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记:”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引导出的行为,而其辩说也是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的。钟毓从酒为恭奉礼品角度作辩,故拜是理所当然;钟毓则从偷为非礼行为解释,所以不拜也是情之所允。于中可见不同前提的假设,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论证结果。
太阳远近
东晋的皇帝,很少有所作为者,但颇为聪明善辩的倒有。裴子语林及世说均载有,明帝司马昭就很聪明机灵,还早在他是几岁儿童时,就常坐在父亲元帝司马睿膝上玩。一天恰遇有人从长安来拜见元帝。其时晋室已丧失了北方疆域,但偏安江南,元帝感念故国,便向来人打听西晋都城洛阳的消息,询下之间,禁不住潸然泪下,明帝在旁甚是奇怪,父亲怎么突然间会伤心泪下。问旁边大臣,大臣详细告知西晋洛阳为刘曜攻占,迁都长安后,又为其所陷,怀、愍二帝先后被俘,元帝乃东渡江南建立政权这一事件。
此时思念故国的元帝,欲从小儿口中预卜一下兆头,便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即:是长安远呢还是太阳远明帝回答:”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意谓: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却没听说有人从日边来,所以日远。无帝听后很高兴,这是个好兆头,同时又很惊奇小儿的回答。第二天,他召集群臣宴会,将此事告知诸人,并重新以此问明帝。不料这次明帝却回答:”日近。”元帝听后,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讲得和昨天不同”回答道:”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谓,抬起头来便可看到太阳,但却看不到长安,所以讲太阳比长安近。明帝此辩,前后殊异,但其机巧自如,设谓从容亦可妙语奇出。
艺术家的圆场艺术
好戏开场,锣鼓喧天,台上正在演出京剧战长沙,扮演关羽的演员在一阵紧锣密鼓中迈步出场。可是,这个演员马上感到今天的气氛有些异样,观众在交头接耳,好像在议论什么事情,他左右一看,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自己手里拿的是”贤弟”张飞的长矛。关羽耍的是青龙偃月刀呀自己错拿不说,等会儿张飞上场拿什么呢他一急,脸上的汗珠也出来了。演员想:干着急,也下不了台。灵机一动,干脆现编一段台词。于是一声”叫板”表示要唱的意思,拉胡琴的也聪明,赶紧起调。这个演员随即唱道:”战长沙,打一仗,失落了关某的大刀。因此上,向三弟,借来丈八长矛。叫儿郎,快与爷,四下寻找”跑龙套的也挺机灵,赶紧到后台抬出了关羽用的大刀,递给了扮演关羽的演员。演员接过刀,接着唱道:”这才是关某的青龙偃月刀”唱完来一个英武的亮相。观众席里,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
这个演员是谁,现在已无可考证,但是他临错而不乱,巧妙补过的辨识功夫,确实是令人叹服的。
据说弹唱名家马如飞,一次在弹唱珍珠塔时,不慎把”丫环移步出了房”唱成了”丫环移步出了窗”,听众听后哄堂大笑。
马如飞知道唱错,但他毫不惊慌,镇静自如地补上一句:”到阳台去晒衣裳。”听众一听这巧妙的补白,报以热烈的掌声。谁知一疏忽,又把”六扇长窗开四扇”,唱成”六扇长窗开八扇”这时观众不再喧哗,静静地听他如何补漏。马如飞不慌不忙,依然如故,以他丰富的舞台经验,继续唱道:”还有两扇未曾装”台下掌声满堂。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临场不乱的应变能力也很强。有一次,他饰黄金台中的田单,因为赶戏匆忙,出场后才发觉忘了戴纱帽。台下观众一见,正感诧异。不料他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念了一句”国事乱如麻,麻了戴乌纱”的引子。