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奋斗史-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你要放我回去?”朱可夫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对,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将你被俘的消息传给莫斯科。斯大林还是需要你的。包括你,左尔格,到时候你也可以回去,只要你愿意的话。”我对他们两人说道。两人听了我的话后,神情各不相同。朱可夫的脸上露出的是一丝希望,却又包含着一些不信任;而佐尔格却是一脸的落寞与无奈。一见此景,我忙说道:“好了,今后两位可以在这个基地中活动,但不要走出基地。我想二位应该明白,这是我对你们的信任。这个军事基地中藏有我们的很多军事秘密。”
“还有,”我转向了朱可夫,“将军,您是装甲战的专家。而在我的这个基地内,我正在训练一支反装甲的特攻队,特攻队的成员都是ri本人,而且大部分是ri本军人,军事素养很高,经过我的强化训练,现在应该是一支无敌的部队。但是对于反装甲作战还没有什么经验,将军您能否给指导一下。对了,我还必须告诉您,这支部队主要是在今后的中苏战斗中用来对付苏联的战车的。”朱可夫听完我的话后,不置可否,只是站起身向外走去。
来到训练场上,我让执勤官大野道彦集合队伍,接受检阅。一幅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一个身着苏联中将军衔军装的高级军官,检阅着一支排列整齐、威武雄壮的军队,他们的帽徽、军旗都是青天白ri,但这支军队的军官却用ri语喊着口令,全队行军礼向这个高级军官致敬,朱可夫也习惯xing地举手敬礼,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佐尔格将他的话翻译翻译给我听:“同志们辛苦了!”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购买圣乔治岛
转眼已经是1940年2月,ri苏双方已经进行了万人以上规模的战役四次,两边各有胜负。战争陷入胶着状态。ri军近六十万的关东军陈兵于蒙苏边界的外贝加尔斯克、额伦察布、杜沁河北岸、巴彦、肯特山东麓一线。苏联方面重新组建了一个远东特别军区,下辖第29集团军、远东特别集团军、第36集团军,以及坦克第4集团军,一共大约八十多万人,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中将任军区的总司令。司令部设在涅尔琴斯克,也就是尼布楚。
华西列夫斯基,1895年生于俄罗斯的一个神父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从军参战,战斗中的华西列夫斯基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21岁时被提升为营长,获上尉军衔。十月革命爆发后,华西列夫斯基加入苏联红军,不久升为团长。1931年秋,华西列夫斯基调入苏联红军军训部,开始司令部机关工作。1935年被选派到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深造,接受了系统化正规高级军事教育。毕业后,华西列夫斯基上校被任命为总参谋部战役训练处处长,由于其工作表现出sè,被提升为作战部第一副部长兼战役训练处处长。就是这样一位今后的苏联元帅,现在被派到了这里总司令。可见苏联zhèngfu对远东地区的重视。
在西安事变后的几年时间里,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征兵备武。在原来军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八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一个装甲师和一个重炮旅。为了武装这些军队,二人想尽一切办法弄钱,除了拿出全部的家当,另外什么生意都干了,甚至包括那些黑吃黑的勾当。这天我来到西安城找张学良,一进他的司令部,赵四小姐迎了出来。