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赫鲁晓夫颤抖了一下,他不失精明,但还是入了圈套,他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地同**一道论证了”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不强加于人的观点了。
假戏真做劝武帝
汉武帝想长生不老,常祀神求仙,宠信方术之士,梦想方士能为他找到长生不老的神丹妙药。满朝文武大臣都想不出办法劝谏汉武帝。
太中大夫东方朔对汉武帝说:”陛下,您让那些方士寻找的是地上普通的药,这些药物是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只有天上的药才能使人长生不老。”
汉武帝问:”怎么才能往天上去找药呢”
东方朔说:”我可以上天去找。”
汉武帝知道东方朔生性诙谐滑稽,不相信他会上天。但他求药心切,还是命令东方朔立即上天取药,否则就割下他的脑袋。
东方朔大摇大摆走出殿堂大门,但不一会就返了回来。他对汉武帝说:”我现在就要上天了,可是大家交头接耳地议论,好像我在胡说八道似的。
希望皇上派一名方士与我同行,观察真假,监督我上天。”汉武帝立即派了一名最宠信的方士与东方朔同行,并约定30天后返朝。
东方朔接受上天采药的重任后,仍一如既往到各王侯家中轮流宴请作乐,高谈阔论,好不自在快活。
眼看30天期限将到,仍不见东方朔有丝毫上天的迹象,这可急坏了随行的方士。方士不停地催问他,问他有何上天的高招,东方朔只是闭口不谈。
后催问得过紧,东方朔才慢悠悠他说:”神仙鬼怪之事,来无影去无踪,哪能事先预料呢反正就在这几天之内神仙就会接我去的,他不会让我被皇上砍了头。”
期限已到了最后一天,头天晚上天气奇热烦闷,方士一晚不曾入睡。第二天白天恰好有凉风吹拂,方士便在凉爽的小亭子里睡着东方朔用纸扇在方士的耳边扇动,一边轻轻地发出风的呼喊声。方士翻了下身,东方朔又在另一只耳边扇风,同时发出风的呼呼声。接着又压低嗓音呼唤这方士的名字,这声音好似发自遥远的天空。最后,东方朔收起纸扇,捏住方士的鼻子把他弄醒,大声对他说:”我喊你好半天你都不应,我已经上过天了,刚从天上下来。”
方士大吃一惊,但他坚决不肯相信。东方朔又对他说:”不仅我自己上了天,我还带着你也上了天呢我挟着你腾云驾雾,一路上,耳旁只听到呼呼的风声。难道你一点感觉没有你刚在梦里没有听到风声吗没有听到我呼喊你名字的声音吗”
方士猛然想起,刚才梦里听到了呼呼的风声,听到了呼呼他的名字的声音,声音好像发自十分高旷遥远的地方。他惊得目瞪口呆,望着东方朔说不出话来。
东方朔继续说道:”凡是深谙道术的人随我上天时都能感觉出风声和呼唤声,对道术一窍不通,或者假冒道术者,则感觉不出来”不,不。”方士连忙申辩,”我的确在梦里听到了风声,听到了呼唤我名字的声音。””你不是为了欺世盗名说假话吧”东方朔一本正经地追问:”真的听到了吗”
”真的听到了,我可发誓”
”那么你去对皇上说吧。”
方士与东方朔一起来见汉武帝,将自己与东方朔上天的事绘声绘色地向汉武帝诉说,并添油加醋,编造得神乎其神。为了证实自己道术高深,还把与天神相见的场面说得奥妙无穷。
汉武帝被方士哄得神魂颠倒,良久才回过神来,要东方朔快把神仙药送上来。
不料东方朔却把事情的真实详情,从头到尾向汉武帝禀告了一遍,方士听着听着,就开始浑身发抖,吓得瘫软在地。
”啊,这个狡诈的东方朔”汉武帝恍然大悟,”原来你是在想法劝谏我不再相信方士呀”
此后汉武帝罢黜方士,不再相信他们了。
殿前猜心思
泰国有位大臣叫西特鲁赛,他聪明机智,主意特别多。泰皇见他机智,对他很是宠幸,也常常委以重任。这便引起了许多京官的嫉妒。
一天上朝前,有位嫉妒西特鲁赛的大臣对西特鲁赛说:”听说你特别聪明,能猜中人心灵中隐藏的秘密,是吗”
西特鲁赛回答说:”是呀,不论你考虑谋划什么,我全知道。”
在场的大臣都觉得西特鲁赛说话不着边际,既然他愿意这么胡乱瞎吹,就应该齐心合力地惩罚他一下。