单此一句,不但摆脱了忘戴乌纱帽的窘境,而且还针砭了时弊。又有一次,谭鑫培赶某处堂会,在文昭关中饰伍子胥,管道具的在慌乱中误将宝剑换成了腰刀,谭鑫培上台后才发觉,但下台已来不及了。他便灵机一动将原来一句唱词”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中枉悬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换唱成了”过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滚油浇,父母冤仇不能报,腰间空挂雁翎刀”一曲唱出,台下叫好不迭。
还有一次,谭鑫培在辕门斩子中饰杨六郎,但这天饰焦赞的演员于匆忙间忘了挂须,上台后自己还不知道。谭鑫培一见,便假装生气地说:”你父哪里去了,快快与我唤来。”那演员一时警觉,赶快下场挂须,顿时为之叫绝。
由于谭鑫培每每能不为一时的场上出错而影响整台戏的演出,因此,当时有人说他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活材”,这个评价对其他长于补戏的艺术大师也是相宜的。
在英国,至今还流传着莎士比亚巧为”皇妹”拾手套的故事:一次莎士比亚在剧中正扮演剧中的一个国王。演出快结束时,只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从台侧走上舞台,在接受观众礼节性祝贺后,她温文尔雅地走向莎士比亚,深入角色的莎士比亚全然没有感觉女王向他走来。女王又步入台侧,不觉两人目光相遇,女王有意用眼神向莎士比亚示意,而莎士比亚全神贯注于角色,仍没有注意她。伊丽莎白趁莎士比亚下场之际,再次走到地面前,有意把手套丢掉一只,然后,姗姗沿舞台而下。机灵的莎士比亚猛地意识过来,他刚念完台词,便自然地捡起手套,面对地观众说道:”纵然朕有重务即刻离去,还将躬身为皇妹捡手套。”莎士比亚说得那么巧,这一舞台道白与形体动作简直成了刚才这台戏的一部分。莎士比亚说完下场后,把手
………………………………
第53节
套还给女王。哪知女王喜形于色,连声称赞。
原来英王伊丽莎白很赏识莎士比亚,曾多次在莎剧演出时,走上舞台或者坐在后台。这次伊丽莎白又情不自禁地走上舞台,原本给莎士比亚出了难题,不料这位超凡的艺术大师随机应变,将生活的应酬溶融于舞台艺术之中。
这在戏剧是奇补,在论辩恰为奇辩,因为莎士比亚将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构成了一个真实的语境,它高度体现了杰出艺术家们的圆场艺术。
一字一命
绍兴,古来就有参谋人才师爷。他们能言善辩,文字功夫尤其厉害,常能借一字而大作文章。
有一年,江苏阳澄湖口发现一具浮尸。地方照例要向官府呈报”阳澄湖口发现浮尸”这件事被住在阳澄湖口岸的几户老百姓知道了,大家很不满意。因为官府知道这里出的人命案,就要验尸追查,惹麻烦。后来,他们去请师爷。他叫人把呈报单拿来一看,灵机一动,拿起笔,蘸蘸墨,在呈报单的”口”字当中,加上一竖,改成”阳澄湖中发现浮尸”偌大的阳澄湖发现浮尸,这同住在湖口岸的老百姓就不相干了。大家看了,个个拍手叫好。结果什么麻烦也没有。
又有一个东乡,有个横行乡里的老色鬼毛浩。一次,他又企图行奸,被农妇”用柴刀劈死”案卷上就是这么写的。
县里的师爷知道实情,决心救出农妇,他将案卷拿到房里,思考再三。
忽然心头一亮,欣喜若狂,忙关上房门,拿起笔来将”用柴刀劈死”的”用”
字轻轻一钩,改成”甩”字,”用刀劈死”是故意杀人,要一命抵一命;可”甩刀”就不一定致对方死命,只是甩得不巧,失手劈死。属误伤致命。更何况毛浩还有强奸未遂等情节。果然,县官看了讼状,从宽处理了农妇。
有一年天大旱,某村农民李和的田里颗粒无收。可财主却蛮不讲理,将他家中什物都搬去作抵租,连一只烧饭用的铁锅也不给留下。众人打抱不平,其中有个青年农民阿三,就单枪匹马冲进财主家,夺回铁锅就走。谁知财主手下人一拥而上,将阿三捆绑起来,并叫帐房先生替他写一张白日抢劫的状纸,告进衙门。
县衙门的周师爷知道了内情,答应相救,第二天升堂,县老爷一看师爷送回的状纸,很感奇怪,就问财主:”这状纸可是你所写”
这财主一字不识,可死要面子,忙说:”是,是我自己所写。”
