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啊战神-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随笔

    2012年年底的某一天,我在影院看了《1942》这部影片。二百多个座位的影院里,只坐四分之一的观众。开映之后,我被电影情节震撼了。可是,影院里的观众却是越来越少。放映结束的灯亮了,环顾四周,影院里只剩下了几名观众,而且都是中年人。

    我余兴未退,接着又看了一部《泰囧》。再次走进影院,只见人头传动,坐无虚席。影片一开映,更是笑声不断,气氛火爆。我木纳地观看着影片,心里想:“一部烂片,除了人妖和范冰冰,真有这么好笑吗?”放映结束的灯终于亮了,人们还坐在座位上,看着拍摄花絮。环视左右,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年人。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思考着一个问题。我的作品《啊战神》是不是有点太严肃了?不行呀,连冯小刚和刘震云都成了老古董,没人搭理。更何况我辈呢?可是,《泰囧》凭什么被热捧?又凭什么热卖了呢?……

    看来,只有一条路可走,推倒重来——改吧。一年改下来,成了如今这个模样,还是不对大多数读者的口味。问题一目了然,肯定出在自己身上。编辑的看法不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吗?没办法,总得面对现实。现在,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继续改呗。

    记得有一位编辑曾经说过: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

    但愿如此,最终能搏得一个好彩头。
………………………………

上架感言

    写着写着,突然发现《啊战神》已经上架。于是,才觉得有必要发一篇“上架感言”。

    扪心自问,能有什么感言呢?毕竟点击率很低,基本上属于扑街的作品,除了感叹,还能感言点什么呢?

    人活过了半辈子,最终才发现时间是那么的不够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把大量的时间浪费了。虽然也是每天辛勤地工作,不断地学习。可是,如今回头一看,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是些没用的破玩艺。

    所以,我的感言就是:一个人无论过怎样的生活,还是应该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读一些有用的东西,写一点有用的作品。毕竟,现实和理想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是格格不入……。

    话不多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准备陆陆续续地说一说为什么要写《啊战神》。

    最后,感谢起点中文提供的写作平台,感谢默默无闻的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感谢所有读者和书友的大力支持。
………………………………

为什么要写《啊战神》(1)

    中华文明号称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可谁又能说得清这悠悠历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祖先究竟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最宝贵的遗产呢?毋庸置疑,那就是文化和智慧。虽然有许多人打骨子里瞧不起自己的祖先,但我只能说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祖先并不了解的缘故。

    作为最普通的中国人要想比人强,最终还得拚素质。要想提高素质,我认为必须读一读三本书。这三本书就是《孙子兵法》、《鬼谷子》和《道德经》。如果要想功成名就永不倒,那就还得再加上《史记》和《资治通鉴》。可是,这五本书并不是谁都能够读得懂的。至于《四书五经》,如果有时间读读也无妨,其实它更读不懂。

    言归正传,《孙子兵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虽然它总共只有几千字,但却是一部大智慧、大谋略的著作。毫不夸张地说,从古至今,还真没有一个人完全地读懂了它。而且,所有的研究者都在力图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再攀一寸。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著名兵书据说有六千至八千部。其中包括《太公兵法》、《司马兵法》、《吴起兵法》、《孙膑兵法》等等。但这些兵法绝大多数讲的是战术,或者具体的谋略,很少有从战略的高度来讲述谋略。所以,随着历史的进步绝大多数兵法也就不再适用了,遭到了历史的淘汰。唯有《孙子兵法》永远都不会被淘汰,永远都能与现实沟通。而且,也越来越受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的重视和研究。

    其实,《孙子兵法》并不是从一诞生就倍受有识之士的青睐。它的命运正如所有最伟大的作品一样,逃脱不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一度被世人唾弃。以至于在山东银雀山古墓发掘之前,史学界都一直有人质疑《孙子兵法》的存在。幸好在沉睡了六、七百年之后,被一代枭雄曹操慧眼识珠,挖掘整理了出来,并运用于实践而大加推崇。

    令人惋惜的是百战百胜的曹操并没有完全读懂《孙子兵法》,结果才有了赤壁惨败,终结了他一统河山的雄心壮志。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而且有据可考。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明确地指出:军队一定要注意军营的环境和个人卫生,注意将士的健康状况。太遗憾了,曹操竟然没有读懂,结果被时疫给打败了。而并非真的是被孙瑜和诸葛亮打败了。当然,由于曹操的失误,给后人留下了难题,以至于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读懂这一点。先卖个关子,有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读原文,看看能不能找到?