她告诉我,少帅正在和一个外国商人谈话,让我在办公室稍等一会儿。正说着话,没想到张学良陪着一个外国人从会客室走了出来。他一见我来了,马上高兴地走过来向我介绍这个外国人。这是个英国商人,名叫亨利,刚从英国的殖民地百慕大群岛回来。我一听到百慕大群岛这个名字,忽然内心一动。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就对世界上这些神秘的地区很感兴趣,于是还查阅了不少资料。在我的记忆中,百慕大群岛在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联邦中最早的殖民地。此时他的总督好像是一个名叫“金”的爵士。于是我用英语向亨利问道:“请问亨利先生,金爵士还在百慕大群岛吗?”亨利一听我竟然知道百慕大群岛的总督,也很惊讶,问道:“怎么高先生竟然认识我们的总督?我和金总督也是很好的朋友。”
我忙瞎编道:“我以前在一个宫廷宴会上见过金爵士,后来听说他去了百慕大群岛当总督,就再也没见过面了。谁知道他是否还记得我呢。”
“哦,总督是一个最喜欢交朋友的人。只要你们见过,金总督就会永远把你当作朋友的。咱们今天就算认识了,从此也就是朋友了。今晚我要在我住的饭店里举办一个朋友聚会,我刚刚已经邀请了张将军,现在我也正式邀请你,希望你也能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亨利真是个很热情的人。
我正求之不得,一听这话,连忙说道:“谢谢你的邀请,我晚上一定会去参加聚会。”
亨利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他正在与张学良做生意,从张学良的口中知道了我是赵四小姐的“表哥”。在亨利眼里,我就是张学良的代理人,因此与我成为朋友,对他今后的生意会很有帮助的。亨利招呼完客人后,邀请我跟随他单独到一个房间里。他拿出了一瓶包装非常简朴的酒,随后又拿出了两个杯子。亨利将酒倒进杯子里,递给了我一杯,然后与我轻轻碰了一下。我抿了一口杯中之酒,霎时一股奇特的清香遍布了我的口腔。这酒味真得很特别,我不禁仔细端详起杯中的酒来。杯中的酒呈现出美丽的玫瑰sè。我又尝了一口,对他说道:“这酒的味道不错呀,而且非常特别,既不是用葡萄酿造的又不是用普通的水果,这是什么酒呀?”
“这酒是百慕大群岛出产的,是用当地的一种很特别的植物酿造的,当地人管这种酒叫做‘释迦’酒。据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亨利向我介绍着。
“亨利先生,我听说百慕大群岛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而且你与金总督又非常熟悉。所以我想委托你一件事情,我想你作为中间人,在那里帮我买下一个岛屿,等到战争结束,我就去那里度过我的后半生。”我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向亨利提出了这个请求。
“这个没有问题。而且的确有人像你一样在那里租赁或者买一个小岛定居下来。那么你想要一个多大的岛?”亨利问道。
我想了想说道:“亨利先生,我听说那里有一个名叫圣乔治的岛,我希望能买下那个岛。”
亨利说:“我会尽量为你争取一个好价钱的,不过,时间要比较长一些,估计要用半年的时间。”
“没有问题,我等着你的好消息。现在此感谢你了,我的亨利先生。”我想亨利举了一下酒杯。
在诺们罕战役中吃了大亏的苏联军队决定向蒙古境内的ri军展开全面的报复,以打开僵局。有情报显示,苏联人的眼光首先放在了苏满边界上。他们打算从这里迅速突破,然后迂回到ri军的后面,将几十万ri军一窝端。接到这一情报,我带着三黑等四名突击队员赶回了新京。
苏军将突破口选在了满洲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苏军已经向苏满边境调动了近三十五万人,光是装甲师就有四个,还有一个duli伞兵师和两个重炮旅。苏满双方剑拔弩张,就等各自的指挥官一声令下,两边的战士马上就会拼个你死我活。
苏军的大量谍报人员不断渗入到满洲里境内,窃取兴安军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火力配置等情报。满洲里这边,也是竭尽全力要搞到苏军的驻防情报。双方你来我往,小规模的交火事件不断。进入了四月份,苏军的各部队均已部署到位,眼看两方的大战一触即发。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伏击战