于是大家商定,都与西特鲁赛打赌,如果他猜准了每个人的心思,每人给他一锭银子;如果说得不准,西特鲁赛就给每人一锭银子。并提出打赌必须请皇帝当面验证,让他在皇帝面前出丑,以此改变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打赌的事得到皇帝的恩准,众大臣见皇帝笑眯眯地看着大家,更来劲了,得意地催西特鲁赛赶快开始。
西特鲁赛说:”皇上在上,为我们验证和裁决,我们不胜荣幸。现在各位开始想自己的心思。”
众大臣立即静了下来,各自想着心里的事情。西特鲁赛紧锁眉头,故作深思状地在每个人的脸上搜索。然后说道:”此刻诸位都在皇上身旁,所想的是:我思想坚定,忠于皇上,终生不渝,永远不生反叛之心。此刻,大家的心灵深处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心思和信念有哪位没有这样的心思和信念,请提出,我这就认输罚银。”说完,从口袋里掏出几锭银子来。
大臣们听罢,面面相觑,个个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众大臣没有不服输的,皇帝笑呵呵地看着大家纷纷把银子放进西特鲁赛的口袋里。
智借通假激周瑜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83万大军下江南,从刘备手中夺去荆州。刘备为了保存力量,就派军师诸葛亮去联络东吴,共同抗击曹军。
此时,东吴孙权听说曹操大军已到襄阳,欲战,又恐势单力孤薄,抵不住曹军;欲降,又怕曹操容不下他,最后落个身败名裂,因此犹豫不决。于是召回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师的主将周瑜。
诸葛亮到东吴后,先见到东吴主将周瑜,周瑜问诸葛亮有何良策对付曹操。诸葛亮回答说:”曹操善于用兵,天下没有人可以抵挡。愚有一计:只须差遣一名使者,送两个人给曹操,曹操得到这两个人后,定会将百万大军卸甲卷旗而退。”
周瑜问:”用哪两个人,可退曹兵”
诸葛亮煞有介事他说:”我在隆中居住的时候,听说曹操在漳河之上新造了一座铜雀台,极其宏伟壮观,已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其中。那曹操本来是个好色之徒,如何能就此得到满足。他很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女名叫大乔,次女名叫小乔,都有沉鱼落雁之色,羞花闭月之貌。曹操曾经发誓说:他有两个愿望,第一愿望是扫平四海,以成就帝王之业;第二个愿望是得到江东的二乔,安置在铜雀台上,以安乐地度过晚年,虽死而无遗恨了。如今曹操领百万雄兵虎视江南,也不过是想得到二乔而已。将军何不去寻找乔公,以千金买得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此乃范蠡献西施的计谋,将军为什么不尽快去办呢”
周瑜问道:”曹操想得到二乔,有什么证明”
诸葛亮郑重其事他说:”曹操的幼子曹植很有文才,下笔成文,曹操便令他作了一赋,名叫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主要是说他曹家当为天子,并发誓得到二乔。”
周瑜又问道:”此赋您是否记得”
诸葛亮回答说:”我爱此赋文辞精美,曾熟读过此赋。”
于是周瑜便请诸葛亮背诵。当诸葛亮背诵到”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勃然大怒,站起身来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我太甚”
诸葛亮忙说:”从前单于屡次侵犯汉朝边疆,汉天子也许配公主和亲,今天将军何必又爱民间两个女子呢”
周瑜说:”您有所不知,这大乔是先主孙策将军的主妇,小乔是我周瑜的妻子。”
诸葛亮假装十分惶恐的样子,连连谢罪:”我实在是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周瑜发誓说:”我与老贼誓不两立我自离鄱阳以来,就有北伐之心,就是刀斧加头,也不改此志望您助我一臂之力,共破曹操。”
诸葛亮连忙说:”假如将军不嫌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听从将军驱使。”
