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阁臣-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文礼听了之后,很不好意思的道:“大人,都是我没管制好,让您费心了。”
“也不是你的错,几千年留下来的体制,既然能演变成现在这个模样,那说明现在这样定时经过时间洗刷留下的最合适的制度!”陈瑀道。
几人顺着适才那两个老兵手指的方向径直来到了沈家门的水寨,这种水寨说白了,就是设置在沿海的栅栏防护,里面配备着些许游兵,负责巡视沿海。
等近了之后,陈瑀才注意道水寨木制寨门上坐着两个水兵,一老一幼,老的有六十多,幼年的才十四五岁的样子,他们昏昏欲睡……好吧,这个词语形容的不好,上面二人已经睡着了。
此刻整个沈家门军事海防系统犹如一个摆设,别说外部倭寇入侵,就算现在几个毛贼去偷东西,怕他们也不会知晓。
几人悄无声息的进入了水寨,这时候陈瑀才发现自己真的想多了,这地方像是刚刚被倭寇洗劫过一般空空如也,一个象征性的船只摆放在临近海域的地方,只是看那船只的破败程度,怕还没下海就已经散架了,更不用说火器军刀等物品。就这样一处破败的地方,怕就连毛贼也不会光顾的吧!
魏文礼见陈瑀脸色不好,又主动请罪道:“是下官失职。”
陈瑀没有理会魏文礼,然后径直走到了那所谓的大船边上,这是水寨配备的一艘双桅大船,这便是所谓的战船,“春夏出哨,秋回守,巡逻海上盗贼。”
战船旁边又配备小一点的船只,这个船只比双桅大船要灵活,这就是抗倭的标准配备“大船薄之,快船逐之。”
只是无论大船还是小船,陈瑀都一眼就能看出,这两首船根本就没有一点点航海能力,甲板上破败不堪,里面还有许多残羹剩饭,犹如垃圾场一般。
陈瑀几人走了一圈,已经彻底将沈家门所有配备检查完了,这时候陈瑀才大吼道:“海上盗贼来袭,倭寇来啦……”
这一声吼,将那些还沉睡在梦中的兵士全部惊醒了,醒来之后,二话不说,扭头就跑。
陈瑀脸色通红,对戚景通道:“给我将这群饭桶都抓回来!”
顷刻之后,那些得知情况的兵油子才睡眼惺忪的出现在陈瑀面前,他们歪歪晃晃的站着,哈气连天,更有人抱怨道:“大晚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闭嘴!”魏文礼脸色通红,他手下一个百户道:“这是备倭指挥魏大人,尔等还不跪下!”
“魏大人?什么魏大人?千户不是姓林么?难倒换人了?”其中有人疑惑的道。
魏文礼手下百户也是气的牙齿打转,一巴掌扇了过去,顿时将那碎碎念道的人打蒙了,“总督备倭浙江总指挥,魏文礼魏大人,岂是你小小千户能比的?”
那些军兵果然被这一连串的名号给唬住了,这才一个个零散的跪下道:“卑职见过魏大人……”
“这是钦差总督内行厂都指挥、弘治十八年状元、翰林院侍读、巡查浙江都御史陈瑀陈大人!”魏文礼介绍道。
对于陈瑀,这些兵卫还是知道的,不知是谁在军队里传过,这陈瑀是个愣头青,有点变态,以后见了他能躲尽量躲。
那些兵卫听说这是陈瑀,脸色才变了变,齐刷刷的道:“见过陈状元。”
“原来你们还有怕的东西呢,我以为一个个都是天皇老子,天不怕地不怕呢!”陈瑀讽刺道,“你们可知道,若是今晚来的是倭寇,你们都死了!”
陈瑀没有和他们说什么国家大义之类的话,这些话说给陕边的人听听,他们或许还能感同身受,可是给这些人说,那是行不通的。
首先国家对于他们就存在亏欠,军饷不到位,谁愿意为你卖命?人家参军为了什么?说白了,还不就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朝廷这点都做不到,人家罢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这点陈瑀可以理解。
所以陈瑀从他们自身利益上来说,自然会让他们无从反驳,不过也有人跳出来道:“现在已经临近十一月,怎么会有倭寇前来?”
