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明霸业-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北的刘体纯也派遣了刚刚归附的义军首领王永镇,率领着麾下的15000人赶来支援西安明军,如今已经驻扎在了西安城外,渭水北岸。由于刘体纯部此时除了防守黄河渡口外,还将大部分的兵力用于攻打榆林镇至宁夏镇以及两镇之间的长城诸军堡,任务繁多,所以暂时他也只能分兵这么多赶来西安增援了。”

    刘文秀和马进忠都不愧为百战老将,反应迅速,调度及时。

    就算他们此时撤围西安,放西安城内的清军出逃,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反而还会白得个西安城。所以刘文秀和马进忠都认为,为了整个战役的成败,西安的围城暂时是可以解除的。

    解围后的马进忠部应该立集结部队于西安城西,以期阻隔李国翰与西安孟乔芳的会师。并借此机会集中兵力与其两部清军进行一次决战,力求经此一战肃清陕西境内全部的清军主力。

    会议结束后,马进忠便开始了连夜布置,因为很可能在明日一早,李国翰的援兵就会抵达西安城郊。

    对于李国翰的行军速度和毅力,以及对这支清军战斗力的忌惮,使得马进忠不得不抓紧眼前的每一分钟去为胜利做最万全的准备。

    而且马进忠之所以久历江湖数十载,从未挨过一刀,凭借的不只是黑心黑肺,而是对每一次战斗细致周详的准备,和对每一个对手的充分重视。

    他将所有的御营右前军全部撤围,并集中于西安城西,包括先前防守眉县的10000人也发令连夜回调了。

    这样一来,马进忠部在西安以西的力量,除了白文选部以外共计有72000人。马进忠还命令;全军,将不脱甲,马不懈鞍,原地休息静待天明的大战。

    永历四年四月二十日,多云,天空中渐渐聚集起了很多早起的乌鸦,它们肯定是不会错过这样的一个早晨的。

    偶尔吹过的风,聚起了低矮的旋儿,在大地上来回悠荡,云彩虽然很高,但却很密,浓重的阻挡着本该属于这个安静早晨的任何一缕阳光。

    从西安城向西俯瞰,有延绵二十余里被炊烟缭绕着,像是在诉说着这座千年古都平凡的又一天。

    今天真的会再次平凡着吗?这座怀揣着太多故事的长安城会在这漫天的乌云下沉默?还是会再次讲述她曾经如何的笑傲中华?

    炊烟渐渐熄了,炊烟下的人渐渐的聚集了起来。在最西边,清军镶蓝旗固山额真李国翰集合了他的全军布列了军阵,在这支刚刚结成的清军军阵与西安城的中间位置,是明军鄂国公马进忠面向东西两个方向组成的一个更大的军阵。

    两支大军都汇聚在了各自主帅绣旗的周围,战斗虽然还没有开始,双方将士的目光却已然碰撞的咚咚作响。

    这是战鼓,那铿锵中的气息,震彻的渭河之水乱跳了起来!两支军队应该都正在誓师,这阵阵的吼声使这三秦大地在幽幽地回荡!天空和八水在瑟瑟地颤抖。

    只见明军大阵的中央,马进忠拔出虎天钩刺向了初阳,他本想着是刺向初阳,不过云彩太密,他的虎天钩指错了方向。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他激昂的情绪,他的双钩依然闪烁着粼粼的寒光,只要指向了哪里,哪里就应该有初阳。

    (本章完)


………………………………

733 血战

    马进忠的胡子在飘、斗篷在飘,马上要战斗了,他原本是需要摘下斗篷的,然而他偏不。

    为了让敌人的十万大军看到他更帅的一面,也为了全军的气势,他必须更加的有范儿,他需要放荡、更有资格狂妄,他拔剑、他高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苍劲地声音是那么的嘹亮,完全不像是一位老将的嗓音,是啊,他依然认为自己还年轻,他必须去战斗!

    百万军中,依然还需要有他‘混十万’的雷霆呐喊!

