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顺皇朝-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尘洹心动了,他略微迟疑,说道:“可陛下没让末将前往啊”
小黄门笑道:“若是将军此去威震南御苑,这富贵可算是搏出来了。这等账,将军还不会算吗?”
卢尘洹踌躇了一会,说道:“去罢,去罢,也好博得陛下赏识,王子纯能封统领,我卢尘洹为何不能封宣威将军?”
一行十多人,皆跨上军马。卢尘洹感受到久违的驰骋之后,心中豪兴大发,忽地一夹马腹,那马吃痛,窜行出去,渐渐领先众人。
小黄门三人在后扯着鸭公嗓喊道:“卢将军,慢一些,洒家跟不上你啦……”
卢尘洹没有理会,兀自蒙头向前冲。直至见长安城就在眼前之时,才放慢了马速,等着众人追上……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艺较技(中)
今天五更,这是第三更,爆发求订阅,以及第一张月票
“请出示令牌兵符”
看见甲胄齐全,弓马全备的十余人,城防司不敢怠慢,连忙出来阻止他们进城。守备城防司的禁军,已经提着长枪,腰间的朴刀已经按住,一旦有所异动,肯定是一场腥风血雨。
在十余人后面的小黄门连忙扯着鸭公嗓说道:“上御在此,城防司不得阻拦”
那城防司的司长见到小黄门手上黄澄澄的本子,心中一凛。小黄门趾高气扬地说道:“陛下有圣谕,特选禁军神射手入南御苑,与契丹使臣比箭。城防司不得阻拦,快快让路”
城防司认清了,这个黄澄澄的本子,确实是陆承启的御用折子,不敢再阻拦,喝道:“让开路”那些城防司的士卒,这才收了刀枪,立在两旁。
卢尘洹见道路让开了,一夹马腹,缓缓进城了。后面的禁军也鱼贯而入,通过瓮城,再入明德门。
长安城里的居民,见到禁军提着弓箭,跨着马而来,吓得纷纷站立在大街两旁,低声议论着。有的说是前来巡逻的,有的说是宫中出了什么事的,还有的说是来铲除叛逆的……谣言越传越开,三人成虎,莫过于此了。
这十余人到了宣德楼后不久,便看到了陆承启的龙辇,缓缓自宣德门而出。他身后则是二十余人的契丹使团,再后面则是文武百官。一行数百人,浩浩荡荡,颇具皇家威严。
原先皇帝出行,礼制颇多。可陆承启早已经破了先例,每每出行,都以不得扰民为前提,礼部官吏不敢违旨,便省略了很多繁琐的步骤。
但无论如何省略,五百御前侍卫须尽数到齐。在前开路,在两翼后面保护着至关重要的龙辇,已经龙辇里面的皇帝,陆承启。
沿途百姓乍见陆承启再次出行。纷纷夹道观看。视力好的人看到了黄罗御伞黄罗御扇之后,惊呼真的是陛下真容。余者皆竞相垫脚,以期看到陆承启的龙颜。
这时候,已经有人自发地结彩相应,御街两旁。立时花团锦簇一片。陆承启在高大的龙辇里面站起身子来,挥手向两旁民众示意。这时候,知班行门喝道:“班到排立”,第二次则喝道:“躬身拜,再拜”。这是大顺皇帝出行的礼仪,圣驾回来的时候不拜,下雨天则免拜。班首奏圣躬万福,喝唱是直立着身体的,而不是像后世清廷剧那样,全都给跪下。窄巷大街上的军兵则呼“万岁”。一些百姓也跟着呼喝万岁。
