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明霸业-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秦民屏无语,愣愣看向擂台,心想:莫非我最亲爱的姐姐,在家二十年,如今真的就要出阁了?

    心中忽然泛酸,对那个传说中的龟儿子也不再有什么好脸色了,父亲秦葵的那份心态,顿时在秦民屏心中有了共鸣。

    对,这就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我姐就要被人拐跑了!

    一口气便是几十回合的见招拆招,秦良玉的招式漂亮伸展、飘逸伶俐,引得台下掌声连连。

    可秦良玉心中却是一直暗骂马千乘这个呆子。

    马千乘呢,说好的全力以赴,到头来却是畏首畏尾,秦良玉的身体他哪儿哪儿都不敢碰,多半是在做着守势。

    秦良玉急呀。。。。。。

    “停!”秦良玉收招退出圈外,端详着马千乘。

    “马公子,看来素贞小觑了你的实力了。”

    “秦姑娘谬赞。”

    秦良玉白了他一眼:“马公子和素贞拆了几十招,大概是素贞自出师以来遇到的第一个真正对手。”

    “秦姑娘还是谬赞。”

    “可马公子的功夫高则高矣,按照这样一板一眼的打发,想要赢得美人归,不太可能,恐怕一天一夜你也赢不了。”

    马千乘紧张看向她:“秦姑娘,我。。。。。。”

    “马公子先听素贞把话说完,这样的比武,素贞倒是可以奉陪君子,可台下还有几位大人,不好让他们久等结果,公子说不是么?”

    “秦姑娘说的也是。”

    “那好,既然马公子觉着素贞说得对,不如咱们给这场比武限定个时辰如何?”

    “好,那就依秦姑娘的意思,咱们一个时辰。。。。。。”

    “不,我只定一刻钟,在燃尽一炷香的时间内,马公子若还赢不了素贞,那么咱们就算是平手。

    你回石柱做你的世子,我明天接着设擂。”

    “秦姑娘不可!”

    秦良玉一双大眼狡黠看着的就要忍不住暴起的马千乘,憋着笑说:“什么不可,是一炷香的时间不可,还是。。。。。。”

    “秦姑娘后面的话不要说了,咱们就定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开始吧,肖容也在赶时间呢。”

    “喂,香还没有燃起来呢!”

    “那不是更好!”说话间马千乘已经动上手了,再没有谦谦君子的样子,心中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呢。

    这一次,攻守易势,马千乘龙行虎步,拳刮如风,虽不肯像秦良玉那样大开大合卖弄破绽,却也是真的急了。

    破绽不大,只要不是心平气和,便总是还有。

    由于害怕自己和秦良玉打平,明天人家再重开擂台,被秦良玉一激,勇猛有余,方寸不足。

    可秦良玉却放过了几次得手的机会,一个不忍赢,一个确是非赢不可。

    好在两位少年男女不但相貌极为出众,把式功夫也是最顶尖的,台下坐看的时光虽然漫长,却并不无聊,反而是高氵朝喝彩声此起彼伏。

    看俊男美女捉对比武,不但紧张刺激,还有高手过招的眼花缭乱,而且比看一场大戏要精彩纷呈的多了,这真是平生都难得一见的视觉盛宴呢。

    台上的秦良玉却根本不似在比武,更像是在和情郎谈情说爱,只是她与对方相互加深了解的方式是通过拳脚的。

    这拳脚和对答可是秦良玉精心设计的,要考察的也不是马千乘的功夫,而是他的为人。

    患得患失之际,是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品性的。

    秦良玉的若即若离,考验着一名君子的耐性和底线。

    这底线马千乘暴露了,他的底线其实就是秦良玉,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情郎能给出的最佳答案。

    马千乘,终于过关了。

    百闻不如一见,秦良玉何等聪慧的女子,三言两语,三拳两脚,便将马千乘剖析的体无完肤。

    而在爱一个人的冲动面前还保持着要嫁一个人的冷静克制,把控局面信手拈来,秦良玉在这方面无疑要高马千乘一筹。

    当然了,这也是马千乘从来到比武擂台那一刻开始,便始终处于后手,而且两人的武功又实在难分伯仲。

    一炷香马上就要燃尽了,时间一到,这场比武就算平局,马千乘娶不了秦良玉,秦良玉还说,擂台还会从开。

    可马千乘做不到凭实力取胜,又太过在意结果,是以从一开始,便是被秦美人牵着鼻子走。

    如何也打不赢,又是一心取胜的他当然不知道,自己的一切,几乎被秦良玉看了个通透。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却发生了。

