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阁臣-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动做这样事的人,不多。
所以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下,陈瑀绝不会贸然行动。
船舱外,陈瑀和焦芳在打着算盘,如何回京交代事情的始末,船舱内,朝鲜国的使臣也在商量。
他们此次来并非单纯的上贡,此次来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光明正大的获取大明的物质,所以来之前,他们已经请了朝鲜全国出了最为刁难的三个题目,以此来和大明朝比试,相信以大明朝的胸怀,定然会接受。
那么比试的筹码,自然是大明朝的丝绸、茶叶、盐巴等物质。
别看这些东西在大明朝很是普遍,可是那时候周边国家不发达,这些技术不成熟,所以自然这些东西便显得贵重。(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路从南向北,从初秋到仲秋再到秋季,陈瑀终于再一次踏入了京师这片土地。
甫一入午门外,映入眼帘的全都是礼部、翰林院等官率领大批礼仪队伍,场面别提有多么的宏大,充分的展现了大明朝的国威。
奉天殿,金碧辉煌,文武两班大臣各立在左右,朱厚照难得的出现在了正中央的龙椅上。
为什么说是难得?因为自陈瑀离开京师之后,朱厚照这老兄便罢了午朝,这举动自然引起了大批铮铮铁骨的烈士文臣不满,于是奏折满天飞,朱厚照头疼无比,最后心想,得,我不批不看还不行?
于是他便将折子全都交给了刘瑾,有什么重大的事才向自己回报,余下的刘瑾看着代为批便可。
大臣们见朱厚照没有恢复午朝的打算,自己上奏的折子又不批示,于是干脆在早朝上重点提出来,早朝之后,朱厚照更加的头疼,心道,得,早朝我也不上了。
于是自陈瑀走后,朱厚照已经没有了上朝的习惯,以刘瑾、谷大用、张永为首的八个内宫太监知道了朱厚照的秉性,于是这些日子想尽各种新奇的东西给朱厚照,结果可想而知,简直是奸夫遇到****,干柴遇到烈火,朱厚照颇有一种和这八个太监相见恨晚的感觉,介于此,这八个太监地位日益增长,外廷更是亲切的喊他们为“八奸”。
“宣朝鲜国使臣觐见。”伴随着内阁首辅刘健的传唤,回音在大殿内响起,随后便有大汉将军重复,一道道声音洪亮的传到奉天大殿外的台阶上。
陈瑀等人听闻后,便和焦芳一前一后,带着朝鲜国使臣中枢府事成洗名、户曹参判权仍孙入殿见圣。
让陈瑀奇怪的是,徐长今尽然也作为使臣官随着两位大人一同入了大殿。
奉天殿上还没有出现过女人,所以这不得不说开了大明朝的历史,待徐长今等人进入殿内。便有许多文臣武将指指点点。
“朝鲜国使臣中枢府事成洗名、户曹参判权仍孙、内医院徐长今见过大明朝陛下。”三人齐刷刷的跪下。
朱厚照上朝是来看陈瑀的,不然就算使臣来觐见他也没有那个兴趣,倒不如在内宫玩耍来得痛快。
朱厚照的快乐,不得不说都赖于陈瑀。在陈瑀走后,他在内宫模仿起了钱塘县发生的一切,让太监宫女们假办民间百姓,然后买卖东西,更是学着陈瑀那般。和他们讨价还价。
然后又让谷大用等人扮演佃户,他和刘瑾二人又故戏重演,抱打不平,或许内宫中很多人都觉得奇怪,朱厚照为什么爱玩这些?但这里面的缘由只有刘瑾一人清楚。
朱厚照是怀念,怀念那一份自由。
见陈瑀不卑不亢的站在大殿上,朱厚照冲着陈瑀眨了眨眼睛,然后又朝殿下跪着的徐长今撅了撅嘴,意思是这就是那位女医吧?
陈瑀被朱厚照这玩性打败了,无奈的点了点头。不过看样子兴致不高,朱厚照看了陈瑀这般表情,内心更加的奇怪,若不是现在上朝,他真想搭肩问问陈瑀,你小子泡妞没成么?你也会失败么?哈哈。
君臣二人的表情被杨廷和看的清清楚楚,朱厚照的秉性都是被陈瑀带坏的,一定是他!