汉人自古以来,便不会跪拜。除了拜祭祖先天地,只有投降认罪的时候才会用到跪拜。汉人的传统大礼就是先席地而“坐”,然后作揖至地,也就是手心向上的,不是趴在地上,最后,顿首至作揖之处,,这样一次就是一次大礼。这一个礼仪很像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的做法。但确实是汉人古礼。要是你傻到像日本人那样用头锤地,那没话可说……
即便是臣子见到了皇帝,也就是拱手而已,并不跪拜。一般跪拜只是接受皇帝封赏的時候才用到。见到了长者,作长揖便可。
在有骨气的汉人心中会知道,对别人行跪拜礼,哪怕是皇帝,无罪无赏时行跪拜,也是一种侮辱。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便是蒙古人设下的跪拜礼,让汉人弯了脊梁,断了几千年汉人自强不息的脊梁这个跪拜礼,足足影响了中国人七百年之久,损耗了中国人的血性,在骨髓里植入了一种奴性
这时,已有礼部官吏一边走一边大声喝唱此次出行的目的,让周遭民众明白出现的意义。这时候,飞速散播的谣言不攻自破,长安城的百姓纷纷随着圣驾,到南门外玉津园,想要第一时间知道比赛射箭的结果。
玉津园,又名南御苑,前朝皇室所建。玉津园在南边安化门外一里,规模宏大,是大顺皇家宴射观刈麦所在也。前些时日的亲耕,也是在这里进行。玉津园是皇室皇庄最大的一处庄园,先皇曾写赋于园中:“……珍果献夏,奇花进春,百亭千榭,林间水滨。沙禽万类,尽游泳而往来,或浮沉而出处。柳笼阴于四岸,花飘香于十里……”玉津园之绮丽,可见一斑。
大顺朝宴饮频繁,每逢节庆或国家喜事,都在皇宫或一些皇家园林举行宴饮活动。玉津园就是这样的园林,一般不对百姓开放,唯有一个时候除外,那就是外国使臣前来,要与大顺武勇之士比箭的时候。
玉津园引沣河水入园内,再放水入沣河水下流,内有方池圆池,池中有小岛,池边尽植柳树,池中种莲,景色优美。在林间水滨有很多亭榭掩映其间。在花木池塘之外,大片的麦田高低起伏。玉津园面积宽阔而土地平整,是皇家检阅诸军骑射的“校场”,也是经常安排招待外国使者宴射活动的会所。
不多时,圣驾数百人,浩浩荡荡来到了玉津园。守园的多是监察士,先前许多沾亲带故的皇亲国戚和一些勋贵后代,为抢夺宜春琼林苑玉津瑞圣园的管理权,不惜互相攻讦。皆因这些皇家园林里有殿宇池亭田土及管下小园池甚多,是一个很大的“肥差”,才让这些人不惜代价想要管理权。可惜陆承启建立监察司之后,这样的园林都归自了监察司的名下,惹得许多勋贵暗自不满。
耶律良一行人,自从见识了长安城的繁华之后,反而对这些花花草草的园林不甚感兴趣了。一路走来,反而是波澜不惊的模样。
行至南御苑一处偌大的平整土地上的时候,陆承启在内侍的引导下,下了龙辇,坐上了观赏“校场”的长廊尽头的亭子里。耶律良陪坐在旁边,其余文武百官,皆立于长廊之上。平民百姓,只能在校场外面,挨着缝隙观看。不过会有唱诺内侍出来实时报播比试赛况,也算是让这些民众不至于白跑一趟。
陆承启问道:“不知耶律大使所遣射手,能开几石弓?”
耶律良笑道:“吾等契丹勇士,每人皆可开二石弓。今日所遣勇士,能开三石弓,不知陛下所遣勇士,能开几石弓?”他这话里面也有水分,马弓比步弓软,二石弓只相当于一石多的力气而已,再加上契丹人的弓也是省力弓,所使的力气就更小了。
陆承启对神臂弓的属性了如指掌,风轻云淡地说道:“我大顺军士,每人皆可开三石弓。”
闻言,耶律良一愣,旋即冷笑道:“陛下所言,恐有违事实吧?”