    那声音甚至传到了清军的阵中,甚至让那位猛将李国翰听后一时语塞。

    在李国翰的旁边,副将陈万略却不能眼看着自己的主帅在此时跌份儿,他立刻挺身应对,振臂高喊道: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随着一声声的‘必胜、必胜、必胜’!李国翰的大军开始踏着正步迈向了前方的明军阵营;迈向了一座他们想要踏平的山。

    李国翰的阵中,前锋是陈万略率领的8000步甲,其中最前面是2000刀盾手;有3000名长枪手紧随其后;再有1000名刀盾手次之;2000名弓箭手再次之。

    鄂国公马进忠面西对应李国翰的军阵共有40000明军,他的军中更配置了120门大将军炮。军阵的最前方是火枪手3000人;火枪手后面是5000名刀盾手;在刀盾手的左右两翼各布置了长枪手5000人;刀盾手后还有弓箭手2000人——火枪手至2000名弓箭手是明军的前军。

    弓箭手的后面有中军10000人、中军的左右两翼又共有10000人。

    在两军的距离不足两华里时,明军火炮先发,清军顶着弹雨冲锋,不时能看到三五清军伴随着阵阵黑烟腾空而起。

    两军距三百步时明军火枪手准备。

    距离两百五十步,清军弓箭手陆续开始在前军2000刀盾手的掩护之下,一边向马进忠前军的火枪手冲锋、一边向明军前军的左右长枪阵放箭。

    多少次大战的经验告诉了清军,有自己身穿的绵甲和手中的盾牌做掩护,明军的火枪即使再精准也都是摆设。

    火枪这东西在野战的冲锋中几乎完全可以被他们忽视。所以他们弓箭的目标就是在近战中对自己威胁更大的明军长枪阵。

    两军终于杀到了一处,一声声盾牌与盾牌的撞击声响起,响的山崩地裂;刀斧入肉声噗噗响起,响的撕声裂肺。

    即使面对明军的盾阵,清军的近战能力依然远强于明军,马进忠前军的盾阵被李国翰军割草一样的伐倒、踏过。

    清军第三阵的1000名刀盾手此时已经分列于整个冲锋队伍的左右两侧,他们掩护着弓箭手们继续边冲锋边射箭。

    仅仅8000名清军的冲锋,便让前军足足20000人的明军大阵处于崩溃的边缘。

    随着明军盾阵的溃退,明军两翼枪阵本来预期的要对清军形成的合围无法实现了,而这些长枪手们却已暴露在清军如蝗的精准射击之下。

    此时就别说合围了,他们甚至连清军的两翼都接近不得。这些明军士兵们里边的在往外退,外边的在往里挤,这让明军的两翼顿时出现了大乱。

    李国翰见此时机那肯错过,立刻率领手中的8000中军杀奔了明军的右翼。

    大散关跟随而来的孟乔芳部将,章京张勇的1500人也在下了马,慢慢的跟随李国翰前进,他们的任务是为李国翰殿后。

    面对清军的箭雨和8000中军的立体夹击,明军右路迅速溃败了,这局面让马进忠的中军也没法再等了,他立刻命令面向西方的中军右翼迅速向前增援。

    有了这支右翼援兵的帮助,在艰难拼杀了好一阵子后,马进忠的前军才勉强稳住了阵脚。

    马进忠再急令后军的左翼即刻向前包抄清军的前锋陈万略部,以更密集的前军阵型迎接这支疯狂进攻着自己的清军。

    清军前锋陈万略此时离明军帅旗只有几十步的距离了,陈万略身上的铠甲都已经在滴血,当然这血几乎都不是他自己的,那都是明军的血,他身边的亲兵和众将士也都是一身的血染。

    也许明军刚刚所流的血已经够多了,也许这血是这场战役中的大多数明军平生第一次流血。

    他们都还年轻,更没有打过仗,而对这些流着血的明军中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次的流血也会是人生中最后一次。

    他们没有经历过战阵,如今终于经历过了。

    他们已经知道了清军是如何的强大,但是他们没有退缩。

    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然后又一个接一个的冲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着,过的是那样的漫长。仿佛这时间一直在凝聚着;连天的喊杀声在凝聚着;冲锋的脚步在凝聚着;脚下的鲜血在凝聚着;还有那滚滚的乌云也在凝聚着。

    鄂国公马进忠对清军左翼的包围并没有产生更大的效果,因为这支清军虽然人数不多,胃口却大的很。

    可就在此时,在战事焦灼之下,咸阳城外被清军一直追杀回兴平县的白文选率领着被他收拢起来的8000明军赶到了战场,他们的身上还带着复仇的火焰,老白想也没想便带头冲入了这片战争的火海,清军殿后的张勇在阻挡着白文选的复仇。