刘健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为什么?人家使臣在下面跪了好长时间了,起不起来。你朱厚照能不能给个话?这算什么?
不过朱厚照压根就没听到,自顾和陈瑀眼神交流呢。
他老大没听到,陈瑀可是听的清清楚楚,他也学着朱厚照。用嘴撅了撅跪在地上的使臣。
朱厚照一拍脑袋,这才想起正事,他道:“平身吧。”
徐长今皱了皱眉头,心道大明朝的陛下这般不懂礼仪么?抬头看了看殿上那年轻的皇帝,却又摇了摇头。
此刻朱厚照还在和陈瑀眼神交流呢,哪里顾得上徐长今?此刻他在徐长今眼中。已然落了个不务正业皇帝的头衔。
进贡这种事,上来肯定要先赞扬一下大明朝的皇帝,朱厚照这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毕竟弘治皇帝宾天不久,所以朝鲜国的使臣便先表达了一下对弘治皇帝的悼念,然后便开始大肆赞扬朱厚照,用的都是一些拗口的中古文,看来这是皂便准备好的台词,只是此刻背出来,颇有点难为他们了。
那成洗名道:“朝鲜自开国以来,无不通聘用问于上邦,道义幸秉国,海内无虞,今献方物:马十匹……”
毕竟中国古文可不是那么好念的,不过没关系,依照朝鲜国的说法,孔子都是他们的,这点小事怎能难倒他们?
就在大明朝文官等着成洗名继续念下去的时候,发现没音了,他们还以为成洗名又不认识的字,谁知看成洗名那表情,明显是念完了。
尼玛,就马十匹?你们还要点脸么?每次说是进贡,我大明回馈的物资足足有你们几倍的多,这到底是谁进贡谁?
内阁阁老刘健十分不情愿的唱道:“朝鲜国王有附进及使臣自进附进物俱例应给直,考之弘治年间赐例,苏木硫磺每斤钞一贯,红铜每斤三百文,刀剑、扇、火筯、花砚……等,今赐朝鲜国……”
看看大明朝的赏赐,在看看朝鲜国的进贡,陈瑀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鄙夷,都赏赐这么多了,这些人竟然还不满足,还要在民间私下购进物资。
这些事情朱厚照不关心,等到刘健全都唱完后,朱厚照便准备说话,可还没看口,那朝鲜国的使臣成洗名到先开口了,他皱了皱眉头道:“启禀大明朝皇帝陛下,为何今年不符常例,竟少了许多物资?”
朱厚照虽然心思不在上面,可是人也不傻,你******就给十匹马,还想要多少?脸在哪里?
这些话也只能心理想想,他和颜悦色的道:“尔福建登陆,沿途物资少耶?”
漂亮啊。这小子,别看整天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心里敞亮着呢,隐晦的点出了朝鲜国使臣私下的勾当。意思是这些老子都不追究了,你们到先抱怨起来了。
刘健附和道:“邦畿千里,唯民所止,今有大慈皇帝赏赐,尔邦夷理应心怀感激。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比诚其意。所以君子者,心念感激,心怀感恩,尔非获取也。”
成洗名:“…………”
好吧,这么多就这么多吧,老子怕了你们了,虽然不知道你们说什么。成洗名还是感激的道:“下臣失礼,望大明陛下莫要见怪。”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明知顾问的道:“这位女眷是?”
成洗名望了一眼徐长今,眼中不自觉的露出一抹笑意,回朱厚照道:“我朝内医女医,听闻大明朝正修缮《本草品汇精要》,特来学习,所以恳请大明朝皇帝批准徐医女在宫中学习几日。”
“真的?”朱厚照眼光一亮,道:“准了!”
朱厚照的一切动作都被成洗名看在眼中,愈加的开心起来。这次的任务想必已经成功一半了吧?
对,没错,他们此行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没有蛀牙……就是让徐长今勾引朱厚照。嫁入大明!
如今看了朱厚照这个态度,成洗名怎么能不高兴?
其实他误会了朱厚照,人家朱厚照哪里有这个心思?谈恋爱多累啊,还一点都不好玩,还不如约……,不好意思。打字打习惯了。
还不如看陈瑀泡妞好玩呢,恩,朱厚照本着一切的目的都是一个字“玩!”