也难怪耶律良不信,一石之力在九十二斤半,古时的斤与后世不同,九十二斤半相当于后世的百多斤了,三石也就是说起码得有四百斤的力气,这又不是神话,哪里有每个人都能开三石弓?耶律良以为陆承启说的全是那种硬步弓,既不省力,又不能及远的弓箭。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艺较技(下)
今天五更,这是第四更,爆发求订阅,以及第一张月票
此时大顺的武人,皆以膂力作为第一标准的,即看能挽开多少石的弓。传闻民间有善射者,能开五石弓。这近乎是扯淡了,战时根本用不到这么重的弓,倒是应该兼顾准确性,这一点大顺军队做得也不好,每人配的是一石硬弓,有膂力大者,另外配弓。弓弩是大顺军队的最最重要的武器,通常配备在六成之上,其余的是长枪兵,朴刀盾牌手。
也难怪耶律良不信,哪怕他是契丹的文人,也能开二石弓。但“孱弱”的汉人,每人可开三石弓,岂不是天方夜谭吗大顺的步弓非省力弓,知道这一点的耶律良,是非常不屑一顾的,根本不信,“孱弱”的汉人每人都能开三石弓,恐怕就是一石弓,都非常吃力了。
古时训练一个弓箭手耗时需要几年左右,需得从军中选择膂力大的士卒,加强力量培养,并不断地进行拉弓训练。在战场弓箭手的最大作用不是精准射击,而是成阵型的攒射。攒射的仰角决定弓箭的覆盖距离。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做到阵形稳定,指挥调度统一。
这仅仅是培养弓箭手而已,不是神射手。若是培养神射手,则需要观察此人是否有射击天赋,膂力是否足够,并与普通士卒分开培养。有天赋的神射手进步神速,只需一年左右便已经小成;往往三年之后,就定型了。能开三石强弓,并进行二十次左右射箭的,十万禁军之中寥寥无几。而偏生这就是大顺对神射手的要求,一般准头够的禁军,能开二石弓就不错了。
游牧民族没有成系统的训练,都是在骑马打猎的过程中,掌握生存技能。自小便学会了开弓射箭,农耕民族又如何能比得上他们
这便是耶律良的底气了。他不信他心目中最勇猛的契丹勇士,会输给“孱弱”的汉人
见耶律良不信,陆承启也不言语,示意让随行而来的禁军神弓手。用神臂弩在两百步外射箭给他们看。禁军神弓手得令之后,接过内侍递给他们的比赛用箭,默默地上了弓弦。
此时在两百步外,一处箭垛后面,已经竖起十个草靶子。耶律良讥笑道:“陛下。这是否太远了?”也难怪他这么说,一般的马弓,仅能射出百余步,三石马弓也不过二百步而已。要是能射出一百五十步,已经算是契丹神射手了。
古时的“一步”非后世所说的一步,荀子《劝学篇》里面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例句,这里的跬步,就是古时用来计算距离的单位,是两大步算作“一跬步”。。这时候一里地是三百步,也就是说三百步在后世五百米左右。而二百步开外,就是差不多要三百米了。注:历朝历代的步都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以平行时空宋朝的为准。
陆承启笑道:“耶律大使,看下去你便知道了。”他对神臂弓很有信心,这个冷兵器巅峰之作的神臂弓,经过极大增强拉力的机栝作用下,其拉力可达三石以上,射程在两百四十步以内是精确射击,三百步内可穿甲。最远曾测试达到四百步,但威力已经大大减小了。
这是将床弩的技术应用在不满四尺的弓弩上,却达到了和床弩相差无几的射程,中国古人的智慧。实在太过惊人。神臂弓所用的是复合材料,制作繁杂,所以产量不丰。且对士卒膂力要求太大,起码要能开一石四斗力才能使用三石的神臂弓。所以一般不制作得那么厉害,以两百四十步为限,神臂弓多为二石三斗弓。士卒只需一石左右的力便能上弦了。因为用的是省力机栝,大大增加了弩兵的射程和杀伤力,哪怕是一人也能使用神臂弓。
而这些选出来的禁军神射手,都是使用最顶配的神臂弓,或者叫做神臂弩最为合适。弓箭哪里有这般远的射程?
只见满弦紧绷的弓弦突然松开,“嘭”的一声轻响,一支短短的却比一般弓箭粗得多的羽箭便离弦而出,眨眼间便没入两百步外的箭垛之上,正中靶心
这时候,御前侍卫们沸腾了,在校场外面观看的百姓也跟着沸腾了起来。耶律良呆呆地看着十支箭羽,深深地没入草垛之中,仅仅两箭不中靶心而已。他内心惊得无以复加,喃喃地用契丹语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啊”
陆承启也被震惊了一下,即便早早见过了神臂弓,可那震撼人心的射程,是热兵器所及不上的。神臂弓,不愧是冷兵器的登峰之作
两百步啊,三百米开外,深深没入厚达半尺的密实草垛,这样的穿透力,三百步以内,就算是精良的锁子甲,也抵挡不住
耶律良的震惊是有道理的,不仅是他,整个契丹使团,连文武百官都震惊了。他们没想到,军器监这些年来,居然鼓搞出了这样的弓弩,简直是杀人利器有此利器,还怕什么契丹人不成?
