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明霸业-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同敞和于元烨二人整理冠带,端坐于公堂之上,便见到有数骑清兵重甲持弓佩刀,虎虎生风而来。
战马唏律律踢开了公署大门,一个略胖黝黑的清将眯着眼踱马踏进了大门,战马一直走到公堂门前,鞍上之人依然没有下马的意思。
清兵两旁雁翅般拢聚过来,将他二人围住,口中呼喝这命二人跪下,二人全做听不见一般。
张同敞以手化戟,指着来将厉声喝问:“来将何人,胆敢擅闯我署衙大门。
来将见二人的书案上还放着一壶酒,一个酒坛两只酒盏,就被他一派官威给气乐了,摸了摸小胡子说:“伪明余孽,见到本王还不速速跪拜?”
看见刚刚还在喝酒的二人,在自己面前摆起了官威,孔有德被气笑了,挥挥手说:“全都给我绑起来!”
张同敞挥退清兵,从容掸了掸衣袖说:“喊那么大声干什么,我们又不怕死,都已经坐在这儿等你一夜了,你也用不着捆绑。”
见清兵被喝退,张同敞审视地点了点头,侧头斜眼鄙夷地看着他说:“麾下便是跟随毛文龙毛帅起兵海上的徒孙孔有德吧?”
孔有德自豪地冷哼一声,并未答话,也是确认了。
张同敞勾唇:“麾下受朝廷恩命,官至三品,现今国家垂亡之际,本督还以为麾下早已经死了,化作一捧灰土,却是没想到你居然还能活生生站在这里。”
张同敞又看向于元烨,探问道:“于公,难不成你我是今日是见到鬼了吗?”
孔有德有心劝降这二人,毕竟两人在大明朝的身份都极高,尤其张同敞,乃是大明第一宰辅张居正的曾孙啊,他二人若是能投降,绝对可以极大打击明朝廷,便是和颜悦色道:“想我孔有德,也是孔圣人的后裔,只因时势所迫,明王无道,陷害忠良。。。。。。”
“休得胡言!”孔有德还没说完,便被打断,他依然不恼,接着道:“我怎会是胡说,敢问二位,我是如何掀起的陈桥兵变,还不是因崇祯不肯给我军粮,却让我去千里之外的辽东送死?
而到了陈桥,将士饥寒交迫,我麾下有一士卒只因为太饿,便偷了四世宫保王象春家仆的一只鸡,便是被那恶仆带上家丁将他痛打了一顿,而后穿箭游街,最后还将插满箭簇的尸体带到我军前展示,这才激起了我全军的怒火!”
“呵呵,孔有德,说的真好,如此你便背弃家国,背弃祖宗,原因就只是因为王象春不让你偷他的鸡?”
于元烨在一旁俏皮地补充道:“不是王象春的鸡,是他家仆的鸡。对了,孔有德,你当初啊,若是不立刻鼓噪士兵哗变,而是像今日这般带着强弓劲弩闯入府衙,当地知府相信也是一定会为你偷鸡的事情说句公道话的。
别人偷鸡只失一把米,你孔有德偷鸡,却丢了圣人的脸面,赔了自己卖给蛮荒为奴为婢,我且问你是当真恶心到家了,一丝面皮都不要了吗?”
孔有德讪笑道:“图一时口快,说那些有的没的又有何益?改朝换代,古之常理,如今我孔有德都已归顺了大清,敕封定南王,有着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反观你二人,如此固执又是何必固执呢?”
张同敞一拍书案骂道:“无耻小人不要说自己姓孔,我不许你再侮辱先圣,你不配。你只是毛文龙的门子徒孙,卖国求荣已矣,何苦依旧自称孔圣人的后裔,辱没先圣名讳?”
孔有德真的被激怒,马鞭顶了顶头上盔胄,低低骂了句:“直娘贼的酸儒,百无一用的东西,看老子不打到你跪地求饶?”
