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军师-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眼前这二人,而立之年的明显不是陈府的,那么这小辈是?

    文举,文举。到底是谁?韩明在孔融的身上开始搜索一切可以用的信息,终于,他看到了孔融的双鬓有明显的痕迹,而那痕迹他经常能见到。

    是戴头盔的痕迹,那么此人不是将军就是士兵。看气度,还有他与陈家人的关系,士兵不可能。那么就是将军了。

    据韩明了解,最近许昌这边可是没有闹什么战事。如此明显的头盔痕迹,明显是这几日还戴过。一时间,韩明的脑洞大开。

    有了!

    韩明嘴角一弯,拱手对陈群说道:“韩常信见过陈长文,见过孔文举。”

    此话一出,陈群愣住,孔融的双目瞪得极大。他二人都不曾表明身份,而且此前也从未见过韩明,怎么他就知道了二人身份。

    陈群与孔融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都是错愣之色。

    孔融笑道:“不愧是荆州第一贤才韩常信,某正是孔融。只是孔融不知韩别驾是如何认识我二人?”

    韩明脸上笑脸而对,心里却是念道:认识个屁,你没看到我刚才脑子都想破了,一切能利用的信息我都想了,要不是多读过几遍三国,陈群又暴露了你的表字,哪里能猜出来,又不是神。

    陈群此刻却摆摆手:“怕是我方才说出文举兄表字,他便猜出来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对于韩明能猜出自己是谁,陈群还是满佩服的。

    看来还是有些真本事的,此前是自己妒忌他了。陈群念叨着,但是声音细微,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听的到。

    想到这,陈群忙挥手指着府邸:“韩别驾远道而来,请进府上叙谈。”

    韩明笑了笑,先前火气那么大,现在终于是想起来要请我进去了。韩明一探手,示意二人先行。

    孔融笑了笑,等陈群先行之后,跟着韩明一同入府。
………………………………

093。搞定二人

    虽然韩明之前能从陈群的身上感觉的到一股浓重的火。药味,但是此刻韩明发现,这种火。药味明显淡了许多。韩明没有去纠结为何陈群会那样,陈群在历史上的褒多于贬,韩明相信他有自己的理由。

    太过于纠结些小细节,就不是大丈夫所为了。

    进了内府,陈群这番倒是客气了许多。让管家陈长生给韩明沏了一壶好茶,又亲自去为韩明搬了把质地上好的软席座椅。这番待遇,一般人是没有的。

    倒是孔融,对于陈群先前与现在的改变习以为常。在他心里,陈群就是这样的人。只要你能用自身能力征服他,那么他便待你为上宾。

    三人坐定,陈群方才开口:“韩别驾,恕陈群前番无理,这里算是给别驾赔礼了。”

    陈群亲自将管家沏好的茶水端到韩明的面前,等韩明接过,这才退身回到自己的坐席之上。

    韩明也不急着开口,他能看的出来陈群心里其实已经急不可耐。陈群什么都写在了脸上,那副表情太容易猜出来了。兀自喝着杯中的茶水,品尝这上好茶叶的香醇。

    果不其然,陈群见韩明半晌都在品茶,也不开口,更没有张嘴的打算。一个心已经揪到了嗓子眼,他的心里可是好奇的紧。

    陈群实在是憋不住了,毕竟年少,没有韩明两世为人的沉稳。当即问道:“韩别驾,我先不问你为何千里迢迢来寻我陈家,单单只想知道,你是如何知晓我二人身份。是不是陈群透露文举兄的表字,让你知晓。”

    陈群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对,又补了一句:“请详尽其解。”

    喝完最后一口茶水,韩明不紧不慢说道:“北海孔融,常信此前亦早有所闻,今日听表字之时尚未知晓。不过从文举兄周身一股浓厚的战将气息,与细微小节不难看出,文举兄才从战场下来不久。”

    孔融点了点头,心里暗乐,没想到自己的名声早就被韩明知道了,那此番想要去荆州,就更加方便了。

    陈群听完韩明的话,开始细心的去观察孔融。果不其然,孔融身上佩戴铠甲的夹痕还很明显,非但如此。孔融的右手处还有不是很明显的刀伤,不难断定。

    再想到最近孔融除了参加虎牢关讨董会盟,便没有任何举动。而且颍川无战乱,不难判断。

    不过虽然自己现在也能用这些细节联系起来,但是他是在韩明说完之后,与韩明自己发现的根本不能比。只能说,眼前之人,虽然与自己年纪相仿,但是细心无比。

    韩明见陈群还有疑虑,笑道:“此前我就曾听闻文举兄仁厚爱民,且与陈家后辈为友,如此不难猜测。”

