想便说:“你绣活儿好,也不用自己做呀。可以去大的绣坊接下来一些活儿,然后开个小绣房,把手上的活儿发给街坊领居那些在家的妇人做。等她们做好了收了来,再去交给大的绣坊,这样你不用自己做伤不了眼睛不说,我估计赚的银子还要比自己做绣活儿挣得多。”
“呀,春姐姐,你真聪明。这法子倒是好,而且一定比我自己做赚得多……据我了解,在吴县……”赵莲儿就把自己晓得的吴县的大的绣坊的一些工价,还有小绣房活儿的价钱,还有自己做的绣活儿得的银子,这些一对比,很快就算出了中间的差价,以及多少人能赚多少钱。
最后赵莲儿道:“只是我想开个小绣房,一开始还是要银子租房子,买针买线,以及接活儿,派活儿。或者要三五个月以上等派发的绣活儿都收回来了才能赚进银子呢,这拖的日子有点儿长……”
“你要真想做的话就做,至于做这买卖的银子我还有,我想二三十两足够了,要不我们过几日回昆山去就把这买卖做起来?”
“可我担心,要是做不好,亏了怎么办?”
“你不做怎么知道做不好,这买卖要的银子也不多,别怕,我支持你。”
得到了贾春的鼓励,赵莲儿信心满满,便一口答应,“好,那我们回昆山,我就去把这买卖做起来!”
两个人计议已定,贾春就又说起了去桃林村后的小青山打猎的事,说这小青山里头有些什么样的猎物等等,村里的后生们又是如何打猎的,还有她小时候又是怎么跟着她哥,还有她爹去山里打野兔子野鸡什么的。赵莲儿听得津津有味儿,自然最后就说:“那春姐姐,你带我去你们村后头的小青山转一转,我想瞧你们打猎呢。”
“行,那我去跟我娘说一声,让她找几个我们村子里信得过相熟的后生带我们一起去。我去把我哥的弓箭拿来练一练,也许明儿能给你猎个兔子什么的呢!”贾春一口答应。
赵莲儿惊,望着贾春问:“春姐姐,你还会射箭?”
贾春挠挠头,道:“小时候跟我爹,还有我哥他们学过射箭,一起去山里,我也试着射过几回猎物。后来大了出去学唱戏,就没怎么摸了。我们村庄里许多后生会射箭,猎个野鸡兔子什么的。就连我爹和我哥也会,只是我爹年纪大了,最近两年不去了。而我哥成了亲,有了媳妇儿孩子,又要忙农活儿,也不到山里去了。毕竟猎兔子野鸡什么的算是不务正业,猎到了也卖不了几个钱,还耽误功夫。一般家里有事儿的村民谁去弄这个,也只有那些半大小子什么的爱捣鼓这些,纯碎是玩儿。”
“那你把弓箭拿来我瞧一瞧,看是什么样的?”赵莲儿好奇道。
“你等一等,我去我哥那屋子里拿。”贾春笑着应了,站起来快步走出了屋。赵莲儿等了一会儿,就见贾春重又进了屋,手里拿着一把弓箭,还有个装着数支羽箭的皮袋子走了进来。
“莲儿,你看,这就是我哥以前用过的弓箭,好几年没用了,上头好多灰呢。”贾春一边笑着说话,一边就把手里拿的弓递给了赵莲儿。
赵莲儿接过来一看,见这是一把竹弓,弓弦看起来像是牛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