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率军悄悄绕道来到曹成驻军的太平场,一举攻破曹成大营。
岳飞使用的就是反间计、以假乱真,巧施骗术,然后速出奇兵,出奇致胜。
徐达佯醉破史彦忠
朱元璋大败陈友琼之后,便兵指张士诚,他令元帅徐达由淮安出兵攻打泰州。
泰州守将史彦忠见徐达兵强势大,不敢出战,据城固守。徐达每日骂战,不见其应,只好令兵士于城外安营扎寨。
相持半月之后,徐达决定智取。一天,徐达传令各营,说敌军既不出战,我等不妨以军营为家,日下新年已到,除夕之夜,大家宜尽情欢乐,欢度新年。
因此,从除夕起,全军营解甲休兵,高歌畅饮,一连七八天都在喝酒作乐,史彦忠的探子见状,一一回报。史彦忠闻言大喜,想不等援兵,一举攻破徐达。但又怕情报不准,便对其子史义说:”现令你去敌营探听虚实,你拿这封信去见徐达,借口我们要献城投降,且看看他们的动静。”
史义独自带了降书到了徐达营前,守军知是来投降的便不加阻拦,史义直入营中,沿途但闻笙歌聒耳,好不热闹,又见那徐达和一些部将个个东倒西歪,胡言乱语,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于是史义直走到桌前,拿出降书递了上去。徐达醉眼朦胧地问:”你你是什么人”
史义答:”小人是史彦忠的帐下,奉命来送信。”
徐达取信看过之后便大笑起来,遂敬史义一杯酒问:”你们主帅何时来降”
史义答:”明天。”
徐达立即向军中大声宣告说:”泰州已投降了,大家应该痛快地宴饮庆贺。明天还需增加十桌筵席,再宰牛杀猪款待来降将士。”
史义被送出营,回城见史彦忠,把徐达军营的情况详细报告了一番,史彦忠听了,十分高兴,说:”今晚不杀徐达,枉作大丈夫”
这一天,正是元月初八,到了晚上,史彦忠率二万兵,悄赴徐营,见士兵都在熟睡不醒,就下令兵士不必惊动他们,只有杀死徐达,方为大功,远远地,他就看见徐达在帐中伏案睡觉。
史彦忠立即下令三军冲杀过去,不料军士刚一进营都纷纷跌入四丈深的陷坑,其底布满尖钉利刃,一陷即死,再细看伏案的徐达竟是一个草人。
史彦忠惊呼中计,下今后退,但谁知一声炮响之后,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史兵死伤无数,史彦忠只好踏着死尸逃去。
逃到半路时天将亮了,忽然又遇见一支兵马,当先大将乃是汤和,史彦忠不敢恋战,拼命杀出重围。等到泰州城下时,只见城早已被常遇春占领,而自己儿子的首级正高悬在旗竿上。史彦忠见状,大吼一声,肝胆俱裂,拔剑自刎而死。
贺龙巧治洋人
1925年,沣州在今湖南省军事长官贺龙得到下属连长的报告:在津市附近抓住了一个私运军火和鸦片的英军商人,走私物资已被扣留。没过多久,一位英国领事馆的官员在湖南省政府的一名官员的陪同下来见贺尤。
这个英国人趾高气昂,显得十分的傲慢,气势汹汹地要找贺龙算帐。贺龙把来者请进会客室,问英国人有何贵干。
英国官员耸耸肩膀说:”敝国一名在津市做买卖的商人遭到您部下的扣留,财物也被抢走。我要求您,把事情重新处理一下。”
贺龙听罢不动声色地回答:”我已知道这件事,并已派人前往调查,等调查后,我会做出适当的处理的。”
英国人以为贺龙心发虚了,便更加猖狂地说:”每一件被抢走的东西都必须得到赔偿。”
贺龙说:”那么,就请您在这张单子上把丢失的物资列出来吧。”
贺龙的这种故作谦卑的举动,使傲慢的英国人以为贺龙会乖乖地奉还全部走私品,却没想到贺龙这是在施展他的诱敌之计。于是英国人就在单子上把走私品一一地写了出来。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进来向贺龙报告:”调查完毕,我们的人确实在津市扣留了一个英国商人携带的一批物资,都是枪支,弹药和鸦片。”
”好”贺龙说着。他走向英国人面前:”把这些都写下来。”
英国人按照贺龙的要求填好单子,签了名。贺龙拿过单子看了一遍,突然他把脸一沉,一拳击在桌子上,说道:”我正要查处这些军火和鸦片的走私商呢”于是他命令把被查封的走私品送来,之后他把实物同单子进行了一一的核对,对英国人说道:”你们已经触犯了中国法律。”