    至于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不过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或者是仅知皮毛。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真的是因为命太好了!比如说: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和爱新觉罗・福临。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他们打败的不过是注定要失败的对手。也就是说他们的失误比起对手要少一些。

    由此可见,不一定非要完全读懂《孙子兵法》照样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如果完全读懂了《孙子兵法》肯定能够取得成功。因为《孙子兵法》本身就是斗智斗勇的大谋略。

    写作《啊战神》的初衷无非是想拾遗补漏,让更多的人通过小说的形式了解《孙子兵法》,分享隐藏在《孙子兵法》背后的故事,以及那段历史。
………………………………

为什么要写《啊战神》(2)

    当日本政府玩弄钓鱼岛国有化闹剧的时候,我意识到它已经触碰到了中国人民的底线,中日关系必然要进一步恶化,甚至不惜一战。当时便萌生了要写一部详解《孙子兵法》的书,

    以此来提醒年轻人,不要仅仅把目光盯在钓鱼岛上,要从大战略的高度去看待日本政府。毕竟,日本人比我们更喜爱和崇拜《孙子兵法》。虽然他们根本就吃不透《孙子兵法》的精髓,但是却往往会给中国人带来严重的灾祸。而当我看到国人充斥世界的令人作呕的抗日作品之后,以及叫嚣于尘的愤青们,于是才下定了决心写作一部大众能够看得懂的,全面介绍《孙子兵法》的作品,最终选择了以小说的形式来表达。

    当初,这本书定名为《战神》,可是起点中文网已有同名小说,只好在前面加上了一个“啊”字。为什么要加“啊”呢?这是因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拍过一部《啊海军》的电影,讲述的是在二战太平洋战役中,美国人是如何灭亡了大日本海军的。“啊”寄托了我心底的一个愿望,雪甲午海战之耻。(本不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但因为遭到了某些人的吐槽,但我并不怨他们,因为他们的阅历毕竟不够,长大了就会好的。)

    言归正传,我想通过《啊战神》帮助年轻人提高素质,不要沉溺于一根打狗棍就可以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满地找牙,那不过是一种自慰的意淫,是一个民族衰亡的前奏。日本军国主义者其实是长满了獠牙的猛兽,他们是会吃人的。日本媒体曾宣扬日本海军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彻底摧毁中国的三大舰队,这虽然是大言不惭地吹牛皮,但我也真担心国人的低素质会使国家蒙受重大损失。这也是为什么要写《啊战神》的初衷之一。

    从《孙子兵法》的角度来假设中日一战会是一个什么情景呢?甭看日美每天都在搞所谓的夺岛演习,其实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兵不厌诈。钓鱼岛的价值是什么?它不过是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疆域而矣,并非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不会出现兵家必争。那,日本军国主义者最有可能攻击中国的目标在哪里呢?毋用置疑,除了沿海的军事基地外,首选目标就应该是上海。

    为什么会是上海?这是因为日本人的脑子里灌满了水,自以为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是中国的贸易中心,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最好攻击的超级大城市。在此,我要对日本军国主义者说几句话:“傻嬖,你错了!看看中国的股市,就知道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中国无足轻重。其他的,更是无稽之谈!”我真替上海人担心啊,许多黑心开发商建的高楼还没住上人就扑了街。而一枚500磅的炸弹,弹坑是7、8米深,直径超过50米,不知上海能有几栋高楼不会倒?毕竟,上海人太多太密了。如果真遭到轰炸,上海人可就遭殃了。

    并不是只有军人才懂得《孙子兵法》,其实非军人懂得《孙子兵法》的高人也不在少数。《孙子兵法》说:要想打败敌人,首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上海人应该衷心地感谢党中央,因为党中央深谙《孙子兵法》,给上海支起了一道保护网――划定了东海航空识别区,明确地告诉日本军国主义者:休要打上海的主意!建国六十年没有设置航空识别区,首都外围没有设置航空识别区,唯独在东海设置航空识别区。高瞻远瞩啊!