”呔信口开河,有这等事吗”
”有有有”
县老爷惊堂木一拍:”该死的东西,一派胡言先打他二十大板”
打了之后,县者爷又问财主:”你诬告良民,知罪否”
”大老爷,我没有呀”
”呸还要强辩。我再问你,他既然明目张胆,却为何要钻狗洞呀”
”啊”财主还弄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县老爷却已宣布退堂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那是好心的周师爷暗中帮了忙,将原状”明火执仗,大门而入”中的”大”字,轻轻地在右上角加了一点,变成”犬”
字。这样一来,事情就不符合实际:既”明火执仗”,却”犬门而入”所以财主落了个诬告之罪。
动筒才高一倍
唐朝有个叫汪伦的,很想邀李白一见,于是致函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好游且又好饮,欣然前往,却全然不见所想象的情景。原来,当地并无桃花。”十里桃花”指的是桃花潭。酒店倒有,只一家,主人姓万。不过,由于汪伦深知李白豪放的天性,临归时又踏歌相送,李白的印象倒挺好,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动人诗篇。
启颜录说:北齐时,北齐高祖读到文选中郭璞写的游仙诗,嗟叹称善。
石动筒站起来说:”殿下,我看这诗没什么,若让我来做,一定超过他一倍。”
高祖不太高兴,斥之自吹。
石动筒答道:”那就让我做诗试试吧如果不超过他一倍,情愿该当死罪”见高祖允其所请,石动筒从容不迫地说:”殿下,郭璞的游仙诗中有一联是:”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现做一联和他比比:”青溪千余仞,中有二道士你看,我的诗不是超过他的一倍吗”
高祖一听,忍不住大笑。这时才明白石动筒的妙趣真意。
翻鱼案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非常虚伪的社会。史书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一次,一位阿拉伯青年使者出访欧洲某国,他带去大批的礼物,受到隆重接待。国王和王后还专门为青年使者举行盛大宴会。不料,就是这次宴会,几乎要了青年人的命。因为他当着国王的面,将烧鱼翻了个背。该国法律规定,不能当着国王的面,翻动一切,违者必被处死。即使显贵的王公国宾也不例外。
在大臣们的要求下,国王宣布要维护法律,不过他又讪仙地告诉青年人,为表示歉意,允许他提一个要求,任何与该法规无关的要求都将得到满足。
青年人反倒镇静下来,说:”我只有一个要求,谁若看见我刚才做什么,就请挖掉他的眼睛”
国王一怔,首先以耶稣的名义起誓自己一无所见。接着是王后,她是以圣母玛丽亚的名义,人群出现混乱,大臣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以圣保罗、摩西等圣徒的名义起誓否认。
怪事出现了,谁都没见过青年人翻动过烧鱼。
青年人以自己的机智,消弥了一场杀身之祸。
但尔维智胜伯爵夫人
伟大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著名中篇小说夏倍上校中,有一段但尔维与伯爵夫人辩论,写得非常出色。
事情是这样的:夏倍上校是拿破仑时代一位赫赫有名的军官,他在埃洛战役中重伤昏迷被人草草掩埋,当他最终死里逃生、回到巴黎时,妻子已带着他的全部遗产改嫁了。夏倍上校多次写信求见妻子,未被理睬。由于伤病与穷愁潦倒,他改变了形貌,到处被人当疯子对待。老人终于求见了正直的诉讼代理人但尔维,向他诉说了一切。
但尔维决心替夏倍上校打官司,为此,他需要先战胜夏倍上校的原来的妻子现在的法洛伯爵夫人一个阴险刻毒的女人。下面是双方辱枪舌剑的辩论场面:”但尔维先生,你好”伯爵夫人说着,继续拿咖啡喂她的猴子。
但维尔听她召唤的口气那么轻俘,觉得很刺耳,便直接了当地对她说:”太太,我是来跟你谈一件相当重要的事的。”
”啊,遗憾得很,伯爵不在家呢”
”我觉得很幸运,太太。他要是参加我们的谈话,那才是遗憾呢,并且我从台倍克那儿知道,你自己喜欢自己的事自己了,不愿打搅伯爵的。”