便是喝斥着让部下将张同敞和于元烨给绑起来,逼迫二人下跪。
同敞二人皆威武不屈,孔有德气得跳下马来,亲自抄起一根水火棍,照着二人没头没脑的乱砸起来。
尤其刚刚被张同敞骂的太狠,羞恼之际的孔有德对他下手尤其的重,一顿棍棒下来,竟打断了张同敞的两只胳膊。
张同敞不哀嚎不告饶,被打期间依旧痛骂不止,孔有德犹不满足,又用棍捎儿去戳捅他的眼睛,只给张同敞留了一只眼睛。
断了两臂的张同敞,站在孔有德面前仍然昂首,被戳伤的一只眼,眼珠子悬挂在脸颊,他却朗声道:
宁堪野哭万山行,耕凿男儿尽入营。
剩得羁人衫有袖,老僧应不骇儒生。
笑自己断了双臂,衣袖空悬,此后若是见到禅定的僧人,怕是该不会害怕我这个即断了双臂又瞎了只眼的儒生长得像鬼吧,于公,你说呢?”
二人皆朗声大笑,继续赋诗谈笑。
“知道你二人是坚贞不屈的所谓板荡忠臣,本王无奈呀,只好在城北给你二人找一间小房子,让你们继续吟诗作对了。”
靖江王府位于桂林城的城北偏东,而桂林城的署衙在靖江王府西南,监狱和兵营位于城北偏西。孔有德说的小房子,便是监狱了。
他继续说着:“好在你们也就只有吟诗作对这点能耐,面对本王的攻城大军,连屁的办法都没有,再说张同敞张大人,若没记错,本王前日不是还在小溶江与你决战吗?
你不是和赵印选还有胡一青一起被本王打跑,又没有血性地战死在小溶江,而是跑回桂林城里写什么狗屁的绝命诗?
呵呵,在本王看来,你根本不关心战事的成败,只关心自己能否死的壮烈,死的彪炳青史,好让世人都记住你的清名。
张同敞,凭这一点,你就比你曾祖父差得远了,他宁可似乎被万历皇帝挫骨扬灰,生前也要以严师益友的形象出现在皇帝面前,帮他、帮大明真正做些事情。
而你,只是死的轰轰烈烈又有何用?还不是应了大明许多臣子都在做的那句话,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张公就义仙鹤岭
在把张同敞带走之前,孔有德也没忘了还以颜色,同样把他也给鄙视了,张同敞欲同他对骂,奈何孔有德无赖的很,根本不给他第二次机会。
有人来堵他们的嘴,张同敞二人自然不肯,厉目回瞪回去,而后不再同孔有德废话,而是双双昂首阔步走出了衙门。
二人被幽禁在小黑屋里四十多天,在泅渡漓江回桂林城之前,张同敞便对他的朋友钱秉镫说:“时事如此,吾必死之。”
而孔有德关押二人是想要劝降二人,又怎会如愿呢?不久后孔有德还查获了二人传递给外面的密信,见这二位关押的越久越有精神,还给锦衣卫充当起间谍来了,孔有德发现留下他们只能是徒增后患,终于下令将二人处斩。
张同敞二人被囚禁四十多天后,于桂林叠彩山仙鹤岭下就义。
临刑前张同敞腹稿了绝命诗一首,而他双臂一段,这些日子一直是于元烨帮他代笔的。
可被行刑的当天,据说张同敞的右臂忽然就能伸动了,左臂则仍然动不了,而当他写下了这首绝命诗后,右臂复又痛不可忍。
后人嗟叹此诗,真的是绝笔。
此诗无名,开篇有一句写给瞿式耜的寄语,并让瞿式耜将此诗转寄给雪公和道公两名老师,他说:
敢烦老师寄雪公、道公两师,如别山之左右手也。孤臣同敞囚中草。
一月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天知;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诗。
破碎山河休塟骨,颠连君父未舒眉。
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
据说,张同敞的人头被刽子手砍落在地时,他的头颅弹跳了三下,天空也同时响起了三声震雷,吓得在场的刽子手和清军们全都周身打了个哆嗦。
孔有德更是双膝一软,扑通跪倒在张同敞面前,磕头如捣蒜,把额头前的月亮门儿全都给磕破了,还一边磕头一边扇自己耳光说:“张大人啊,是小人该死,小人该死,小人错杀大人了,以后啊,有德保证年年拜祭大人!”
