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布衣天国-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问官人身旁可愿容小女子相伴?”

    高影疏负手翩步走到安逸的身旁,温婉的问他道,

    安逸转过头看着她,那布满落寞的脸上还是挤出了一丝苦涩的笑意,他伸出手牵过高影疏,然后双臂支撑着上身半俯在墙垛上,低着眼神轻叹道:

    “我曾经一直的愿望就是做个闲逸的人,带着欣儿在乡间田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事与愿违,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总是围绕着我,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或许因为我就是这片天下的主角,这些纷扰才会找到我,由我去解决,也许只有我才能解决。我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会向着我想的、我愿意的、我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去,但是。。。。。。。。

    在一线天被耶律休可绕过大军奇袭成都的时候,我才明白,在每个人的心里,自己都是主角,当他们每个人心中所想、所愿意、所希望的事情与别人相反时,上天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来做红花,另外一个难免沦为陪衬,或许之前上天给予你的一切闪耀,都只为让你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做一个称职的绿叶而已,什么事情都不是我能做主的。

    就像这成都,若是得城不失,或许本就不该有失,若是城破人亡,那也都是命中有此一劫,与我安逸并无干系,因为我连自己心爱之人都保护不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在高影疏的眼里,安逸从未见过如此挫败之感,柳思意的死就好像瞬间剥夺了他身上原有的一切自信和勇气,带着他一步步的走向沉沦的深渊。。。。。。
………………………………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退敌之策

?    第一百三十九章·退敌之策

    高影疏没有直接劝让安逸节哀之类的话,因为从上次关于妻妾之论时,她就清楚在安逸的心中柳思意和她一样,从未被当做妾室对待,而是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

    所以才会导致她的逝去,直接从心底撼动了安逸一直认同或是坚持的东西,让他一时间走入迷茫。

    “你觉得,在耶律休可的世界里,他是红花还是绿叶?”

    “至少在一线天战场的时候,他才是主角。”

    “那当你带着先锋营进入成都,剑指蓝天,众人皆以你为白虎神而为你欢呼的时候,谁才是主角?”

    安逸默然不语,

    高影疏莞尔一笑,继续说道:“我觉得你说的对,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自己的主角,虽然人生如戏,但是这片天下不会只有一场戏,也就不会只有一个主角。

    在寒窗学子的眼中,那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状元郎是他们心里的主角;但是在浴血奋战的西北前线,功成冠翎归故里的人,才是他们心目中的主角。因此,每个人因为自己所处环境的不同,对于主角的定义也是不同。”

    安逸倒不是很认同高影疏的说法,反驳道:“那照你如此说来,这天底下的主角不是有千千万?那城隍庙里的乞丐里面,岂不是也要有一个自以为是的主角?那这个主角跟金榜题名的状元郎可是云泥之别了。”

    “那是因为舞台不同。主角和主角之间却会因为舞台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在简陋的露台上唱着独角戏、而有的人可能会在一次次的蜕变中登上最大的戏楼。”

    “那你说,我现在是在一个露台上?还是在一座大戏楼里呢?”安逸饶有兴致的反问高影疏道,

    高影疏则也把双手轻扶在了青砖墙垛上,美眸远眺着远方,答道:“这不重要,无论你是在哪里,都不是你自己可以左右的,也没有人会告诉你你正处在哪里。但是上天是公平的,每一次主角之间的对碰,在产生一片绿叶的同时也会诞生一株鲜艳的红花,只要能够让自己不断的胜出,你就会前往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舞台,最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再拥有能和你相媲美的对手,因为你,已经是这片天下最大的主角。”

    安逸看着高影疏笑了笑,

    “现在的你倒像是一个谆谆教诲学生的老先生,一点都不像一个王府的千金。”

    “我从小就在王府里长大,耳濡目染了太多了皇家里为了做那个主角而父子相杀、手足相残的事,我只是不想你跟他们一样,走进死胡同。”

    安逸思?片刻之后,才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我原本以为你会劝我不要纠结于儿女私情,以大局为重之类的话。”

    高影疏轻笑着摇了摇头,

    “如果你可以轻易的放下她,那我反倒觉得,影疏的这颗心到底是错付了。”

    安逸浅然的一笑,然后手臂轻舒将高影疏的香肩揽入怀中,轻叹一声道:“终究还是我对不起她,当时就应该把她留在府里,五谷教的事我来解决就是。”

    “如果她能够把五谷教的事推给你,那她就不是柳思意了,你也就不会喜欢她,那么五谷教的事儿反而用不着你来处理了。世事虽无常,但终究是有因有果。”

    高影疏说的对,柳思意就是这样的性子,不会因为自己的意愿所能够左右,

    不过

    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是总要有些人为此付出代价!