从我的内心讲,我并不希望兴安军与苏军直接发生冲突,即使最后双方爆发战斗,我也希望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而且可以当作练兵。面对强大的苏军,我最后下了一个决心,放苏军入境。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占领满洲的领土,实际上是进行一个大规模的穿插动作,通过满洲去包抄日军。我决定“帮助”苏军实现这一战略意图。
在苏军的眼里,对面的满洲兴安军真的是一直很烂的部队。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以多欺少。苏联红军的大部队刚一驻扎在两国的边境地区,还没有正式开打,就有不少兴安军的军官派人前来谈判,请求苏联红军不要通过自己的防区。如果必须路过,则希望能得到一部分钱财,然后守军冲天放一通枪炮,演个戏。连满洲帝国的边防军都如此不堪,其他军队就更别提了。看来满洲帝国就是日本的儿子国,他们的国防全靠日军了,没有了日军,满洲帝国就如同一张纸一样脆弱。
满洲里的驻军一直在退却,到了达坝才站稳脚跟。苏军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满洲里,之后,第十八和第十九步兵师马不停蹄,立刻折回头向西北方向的外贝加尔斯克的日军攻击前进,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将驻防那里的一个日军旅团包围起来。包围了外贝加尔斯克后,苏军并没有立刻发动猛攻,这显然是一个围点打援的战术。苏军迅速向额伦察布挺进,欲将那里的一个师团的日军也围住吃掉。
眼见这一线的日军危在旦夕。而此时我的兴安军却毫无动静。关东军大本营的催战电报如雪片般飞来,要求我立刻出兵解救被围日军。这些电报口气不一,有的是命令,有的是恳求,还有的是威胁。但是对于所有这些电报我的回复只有四个字――“无能为力”。
我的这个态度对苏军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支持,他们本来是想用大部分的主力部队来消灭任何胆敢出兵救援日军的兴安军和日军。现在,兴安军龟缩不动,日军无兵可派,苏军打援的计划落空,于是将作战重心放在了消灭被围日军的战役上。
苏军这一计划的改变,已是在我的意料之内,苏军的部队刚一调动,我的命令马上发给了兴安军的第十六师和第二十一师。这两个师已经按计划秘密潜入到苏联境内。第十六师现在外贝加尔斯克西北九十六公里的哈腊诺尔东侧三十公里的威岚斯山谷内。哈腊诺尔是苏军的重要物资囤积点,南征苏军的所有物资都是从这个囤积点发出的。
我在西安时,有一天我和朱可夫在沙盘上讨论远东的战局时,我就设想到了现在的这种态势,于是激怒朱可夫,故意流露出苏军的确很很强大,但是指挥的将领有问题。假如由我指挥苏军,一定会百战百胜。我话语的矛头直指朱可夫。朱可夫这个一向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脾气又很暴躁的将军果然上当,就我所设想的这一态势,与我进行兵棋推演。由他指挥日蒙联军,我指挥苏军。朱可夫最后战胜了我,他的一个绝招就是反抄苏军的后路。根据这一情况,我马上派人对这一地区进行详尽的侦查,结果发现了苏军的这物资囤积点――哈腊诺尔。
驻守哈腊诺尔的苏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十六师很轻易地拿下了这里。苏军大惊失色,补给线被拦腰切断,对于已经深入到满州境内的苏军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灾难。用不了两天,他们的所有坦克、汽车将会因为没有油料而瘫痪;所有的部队将会因为没有粮食而面临饥饿的挑战;更可怕的是,前线部队会因没有弹药补给,而面临日军的屠杀。