与他二人同殉难者还有靖江王朱亨歅,这位其实是永历皇帝的皇位的竞争对手来着,还曾造反夺过他皇位的,南明的朱家子孙根本就没有任何同宗同胞的情义,相互间剩下的就只有撕逼了。
只是靖江王朱亨歅想要登基,因瞿式耜不支持他,而支持永历皇帝,朱亨歅麾下大将焦琏又把他给卖了,是以朱亨歅兵败后一直被幽禁在桂林。
如今靖江王朱亨歅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可马上又将前往另一个世界。
张同敞殉国后,曾和方以智一同被王化澄迫害,便也选择出家为僧的金堡,致书一封给孔有德,请求准许他去收殓尸身。
孔有德没有拒绝金堡的要求,只不过金堡一个无处挂单的僧人也没什么银钱,只能将几人薄棺浅葬于白鹤山下,(现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唐家村东侧)。
张同敞的曾祖张居正,被誉为大明第一宰辅,万历朝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军事上,他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让大明铁军威震辽东。他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一时间大明海晏河清。
在吏治上,张居正实行了‘综核名实’,采取至今都在使用的“考成法”来考核各级官吏,使得在大明万里疆土中,中枢下达给两京一十三省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一时间大明政局为之肃然。
十年啊,张居正做出这些成绩仅仅用了十年,若不是万历亲政后的折腾,非要立福王那个铁公鸡而不立长子朱常洛,因此直接将朱常洛和朱由校父子培养成两代文盲,甚至万历还因此旷朝数十年,还因到底立谁为太子与大臣有着长达十五年的所谓‘国本之争’,一气之下连官员都不用了,并让所有原有的官员在原位置上工作到老死为止,而后官位便空出来,造成朝政瘫痪,大明不会迅速垮掉,的张居正的改革更是绝对可以挽救大明的。
还有财政上,张居正大力清仗天下田亩、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一番精耕细糯之下,国家太仓的存粮可支十年,几乎比肩文景之治时期了。而国库积金更是达到了四百余万两。
也就是说,若无张居正改革,万历皇帝根本拿不出军饷去搞什么万历三大征,更遑论福王去洛阳就藩时分出一半私房钱数百万两给最疼爱的儿子分家了。
而他的皇陵仅仅比其余十二皇陵多修了一道外城围墙,便足足多花了四百多万两。
大明第一宰辅张居正,有着生前景盛,是除了秦良玉这名武将军神之外,明代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
他为了万历皇帝,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苍生劳累而死,却也没享受死后哀荣,死后被明神宗抄家。
虽据说被查抄的家产颇丰,可若连自己家都穷的底儿掉,他还又怎么资格让大明天下富足?儒家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点张居正都做到了。
而到了他的曾孙张同敞这一代,就已经很惨了。张同敞,没有妾室,没有余才,有一发妻许氏,乱世之中陪着他颠沛流离,患难与共。
张居正是直到天启二年才被平反,而他的后人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因其被平反而得到改观。直到了崇祯十三年,皇帝才下诏追复了张居正长子张敬修的官职,而张敬修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死了,崇祯有授张居正曾孙张同敞为中书舍人。
啥是中书舍人呢?说好听些是天子近臣,可崇祯身边有他信任的人吗?
所以说不好听的,张同敞就是崇祯的秘书,给他跑腿打杂的七品小官儿而已。
张同敞和唯一的发妻许氏并没有留下子嗣,徐氏也在同敞殉国后不久便抑郁而终了。
桂林兵城破后,逃回柳州的赵印选和胡一青被芊芊降为参将,命其在柳州戴罪立功,而王永祚、蒲缨、杨国栋、马养麟则刚一逃回到柳州,便被堵胤锡和陈友龙抓起来军法处置了。
………………………………
第四百一十七章 皇后死守柳州城