”那末我叫人把台倍克找来罢。”
”他虽能干,这一回也帮不了你的忙。太太,你只要听我一句话就不会嘻嘻哈哈了。夏倍伯爵的确没有死。”
”难道这种荒唐的话就能使我不再嘻嘻哈哈了吗”她说着,大声地笑了。
但维尔目不转睛地瞪着她,明亮地眼睛仿佛看透了她的心事,”太太,”
他冷冷地用又尖锐又严肃的口气说:”你还不知道你冒的危险有多大呢。不消说,全部文书都是真实的,确定夏倍伯爵没有死的证件都是可靠的。你一向知道我不是接受无根无据案子的人。我们撤销死亡登记的时候,倘若你出来反对,这第一场官司你就非输不可,而我们赢了第一场,以后的几审也就赢定了。”
”那么你还预备跟我谈什么呢”
”既不谈上校,也不谈你。有些风雅的律师,拿这件案子里奇奇怪怪的事实,加上你以前收列的前夫的几封信,很可能作成一些有趣的节略,可是我也不预备和你谈这种问题了。”
”这简直是无耻”她装腔作势,尽量拿出恶狠狠的神气。”我从来没有收到夏倍伯爵的信,并且谁要自称为上校,他准是骗子,苦役监里放出来的囚犯,像高阿涅之类。单是想到这种事就叫人恶心。先生,你认为上校会复活吗他阵亡以后,波拿巴正式派副官来慰问我,国王批准三千法郎抚恤金,我至今还在支领。自称夏倍上校的人,不管过去有多少,将来还有多少,我都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不理睬他们。”
”太太,幸亏今天只有咱们两人,你尽可以自由扯谎。”但尔维冷冷地说着,有心刺激伯爵夫人,以为她一怒之下可能露出些破绽来,这是诉讼代理人的惯技,敌人或当事人尽管发脾气,他们总是声色不动。他临时又想出一个圈套,教她明白自己弱点很多,不堪一击。便思忖着:”好,咱们来见个高低罢。”接着他高声说:”太太,第一封信的证据,是其中还附证券””噢证券吗信里可没有什么证券。”
但尔维微微一笑,”原来这第一封信你是收到的。你瞧,一个诉讼代理人随便唬你一下,你就中了计,还自以为能跟司法当局斗吗”
伯爵夫人的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用手遮住了。然后她把羞愧的情绪压下去,恢复了像她那等女人天生的镇静。
”既然你作了夏倍的代理人,那末请你”
”太太,”但尔维打断了她的话,”我现在除了当上校的代理人之外,同时仍旧是你的代理人。像你这样的大主顾,我肯放弃吗可是你不愿意听我的话呀。”
”那末先生,你说罢。”她态度忽然变得很殷勤了。
”你得了夏倍上校的财产,却给他一个不理不睬,你有了巨万家私,却让他在外面要饭。太太,亲情本身既然这样动人,律师的话自然动人了,这件案子里头,有些情节可能引起社会的愤怒。”
伯爵夫人被但尔维放在头上一再烧烤,不由得心烦意躁。她说:”可是先生,即使你的夏倍真的没死,法院为了我的孩子也会维持我跟法洛伯爵的婚姻,我只要还夏倍二十二万五千法郎就完了。”
”太太,关于感情的问题,我们不知道法院将来怎么看法。一方面固然有与孩子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个受尽苦难的男人,被你一再拒绝而折磨得衰老的男人,同样成为问题。教他哪儿再去找个妻子呢那些法官能作出违法的判决吗你和上校的婚姻使他对你有优先权。不但如此,一旦人家用丑恶的面貌来形容你的时候,你还会碰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敌人。太太,这就是我想替你防止的危险。”
”一个意想不到的敌人谁”
”这就是法洛伯爵,太太。”
”法洛伯爵太爱我了,对他儿子的母亲太敬重了”
但尔维打断了她的话:”诉讼代理人是把人家的心看得雪亮的,你这些废话甭提了。此刻法洛先生决没意思跟你离婚,我也相信他非常爱你;但要是有人跟他说,他的婚姻可能宣告无效,他的太太要在公众眼里成为罪大恶极的女人”
”那他会保护我的。”
”不会的,太太。”
”请问他有什么理由把我放弃呢先生”
”因为他可以娶一个贵族院议员的独养女儿,那时只要王上一道诏出,就能把贵族院的职位移转给他。”
伯爵夫人听着脸色变了。
但尔维心想:”行啦,被我抓住了,可怜的上校,你官司赢定了。”然后他高声道:”并且法洛伯爵那么办,心里也没有什么过不去,因为一个光荣的男人,又是一个将军,又是伯爵,又是荣誉团勋勋位,决非等闲之辈,倘使这个人向他要回太太的话”
”得了,得了,先生”她说,”你永远是我的代理人,请你告诉我应当怎样办”