    为什么日本要强烈地反对中国设置航空识别区?这难道不是不言而喻的事吗?为什么美国人要先同意,后反对,最后又同意了呢?这是因为美国人早就知道日本人的阴谋,后来又想利用日本,最后还是觉得对美国并无好处。这就不用再进一步论证了,你懂的。

    再说一点,日本人的本性决定了,他们一定会采用“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偷袭手段,而且往往都会成功。(只有一种例外,那就是面对进攻性很强的国家,它的偷袭手段才会无效。比如:前苏联。朱可夫就让日本人吃了大亏。)但是,日本人的愚蠢也恰恰反映在这一点上,总是自以为是。当年偷袭美国的珍珠港,自以为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干掉了,结果吃了人家两颗原子弹,差点还亡了国。

    最后说一句,日本最终会被谁灭亡呢?回答是“阿童木”。为什么会是“阿童木”呢?因为日本人太爱自慰和意淫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失败本来就是咎由自取的,无非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

第一章 殷切期盼

    公元前544年的一天,胶东半岛,夜已经深了。

    浩瀚的夜空中繁星闪烁,几朵悠闲的白云在缓缓游荡,月光下一座黑黢黢的城池静静地俯卧在大地上,城门上方“临淄城”三个大字依稀可辨。

    在临淄城内,有一片贫民居住区,其中有一座院落与周边的民房很不搭调。从建筑的规模上看,像是一户官宦人家的府第。但从建筑的外观上看,又寒碜得像一户破落人家的宅院。只有大门匾额上的“晏府”二字,表明了府第主人的身份。

    这座府第与众不同,它的后院有一座观星台。夜幕中,观星台上站着一位中年人,正翘首眺望着浩瀚的星空。

    朦胧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看上去大约有三十多岁,但相貌却长得稀奇古怪,五短干瘪的身材配上前凸后畚的大脑袋,确实格外地引人注目,令人看上一眼就能过目不忘。他就是晏府的掌门人,名叫晏婴。

    他正在仔细观察着星辰运行。观察完了二十八星宿,又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宫星系的天极星上,嘴里轻声嘀咕道:“太一星闪动着光芒,表明天帝安然,天下太平。”接着,脸上又露出了微笑。“紫宫也很正常,说明藩臣全都安分守己,没有叛乱的迹象。”

    最后,他将目光转移到了北斗七星身上,边观察还边嘟囔道:“北斗七星也算正常,这表明今年齐国的阴阳、四时、五行、节气等都会很顺畅,不至于发生大灾大难。”

    他踱着方步,一边观察天象,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掐指细算,耐心地等待着东方启明星的冉冉升起。他在心里喃喃自语道:“按照《神龙历法》上的记载,这几天启明星将要出现异常,诞生一颗奇异的新星,预示着战神的降临。”

    紧接着,他又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既兴奋又忧郁的神情。“嗨,只是战神降临人间,从此以后天下又该发生天翻地覆的动荡了。”

    夜越来越深,月光越来越明亮。

    突然,从临淄城鱼里贵族区一座门匾上写着“田府”的豪华府第里的一户院落,传出了一阵阵女人痛苦的呻吟声:“哎哟,哎哟……。疼死俺了!”

    接着,又传出了一个女子的呼唤声:“少爷,少奶奶有反应了!”

