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阁臣-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尔师出谁?听言尔非县府学?”王璄问道。
“是也,师从吴中唐寅,唐伯虎!”陈瑀答道。
………………………………
第三十章 说媒(下)
“唐解元?”王璟叹道:“难怪,只是可惜了这一届天才!”
“廷玉,老夫很是好奇,那瓶中取金法你是如何做到的?你这一首绝活可以叫轰动了整个朝廷,陛下闲暇之余将此题出了出去,竟无一人有办法,快要告诉老夫如何解的!”王璟是个十分好学的人。
陈瑀也知晓这次原来不是李县令将他召来的,而是眼前这老头,只是我要如何回答呢?
“学生在读四子书之余,有个爱好,那便是浏览古书,不知是在《淮南子》亦或者其他杂著中见过一则融金法,学生记忆力不错,那法子便记了下来,只是我也没有实验过,这方才是第一次,谁知却成功了,不得不说是个奇迹!”陈瑀只好胡诌道,他总不能说老子看过《天工开物》吧?
“原来是这样,倒是开眼了,其原理是何?”陈玉也来了兴致问道。
“有矾制出硝,炼其酸,并与盐酸按照一比例混合得消金水,原理便是此!”陈瑀也不好说的太细,只能草草说了一下。
“还是当多读得四子书,将来好为国家做贡献!”王璟道,“也当得午时了,我等这便用饭。”
用完午饭之后,陈瑀又拜谢了王御史和陈提学还有李县令,这才挥手告辞。
范典史带着陈瑀准备离开县衙,陈瑀有点儿扭捏的对范典史道:“范叔,这一个上午也没去小解,小侄可是憋坏了。”
范典史现在可一点儿不敢托大,还什么小侄不小侄的,你现在让他叫你爹他也愿意啊,这可是御史大人的红人啊!
“有,有,我这便带你去!”范典史激动的道。
“哦……这个不用,小侄认识,您在这稍等片刻,小侄马上过来。”陈瑀道。
“行!”
陈瑀已经在县衙小解过一次,这次可谓是熟门熟路,三下五除二的放好尿之后,提起裤子,哼着小曲便准备离开。
却谁知在上次李县令接见自己的那个亭子中见到一倩影,她正认真的拿着笔画着什么。
陈瑀见是李梓棋,便猫着步子,悄悄的走了过去,他背着手,站在李梓棋的身后。
陈瑀拖着下巴,沉思了良久,摇摇头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你后头!”
“呀!”李梓棋连忙将画收了起来。
他画上做的男子倒是和陈瑀有三分相识,陈瑀这么说也就是调侃一下李梓棋。
“你你你……你怎么在这里呀,你偷看我!”李梓棋脸上泛起一抹潮红。
“小姐,我……这是路过呀,这个话说清楚点,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偷看你洗澡呢?”陈瑀笑道:“这画中的男子不错呀,就是那笑容有那么一点儿猥琐?不知道是哪户人家的公子呀?”
“你无耻!”李梓棋道,“你……你有辱斯文!”
“嘿,我打酱油的,告辞~”陈瑀笑着摇了摇头便离开了。
李梓棋望着陈瑀那嚣张的背影,狠狠的跺了跺脚!什么嘛?哪有人说自己笑容猥琐的……不过他这么一说,到当真有点儿猥琐,噗嗤~
范典史将陈瑀送离了县衙,陈瑀想起昨日要给自己爹爹说亲,这便径直的朝李家圩走去。
来到一处废弃院内,虽从外表看来十分的破败,但是院内却十分的整洁,一旁划着一小块空地,空地用栅栏圈住,里面二只母鸡正威风凛凛的打着溜,一旁还有刚下了不久的蛋,那表情仿佛是在和主人邀功似的。
陈瑀没有站多久,他身后便有人问道:“这位公子找谁……哎呀,陈少爷,您怎么来了?”
原来是李九六和他两个儿子,他们肩上扛着锄头,应该是刚从地里忙完回来。
“呵,奉父亲命,前来探望一二,走,带我看看你家刚出生的小家伙去!”陈瑀笑道。
“哎哎,陈少爷里面请,这地上有点儿脏,您莫要嫌弃啊!”李九六将陈瑀引进了屋内,他找出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热气腾腾的水,水里面还飘着几片茶叶,“少爷莫要嫌弃!”