    陈群孔融二人纷纷点头,这一点至少在整个颍川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说完此事,韩明觉得有必要处理自己此行前来的正事了。刚好眼前二人目前对自己的印象很不错,必须乘热打铁。

    摆正身形,韩明说道:“文举兄,长文,韩明此番前来,原是为了寻你二人。”

    韩明在话语之中多加了一人,是临时决定的,孔融有这个资本。

    此言一出,孔融一震。戳到心里的话让他难以掩饰内心兴奋,但想想若是要在刘琦那得到一些好的待遇,那还是得摆出点身份来。

    孔融的面色只有那片刻的转变,随即坐定不做言语,只等陈群开口。

    陈群倒是来了兴致,笑问道:“韩别驾来寻我二人,却是为何?”

    韩明再添了茶水,喝了一口润润嗓子,他来前已经想好了许多用来劝服陈群的话,此刻可以说是张口就来:“眼下董贼虽退,但其心不死。明料定,其自此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

    看了眼二人的表情,都是在很认真的听他的分析,韩明继续说道:“董贼之乱,殃及大汉。此番十八路诸侯虽会盟讨董,但是少有真心如文举兄,曹孟德,孙文台之辈。其余皆有不臣之心,是在借机观察天下形势。”

    孔融听韩明的话语之中有夸赞他的意思,也是很开心的笑了笑。怕自己的笑声打搅了韩明,摆摆手,示意韩明继续。

    “明料定,明年初春后,天下英雄必形成割据之势。我主刘琦为汉室宗亲,有匡扶汉室之意,还天下于当今天子。加之目前荆州兵强民富,完全有此能力。”韩明说完,继续装作喝茶,眼神却在瞟着陈群孔融二人。

    陈群思量一番:“韩别驾之意,兵强民富,只差可用之才?”

    “当然。”

    陈群开始纠结了,xiong中抱负一直未有施展的机会。先前他曾想过等两年入朝为官,但是眼下天下大乱,分裂之势明显。入朝为官是不妥了,朝廷都难以保全自身,他去了又能如何。

    之前对韩明有意见,也是因为自认为有能力,但是却无作为。眼下,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想到此处,陈群看向孔融,韩明是来找他二人的。去不去,他要看孔融的反应。

    孔融抹了抹胡渣,嘴中发出啧啧的声音,良久才开口道:“此前荆州刘景升,屡屡无为,不擅用人,不是可佐之人。然今日荆州之主刘琦,孔融也未有了解。”

    孔融的话道出了他与陈群二人共同的心思,都不欣赏刘表,对刘琦也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但是韩明能听得出,孔融这番话最主要的其实是那一句刘景升不擅用人上面。孔融是担心得不到重用,而陈群也是看不起刘琦。

    刘琦的能力到底几何,韩明也知道。他选择刘琦的原因,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刘琦忠厚温顺,若为君则爱民。不可否认,刘琦确实没有什么能力。

    不过这话韩明自然不会说出来,不然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如何说服二人。

    韩明早有对策,笑道:“若文举兄与长文有所顾虑,可往襄阳一行。如今就因为我主刘荆州知人善用,政事交手于蒯良与我,只数月,百姓粮满于仓。只怕再有数月,荆州定为大汉天下,第一富土。”

    此番话之中,韩明还吹嘘了一番自己与蒯良的才能。意思很明显,我与蒯良这样的,都原因辅佐刘琦,你二人难不成是认为我二人不识人。

    说到这里,韩明便再次静观其动。只等二人反应,再做应对。

    孔融的唯一担忧似乎也没有了,寻了个借口暂时出去了一下,随后陈群也如此效仿。二人一时间都不在内堂,只留韩明。

    韩明知道,这是二人在合计。

    堂外,孔融见陈群赶来,说道:“韩常信有识人之名,前番虎牢关前,只用以小将便击败侯成华雄两员西凉猛将,之后又大败吕布,足见其能。”

    陈群眉心紧皱,形成个川字。问道:“如此,文举兄认为韩明不会看错人?”