    秦良玉在马千乘的连番猛攻之下,一步步后退到了擂台边缘,刚要发力反击,竟然脚下一绊,整个人不受控制的后仰过去。

    秦良玉‘啊’的一声,马千乘双眼瞳孔放大,瞬间伸手揽住了秦良玉的腰肢。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甘愿受罚

    二人同时失去重心,马千乘却是运足功力双足踱地来了一个千斤坠,半空中给伊人来了个公主抱。

    台下先是一阵抽冷气的声音,惊醒过后便是一片喝彩。

    而四目相交的秦良玉和马千乘,一个眼神定定、一个眼神痴痴,一个俏脸颊红了个彻底,一个愈加迷离、心荡神怡。

    “哦,对对不起,”马千乘吞吞吐吐。

    秦良玉勾唇笑道:“你应该说承让,因为你。。。嗯。。。你赢了。”

    秦良玉眉峰上挑,一点没有失败的落寞感,反倒是马千乘有些后知后觉。

    “是么,我赢了?。。。啊,你说什么,我赢了?我真的赢啦!哇,太好啦,我赢啦!”

    马千乘一激动,松开手高举了起来,紧攥双拳欢呼雀跃着,却是大脑充血太过激动,结果乐极生悲,把自己赢得的最珍贵的礼物给忘了。

    刚刚还在怀抱里的秦良玉冷不丁身子落空,一声惊呼摔向擂台下面,嗯,紧接着就是亲吻大地了。

    马千乘快赶上中举的范进了,在那方丈之间的擂台上春风得意马蹄疾。

    喂呀,那叫一个兴奋,绕着擂台‘咔咔咔’踢了三脚。

    动作潇洒,身形舒展飘逸,四根台柱被秦良玉吓唬人时踢断了一根,剩下的三根都被乐昏头的马千乘踢折了。

    跑了不知多少圈儿,才想起一个人来,而那个人正在台下站定,掸着身上的尘土,咬牙切齿地瞪瞪瞪着他。

    当晚,马千乘接到了未来岳父大人的盛情邀请,不过这份热情却不送是给自己,而是送给了十分关心这次比武招亲的有关领导。

    马千乘只是这次宴请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道具而已。

    陪吃陪喝陪聊之后,领导告辞了,吃饱喝足的秦葵,一脸幸灾乐祸的安慰了新女婿几句,而后便不见了踪影。

    整个秦家,还是大哥秦邦屏最体贴妹夫,搂着马千乘的肩膀来到了秦良玉的绣楼门前。

    把个马千乘心里乐得都开成一朵花了,表情还是扭捏地说:

    “兄长,岳父大人不是打算今天就让素贞和小婿入洞房吧,可家中的三媒六聘都还没来到呢,这。。。。。。”

    “别别别,别想多了啊,妹夫,哥哥也就只能帮你送到这儿了,其他的事情只能靠你自己。”

    “啥意思?”马千乘有些凌乱啊,送到门口,让我自己进去吗?可貌似未来媳妇没有给自己开门的迹象啊。

    “那个,兄长,您说呗,到底今晚让小婿住哪儿啊?”

    秦邦屏一脸的,你这孩子咋这么不开窍的表情,一字一顿说了句:“妹夫,知道自己住哪儿真的不重要,知道自己错哪儿了才最重要。

    怎地,同几位大人喝顿酒,就把擂台上把我妹妹扔了的事儿给忘了?

    你小子,活该被三弟敲那么一大笔竹杠,我也就是做大哥的,拉不下这个脸。

    换做我是你小舅子,一定得像三弟那样敲你一大笔竹杠后,再拿真的竹杠狠狠敲你的笨脑袋一顿,砸你个肉烂心不烂!”

    马千乘不明所以,一脸懵懂问道:“兄长所谓的肉烂心不烂,莫非出自什么典故?”

    “典故个锤子?”秦邦屏气得拍了马千乘的脖颈,一脸恨铁不成钢:“都不知道你有没有心,我怎么知道烂不烂呢?