他话还没有说完,沈家门外便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声音,对于这种声音,陈瑀在后世看岛国电影的时候自然是听过的,他脸色突然变了,“快准备反击,有倭寇入侵!”
“又是这些把戏。”那些老兵油子嗤之以鼻,这事儿不知道演练多少次了,可有个毛用?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拿陈瑀的话当一回事,懒洋洋的去武器房拿起了武器,其中那个六十来岁的看门兵对身旁那孩子道:“不要紧张,没什么事,都是朝廷的伎俩……”
话还没有说完,那倭寇就一刀劈在了他的脸上,脸上顿时出现一道撩人的口子,那老兵应声倒地,再也不吭声了。
这突入起来的变故将那孩子吓傻了,整个人呆滞的望着那面色狰狞的倭寇,那倭人也不含糊,又是一刀,从那孩子的脖颈处划了过去,那孩子甚至都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就倒了下去。
现在,那些军兵才知道,这次不是演练,是真的倭寇来了,于是一哄而散,丢下兵器就跑,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一个人一跑,其余人也跟着跑,由于混乱不堪,许多人被同伴推倒,可是倒下之后不是站起来,是倭寇无情的倭刀!
人群更加的恐慌了,这些人更本就没有一点士兵的样子,一个个都杂乱无章的跑着吼着。
起初陈瑀心中也是一阵慌乱,可是镇定下来之后,陈瑀才发现,这倭寇来来回回也就四五人,四五人啊!竟然将这一百多人吓的屁滚尿流!
陈瑀对戚景通道:“给老子将那几个毛贼收拾了!”
戚景通、刘玉、沈飞都是在西北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的,所以几个倭寇根本不放在眼里,几人空手就扑了上去。
起初倭寇也没在意,可是几个回合下来,倭寇发现不对劲了,他们两三个人立马聚集在了一起,开始分两股攻击戚景通和沈飞。
陈瑀仔细研究了这倭寇的阵型,眼中露出一抹惊讶,蝴蝶阵?能和沈飞、戚景通过手这么多招后毫发无损的,这些应该都是倭寇派来的精英!
他们三两人成阵之后,竟挡住了戚景通和沈飞的攻击。
沈飞眼中划过一抹狠辣,从皂靴中拿出那把匕首,整个人的气势顿时一变,一个纵身扑入了那蝴蝶阵中。
那些倭寇手中拿的都是上好的武士刀,可是和沈飞的匕首碰撞之后,竟轻而易举的被沈飞的匕首给斩断了。
没有了武士刀的鸳鸯阵根本发挥不了一点点作用,那几个倭寇又叽里呱啦了一阵,然后消失在了夜空中!(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二章 饬海防(五)
一百多人的水寨,被三五个倭寇吓的屁滚尿流,陈瑀有理由相信,这一次倭寇不是来攻击的,他们只是想试探大明军队的实力,也幸好有沈飞和戚景通等人在。
虽然他们不是海军,但最起码可以吓唬住了倭寇,让他们短时间不敢进攻内陆。
虽说造成军队如此羸弱的缘由和朝廷军饷发不上具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军队长官不作为和放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沈家门这一次的倭寇袭击事件顿时在舟山传开了,第二日一早,两个千户所千户就匆匆忙忙的来到了沈家门水寨。
水寨内已经没有了兵士,仅仅就陈瑀几个人。
本来水寨的名额就已经十分的虚假,这原本两三百人的水寨,逃的逃跑的跑,买地的买地,早已经名存实亡,但是上官也不将这样的情况上报。
只要他们的名额在,朝廷就要发军饷,谁说少,但也是要发的,而那些不在的军兵,这军饷自然就归到上官的腰包。
见林远和折红卫,陈瑀气不打一处来,他脸色铁青,冷冷的望着二人,这眼神将那两位千户所看的发毛。
但是这二位却也没有一丝惧怕,整个浙江都已经打点好了,就连刘璟刘太监也不会说什么。
不但不说什么,还会替他们二人说话,那刘太监问道:“陈大人,听闻昨晚遇袭了?这沈家门本就不太平,您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本官身为都御史,巡抚浙江是分内的事,您说我为何跑到这里?”陈瑀笑道。
“哦哦,陈大人真乃当世好官。”刘璟一脸崇拜的道。
陈瑀已经意识到这死太监怕是早已经被林远两位千户买通了,不然也不会千方百计的为这两人说话。
“我且问问两位千户大人。”陈瑀皮笑肉不笑的道,“按定制,尔两个千户所当有二千二百四十名旗军,可否告诉我,那一千人哪里去了?”