    时间不觉已经由卯时来到了辰时,而辰时也快过去了。

    没时间把自己的这些新兵留给李国翰一个一个的去砍杀了,马进忠不能就这样看着,他必须尽到全力。

    面西的明军此时已经全体投入作战了,而这场战役尚在焦灼中,却还是在渐渐向着不利于明军的步伐慢慢的前进,也许李国翰的每前进一步就只是那么一点点,然而马进忠的处境却是越来越危险了。

    处在清军右翼的明军已经和自己的中军乱在了一起,明军的右翼此时已经被李国翰基本肃清了。

    看到殿后的张勇支撑的很辛苦,李国翰便带着临时抽调出的3000人杀了回来去支援张勇。

    白文选和他的8000人又被李国翰对他第二次的回马枪打了个尸横一片,死伤累累。

    (本章完)


………………………………

734 冤家路窄

    白文选的明军虽然不久前在咸阳城下刚刚被李国翰的回马枪重重的伤了一次。

    然而今日的他,却怎么样也不能再次选择逃跑了。

    虽然上一次面对的只是陈万略,而这一次是李国翰本人,不过今日的老白,宁可战死,他也不会再后退一步。

    如果再被兜着屁股踹回老家,他白文选此生的腰杆子就全都折了,就算逃得了性命,他白文选回去将怎么面对那些同僚的眼神?

    汉中败了、咸阳又败了,他不会甘心的。

    看着自己不断倒下的士兵们,他举刀挥空高喊:“要死就死吧,死也要拼个痛快!堂堂十万大军竟然打不过鞑子的不足两万人马,老子就是不服!这条烂命,老子不要了!弟兄们,向前冲锋!跟鞑子拼啦!”

    士兵们的自尊心被白文选激发了,他们一个个红着眼睛,举起了刀枪,纷纷向李国翰的军阵上撞去。

    “冲啊!”

    这是准备牺牲的人,生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本队已被杀伤了近半,白文选忽然看见了李国翰此时正冲在清军的最前面,已是报着必死之心的白文选冲着李国翰大喊道:

    “李国翰,你这老匹夫!仇人相见就不会再见啦,今天不是你,就是我,来做个了断吧!”

    说完老白便冲了上去,白文选绝对是蜀王刘文秀麾下的一员悍将,二人在军旅生涯中的相伴,使得白文选深知自己和蜀王在个人武功上的差距,甚至是同为起义军出身的勇猛如李锦、力可拔山的如高必正、一手高举着百余斤的战旗还能随时杀人如麻的郝永忠,以及他大西军同属一脉的另一位无敌杀神李定国的个人武功,他也是见识过的。

    如果说历经百战的蜀王刘文秀,其武功在大明军中可以排得上前五的话,白文选是绝对认同的。

    他没见过马一枪那种厉害到变态的存在,他以为也许只有郝永忠和李定国的武功能够超过蜀王刘文秀吧。

    李定国一直以来都是大西军的第一猛将,这个自不必说。那郝永忠和所有的其他将领都不一样,他是从一个最普通的士兵,一场战斗接着一场战斗从起义军的大旗手一直杀到了如今大明的顶级战将行列,虽然力气比不得天生神力的高必正,可能随时扛起一杆大旗冲锋的人物,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更有他那一身惊世骇俗的身手,这一点自然其他人谁也比不了。

    然而当一直被他白文选高山仰止的蜀王刘文秀和李国翰在汉中城西,大战数百回合却仍未分胜负之时,老白真的很震惊。

    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做到战胜李国翰的,但是他也必须这么做,是的,死也要做。

    为了做得更好,白文选是经过了最认真的安排的。来到西安城下之前,他就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谁,所以今天他带齐了自己常用的两样兵器。

    他在以往的战斗中,马下使刀,马上使枪,可如今的身边没有骑兵和战马,今天又将面对几近乎于无敌的双刀将李国翰,他老白竟然决定在步战中以花枪破双刀。

    当白文选大步冲到了李国翰面前时,两人就再无二话了,白文选抖枪便刺,朵朵枪花顷刻间又变成了灵蛇吐信,只这一路便是十余枪。

    李国翰在刚刚集中精神破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听见白文选再对他说什么。

    那么多的明军都发出了不要命的呐喊,白文选在这众多人的喊杀声里显得声音很微弱,然而他的到来却是猝不及防的。

    这让李国翰被白文选犀利的攻招打的连连后退了数步,堪堪稳住了阵脚后之后,方才定睛看向白文选。

    他紧接着边战边笑着对白文选说:“好个顽劣的不肖子,被老子踢的屁股还不够疼是吗?今日又跑来找打?让你老子今日好好治治你的失心疯。哈哈,来来来,老子今日要么让你服,要么让你死!”