此刻若是能让徐长今进了内宫,陈瑀刚好又在翰林院,正所谓“一对狗男女,干柴对烈火”,这是陈瑀教给他的……
恩,想想就十分的有趣,哈哈,为什么陈瑀一回来就这么好玩了?
朱厚照闪着大眼睛,露出了一抹十分狡黠的笑容,说不出多么的调皮!
陈瑀哪能不知道朱厚照的想法?无奈,真无奈!
“启奏大明朝陛下。”良久未说话的户曹参判权仍孙开口了,他道:“听闻大明朝科举取仕,遍地人才,我朝国王为学习大明朝文化,促两国友好久安,特想交流一番。”
什么?大明朝的文官不愿意了,你谁啊你?这是挑衅?还是自取其辱?
朱厚照来了兴致了,他笑道:“哦?如何交流?”
很显然朝鲜国国王也是下了功夫的,这件事也只有放在朱厚照身上,若是换了个皇帝,这要求估计刚提出来,整个朝鲜国使臣团都给你扔回鸭绿江去了。
“我朝鲜国此次来,带了三个难题,本朝无人解得,所以恳请大明朝不吝赐教。”
你们都解决不了,还全国都无人解答,然后就来我大明朝找答案?若是解决了固然是好,若我们也解不得,那大明朝脸不是丢大了?这种事我们会干?当我们傻?
当然这是大明文官的心声,可这并不是朱厚照的想法,他老兄兴致勃勃的道:“好呀,也是检验我大明朝文官的时候啦!”
全朝文官,面皮全在抽动……
“恳请陛下添一些彩头。”
“什么彩头?”朱厚照来了兴致。
“若是大明朝不幸一题都答不出来,恳请将赏赐增三倍,若是答出一题,便二倍,以此类推。”
“那若是三题都答出来了呢?”朱厚照笑眯眯的问道。
缺心眼啊你,还真来?文官们无可奈何,杨廷和道:“此等儿戏,民间赌约,岂可……”
“唉?杨先生,都是邦夷国家,我****这点儿气度若是拿不出来,岂不落人把柄?”朱厚照道。
国家大事,没看你这么上心,这些事就说的有板有眼!
要是三题都答出来?开你的大明朝国际玩笑吧!
“赏赐不要。”
大家都在等朝鲜国接下来的话,可看人家并没有说下去,很明显,他的话完了。
你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羞”,要点脸可以么?大明的文官一直觉得自己够不要脸了,不过看了朝鲜国的使臣,他们觉得自己错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顾鼎臣又要送礼
虽然朝鲜国的做法有失偏颇,好吧,有点无耻,好吧,很无耻。
但朱厚照还是来了兴致,皇宫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他双目眯成一条线,等杨廷和、李东阳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见朱厚照已经开口,道:“好!”
那边李东阳、杨廷和等人脸色铁青,你是好了,你答应的痛快了,你是能看戏了,可若是朝鲜国真出了什么刁难的题,我们答不出来怎么办?脸啊,若是在邦畿小国面前丢了这份威严当怎么办?
谁知朱厚照又补充了一句,差点没让几位大学士当着大殿吐血,他道:“我泱泱大明朝,六七载科举取士,人才济济,别说三道,朕额外赐你一道!”
成洗名大喜,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谦虚,连忙跪谢道:“多谢大明朝皇帝陛下。”
“恩,比试定在三日后,尔礼部,尔翰林院,尔鸿胪寺负责此次使臣接待礼仪,以及三日后比试场地等事,宜简约。”朱厚照最后盖棺定论,这件事怎么也跑不掉了。
礼部、翰林院、鸿胪寺、内阁唯有苦涩的点头,话已经被皇帝说了出去,况且是当着番邦使臣前,这件事无论如何也没有转机了,希望朝鲜国出的题目不要太难,这都什么破事儿啊!
说罢之后,内阁刘健便让礼部、鸿胪寺官将使臣团带走安排下榻入住歇息。
等朝鲜国使臣走后,朱厚照也打算散朝,可大臣们却并没有那个意思,内阁刘健、谢迁、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等朝中重臣一致上奏道:“臣等有事上奏。”
朱厚照本想就这么将事情墨迹过去,可是看这些人架势,知道今天可能不那么轻易能走得了了,今日若不是陈瑀回朝,老子说什么也不会来上朝!