    孔融点了点头,这简单的三两句交谈之后,二人已经拿定了主意。

    再次进。入内堂,韩明见二人笑道:“二位商量的如何,可愿随我奔赴荆州。”

    陈群接口:“往荆州可以,但是韩别驾切莫想刘荆州报知。我二人不通荆州人文,先熟悉熟悉,再判断自己是否足以胜任。否则岂不是叫韩别驾难堪。”

    话说的很漂亮,韩明知道,这二人是打定了主意。要以此为借口,先看看荆州的变化。如果真如他对二人所说的,怕是这二人就不会在犹豫了。

    对于这一点,韩明十分有信心。

    如今荆州的发展是指数型的增长,不可能有人看不上的。并且这一切,不仅仅是如今吸引二人的点,还是将来为荆州招募贤才,发展壮大的依仗。

    “好,就依二位所言。”韩明轻松一笑,这件事办的算是很轻松了,至少这二人比起当初的黄忠要好对付的多。

    “请韩别驾暂且住下,休息几日欣赏欣赏我许昌风情,我二人稍作准备。”陈群亦是笑脸而对。

    韩明此刻轻松无比,休息几日就休息几日吧。正好权当旅游了,这许昌可是三国中魏国定都的地方。曹操能看的上,肯定有所取之处。
………………………………

094。回到襄阳

    在许昌待了三日,韩明便大致的将这个地方游了个遍。该玩该看的都差不多了,韩明也问了孔融与陈群二人。两位的事情也差不多都办妥当,韩明便提议出发往襄阳。

    一行人三人,快马加鞭往襄阳赶路。只用三日,便到了襄阳城。

    刚回来,韩明还为来得及说要让陈群与孔融先去府上小坐,二人便借口离去,说是要先在襄阳带上几日再作考虑。

    韩明也没有过多的挽留,这是此前说好的,当然不能临时变卦。辞别二人,韩明快马直奔府邸而去。这一次出现足有半月了,母亲妹妹还在家中等待。

    虽然已经让周仓带了口信,但是韩明担心母亲会着急自己的安危,毕竟身处乱世,什么事情都不安全。

    胯。下坐骑飞奔,韩明没多时便到了府邸。将马匹递给下人,韩明大步往府内而去。

    “母亲,母亲,孩儿回来了。”韩明到韩黄氏门外,就大声的喊着,想早些让母亲听见。

    果然,韩明只喊了一声,房门就打开了。正是韩黄氏出门,见韩明便欣喜若狂的上前。搀着韩明的手,左瞧又看的打量了一遍。

    “明儿,你瘦了些。”天底下做母亲的怕是都这般模样,只要几日不见孩子,便会说你瘦了。

    韩明笑了笑,被母亲拉着进了里屋。内里正生者暖炉,chuang榻之侧还放着些许虎头鞋。看模样,是给小孩子做的。

    好奇的将那虎头鞋拿在手中,做工颇为精致,显然是用了心的。韩明好奇问道:“母亲,这虎头鞋是与孩童做的,府上谁有喜了还是怎么的。”

    听到韩明这么说,韩黄氏笑了笑。“喜欢吧,这是给我孙儿做的。”

    “孙儿?”韩明有些意外,母亲哪里来的孙儿。但是看到母亲看自己的眼神,韩明明白过来。母亲这是在等他为韩家传宗接代,心急之切,早早的就将孩童的虎头鞋给给做好了。

    韩明苦笑不已:“母亲,这还早着呢!”

    韩黄氏将绣花针在发髻上蹭了蹭,又开始纳另外一双虎头鞋,润了润干巴的嘴唇笑道:“早做好到时就不急了,做完这双虎头鞋,为娘还要给孙儿做些肚。兜,缝制些裹尿布……”

    韩明听着母亲说的一样一样的,好似自己现在已经有了孩子似地。也不知如何去说,韩明只好随母亲意思,让她去做了就是。

    韩黄氏不忘提点一句:“对了明儿,你与秀儿说讨董回来就娶他过门,如今是时候了,我让人挑个日子,你与秀儿完婚吧。”

    终究是逃不过这一出,好在自从那一晚之后,韩明已经决定了要娶秀儿过门。

    不过眼下韩明没有看到秀儿,倒是很疑惑。按理说自己不在,秀儿每日都是陪着母亲的,怎么今日却没见到。

    “母亲,秀儿呢?”韩明随口问了一句。

    韩黄氏笑了笑:“怎么,想她了?”

