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明霸业-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王自用的苦日子还没结束,从此后,他被张凤仪一败再败。

    这么说便是告诉人们,张凤仪和起义军的梁子还没完。

    张凤仪与马祥麟成婚后,不久夫妻二人便一同挂印出征,两人暴揍了二代贼头王自用数年之久。

    可以说作为起义军的第二代盟主,如果不是被张凤仪和祥驎公屡次凌虐和削弱,从而麾下队伍根本无法得到发展,那么他的名头肯定要比高迎祥更为响亮。

    就是因为和王嘉胤一样,遇到了张凤仪这个人生中的克星,结果后世只知高迎祥、李自成,竟然大多都没听说过有起义军二代盟主王自用这么个人物的存在。

    崇祯皇帝一生提诗只有五首,有四首是赠予上柱国秦良玉的。

    而这四首诗都是在崇祯三年写的。

    其实除了女伟人,崇祯在登基四年后还亲自动笔书写了一块匾额,并赐给了霍氏和张凤仪,匾额上书“燕桂传芳”。

    张家不禁有张铨和张凤仪父女为大明英烈,张铨还有一子,名张道濬,同父亲张铨一样,死于抗击清军的战场。

    张凤仪,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是兵部尚书,哥哥张道濬为都指挥佥事。

    而张凤仪本人更是极为骁勇善战,三战窦庄,力敌起义军十六万大军,可见一斑。

    与马祥麟婚后,夫妻二人为大明披肝沥胆,沙场之上可谓是纵横睥睨,几乎续写了马千乘和秦良玉夫妻双双上阵的一代佳话,而且说起来他们夫妻的故事比秦良玉夫妻的故事更为悲壮凄美。

    数年后,起义军波及到了华中和西北数省,崇祯不得已四处分兵,张凤仪也因此和马祥麟分兵剿匪。

    她自己则一直疲于征战,最后仅率五百骑兵孤军深入敌群,被王自用设伏,凤陨侯家庄。

    再说张凤仪牺牲后数年,在湖广襄阳,秦良玉唯一的儿子马祥麟面对百倍的大西军血战身死。

    而马祥麟牺牲前给母亲的那封绝笔信,更是令人读后无不扼腕垂泪。

    信中马祥麟说:“儿发誓要与襄阳城共存亡,望母亲大人不要挂念儿子的生死。”

    而作为马祥麟的亲生母亲,秦良玉接到儿子的绝笔信后却没有落一滴眼泪,反而是回信鼓励自己的儿子就应该这么做。

    “好好,真吾儿。”

    做得对,这才是我秦良玉的儿子!

    英雄的家教,自然没有什么私心杂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

    而秦良玉这次踏上的贵州的土地,是她唯一的弟弟秦民屏将星陨落的地方,秦民屏数年前牺牲于平叛奢崇明的余部的战斗。

    秦民屏的牺牲,是因为贵州巡抚,号称三台阁名将之一,人称王大将军的王三善怯战先逃,丢下了秦民屏的人马。

    王三善死后也是谥号忠烈公的,却是在这一战中很不光彩。

    然而秦民屏在王三善撤退后没有同样撤退,他仍独自率领四千石柱军孤军一路攻击前进。

    在大方大破叛军,又打了多次胜仗,原本这是个大好的结局,起义军溃败,英雄凯旋。

    却是没想到他在凯旋而归的时候中了叛军的埋伏,牺牲后却仅仅被追赠为都督同知,逃兵王三善死后还有个谥号呢,可是秦民屏没有。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临贵阳府

    秦良玉此番是第一次踏上弟弟牺牲的土地,而贵州此时是被大西军控制着的。

    不过秦良玉是不可能和盘踞贵州的孙可望打商量的。

    毫不夸张地说,在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年间,秦良玉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是包括皇太极和满八旗,以及所有起义军生命中的BUG。

    她经历的战争,几乎大多是走到哪里便是一路碾压过去。

    从石柱一路向南,四川清军一路放行,不是不想留,是根本留不住。

    面对扩充后的以往一万石柱军,就算是豪格把整个四川的兵力全搬过来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况且此时的豪格还处于同多尔衮的斗争阶段,他不可能为了留下秦良玉而把人马拼光。