林远二人不慌不忙的道:“陈大人有所不知啊,这卫所职掌有四,曰关隘、军署、储运、屯田,其中余下的一千余人是负责漕运和屯田的。”
他们段然是不敢说那一千人都已经跑了,这话一说出去,陈瑀肯定要问,既然跑了朝廷为何不知道?那每年发的军饷又去哪里了?
“哦?真的嘛?”陈瑀笑了笑,脸上好像已经洞察一切,让那二位千户胆寒。
他二人道:“大人,这事儿可别追究那么深了不是?林大人、折大人、彭大人想必陈大人也知道,咱们都是一家人,倒不如回千户所,我那里有几颗上好的海上珍珠,我等何不去把玩一番?”
这二人说这话潜在的意思就是,你别继续查下去了,我们都是闽商的人,你的身份我们也知道,回到千户所给你送点东西皆大欢喜,查下去对谁都不好!
那一旁的刘太监一看昨晚就没少收好处,他笑吟吟的道:“正是啊,我们在这做什么?要是那天杀的倭奴回来可大事不好了。”
陈瑀听了这话,胸中怒气越来越多,他冷冷的笑道:“依照刘大人的意思,若是这倭寇再来,我们就听之放之?”
“可不是?那倭寇时常就是过来扰乱扰乱,根本不敢到内陆,这些我都知晓的,放心,出不了什么事!”刘太监万分肯定的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现在他们这试探到底是为了什么?”陈瑀这话将刘太监三人说懵了,然后就听到陈瑀继续道:“他们就是在打探大明旗军的强弱,好为以后进内地做准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不可不察!”
状元就是状元,出了掉书袋子,不晓得还能做什么?林远十分不屑的想到,可面子上又不能表现出来,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道:“大人说的及是,我等下次一定改正。”
“恩,陈瑀点了点头。”然后道:“沿海的军事操练你们一定要尽心尽力,还有那一千余人的空白,快些给本官填上,抓紧操练。”
林远二人听了这话,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真怕陈瑀像对付彭知府那样对付自己,不过量他也不敢!
他们彭家都是不带把子的,可不要以为我们林家和折家也是,陈瑀想要对付自己,首先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看看自己裤裆下毛长全了没有!
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老子吃过的屎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呸!老子吃过的饭比你吃过的屎都多!咦?感觉话怎么不对?算了就这样吧!
无论如何,从陈瑀第一天来舟山的时候,这两个千户所千户就没有把陈瑀当回事,在朝廷你是有刘瑾和我闽商的照顾才能屹立不倒,可别真的就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陈瑀没有停留,继续南下,坐在战船上,那戚景通不解的问陈瑀道:“为何不就地正法了那两个千户?”
自从跟了陈瑀之后,戚景通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看到的大明丑相也是越来越多,在陕边的时候戚景通本还不想跟着陈瑀,可是现在看到陈瑀所做的一切,其实一点点不比陕边要来的安全,所以打心底还是很佩服陈瑀的。
尤其是这小子具备谋略和铁血手腕,这两点做的比杨一清真的是有过之无不及!
“拿人是一定要拿人的,可是拿人之后呢?”陈瑀喃喃的道,“我还没有想到详细的计划,所以现在不适合缉拿,再者,也算是给那两个千户一个机会吧,你让内厂的人给我盯着舟山那边,随时汇报。”
戚景通点了点头,陈瑀说的不错,现在他也知道陈瑀的行事风格,通常都是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才会下手,他之所以现在没下手,怕还是对那两人有所忌惮的。
陈瑀的巡洋船继续在前进,他在甲板上摊开了地图,感受着凛冽的海风,确定了下一站停留的地方。
陈瑀选择了大小磨山,魏文礼奇怪的问道,“这里没有军事守备,也没有沿海的海民,为何要听在这里?”
陈瑀没有回答,指着地图上舟山东边的大衢山、岱山两地,问道:“这里是不是也没有军事守备和海民?”
