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明霸业-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进忠除了是整个大明军中用兵方式最为狗血的狡猾人物之外,更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如果不是对全局、战略、时机和人心拥有最佳的把握手段,他马进忠怎么会是早年的十三家义军首领中唯一的一位幸存者呢?

    高应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这些更加响亮的名字已经都成为了历史,甚至只是过眼的云烟,可马进忠依然活得生机勃勃的,还可以喊出最响亮的战斗口号,去做最狗血的事情恶心敌人,作一个令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些大清顶级战将最为闹心的存在、让那些大清王爷们痛不欲生。

    (本章完)


………………………………

736 死缠烂打

    抓住人心的能力使得马进忠博得了‘混十万’的偌大一个名头。

    这个字号和如今明军中其他将领的诨号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这个字号是他当年混迹在整个北方战场、与明军恶斗时,齐名于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的响亮名字。

    从这个名字的字义上理解,只靠着一个‘混’字他就可以在短期内拥有十万人马。

    一场大战下来,李国翰那么猛的一个人儿,披风还被烧掉了一半儿。

    马进忠刚刚也是全军压上、冲锋在前,而自己却毫发未伤。

    并且还眼力独到的发现了敌军中有一位甲喇手里端着一柄青龙偃月刀。

    他一咧嘴,走了过去,告诉那个甲喇说:“这东西让你使,白瞎了,把刀给我,你先躺会儿。”然后那个甲喇就极为听话的连头都一并送给他了。

    这会儿马进忠又听到了李国翰和清军士兵们在大喊:“结阵!结阵!”

    他认为机会来了,高兴的几乎快要跳起来了,这坏水儿竟然完全还保留着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劲儿。

    他一边跳着脚的冲锋,一边举着新礼物——青龙偃月刀挥舞着高喊道:“陷阵!陷阵!”

    在他身上那件儿用来装逼的披风的渲染下,活像一个扑扑闪闪、悠悠晃晃、鲜血淋淋的、诡异的大红灯笼在乱窜。

    那件幸福的战利品——青龙偃月刀更像是一根挂在大红灯笼后边儿的杆子。

    他是拖着大刀、一边跳、一边喊、一边冲锋。别人都像是恶斗中的群狼,而他更像是在恶斗的群狼中欢快嬉戏、奔跑的卡通形象,只是这幅卡通的形象正在掀起一阵飞沙。

    在这幅卡通形象的带领下,身后的明军和赶来参战的刘文秀部也同时在高喊:“陷阵!陷阵!”

    清军的盾阵呈半月形,面向着东方和南方的明军,阵中由刀盾手举盾;长枪手将长枪透出盾外呈刺猬状。随着明清两方大军的再次接战,此战开始进入了高潮阶段。

    李国翰命令前军结阵、后军休息待命,刘文秀的援兵则是长枪手在前,弓箭手居中,其他兵种殿后。

    马进忠部面向东方西安城的共32000人,由于西安城内的孟乔芳部至今还未出击,所以这些人马必须继续预留,不能被调动。

    而他面西对应李国翰的原来的4万明军此时只剩下2万左右。可以想象这一个早晨的战斗之激烈和明军的牺牲之巨大。

    无论马进忠如何的对李国翰死缠烂打,李国翰也坚决的继续调整阵型。

    马进忠发现,继续和李国翰纠缠下去有些亏本儿了,还有被西安城内孟乔芳偷袭夹击的危险。所以老马在诈唬了一阵之后,不得以只好收了手,在重新调整了阵型,稳固了防守之后,他才放下心来。

    事后也证明,正是因为他在敌人总攻击发起前的这次调整最后挽救了他和他的全军。

    调整过后,闲不住的老马又分出西面阵中的6000人继续策应刘文秀对李国翰的进攻。

    这6000人也只能做到辅助刘文秀一同夹攻李国翰而已。

    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背后的西安城头上正有一群随时准备捕杀他的敌人,如今那些敌人正在用凶狠地眼神眼睛死盯着他,只要他漏出破绽,孟乔芳必定会向他杀奔而来。