阴险而狡猾的伯爵夫人终于俯首称臣。
奇异的陷阱
在战国时代,一心想称霸的齐宣王一次向孟子请教:”怎样才能统一天下,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
孟子是宣扬仁政、反对霸道的。他思索了一下,却说:”能,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头牛来祭钟,您因为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感到不忍,结果就没让杀,是有这么回事吧”
齐宣王听了很高兴。想不到孟子也知道这件善事。
孟子说:”大王,您这就是恻隐之心啊凭您这种恻隐之心,就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
齐宣王听了高兴起来,急切想听孟子说下去。
孟子接着说:”问题是您肯干不肯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力能举起千斤东西,但却举不起一根羽毛;眼睛能看得清毫毛,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你相信这话是真的吗””我当然不相信这件事。””这就对了,”孟子说,”如今您能用心对待牛,却不能用这种好心爱护百姓,这也同样叫人不能相信,这就和不肯举一根羽毛和看不见一车木柴一个样。如今老百姓所以不能安居乐业,这是你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而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所以我说,您能行王道,能统一天下,问题是您不为也,非不知也。”1987年,爱尔兰共和国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这是一个至今仍没有离婚法的国家,离婚法在历次全民投票中一直没能获得通过。1987年6月27日是五年一度的离婚法全民投票日,支持者经过大量民意调查,以为一定能稳操胜券了。不料,正遇我国一对大熊猫去爱尔兰”访问”,它们受到爱尔兰举国的热烈欢迎。上至总统,下至民平百姓,不少人处于熊猫热中。
6月21日,共和国总统率一批部长前往观看。次日,一位反对离婚法的部长即在**报上著文。它先介绍熊猫简朴清淡的生活习性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接着笔锋一转,说,尽管如此,熊猫对爱情却是坚贞不渝,从一而终的。这位部长说,看来熊猫也是反对离婚法的,所有喜欢熊猫的人将极言反对”离婚法”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幅照片,两只大熊猫并排而坐,憨态可掬,大字标是”100的熊猫并不离婚。”
报纸发行后,舆论哗然。不少人并不熟悉熊猫的生活习性,当然信以为真,这一下风云突变。五天后,处在”熊猫热”中的人们仍投反对赞,赞成的只有325,离婚法又未能通过。胜利者欢呼:这是熊猫的胜利。
心理设辩种种
有人说过,喜剧大师卓别林之高明,连生活中的悲剧也能转化为喜剧。
一次,卓别林带着一笔款子,半途杀出来一个强盗,拿着手枪逼他交出钱。卓别林答应了,但恳求:”帮个小忙,在我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向主人交待。”强盗依了。卓别林又说:”请再朝衣襟上打两个洞吧。”强盗不耐烦地扯起衣襟打了几枪,卓别林又央求再朝他的裤脚打几枪,”这样就更逼真,主人不会不信了。”强盗一边骂着,一边对着裤脚连扣几下,竟不见枪响,原来子弹没有了。卓别林一见赶紧跳上车,飞也似地跑了。
契诃夫以其创作中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连从来没读过他作品的普通人都知道契诃夫是自己的”贴心人”有一次在雅尔塔码头一艘轮船上,有个人当着契诃夫的面打了一个搬运工人的耳光,挨打的搬运工人就指着契诃夫喊道:”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