这个英国官员一听,顿时瞠目结舌,呆若木鸡,再也无力反驳了,只好悻悻地离去。
妙计求安
美国芝加哥的一位退休老人在学校附近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最初几个礼拜很安静,不久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所有的垃圾桶。
这位老人受不了他们制造的噪音,就出去跟他们谈判:”你们几个年轻人玩得很开心。”他说:”我年轻时也常常做这样的事情,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如果你们每天过来踢垃圾桶,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这三个年轻人很高兴,他们使劲地踢所有的垃圾桶。有一天,这位老人愁容满面地去找他们。”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他说:”从现在起,我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
这三个年轻人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踢垃圾桶。几天以后,老人又来找他们。”瞧”他说,”我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两角五分。成吗”
”只有两角五分。”一个年轻人大叫道,”你以为我们会为了区区两角五分钱浪费我们的时间,在这里踢垃圾桶不成,我们不干了”
从此以后,这位老人过上了安静了日子。
阿丑戏言治汪直
明宪宗时,太监汪直弄权,气焰不可一世,私兴大狱,无恶不作。他手下有两名爪牙,一个叫王钺,一个叫陈钺,分据文武要津,朋比为奸,弄得朝政日非,人们敢怒而不敢言,而宪宗却犹蒙鼓中。
时有一位太监,名叫阿丑,其人多才多艺,言语诙谐,富正义感,很得宪宗喜爱。他经常在营里演戏,为皇家红戏子。
他对汪直颇不满,于是想通过演戏让宪宗了解汪直。
一天,他给宪宗演了一出”醉酒”戏。他一出场就左歪右斜地作醉状,胡言乱语,开口骂人,妙语连珠,诙谐百出。这时另一演员扮路人出场,向阿丑作一怪状,忽然大喝一声:”大官出巡,肃回避”以为会把阿丑吓跑。
阿丑毫无感觉,似聋子送殡,不肃静亦不回避,还不住大骂:”什么大官小官,黑猫白猫,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老爷在此饮酒,你还不绕道滚蛋
路人见状,又大声喝道:”圣上驾到。”阿丑依然不动,又醉语道:”圣上还在睡梦中圣上比我还醉,更糊涂喔”
两次都未把他吓倒,路人又大喊一声:”汪太监驾到”阿丑一听登时脸色变白,扑地一声倒地跪拜,连连叫道:”死罪,死罪”
路人问:”阿丑,我刚才叫圣上驾到,你毫不害怕,为何一听见汪太监到就怕得要死,跪地求饶呢”
阿丑答:”我只知有一汪太监,哪里知道有皇上”
宪宗见此,心中不高兴,但又一想,觉得阿丑话里有话,从此便对汪直注意起来,渐渐对他疏远,终于有一天御使徐绣上疏弹劾汪直,于是宪宗把汪直流放到边疆,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美女妒杀
东汉未年,袁术霸居扬州,看见司隶校尉冯方的女儿美貌倾国,于是要了过来,颇为宠爱。袁术姬妾众多,不想竟很着重姐妹情份,告诉她说:”将军是大贵人,看重志节,应多流泪,以表示忧慰。若这样做一定会更被看重。”
冯氏女听信”姐姐”们的话,以后见到袁术,每每垂泪,袁术以为她有忧思之心,果然更加宠爱。结果却是悲剧性的。众姬妾乘机一同绞死了冯氏女,扔进厕所中,说她是因哀而自杀。这一说法连袁术也骗了过去,真的认为她抑郁不得志而死,还隆重地加以殡殓。
侍从的诡计
在古代印度的婆哩陀糜那城,有一个名叫弹提罗的商人,与国王的关系很好,可以自由地出入王宫。他女儿出嫁,自然也邀请了国王等来作客。