    “母亲!”

    “好了,不逗你了。秀儿去牲畜圈了,这半月来那牲畜圈都是她悉心照顾着。”韩黄氏叹了口气。

    随即韩明从母亲口中知道了,这些日子自己不在,那些猪啊牛啊什么的都没了当初那个疯长的劲头,让秀儿很是疑惑。每日便起早贪黑的在牲畜圈徘徊,悉心照顾着,生怕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让这些崽儿没长好。

    韩明往牲畜圈走的路上,还为此自责。早知道秀儿虽然精明的紧,但实则是个傻姑娘。没有自己,她哪怕是不眠不休,那些崽儿也只能按照正常的规律去长。

    再照顾又如何。

    没几步,韩明就远远的瞧见秀儿在那喂着一直母牛水草。手边还放着一摞竹简,偶尔还不忘看上几眼。

    也不再耽搁,韩明向前几步。直到走到秀儿身后时,这认真的傻姑娘还没发现韩明到了。往那竹简上瞅了一眼,见到了几个字,韩明便知道了。

    这竹简上记载的是关于如何应对牲畜病状的事宜,小姑娘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这些牲口,才边做边学。

    “秀儿,我来吧。”韩明轻轻蹲下,怕吓着秀儿。

    捻起一把水草,上面的水渍还未干透,想来是新弄来的。再看秀儿的裙摆下方,还有些干泥,一切便再清楚不过。

    这样的姑娘,碰到了是一辈子的福气。韩明的心里百感交集,秀儿是他修来的福分。

    虽然韩明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惊吓了秀儿,但是他这么突兀的出现,还是让秀儿着实吓了一跳。惊的往后一退,一屁股坐在了一堆干草上。

    “公子,你回来了?”秀儿右手捋了捋有些凌乱的发梢,要将自己最好的模样给韩明看。

    韩明伸手将秀儿头发上刚弄到的一根细小的干草拿下,温柔的说道:“这几日幸苦你了,接下来牲畜圈的事情,就由我来做吧。”

    秀儿想开口说一起,却被韩明阻止。

    “小姑娘家家的,赶紧多休息休息。你难道要以这副疲惫的模样嫁到我韩家么?”韩明手里在给母牛喂水草,淡然的说了这么一句。

    秀儿愣住,没有说话。

    韩明转头看了秀儿一眼,小姑娘傻傻的愣在那,跟个发呆的木头人一般模样。

    “怎么,秀儿不愿意?”

    秀儿也不知是为何,张了半天嘴愣是一个字都没蹦出来。无奈又情急之下,只好将脑袋如小鸡啄米般猛的点个不停。

    韩明擦了擦手,探到秀儿的脑袋上,胡乱的揉了一把:“看,你头发都乱了,还不回去梳洗梳洗,接下来几日好好休息,过两日我让母亲去请媒人,然后去你父母那边下聘礼。上元节时,咱们把婚事办了。”

    秀儿连连点头,仍是在原地不动,双眼之中还有些许湿。润,但是却没有哭出来。

    见秀儿仍不动弹,韩明又补充了一句。“愣住干嘛,这些事我做就行了。”

    缓缓站起身子,韩明也没有再看她,而是认真又专注的在喂那些牲口。深情的看了韩明一眼,秀儿便转身想牲畜圈外走去。

    一边走着,秀儿一边扳着手指。“初八,初九,初十……十五,还有八日。”

    “还有八日,秀儿就是韩家人了,就是公子的人了。”

    想到这里,秀儿这几日操劳显得有些干涩的脸蛋出现了一丝红晕,对她来说,这莫过于天下最幸福的事情了。

    秀儿走后,韩明仍在牲畜圈里喂养这些牲口,直到牲口们再也吃不下任何一点口粮,韩明才停止了他的喂养行动。吃完了这些,牲口们明显长大了一圈。

    这里往后还是不要让其他人来的好,免得会让人产生怀疑。秀儿,韩明到不担心。若是被有心之人看见,这件事可就难办了。

    从牲畜圈出来,韩明又打算去一同蒯府,找找蒯良。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任务许久没有一点反应,韩明再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小麦种子都在那边,他要去看看情况。