陆承启见他震慑契丹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便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看着耶律良那惊骇莫名的表情,心里就是一阵暗爽:“吓死你们这帮土鳖,叫你们还敢来打草谷。这个叫啥来着?对,就是威慑力。嘿嘿,怪不得都喜欢用阅兵这一招,果然好用。要不是神臂弓制造太麻烦,我也不会鼓搞什么步枪了,直接用弓弩就能弄死这些游牧民族了。不过,用来震慑一下这些土鳖,也还是蛮爽的”
耶律良回过神来后,神情恳请地说道:“陛下,吾能请求察看尔等的弓吗?”
陆承启大方地笑道:“有何不可?”立即让一名禁军,把神臂弓呈上来,递给耶律良察看。耶律良接过这般小巧的神臂弓,更是惊骇莫名,心道:“我契丹的大弓,远比这弓重得多,射程却还是不及,更别说威力了。这汉人小皇帝说的都是真话,若每个汉人都能挽强弓,我契丹又如何能敌?”
想到这,耶律良心下凛然,原本嚣张的气焰被扑灭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心寒:“不行,得把这个消息尽快告诉陛下我不能在这耽搁了,尽快回到辽国,请陛下更改对大顺的关系”
打定了主意的耶律良,把神臂弓递回给了陆承启,叹道:“大顺器械精良,确实远迈吾等想象之外。吾等算是见识了一番,比试一事,不说也罢,我契丹勇士远远不及也”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惊人
今天五更,最后一更了,爆发求订阅,以及第一张月票
陆承启虚伪地说道:“耶律大使莫要灰心,朕只是与你开开玩笑罢了。这神臂弓不过是弩箭,哪里是什么弓箭了,若是以骑射而论,辽国的骑射还是天下无双的”
契丹副使闻言,总算找到点心理平衡,说道:“陛下所言,确实如此。我辽国以骑射起家,自然是不敢忘却的了。若是以骑射而论,普天之下,还没有人能和我契丹勇士一较高下……”
听着这契丹副使在这里大吹法螺,陆承启忍不住一阵恶寒,可表面还得表现得非常认可的态度,心里却说道:“哼,臭不要脸,要是比骑射,女真人蒙古人哪一个不强过你们?”
正当陆承启心中恶骂,契丹副使还未说完话之时,就有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末将不服,愿比试一番”
说话之人,正是步军指挥使,卢尘洹。他早已等得心焦,见手下禁军都一一露了脸,他却毫无机会,哪能不急?好不容易听得契丹副使在那里吹牛,他第一个就跳将出来,大喊不服了。
也是,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论文武,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人?若是没点血性,说不得早被大浪淘沙淘掉了。
陆承启正愁着没人制止这契丹副使不负责地吹牛皮,见卢尘洹跳将出来,当即板起了脸,假意斥责道:“是谁这般没礼貌,辽国副使还在讲话,你插个什么话”
回头一看,原来是站在他身后十几丈远的一个胖子,看军服甲胄,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将军。果然,听那个胖子高声说道:“末将禁军指挥使,卢尘洹。见过陛下”
契丹副使被卢尘洹硬生生地打了脸,气得一张本来就黝黑的脸膛上直如猪肝之色,怒道:“你这人,好生不懂礼数。也罢。你既然瞧不起我契丹勇士,便与你较技一番,好让你心服口”耶律良在一旁,看着事态发展,没有作声。也算是默许了。
陆承启假意阻拦道:“副使不可动怒,朕御下无方,倒叫你们看了笑话。他这般不懂礼数,朕回头一定降他官职,罚他俸禄,给大使们赔罪”其实陆承启心中不知道有多爽,多希望契丹人应承了这场比试,只是担心这卢尘洹是不是手底下有真功夫。看他一肚子横肉,想必也有几斤力气吧?要是败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便说那是契丹人以技压人罢了,我大顺士卒有所不如,也没什么丢人的。要是赢了,可就是再次狠狠地挫了一番契丹人的锐气,打压他们嚣张气焰,让他们心存畏惧。反正怎么都不吃亏,陆承启如是想着。
契丹副使说道:“既然卢将军不服,我等又如何不奉陪?陛下,你说是吧?”
陆承启假装为难地说道:“这……好吧,朕也想看看契丹勇士的英姿。那个谁……卢什么来着。你且与契丹勇士比试一番……”
陆承启还未说完,卢尘洹就愣头愣脑地说道:“末将不想比了”
陆承启愕然,大怒道:“你是拿朕和契丹大使开涮吗?”