朱厚照早就猜到会有这种局面,他不耐烦的道:“各位先生有何事?朕赶着回东阁批阅奏章!”
几个大学士面庞一阵抽搐,你赶着回去批阅奏章?你怎么说出口的?以为我们内宫没有人么?你的奏章是谁批阅的我们不晓得么?你天天在内宫干那些不着调的事我们不晓得么?
司礼监有两个重要的太监都是外廷的人。其中一个叫陈宽,另一个叫王岳。
你可能会奇怪,这么大的老板在面前你不去巴结,为何要去外廷和那些文臣同流合污?他们不傻。现在最得宠的都是以前东宫的太监,他们这批伺候弘治皇帝的老太监哪里还有一点地位?
内宫不行,自然要趋附外廷。
这些太监也是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他们的目标就是与外廷合作,干掉刘瑾等八人。自己取而代之!
虽然理想说出来可能有点肮脏,但好歹也是理想,有理想就要奋斗!
“唯自古帝王,能贤者无不日御经筵,开早午朝,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德行、孝悌治理天下…………”
朱厚照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谢迁吐沫横飞,一颗心早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良久之后,好像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他才将思绪拉了回来,问道:“怎么了?”
谢迁袖子一摆。怒道:“先帝临崩执老臣手付以大事,今陵土未乾,而使嬖幸若此,他日何面目见先帝?”
怎么又扯到父皇了?朱厚照睁着眼睛不明所以,也不知道谢迁到底在说什么,因为他刚刚走神了,所以现在只能盯着谢迁。
陈瑀哪能不知道朱厚照,他已经猜出来朱厚照可能不晓得谢迁在说什么,于是抱拳道:“陈翰林院陈瑀附议谢阁老,祈求陛下开日讲经筵。开早午朝。”
陈瑀这一番话说完之后,满朝文武都欣赏的点了点头,看看,谁说人家陈状元不务正业?谁说人家陈状元蛊惑帝心?关键时刻师徒两那真是一起冲啊!
杨廷和也是面色一滞。心道难不成前些日子的敲打,陈瑀这小子已经开窍了?不对啊,他明明是刘瑾一党的人,绝对有阴谋!
杨廷和将陈瑀归结为刘瑾一党是有原因的,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广西总兵官以及右参政的事。
因为给予这二人处分的折子都没有经过内阁票拟。直接便发了出去,并且执行了。
能有这么大权力的,除了近日将朝廷搞的鸡犬不宁的刘瑾,不会有第二个人。
刘瑾这么做为什么?傻子也能猜出来,是要告诉全大明的官员,陈瑀是他刘瑾的人!
于是,陈瑀就这样,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被杨廷和归纳为了刘党。
但是这也仅仅是杨廷和等一些人,内阁三阁老还是不同意的,作为三位阁老的高徒,陈瑀的为人他们怎么会不知晓?怎能会和刘党扯在一起?
莫要看京师现在艳阳高照,实际早已经暗流涌动,陈瑀只要一不小心,便可能落得个粉身碎骨,这些陈瑀都不知道!
谢迁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爱徒,陈瑀说罢后,便有翰林院官、礼部官、兵科、礼科、吏科给事中,已经都察院等官员附议。
什么是文臣的力量,现在便能体现的淋漓尽致,满朝文武下跪劝解,年少的朱厚照都快要吓坏了,什么时候这么大阵仗了?
这些文臣是可怕的,莫要看朱厚照年纪不大,可是前朝土木堡之变,大明皇帝易主,这些事,都历历在目,发生不久啊!
更可怕的是这都是文官干的,这些变态什么事干不出来?偏他们还一副大义凛然,将道德舆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上,年轻的朱厚照岂有不怕的理由?
“有几位先生坐镇内阁,朕心甚慰,朕确实有错,定当改之。”朱厚照连忙道:“诸位爱卿起身。”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谢迁高兴的道:“圣明君子唯上也。”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出自《左转》,其实他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个故事,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晋灵公表示知错,可后如何?人家根本没将士季的话当回事。
所以知错能改这个典故,是扯淡的!
这句话放在朱厚照身上依然试用,为什么?都是君王啊。
陈瑀附议的话,朱厚照完全认为在扯淡,很明显这小子是提醒我的,他这么聪明,朕走神的事他肯定知道了,还开早午朝?开个屁!