    当年在沈阳城下,努尔哈赤率领满蒙汉八旗十万人马,那是当时建州女真兵力的全部。

    如此都未能留下秦良玉和马祥麟,豪格自问应该现实一些,理智一些,有些危险是不能随便尝试的。

    秦良玉因此顺顺当当到了四川最南的播州。

    此地也是当年她走向辉煌的第一战的战场,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战,播州之战。

    过了播州司便是贵州省,而想要到达广西境内,则必须路经贵阳府。

    孙可望是从四川被豪格打出来的,他们在四川也有耳目,毕竟他的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想杀回四川去呢。

    当孙可望听到秦良玉正率领数十万军民浩浩荡荡南下的时候,此时这位大西军名义上的带头大哥便集合了大部人马在贵阳府城北的贵山,铺开了战阵。

    孙可望是被逼无奈才这么做,他肯定比皇太极更害怕秦良玉,可是他必须要守住自己手里的地盘。

    虽然情报显示秦良玉只是路经此地,可他担心别让女军神给假途灭虢了。

    孙可望在贵山脚下摆开阵势,做出迎战的姿态,然而秦良玉真心不将孙可望放在眼里。

    当古稀之年的女伟人赫然出现在大西军阵前的时候,孙可望又后悔了。

    他后悔不该闹这么大动静,万一把女军神惹毛了怎么办?

    而且他忽然发现,自己阵中的所有大西军兵将当真的再次面对秦良玉后,几乎都是静若寒蝉,一个个变了颜色。

    这仗根本没法打,未战先怯了还怎么打?连队形都站不稳,还怎么抵挡石柱军的冲锋?

    要问大西军兵将最怕的是谁,那么秦良玉若是排第二,便没人可以排第一。

    八大王张献忠就连和豪格、鳌拜、吴三桂这三位大咖的最后一战的时候,那也是一场恶战,输阵不输人。

    与巴图鲁鳌拜的人生中最后一战,张献忠若不是被叛徒锁定了,并且把他的位置指给了鳌拜,而后被鳌拜的一支百步穿杨的冷箭射伤,清军若想击败张献忠大西军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张献忠和大西军全都不怕鳌拜不怕清军,可是秦良玉和她的石柱军则不同。

    张献忠和大西军不止怕秦良玉,最让他们不理解的是,甲申之后,连崇祯皇帝都自缢了,秦良玉却依然在战斗,依然几乎凭一己之力便差点儿灭掉了大西军。

    只是女伟人一生经历无数恶战,可所谓的杀敌报国,敌人却越杀越多。

    最后强大如秦良玉也只能独自哀叹那一句:“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所以有永历新君的召唤,秦良玉才义无反顾,不顾一切开赴广西。

    再说张献忠为何那么害怕秦良玉。

    此前的不说,单说最令张献忠痛彻心扉的崇祯末年。

    是时张献忠的大西军面对着死对头李自成重新迅速崛起带来的压力,迫不得已再次入川。

    虽是迫不得已,不过这个时候的大西军除了能被大顺军欺负,那也是见谁灭谁,打到哪里就抢占到哪里,是他历史上最顶峰的一个时期。

    这时的老张眼里根本没别人,骄狂的不要不要的。

    于是乎张献忠已经坐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了,不过人家汉高祖当皇帝拉青帝做亲戚,自诩青帝之子,还斩了白帝之子。

    还有唐高祖做皇帝拉是拉道家的老子做亲戚,大唐由此崇尚道教。

    可张献忠呢?他有样学样也找到了自己的亲戚。

    这个亲戚便是。。。嗯。。。张飞。

    话说有一次张献忠到了蜀中的一座张飞庙里,抬头看到猛张飞端坐于庙中的神像,他便灵机一动,拉着张飞的手说:

    ‘嘿嘿,我说张翼德啊,你看看,你也姓张,我也姓张,听军师说,我要想当皇帝,得从姓张的前辈中找出些名人来认祖归宗,这样才能撑起门面来。

    我看我不用什么认祖归宗,姓张的前辈我也不认识谁,我就认识你,而且咱俩既然以后要认成一家子了,那也就别分彼此啦,干脆咱俩也别分辈分高底,不如咱俩做连襟算啦。’

    这样的浑不楞,一辈子的荒唐故事里,找张飞做连襟还是他最最文明的一次。

    那一次入川的其实还不止大西军,还有整个起义军中第三支最强大的力量——罗汝才,来四川和张献忠连兵。

    罗汝才其人在起义军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李自成潼关南塬之战兵败后,如果没有罗汝才给了他重新起家的部队,李自成就得带着十八骑一直在商洛山当缩头乌龟,根本再也无法重新崛起。

    此前张献忠和李自成之间的数次矛盾,也都是罗汝才从中调和的。

    而罗汝才与张献忠联兵进攻四川,地方上的强寇、官军都纷纷投降。

    不投降的就等着被灭吧,两人可是带来了数十万兵马!