面对这一可怕的事实,苏军司令官华西列夫斯基立刻命令:一,围困外贝加尔斯克的第十八师立刻绕过外这个小城,迅速北归夺回哈腊诺尔;二,围困额伦察布的是远东特别集团军,辖远东第一、第二军。从中抽调出第一军,由集团军司令布柳赫尔亲自带领,向东北方向前进,回攻哈腊诺尔。两路大军从不同方向浩浩荡荡、杀气腾腾直扑哈腊诺尔这一小城。与此同时,华西列夫斯基命令驻守在涅尔琴斯克的一一五坦克近卫旅立刻向南挺进,配合两路大军作战。
首先遭到打击的是苏军第十八步兵师。我的兴安军第二十一师早已在距外贝加尔斯克西北三十公里的一处丘陵地区埋伏了近六个小时。苏军进入伏击圈后,我军立刻从中部发起攻击。苏十八师立刻陷入了慌乱,此时他们只是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却不清楚敌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慌乱之下,整个儿部队打得毫无章法,其结果就是迅速被兴安军分成了两个部分。由于兴安军先占领了有利地形,又是突然发动攻击,苏军遭到了重大的伤亡,毫无士气可言,没用几个小时就全线崩溃,败兵如同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在临出发之前,我亲自给两个师的师长打电话作出指示,要他们在战斗中组织神枪手,迅速干掉任何敢于出面组织的军官。这些军官的号召力很强,如果不干掉他们,他们会以党的名义,召集苏军的党、团员,组织绝死反扑,这种反扑有可能使整个伏击战斗功亏一篑,甚至形势逆转。
果然,当苏军败溃时,有不少党员军官站出来大叫着“布尔什维克是不可战胜的,党团员跟我来”!幸亏这个师的师长将我的嘱咐很认真地在部队中贯彻执行了。苏军中但凡有领头人冒出来,这边就有神枪手将他爆头,至少是两发以上的子弹击中他们,而且绝不手软,有一个杀一个。面对死亡,领头人终于少了,即使还有,却也不敢挺身而出,只是一边隐蔽一边喊喊口号而已,但这样反而会被士兵看不起,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使士气更加低落。六个小时后,伏击战胜利结束。十八师只有三千多人突出了包围圈,返回到了出发地。
苏十八师被伏击,那么远东第一军呢?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运动战
第一一五坦克近卫旅最先赶到了哈腊诺尔城北的三公里处。此时的哈腊诺尔静悄悄的毫无声响,仿佛没有一个活人。城外没有任何的防御阵地,当然也就看不到任何一个兴安军士兵。面对这一情况,苏军的前线指挥官不敢擅自作主,命令部队原地待命,等待上级的指示。苏军侦察机一架接一架地飞临这个小城的上空。但是飞行员能看到的只是城里因焚烧物资还没有熄灭的大火和因此而冒出的滚滚黑烟,其他任何情况都看不清楚。
为了安全起见,所有坦克向城内进行轰击,两个轰炸机中队也对这个小城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这么一折腾,城里火势或更大了,面积也更广了。经过一个白天的等待,苏军的指挥官终于耐不住性子了,傍晚时分命令两辆坦克作为尖兵前去探路。两辆坦克行驶到距离小城五百多米的地方,就先后压上了地雷而瘫痪在原地动弹不得。坦克里的乘员钻出了坦克爬回了自己的阵地。“由此看来,敌人还是有埋伏。”指挥官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于是又是一通炮火的“洗礼”,小城哈腊诺尔几乎被夷平了。
晚上,突然从城里传来一阵激烈的枪炮声,指挥官马上派侦察兵抵近侦察。城里的枪炮声越来越激烈,偶尔还夹杂着隐隐约约的俄语喊话。又过了一段时间,说俄语的人越来越多,说中国话的人却越来越少。侦察兵马上返回指挥部,将这一情况向指挥官进行了汇报。“看来我们的部队已经从另一侧占领了这个小城。”一一五旅的指挥官根据这一判断,马上命令一个前卫团开到城下,随时准备入城与那里的苏军会师。
此时的哈腊诺尔城里到处是人声,而且大部分是俄语。此时已经是半夜了,前卫团的苏军士兵根本看不清城里的情况,只能隐约听到声音。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些声音大部分是欢呼声和彼此打招呼的声音,比如“打拉斯微基打哇力西(同志你好)”。不过前卫团的团长并没有多想,只是命令士兵高呼口号继续前进。
前锋连的几辆坦克亮着大灯开到城外。城里有人用俄语大声问道:“你们是那一部分的?”