刘孙终于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明思宗占卜行末路
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领义军兵临北京城下,明思宗朱由检感到末日来临,惶惶不可终日,一天,他微服步出紫禁城,想找个相命测字的先生占卜一下大明的命运。朱由检刚出紫禁城门,就见迎面来了一位测字先生,他见这位先生白面微须,一副智者神态,他叫住测字先生为他占卜。朱由检拈了一字,对测字先生说:”测个有字。”
测字先生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朱由检,沉吟的半响,说道:”敢问这位大人,您是问个人前程呢,还是问江山社稷”
朱由检听了不由一怔,他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就问后者吧”
测字先生说:”这个有字,上部是大字少撇,下部是明字缺日,这这对社稷不利,大明江山恐怕要去掉一半”
听到这至,朱由检喝往测字先生:”我测的是朋友的友,字。”
测字先生不慌不忙地答道:”这个朋友的友字嘛,是反字出头,这闯贼兵临城下,恐怕要出头了”
朱由检脸色苍白,厉色喝道:”我测的是酉时的酉字。”
测字先生听后,细细一算,故作惊慌他说:”不瞒大人,这我可不敢说了”
朱由检见状,也一脸紧张,他故作镇静他说:”但说不妨。”
测字先生凑近朱由检,故作神秘他说:”这酉”字是尊字的砍头去足啊尊乃九五之尊,指的是皇上,恐怕皇上会凶多吉少朱由检听后脸色煞白,他扔下一锭银子,踉踉跄跄奔回皇宫,当晚便上吊自尽了。
原来这位测字先生是闯王手下有名的谋士牛金星。
袁、徐唱双簧
1912年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如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当即辞职,推戴袁世凯为大总统。袁世凯得到孙中山愿意让给他大总统的消息后,便与徐世昌一起演了一出威逼隆裕太后的双簧戏。
袁世凯一面命令前敌段祺瑞领衔50名北洋将领致电清政府和各位王公大臣:请即代奏清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一面私印报纸,每天送到宫中,在报上大造要求清廷迟位的舆论。
袁世凯还编造假消息威吓清廷说:”孙中山从美国动身回国做临时大总统的时候,美国政府送给他五艘军舰,还有华侨捐资制造的军舰十多艘,官兵都是华侨子弟,由美国人训练而成,军舰大,装备全,并聘请美国人在舰上指挥。孙中山回国后,这些军舰部署在威海卫军港。和议如果再延宕不决,海军就要进攻天津、北京。破城之日,恐怕就要玉石俱焚了。”
在袁世凯充分表演的同时,徐世昌也配合得非常默契。他借隆裕太后召见的时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什么是救亡之策,他说:”国危至此,臣不得不言。现在救亡之策,非顺从民意,赞成共和,下诏退位不可。”
隆裕太后问:”退位以后,皇室有无保障”
徐世昌回答说:”南边所争的是废除帝制,建立民国。只要能下诏退位,赞成共和,就没有二话。至于皇室保障,每年还有皇室经费,这是万国通例,南边决无异议。”
隆裕太后说:”事关国家危亡,需要召王公大臣来开个御前会议。”
徐世昌回答说:”王公们见袁世凯与南边接洽,多半出京布置他们的私事去了。倘若会议上有人持异议,必定迁延时日,万一在此间北军听人指使而哗变,以至于祸起萧墙,臣别无办法,只有以死殉国了。”
隆裕太后说:”救亡既无办法,你就速去草拟退位诏书来。”
徐世昌说:”京城早已震惊,旦夕可虑,请赐纸笔,就在太后面前拟稿。”
隆裕太后叫人摆好纸笔,徐世昌便将事前研究好的清帝退位诏书写了出来。隆裕太后过目以后,加盖了玉印。于2月12日宣布宣统退位,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袁世凯的阴谋得逞。