    可唯独对秦良玉的老家,川东石柱,张献忠和罗汝才必须绕着走,真是得罪不起呀。

    就算张献忠这样害怕招惹到女军神,秦良玉也没有饶了他,追踪到了起义军张献忠和罗汝才的主力,而后。。。。。。

    是月,起义军围攻太平,年近七十岁的女军神终于出现在了起义军的身后。

    古稀之年的她依然可以跨马提枪再次上阵,两柄七十斤的重剑水泼不进,跨上桃花马一路砍杀,打得起义军各个狼哭鬼嚎,鸡飞狗跳。

    没有任何好话可以商量,骑着桃花马,秦老太太一路追杀,单骑所过之地遍是起义军的尸体。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杀敌十万

    孙可望和大西军为啥那么怕她?

    当时面对秦良玉,大西军和罗汝才的人马就如割麦子一样被斩杀呀。

    秦良玉根本不是在杀人,那根本就是把数十万的起义军当成狗来凌虐。

    秦老太一边儿将罗汝才围在了巫山,还一边儿到了谭家坪,灭了个猛将‘东山虎’,杀得起义军尸山血海,张献忠连哭声都变调儿了,逃跑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了。

    那‘东山虎’也是罗汝才手下农民军的一大悍将。

    可老封君却觉着顺手才灭了一个所谓悍将根本不够,又一路追杀至仙寺岭,再擒获罗汝才军中的副将‘轰塌天’。

    一路之上阵斩了八千余级,这官道泼洒下八千人的鲜血,经过一个雨季才勉强洗刷干净。

    轰塌天,多么霸气的名字,却在秦老太君的面前,连人设都崩塌了。

    堂堂的猛将,竟然抵抗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他不止是猛将,而且是纵横沙场多年的猛将。

    可史载当轰塌天见到秦老太君提着一杆大枪横着两柄重剑拍马赶到的时候,久经沙场的猛将竟然被吓得筛糠了。

    是心胆俱裂,连打也不打,索性放弃抵抗匍匐在地上直接等着被杀。

    完全是耗子见了猫的画面,被女军神把魂儿给吓飞了。

    轰塌天的麾下人马也是狼奔豕突,见到女军神到来便是没命地逃跑。

    可这一跑,问题更大,因为这里的地形问题,起义军在逃跑后相互间人挤人。

    最终踩踏至死者填满了一整座山谷,数里长的山谷留下了数万起义军的残破躯壳。

    可以说这数万义军死的最是冤枉,都没用老封君动手,人就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

    是役,女军神缴获无数,张献忠和罗汝才两大起义军主力,只是一战便被秦良玉从盛极一时打落到谷底,直至张献忠最后灭亡也没有重新恢复元气。

    罗汝才的人马则更是在这一战中被打成了半残,直接导致了灭亡。

    有人也许会心中存疑,觉着,东虎,踏天,应该就是名字吓人些个而已吧,否则哪会如此弱鸡?

    可您道这两位是何许人也?所谓东虎、塌天,那可是一直都与大顺军的刘宗敏和大西军的孙可望齐名的起义军猛将。

    是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之下,一等一的悍将。

    他们都是起义军第五代中的翘楚,可谓是勇冠三军、杀人如麻!

    可这二位平生打得最倒霉也最没脾气的一场仗,就是碰到了古往今来最彪悍的一位老太太。

    女军神可根本不惯着你什么‘东虎、塌天’,也不管你是否投降,直接一刀一个卸掉。

    把罗汝才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都扔锅里给炖了。

    两名当世所谓第一流的猛将,遇到了真正的狠角儿便都现回原形了。

    别说是他们俩,想当年骄横到天上的努尔哈赤以及四大贝勒、四小贝勒,浑河大战中不也一样挨了秦良玉好顿窝心脚吗?

    被踹完了也没见到他们有谁还敢耍态度的呀?不全都对秦良玉的征服者形象继续报以灿烂笑容吗?