    白文选眼看着这个被他深恶痛绝的敌酋肩上披着的猩红绒斗篷只剩下一半了,而只剩下的这一半儿似乎还带着正在燃烧的小火苗儿。

    浑身蓝色的盔甲泼满了早已凝结了的以及正新鲜着的血液。

    那些浑身沾满的血液让李国翰本应该抖动着的胡须都绺在了一处,就像一根儿刀削面横在了鼻孔下。更像是蘸满了朱砂的毛笔,书写着那些死在他手下许多明军的姓和名。

    看到那些血红,白文选心中的怒火已更填了七分,这让他击出的招式更像是在搏命。

    李国翰也曾交手过无数的明军将领,却从没有见过如同眼前的这样一位不要命的人。

    他有一身的胆,本事自不必说了,天命六年时便随父亲离了明经略杨镐,投了老汗王。

    此时萨尔浒大战已经过去六年了,后金军此时刚刚夺取了辽阳。

    辽阳之战前,李国翰及父亲便已经和后金暗通款曲了,投降后的李国翰被老汗王授予了世袭三等副将之职。

    太宗年间的李国翰更是授选为皇太极的侍卫,他是真正来自清廷大内的高手。天聪汗更是为他赐号‘墨尔根’,满语意为贤人、智者或神箭手。

    知道还有谁也被封了这个称号吗?您猜对了,是睿亲王多尔衮,被封为‘墨尔根代青’(mergendaicing)代青满语为统帅,即英明的统帅,多尔衮的封号是这样在汉语中才被译为睿亲王的。

    面对如此的李国翰,白文选要不是拿出搏命的招式,恐怕根本敌不过人家一招半式。

    就连同为大西军一脉的他的上官刘文秀,那个被称为献忠四将军的今日大明的蜀王,都奈何他李国翰不得。白文选,你可以吗?

    此时双方已经战至五十招开外,白文选虚点了几枪,佯攻李国翰下盘。

    李国翰的黑旗双刀成剪,似乎想要夺下白文选的花枪。

    机会来了,白文选紧接着又是一枪直奔李国翰暴露的前胸而去,那枪头上的寒光转眼便闪烁在李国翰的胸前。

    (本章完)


………………………………

735 混十万

    白文选的枪尖,寒光转眼便闪烁在李国翰的胸前。

    这时却看李国翰双刀由自己的下盘忽然向上反举,那双刀竟然在白文选的枪尖距离自己前胸一寸处时将老白的花枪锁住。

    李国翰双刀回拉,白文选力穷,被夺得向前踉跄跟进了数步。

    李国翰却闪过了身形,将花枪斜着拽向了自己的肩后,侧身又飞起一脚踢在了老白的小腹处。

    这原地发力的一脚便让白文选顿时飞出去足足能有一丈开外,老白的口中还连连的吐着血沫,李国翰的双刀却已经合在了一只手上,他用空手翻转了从白文选手中刚刚夺来的枪头,‘嗖’的一声,飞掷了回去。

    双眼已经发黑的白文选知道李国翰绝对不会轻饶了他,根本来不及多看,只凭借着直觉一个侧滚翻滚想要躲闪。

    虽说仍然被李国翰的飞枪刺中了自己的屁股蛋子,可就连这样的结果却也是他百战的经验所产生的一次奇迹。

    嗨!这次屁股不用再被踢了,更不用等待战后那四十军棍了,而是直接被捅了一枪,以后再踢就会更痛了。

    老白身边的十几名明军见到自己的主将受了伤,就是不知道屁股挨一枪算不算重伤,他们立刻冲过来组成了人墙,掩护着其中的四个明军去救老白。

    那四个明军一搭手,抬起了老白就往身后跑,李国翰哪肯相让,就看他黑旗双刀飞舞,挡在前面的十几个明军不一会就都撕裂着飞去了一旁,满地的残肢,各个骨断筋折。

    正当李国翰继续快步追杀,誓要抓住白文选并将其大卸八块的时候,只看见南方不远处又在掀起烟尘滚滚。

    李国翰也不用猜,因为南方已无清军,这必是明军的援兵再次杀到了。

    他停下脚步,抬眼向那边望去,看到这援兵队伍的最前,高举着一面绣旗,旗上一个大大的‘刘’字,李国翰顿足腹诽道:“晦气,晦气,这冤家又来了。”