假祝贺真恫吓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一时高兴,把一张好弓送给鲁昭公。但不久,他又后悔了。楚王手下的一位大臣自告奋勇,愿到鲁国去取回这张好弓。
楚臣拜见昭公。昭公跟他谈到这张弓的事,他赶忙下拜祝贺。
鲁昭公奇怪地问:”为什么要祝贺呢”
楚臣回答说:”齐晋越三国早就想这张弓,楚王都没有给他们,现在却给了昭公您。君王您有了这件宝物,就可以防备抵御三个邻国,岂敢不贺呢”
楚臣此话一出,鲁昭公害怕了,他知道区区小国之君竟得了三个强国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良弓,势必遭致嫉恨,引来三个强国的进攻。他连忙将弓送还了楚王。
詹女舍身救父兄
南宋绍兴年间,芜湖县一户姓詹的人家,有一位年方17的姑娘,貌美而性刚烈。时值局势纷乱,盗贼蜂起,淮南一带有一群外号为”一窠蜂”的贼寇攻破芜湖县,挨家挨户搜查财帛,屠杀男丁,掳掠妇女。詹女知城已破后,长叹一声:”只怕我父兄性命难保,看来我预先考虑的计划一定得施行了。”
很快地,一伙盗贼来到她家,见她家拿不出值钱的东西,便要杀掉詹女的父兄,詹女见状,走上前去向一个头目作了一揖,并装出十分顺从的样子说:”妾出身贫寒,但愿能作为奴婢侍奉将军,以此赎取我父兄的性命。不然的话,我父兄一起拚起命来,对大家都无益处。未知将军意下如何”盗贼一听,觉得杀之无益,不如卖个人情,让这个女子尽心侍奉自己,便答应了。
詹女挥手示意父兄赶快逃离,并当着那头目面与父兄告别说:”我能够侍奉这位将军,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说完便转身跟随盗贼走了。走了几里路后,詹女估计父兄已经脱离危险,便在过市东桥时,跃身跳入水中殉难。这样,詹女既拯救了父兄的性命,又保住
佣人的虚惊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每天早晨习惯食用一个马铃薯。
有一天,他把一个太烫的马铃薯成在饭厅的壁炉上凉一凉,随后就离开了房间。可是等他回来时,那个马铃薯不见了,有个佣人曾经在饭厅里走过,拉。封丹猜到了这件事情。
于是,他叫喊起来:”啊我的上帝谁吃了我放在壁炉上的那个马铃薯”
”不是我。”那个佣人回答说。
”那再好也没有了。”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在马铃薯里放了一点砒霜,是为毒死老鼠的”
”啊我的上帝我中毒了”
”放心吧,孩子,这是我略施小计,为的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设言垂诫
小妹讲话一向拐弯抹角,常常令人感到一头雾水。爸妈一直想改掉她这个坏习惯,却没办法。
有天,爸妈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妈要小妹和她一起下象棋,输了,小妹就要立誓讲话不再绕来绕去;若击败妈,则加发一个礼拜的零用钱。正如意料,小妹立刻要求爸当她的军师。
下到半局时,小妹节节失利,急忙求助军师,但爸只说了一个字:”千。”
小妹不解,再度求援,爸还是老话:”千。”最后小妹被妈将死,小妹大叫:”不公平,我的军师背叛。”爸爸道:”背叛,我说千,千就是窃;窃,你应该会联想到窃比于我老彭;彭,必定会想到彭祖;而彭祖活了八百年,但八百年只不过铁拐李打个盹,打盹就是睡,睡就是小死;死,帝王叫崩,诸侯叫亮,一般人就叫小卒,我明明告诉你动卒,怎么说我背叛呢”
小妹哑口无言,乖乖地痛改前非。
丢了什么
有个青年,骑着自行车往前直闯。自行车上带着很多东西。后来,他撞倒了一位老太太,连头也不回,转个弯就想溜走。
这时,突然有人向他喊道:”同志,你丢东西了”
青年急忙下车,问:”我丢了什么””你丢了道德”喊话的人说。
上当
………………………………
第39节
柯恩向朋友们征求意见,说他想和一位姑娘订婚。派司对他说:”这个姑娘不正经,我亲眼看见她和一个男人亲过。”
柯恩听后,立刻放弃了与那个姑娘订婚的打算。可是不久,派司反倒和那个姑娘结婚了。柯恩气坏了,怒气冲冲地前来找他:”你不是说看到有个男人亲过她吗”
派司答道:”不错,那男人是她爸爸。”
找什么