按芊芊的话说,赵印选和胡一青之所以能有戴罪立功的机会,是因为他们至少在小溶江还和孔有德打了一仗,期间胡一青还一个人杀敌数百。
她说从这场败仗中也能看到大明军中的痼疾,主将只顾个人的勇武,而不会指挥军队作战,所以胡一青自己杀敌虽多,却无法挽回败局,大明军中武将的阵亡率高也是这个原因,这都是日后需要引起重视的,便是提高武将的文化素质。
而王永祚、蒲缨、杨国栋、马养麟四将,只听说小溶江战败便不顾一切望风而逃,所以四将必须处死。
刚刚攻下桂林,孔有德便立刻发兵柳州,他这么急切,当然是因为柳州城里有他的仇人苏芊芊。
芊芊不但是洪有德的仇人,更是他一直以来都可望而不可即的镜花水月。
而柳州城中的两宫太后还有军臣百姓们也都对孔有德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了,对于他的两年内的第二次到来,也感到慌乱。
文官之首何腾蛟刚刚殉国,瞿式耜难以弹压楚党,文官并不团结,没有真正意义的主心骨。
军中大将更是全部被派往了各个战场,堵胤锡和陈友龙二人仗着天浪和堵胤锡的支持骤然崛起,在军中并没有太大的威慑力。
桂林城被攻破了,柳州城呢,这里真的太需要一个真正的英雄了。
以桂林城的陷落为借鉴,没有一位能同时威吓住文武百官的人,一座城池想做到协同防守,都是很难。
柳州城,两宫的寝殿院落中,跪着一排排顶盔掼甲的宫人和太监,为首的正是芊芊和郁青儿。
站在她们面前的是几个颤巍巍的老人,有王太后,马太后,何夫人还有王夫之新婚不久的继夫人郑氏,她们都是因为孔有德的到来而被芊芊请到宫中来保护的。
在几个老人旁边同样是顶盔掼甲的杜衡和芳芷,站在她们身旁的是芊芊和郁青儿麾下的娘子军。
杜衡芳芷都是小脚,饶是登上城头,也什么都做不了,芊芊索性便不顾她们的请求,让她们留下来看家了。
“杜衡,芳芷,照顾好母后母妃,还有我们的所有家人!”
芊芊一脸决绝,满眼期望地看向杜衡和芳芷,她二人同样还以决绝的眼神。
“娘娘放心,身边还有这么多姐妹保护着天家,若不能自保,我们自尽便是,不过我相信,大明绝不会亡。”
杜衡看了芳芷一眼,也认真的点头说,“对,大明绝不会亡,相信还是也马上会派兵援救我们的,娘娘放心去吧,有你在,城中文武百官才会真心听命,如果你不在城上,柳州便没有主心骨。”
王太后深深看了一眼芊芊,颤巍巍伸出双手,“快起来吧,都起来吧!”
她将芊芊搀起,众人都跟着起身,王太后笑了,笑中带泪,不无怅然地点头说,“果然是出身大明将门,孤能有芊芊这样的好媳妇,这样的大明皇后,饶是国朝三百年来,也是绝无仅有的了,这一身打扮啊,还又有些穆桂英挂帅的飒爽气势呢。”
芊芊勉强的笑了笑,心中五味杂陈,王太后又是一声叹息,“嗨,是我汉家的男儿无能啊,国厦将倾,存亡之际,却要你一个女儿家扛起我天家的这面旗帜,去城头协同军民殊死御敌!”
“母后放心,大明一定会好起来,柳州城也一定会平安的。”
王太后点了点头,又疑惑的看向芊芊,“孤听说秦翼明来信说想要派遣马万年的骑兵回城救援柳州,竟被你拒绝了,能告诉孤这是为什么吗?”
“回母后的话,大战之际,最忌讳瞻前顾后,儿臣虽不懂行军布阵之事,但也晓得秦翼明的骑兵本就不多,他要想一战击败孙可望,手里没有骑兵是无法完全做到歼灭敌人的,于大战也会失去臂膀。
已经确定孙可望是来咱大明这边寻便宜的,儿臣已经命令秦翼明一旦接触到孙可望的人马,不用客气,立即全歼。”
“你的意思是只全歼孙可望么?可刚刚不久前还有个李定国一记釜底抽薪之计害了何各部,孙可望身边,也还有个蜀王刘文秀啊。”
“母后,危难之际,我们应该联合一切可以被联合的力量,消灭敌人的一切企图心。李定国与孙可望不同,他是倨傲,不是背叛,刘文秀想来也没有孙可望一样的企图心,所以儿臣认为,两者间要区别对待。”
王太后释然点了点头,喃喃道:“也苦了我儿啦,芊芊,你一介女流,真不知因何要嫁到我天家,操着天下人的心,甚至连洞房都赶不及,便要披上甲胄蹬城守城了,嗨!”
芊芊笑而不语。
马太后也擦去了眼中的泪水,来到芊芊面前,表情多少还带着几丝尴尬,她一直并不看好这个儿媳妇,可有句俗话说的好,‘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
她从来没有想过,再家国最最危难的时刻,第一个站出来的竟然是这个自己从来都怀着恨郁极为讨厌的媳妇。
此时马太后也几乎忘记了芊芊过去的种种,她摩挲着芊芊的脸颊,环视芊芊身后的众人,抿嘴哀伤道:“拜托诸位了,望你们都要好好保护孤的儿媳,庞天寿,有劳你千万别离开皇后的左右!”