    所以这俩倒霉蛋儿,见到秦老太连声‘妈’都没来得及喊,就都直接回姥姥家了。

    谭家坪一战,带给罗汝才的这一惊可太大了,把罗汝才吓得躲在巫山使劲儿地刨坑儿、挖洞,精神几近崩溃。

    “曹操,您的大纛帅旗都被秦良玉拿下了,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你干嘛问我啊!你得去问那老太太呀?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你告诉那老太太,只要不管俺要脑袋,她要啥俺给啥,俺老罗宁可进山当野人,也再不想碰到她啦!”

    其实罗汝才做的真没错,如果他能一直在巫山刨坑挖洞再不出来,最后绝对不会被李自成干掉。

    也正因为这次被秦老太君卸掉了左膀和右臂,没有了东虎塌天,才使得他面对李自成的屠刀时,失去了援手。

    这可是起义军三大主力中,两个扛把子的联兵啊,结果被女军神打的一个几乎崩溃、一个差点儿阳痿,互相抱头痛哭着怀疑人生。

    张献忠虽说把罗汝才拉过来当了替死鬼,可这会儿自己比罗汝才还惨。

    老张的下半身儿都不会动啦,还能作诗呢,他凄凄惨惨地吟道:

    我连败明军抖精神,转战五省毁皇陵。

    世人尊称八大王,却怕三千石柱军。

    天上地下都敢惹,唯有祖宗没搞定。

    七旬老太一条枪,杀人十万谭家坪啊。

    嗨,已矣,太惨了,想我张献忠,本可与天地同辉,却被个七旬老太蹂躏的能与草木同朽了,这辈子都毁到一个老太太的手里啦!”

    此后史载,‘献忠纵掠川地,独无敢至石柱者。’

    那是真不敢啊,其他的地界儿,不是被他平了,就是投降于他。

    唯独石柱那里,张献忠和他的四将军,乃至麾下所有起义军竟然没有一个人敢过去寻不自在的。

    想那八大王张献忠,连遇到猛张飞都敢和人家手拉着手大咧咧地攀亲戚,论连襟的主儿,可在秦奶奶面前,规矩的跟孙子似的。

    这些当世的猛人一见到秦老封君真的没人敢站着,全都给跪了。

    每一次被暴虐的过往都让他们寒彻骨髓!

    当崇祯已死,张献忠最后一次领兵入川,身边有人奉劝因连年征战此时已兵不足三千的女军神,希望她能和大西军合作。

    可女军神却说:“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岂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只要看到尔等毛贼,见手剁手、伸脚剁脚。治下凡有投降者,夷其三族!”

    这话说的忒狠了,老太太的手更狠啊。

    多年来,大明各处烽烟四起,时局动荡,人命贱不如狗,说死就死说杀就杀。

    可正式因为有秦良玉的存在,石柱地区因此成了四川一地的‘诺亚方舟’。

    石柱周边的十余万四川百姓,在那个末世的乱局中,得以投往一座拥有军神的堡垒以全性命。

    是石柱保护了自己、保护了四川;是秦良玉成为了乱世之中人们的依靠、也是大明的依靠。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枪问话

    献忠经历谭家坪战败后,一生都未敢再迈入石柱一步,秦良玉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整个大西军的梦魇。

    是以当秦良玉再次出现在大西军阵前的时候,大西军包括孙可望在内,原本形如烈火的挑战欲望迅疾被浇灌了一头的冷水。

    贵阳城北的山阴,大西军摆开了阵势,但孙可望并不敢对石柱军发起攻击。

    而秦良玉同样以一万白杆兵在大西军对面列阵,她自己则是头顶双翎凤翅盔,身披青藏双色纹绣绵甲战裙,一袭海蓝色的披风,胯下是那匹随她征战了十年的桃花马,腰横两柄七十斤重剑,手提一杆白杆枪,那枪上红缨是有数万胡虏流寇的鲜血侵染而明外鲜红欲滴。