奶奶和爷爷吵嘴后,不再和爷爷说话。第二天爷爷早把此事忘了,但奶奶还在呕气。后来爷爷在所有的抽屉和衣柜里乱翻乱找,奶奶忍无可忍,不耐烦地问道:”你到底在找什么”
”谢天谢地”爷爷说,”我终于找到了你的声音。”
尸体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一位指挥官的吉普车陷入了污泥中。指挥官看到附近站着几个人,就请他们帮忙推一把。”对不起,先生”,其中一位回答道:”按规定我们已被打死了,不能再参加任何活动。”
指挥官转向他的司机:”司机,拉那几具尸体来垫在车轮下,我们好将车子开出来。”
士兵们全部跳了起来。
刘邦巧脱身
项羽得天下后,自诩为西楚霸王,同时大封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中王,驻节南郑陕西省。
项羽的谋臣范增深忌刘邦,屡谋把他杀掉,但均未得手。于是他让项羽把刘邦留在咸阳,不使其上任,名为辅助,实为软禁。
对此刘邦心中甚是不安,忙问计于张良,张良往访陈平。陈平附耳说了几句,喜得张良拍手大笑,连连称妙。
第二天,陈平以调虎离山之计,使项羽支走了范增。范增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个建议:一,不可离开咸阳;二,重用韩信,否则杀死,以免为他人所用;三,不可使刘邦归汉中。项羽点头应允,范增才启程离去。
不久,陈平再上表,言国之为政首在节流,目前咸阳几十万兵马,坐吃山空,不如将诸侯遣回驻地,减少开支。
项羽准奏,令新封诸侯王限五天内起程返国,独不准刘邦成行。
刘邦大惊,知项羽已有谋害之意,急与张良商议。张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刘邦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丰沛省亲,并教刘邦如何去做。
项羽看过刘邦的奏章之后,对刘邦说:”你回乡省亲,尽子孝亲之意,但怕不是出自本心吧是不是我要你留在咸阳才有此举呢”
刘邦装出悲戚的样子说:”我父亲太公年老,无人侍奉。我日夜怀念,无时或已。往日因见陛下初即位,事务繁忙,故不敢启齿。今见各路诸侯已返回驻地,能享天伦之乐,独我留此,又不知何年何月得见父亲之面了”
说罢竟大哭起来。
这时张良故意出班启奏:”不可放刘邦回乡取家眷,宁可他回驻汉中去,使人去丰沛取他家眷到此抵押,以使其休生妄想。”
项羽听后说:”你说得虽有道理,但我怕他有异心,故不会放他回汉中。”
陈平见此忙启奏说:”陛下既封刘邦为汉中王,已布告天下,人家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对以后法令就会阳奉阴违了。依臣之见不如听张良的话,以刘邦的家眷为人质,留居咸阳,遣刘邦回汉中。这既可保全信用,又可约束刘邦,岂不两全其美”
项羽想了很久,才无可奈何地对刘邦说:”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也是合情合理。现在只准你去汉中住,不能回丰沛,明天就启程吧。”
刘邦心中大喜,但却装出一副可怜相,拜伏不起,续求回乡省亲。
项羽见状,心中多有不忍,安慰说:”你还是好好地到汉中去吧,我会将你父亲及家眷接到这里来赡养。待你到了那里,把事弄妥了,再派人来接,亦不失奉养之意。”
这时刘邦才勉强站了起来,感谢项羽的大恩大德。
刘邦回营后,立即下令大小将士,迅速拔寨起程,众将如猛虎归山一样,浩浩荡荡地朝汉中飞驰而去。
岳飞巧用反间计
民族英雄岳飞有一次奉命征讨曹成,军入贺州境内,捕获了曹成派出的一个奸细。岳飞知道后,立即心生一计。他命人将奸细捆于帐外,然后假意出帐调遣军粮,军粮官为难地说:”军粮已经用尽,大人看如何是好”岳飞说:”既然如此,暂时先撤军到茶陵。”说完之后,似乎才发现身旁的奸细,装出夫言泄露军机而后悔的样子,跺着脚走进帐内。当晚,他命人偷偷放走奸细。奸细跑回曹成大营,向他报告说,岳飞准备撤军。曹成深信不疑,决定第二天趁岳飞拔寨撤军时追击掩杀,不料,岳飞早已率军悄悄绕道来到曹成驻军的太平场,一举攻破曹成大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