    还真有你的,一高兴,竟然把媳妇给抛飞了,妹夫,跟哥哥分享一下你当时的心得体会呗。”

    “小婿的体会就是,现在连肠子都悔青了。”

    “少来了,不过我告诉你啊,你这次十有八九是死定了。“

    “肖容甘愿受罚。”

    “受罚?呵呵,说得轻巧,要不这么这吧,以我对我妹妹的了解让你来猜猜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

    “奶奶,那一晚我爷爷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后果呀?”

    秦良玉的讲述,引起了晚辈最浓厚的兴趣,人类似乎都有一种好奇,就是对祖辈陈年糗事的好奇。

    秦良玉无疑是一本最好的故事书,因为她有着太多太多绚烂的故事。

    哦,当然,也有一些令人忍俊的糗事,这才是马万年和秦子佩们最最爱听的。

    面对马万年的问题,秦良玉赧然道:

    “呵呵呵,他呀,那一晚你的曾外公并没有命人给他准备卧房。

    而你的大舅爷爷呢,就把他孤零零扔在了我的绣楼楼下,楼上亮着灯,院中刮着风。。。。。。”

    “这就这个呀?”秦子佩有些悻悻然,觉着这样似乎还不够刺激。

    “奶奶,您也太狠了吧,就这么对我爷爷?”马万年则有些替爷爷叫苦了。

    “那可不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要知道啊,你曾外公当时可没一点儿准备要把我嫁出去。”

    “姑祖母,那年您都二十岁了,曾祖父还不让你嫁?”秦子佩歪着头,她听着都有些替秦良玉着急了。

    “不是不让,都说了,你曾祖父是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嘛,当时的那场比武招亲,原不过就是给槽子糕挖的一坑,本来一切都是我和你曾祖父计划好的。。。。。。没成想。。。。。。呵呵。。。”

    “没成想,出了我爷爷这么大个变数!”马万年接茬儿道:

    “我曾外公八成是以为自己被你们俩给骗了,所以一时无法接受现实对吧?

    而且我爷爷还把我曾外公的宝贝女儿给抛飞了,换做是我,肯定也会生气的紧,于是他就故意不给我爷爷准备房间,让他在您的院子外面冻一个晚上?”

    马万年还是有些替自己爷爷叫屈,秦子佩却扁着嘴说:“都是练武之人,在院子里站一夜有什么打紧的?

    他还摔了姑祖母呢。”

    “不是站着,而是跪着!”秦良玉一脸无奈道。

    “什么?”两个孩子都觉着不可思议。

    秦良玉忙摆手道:“哦,对了,这个也不是被逼的,完全是你祖父对把我摔了的事儿太过内疚了,他是在忏悔。”

    “哦。。。。。。”马万年秦子佩互相看了一眼,都是一脸的,信你才怪的表情。

    两人还想要缠着秦良玉再追问些什么,比如秦良玉最后到底有没有原谅那位可怜人呢,虽然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可就在这时,壶头山方向飞奔下一骑哨探,战马四蹄飞奔直朝秦良玉的帅帐方向而来。

    多少人的心都被这一骑飞奔的哨探带动起紧张情绪,可秦良玉的嘴角竟隐约勾出一抹笑意。


………………………………

第二百八十七章 燕行录

    该来的,始终是要来,是终于在壶头山发现清军了,甚至极有可能是尚可喜这只成了精的猴子要下山了。

    诚然尚可喜绝对有资格做一名好猎手,他在壶头山中饥铮室柑欤允境隽俗畲蟮哪托暮统惺芰Α

    可是他却不知道,在这十几天中,他究竟都错过了什么。

    和常德城之间缺乏通讯,所以他错过了援救自己老巢的机会;

    此次进入湖广的石柱军不过三千,如此他又错过了以多打少的机会。

    因为天浪和侯性正率领着锦衣卫骑兵和广西军的大部回返壶头山。

    尚可喜除了力拼一条之外,已经把所有战机都错过了。

    见到壶头山下严阵以待的明军,尚可喜的眼皮便开始莫名的乱跳,虽然明军的正面只有一千五百名白杆兵组建的车阵。

    “王爷,末将观察石柱军的布阵,战车在外,内层依次布置了白杆兵和火器还有弓弩,可我们的九千步骑若想冲破这道一千多人的防御,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听到属下的话,尚可喜凝重地摇摇头:

    “难度不大么?自万历末年算起,一直到弘光和隆武之类的南明小朝廷,明军中的猛将依然是一抓一大把。

    可是那些猛将,本王几乎都不曾放在眼里,但是我们小瞧谁,也绝不可小瞧面前的这位妇人。”