    另一边的刘文秀,此番和李国翰的二次交手自然是胸有成足,当然了,以他手下人马的战斗力,可以说是目前关中明军里唯一可以与孟乔芳、李国翰的辽东精锐进行野战的力量了。

    这近两万人的家底儿可都是跟随他与曾经的大西军征伐了七八年的老兵了,有的甚至跟随他的时间更久,久远到十年以前,所以他可以有这份自信。

    李锦手中的忠贞营虽然也战力非凡,但是李锦的老部队在经历了数次的战损消耗后,如今在‘一只虎’的阵中,真正的老战友们只有7000人左右。如果是李锦将要面对这里数万清军的精锐时,他绝对不会是孟乔芳与李国翰两军的对手。

    再说此时的孟乔芳在干什么呢,他怎么还不出来?这个时候的孟乔芳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个最后出现的契机。到了那个时候,他将会派出他已在西安城中准备了许久的王牌。

    刘文秀一定希望这一次,不会再犯汉中那样计划不周的错误。

    上次他把手中的新兵全部作为了前军,布置在大营内面对李国翰的正面猛攻。造成了大营迅速被突破的结果。而最后手中的主力也未能在后营的战场拦截住李国翰的锐气,一番血战损兵数千的后果使他颇为内疚。所以这次他把19500的精锐全部布置在了冲锋的队伍前列,而汉中之战剩下的5000新兵这次只用于殿后。

    殿后?真的需要,他当然也惦记着孟乔芳,孟乔芳此时未出一兵一卒,就是在等着关键时刻袭击他或者是马进忠的侧翼。

    结阵的清军此时已经没有弓箭了,只有等待着这股他们也非常忌惮的明军平虏营的冲击。

    而对于刘文秀和李国翰两军来说都是从秦岭栈道艰难跋涉过来,来到西安城下的。

    双方军中虽然都有骑兵的序列,只可惜都没有战马。此时李国翰阵中最西面张勇的千余清军也只是需要下马作战的步兵。

    对于偌大的巴山、秦岭来说,马只能是累赘,唯一的作用都不是驮运货物,而是消耗更多的给养。

    此时的战场已经笼罩在酝酿了许久的乌云之下,还有那阵阵的阴风怪异的嚎叫着,那阴风正扑向清军的半边脸,像是带着恐吓的,吹拂在清军耳畔颤颤的说着:“不会太久了,清醒些吧,这次会是末日之战!”

    刘文秀的前阵已经杀到了李国翰的盾阵前了,然而他们没有像刚刚清军冲阵时那样,用盾牌去撞击明军的盾阵,李国翰凭借清军更结实的臂膀,蛮牛一样的力气,迅速撞散了马进忠的前阵,马进忠又败了下来。

    在接近敌人的过程中,刘文秀敏锐的发现,李国翰的部队弓矢已经用尽了,而且他们的刀盾手由于是作为第一梯队向马进忠最早发起进攻的,这时的损耗也是非常大的。这让刘文秀立刻改变了初始计划,调整了进攻方式。

    (本章完)


………………………………

737 咸阳桥上雨如悬

    停止前进,弓箭手准备!”

    只要刘文秀的轻轻一声令下,平虏营就立刻齐刷刷的止住了冲锋,前队停在了清军的盾阵前五十步左右。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欣赏起己方射出的阵阵箭雨给清军带来的杀伤。

    这些老兵们发射的弓箭,力道与普通明军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每张弓都超过一石,他们又站在与清军这样近的距离。

    箭矢在轻易的穿透着盾阵后面清军长枪手身上的绵甲,李国翰军阵里的士兵第一次像被割草一样得射中、倒下。却仍然有更多倒下的士兵拔出了、甚至掰断了身上的箭杆,再次站了起来,再次起来战斗。

    这真的是一种煎熬,对于李国翰来说,目前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供他选择。如果不想因为阵型过于散乱,而被多于自己数倍的明军一块块儿的切割、吃掉,那么眼前的这顿箭雨就是他所必须承受的痛。

    还好他们都是甲士,还好他们是真正的强军。如果缺乏这两个条件的任意一个,他们将肯定会出现倍增的伤亡和全军崩溃的结局。弓箭还需要留给西安城内的孟乔芳一些,刘文秀不会认为只要全歼了李国翰就算赢得了胜利。

    接下来,刘文秀出动了阵中的钩镰枪向李国翰的军阵发起攻击,这些钩镰枪会从清军盾阵的缝隙和薄弱处探进去,之后再由数人拉拽长枪。这就可以轻易的把清军的盾阵破坏、拉散。清军正在枪林中挣扎,这是长枪破甲的凄厉,更是骨与肉分离后的哀嚎。