    按照他的想法,有些事情兴许要自己亲手来做。他打算将那些麦种发给整个荆州的子民,不说亲手送上,至少也要过他的手。这样完成任务的概率就大些。

    当然,韩明除夕抽奖的三个奖励。政才,商道,一百匹小马驹。可都是好东西,前两者很可能对他做这个任务有用,第三个,养大了说不定就能为荆州培养出一支为数一百的精骑。

    在虎牢关的时候,韩明亲身见识过西凉精骑的厉害。那才是真正的骑兵,将它应有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一百匹小马驹韩明没有兑换出来,这种东西得找好时机,想好借口,不然太突兀了。

    韩明往蒯府奔波的路上,心里还在想。自己在为荆州的发展壮大一刻不停的忙碌着,这天下如是为刘琦打下,自己该如何。当然,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汉室就让他继续是汉室,好歹汉人这个名头,与这个泱泱大国数百年的基业有关。韩明不忍心去颠覆,体。内流着的是汉人血统,就中兴汉室。当然不颠覆他,也可以让天下都由自己作主。
………………………………

095。重要公文

    韩明对于这大汉的心事,一点点的转变了。他不知是因为自己经历的事情缘故,还是原本在心底身处就有这种想法。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蒯府依旧如往日一般,韩明轻车熟路的找到了蒯良。韩明到时,蒯良正在处理公文。

    见韩明到,蒯良忙放下手中纸笔起身,弯腰行礼:“不知先生驾临,良未亲迎,实乃良之过失。多日不见先生,良在此给先生见礼了。”

    韩明轻轻点头,自顾自的找了个座位。坐定之后,韩明问道:“子柔,前番我出征时将荆州的粮食之事全权交给你处理,今日是来问问,那些麦种都如何了。”

    此刻,韩明才发现。这蒯良才半月不见,头发之上就多了不少白发。少年白,看来是操劳过度了。也难怪,偌大一个荆州的事务都是他在一个人撑着。

    蒯良的脸上也写满了疲倦之色,但是韩明问起粮食,他又打起精神说道:“麦种已经堆满了襄阳谷仓,如今也只在良规划的几处播种。其他地方不曾分配任何一丁点。”

    蒯良一边说着,一边在书架上找记载的竹简。

    韩明上次来过,记得蒯良是从哪里找的,也就顺手拿了出来。想来蒯良最近也是忙糊涂了,才搞得连自己摆放整齐的东西都难找到。

    细心的翻看竹简,韩明发现蒯良一切都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在处理。但是麦种还未透露给商人们,想来这是下一步计划了。知道韩明看到谷仓存储的麦种数目,这才知晓。

    原来麦种在几次翻倍生长之后,除了当是从中取了不少粮食送到虎牢关,其他的蒯良都悉数让人给存好了。如今这些麦种都没有去播种,以至于根本整个荆州还是往日一般,没有太多的存粮。

    那么下面的事情就是分配粮食了,韩明决定这件事由他亲自去做。蒯良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加上在除夕之夜的抽奖任务之中,韩明抽到了政才这个技能。

    现在再让韩明处理这些事情,就是手到擒来了。

    “子柔,你手头上的这些公务,就分一些给我处理吧。”

    蒯良疑惑的看了眼韩明,问道:“先生不通政事,良也是知晓的。如今这些政事交于先生,现在怎么去做。良虽多有疲倦之意,但是熬一熬还是能撑过去的。”

    死鸭子嘴硬,韩明白了一眼蒯良。都这副模样了,还要自己撑过去。

    韩明只好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总不能直说关于政才技能的事情。“子柔不必如此,虽说为师对政事不是很在行,但是细细分析,凡事慢慢做来,也能处理的。”

    韩明的态度坚决,蒯良见先生如此,也无法再说服他了,便才开始找些轻松的公文分类下来,打算将这些都递给韩明处理。

    从蒯良的脸上,韩明能看出他的意图。也不阻拦,韩明耐心等待。直到蒯良将所有公文都分类好,腾出一摞相对简单的打算给韩明。

    这是韩明才兀自搂过那一把公文,都是蒯良分类的比较难的。

    “先生,你这却是为何。”蒯良有些没料到,措手不及。

    韩明笑了笑:“对了子柔,此番我从虎牢关归来时,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