国王有一个专管打扫屋子的侍从,也在应邀之列,可他却坐在和他身份极不相称的座位上,被商人发现后拧着脖子摔了出去。侍从遭受如此耻辱,恨得彻夜不眠,只想报仇。可他是个扫地的,而弹提罗是个有名望的大商人,怎么办呢愚者千虑,终于有了主意。
有一天早晨,他到睡意朦胧的国王床前打扫卫生,他说:”哎呀,弹提罗真大胆,竟敢拥抱皇后。”听到这话,国王一下子翻身起来,喝问:”你说的是真话吗”侍从说道:”万岁爷呀,我在夜里一直醒着,掷骰子太累了,尽管我不停地打扫,却防止不住打盹,记不得我刚才说了些什么。”国王可吃起醋来,心想,这家伙和弹提罗都可以自由地进入我的房子,说不定他真看见那家伙拥抱皇后,才说了这样的话。
从此,国王禁止弹提罗自由进出王宫,并且将他冷落一旁。
假言探忠
燕国有一位官至相位的人,有一次他与部下交谈,突然说:”刚才从门口跑出去的马是匹白马啊。”这是他故意说的假话。
左右的人面面相觑,却说没看到,但却有一个人跑出去追马,跑回来报告说:”确实有一匹白马跑出去了。”
这位相爷就由此推知左右谁是不忠实的人。
杨愔救裴谓之
隋文帝时朔,开府参军裴谓之曾上书极谏,得罪了隋文帝,盛怒之下,文帝要杀掉裴谓之,并要诛连九族。隋文帝对杨愔说:”这人是个蠢东西,他竟敢如此冒犯我”杨愔是隋文帝身边的大臣,能言善辩,有智有谋。他熟知隋文帝的性格,觉得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赞成或反对隋文帝的想法,裴谓之都是必死无疑。于是他说:”他裴谓之呀,就是想让陛下杀掉他,好流芳百世,在后世成名。”
文帝听罢很愤怒,心想,他要我杀他,我偏不杀他,他要成名,我就偏不要他成名,说:”裴谓之小人一个。我暂且不杀他,看他怎么成名。”
结果,杨愔救了裴谓之。
王夫人借刀杀人
汉景帝的皇后,没有男孩,地位就下降了。谁来替补这个位子呢王夫人和栗姬都替皇帝生了儿子,谁当皇后呢朝廷上下都注意着这个问题。
夏姬最先生有儿子,按规矩,长男即太子,栗姬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后,栗姬嫉妒心强,给人的印象很坏,景帝曾托她在他去世后照顾其他嫔妃的孩子时,她居然”不肯应,言不逊,”景帝因此不满栗姬,”心歉之而未发”
王夫人也想当皇后,她知道栗姬失宠及失宠的原因,她悄悄地对景帝身边的大臣说:”皇后的位置总不能空着,你应该劝劝皇帝,让太子生母栗姬当皇后,你觉得怎么样。”
这位大臣于是向皇帝进谏:”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天太子之母栗姬应尊为皇后。”
此时景帝的心理正考忠怎么把栗姬轰出去,现在居然有人要立她为皇后,不禁大怒,就把这位大臣打入监狱,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也终于”忿害恨,不得见,以忧死。”结果,王夫人升为皇后,她生的儿子,为太子,这就是汉帝武。
看左右而言其他
孟子见齐宣王,问:”假如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等到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部在受冻挨饿,对这位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那就与他绝交吧”
孟子又问:”假如一位身任重任的长官,不能好好地管理他部下,那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那就把他撤职吧”
孟子又问:”假若一位国君,不能好好管理国家,那又该怎么办”这一问,齐宣王不知怎么答才好,只好看着左右而说别的事情。
寇准被罢官
宋朝时,寇准因为澶渊之盟,劳苦功高,宋真宗对他特别厚爱,寇准本人也很得意。然而,有一个人极为嫉恨,这就是王钦若。
一天,群臣会朝,寇准先退下。真宗目送他,久久地看着他的背影。王钦若乘机进言说:”陛下如此尊敬寇准,那您看他是不是匡扶社稷之臣呢”
皇帝说:”当然是了。”王钦若说:”澶渊一战,陛下不以为耻,反而把它当成寇准的功劳,这是为什么呢”皇帝不觉愕然惊诧,忙问其中的缘故。