    失去了盾牌的刀盾手就不叫刀盾手了,清军这些被撕裂开的盾阵面对着明军长兵器的破杀,不一会儿便都带着凄惨地嚎叫整队的向后逃去。

    而清军的长枪兵也接替着盾阵与刀盾手,前后互换了阵位,双方由此开始了真正的一命换一命。

    刘文秀的平虏营伤亡很大,可李国翰的伤亡更大,这样的局面已经不再允许西安城上的孟乔芳继续的等待、观战了。

    如果再继续这样的等待,那么能够形容孟乔芳的就不是他的耐性了,而是他对自己战友的残忍。

    大雨终于还是淅沥沥的下了起来,已经到了午时,天上却依然看不见太阳。

    远远望去,战场上那红红的蔓延开来的也不再是光线,而是两军烈士流淌出的血,这血此刻终于开始汇成了溪水。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古都长安的门终于还是开了,里面走出了数千名的甲士,认真的说他们不是走出来的,而是拍马而出。更严谨的说,他们走出的是这西安城的南城门——永宁门。

    此刻的永宁门冲杀出来了孟乔芳的7000重甲骑兵,这一大队骑兵烟尘漫天的向南兜了一圈,跃过了明军马进忠部,把他们当成了摆设,又烟尘漫天的直奔刘文秀平虏营的后阵一路杀去。

    刘文秀的搏命打法高速消耗着李国翰的有生力量,孟乔芳能够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杀到他的后方,只要遏制住刘文秀的进攻,清军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所以西安城内的孟乔芳,把刘文秀的平虏营当做了最有价值的猎物。

    这七千骑兵由大清三边总督孟乔芳亲自统领,他把西安留给了自己的副将赵光瑞把守。

    雨更大了,它正在冲洗着征战中两军将士的战袍,明军刘文秀此时正占据着优势,他本想一鼓作气,趁着一场大雨洗刷汉中一战带给心中的愤懑。

    谁料天不遂人愿,这雨也许只是为了让刘文秀更清醒一些罢了。

    刘文秀正带领着大军奋进,忽听后军大喊道:“敌袭,有敌袭!敌人的骑兵上来了!”

    那声音犹如晴空的一道霹雳,刺透着刘文秀的耳膜,击打着他的脑海。刘文秀也没有机会、更没有时间选择了,他高声向全军喊道:“快结阵,密集靠拢!长枪凸前,稳住阵型,挡住骑兵冲撞!”

    面对不再进攻而是龟缩着准备应对孟乔芳7000铁骑的平虏营,李国翰怎么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也高喊道:“弟兄们!胜负在此一搏!援兵已到,全军跟我冲啊!陷阵!”李国翰全军高喊着‘陷阵’,哇呀呀的冲向了刘文秀,他也把马进忠晒在了一边。

    如芒的雨刺在马进忠背上,像火烧一样,对他的侮辱是小,刘文秀军此时被两路夹击,他这支北征明军的头等主力一旦丧尽,所剩余在关中的明军即使再多,也都可以贴上标签准备发卖了。

    “管不了许多啦!冲吧!东路军向后转,调整目标。。。。。全军发起总攻击!”这‘总攻击’三个字早已被马进忠喊破了,但是明军将士却都听得真真切切,冲杀的忘记了生死。

    马进忠全军都被此时清军对他们的无视激怒了,更被大地上的那些在上午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友的尸体激怒了。

    尸体就在自己眼前,刚刚还被清军在脚下践踏着,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激发了马进忠和他的战士们最最原始的兽性。

    这群爆发出兽性的战士一边拼杀,一边落泪狂吼。

    孟乔芳的骑兵以锥型阵冲向了刘文秀的5000后军,刘文秀后阵的这些新兵从来都没有遭遇到过如此多的骑兵奔向自己。

    这些骑兵给他们带来的冲击,正在将这群新兵们的神经扯碎。

    在这股钢铁洪流将要冲击自己之前,那种必须等待的命运感觉是灵魂的煎熬;更有那隆隆的马蹄声震颤着大地,那有规律的轰隆声会一直传导进这些步兵们的胸腔。让他们的承受力到达极限。