    女军神跨马提枪,施施然单骑走向了大西军的阵前,那匹桃花马载着女军神前进,英姿跌宕如潮头白链。

    在起义军眼里则是汹涌犹如钱塘潮即将拍岸。

    这些大西军的士兵从前都只闻明军大都督秦良玉其名,未见过真身。

    据说见过她真身的都被她给宰了。

    这是第一次怀着最最忐忑的心情目视着白浪的迫近。

    远远便感到了秦良玉铁浮屠一般的身高带着一股将至的飓风。

    女军神骑着走路时总是甩起脖颈白色鬃毛和如暴风雪一般炫舞马尾的桃花马,周身散发着逼人的煞气。

    不只是大西军兵将,连孙可望本人也是咽了咽,禁不住想要转身便逃的求生欲。

    感觉秦良玉的走近,就像是孙可望自己在走近那剑气纷纷。

    孙可望也自问是一位尸山血海走过了无数遭的百战悍将啊,还有这些大西军的悍卒,又有几个是没杀过人的呢?他们连人都可都是当饭吃的,身上也都是煞气呀。

    饶是这样一群吃人无数杀人如麻的悍匪,面对秦良玉时,他们身上的所谓煞气与秦良玉的煞气比较,那就犹如萤火之光在与皓月争辉。

    孙可望等大西军诸兵将,全都不敢正视秦良玉那一双如冰如炬的眼睛,可身为主帅,孙可望还是勉强鼓起勇气挪动步子,走上前去与秦良玉对话。

    这大概是孙可望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秦良玉,军神已古稀,却是让孙可望越是走近,便越是感觉浑身被电击一样,毛孔炸裂,头皮发麻呀。

    “大都督这是何意,来到我大西军的地盘,却是摆开阵势,貌似您老看起来情绪也不太对,莫非是想要与我一战吗?”

    孙可望眯着眼故意表现阴狠,可话虽说的硬气,却是明显声音发颤,底气不足啊。

    秦良玉用白杆枪的枪尖指着孙可望的鼻子,面无表情地说道:

    “孙可望,你何必明知故问,本督今日便是要为大明荡平尔等贼寇,也为我儿报那襄阳之战的玉碎之仇。”

    秦良玉唯一的儿子马祥麟,战死于襄阳之战,女军神说的是这件事。

    孙可望有些头大,马祥麟之死是大西军与秦良玉一生都解不开的疙瘩。

    被秦良玉的枪尖指着,孙可望更是感觉到那一杆杀过至少数万人的白杆枪一直是在扑簌簌往下滴血呀。

    孙可望开始感到自己的后背和脚底板都嗖嗖地冒着凉风。

    不过孙可望还是觉着秦良玉要找他报仇,确实有些冤枉,于是便苦着一张脸道:“大都督,咱们凡事也该讲点道理不是吗?

    您的儿子,祥驎公,那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悍将,放眼所有起义军中诸将,也没人是他的对手。

    襄阳之战,我大西军以五十万兵力包围了祥驎公的五千守军数月之久,一百打一个,还伏尸数万呢,比较襄阳守军,我们是不是更惨呢?”

    秦良玉一抖大枪怒声道:“今日本督提着这杆枪来,是要问你的话,我马家作为华夏两千年的将门,战死沙场者何止百千?

    难道需要和你们一群反贼流寇比惨吗?

    生为华夏最古老的将门,成仁取义是我等本分,我儿祥驎亦是如此。

    至于你们这群流寇,霍乱国家,以至于让鞑掳趁虚而入。

    欺骗百姓说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亦不过是慨他人之康的鬼把戏。

    其实你们全都是一群吃人肉喝人血的恶魔。

    既然已经把灵魂卖给了恶魔,那么你们的凄惨下场,本督只能说一句,活该如此,你们全都该死。”

    秦良玉似乎想要激怒孙可望,然而孙可望根本不敢发怒。

    他蓦然转移话题,一脸谄笑说道:

    “没错,我们早就该死,若是不造反,当年也早都饿死了。

    只是像祥驎公这样的国之栋梁,实在不该死在我等一般宵小的刀下。

    义父八大王,一直也对祥驎公是即敬仰又忌惮的,襄阳一战,义父实是没打算杀了祥驎公。

    原本义父是派人到城下同祥驎公说过的,他要放开包围让祥驎公突围的,奈何祥驎公非要与襄阳共存亡啊,我们有什么办法?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我们也很不不懂,祥驎公为什么就不愿意突围呢?”

    孙可望这句话还真不是在诓骗秦良玉,张献忠当时真的对马祥麟说过这番话。

    只是秦良玉听到孙可望的叙述就像听到了孩童说的笑话一样。

    “呵呵,孙可望,你也太高看那个被你认贼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