    说起李国翰的大冤家,自然是刘文秀,从四川到汉中、再到西安,虽然刘文秀在汉中城外放过了他,可他是不会领什么情分的。

    他又怎会不知,那刘文秀除了对他的勇武抱有一丝的敬意之外,更多的是当时还不想和他拼个鱼死网破。

    刘文秀所等待的,不过是在当他自己多撒下几张大网的时候,再对他进行绞杀,貌似现在恰好就是时候了。

    好像只有今天这种大场面,他刘文秀才有更加充分的把握吃掉他李国翰的全军,当然还可能包括西安城内的孟乔芳。在汉中放过他,不过是要让他今天死得更惨而已。

    而当初在汉中城外,如果刘文秀意气用事了,那么这位大明的蜀王此刻恐怕应该早就躲回到襄阳或者四川去休整残兵去了。

    李国翰懂得,这才是刘文秀最可怕的地方,示人以恩惠,却内藏杀机,一副和善的面孔之下,是他刘文秀对待敌人最狠毒的一双辣手。

    如果一个人正拿着屠刀杀人时,却保持着一颗最冷静的心,那么这个人无疑是最可怕的。

    李国翰自认为在大清的汉军之中,能够有这样素质的将领根本没有几个。而明军中除了刘文秀之外,他也再没有见过第二个人有如此的心理素质。

    当他走在秦岭的栈道时,他曾叹息着永历皇帝在用人方面的眼光,就算没有看到过这次明军北征的全部实力,他也可以猜得到,这次明军的动作一定是非常之大的。

    而北征明军的主帅不是大多数清军最为忌惮的李定国、或者是郝永忠,而是这个刘文秀。

    一开始李国翰也曾嘲笑过此人,可当他完全的欣赏到了此人狙杀自己、又放过自己,然后又继续潜伏起来等待自己,并且能够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

    他的这一声冤家,就不仅仅是抱怨了,这两个字更多的是对棋逢对手时的一种评价。

    他必须放下眼前的猎物了,既然刘文秀能够做得到,他李国翰当然也能做得到。否则,他就活该会是那个被他称为‘冤家’的人手下的猎物。

    时间已经是快要到午时了,明军蜀王刘文秀趁着清军已经与马进忠大战了两个半时辰,开始疲累之时率领着自己的平虏营24500人杀入了战团。

    他更是看准了清军回援的李国翰此时的孤立,正如李国翰所想的那样,刘文秀确实是在西安城下为清军张罗了一张更大的网。

    李国翰此时也预感到形势的危机,他率领着追击白文选的人马快速脱离了眼前的敌人,后撤到了后方的主力阵中。

    如果他的头脑稍微充血一点儿,如果他还不肯放弃对自己眼前一条小小鱼饵的追杀,那么他就真的会被刘文秀给网住。

    这是一场属于真正强者之间的较量,刘文秀领教过了李国翰的武功,此时他又领教了李国翰的智慧。

    ‘墨尔根’的封号整个满洲能有几个?李国翰难道就会浪得虚名吗?

    刘文秀没有想过李国翰会在他一击之下便被干掉,这是高手之间的你来我往,这是一场明清两朝的智勇双全之间的强强对决。

    “结阵!结阵!”伴随着李国翰的命令,亲兵们也随着李国翰在高喊:“结阵!”

    随后全军高喊:“结阵!”

    刘文秀来了,他正在接近这场大战。然而这场明清两朝的智勇双全之间的对决中,其他的将领也未必就是配角儿。马进忠的机会又来了,他怎么会等待着李国翰将阵型重新整编,而自己却作壁上观呢?

    马进忠除了是整个大明军中用兵方式最为狗血的狡猾人物之外,更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