    还好这种等待并不会太久,他们等来的也不仅仅是死亡,那更像是浮萍被波浪拍打向沙滩的模样。

    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仅仅一个冲击波,平虏营后军5000人就几乎阵亡了一半。

    还好由于刘文秀的命令使得平虏营军阵的密度提高了很多,虽然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是平虏营后军还是用大量的生命换取了清军降低的马速。

    (本章完)


………………………………

738 懦弱天性

    孟乔芳终于也陷入了这场混战之中,面对着明军密集的枪林,他们耳听着甲胄被刺透的声响,用生命换取再向前一步的空间。

    混乱了,绝对的混乱,此时清军孟乔芳部、李国翰部包夹着明军刘文秀部;明军刘文秀部与马进忠部又包围着李国翰部。

    一时间是你中有我,我中又有你。很快,未时也已经将要过去了,此时这漫天的大雨已经是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了。

    天与地被雨幕连成了一体,是分不清的混沌,如此大雨却扑不灭这西京的战火,更使得那惊雷混着鼓声,在轰隆隆的作响。

    此情此景已使得这风雨中的长安城飘摇了起来,可老天爷似乎还不只满足于此,就在那西安城南,又有一支大军踏浪而来,他们是明军兴国候李锦率领的忠贞营22000大军。

    这明清两路大军一前一后的杀入了战场,如果说孟乔芳的骑兵使得万山浮动,那么来此地参战时一路狂奔着,在一路之上溅起着一人高的水花的李锦大军就形如蛟龙了。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弟兄们!今日便由我们来抉择,看从此以后,谁才会是这八百里秦川真正的王!忠贞营全体,随我杀!杀呀!”

    李锦高举闯王刀,一双通红的眼睛如饿狼般灼烧着,他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因澎湃的热血而舒张着,他带着他的战士们,随着这一声虎吼,便一往无前杀入了战团,随风卷起千层浪。

    整个战场,热血在雨水中飞溅,所有人都陷入了疯狂的杀戮之中。

    四海翻腾,五州震荡。

    此时在这战场的一旁已经多了很多看客。

    这其中有刘体纯派来支援明军的义军领袖王永镇和他率领的15000义军,还有蜀王刘文秀号召前来的肃州、甘州米喇印、丁国栋的义军派出的前锋部队10000人,这支前锋部队还是由义军领袖米喇印亲自带领的。

    王永镇在清晨的战斗打响后便开始率军渡过渭河,他们以饱满的战斗热情和高昂的必胜信念,期待着他们的队伍到达战场后能够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当王永镇走在高举着的战旗下面时,他甚至已经开始想象着,自己的这支大军将会对这场战役的胜负起到如何关键性的作用。

    他甚至在遐想着,当他们将来因为这次战役的功勋而被大明天子召见时该有多么的神气,胜利后的入城仪式里,那些西安的百姓应该会夹道欢迎吧?关中的百姓日后一定会歌颂他们取得胜利的战斗过程,那会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怀揣着许多期盼的王永镇,刚刚到了战场便举起了自己手中大刀呐喊着第一个冲锋了,已经跑出去了几十步,他才忽然间感觉到了这个战场的恐怖,所以他愣住了,那种恐怖令他不敢再向前一步,他想要寻找支持,可这是他才发现,刚刚其实只有他一个人在冲锋,他的士兵比他更早的被眼前的战场景象所震撼了,他们都胆怯了。

    那前方布满的杀气和血腥被他们看在了眼里,眼里是强烈地震撼,连内心也在不停的颤栗。

    前方那巨大的气场不由的逼迫王永镇向后倒退了数步,在这一段时间内,似乎他已经失聪了,当他忽然间恢复了听觉,听到前方那令人毛骨悚然地喊杀、碰撞与死亡地怒吼与凄厉时,那些声音不自觉的又迫使他的双腿开始抖动了起来。

    他身后的士兵们更是被这样的战场吓得很多人已经都傻掉了,此后,这支义军中再没有一个人敢于再向前一。

    (本章完)


………………………………

739 冲锋

    他们都是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还有刚刚走出帐篷的牧民。

    他们打猎、他们杀官、他们痛打了许许多多只落水狗,然而当他们面对两群狮子的疯狂厮杀时,这些普通人,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都会暴露出烙印在内心中最深处的懦弱天性。