    安逸缓缓地抬起头,眼神凝视着城外夜幕下的萧瑟,眸中逐渐变得冰冷,在高影疏看来,这冰冷更甚于这天地之间呼啸的寒风,

    “等退了辽人,我一定会让五谷教知道什么叫有因有果!”

    ………………………………………………………………………………

    成都城外

    辽军大营

    “殿下!”

    中军大帐里的耶律休可闻声抬起头,看到是刚刚从一线天绕了个大圈子赶回来的拓跋寅,忙示意他在帐中落座,

    “婆罗靡的死士失败了。”

    拓跋寅向他禀报道,

    耶律休可对于这个结果似乎没有太多意外,歪坐在虎皮靠椅上,眼皮都没有抬:“我知道他就成不了,两军胜负之事,岂是这些旁门左道能够左右的。不过既然他想在我们面前表现一下,给他这个机会便是。”

    拓跋寅问道:“这个婆罗靡不会又要找我们借兵吧?”

    “上次帮他打了一场胜仗,没想到还让他尝到甜头了,隔三差五的出兵动武怕不是想做个西域王吧?”

    拓跋寅听着耶律休可的话,无不忧虑道:“年纪轻轻,自己这边都还没有完全把控,就把手伸到邻国去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很容易会引起西域诸国的公愤,这样会不会对我们放在乌孙的人不利啊。”

    耶律休可也是有些无奈道:“没办法,这边萧太后的手段你是知道的,整个大辽境内没有一处不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咱们这好不容易拉起来的人,只能放在西域。借他的地盘,总要付点租子才是。”

    “那我们就跟他说清楚,只帮他御敌,不助他扩张,这样凭他自己的人马,在西域也掀不起什么风浪,风平浪稳的对我们也有好处。”

    耶律休可点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

    “还有件事。”

    拓跋寅看了耶律休可一眼,继续道:“殿下打算什么时候撤军?”

    “撤军?”

    耶律休可不知道是因为成都还是因为拓跋寅提起的这个话题,显得很是不悦的说道:“成都南门城墙基本已经被摧毁,只需要再加把力气就能攻进去,你叫我现在撤军?”

    拓跋寅觉得现在已经有被夏军拖进战争泥潭的迹象了,但是碍于耶律休可的面子,又不好明说,只能婉言道:“殿下,一线天的夏军现在支援回来使得城中士气大振,既然我们已经失去了先机,那就偏离了最初预定的目标,再打下去将会伤亡颇大的啊。”

    耶律休可轻蔑的一笑:“哼!那几千夏军,我还没有放在眼里。”

    “殿下,即使打下来了,到时候也将会是惨胜,少不得萧太后又会来以此为把柄来拿捏我们。况且。。。。。。。。我在来的路上,就在狐岭道成都的那条大路上,碰到了一支不明的汉人骑兵,我们还交锋了一阵,虽然对方败退而走,但是我感觉得出他们比成都守军的装备要精良,很有可能是西北的夏军的先锋人马,到时候真的被杀了个回马枪,我们就被动呀。”

    拓跋寅仍是苦口婆心的规劝道,

    但是,耶律休可被自己眼中的“手下败将”安逸带着先锋营冲了个人仰马翻,在他感觉就像是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

    所以,被气血占据的头脑,是听不进去拓跋寅的话的,再是驰骋疆场的统兵大将,骨子里也还是个争强好胜的年纪,气到胸前冲动易怒在所难免,

    “不要说了!我意已决,加上你带来的人马,这两日必定拿下成都,到时候再用这个堵住萧燕儿的嘴吧!”

    拓跋寅还欲再劝,忽然就听到门外响起了嘈杂的喊杀声,似乎是营中有事发生,

    “外面怎么了?”