王钦若说:”城下之盟,春秋以为是奇耻大辱。而陛下为万乘之主,与胡虏订盟于城下,还有比这更耻辱的吗”皇帝快然不乐,王钦若又进谗言说:”陛下知道赌博吗赌博者非把钱赌光不可,常常罄其所有以做为抵押,这就叫做孤注一掷,陛下您成了寇准的孤注了,这是很危险的呀”
为此,宋真宗逐渐疏远了寇准,罢了他的宰相之职,降为刑部尚书,出任陕州去了。
曹操挑间叔、父
曹操自幼不务正业,喜欢飞鹰走马,游荡无度。曹操的叔父对曹操的所为,很不满意,屡次提醒曹操的父亲曹嵩,要严加管教。为此,曹操经常受到父亲的责罚。于是,曹操就想了个办法,离间他父亲对他叔父的的信任。
一天,曹操与叔父在路上相遇,他一头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叔父丁禁大吃一惊,连忙问是怎么回事。曹操说:”可能中了恶风。”叔父信以为真,马上跑去告诉他的父亲。曹操的父亲闻讯赶来,却发现曹操口貌端正,全然没有中风的样子。曹嵩问他说:”你叔叔说你中风了,难道没有这回事吗”
曹操反口说道:”我本来没有中风,只是叔叔不喜欢我,才到你那里说我的坏话。”因此,曹嵩对曹操的叔叔产生了疑心。以后,其叔父再向曹嵩告诉什么事情,曹嵩都不相信。失去了父亲、叔父的管教、监督,曹操变得更加恣意妄为了。
无事生非,挑拨
………………………………
第40节
离间,制造事端,从中渔利,是一切阴谋分子的惯用伎俩。
李林甫揽权之计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林甫当宰相,凡与自己意见不和的人,就加以排斥。
当时,李林甫与李适之共同管理政事,李适之性情粗疏直率,有碍李林甫的手脚。因此,李林甫就想了个办法,堵住他的嘴。
一天,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开明元年间以前,每年供给守边士卒的粮食、衣服的费用,不过二百万;天宝以后,兵员逐渐增多,每年用一千零二十万匹绢,粮食一百又九十万斛。费用这么多,已经使国库空虚,库存越来越少。如果不想办法开源节流,马上就会财源枯竭,华山有金矿,开采出来可使国家富强。圣上不知道此事,您何不向圣上奏明”
后来,李适之果然向皇帝说了,皇帝问李林甫。李林甫答道:”我早就知道了,但华山是陛下的根本,王气所在,开凿它是不吉利的。”皇帝认为李林甫是保护自己,故对李适之说:”今后再奏事,应当先与李林甫商议才是。”李适之从此便柬手束脚,再也不敢造次行事。大权尽归李林甫了。
张船三絮语诘盗
清朝,山东莱州有个强盗,凶狠奸诈,罪行累累,被宫府捉拿后常常翻供,审讯的官员拿他无法,不知如何定罪。
新任太守张船三一到职,离任太守便向他移交此案。问清案情,张船三笑道:”这类小事,在下三天便能结案。”
第二天早晨,张船三到衙门客厅,伸开两腿坐在座上,茶几上放着一大盘金华火腿,台阶上放着一缸绍兴美酒。书僮扇炉暖酒,书吏记录口供。
张船三把强盗叫来,边喝酒边问:”你是郯城人吗”
强盗回答说:”是的。”
”你年龄多少了”
”37岁了。”
”你住在城里还是乡下”
”住在城里。”
”你有父母吗”
”小人不幸,父母都死了。”
在旁记录地书吏感到好笑,不知新太守何故老是问些细碎小事,如此审讯哪能结案。
第二天。张船三依然问强盗说:”你年龄多少了”答道:”39岁。”
”你住在乡下还是城里”
”住在乡下。”
”有父母吗”
”父亲早死了,只剩下母亲。”
这时书吏更觉好笑,认为太守所问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看来这位新太守是个糊涂虫。
到了第三天,张船三传衙役准备刑具,听候结案。他照例来到客厅喝酒,又把强盗喊来问道:”你年龄多少了”答道:”41岁。”
”你住在城里还是乡下”
”有时住城里有时住乡下。”
”你有父母吗”
”小人有福,父母双在。”
书吏在旁暗自摇头,想太守所问就如老太婆谈家常,怎么能就此定案。
这时张船三连饮三杯,严肃地对强盗说:”看案卷,你犯罪事实确凿,为何屡屡翻供”
强盗回答:”小人实在冤枉,恳求大人怜悯详察。”