魏文礼点了点头,“太祖皇帝曾在此处设置昌国卫,屯兵戍守,洪武二十年曾让信国公汤和经略浙江海防,他考虑舟山诸岛孤悬与外,若遇战事,百姓孤立无援所以全都迁徙到了内地,且把昌国卫迁到了象山,也就是现在的昌国卫。在舟山留存了中中和中左千户所,隶属定海卫。”
“现如今舟山上的民户也仅有五百余人罢了!”
陈瑀听完之后揉了揉脑袋,还是夸了一句魏文礼,“让你经略浙江海防是没错的。”
“下官万分惭愧!”魏文礼低下了头。
“这里极有五谷之绕,又有鱼盐之利,若是放弃了这一片海防,岂不是给倭寇绝佳的休憩机会?他们可以借此作为跳板,增加补给,然后入侵内陆!”
“正是如此,放弃舟山诸岛不得不说是一次军事上极大的失误!”魏文礼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一旦这里设置一卫,那就是阻挠倭寇西来的天蛰,倭寇若想再次入侵无异于登天。”
魏文礼继续道,“这里只要发烽火,不出几个时辰,舟山的后续部队就会赶到,倭寇根本无法逾越,加上淡水资源不足,怕倭患也就此熄灭了!”
陈瑀点了点头,“只是这里荒山四起,也只能靠着沿海的鱼盐之利罢了,若是真的将百姓迁徙回来,加上厚重的赋役,怕他们还会逃跑的。”
“陈大人倒是考虑的多,这一点下官自是没考虑到。”魏文礼很是佩服陈瑀。
“可若是减赋呢?”陈瑀自言自语的道。
“那定很多人愿意前往!”魏文礼眼中露出一抹精光,“若是这一块海防真能建起,将是极大的好事啊!”
说话间,几人便来到了大小磨山,这里算是一块孤岛北临普陀山,西边是沈家门,在像西边去就是崎头,从这里登陆宁波府是个绝佳的地方。
所以单看军事位置,大小磨山显得也是十分的重要,话又说话来,舟山附近的岛屿都十分的重要,所以在这里建立一卫就显得那么的重要了。
大磨山岛屿很宽,去沈家门曰半个时辰的航船时间,这里百草丛生,越是像内陆,陈瑀就发现这里是灌溉粮食的绝佳之地,这里土地肥沃,利于种植。
又考量了一下四周的淡水资源,陈瑀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戚景通不解的问道,“大人,您笑个什么劲?都是谢枯草。”
“恩。”陈瑀笑道,“就是因为这些枯草,这里倒是可以选择试点的地域!”
“啥?啥意思?什么叫试点?”戚景通问道。
“粮食试点地,渔民试点地!”陈瑀道,“这里靠近沈家门,有军事保护,又靠近内陆,所以在这里试点最好不过的!”
戚景通大眼瞪小眼,显然不知道陈瑀这句话什么意思。
离开之时,陈瑀又一次将自己的计划、见解、以及大磨山上的土地环境一一写了下来。
“大人,我们现在要去哪里?还要南下么?”魏文礼见陈瑀写完,才上去询问道。
“不用,东航去岱山、大衢山看看!”
“大人……”魏文礼听闻陈瑀的计划,欲言又止。(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三章 饬海防(六)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陈瑀道,“你去调定海卫巡检司一艘船过来,将军兵带上,有戚将军和刘将军还有沈飞在,即便是有倭寇在,也没有什么问题。况且这个季节决计不会有大范围倭寇,这个季节不利于倭寇东来,倒是利于回航。”
魏文礼不知道陈瑀打的什么算盘,非要去这两个岛屿,但没办法,也只好听命,他点了点头,做一艘快船朝定海卫去借船去了。
陈瑀等人倒是继续留在了大磨山,等魏文礼来之后,陈瑀便找到了刘太监,对他说自己要去大衢山考察,问刘太监是要继续朝内陆走还是和自己一同前往。
这刘太监不傻,自然是独自带着行船朝内陆走去,这也是陈瑀去调定海卫船的目的,总不好让刘太监游回去。
等刘太监走后,陈瑀等人便朝西大衢山方向挺进。
沈飞觉得陈瑀这一计划十分的异常,他来到甲板上,找到正在吹风的陈瑀,好奇的问道:“大人,你为何要单独支开刘太监?”