    属下的喉咙咽了咽,对尚可喜的顾虑有些不置可否,斟酌之后还是折中地开口道:

    “王爷说的极是,自从天启初年的浑河血战之后,中外怕是无人不知秦良玉的威名。

    就连朝鲜国在还没有对我大清称臣纳贡之前,入京师觐见崇祯的使团都定要向崇祯请求,求崇祯准许他们能够去看一看秦良玉的真容。

    于是得到崇祯首肯后,朝鲜使团就在使臣黄中允的带领下一路去了曹庄,见到了正在指挥剿匪的秦良玉。”

    壶头山下的明军马停人静,淡定等待尚可喜的出招,尚可喜回头看了一眼这位属下,半晌才审笑道:“你偷看了本王的书,而后又拿来在本王面前卖弄?”

    呃。。。。。。

    属下很是尴尬,一张脸臊得通红。

    给这个从不喜欢装糊涂的王爷当差,感觉真的很不舒服。

    而尚可喜,作为毛文龙的义孙,深谙毛文龙兵马未动,谍报先行的道理。

    是以他此前搜集了能够搜集到的有关秦良玉的所有资料。

    如果不是尚可喜善于运用谍报,恐怕他便已经死在了继毛文龙和黄龙之后任的沈世魁手上。

    “黄中允《燕行录》。。。。。。”

    尚可喜念如着,手中已经接过了一本书,他手指沾着口水翻开,虽然这位朝鲜作者的着作上面写有关秦良玉的仅有寥寥数语,却已经成了尚可喜了解敌人的重要资料。

    “是日行至曹庄,遇马门秦氏。体甚高大,网巾、靴子、袍带一依男子。能文墨,熟兵书。马上用八十斤双剑,年可三十五六许。”

    读到年可三十五六岁的时候,尚可喜笑了,他甚至怀疑这位黄姓的棒子是否真的见到了秦良玉。

    “说什么三十五六许?浑河之战时,这位马门秦氏就应该已经是四十六七岁了,还三十五六许,呵呵,如不是黄中允这个棒子眼瞎,就是秦素贞长得真的太年轻了。”

    (话说棒子的谚文字母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交,其官方语言此前千余年一直用的都是汉字,而所谓的韩语,被创立的初衷也不过是为了便于扫盲,这种文字比起汉字来特别简便易学,及利于普及。)

    秦良玉确实长相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而且姿容俊美。

    她若是长相既老又丑,也就不用在帝王赐宴的时候对猥琐痴汉的咸猪手拔刀了。

    敢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色胆包天,那得被秦良玉迷成什么样啊?

    尚可喜为了对付劲敌秦良玉,手中无疑搜刮了有关她的许多资料,甚至连海外的资料也不放过。

    “王爷,虽然这马门秦氏已经被传说夸大成神了,可目前我们面对的一千五百白杆兵,其所能防御到的正面并不是很宽,负责白杆兵左右两翼防护的是侯性的广西军也只有三四千人,若是避开正面锋芒选择迂回侧击广西军这支弱旅,显然是很有胜算的。”

    “很有胜算么?呵呵,”尚可喜显然不这么认为。

    让秦良玉闻名天下的第一战不是播州平叛,那只是女军神出世的一道开胃菜而已。

    真正令女军神闻名中外的是那场浑河血战,然而那场战争尚可喜并没有亲身经历,甚至连他爹都没有亲眼得见啊。

    那是什么样的一场大战?

    其精彩程度恐怕在华夏数千年战争史上,只有楚霸王率八千江东子弟破釜沉舟与二十万大秦精锐的那一场巨鹿之战才能略胜一筹。

    余者几乎都没有秦良玉在浑河大战中的表现更为精彩,战况也绝不会更为激烈。

    虽然没有参加浑河血战,那会儿尚可喜和他父亲连明军都还没加入呢。

    可广渠门之战和遵永大捷尚可喜是经历过的。

    广渠门之战,面对皇太极的二十万八旗铁骑,明军数十万勤王大军全都畏缩不前,只有秦良玉率领五千白杆兵最先向八旗铁骑发起冲锋。

    而皇太极呢,他可以在广渠门外同袁崇焕的九千关宁骑兵血战一整天,面对五千白杆兵却根本没有一战的勇气,转身便逃。

    逃跑时,皇太极还颇为感慨道:“大明竟然还有如此女中豪杰!”