    “启禀殿下,周围发现夏军骑兵!”

    耶律休可站起身,带着拓跋寅快步走到帐外,就看到到处都是从营帐中赶将出来披挂上马的辽兵,但是并没有看到夏军的踪迹,

    他一把拉过一名狂奔而走的辽人,看着装扮,应该是前哨骑兵猛安,急声问道:“夏军在哪?!”

    “殿下,夏军在东南方向!”

    他话音未落,耶律休可就听见“腾”的一声,在东北方向几顶帐篷燎起了冲天大火,火光中照亮了几个夏军骑兵的身影,

    那猛安大惊失色赶忙改口道:“不不不,殿下,夏军在东北方向袭营盘。”

    耶律休可气的一脚把他踹开在地上:“混账!夏军都打到门口了,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去!马上组织哨骑探查清楚再来禀报!”

    “是是是!”

    猛安应承着,连滚带爬的朝着反方向跑去。

    拓跋寅看着现下的局势,建议道:“殿下,收缩防守吧,夏军看样子来的人马不少,营外昏暗不利于我们追击啊!”

    “绝不可能,夏军只是袭扰,他们哪来的胆子在野外跟我们交锋!探明情况分兵击之,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耶律休可这种大将之风就在于他的临危不乱,不管遇到什么不可能的突发状况,总能极为冷静的分析局势,然后想办法给予敌人最强有力的反击。

    只不过今晚前来夜袭的夏军有点让他出乎意料,因为。。。。。。

    这些骑兵带的不是弓弩,而是清一色的火器!

    在江云的建议下,金铭尹从中军营里精心挑选了不少会马术的军士,然后又带上火铳在裴振风的先锋营里简单的指点了下,让这些马上的骑士掌握基本的射击流程,临时组建了一支“火器骑兵营”,

    这些来去如风的骑士配上火力、射程俱优的火铳简直是如鱼得水一般,让辽兵还没看到人影就已经看到了飞射而来的弹丸,等他们再想追击的时候,夏军却又借助着胯下的战马,早已经远遁而去。

    金铭尹、裴振风已经龙安府的两个把总四人分别带一队人马,按照江如月的布局,从四个方向分别袭扰辽军大营,最大程度发挥手中火器的优势,不到迫不得已绝不要短兵相接,

    为此金铭尹还把营里竹火鹞、烟球、火雷这些压箱底的玩意儿全部都拿了出来,按照他的原话说,甭管响不响,就算只是冒出一阵青烟,也能熏瞎了辽人的眼不是?

    不过火器终究不是个短时间就能掌握的东西,要说裴振风还好,平时也接触过见过,

    但是龙安府的这俩把总,却是真心没见过金铭尹的这新玩儿意,就光从后面填充弹丸这事儿就讲解了半天才明白过来。

    “砰!”

    龙安府这郑把总瞎猫碰着个死耗子,抬起火铳串糖葫芦一样,一枪放倒了两个辽兵,

    “我的天,这玩意儿威力这么大!”

    他横过手里的铳仔细瞅着,搞不明白跟原来的老式铳比也没有变大多少,为什么威力增加了那么多。

    “把总!辽兵追上来了!快跑!”

    郑把总把个眉头一皱,不屑道:“跑什么!都把铳给我端起来,对准了!”

    “放!”

    “砰砰砰!!”

    他放下手里冒着白烟的火铳,喜笑颜开的看着刚刚还举着马刀的几名辽兵已经被他们一轮齐射打成了筛子,很是得意道:“走!咱们靠近点儿,让老子跟他们好好喝一壶!”
………………………………

第一百四十章  王师西来

?    第一百四十章·“王师”西来

    夏军的游而不击着实让辽人头疼了一把,在他分兵击之计刚开始确实初见成效,不少来不及反应的先锋营骑兵都被凶悍的辽人骑兵追上并屠戮在地,

    不过他们渐渐熟悉手里的这种铳之后,就开始逐步的找回优势,距离个三四百步的距离就已经开始对辽军造成杀伤了,而那时候辽人往往连胯下战马的速度都还没提起来。

    最为头疼的就是夏军手里的一些新式火器,

    除了金铭尹带的那队人马之外,包括裴振风在内都是不甚明白马前口袋里挂着的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黑疙瘩怎么用,干脆就一股脑的朝着营帐聚集的地方扔了进去,再拉远距离用手里的火铳引燃,