    当米喇印的部队来到雄狮之间决斗的战场时,感觉与表现是和王永镇他们一样的,面对恐怖如斯的战场,他们都重新回溯到了被征服者的身份,心底中无尽的恐惧就是他们的一切。

    他们带来了两支大军,共计两万多人,便是一直看着,什么也不曾做,什么也不敢做,眼前血腥的场面将成为他们一生的梦魇。

    比较于那些义军菜鸟,李锦的忠贞营便无所畏惧了,他们是这场嗜血之战中最最活跃最最癫狂的分子,而一只虎的到来,使得孟乔芳的骑兵也同时遭受到了两面夹击,让他们的伤亡开始递增。

    孟乔芳终于意识到了,他根本无法完成全歼明军的战役目的,而如果他们继续在战场上苦撑下去,他们本身的全军覆灭只会是时间的问题。

    一只虎实在太凶了,孟乔芳终于顶不住了,他决心必须尽快脱离出来,他决定将突围方向选择在通往西安城南门的最近路线,他一边计算着、一边命令自己的队伍向预定方向撤出战斗,在这里容不得他有片刻的踌躇,每一秒的浪费,对他来说都是血的代价。

    在一番拼命的挣扎过后,孟乔芳终于带着他的队伍冲杀出了一条血路,清军大部分的骑兵都突围了出来,而在孟乔芳背后的战场中,刘文秀则继续着对李国翰的围剿。

    李锦冲杀得正起劲儿,却看到孟乔芳逃了,他当然知道士兵们的双腿是追不上骑兵的,纵使是形如蛟龙的步兵也还是步兵,所以他做了一个冷静地选择,这也是百战沙场的经验,带给他的取得胜利的直觉:他选择去刘文秀和马进忠两军的结合部来填补对李国翰包围圈的空当,他决不允许李国翰也逃了。

    孟乔芳的队伍在向东南跑了一段路后,发现此时李国翰已经快要被合围了,如果得不到支援,很快便会覆灭。孟乔芳咬着牙叹息一声,李国翰可是来救自己的,怎么也不能把他给扔了呀?迫不得已之下,他又硬着头皮勒住了马缰绳,号令队伍再次折返,来接应李国翰,他还以旗语告诉西安城上的副将赵光瑞准备随时开城接应溃军,又让赵光瑞同时鸣金告知李国翰立刻突围。

    李国翰听到了撤退的讯息后,便计划带着残部向西安城的方向突围,孟乔芳突围的路线已经被堵死,他也发现从东面这个方向突围是唯一的可能。

    柿子当然还是要捡软的捏,马进忠的御营右前军在李国翰眼里,便是最软的一枚柿子,已经突围的孟乔芳也马上判定了李国翰的突围方向,于是他也十分凶狠地跑到了马进忠的屁股后面为李国翰做策应。

    战场的外围有孟乔芳骑兵的快速机动和策应,战场的内部又有李国翰军坚硬如同一块生铁,任谁也无法轻易的将其击碎。

    因此,一场歼灭战最后还是变成了追击战,还崩碎了马进忠部的一口好牙,马进忠迅速败了,毕竟他的队伍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队伍已经被清军的前后夹击冲得七零八落。

    虽然刘文秀已经怒不可遏了;虽然马进忠此时也在奋力阻止着溃兵;虽然李锦更是暴跳如雷。

    孟乔芳和李国翰明明也被打残了,明军几位主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自己的嘴边溜走。

    “不能让他们逃了,给我追!”

    “追!”

    “追!”

    明军的三员大将、三支大军同时吹向了追击号角。

    又是一只虎冲在了所有队伍的最前方,他甩开了刘文秀和马进忠的友军,带领自己的部队兜住李国翰军的屁股疯狂追杀,他手中那把闯王刀特别的耀眼,他的嗓音特别的沙哑,忠贞营全体将士随着他的带领和呼喊一路追杀至西安城下。

    也许有老天爷在保佑李锦他们,城上的炮火没有给队形密集的忠贞营造成任何的伤亡,在这瓢泼大雨之下,火炮根本无法发射。

    李国翰部的气势终于泄了,他们打了太久,从汉中到西安,一路都是打来打去、走来走去,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休息。

    终于是看到了西安城的城门,以为可以逃出生天,却因一只虎的不依不饶,竟然有一千多人倒在了距离城门的两三百步之内。

    李国翰部被李锦追杀得陈尸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