“瞧您说的,哪里什么脏呀,嫌弃呀?您这屋内布置的可整洁着呢!”陈瑀接过李九六手中的粗瓷碗,咕噜咕噜的喝了起来,恰巧在县令府上没有喝水,这会儿也当真是渴了。
“都是三娘布置的,这孩子可勤快着呢!”李九六显得十分骄傲。
陈瑀听了李九六这话后,愈加的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他好奇的问道:“我见外边两只母鸡,可是我府上送的那两只?不是说给马大娘补着身子么?”
“三娘说了,这两只母鸡可以下蛋,若是现在吃了多么的可惜,鸡蛋也可补身子呢!”李九六道。
“对了,李叔,听闻三娘尚未嫁人?”陈瑀问道。
“这个……正是!”李九六面色有点紧张,他虽是农家人,但也知道陈瑀这话的意思,前些日子隔壁村邵老大之女事儿,四周八邻的都听说了,说是找到了,最后邵老大被打死,其女被凌辱之后买入了青楼。
“额,李叔您不要紧张,我只是觉得三娘姐姐挺好的,我爹爹确实年纪有点儿大,若是您觉得不适合,那便就作罢。”陈瑀也觉得唐突了,连忙赔罪。
“啊?这……啥啥个意思?”李九六有点反应不过来。
“哦,我爹这么多年一直未尝续弦,我等也颇为着急,确实是年岁长了一点儿,有点儿委屈三娘姐姐了!”陈瑀道。
“这……啥?陈老爷看上三娘了?好……好呀,做个婢子都好,我还怕我们农家人不懂事坏了老爷的名声呢,这感情太好咯!”李九六显得异常的高兴。
那陈老爷虽年岁老了点,但是为人那可是没话说,加上陈家家底殷实,还有陈瑀这案首日后前途那可是不可限量啊,三娘日后定然也不会受罪了,这样的好事怎能临到了我李九六身上?观音保佑我李家啊!
“真的?您要不要问问三娘的意思?若真是可以,我明日便央冰人前来纳吉。”陈瑀道。
“当得,可以可以!”李九六兴奋的将陈瑀送出了门外。
望着陈瑀的背影,李九六狠狠的拍着手,他哼着小曲,对屋内喊道,“三娘,今日给我把窖藏的酒都拿出来,做上几个好菜……”
陈瑀走了没有多久,却见那范典史带着几个小吏正也朝这边走去,他招呼道:“范叔这是作何去呀?”
“嘿真巧,李县令让我给陈府做了一副新的门楣,这不给你送过去,巧了,这便一起吧!”范典史道。
“呵~那感情好,一会儿在府上吃晚饭,不醉不归……”
“陈瑀,今日算你走运!”陈瑀身后不远处一片树林内,房十一狠狠的对陈瑀渐渐消失的背影道。
他身旁还有三人,其中两人服饰发型十分的怪异,手中还拿着长长的倭刀,两人身旁还有一个中原男子。
房十一对那中原男子道:“李四兄弟,你带着这两位好汉去问问陈瑀适才在屋内说了什么?”总不能什么都得不到就回去和房洵交差吧?那样他房十一会被打的很惨!
“哎,好嘞!”李四道。
李四祖籍福建,由于海禁,片甲不得入海,他便做起了这翻译的工作,以来维持生计,此次倭寇也是由他来牵头,并从中抽取房家佣金,他们这类人不管雇主要做什么,他们要做的就是翻译雇主和倭寇的语言,发号施令!
他还有个儿子叫李光头!
李四和那两个倭人叽里呱啦了一会儿,三人便悄悄的进入了那李九六的家中。
片刻之后,房内喊声四起,隐隐约约可以听到李九六微弱的叫声:“三娘……你已是房家的人,断不可受此侮辱……”
“八嘎!”刀片划入**的呲啦声,李九六停下了叫唤。
“还我爹来!”三娘死死的咬住了那倭人的耳朵,鲜血在她口中直流,模样分外的狰狞,到死都没有松开嘴巴……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房十一听到不对劲,连忙跑进了房中,这一望,双腿一软,差点儿跪了下去。
“快走。”李四对房十一道:“四下的百姓不一会儿就来了!”