    这样就导致很多的火器没有立刻被火铳引燃,而是被其他的骑兵绕过来时不经意的一铳点起了冲天大火,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夏军自己都不知道往哪儿开一铳会冒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大爆。炸,更别谈辽军了,完全是防不胜防。

    不过辽人也不是傻子,发现这种火器的厉害之后,也就很少往营外追击,都是这机会摸上去用弓箭招呼,并且按照耶律休可的命令,大部分的辽兵都是处在运动之中,这样就能大量避免夏军用其它火器引起大火或者爆。炸所带来的伤亡。

    就这样人喊马嘶的一直持续到东方既白,夏军才在裴振风的指挥下,才逐渐的撤出了辽人的营盘。

    这一晚上虽然打的热闹,但是双方互有伤亡而且人数都不大,只是耶律休可在下令准备全军攻城的时候看到了这一个个契丹壮汉无精打采的红眼圈,才意识到夏军的真正用意,

    就是不让你好好睡觉!

    拓跋寅知道自己也是劝他不住,便派了几名哨骑绕道成都的北门去,万一西北那边有什么动静,或者那支装备精良的骑兵再出现,也能有个提前准备。

    反观成都城里的守军就显得斗志昂扬了许多,

    一是昨日新生力军的加入,二是安安稳稳的休整了一夜,都足以让这些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壮小伙儿又生龙活虎了起来,攥着手里不管是钢刀还是樱枪、火铳还是弓弩,看着城外面一步步逼上前来的辽军,完全已经没有了昨日的那份恐惧之心。

    姜尚站在中军营帐之前安逸的身后,审视着整个战场,他对于已经破损的女墙上的防御做了个变通,用青砖砌了个低矮的二道墙,把原本就不是很大的空间从中间一分为二,然后把中军营的转轮炮调上去了一架,

    这样以来,在没有佛朗机炮威慑之下的女墙,可以说是只要有辽兵爬上来,就要用血肉之躯来面对猫在二道墙后面的铳手,进而也保护了铳手不受城下辽兵弓箭的威胁。

    对于临时加入的张羽,安逸给他安排了个好差事,

    辽人有着极强的尚武精神,无数的下级武官都已身先士卒为争先效仿的荣耀榜样,包括耶律休可作为全军主帅,有的时候兴致来了还会提着他的玉龙枪冲进敌阵过上两招,

    因此,这就给了箭术超群的张羽一个绝佳的发挥机会。

    安逸告诉他,你就站在军阵后面,只要辽军攻到城里来,张弓搭箭专秒头盔上插着雁尾羽的,这雁尾羽插两根的就是孟克、插三根的就是督监,你要是能射到一个头戴金盔上插成束雁尾羽的,那八成就是耶律休可本人了。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的成都,就像是张开了一张布面陷阱的口袋,等待着辽人探着脑袋往里钻。

    在战争的影响下,竹宗臣早已经让布政使司下令全城戒严,平时熙熙攘攘的成都街道一下子清净了不少,来来往往的尽是些个巡逻的兵丁,以至于安致远老爷子早晨欲要出府门而去的时候,就被安欣给拉了回来,并郑重的“警告”老爷子,说她哥吩咐了,不能让府里的人踏出府门半步。

    无奈之下,安致远只好又转回头去找金德举,两个人摆起楚河汉界,又厮杀了起来。

    “换你一个马!你说我还想去看看营里的逸儿呢,没想到连府门都出不去了。”

    金德举目不转睛的看着棋盘上安致远的杀招,应声道:“你得了吧,老骨头一把跑过去跟别人添乱吗?还不如在家看好你未来的儿媳妇儿。”

    安致远压低声音道:“你见到高殿下了吗?”

    “见到了,昨儿晚上进府来着,是欣儿跟我说的我才知道,以前在成都的时候光听说蜀王的千金是个美人胚子,可是从来都没见过,现在一见都长这么大了,不瞒你说还真是沉鱼落雁之姿,逸儿有福气!”

    安致远将棋盘上的“卒”缓缓地推过了楚河,

    “老金,你说我是不是去找她聊聊?”