卢尘洹不懂“开涮”是什么意思,但也能猜得到。他嘟囔地说道:“若是罚我官职俸禄。末将绝不奉命。末将当兵,就是为了升官发财的……”
陆承启又好气又好笑,说道:“你这滚刀肉,敢与朕这般说话,你算是第一人也罢,朕应承你。不论胜败,你都不会降职罚俸,这总行了吧?”嘴上这么说,心底下倒是对这个耿直的禁军指挥使有了些好感。
殊不知,卢尘洹也是有小聪明的,故意装成这般二愣子的模样。其实做到禁军指挥使这般的高官,你说他是愣子,估计都没人信。他这么做,不过是想陆承启关注他罢了,好为以后升官发财铺垫一下。陆承启毕竟阅历不够,看不出这一点,也是卢尘洹演得可真像,把重生而来的陆承启都骗过了。
卢尘洹听得陆承启这般说,立时“大喜过望”,说道:“既然如此,末将领命皇上,您可是金口玉言,说过的话可要捉得数啊”
陆承启好笑道:“做得数,做得数”卢尘洹这才“乐滋滋”地来到契丹副使面前,说道:“那便比试罢”
契丹副使冷冷地说道:“你是要步射,还是骑射?”
卢尘洹想也不想,说道:“你们不是说骑射厉害吗?我不信,要与你们比试一番”
契丹副使心道:“你想出这个丑,我便成全你”想到这,立即用契丹话喝道:“萧元揽,你出来和他比试一番罢,要让这位指挥使输得心服口服”
辽国使团里面出来一个魁梧大汉,约有六尺高,黑炭般的脸膛,直如尉迟恭转世一般。陆承启早有注意到这个人,见果然是他,看着卢尘洹与这大汉的卖相,都不可同日而语,心中已经有些不看好卢尘洹这个胖子了。
内侍牵过一匹禁军的马给萧元揽,他嘟哝了一句契丹话,大概是说这马不好。拿过三石强弓,跨身上马之后,对着卢尘洹喝了一句契丹话。契丹副使说道:“萧元揽的意思是,让你先射”
卢尘洹此时也跨上了自己的马,拿出了三石强弓。闻得此言,笑道:“你们是客,自然是你们先射”
契丹副使把话翻译了一遍,同时叫萧元揽不要推却了,开始便要先发制人。萧元揽也不多说,一夹马腹,从箭囊里面抽出一支雕翎箭,弯弓至如满月一样,于疾驰之中,随着马匹起伏而起伏着。待到快至二百步远之时,“咻”的一箭射出。契丹大弓弓弦弹动,那雕翎箭却须臾间便插在了两百步外的草垛之上,正中靶心。
如此神技,看得陆承启心神摇曳,暗叹游牧民族骑射果然厉害。
契丹使团则个个如打了胜仗一般,呼喝起来。周遭的御前侍卫们,文武百官和围观百姓,一个个都面无血色,皆道契丹人果然勇猛。
而卢尘洹还是这般不急不忙,见萧元揽射完之后,瞥了一眼箭靶子,好像不屑一顾那样。反手抽出一支雕翎箭,一夹马腹,那马便疾驰了出去。
只见卢尘洹弯弓搭箭,端的是弓开如秋月行天。萧元揽见他这大弓也有三石,心下的小觑之意便收了起来,仔细看卢尘洹的箭技。
微闻弓弦之声,却见箭去似流星落地,赶电超风,几不可见也。
而后,陆承启眯起了眼睛,才发现另一个箭垛之上一支箭都没有,心道:“果然出糗了吧,这个胖子,原来也是一个大话精”
但这时候,周围爆出一阵不可思议地惊叫声,让陆承启不明所以。当内侍抬来箭垛一看,陆承启登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支雕翎箭,恰好设中了原先的射在箭垛上的箭枝,把那支箭从中剖开了两半
这是什么样的箭术啊
陆承启看向卢尘洹,只见这个胖子,这时候才算是流露出了一丝高手的风采,面无表情地翻身下马,默默收起了大弓和箭囊。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软
“赢了”一个正巧能在夹缝中观看到即时赛况的百姓大喊道。
“什么赢了?”周围的人连忙问道,有点还想挤进去看。那人诚实地说道:“那契丹人先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