    可这位台吉难道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过秦良玉的名字,才会显得如此吃惊的吗?

    当然不是,若是如此,他当然不会转身便逃啊。

    连袁督师都没能吓跑他,何况是没名没姓的一介妇人?

    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那场浑河血战,秦良玉和马祥麟给十万八旗精锐带去了多么大的震撼和惨痛的失败。

    再说后来的北京城保卫战,皇太极率八旗主力退出关外,留下自己的堂兄,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二贝勒,爱新觉罗。阿敏留守京北四城。

    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的阿敏可不是留下来断后的,他是要守住四城。

    而皇太极之所以率主力回师关外,那也是要把缴获搬回家。

    如果阿敏可以守住滦州、迁安、遵化和永平四城,皇太极还可以随时率军反扑。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女军神竟打神仙仗

    阿敏人称二贝勒,其人骁勇善战,其战功甚至可以和皇太极比肩。

    老汗王时期的萨尔浒之战、灭女真叶赫部、攻克沈阳、浑河血战、攻克辽阳等战役,以及后来的宁远之败,他都是主要参战者。

    皇太极时期,阿敏更是独自统兵,领贝勒岳托及诸将攻打朝鲜,

    其麾下的八旗铁骑渡过鸭绿江后如入无人之境,铁蹄连陷定州、安州、平壤,让得朝鲜王李倧身披缟素,戚戚哀哀膝行来到阿敏帐前跪求请和,进献美女奇货,金银无数。

    从此朝鲜放弃作为大明属国的荣耀地位,与后金签订了“江都之盟”。

    这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实说什么条约呀,干脆就是沦陷后全体投降,财货女人被劫掠一空,只留下一身的屎尿和被强迫画押的一纸盟约,可比大堂上被屈打成招的杨乃武惨多了。

    阿敏真的很厉害,其实八旗兵入朝鲜,还真没有把朝鲜国的军力当做主要对手,在八旗眼里,棒子简直不堪一击嘛。

    他们渡江的主要敌人其实是毛文龙。

    结果毛文龙和阿敏打了个你来我往,难分死活,阿敏撤退后,毛文龙得知朝鲜国投降了后金,又拎着砍刀把朝鲜国给狠揍了一顿。

    这事儿到后来还成了大明庙堂弹劾毛帅的一大罪状,说毛帅欺负番邦。

    负责任地讲,李宗这么做其实很汉奸,很不地道。

    在宗主国为了仆从国经历了万历援朝之战,靡费数百万饷银,损兵四万余人,帮你朝鲜灭了十四万倭寇精锐,到头来却什么都没要你们补偿,没动你的一针一线一城一地,哪儿有这么高尚的宗主啊?

    可你们反过来在萨尔浒之战只派出一万老弱病残送死。

    被阿敏一顿暴打后就麻溜把宗主国的天恩浩荡给忘了?

    换做任何一个毛文龙级别的天朝名将,肯定都会狠狠再削他一顿,让他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毛文龙打得好!

    再说二贝勒阿敏在天命十一年,先后征讨了蒙古的喀尔喀巴林部还有及扎鲁特部。又在天聪元年,与贝勒岳托再次征讨朝鲜。

    李宗被阿敏狠削过一顿后,又被毛文龙揍了一顿。

    捂着伤口戚戚流泪,李倧觉着还是毛文龙对自己的拳打脚踢更为文明一些,至少毛帅没有把朝鲜搬空啊。

    从对大明的臣服历史来说,三百年了,连朝鲜国号都是人明太祖给起的,朝日鲜明,脑袋也不能不清不楚不是?

    这个国家以前可是送公主去元朝皇帝宫中联姻的,王族一直自认为有蒙古血统。

    结果太祖登基,国王派人管杀人魔王来索要铁岭以南的领土,当然现实是很骨感的。

    国王派出两路大军讨伐大明,结果大明还没出兵,两路大军就反叛了一路半,回头就把蒙古血统的王族给灭了,从此建立李朝。

    李朝能够成功建立,绝对少不了大明的支持,何况万历援朝简直是他们的马太福音。

    思来想去,权衡在大明与后金之间,还没算明白升米恩斗米仇的朝鲜国王李倧又开始反复了,准备放弃和后金的不平等条约。

    所以没多久阿敏就又笑嘻嘻地来了,这一次真的把整个朝鲜打到了吐血为止。

    胜利搬师后,阿敏又随太宗攻打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