    金德举似乎等的就是他这步棋,抬起左下角的马“啪”的一声重重的砸在了安致远的那只“小卒子”上:“吃了!我说你就是沉不住气,高姑娘再是姓高,那也是你安家的媳妇儿,哪有公公拜见儿媳的道理,简直乱弹琴!”

    然后他又抬起头看向安致远接着说道:“我还听说,逸儿还纳了个小妾呢,听说是绛云楼的掌柜的!”

    “就是原来成都的那个销金窟吗?”

    “对对对,就是咱们以前去的那个,在当时就是名贵云集的地方。”

    “打住!”

    安致远一脸不愿与之为伍的表情道:“别咱们,我只是在外楼喝茶来着,是你自己进去的,还喝了个酩酊大醉说要把人家绛云阁给包了,让人家给赶出来了。”

    金德举哂笑一声道:“以前不是没路子嘛,现在有了逸儿这条线儿,那绛云楼里的姑娘还不是可劲儿的挑?”

    他这留恋勾栏瓦舍的爱好,到老都没有变过,不过安致远却恰恰不好这一口,所以两个人年轻时候一向都是他喝他的花酒,我饮我的清茶。

    “我说,你也别光顾着自己乐呵了,抓紧时间给铭尹寻一门亲事,你都多大岁数了?带你去绛云楼里你还耍的起来么?”

    “我不像你!”

    金德举端着桌上的这紫砂茶壶站了起来,脚下一边溜达着,一边往嘴里填了一口茶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铭尹他喜欢什么样的,我就喜欢什么样的,那都是他自己的事。他就算是给我找个青楼里的姑娘回来,只要他喜欢,我绝没有二话。”

    安致远一副嗤之以鼻的样子,“你就嘴上能耐,到时候不合你意,有你吹胡子瞪眼的时候。”

    金德举端着个茶壶在屋里怎么转悠着,听到安致远的话时,刚好走到这门边,

    “我绝对不。。。。。。。。”

    他这个“会”字还没说出来,就被忽然打开的虚掩屋门吓了一跳,

    “啪嚓!”

    手里的紫砂壶摔了个粉碎!

    金德举倒是没事,只是手里一送,把个手里的紫砂茶壶丢了出去。一壶墨绿色的龙井全都豁在了欲要进门的高影疏衣裙上。

    高影疏本打算来拜会一下安致远,毕竟是安逸的父亲,虽然她和安逸还没有成亲,但是晚辈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谁知道刚刚走到门边,就被金德举这一壶茶泼了一身。

    “是高殿下!哎呀,老夫光顾着说话了,没注意到你,实在抱歉。”

    金德举昨晚见过高影疏,所以认得,忙歉然的朝他拱拱手。

    高影疏还以为金德举是安致远呢,赶紧将他扶起,“无事无事,安伯父不必如此,权且稍坐,影疏换身衣裙便是。”

    说罢便浅然一笑,转身奔内房而去,毕竟她这衣裙外纱里锦,被茶水怎么一湿倒是把浑圆丰腴的大腿显得修长有致,但是这在长辈的面前像什么样子?

    倒是金德举一脸笑意的转身看向安致远道:“得!刚一见面就泼你家媳妇儿一杯茶,我还是躲躲吧,一会你们两个自己聊去吧。”

    “哎,我说,哎哎!你别走啊!”

    金德举根本不管安致远的呼喊,头也不回的把他自己丢在了屋里。

    再说高影疏这边,

    重新换上一身得体的衣裙后,正欲要返回安致远的房中,却被气喘吁吁跑进府来的刘大给拦住了,

    “殿。。。。。。。。。殿下,王爷派人回来了!”

    高影疏美眸瞪得老大,难不成父王派援兵来了?

    “在哪儿?带我去!”

    “就在城北门!”

    高影疏跟着刘大,前后脚的奔出安府的大门,一路小跑的赶到了城北门城墙上。

    城北门的防军光看着这一百多名骑兵举着一杆青色镶黄边的龙旗,认得这是蜀王府的旗帜,但是战争期间,他们也分不清到底是不是真的,万一是辽人假扮前来诈城,那要是开了城门,这罪责他们可担待不起,

    于是便央求刘大出面,找蜀王府的高殿下前来认一认便知。

    高影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