说完这句话已经晚了,已经有几个汉子拿着锄头走了过来。
那两个倭人却也不惧怕,拿起手中的倭刀狠狠的砍了下去……
…………
陈府上,陈大富听闻马典史送了牌匾,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他备了两壶上好的绍兴女儿红和鸡爪。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今晚可是将范典史喝的够呛,在几个皂吏的搀扶下,东倒西歪的离开了陈府。
待范典史走后,陈瑀神秘的对老爹道:“爹,您猜我今日去了哪里?”
“臭小子?至于这么嘚瑟么?你能有这般造化那都是你老爹的功劳!”陈大富现在也是有点微醺,“我儿现在终于出息了!”说着眼角已经溢出了眼泪。
“额,爹,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去了李九六家,给您把亲事说成了!”陈瑀高兴的道:“明日便找个媒人去纳吉!”
………………………………
第三十一章 震怒(上)
房府别院内,房洵面前跪着的房十一已经被打的遍体鳞伤,良久,房洵像是打累了,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他全身都在瑟瑟发抖。
“谁让你擅自做主的?谁让你放任倭奴进农家的?你个废物,废物!”房洵歇斯底里的吼道:“三户人家,二十多条人命,你这废物是不是不把天捅出一个篓子来,你心理不舒服?”
说道气处房洵又上去狠狠的跺了房十一一脚,这一脚力道很重,将他自己踹翻到在地,那房十一却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一两条命到还可以补救,这下就算天王老子也保不住我,完了……完了!”说到这里房洵竟然哭了起来。
“少……少爷,小姐……小姐足智多谋,或许可以补救。”房十一实在没有想到,那两个倭奴像是发了疯一般,见人就杀,见物就抢。
“那批倭奴在哪里?”房洵突然冷静下来:“此事马上县衙就要介入调查,二十多条人命,若是不找出元凶来,他李县令也不要干了!我们现在必须和倭奴撇清关系。”
“那……那李四带着他们去……去陈府了。”房十一低着头,缩着脖子,说话的音调都不敢稍高,生怕惹得房少爷哪里不高兴。
“你……快找几个兄弟去陈府,快将那批倭奴还有李四全都杀了,快!”房洵道:“我这就回府找妹妹商量对策。”
“是!”房十一知道自己手下那匹兄弟是什么德行,平日里街上坊间欺负一下百姓他们倒是可以,现在让他们去杀人?说不得见到倭奴腿就软了,但是现在也顾不得那些,能躲过一劫是一劫,得想个办法跑路了,现在这个时候,恐怕“他”也保不住自己了。
房洵一路魂不守舍的回到了房府,急忙的找到了房沐和房小梅,他浑身哆嗦,吞吞吐吐,用了将近办个时辰,才把事情说明白。
说罢之后他噗通的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央求道:“爹、妹妹,救我,快救我!”
房沐听完他这一番描述,差点没翻个白眼嗝屁了,孽畜,孽障啊,你什么都能玩,什么都能碰,可这火,你不是找**吗?!
“小梅,你向来足智多谋,这次可一定要帮助你这可怜的哥哥啊!”房沐望着房小梅,差一点也学着房洵跪了下去。
房小梅听罢之后,脸色阴沉的可怕,她现在没有考虑房洵的死活,而是在想着陈府上那陈小郎君!
那一群什么牙人组织,说白了,就是本县的地痞流氓,还有就是以前县衙的贱吏,让这些人欺压良苦百姓还行,让他们去抗倭?
陈府现在极有可能凶多吉少!
“差人杀了房十一,这件事必须有人顶罪,快些派人通知县衙倭奴的动向,我们现在必须要和这群人撇清关系,这些倭人若是跑了还好,可若是被抓住,抖出了房十一,依照那厮的性格,十有**会供出你,那时候房家就真完了!”房小梅逼迫自己镇定下来,抛开其他分析不表,房小梅这句话的重点就是快速派人通知县衙。
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剩下的,就看你陈瑀的造化了!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为何要通知县衙?”房沐道。
“一来,至少明面上可以看出我们没有通倭,二来,若真是追究下来,我们也好和房十一撇清关系!”房小梅道,“爹爹,你需要联系一下房叔,要多送一点儿银子打点,他上面有人。”
“这件事是因为我们家一个家奴贪心大起,沟通倭寇,相信上面就算查下来,也决计不会牵连到哥哥,记住这银子一定要到位!”