“我们是一一五旅的前卫团,你们呢?”城外的苏军答道。
“我们是远东第一军的。现在我们已经全部控制住了这里。满洲军真狡猾,全部躲在城外准备伏击我们。”城里的士兵答道。
正说话间前卫团的其他坦克也开了过来。刚才最先到达的六辆坦克最先进城。突然一一阵阵爆炸声从城里传来,紧接着,城里射出了十几发榴弹,全部击中了城外的坦克。城外的苏军大惊,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又是一顿榴弹射了过来。剩下的坦克立刻向城里冲了过去,同时将炮口抬起向城里开火。
一一五旅的前卫团因为被突袭,一下子损失了十几辆坦克,不过他们很容易地就冲进了城里,并且很快就占领了全城。与此同时,西面城外的远处也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而且枪炮声正向这边移动过来。没过多久,远处的队伍已经冲到了城下,并且立刻发动了攻击,于是城里城外两方立刻接上了火。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天明。交战双方才看清,原来都是自己人。此时的伤亡已经非常巨大,双方都使用了重武器,至少有一千多名苏军在战斗中死亡,负伤的更是不计其数。第一军的指挥官,也是这次回援行动的总指挥布柳赫尔暴跳如雷,命令将前线指挥官全部枪毙。
然而苏军的噩运还没有结束。第一个坏消息在当天的下午传来的,一一五旅的运输队在哈腊诺尔城以北四十多公里的地方被满军伏击。运输队被歼灭,所有物资包括油料、粮食、弹药等给养全部被抢或被毁。也就是说,现在哈腊诺尔城的几万苏军至少要饿两天肚子,更关键的是,一一五旅所有的坦克在用完很少的一点儿存油后,将全部趴窝,寸步难行。
第二个坏消息于当晚传来,第一军走在最后的一个后卫旅被近两个师的满军所围歼,旅长赫加留夫大校被活捉,政委安德波罗斯基大校被打死。满洲军在获胜之后并没有过多停留,而是直奔额伦察布而去,显然是想与那里的日军里外夹攻,吃掉那里的远东第二军。
所有这些行动都在满洲军的掌控之中。此时的布柳赫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他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迅速回援第二军,但有可能已经来不及了。那里的苏军缺粮少弹已经坚持了近十天,现在又有两个师的满洲军前来夹攻,估计等第一军到达的时候已经被歼灭了。况且第一军本身也是一样,不仅没有给养,而且已经疲惫不堪。第二个选择是派出一部分兵力打通运输线,主力部队就驻扎在这里按兵不动。等到给养上来后再行动。经过反复的考虑,布柳赫尔决定选择第二方案。
其实布柳赫尔的选择是正确的。满军近两个师的兵力按计划赶到了额伦察布,与那里的日军里应外合,迅速击溃了苏军部队。两方汇合后,并没有立刻停下来修整,而是留下了所有的伤员和两个大队的日军,其他所有部队沿苏蒙边境迅速向外贝加尔斯克驰援。那里的苏军也因为被断掉了给养而无力再向日军进攻,只是围住了城,等待援兵。
而退守在达坝的满洲军此时却对苏军开始反攻,一直向北攻击,直到把苏军逼到满洲里。苏军刚退到满洲里,额伦察布的日满联军也正好赶到。经过一场混战,外贝加尔斯克至满洲里一线的苏军全部被赶到哈腊诺尔才站住了脚。
此次攻防战以苏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苏军的人员损失达三万多人,而且还损失了大批的物资。华西列夫斯基被撤销了军区总司令的职务。由于布柳赫尔在此战中判断准确,处置得当,及时遏制住了日满联军的进攻,所以由他来接替华西列夫斯基的职务。
此战中,日满军队也损失了一万二千多人。当战役取得胜利后,日军迅速返回了额伦察布,满洲军也退回到自己的边界以内。现在已经是六月,日军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马上就要采取新的行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出兵蒙古
1940年6月,日军已经占领了蒙古国肯特山脉东部的领土,占蒙古全部领土的三分之一。日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后,就将这个地方交给满洲军队驻防,以致到现在所有日军都陈兵在苏蒙边界。自从四月份的那次攻防战后,日军已经完全相信满军的作战能力以及他们对日军的忠诚。日军相信,满洲就是他们稳固的大本营,满洲军队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即使他们遇到了危险,这些满洲兄弟一定会拼了命来营救自己。上次攻防战,那些满洲弟兄深入虎穴就是最好的例子。
1940年7月1日,日军六十万大军越过苏联边境,向苏军发动了全面进攻,日苏战争正式爆发。战前日军已经掌握了苏军的全部布防情况,这当然是我的功劳。从二十一世纪,我能很轻易地找到当时苏联红军所有的资料。我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情报交给日本的情报部门。日军根据这些资料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那还不稳操胜券吗?
苏军忙于应付日军凶猛而快速的攻势,根本无暇顾及到苏满边境。因此我这个主管满洲军事的大臣也该卸任了,将军权完全交给了亲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