    紧接着,院落里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吆喝声:“快,赶快掌灯!全都起来!”他那焦急的大嗓门惊醒了院子里所有的人,院中的房舍几乎同时点亮了灯。

    “喂,你们二位赶紧去请接生婆!就说少奶奶的肚子疼得厉害,恐怕是要生产了!”黑夜里又传来了那个男人急迫的吩咐声。

    “诺。”只听见两位婆子应声答应道。

    随即“吱”的一声,院门开启了半扇,两名婆子鱼贯而出,胳夹窝里夹住灯笼杆,两手胡乱地扎着衣带,跌跌撞撞地一路小跑,一溜烟便消失在了昏暗的夜幕中。

    “哎哟,好疼啊!”从主妇屋里传出的呻吟声,一声紧似一声,听得人心里直发慌。

    院子里挂满了灯笼,一串串的大灯笼,把小院照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灯光下,人影来回晃动着,显得格外地紧张忙碌。

    一位年轻的公子从主妇的屋里走了出来,站在堂屋的门口,一边焦灼地搓着手,一边大声吩咐道:“你们两个丫鬟赶快去禀告老夫人,就说少奶奶快要生了,请她速来主持大局。”

    “诺。”两名丫鬟赶忙答应了一声,转身提起灯笼,慌慌张张地跨出了院门,径直朝一座大院落奔去。

    观星台上,晏婴正迈着八字方步来回地踱着。他似乎漫不经心,又仿佛若有所思。一边仰望着星空,一边用手轻轻地捋着下巴上稀疏的山羊胡须,还不时地嘟嘟哝哝:“今天的天象似乎与往日不同,俺再耐心地等一等,或许它就要闪亮登场了。”

    他的心里一直充满了欣喜和纠结。欣喜的是战神降临社会将发生飞跃的进步,而纠结的是社会每一次进步都将引发天下大乱。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嘟噜道:“唉,两千五百年前,北斗七星出现异常,诞生了一颗新星。战神降临人间后,黄帝一举战胜了其它部落,一统华夏,天下由大乱走向大治,开创了中华文明。结果,社会迈入了启蒙时代。”

    接着,他又满怀深情地凝视着东方,情不自禁地祈祷道:“但愿降临是一位给人间带来福音的战神。俺能见证这个奇迹,也就没有枉来人世间走了一遭。”

    在通往田府的路上,两名婆子一边一个正架着接生婆,深一脚浅一脚地直往前赶。

    一跨进田府,婆子们累得气喘嘘嘘,两条腿不由自主地直晃悠。接生婆斜眼瞟了瞟她俩,一甩胳膊挣脱了她们,放开脚步朝着灯火通明的院落跑去。

    “甭慌乱,赶快把临盆的东西准备好!”接生婆一跨进小院,立即发号施令起来。

    听见接生婆的声音,年轻公子似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赶紧迎上前,拱手施礼道:“婆婆,谢天谢地,您总算赶到了。这里的一切就拜托给您了!”

    接生婆赶忙躬身回礼说:“二公子言重了。只要老奴在,就绝对保证她母子的平安!”接着又问:“二公子,少奶奶现在怎么样了?快带老奴去看看。”

    年轻公子连忙欠身,示意道:“婆婆这边请。”边说边让开道路,让接生婆过去。

    接生婆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吆喝道:“管事的婆子,赶快安排人烧水,准备好母子的褥子,还有人参汤,再拿一些醋过来……。”

    管事的婆子跟在她的身后,忙不迭地答应道:“婆婆放心,这些俺都吩咐过了。”

    一听管事婆子的语气,接生婆心里很不舒服。“呵呵,这说话的口吻比主子还硬气,并没有把老身放在眼里。”她心里一琢磨:“这可不行,万一出了岔子,那可就惹下了滔天的祸事,再后悔恐怕就来不及了。”

    于是,把脸一抹,冲着管事婆子说:“待一会儿,老夫人准来检查。谁出了岔子,准剥谁的皮。当心噢!到时候甭说老身没有事先提醒到。”

    一提起老夫人,管事的婆子禁不住浑身一哆嗦,赶忙讨好接生婆说:“婆婆,您老尽管吩咐,俺这就去安排,保证让老夫人满意,让婆婆您满意。”

    接生婆走上台阶,继续吩咐道:“快去找几个手脚麻利的,帮忙把房间打扫干净,然后将门窗捂严实了,多熏点醋,抓紧噢。”说完,急匆匆地走进了发出呻吟的房屋。

    推开房门,她看见一位面色蜡黄的少妇正痛苦地躺在榻上,不停地呻吟。

    少妇抬起头,一见接生婆走了过来,就如同盼到了救星,慌忙伸出手,一把抓住她的衣袖,连声央求道:“婆婆,快救救俺吧?疼死俺了!”