庞天寿的情绪也很低沉,只是向来只能看到他的狠毒眼神和夜枭般的凄凉笑声,却很少有人真正看过他的哀伤。
他从北京的紫禁城再到南京,再到福建,又到广州,看到一个个明朝帝王身死国灭,后又来到广西。
很少有人同他一样,能看到大明王朝一次次灭亡又一次次有了新的希望,庞天寿的心是所有人都无法体会得到的。
只有他真正见证了幻想一次次破灭时的情景,也只有他才最知道什么是幻想,什么才是真实。
庞天寿认为天浪带给他的不是幻想,而是希望,天浪身上有着崇祯以后所有大明皇帝身上都不具备的东西。
如果说这一次大明朝的老巢被孔有德给端了,尤其是芊芊一旦有事,庞天寿相信对皇上的打击会是致命的,他,蓦然说道:“老奴庞天寿,绝不会让皇后娘娘有事,哪怕粉身碎骨,也绝不会。”
………………………………
第四百一十八章 拉兄弟一把
庞天寿的保证不仅是对马太后,也是对着自己的内心。
“母后,母妃,儿臣绝不会有事的。”
“好,那孤和你母妃还有宫中所有女眷一起为你祈祷,为皇上祈祷,也为大明祈祷,祈祷我大明能平安度过此劫数。”
“嗯,谢母后!”
随即芊芊起身,回头望向自己的随从,目光深邃而悠远的只说了一句话:“出发!”
柳州城外,初来乍到的孔有德便下令部队毫不停歇地发起进攻,皇后在郁青儿及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陪同下,竟然也亲自登上了城头,指挥军民奋起守城。
这是柳州明军与桂林明军的不同,芊芊没有派出军队去什么小溶江与敌人打野战,而是坚决守城不出。
一时间柳州攻防战事焦灼,孔有德因是轻装奇袭而来,手中缺乏重火器,反而在明军守城炮火的打击下乱了阵脚,接连许多次冲锋皆被打退了回来。
战至夜幕,芊芊居然下令让猛将焦琏率军出城反击,瞿式耜及许多大臣都说不可,所谓的猛将焦琏,便没有听皇后的命令,而是选择了沉默。
传令兵如实回到城头禀告皇后,芊芊皱了皱眉,看向庞天寿,此时,身边的这位白发老者俨然可以说是她最信任的人。
城头上的夕阳洒在庞天寿银白的头发和眉毛,还有他如白纸一样毫无血色的脸,老太监向来是个冷情冷性且冷血的人,见芊芊看向自己,他便眉峰轻挑,眸光凌然露出一股杀意,如果皇上放下话让他做最想做的事,他一定第一个去帮天浪把瞿式耜给杀了,这个瞿式耜,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和谐共赢。
在庞天寿领导下的太监群体中‘和谐’二字也不知不觉成了形容杀人的动词。
“娘娘如果心中有了决定,自行做主便是,遗憾的只是老奴不能向上次孔有德来犯桂林那样,带兵去城外踢他的屁股了。
在老奴眼里,天大的事都不如娘娘的安全重要,娘娘要蹬城,老奴也必然会陪着,不过只要老奴不死,是绝对不会离开娘娘左右的。”
芊芊莞尔,“难怪皇上一直说大伴儿就是他的长辈,大伴也却是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在照看。”
“呵呵呵,”庞天寿笑得洒脱,“宫中的那群猴崽子们都叫老奴一声老祖宗,老奴侍奉过四位帝王,的确有些脸面的。
不过老奴要的不是这种脸面,老奴只希望万岁爷是老奴侍奉的最后一位帝王,所以老奴决不允许娘娘和万岁爷有事,就算是要死,也得让奴才这条老狗死在两位主子的前面。”
芊芊过去从没在内外臣子口中听到过什么好话,大多数人要么恨她、要么隐忍她,大多都对她表面尊重,心中却是逆反的态度,庞天寿的话是她第一次在朝廷的内外大臣口中听到的令自己甘之如饴的话。
芊芊很暖心,抿起嘴唇,略带几丝忧伤,眼中先是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