“问的好!”陈瑀笑了笑,“我正要找你呢,你带几个人去假扮倭寇,将刘太监的船给劫了!”
“劫船?为什么呀?”沈飞不解的问道:“船上可都是定海卫的兵,若是他们反抗怎么办?”
一旁的魏文礼听到这里,方才明白陈瑀对自己交待那番话的意义,他说:“这个可以放心,定海卫根本没有拿出手的兵,这些都是老弱病残,也就是充个数罢了,若是听到倭寇的名字,怕早就逃的不晓得去哪了!”
“您是要让刘太监和定海卫产生隔阂?”沈飞立马反应过来,知道陈瑀这么安排的意思了,“可这么做为了什么呢?百害无一利啊!”
“错了。”陈瑀摇了摇头,“刘太监代表着刘瑾,沿海的情况他会一一的反应给刘瑾,通过这个传话筒,日后我要开展政策怕要容易的多。”
“抢劫就要有个样子,将那死太监全部抢光!”陈瑀笑呵呵的道:“这一趟从几个卫所怕是没少劳到好处,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
沈飞点了点头,陈瑀继续说道:“等你们追到他们,也差不多快要登陆了,现在就去吧,抢完了之后到岱山和我们会和。”
兵分两路走,沈飞没有做战船,而是从舟山偷了两首民船,急速朝刘太监追去。
那刘太监本来行船的速度就不怎么快,一路上遇到沿海小卫所又下去捞几把,所以船行的格外的慢。
可是船就快要登陆大嵩所的时候,意外出现了,他们身后出现了两首民船,起初刘太监也没怎么注意,可是当船抵达近前的时候,刘太监船上的人开始慌了起来。
不知是谁高呼了一句“倭寇来啦”之后,整首船便开始动荡起来,此刻也没人估计刘太监了,眼看着快要到大嵩所,他们都纷纷跳船朝大嵩所游去。
仍凭刘太监怎么呼喊都没有用,不争气的是,刘太监刚好不会游泳,一船的士兵说跑就跑,整首船像一个孤城一般飘在海岸,眼看着海岸近在咫尺,却只能干着急。
刘太监气的将这定海卫的旗兵祖宗十八代都问候完了,又大呼大嵩所巡检司救命。
可那巡检司根本像是没听到一般,那原本在海岸边游荡的骑兵竟然一一的都遛了!
“他娘的,这就是尔海军海防?还他娘的和老子吹自己多厉害多厉害,娘的,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若能有幸活着,回去定要好好参奏你们!”麦太监发出了不甘的呼唤。
这时候沈飞几人扮演的半吊子倭寇也入了刘太监这首大船,沈飞是蒙着面的,他叽里呱啦了几句,手下几个人便倭刀朝孤零零的刘太监冲来了。
刘太监哪里经历过这个场面,吓的当时就尿裤子,真的,真的尿出来了,沈飞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
那刘太监跪下后直点头,见倭寇无动于衷,掏出身上的银子出来,这时候沈飞才接过了那银子。
那刘太监见有门路,激动的差点没跳起来,十分主动的带着倭寇搜刮船上的钱财去了。
沈飞看了之后,差点没叫出来,十万两啊,这一行足足捞了十万两,有这些银子,那旗兵的军饷还能发不上来?原来不是朝廷没钱,是发到军队的响额全部被亏空了!
沈飞恨不得直接将这死太监扔海里去,不过想想还有正事要做,于是让手下将这刘太监狠狠的揍了一顿,方才离开。
刘太监莫名其妙,心道这些倭寇为什么只揍了我却没有杀了我呢?呸呸,老子都在想什么?揍一顿算是好的了!
刘太监暗自庆幸了一会儿,可随即又想到定海卫和大嵩所这些旗兵们,气不打一处来!
而此刻,远在岱山上的陈瑀听了沈飞这般报告之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戚景通刚准备说什么,就听陈瑀道:“他娘的,这些人是不是看不起老子?为什么不给我贿赂贿赂?”
戚景通差点没一个趔趄摔倒,人家敢给你贿赂么?可谁都知道你此行是来查贪污的啊!
岱山这便也已经勘察的差不多了,听魏文礼说陈钱和岱山的地形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