    接生婆连忙握住少妇的手,一边摸着脉博,一边轻声安慰:“少奶奶,放心吧。生孩子都这个样,绝对不会有事的。”

    看着少妇疼痛难忍的表情,她又强装笑脸说:“少奶奶,只要有老婆子在,就保管您母子平安。哦,让老奴检查一下?”说完,俯下了身去。

    检查完少妇的情况,接生婆直起腰来,回头对管事的婆子说:“快去端碗参汤来,给少奶奶补充一下体力。”

    “诺。”管事的婆子答应了一声,扭头吩咐道:“快把煎好的参汤端来。”

    很快,一名婆子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递给了接生婆。

    接生婆接过碗,用嘴轻轻地吹了吹。然后,送到少妇跟前,轻声说:“少奶奶,先喝了这碗参汤。过一会儿生产的时候,全靠它发挥奇效了。”

    看着少妇喝下参汤,接生婆终于出了一口气,掏出手帕轻轻地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心中默默地祈祷:“老天爷啊!请您保佑她母子平安吧!”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

第二章 万事俱备

    小院里正忙得不可开交,院子外忽然由远至近传来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小院的守门人探头一看,赶紧转身推开了两扇大门,然后一动不动地垂手站立在大门旁边。

    一转眼,两名丫鬟手提着灯笼出现在了小院的门口。刚一跨过门槛,又随即转身分立在大门的两旁,高举手中的灯笼,照亮着门槛。

    紧接着,又走来了四名丫鬟,一人手里提着一个灯笼,前呼后拥地簇拥着一位中年贵妇。走在前面的两名丫鬟一跨进门槛,立即侧身将灯笼放低,照亮着门槛前方的路面。走在贵妇左右的两名丫鬟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搀扶着贵妇,抬腿跨过了门槛。

    跟随在贵妇身后的另外两名丫鬟,手提灯笼给四名手捧锦盒、漆盒的丫鬟照着路。接下来还有四名手提灯笼的婆子,给八名捧着礼品、包袱的婆子照着路。

    贵妇的前脚刚刚跨过门槛,守门人连忙扯起嗓门,向院里高声通报道:“老夫人到!”

    听见通报,年轻公子慌忙从房屋里跑出来,躬身给贵妇行礼,问候道:“娘,孩儿给您请安了!深更半夜惊动娘,孩儿真是罪该万死,还望您老恕罪。”

    贵妇一摆手,严肃地说:“凭儿,此言差矣。延续香火是家族的头等大事,做娘的怎么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管呢?快免礼吧。”

    说着,她迅速地环视了一眼院内,板着面孔说:“俺和你爹都已经起身。俺实在放心不下,担心出半点差错,还是亲自过来守着安心。”

    接着,又看了田凭一眼,和颜悦色地说:“凭儿,快带娘去看看你媳妇。现在,她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

    贵妇一跨进小院,原本乱哄哄的院子顿时安静了下来。除了少妇痛苦的呻吟声,其他人连一个响屁都不敢放。担心被老夫人听见,招来不测的祸殃。

    田凭走在前面给母亲引路,边走边介绍情况:“娘,接生婆已经来了,各项事宜也都安排就绪,可谓是万事俱备,只等娘来坐镇指挥。”

    “参汤喝了吗?”贵妇冷不丁地询问道。

    田凭一扬脸,得意地说:“娘,刚才已经喝了一碗。”

    “不行,歇一会儿还得再喝一碗。这个娘有经验,奇效无比。”贵妇自信地叮嘱道。

    田凭推开了卧室的房门,贵妇一跨进房间,立即轻轻地叫了一声:“俺可怜的孩子,你受苦了!”说着,迅速走到少妇榻前,拉着她的手连声安慰道:“孩子,生孩子虽说是女人的鬼门关,但有娘在,你什么都不用害怕,一切都会平安无事。”

    少妇望着贵妇,有气无力地说:“娘,疼死俺了。俺恐怕是爬不过这道鬼门关了。”说着,两行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