张船三拍案斥责道:”少来这套,人家说你狡诈,确实没有说错我和你闲谈三天,都是家常小事,你三无所答,前后不符。小事尚且如此出尔反尔,谈及案子本身的事更是如此如果再敢掩饰强辩,我就把你三天所答的小事,用来证明你的反复无常,即使用严刑处死,也不算过分。”强盗还想辩解,张船三命令衙役:”狠狠用刑,打死勿论”
强盗这时吓得急忙求饶,情愿交代,发誓不敢再翻案,并在供词上签字画押,这件案子就此了结了。
那位书吏见状恍然大悟,对新太守张船三叹服不已。
博学雄辩的技巧
老子巧言孔子败北
有一天,孔子去拜访老子,滔滔不绝对老子宣扬儒家的“仁义”思想。
老子说:“孔先生,不要再讲了。您知道吗这好比簸谷糠的人迷住了眼睛,分不清东南西北;犹如蚊子叮人,整夜都睡不着觉。仁义不知不觉地扰乱了我的心,再没有比这再有害的了。您不要使天下的人失去了自然质朴的本性,最好是像风那样自然随顺,修养德性而自立,又何必如此卖力地宣扬仁义,就好像敲着大鼓寻找迷失的孩子一样白鹤用不着天天洗澡还是那么白,乌鸦用不着天天染还是那么黑。可见,黑白是它们各自的自然本性,用不着辩解;名誉的荣耀,用不着张扬。好比河水干涸了,许多鱼儿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嘘吸着湿气,用涎沫互相滋润,倒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却那样快活。”孔子听了无后可说。
孔子从老子那里回来后,三天都没说一句话。他的学生们问道:“老师,您见了老子先生都劝告了些什么”孔子回答说:“我现在真的是见到了龙。
龙,合起来就成为形体。分开却是灿烂的文采。乘着云气邀游于阴阳之间,我开着口不能合拢,又有什么能劝告老子先生的呢“这时,他的学生子贡问道:”老师,难道真的有人居住像枯木不行,行动起来像楷腾那样神采奕奕,发声如雷震耳发聋,沉默如深渊那样幽深莫测吗,我可以去看一看吗“
孔子回答说:“好吧,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子贡便以孔子的名义去拜见老子,只见老子坐在堂上,两脚张开,很随便的招待他,并轻声地说:“我已老迈了,你对我有什么指教吗”子贡回答说:“先生,学生不是对你有什么指教。我想请问先生,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办法虽然有所不同,但都非常有名,先生却认为他们不是圣人,道理何在”老子反问道:“年轻人上前来,我先听听你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子贡回答说:“先生,学生以为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治水辛劳,汤伐桀用武力,文王顺从纣王而不敢违抗,武王违抗纣王而不肯顺从,所以说不同。”
老子说:“年轻人再上前来,我给你讲讲三皇丑帝如何治理天下,黄帝治理天下,让民心一致。有人死了父母也不哭,别人也不非议。舜治理天下,使民心竞争,妇女十月怀胎生子,于是人开始有微不足道命的。禹治理天下,让民心多变,人们各怀心思,杀人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杀盗贼不算杀人,人都各自抱成一团而不顾天下,因此天下人人惊慌,儒家和墨家一齐兴起。刚开始还有秩序,现在你们都哗众取宠,还有什么说呢我告诉你,三皇五帝治理天下,虽说治理,但实际上造成了很大混乱。三皇的智慧,对上是掩蔽了日月的光明,对下是损害了山川的精华,中间又破坏了四时的运行。
他们的智慧毒如蛇蝎,连昆虫小鸟都得不到安生,还自以为是圣人,不以为耻,真是可耻啊“子贡听了这一席话,惊恐而站立不安。
老子与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的对话,机智地采用借喻手法,或以物喻理,或借古鉴今,阐述他的“道法自然”来源于庄子。天运,因为庄子是道家的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