本来已经和陈瑀合计好了,开早朝,关午朝,你们不愿意,行,索性我都不上,落个逍遥自在。
所以陈瑀是绝不会上奏请自己开午朝的,所以他当然是在提醒我啦,朱厚照想及此,对陈瑀眨了眨眼睛。
谢迁等人听了朱厚照这话,喜上眉梢,今日战果十分巨大,晚上得庆祝一番。
这下彻底没有事了,朱厚照宣布退朝,大臣们这次很干脆,再也无人阻止朱厚照。
回到东阁之后,朱厚照迫不及待的对刘瑾道:“快些将陈瑀宣过来。”
刘瑾现在俨然成了内廷太监的一把手,虽然和其余七太监合成八奸,但是刘瑾还是不愿意与他们为伍的,因为刘瑾觉得这些人趋炎附势,无真才实学,祸害朝廷。
八奸是外廷起的,他们自己自然更加的微风,自称八虎太监。
虽然知道刘瑾不待见他们,但他们还是以刘瑾马首是瞻,为什么?因为刘瑾的地位是他们七个人联合起来都撼动不了的。
他们不解,同样是陪伴朱厚照,同样是献媚献宝逗乐,可为什么朱厚照却唯独十分信任刘瑾?
他们不解的事还很多,他们不解朱厚照和刘瑾的感情是通过一系列事件印证的,他们不解刘瑾曾以死相护朱厚照!
刘瑾是个有志向的人,他嫌弃其余七位太监是有原因的,他得权是为了干事实,有益于大明的事,可这七位呢?他们仅仅是为了权力,为了作威作福罢了!
刘瑾为了心中的抱负,不断的拉拢外廷的人,焦芳、康海、张采、孙聪、张文冕、甚至言路兵科给事中屈拴等人,当然陈瑀自然也是他拉拢的重中之重!
如今陈瑀安全回到京师,刘瑾自然很开心,奉朱厚照的命,便朝翰林院而去。
翰林院。
对于归来的陈瑀,最为开心的自然是正在苦逼修元史的顾鼎臣和谢丕,主心骨终于跑回来了。
顾鼎臣见陈瑀后大喜,激动的握住了陈瑀的手道:“廷玉啊,你终于回来了啊!”
陈瑀赶紧甩开,十分嫌弃的道:“顾兄这是?”陈瑀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忙问道。
“哦,无他,唯念廷玉耳。”顾鼎臣摇头晃脑的道。
“呵呵。”陈瑀笑的很寒颤,深怕又和顾胖子穿出什么绯闻,闻言连忙道:“顾兄弟有什么求小弟的,小弟照办!”
“真的?”顾鼎臣眼中泛起绿光,让本就心念邪恶的陈瑀忍不住一哆嗦,只听顾鼎臣道:“我最近又弄了点小玩意,那啥,不知你可能给我送给圣上啊?司礼监那帮孙子的嘴脸老子终于看透了!还是咱同窗可靠。”(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庸医(上)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顾鼎臣这厮,投机取巧,胆小如鼠,贪恋权力,不过心思却不怎么坏,但这种人自然不适合结党,比较适合营私。
陈瑀刚回到朝廷,有些事还不太了解,便问顾、谢二人道:“今日早朝,群臣激烈,听闻圣上已经罢了早朝和日讲?”
说实话,这些事陈瑀今日才知晓,陈瑀去广西前,朱厚照虽说不怎么靠谱,可是日讲和早朝还是会去的,这下倒好,难道历史真就改不了么?
“你还不知晓?”顾鼎臣终于找到自己能显摆的话题了,哪能不好好的给陈状元上一课?于是道:“自你走后……”
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
“起先皇上还一如既往的上着早朝,只是午朝偶尔不上了,不过内阁六部九卿的折子漫天飞,或是皇上不耐烦,渐渐的早朝也不上了,也罢了日讲,这些甚至都没有和内阁说一声,已经连续好几个月了,今日还是第一次上朝。”
“所以说,尔陈瑀还是个救星,恐怕你若是不来,皇上指不定啥时候上朝呢……”说着,顾鼎臣腔调突然一改,怒道:“今上乃真龙继大宝,德行才干比肩唐宗宋祖,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