看着那跪在地上哭的不成人样的房洵,房小梅就十分的厌弃,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沟通倭寇设法绑架陈瑀,亏你这厮也能想得出来,这不是与虎谋皮么?
一个男人心胸能狭隘到这个地步,将来能有何前途?
陈府上。
朱寿今日说话总是十分的伤感,他望着陈瑀书房那一副雨霖铃画卷,不由的感慨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应是良辰美景虚设,更与何人说?”
“你是不是要走了?”陈瑀见那屁点大的孩子背着双手,脸上一副愁容,不禁莞尔一笑,看他今日这伤感的表情,不时又吟几句离别之诗,想必是要离开了。
“你如何知晓?”朱寿惊讶的道:“哎,本来还不知如何和你开口,想不到你已然知晓,是的,我要走了,家中来人了,我必须要回去了,哎,这儿真的很好,每日都很开心,可是回去了,我就不开心了!”
“活着都要有理想,要为理想奋斗,虽你每日这番很是开心,可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的理想是考举人、进士,然后为官,光宗耀祖,若是可以,也会在能力范围之内为百姓做一点儿贡献,虽然理想不算高尚,但是我有,并且为它奋斗,所以我每日过的都很开心!”陈瑀道:“但是你呢?我知道你是生活无忧的贵族公子,世袭罔顾,可是我终究不知道你要什么,所以你才会产生不开心的想法!”
“我要什么?”朱寿自言自语的道:“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要什么?如果说我只想好好的玩,这算是理想么?”
“算吧,可能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
“你说你的理想是为官,为官之后呢?京师我到认识不少达官贵人家的女子,他们婀娜多姿,姿态万千,不知你想要嘛?”朱寿眼中抹过一丝狡黠。
陈瑀还沉浸在刚刚的幻想之中,这朱寿这番话,立刻将他带入其境,想着妻妾成群、家财万贯,陈瑀不由心生向往,笑眯眯的道:“自然,这是我做官的目的啊……呸,不要用这些物质来诱惑我,我是为了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姓为官的!”
“少爷,我们要走了!”不知何时,那刘公出现在二人眼前。
呵,这老家伙,倒是很会来事,半饷不叨扰,等到二人离别之情表述的差不多了,他窜了出来,既不显得唐突,又能达到目的。
就这在时,突然门外响声四起,厮杀声中伴着吼叫,“陈瑀在何处?”
“少……少爷,快些离开,门外闯入了五六个倭寇,那些人及其凶残,逢人便杀,府上已有两个家丁都被害了,正到处找您呢!”
“倭寇?我爹呢?”陈瑀紧张的问道。
“在前院!”
家丁刚说完,陈瑀就一溜烟窜了出去。
“殿下,我们从后门走,我护你安全!”刘公也是万分的紧张。
“哼!这种事我朱厚照做不出来!”朱寿说完,踏着坚定的步伐朝前院走去:“我倒要看看这些倭奴如何能残害我大明子民的?你去,给我把浙江都司总督备倭指挥使、指挥同知黄华、白弘给孤调来,这几个倭奴若是跑了一个,我让他两给我追到日本,也要给我把人追回来,不然这个备倭将军还干什么?!要眼睛看风景的么?”
朱寿面色铁青,仿佛受了莫大的屈辱一般。
“殿下,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刘公的劝说没有起一点作用,朱寿固执的朝前院走去,迫于无奈,那刘公把手上的腰牌递给了身旁那家丁,急忙吩咐道:“去都指挥使司,把这个给他们看,让快些调人来此!”
刘公说完,就急忙的跟在朱寿的身旁。
前院内,陈瑀见几个家丁丫鬟躺在血泊中,这些人昨日还在伺候自己穿衣、伺候自己研墨、今日就这么躺下去了,永远不会站起来了,他眼睛湿润了,但现在也顾不得许多,擦了眼泪,四下找起了陈大富。
前院找遍了,也不见陈大富的身影,这时他见到一个婢子面色惨白,连忙抓住问道:“我爹呢?”
“啊……啊,不要杀我,不要杀我!”那婢子已经吓疯了,双手胡乱的拍着陈瑀,任陈瑀如何劝说也不管一点儿用。
“少爷……老爷……在门外……”躺在血泊中的那个家丁说出了他在世上最后一句话。
陈瑀听完,焦急的跑出了大门,见五六个倭贼驾着陈大富正要离开。
“站住!”陈瑀大声嘶吼道:“不是找我陈瑀么?抓我爹算什么英雄好汉?放了他,冲我来!”
陈瑀这一声大吼将那几个倭寇和李四吓了一跳,李四转过了头,见面前站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双目通红,脸色阴沉的可怕,仿佛要吃人一般。
“我是陈瑀,我是陈瑀,他不是!”陈大富急忙给陈瑀使眼色。
陈瑀撩了裙摆,当即跪下,他双目中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爹,孩儿不孝!”
“原来这老家伙骗我呢?”李四说罢,对那几个倭寇叽里呱啦了几句。
那倭寇挥刀就起,手起刀落,陈瑀怒吼:“你敢!”
“嗖!”一只利箭穿过了那倭寇的喉咙,那倭人眼中漏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就此倒了下去。
“八嘎!”倭寇愤怒了,此刻也不顾陈大富,扬起刀就朝陈瑀砍来。
准确的说是陈瑀身后,他身后站着六个人,朱寿面色铁青,一旁的刘公隐约的将他护在身后,二人四周站着四个彪形大汉,发出这只利箭的正是其中的一个。
李四见情况不妙,急忙对那几个倭人吼了几句,然后掉头便跑掉了。
此刻那早已经隐藏在树林中的范典史和皂吏终于发现了时机,他们不敢和倭人斗,但李四这个汉人他们却是不惧怕的,一个个扬起手中的大刀“威风凌凌”的将李四截住了。
………………………………
第三十二章 震怒(中)
朱寿身旁那几个大汉见倭人冲了过来,抽起了手中那长长的绣春刀,身法矫健的冲了出去,留下适才射杀倭寇的那一人在朱寿身旁护其周全。
陈瑀见此空档,连忙从异侧朝陈大富走了过去,把吓的瑟瑟发抖的陈大富拉了回来。
朱寿随即来到了陈瑀身旁,他身边的刘公和那一名锦衣卫也护在了陈瑀和朱寿的前面。
陈瑀感激的看了一眼朱寿,他知道,这位身带绣春刀的锦衣卫只会保护朱寿,然而朱寿这一动作,便使得他不得不把陈瑀也保护起来,偏偏朱寿还没有做的那么明显,不禁让陈瑀感到这小家伙的心机比自己想象的要深多了!
只见朱寿眉头皱成一块,面色铁青,那三个锦衣卫很明显不是倭人的对手。
“少爷,我们快撤吧,他们快要顶不住了!”刘公担忧的道。
“撤?我就站在这里,看谁能踏入这片土地半步!”朱寿执拗的性子起来了,谁也劝不住他!
眼看着倭人快要攻到朱寿身旁之时,不远处一阵马蹄声四起,速度之快,所过之处,撩起一阵灰烟,让人看不清来人是谁,有多少,但是从这马蹄声的频率来猜,来人绝不下于一百。
眨眼间,陈瑀敢发誓,从未觉得马匹能跑这般迅速,真的只是眨眼间,马蹄声止,烟雾缭绕中出现了百十个兵士,他们动作划一,脸上带着肃杀。
都指挥使黄华令道:“给本官围住,抓活的!”
但是那几个倭寇却一点也不惧怕,他们五个结成阵法,看样子是要做殊死搏斗。
只是这种抵抗是毫无意义的,在明军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下,这些倭奴实在是疲惫不堪了,甚至手中的武士刀也拿不稳,陈瑀本以为这些人会选择传统意义上武士自杀的办法,但是陈瑀高估了他们,这群人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他们束手就擒了!
虽然局势被控制住了,但是朱寿的脸色并没有缓和,陈瑀见朱寿脸色铁青,以为是这家伙被吓坏了,不过想起刚刚救下自己老爹的那人,他深深的鞠了一躬道:“阁下救命之恩,学生陈瑀没齿难忘,敢问恩人姓讳?”
“钱宁!”那人道。
“是何人送这块令牌的?冒充之罪当论……”黄华话还没有说完,朱寿再也忍不住了:“好,很好,这都指挥使离此不过区区几十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